潘文杰 (大头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ungekaic Garuljigulj
琅峤十八社大头目
潘文杰(中坐者)与其部属
统治1892-1905
加冕1892
前任朱雷
继任潘阿别
安葬
配偶Lukulj
子嗣潘阿别
Quvang Garuljigulj
Aljuyan Garuljigulj
王朝卡珞利谷家族(Garuljigulj)
父亲Cuqicuq Garuljigulj(养父)

文杰排湾语:Bungekaic Garuljigulj[1];1854年—1905年12月12日),中文文献则音译为文杰任结,或用他的汉名潘文杰,英文文献上一般拼其名作Jagarushi Guri Bunkiet。十九世纪末期至日治初期在位的斯卡罗人头目,是当时统领恒春海岸各族群地方的领袖,被授有勋六等瑞宝章

生平[编辑]

早年生活[编辑]

1854年,文杰出生于琅峤十八社猪𦛨束社(今满州乡里德村),母亲为猪𦛨束社大头目卓杞笃的妹妹,父亲是出身统领埔(今车城乡统埔村)的汉族客家人,但居住在龟仔甪社。后来,文杰因母亲过世而由其舅卓杞笃收养。[2][3]

继承头目职位[编辑]

牡丹社事件发生时,文杰协同其长兄兼新任大头目朱雷日本军队将领西乡从道等人调停。

后来朱雷开始酗酒成性,渐渐无法处理事务,于是文杰在众人同意下继承大头目职位。

1875年,文杰因协助清廷在恒春筑城有功,获清廷赐姓“潘”,汉名“文杰”。

光绪年间,清廷在牡丹社事件后决定将原番界以外地区纳入辖管范围,牡丹及高士佛等部落因而发生反抗事件;为避免乱事扩大,潘文杰往来各地游说诸头目与清廷签订合约,后来因此获清廷颁与五品军功[2][3]

晚年[编辑]

1895年5月初,《马关条约》正式生效,大清帝国割让福建台湾省予日本帝国。同月底,日本军队登陆台湾后,遭由清国遗民组成的台湾民主国抵抗,但驻守台北的唐景崧部队首先溃散,日军继而接管台湾西部各地。台湾民主国台东州的部将刘德杓在此前开山抚番手段残酷,故而原住民对其产生猜忌。当日军部队抵达屏东时,潘文杰权衡时局顾及当地百姓安危,便派遣手下前往迎接日军并归顺日本帝国政府。随即潘文杰受委任为台南民政支部恒春出张所事务嘱托,以协助调解族群纷争,且促进各部落归附日本,更率领原住民协助日本军队平定后山。所以,待台湾情势逐渐稳定后,潘文杰因其在地方事务上的影响力、人脉及外交手腕,深受台湾总督府之倚重。

1896年,潘文杰亦考虑到部落未来的发展,乃协助台湾总督府劝导其辖下各部落子弟,入恒春国语传习所猪𦛨束社分教场就读,因而促使新式教育体系逐渐推广。同年,台湾总督府民政长官水野遵牡丹社事件和潘文杰合作而有交情,故在前往恒春半岛巡视时,特别拜访潘文杰叙旧,可惜潘文杰已双目失明。

日本政府为报答并表扬潘文杰对于地方事务之协助,特地颁赠勋六等瑞宝章与明治天皇御赐礼品,更在1901年(明治34年)委任其为恒春厅参事。

1905年12月12日[4],潘文杰病逝于猪𦛨束社住处,享年51岁。[2][3]

影视形象[编辑]

年分 作品 演员
2021 斯卡罗 黄远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猪劳束社 garuljagulj 家系谱(移川子之藏等 [1935])
  2. ^ 2.0 2.1 2.2 【小的臺灣史】潘文杰:恆春原住民領袖所經歷的1895. 故事. [2017-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 210.240.125.35. [2017-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4. ^ 远流台湾馆╱编著. 台灣史小事典. 远流出版. 2000 [2017-10-24]. ISBN 9789573241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