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前往月球的航天任務列表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月球9號探測器的複製品,該探測器為首個成功完成月面軟着陸的人造物體
月球3號拍攝的人類史上第一張月球背面圖像

本表儘量徹底地記錄世界各國的航天工程中,曾經抵達過月球表面、軌道或近距離完成飛掠的所有航天器之簡略概況。

迄今為止人類已經進行了許多太空任務來研究月球這個地球的天然衛星。在歷史上,蘇聯的月球2號是第一艘成功到達月表的航天器[1],於1959年9月13日被操控撞向月球。1966年,月球9號成為第一艘實現受控軟着陸的航天器[2],而月球10號則成為第一個進入繞月軌道的航天器。

美國曾於1968年至1972年期間執行了阿波羅計劃以實現載人登月。人類的首次載人繞月飛行任務是1968年12月進行的阿波羅8號任務,隨後是1969年5月的阿波羅10號。從1969年7月的阿波羅11號任務起共有六次阿波羅任務將人類成功送上月球,在此期間尼爾·阿姆斯特朗成為史上第一個登陸月球的人。之後的阿波羅13號任務原計劃着陸月球,但由於服務艙的故障導致飛船不得不在完成了一段繞月飛行後便返回地球。

當美國專注於載人的阿波羅計劃的同時,蘇聯則執行了一批無人的月球探測任務,包括在月表部署着陸器和月球車的着陸任務以及將月表採集樣品送回地球的返回任務。蘇聯共進行了3次月球車任務,其中2次成功;此外還嘗試了11次月表採樣返回任務,其中3次成功。

截至2024年12月30日,以下國家和實體(按時間順序)已經執行了月球探測任務,包括:蘇聯俄羅斯)、美國日本歐空局中國印度盧森堡以色列意大利韓國以及阿聯酋。除此之外,還有五個並非專門用於月球探測的航天器也曾訪問過月球;當中的四艘航天器通過接近飛掠的引力彈弓效應來獲得飛向目標天體的加速度,而環繞月球運行的射電望遠鏡Explorer 49被放置在以月為中心的軌道上,以便利用月球阻止來自地面無線電源的干擾。

數據統計

[編輯]

每個年代的探月任務數量

[編輯]

右表列出人類每十年中所進行的月球探測任務總數。截至2024年12月30日,人類共進行了146次探月任務發射(包括失敗任務次數),當中囊蓋了飛掠、撞擊、環繞、着陸、巡視、無人採樣以及載人飛行等多種任務類型。

各國探月里程碑

[編輯]
說明
  •   嘗試達成目標且已成功
  •   嘗試達成目標但未成功
國家 飛掠 環繞 撞擊 軟着陸 巡視 取樣返回 載人登月
 美國
 蘇聯
 中國
 印度
 日本
 阿聯酋
 以色列
 俄羅斯
歐空局
 盧森堡
 南韓
 義大利

各國探月任務數量

[編輯]
各國探月任務數量統計解析
國家/地域 實體 成功 部分成功 失敗 運行中 總計 全國合計
 蘇聯 拉沃奇金設計局 16 2 22 - 40 58
能源設計局 2 - 16 - 18
 美國 美國宇航局 36 2 14 3 55 59
美國空軍 1 - 1 - 2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1 - - - 1
Fluid & Reason 1 - - - 1
 日本 宇宙科學研究所 2 - 2 - 4 7
宇宙機構 1 1 - - 2
Ispace - - 1 - 1
 中國 國家航天局 7 1 - 6 8 8
 印度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 2 - 1 2 3 3
歐洲聯盟 歐洲 歐空局 1 - - - 1 1
 盧森堡 LuxSpace 1 - - - 1 1
 以色列 SpaceIL - - 1 - 1 1
 南韓 航宇研 1 - - 1 1 1
義大利 Italy 意大利航天局 1 - - - 1 1
 阿聯酋 阿聯酋國家航空航天局 - - 1 - 1 1
 俄羅斯 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 - - 1 - 1 1

