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州
外觀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析相州置,治所在貴鄉縣(今河北省大名縣東北)。隋朝大業時改為武陽郡。轄境相當今河北省大名、魏縣、館陶,河南省南樂、清豐、范縣和山東省冠縣、莘縣等縣地。其地為河北與江淮之間水運交通樞紐,船舶輻輳,物資薈萃。為河北平原、中原一大都會。
魏州所在地政治地緣位置極其重要,歷來為軍事要地,也為中原人口大州。商業發達。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復為魏州,同年又以魏州的聊城縣、武水縣、堂邑縣、高唐縣置博州。龍朔二年(662年)改為冀州。咸亨三年(672年)復為魏州。天寶、至德年間又曾改為魏郡。廣德元年(763年)後,魏博節度使治此,為河北三鎮的軍事要地。魏博藩鎮為唐中後期至五代時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軍事藩鎮。土貢:花綢、綿綢、平綢、施、絹、紫草。戶十五萬一千五百九十六,口百一十萬九千八百七十三。終唐一朝,領十四縣:貴鄉縣、元城縣、魏縣、館陶縣、冠氏縣、莘縣、朝城縣、昌樂縣、澶水縣、洹水縣、成安縣、內黃縣、宗城縣、永濟縣[1]。
五代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沙陀人李存勗即帝位於此,建為東京,升為興唐府。 北宋慶曆二年,建大名府為北京[2]。北京取代魏州。
隋代行政區劃變遷 | ||||||
---|---|---|---|---|---|---|
區劃 | 開皇元年 | 區劃 | 大業3年 | |||
州 | 魏州 | 屯州 | 濟州 | 郡 | 武陽郡 | |
郡 | 昌樂郡 | 武陽郡 | 陽平郡 | 平原郡 | 縣 | 繁水縣 貴鄉縣 元城縣 魏縣 觀城縣 頓丘縣 莘縣 武陽縣 館陶縣 聊城縣 武水縣 臨黃縣 冠氏縣 堂邑縣 |
縣 | 昌樂縣 貴鄉縣 衛國縣 |
樂平縣 莘亭縣 武陽縣 |
館陶縣 | 聊城縣 |
唐朝魏州轄縣 | |
---|---|
618年 | 貴鄉縣、元城縣、繁水縣、莘縣、臨黃縣、觀城縣[3]、頓丘縣、魏縣、武陽縣[4]、館陶縣、冠氏縣、堂邑縣、武水縣、聊城縣 |
619年 | 貴鄉縣、元城縣、繁水縣、莘縣、臨黃縣、魏縣、武陽縣、館陶縣、冠氏縣、堂邑縣、武水縣、聊城縣(觀城縣、頓丘縣改屬黎州) |
621年 | 貴鄉縣、元城縣、繁水縣、魏縣(新設漳陰縣[5],莘縣、臨黃縣、武陽縣改屬莘州,館陶縣、冠氏縣改屬毛州,堂邑縣、武水縣、聊城縣改屬博州) |
622年 | 貴鄉縣、元城縣、繁水縣、魏縣、漳陰縣(新設昌樂縣[6]) |
623年 | 貴鄉縣、元城縣、繁水縣、魏縣、漳陰縣、昌樂縣[7] |
627年 | 貴鄉縣、元城縣、繁水縣、魏縣、昌樂縣(莘縣、臨黃縣、武陽縣、觀城縣、頓丘縣、館陶縣、冠氏縣來屬,廢除漳陰縣) |
643年 | 貴鄉縣、繁水縣、魏縣、昌樂縣、莘縣、臨黃縣、頓丘縣、館陶縣、冠氏縣(廢除武陽縣、觀城縣、元城縣) |
644年 | 貴鄉縣、魏縣、昌樂縣、莘縣、臨黃縣、頓丘縣、館陶縣、冠氏縣(廢除繁水縣) |
689年 | 貴鄉縣、魏縣、昌樂縣、莘縣、臨黃縣、頓丘縣、館陶縣、冠氏縣(新設武聖縣[4]) |
699年 | 貴鄉縣、魏縣、昌樂縣、莘縣、臨黃縣、頓丘縣、館陶縣、冠氏縣、武聖縣(新設元城縣[8]) |
719年 | 貴鄉縣、魏縣、昌樂縣、莘縣、臨黃縣、頓丘縣、館陶縣、冠氏縣、武聖縣(改名朝城縣)、元城縣 |
725年 | 貴鄉縣、魏縣、昌樂縣、莘縣、臨黃縣、頓丘縣、館陶縣、冠氏縣、朝城縣、元城縣[9] |
744年 | 貴鄉縣、魏縣[10]、昌樂縣、莘縣、臨黃縣、頓丘縣、館陶縣、冠氏縣、朝城縣、元城縣 |
771年 | 貴鄉縣、魏縣、昌樂縣、莘縣、館陶縣、冠氏縣、朝城縣、元城縣(臨黃縣、頓丘縣改屬澶州) |
906年 | 貴鄉縣、魏縣、昌樂縣、莘縣、館陶縣、冠氏縣、朝城縣、元城縣(宗城縣、永濟縣、洹水縣、內黃縣、臨河縣、斥丘縣來屬) |
刺史
[編輯]
|
|
|
注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 《唐刺史考全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