列表

[編輯]
月面軟着陸點地圖
前往月球的航天任務列表
* 第一輪探月活動1950年代 · 1960年代 · 1970年代
* 第二輪探月活動1980年代 · 1990年代 · 2000年代 · 2010年代 · 2020年代 · 未來任務 · 長遠計劃
序號 任務名稱 飛行器 飛行器外表 發射起飛時間
協調世界時
任務承辦
國家與機構
飛行器類型 運載火箭 備註
第一輪探月活動
1950年代:1958年1959年
1. 先驅者0號 先驅者0號 1958年8月17日
12時18分00秒
 美國
美國空軍
軌道器 雷神-艾布爾型運載火箭[參1] 發射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近月飛行
為了紀念國際地球物理年,美國的首次近月飛行任務預定由「先驅者1號」月球探測器來完成,但運載探測器的「雷神–艾布爾運載火箭」在飛行77秒後發生劇烈爆炸,星箭俱毀。這顆探測器與而後的先驅者12號探測器構造和任務相同。因未能入軌,所以沒有正式定名,後人在記錄中追加稱其作「先驅者0號」。[參2]
2. 月球1A號 1958年9月23日
07時03分23秒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撞擊器 月球號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硬着陸
蘇聯的首次探月探測器任務原計劃將「月球1號」探測器撞擊到月球表面,完成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將人造物體置於地球以外的另一顆星體上的創舉。探測器上裝有固體,計劃在撞擊到月球表面的那一刻能夠形成一股地球上人們可以觀察到的「鈉霧」。「月球1號」與月前美國的「先驅者1號」一樣,運載探測器的「東方–Л運載火箭」在未能入軌前便炸毀。在空中飛行93秒。因發射失敗,沒有正式定名,後人記錄中使用「月球1A號」這個代號。[參3]
3. 先驅者1號 先驅者1號 1958年10月11日
08時42分00秒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雷神-艾布爾型運載火箭[參1] 發射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近月飛行
美國第二次嘗試發射探月探測器,這也是美國政府新組建的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第一個發射任務。[參1]原計劃完成地月空間科學探測任務和近月飛行任務。用於發射探測器的「雷神–艾布爾運載火箭」再次失敗,火箭的第二級「艾布爾」級因計算機程序輸入錯誤提早熄滅發動機,把「先驅者」射入大橢圓近地軌道,43個小時後墜入地球大氣層,燃燒消失。[參4]
4. 月球1B號 1958年10月11日
21時41分58秒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撞擊器 月球號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硬着陸
蘇聯第二次嘗試發射探月探測器,與它的孿生兄弟「月球1A號」的任務一樣,預定完成月球上的硬着陸,並裝帶着固體。「東方–Л運載火箭」在飛行104秒後在空中爆炸。因發射失敗,沒有正式定名,後人記錄中改用「1B」這個代號。[參1][參5]
5. 先驅者2號 先驅者2號 1958年11月8日
07時30分00秒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雷神-艾布爾型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近月飛行
美國第三次嘗試發射探月探測器。先驅者2號探測器與1號探測器的構造基本一致。預定完成近月飛行任務。「雷神–艾布爾運載火箭」的第三級分離後未能點燃,[參1]先驅者」進入大橢圓近地軌道,隨即墜回地球大氣層時燒毀。本次發射的遠地點達了1,550公里(960 英里)的高度。 [參6]
6. 月球1C號 1958年12月4日
18時18分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撞擊器 月球號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硬着陸
蘇聯第三次嘗試發射探月探測器,裝帶着固體,預定完成月球上的硬着陸。「東方–Л運載火箭」芯級發動機在飛行245秒後失控。因發射失敗,沒有正式定名,後人記錄中改用「1C」這個代號。[參1][參7]
7. 先驅者3號 先驅者3號 1958年12月6日
05時45分12秒
 美國
美國陸軍彈道導彈局國家航空航天局
飛掠 朱諾2號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近月飛行
美國第四次嘗試發射探月探測器。原計劃將探測器划過月球表面進行近距離飛行任務後注入日心軌道,但因運載火箭的一級燃料在升空途中耗盡,「先驅者」未能達到地球的逃逸速度,次日協調世界時19時51分在地球大氣層中燒毀。
8. 月球1號「夢想」 先驅者3號 1959年1月2日
16時41分21秒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撞擊器 月球號運載火箭 大部分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硬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近月飛行
月球1號,綽號「夢想」,蘇聯第四次嘗試發射探月探測器,也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顆成功地探測到地外星體的探測器。探測器在從「東方–Л運載火箭」的第三級分離時它成為第一個逾越第二宇宙速度的人造物體。1月3日,月球1號在奔向月球的途中,釋放了探測器上裝備的部分粉,形成了在地球上可以觀察到的一顆「人造鈉彗星」。4日,月球1號,近月飛過,因為計算錯誤未能撞擊月球表面,反而進入日心軌道,成為太陽的第一顆人造行星。
9. 先驅者4號 先驅者4號 1959年3月4日
05時11分
 美國
美國陸軍彈道導彈局國家航空航天局
飛掠 朱諾2號運載火箭 大部分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近月飛行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近月飛行
美國第五次嘗試發射探月探測器,目的是將先驅者4號射向月球,在離月球表面三萬餘千米的上空近距離飛行,收集並傳回科學數據,最後進入日心軌道,成為人造行星。但因為計算錯誤,「先驅者」以六萬餘千米的高度掠過月球上空,在近月飛行任務中沒能利用上探測器上裝備的光電傳感器。成為太陽的第二顆人造行星。
10. 月球2A號 1959年6月18日
08時08分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撞擊器 月球號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硬着陸
原計劃完成月球上的硬着陸,但「東方–Л運載火箭」在飛行153秒後失控,探測器的發射失敗,沒有正式定名,後人記錄中改用「2A」這個代號。
11. 月球2號 先驅者A號 1959年9月12日
06時39分42秒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撞擊器 月球號運載火箭 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硬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硬着陸
蘇聯在第六次嘗試完成自一年前「月球1A號」開始的月球硬着陸任務,終於得到了完全成功的結果。探測器上帶着刻有蘇聯國徽和「蘇聯 1959年9月」字樣的小勳章。其中兩枚為不鏽鋼制球體,裝置在探測器中,另有裝置在「東方–Л火箭」第二級上的多枚制五角形片體。14日22時02分24秒,月球2號探測器在約中經0.0°北緯31.8°的位置墜月,成為第一個登上地球外另一個星體的人造物體。半小時後,東方–Л火箭的第二級墜月。
先驅者A號 先驅者A號 (1959年9月24日)
[註1]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宇宙神C運載火箭 未能發射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環繞月球
原計劃成為第一顆環繞月球的衛星。用來發射探測器的宇宙神C運載火箭在發射前進行靜態測試時爆炸,探測器當時還沒有被架置到火箭上,將推遲到同年的11月26日再次嘗試發射。因發射失敗,沒有正式定名,後人記錄中分別使用「先驅者A號」、「艾布爾4號」、「先驅者P1號」、「先驅者W號」等代號。
12. 月球3號 先驅者A號 1959年10月4日
00時43分40秒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飛掠 月球號運載火箭 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近月飛行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近月飛行
蘇聯科學院的「月球計劃」在同年9月發射的「月球2號」成功完成了月球硬着陸任務後,又發射了「月球號」系列探月探測器的第二型號的第一顆探測器,「月球3號」,一發即成功。此次任務以近距離月球照相為目的,進行近月飛行任務。共傳回29張月球遠半球的黑白照片,讓世人首次目睹月球彼面的面目。
13. 先驅者P-3 先驅者A號 1959年11月26日
07時26分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宇宙神D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環繞月球
原計劃成為第一顆環繞月球的衛星。同年9月24日宇宙神C運載火箭爆炸後,這次使用改進的宇宙神D運載火箭發射。火箭飛行45秒後,塑料制的載荷護罩布被撕裂。飛行104秒後,火箭的第三級和「先驅者」探測器被強風迫使脫離火箭的第一、二級並墜地。因發射失敗,沒有正式定名,後人記錄中分別使用「先驅者A號」、「先驅者B號」、「艾布爾4號」、「先驅者P3號」、「先驅者X號」等代號。
1960年代:1960年1961年1962年1963年1964年1965年1966年1967年1968年1969年
14. 月球4A號 1960年4月15日
15時06分44秒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飛掠 月球號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近月飛行
蘇聯科學院「月球計劃」「月球號」系列第一代硬着陸暨近月飛行的探月探測器,科羅廖夫主管的第1特別設計局又為了完成月球軟着陸任務而研製出「月球號」系列的第二代探月探測器。「月球4號」是「月球號」系列的第三個型號的第一顆探測器,作為蘇聯的第二代探月探測器的首飛任務,設計師們謹慎起見,決定用「月4」首先測試第二代探測器的近月飛行能力。使用更高分辨率的攝影設備來重複月球3號的月球照相任務。「東方–Л火箭」的第二級過早熄滅,星箭到達約二萬千米的高度後墜回地球,地控人員與探測器信號失去聯絡。探測器或墜入地球大氣層、或進入大橢圓近地軌道。因發射失敗,沒有正式定名,後人記錄中使用「月球4A號」、「月球1960A號」等代號。
15. 月球4B號 1960年4月19日
16時07分43秒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飛掠 月球號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近月飛行
蘇聯再次嘗試發射「月球4號」來重複「月球3號」的任務。在火箭點火時,「東方–Л火箭」的四個助推器出現不規則燃料噴放現象,隨即紛紛脫離芯級,引爆火箭主體,星箭俱毀。因發射失敗,沒有正式定名,後人記錄中使用「月球4B號」、「月球1960B號」等代號。
16. 先驅者B號 先驅者B號 1960年9月25日
15時13分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宇宙神D-艾布爾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環繞月球
原計劃成為第一顆環繞月球的衛星。用於發射的宇宙神D運載火箭在啟動第二級時出現異常,未能入軌,墜回地球大氣層時星箭部分燒壞,在飛行1020秒後失去信號,落入印度洋的某一不明位置。因發射失敗,沒有正式定名,後人記錄中分別使用「先驅者B號」、「先驅者C號」、「艾布爾5A號」、「先驅者P30號」、「先驅者Y號」等代號。
17. 先驅者C號 先驅者C號 1960年12月15日
08時40分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宇宙神D-艾布爾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環繞月球
原計劃成為第一顆環繞月球的衛星。用於發射的宇宙神D運載火箭的第一級發動機在點火後出現故障,導致火箭在飛行68秒後發生劇烈爆炸,星箭俱毀。因發射失敗,沒有正式定名,後人記錄中分別使用「先驅者C號」、「先驅者D號」、「艾布爾5B號」、「先驅者P31號」、「先驅者Z號」等代號。
18. 游騎兵1號 游騎兵1號 1961年8月23日
19時12分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軌道器 宇宙神LV-3阿金納-B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部分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地月空間探測
美國的游騎兵系列探測器主要任務是獲取月球的近距離圖像。因當時美國的航天水平的限制,為了完成這些任務,設計師們採取了一個較低科技的辦法,那便是將徘徊者探測器向月球表面發射,在撞擊月球前的幾分鐘打開相機和儀器,高速拍攝一系列月球表面的近距離照片。游騎兵工程的第一階段原計劃由游騎兵1號2號來完成。用來測試新研製的「擎天神–愛琴娜B運載火箭」與游騎兵探測器的設備,次要任務是探測地月空間的粒子。預定從地球停泊軌道轉到一個60萬至110萬千米高的高地軌道,但火箭的「愛琴娜B」級未能完成第三次點火,星箭分離後「游騎兵」進入一個不穩定的近地軌道,於8月30日在地球大氣層中燒毀。
19. 游騎兵2號 游騎兵2號 1961年11月18日
08時09分00秒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軌道器 宇宙神LV-3阿金納-B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部分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地月空間探測
此次任務主要用來測試新研製的「擎天神–愛琴娜B運載火箭」與游騎兵探測器的設備,次要任務是探測地月空間的粒子。本預定從地球停泊軌道轉到一個60萬至110萬千米高的高地軌道,但火箭的「愛琴娜B」級未能完成第三次點火,星箭分離後「游騎兵2號」進入近地軌道,20日在地球大氣層中燒毀。
20. 游騎兵3號 游騎兵3號 1962年1月26日
20時30分00秒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軌道器 宇宙神LV-3阿金納-B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部分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硬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近月飛行
月球硬着陸器 撞擊器
徘徊者3號是美國游騎兵工程第二階段的第一顆探測器。由「擎天神–愛琴娜B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撞擊月球前的數分鐘,打開相機和儀器並釋放裝載着月震儀月球硬着陸器。在脫離地球停泊軌道時,火箭「愛琴娜B」級的制導系統出現故障,導致「愛琴娜B–游騎兵3號」合體的速率過高。地控工程師們嘗試反方向燃燒為合體制動,結果制導系統把合體推向更高高度,使「游騎兵3號」的天線指向錯誤,與地控失去聯絡。探測器以距離3萬6800千米的高度從月球上空掠過,未能釋放月球硬着陸器,也沒有傳回任何有科學價值的信息。「游騎兵3號」進入日心軌道,成為人造行星。
21. 游騎兵4號 游騎兵4號 1962年4月23日
20時50分00秒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軌道器 宇宙神LV-3阿金納-B運載火箭 部分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硬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硬着陸
月球硬着陸器 撞擊器
游騎兵4號是美國游騎兵計畫第二階段的第二顆探測器,構造和任務與失敗的游騎兵3號基本一致。成功發射後,「游騎兵4號」主計算機出現故障,太陽能板未能張開,10個小時後,「游騎兵4號」關機,而後沒有再傳回任何有效信息。地控而後利用隨同的月球硬着陸器跟蹤探測器的位置。26日12時49分53秒在約東經229.3°南緯15.5°的位置墜月,使美國成為繼蘇聯「月球2號」任務後第二個完成月球硬着陸的國家。因為「游騎兵4號」無電源而被迫關機,所以附載的月球硬着陸器也未能釋放。雖然沒有從這次任務中獲得任何有效數據,但這標緻着美國游騎兵計畫的「擎天神–愛琴娜B運載火箭游騎兵計畫」合體首次的硬件過關。
22. 游騎兵5號 游騎兵5號 1962年10月18日
16時59分00秒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軌道器 宇宙神LV-3阿金納-B運載火箭 部分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硬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近月飛行
月球硬着陸器 撞擊器
游騎兵5號是美國游騎兵工程第二階段的最後一顆探測器,構造和任務與游騎兵3號4號基本一致。轉入地月轉移軌道後探測器上發生不明故障,導致探測器上的能源供給由太陽帆板切換到電池供應,在轉移軌道飛行8時44分後,電池耗盡,「游騎兵5號」關機,而後沒有再傳回任何有效數據。地控依靠附載的月球硬着陸器跟蹤探測器的飛行。21日探測器從724千米高的月球上空掠過,進入日心軌道,成為人造行星。
23. 月球4C號 1963年1月4日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軌道器 閃電-L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軟着陸
月球軟着陸器 着陸器
為了完成月球軟着陸任務,科羅廖夫主管的第1特別設計局研製出「月球號」系列的第二代第三型號探月探測器,「月球4A號」和「4B號」。60年兩顆探測器均發射失敗,隨後設計出第四、第五型號,但沒有得到批准。月球4C號是新研製的第二代第六型號的第一顆探測器。預定釋放一顆質量約100千克的月球軟着陸器。考察月球表面環境、月理學,特別調查月壤質地,環形山和月石的危險,和月球表面的輻射程度,為未來載人登月任務的可能性摸底。用於發射的閃電號運載火箭成功地將探測器注入近地軌道,但第四級始終未能脫離地球引力轉入地月轉移軌道。1日後墜回地球大氣層時燒毀。因探測器已發射入軌,官方改用「衛星號」系列近地軌道衛星的「衛星25號」代號試圖隱藏此次任務的真實目的。
24. 月球4D號 1963年2月3日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軌道器 閃電-L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軟着陸
月球軟着陸器 着陸器
這次任務與同年1月的月球4C號任務一致。月4D是蘇聯「月球計劃」第二代第六型號的第二顆探測器。運載探測器的閃電號運載火箭第三級制導系統在飛行中出現故障,未能將載荷送入近地軌道。火箭及探測器墜入中途島周邊太平洋海域的一不明位置。因發射失敗,沒有正式定名,後人記錄中使用「月球4D號」、「月球1963A號」等代號。
25. 月球4號 1963年4月2日
08時04分00秒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軌道器 閃電-L運載火箭 部分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軟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近月飛行
月球軟着陸器 着陸器
蘇聯「月球計劃」第二代第六型號的第三顆探測器。地月轉移中途改正航路失敗,以8336.2千米的高度從月球上空掠過,成為高地軌道人造衛星。
26. 游騎兵6號 游騎兵6、7、8、9號 1964年1月30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撞擊器 宇宙神LV-3阿金納-B運載火箭 部分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硬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硬着陸
游騎兵6號是美國游騎兵工程第三階段的首發探測器,構造和任務與游騎兵7號8號9號基本一致。預定在撞毀在寧靜海附近前,傳送回月球表面的近距離電視視頻與圖像,但攝像設備的電源在探測器與擎天神-愛琴娜火箭分離時電弧放電致使短路。2月2日09時24分32秒,探測器在發射65.5小時後墜毀於北緯9.358°東經21.480°,寧靜海東部邊緣,未能傳送回任何圖像數據。
27. 月球5A號 1964年3月21日
08時15分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軌道器 閃電-M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軟着陸
月球軟着陸器 着陸器
蘇聯「月球計劃」第二代第六型號的第四顆探測器。攜帶探測器的閃電號運載火箭第三級在地球大氣層中燒毀。因發射失敗,沒有正式定名,後人記錄中使用「月球5A號」、「月球1964A號」等代號。
28. 月球5B號 1964年4月20日
08時08分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軌道器 閃電-M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軟着陸
月球軟着陸器 着陸器
蘇聯「月球計劃」第二代第六型號的第五顆探測器。點火340秒後,攜帶探測器的閃電號運載火箭第三級電源短路,致使發動機突然停機,星箭墜回地球,在大氣層中燒毀。因發射失敗,沒有正式定名,後人記錄中使用「月球5B號」、「月球1964B號」等代號。
29. 游騎兵7號 游騎兵6、7、8、9號 1964年7月28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撞擊器 宇宙神LV-3阿金納-B運載火箭 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硬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硬着陸
游騎兵7號是美國游騎兵工程第三階段的第二顆探測器,構造和任務與游騎兵6號8號9號基本一致。31日13時25分48.82秒,飛行68.6小時後撞毀在南緯10.35°東經339.42°,雲海知海之間。撞毀前的17分鐘,首次成功傳送回月球表面的近距離電視視頻與圖像4308張。
30. 游騎兵8號 游騎兵6、7、8、9號 1965年2月17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撞擊器 宇宙神LV-3阿金納-B運載火箭 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硬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硬着陸
游騎兵8號是美國游騎兵工程第三階段的第三顆探測器,構造和任務與游騎兵6號7號9號基本一致。20日09時57分36.756秒,飛行64.9小時後撞毀在北緯2.67°東經24.65°寧靜海中。最後23分鐘內,成功傳送回月球表面的近距離電視視頻與圖像7137張。
31. 宇宙60號 1965年3月12日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軌道器 閃電-L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軟着陸
月球軟着陸器 着陸器
蘇聯「月球計劃」第二代第六型號的第六顆探測器。點火340秒後,攜帶探測器的閃電號運載火箭第四級Л發動機因電源的變壓器短路未能點火,星箭未能注入地月轉移軌道。17日,第四級火箭與探測器墜回地球,在大氣層中燒毀。因發射失敗,當局沒有正式定名為月球號系列探測器,記錄中使用近地軌道的宇宙系列衛星宇宙60號」來掩蓋實際任務。
32. 游騎兵9號 游騎兵6、7、8、9號 1965年3月21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撞擊器 宇宙神LV-3阿金納-B運載火箭 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硬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硬着陸
游騎兵9號是美國游騎兵工程第三階段的第四顆探測器,構造和任務與游騎兵6號7號8號基本一致。24日14時08分19.994秒,飛行64.5小時後撞毀在南緯12.83°東經357.63°亞方索斯撞擊坑中。最後19分鐘內,成功傳送回月球表面的近距離電視視頻與圖像5814張。最後一張圖像達到了3分米的清晰度。
33. 月球5C號 1965年4月10日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軌道器 閃電-L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軟着陸
月球軟着陸器 着陸器
蘇聯「月球計劃」第二代第六型號的第七顆探測器。火箭升空時,發射探測器的閃電號運載火箭第三級8Д715К液氧發動機的液氮輸管突然降壓,液氧在管中停流,致使發動機停機,星箭墜回地球,在大氣層中燒毀。因發射失敗,沒有正式定名,後人記錄中使用「月球5C號」、「月球1965A號」、「月球E-6八號」等代號。
34. 月球5號 1965年5月9日
07時55分00秒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軌道器 閃電-M運載火箭 大部分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軟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硬着陸
月球軟着陸器 着陸器
蘇聯「月球計劃」第二代第六型號的第八顆探測器。10日進行中途航向校正,制導系統出現故障,探測器圍繞中軸自轉,失去控制。12日19時10分,反方向制動火箭未能成功點火,撞毀在南緯31°西經8°雲海中。
35. 月球6號 1965年6月8日
07時40分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軌道器 閃電-M運載火箭 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軟着陸
月球軟着陸器 着陸器
蘇聯「月球計劃」第二代第六型號的第九顆探測器。9日進行中途航向校正時,制動火箭未能成功熄火,發動機運行至燃料全部消耗,探測器進入錯誤的運行軌道。11日17時,探測器以距離月球表面159612.8公里的高度,飛過月球,成為人造行星。
36. 探測器3號 探測器3號 1965年7月18日
14時38分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飛略 閃電運載火箭 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近月飛行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近月飛行
蘇聯「探測器計劃」第三顆星體探測器,探測器3號與執行近火星飛行任務的探測器2號造型一樣。原計劃伴隨探測器2號進行近火星飛行任務,但未能在1964年發射窗口時限內發射升空,任務改作近月飛行。20日,在飛行33小時後,以距離月球表面11570至9960公里的高度飛過月球,拍攝覆蓋月球彼面1900萬平方公里的25張黑白照片,而後成為人造行星。
37. 月球7號 1965年10月4日
07時56分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軌道器 閃電運載火箭 大部分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軟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硬著陸
月球軟着陸器 着陸器
由於制動火箭的過早點火和過早關機,7日22時08分24秒,月球7號墜毀在北緯9.8°西經47.8°風暴洋開普勒撞擊坑之西。
38. 月球8號 1965年12月3日
10時46分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軌道器 閃電運載火箭 大部分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軟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硬著陸
月球軟着陸器 着陸器
制動火箭提早關機,探測器未能足夠減速,6日21時51分30秒,月球8號墜毀在北緯9.6°西經63°18'風暴洋開普勒撞擊坑之西。
39. 月球9號 1966年1月31日
11時41分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軌道器 閃電-M運載火箭 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軟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軟着陸
月球軟着陸器 着陸器
經過11次失敗後,月球9號終於成功地於1966年2月3日18時44分52秒軟着陸在北緯7.08°東經295.63°風暴洋中。着陸後15分鐘便拍下第一張照片,着陸器上的電池一直工作到2月7日,在月球表面總共運行8小時5分鐘。這是在月球表面首次以人類可以承受的速度進行的軟着陸。
40. 宇宙111號 1966年3月1日
11時03分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軌道器 閃電-M運載火箭 發射失敗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環繞月球
閃電號運載火箭Л上級飛行時失去側傾控制,探測器進入低地軌道,二天後,返回地球大氣層。
41. 月球10號 1966年3月31日
10時46分
 蘇聯
科學院第88研究所第1特別設計局
軌道器 閃電-M運載火箭 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環繞月球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環繞月球
月球10號是由蘇聯發射的人類第一個環繞月球的飛行器,同時也是人類第一個環繞其他天體的飛行器。衛星裝備包括磁力計、伽馬射線頻譜儀、離子收集器壓電測量儀、紅外探測器、低能x射線質子測量設備等裝置,公轉周期:2小時59分。
42. 勘測者1號 勘測者1號 1966年5月30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着陸器 宇宙神LV-3C半人馬-D運載火箭 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軟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軟着陸
勘測者1號是美國探測月球的測量員計畫第一艘登月太空船,太空船發射後直接進入月球撞擊彈道,引擎在月球表面上高度3.4米處關閉。太空船在這個高度上自由下落,於1966年6月2日登陸在月球表面的風暴洋,位置在南緯2.45度,西經43.22度。太空船在着陸後很短的時間就開始傳送資料,直到1966年7月14日,而在1966年6月14日的月球日落之前,測量員1號傳送了超過10,000幅的影像。啟動相機從1966年7月7日至7月14日,又傳送回了另外約10,000張的影像。工程上的查詢一直持續到1967年的1月7日。
43. 探險者33號 探險者33號 1966年6月1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德爾塔E1運載火箭 部分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環繞月球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近空探測
探測器飛行速度過快,未能注入月球軌道,地控人員將其注入地球大橢圓軌道,開展近空探測工作。
44. 月球軌道器1號 Lunar Orbiter 1966年8月10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宇宙神SLV-3阿金納-D運載火箭 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環繞月球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環繞月球
美國的第一顆環繞月球的探測器,環繞月球環行四天577圈,期間拍攝229張黑白照片,同年12月29日撞擊月球表面於6°21′N 160°43′E / 6.35°N 160.72°E / 6.35; 160.72
45. 月球11號 1966年8月24日
08時03分
 蘇聯 軌道器 閃電-M運載火箭 大部分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環繞月球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環繞月球
蘇聯的第二顆環繞月球的探測器,8月27日注入月球軌道,環繞月球飛行277圈,進行伽瑪射線、X射線等科學探測實驗,星載攝像機頭面向錯誤的外太空方向,未能拍攝有用途的月球圖像,同年10月1日耗盡攜帶的電池能源,與地控失去聯繫。
46. 勘測者2號 Surveyor 1966年9月20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着陸器 宇宙神LV-3C半人馬-D運載火箭 大部分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軟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硬著陸
阿特拉斯-半人馬的發動機在航行途中校正航向時,一個微小的引擎未能點燃,使路徑偏差至相距約130公里的地點。在9月22日9:35 UT與太空船失去了聯繫,而太空船在1966年9月23日3:18UT撞擊在月球表面的哥白尼坑
47. 月球12號 1966年10月22日
08時42分
 蘇聯 軌道器 閃電-M運載火箭 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環繞月球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環繞月球
公轉周期:205 分鐘,月球12號在月球赤道上空133×1200公里的軌道上拍攝了月球的圖像。
48. 月球軌道器2號 Lunar Orbiter 1966年11月6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宇宙神SLV-3阿金納-D運載火箭 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環繞月球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環繞月球
美國的第二顆環繞月球的探測器,環繞月球環行期間拍攝817張黑白照片,次年10月11日撞擊月球表面於3°00′N 119°06′E / 3.0°N 119.1°E / 3.0; 119.1
49. 月球13號 1966年12月21日
10時16分
 蘇聯 着陸器 閃電-M運載火箭 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軟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軟着陸
月球13號是蘇聯第3個在月球上實現軟着陸的探測器,發射升空後先停留在223×171千米、傾角51.8度的低地球軌道,然後開始奔赴地月轉移軌道,24日降落在月球風暴洋18.25N、 60.03W處。距離月球9號着陸點約400千米。月球13號裡面分別裝着一個輻射密度測量儀和一個機械式穿測器,啟動後會將一根鈦合金杆推入月壤。通過測量穿透速度和深度就可以分析月壤物理性質。
50. 月球軌道器3號 Lunar Orbiter 1967年2月5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宇宙神SLV-3阿金納-D運載火箭
1967年2月8日協調世界時21時54分進入軌道。任務結束後於1967年10月9日離軌並撞擊月球[參8]
51. 勘測者3號 Surveyor 1967年4月17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着陸器 宇宙神LV-3C半人馬-D運載火箭 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軟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軟着陸
勘測者3號是測量員計畫的第三艘登月太空船,登陸時,高反射的岩石迷惑了勘測者3號的下降雷達,引擎未能按飛行計劃設定的在4.3米的高度上關閉,導致太空船在表面彈跳了兩次。第一次彈跳的高度達到10米,第二次達到3米,第三次的碰撞-從3米的高度但速度為0,比當初計劃的4.6662 米為低且慢的速度。在1967年4月20日至5月3日之間,總共傳送了6315張影像,其土壤結構取樣器共執行了7次載重測試、4次挖溝測試和13次的撞擊測試,總共運作了18小時22分鐘。
52. 月球軌道器4號 Lunar Orbiter 1967年5月4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宇宙神SLV-3阿金納-D運載火箭
1967年5月8日協調世界時21時54分進入軌道,運行至7月17日。1967年10月6日離軌並撞擊月球[參1][參9]
53. 勘測者4號 Surveyor 1967年7月14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着陸器 宇宙神LV-3C半人馬-D運載火箭 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軟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軟着陸
勘測者4號是美國探測月球的測量員計畫中,第四艘登月太空船。於1967年7月17日着陸,無線電訊號在登陸前下降階段的最後2.5分鐘斷掉,並且未曾再重新建立起通訊。
54. 探險者35號 探險者35號 1967年7月19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德爾塔E1運載火箭
磁層探測器,研究月球和行星際空間。1973年6月27日停用[參10]。據推測在20世紀70年代撞擊過月球[參11]
55. 月球軌道器5號 Lunar Orbiter 1967年8月1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宇宙神SLV-3阿金納-D運載火箭
「月球軌道器」系列飛行器的最後一次任務,於8月5日16時48分UTC進入月心軌道,並進行了攝影勘測直至8月18日。1968年1月31日脫離軌道並撞擊月球[參12]
56. 勘測者5號 Surveyor 1967年9月8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着陸器 宇宙神SLV-3C半人馬-D運載火箭 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軟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軟着陸
勘測者5號是美國探測月球的測量員計畫中,第五艘登月太空船。太空船在1967年9月11日00:46:44 UT登陸在寧靜海,座標位置為緯度1.41° N,經度23.18° E,共傳送了18,006張電視圖片。第一天提供了83小時的高品質α-散射表面分析儀資料。在第二個月球日,累積了22小時的資料。在1967年11月1日第二個月球的夜晚來臨關機之前,資料都持續在傳送中。
57. 探測器4A號 Zond L1 1967年9月27日
22時11分54秒
 蘇聯 飛掠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原計劃為將來的載人登月任務進行技術驗證。在發射過程中由於推進劑管線堵塞,導致其中一個第一級發動機無法點火,探測器最終未能進入軌道[參1]
58. 勘測者6號 Surveyor 1967年11月7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着陸器 宇宙神SLV-3C半人馬-D運載火箭 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軟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軟着陸
勘測者6號是美國探測月球的測量員計畫中,第六艘登月太空船。太空船攜帶了電視攝影機,在登陸腳上安裝了一個小磁棒,還有α散射儀和所需要的工程設備,於1967年11月10日登陸在中央灣。1967年11月17日10:32UT重新點燃引擎2.5秒,首度在月球上起飛,太空船飛離月球表面4米,在向西方移動了2.5米之後,這艘太空船再一次成功的在月球軟着陸,並依照原先的設計繼續運作,共傳送回29,914張影像,觀測了43小時的α散射表面分析儀資料。在1967年12月14日恢復了接觸後再沒有獲得有用的資料。
59. 探測器4B號 Zond L1 1967年11月22日
19時07分59秒
 蘇聯 飛掠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60. 勘測者7號 Surveyor 1968年1月7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着陸器 宇宙神SLV-3C半人馬-D運載火箭 成功
預定探月任務類別:軟着陸
實際完成任務類別:軟着陸
勘測者7號是美國探測月球的測量員計畫中,第七艘也是最後一艘登月太空船。在1968年1月10日登陸在第谷坑的外圍環圈上,着陸後在日落後80小時停止了運作,在1968年2月12日至21日再恢復工作。總共傳送回21,091張照片,提供太空船底下表面取樣區域的立體視覺,以及顯示沉積在太空船上的月球物質,勘測者7號也是第一艘在入夜後偵測月球上因靜電產生的懸浮月塵微弱反射光,電池於第一個夜晚受到損傷,其後的傳輸斷斷續續,最後的接觸是在1968年2月20日。
61. 月球14A號 1968年2月7日
 蘇聯 軌道器 閃電-M運載火箭
62. 探測器4號 Zond L1 1968年3月2日
18時29分23秒
 蘇聯 飛掠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63. 月球14號 1968年4月7日
10時09分32秒
 蘇聯 軌道器 閃電-M運載火箭
64. 探測器5A號 Zond L1 1968年4月22日
23時01分27秒
 蘇聯 飛掠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65. 探測器5B號 Zond L1 1968年7月14日
 蘇聯 飛掠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66. 探測器5號 Zond L1 1968年9月14日
21時42分11秒
 蘇聯 飛掠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67. 探測器6號 Zond L1 1968年11月10日
19時11分31秒
 蘇聯 飛掠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68. 阿波羅8號 Apollo 8 Crew 1968年12月21日
12時51分00秒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載人軌道器 土星5號運載火箭
69. 探測器7A號 Zond L1 1969年1月20日
04時14分36秒
 蘇聯 飛掠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70. 月球15A號 1969年2月19日
 蘇聯 着陸器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月球車0號 巡視器
71. 7K-L1S Nr.1 1969年2月21日
 蘇聯 軌道器 N1運載火箭
72. 阿波羅10號 Apollo 10 Crew 1969年5月18日
16時49分00秒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載人軌道器 土星5號運載火箭 成功
73. 月球15B號 1969年6月14日
04時00分
 蘇聯 採樣返回器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74. 7K-L1S Nr.2 1969年7月3日
 蘇聯 軌道器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75. 月球15號 1969年7月13日
03時54分41秒
 蘇聯 採樣返回器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76. 阿波羅11號 Apollo 11 Crew 1969年7月16日
13時32分00秒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載人着陸器 土星5號運載火箭 成功 , 人類首次登陸月球
77. 探測器7號 Zond L1 1969年8月7日
23時48分06秒
 蘇聯 飛掠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成功
78. 宇宙300號 1969年9月23日
14時07分
 蘇聯 採樣返回器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發射到錯誤的軌道
79. 宇宙305號 1969年10月22日
14時09分
 蘇聯 採樣返回器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發射到錯誤的軌道
80. 阿波羅12號 Apollo 12 Crew 1969年11月14日
16時22分00秒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載人着陸器 土星5號運載火箭 成功
1970年代:1970年1971年1972年1973年1974年1975年1976年
81. 月球16A號 1970年2月6日
04時16分
 蘇聯 採樣返回器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82. 阿波羅13號 阿波羅13號宇航員 1970年4月11日
19時13分00秒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載人着陸器 土星5號運載火箭 失敗
83. 月球16號 1970年9月12日
13時25分
 蘇聯 採樣返回器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成功,首次機器人取回月岩樣本
84. 探測器8號 探測器L1 1970年10月20日
19時55分39秒
 蘇聯 飛掠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成功
85. 月球17號 1970年11月10日
14時44分
 蘇聯 着陸器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成功
月球車1號 巡視器
86. 阿波羅14號 阿波羅14號宇航員 1971年1月31日
21時03分02秒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載人着陸器 土星5號運載火箭 成功
87. 阿波羅15號 阿波羅15號宇航員 1971年7月26日
13時34分00秒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載人着陸器 土星5號運載火箭 成功
88. 月球18號 1971年9月2日
13時40分
 蘇聯 採樣返回器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失敗
89. 月球19號 1971年9月28日
10時00分
 蘇聯 軌道器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成功
90. 月球20號 1972年2月14日
03時27分
 蘇聯 採樣返回器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成功
91. 阿波羅16號 Apollo 16 Crew 1972年4月16日
17時54分00秒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載人着陸器 土星5號運載火箭 成功
92. 7K-LOK LOK 1972年11月23日
 蘇聯 軌道器 N1運載火箭
93. 阿波羅17號 Apollo 17 Crew 1972年12月7日
05時33分00秒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載人着陸器 土星5號運載火箭 成功
94. 月球21號 1973年1月8日
06時55分
 蘇聯 着陸器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成功
月球車2號 巡視器
95. 探險者49號 探險者49號 1973年6月10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德爾塔1913型運載火箭
96. 水手10號 1973年11月3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飛掠 宇宙神SLV-3D半人馬-D1A運載火箭
97. 月球22號 1974年5月29日
08時56分
 蘇聯 軌道器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成功
98. 月球23號 Luna E-8-5M 1974年10月28日
14時30分
 蘇聯 採樣返回器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部份成功
99. 月球24A號 Luna E-8-5M 1975年10月16日
 蘇聯 採樣返回器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100. 月球24號 Luna E-8-5M 1976年8月9日
15時04分
 蘇聯 採樣返回器 質子K-D型運載火箭 成功
101. 國際彗星探險者號 1978年8月12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飛略 德爾塔2914型運載火箭
第二輪探月活動
1980年代:1989年
102. 伽利略號 伽利略號 1989年10月18日
08時53分40秒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飛掠 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
1990年代:1990年1994年1997年1998年
103. 飛天 飛天 1990年1月24日
 日本
宇宙科學研究所
軌道器 Mu-3S-II 成功
羽衣
104. Geotail 1992年7月24日  日本/ 美國 飛掠 德爾塔2號6925型運載火箭
105. 克萊門汀號 克萊門汀號 1994年1月25日
 美國
美國國防部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泰坦2號23GStar-37FM運載火箭 成功
106. 風號 1994年11月1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飛掠 德爾塔2號7925-10型運載火箭
107. 卡西尼號 卡西尼號 1997年10月15日
08時43分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飛掠 泰坦4號B型運載火箭
108. HGS-1 1997年12月24日
 美國
亞洲衛星通訊有限公司
飛掠 質子K-DM3型運載火箭
109. 月球探勘者 月球探勘者 1998年1月6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雅典娜2號運載火箭 成功
110. 希望號 1998年7月3日  日本
宇宙科學研究所
飛掠 M-V運載火箭
2000年代:2003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111. 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 2001年6月30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飛掠 德爾塔2號7425-10型運載火箭
112. 智能1號 2003年9月28日
23時14分
歐洲
歐洲空間局
軌道器 阿麗亞娜5G型運載火箭
113. 日地關係天文台-A 2006年10月25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飛掠 德爾塔2號7925-10L型運載火箭
日地關係天文台-B
114. ARTEMIS P1 2007年2月17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德爾塔2號7925型運載火箭
ARTEMIS P2
115. 輝夜號 2007年9月14日
01時31分01秒
 日本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軌道器 H-IIA2022運載火箭 主衛星 成功
子探測器,中繼星
子探測器,甚長基線干涉測量星
116. 嫦娥一號 嫦娥一號 2007年10月24日
10時05分04.602秒
 中國
國家航天局
軌道器 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 成功
117. 月船1號 月船1號 2008年10月22日
00時52分02秒
 印度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
軌道器 PSLV-XL C11運載火箭 成功
月球撞擊探測器 撞擊器
118. 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 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 2009年6月18日
21時32分00秒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宇宙神5號401型運載火箭
月球坑觀測和傳感衛星 LCROSS 軌道器/撞擊器
2010年代: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8年2019年
119. 嫦娥二號 2010年10月1日
10時59分57.345秒
 中國
國家航天局
軌道器 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 嫦娥一號備份衛星,縮短在地月轉移軌道上的飛行時間,獲取更高分辨率的月球影像,尋找嫦娥三號軟着陸點。
120. GRAIL A GRAIL 2011年9月10日
13時08分52.775秒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德爾塔2號7920H型運載火箭
GRAIL B
121. 月球大氣與粉塵環境探測器 LADEE 2013年9月7日
03時27分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米諾陶5號運載火箭
122. 嫦娥三號[參13] 嫦娥三號着陸器 2013年12月2日
01時30分00.344秒(UTC+8)
 中國
國家航天局
着陸器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 月球軟着陸器
玉兔號月球車 巡視器
123. 嫦娥五號T1飛行試驗器 嫦娥五號T1軌道器 2014年10月24日02時00分04.829秒  中國
國家航天局
軌道器 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 繞月高速返回地球技術的實踐驗證
嫦娥五號T1返回器
4M任務  盧森堡LuxSpace公司 飛掠/撞擊器
124. 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 2018年4月18日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飛掠 獵鷹9號全推力版
125. 鵲橋號中繼衛星 2018年5月21日  中國
國家航天局
中繼衛星 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
龍江衛星 龍江一號  中國哈爾濱工業大學 軌道器
龍江二號
126. 嫦娥四號 嫦娥四號着陸器 2018年12月7日18時23分34.3666秒[參14]
 中國
國家航天局
着陸器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 月球軟着陸器,着陸至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
玉兔二號月球車 巡視器 月球車,嫦娥三號備份星
127. 創世紀 2019年2月22日01時45分 以色列 以色列
SpaceIL英語SpaceIL
着陸器 獵鷹9號Block 5運載火箭 失敗
計劃於月面着陸,降落時墜毀[參15]
128. 月船2號 月船2號軌道器 2019年7月22日09時13分12秒[參16]  印度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
軌道器 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3型號 失敗
月球軟着陸,降落時失聯
維克拉姆號着陸器 着陸器
普拉岡號月球車 巡視器
2020年代:2020年2022年2023年 - 2024年
129. 嫦娥五號 2020年11月23日
20時30分21.806秒 [參17]
 中國
國家航天局
採樣返回器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 勘查採樣及樣品返回任務
130. CAPSTONE 2022年6月28日
09時55分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電子號運載火箭 月球軌道飛行器,測試和驗證月球門戶空間站計劃計算軌道穩定性
131. 賞月號 2022年8月4日
23時8分48秒[參18]
 南韓
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
軌道器 獵鷹9號運載火箭
132. 阿爾忒彌斯1號 阿爾忒彌斯1號飛船 2022年11月16日
06時47分44秒[參19]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軌道器 太空發射系統Block 1型運載火箭 無人月球軌道試驗飛行
月球極地氫測繪儀
月球冰立方
ArgoMoon  義大利航天局 飛掠
LunIR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近地小行星偵察兵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EQUULEUS  日本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好客號月球探測器  日本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着陸器 失敗
通信出現問題,無法聯繫
BioSentinel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飛掠
CubeSat for Solar Particles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Team Miles  美國
Fluid & Reason
133. 白兔-R M1 白兔-R 2022年12月11日[參20]  日本
航天公司ispace
着陸器 獵鷹9號Block 5運載火箭 失敗
月球著陸,降落時失聯墜毀
SORA-Q  日本多美/JAXA/同大 巡視器
拉希德號月球車  阿聯酋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 巡視器
134. 月船3號 月船3號推進器 2023年7月14日
09時05分[參21]
 印度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
軌道器 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3型號 成功
月球軟着陸器、月球車
維克拉姆號着陸器 着陸器
普拉岡號月球車 巡視器
135. 月球25號 2023年8月10日
23時10分57秒[參22]
 俄羅斯
太空研究所
着陸器 聯盟2.1b/佛蓋特型運載火箭 失敗
月球軟着陸器,失聯墜毀
136. 智能月球探測器 SLIM 2023年9月7日
08時42分
 日本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着陸器 H-IIA運載火箭 成功
成功軟着陸,成功釋放漫遊車。
LEV-1  日本多美/JAXA/同大 巡視器
LEV-2 (Sora-Q) 巡視器
137. 游隼號 2024年1月8日  美國
航天機器人技術公司
着陸器 火神運載火箭 失敗
發射後發現推進劑泄露,無法完成既定任務,再入大氣層銷毀
138. Nova-C Class IM-1 2024年2月15日  美國
Intuitive Machines
着陸器 成功
月球有效載荷輸送、月球自然資源處理測試,首次民間企業成功登月
139. DRO-A 2024年3月13日  中國
中國科學院
環繞器 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 部分成功
原定進入月球遠距離逆行軌道。運載火箭一二級飛行正常,上面級飛行異常,衛星未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目前正在開展相關處置工作。[參23]
DRO-B
140. 鵲橋二號 2024年3月20日  中國
國家航天局
環繞器 長征八號運載火箭 成功
141. 嫦娥六號 2024年5月3日[參24]  中國
國家航天局
月球南極採樣返回
未來任務:2025年 - 2026年
2025年(預計)  美國
SpaceX
模擬載人登月
阿爾忒彌斯2號 2026年4月(預計)[參25]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載人飛越月球
阿爾忒彌斯3號 2027年(預計)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載人登陸月球南極
月球門戶 2027年(預計)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發射動力和推進元件 (PPE) 以及居住和後勤前哨站 (HALO)
長遠計劃
美國中國日本印度歐洲俄羅斯
阿爾忒彌斯4號 2028年(預計)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將4名宇航員發射至月球門戶、月球門戶宇航員居住艙組件
阿爾忒彌斯5號 2029年(預計)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載人登陸月球南極、月球門戶燃料和通信系統組件
阿爾忒彌斯6號 2030年(預計)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局
載人登月、月球門戶氣閘組件
 日本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實現宇航員登月
在月球建立永久性常駐基地
嫦娥七號 2026年(預計)[參26]  中國
國家航天局
月球南極綜合探測任務
嫦娥八號 2029年(預計)[參26]  中國
國家航天局
科學探測試驗、月面試驗、驗證月球科研基地構建
2030年前後(預計)  中國
國家航天局
實現宇航員登月
國際月球科研站 2036-2045年(預計)  中國
國家航天局 /  俄羅斯
航天國家集團
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
 印度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
實現宇航員登月
曙光女神計劃 歐洲
歐洲空間局
實現宇航員登月
在月球建立永久性常駐基地
 俄羅斯
俄羅斯聯邦航天局
實現宇航員登月
在月球建立永久性常駐基地
月球-多邊形 無人月球基地計劃
 南韓
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
韓國無人月球軟着陸器韓語한국 무인 달착륙선韓國型巡視器韓語한국형 달탐사 로버 月球軟着陸器、巡視器

注釋

[編輯]

    註:

  1. ^ 運載火箭炸毀時探測器尚未被架置在火箭的第三級上,此日期實為預定發射日,同時也是火箭炸毀的日期

參考資料

[編輯]

    參: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Siddiqi, Asif A. 1958 (PDF). Deep Space Chronicle: A Chronology of Deep Space and Planetary Probes 1958–2000. Monographs in Aerospace History, No. 24. NASA History Office. 2002: 17–19 [2022-01-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2-12). 
  2. ^ Pioneer 0. US National Space Science Data Center. [2013-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9). 
  3. ^ Wade, Mark. Luna E-1. Encyclopedia Astronautica. [2013-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2 December 2010). 
  4. ^ Pioneer 1. US National Space Science Data Center. [2013-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5). 
  5. ^ Wade, Mark. Luna E-1. Encyclopedia Astronautica. [2013-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2 December 2010). 
  6. ^ Pioneer 2. US National Space Science Data Center. [2013-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9). 
  7. ^ Wade, Mark. Luna E-1. Encyclopedia Astronautica. [2013-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2 December 2010). 
  8. ^ Lunar Orbiter 3. US National Space Science Data Center. [2013-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April 2019). 
  9. ^ Lunar Orbiter 4. US National Space Science Data Center. [2014-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April 2019). 
  10. ^ Explorer 35. US National Space Science Data Center. [2014-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April 2019). 
  11. ^ Explorer 35. NASA. [January 22,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30 November 2022). 
  12. ^ Lunar Orbiter 5. US National Space Science Data Center. [2014-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April 2019). 
  13. ^ 陳淑君 (編). 研制发射"嫦娥三号""嫦娥四号" 实现月球软着陆. 新華網. 2008年11月12日 [2008年11月1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19日). 
  14. ^ 嫦娥四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航天局. 2017-07-04 [2017-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4). 
  15. ^ 以色列月球探测器“创世纪”号着陆失败 坠毁在月球表面. 環球網. 2019-04-12 [2019-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8). 
  16. ^ Chandrayaan-2 to be launched in January-March window in 2019, says ISRO. The Indian Express. Press Trust of India. 12 August 2018 [15 August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2). 
  17. ^ Nowakowski, Tomasz. China Eyes Manned Lunar Landing by 2036. 2017年8月9日 [17 August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12日). 
  18. ^ [우주강국 원년]② 누리호 대신 스페이스X 팰컨 타고 달 가는 다누리. 朝鮮日報. 2022-08-03 [2022-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5) (韓語). 
  19. ^ NASA Prepares Rocket, Spacecraft Ahead of Tropical Storm Nicole, Re-targets Launch – Artemis. blogs.nasa.gov. [202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8) (美國英語). 
  20. ^ "ispace Announces Results of the "HAKUTO-R" Mission 1 Lunar Landing". [2023-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8). 
  21. ^ Sharmila Kuthunur. India launches historic Chandrayaan-3 moon-landing mission. space.com. 2023-07-14 [202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7). 
  22. ^ 载有“月球-25”号无人月球探测器的“联盟-2.1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3-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1). 
  23. ^ DRO-A/B卫星发射异常. 新華網. 2024-03-13 [2024-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7). 
  24. ^ 嫦娥六號任務計劃5月3日發射將到月球背面採集樣本. 
  25. ^ NASA Missions to Return to the Moon Delayed Until 2026 and 2027. 紐約時報. 2024-12-05 [2024-12-05] (英語). 
  26. ^ 26.0 26.1 嫦娥五号年内发射 载人登月还在研究. 中國科技網. 2019-01-14 [2019-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5). 

相關條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