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銳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奮銳黨
קנאים
領袖
成立6 CE
解散73 CE
總部
意識形態
Judea政治
政黨 · 選舉

奮銳黨Zealotry希伯來語קנאי, קנאים‎;kanai)又名熱烈派,是第二聖殿時期之錫安主義政治組織,主張反抗羅馬帝國以色列猶太人的統治,目標是把以色列的外來者驅除出境。

此黨於猶太人大起義(66-70年)期間十分著名。約瑟夫斯稱他們是這一時期的第四個「派系」。

詞源[編輯]

詞彙「奮銳黨」在希伯來語中是kanai (קנאי,複數,קנאים (kana'im)),即他們對上帝十分熱忱zealous。詞彙的延伸是希臘語ζηλωτής ,「效法者,狂熱崇拜或追隨者。」[1][2]

歷史[編輯]

奮銳黨的西門。

約瑟夫斯的《猶太古史》[3]稱在當時有三大主要派系,即法利賽撒都該艾賽尼派。奮銳黨被稱之為「第四大派系」,有加利利的猶大(或加馬拉的猶大)和法利賽的撒度在第六年成立,反抗徵稅改革。他們「基本上認同法利賽的教訓;但對自由十分嚮往,稱上帝是他們唯一的主宰和君主。」(18.1.6)

根據《猶太百科》中的奮銳黨條目:[4]

也有與之相反的辯論:此派系沒有所期望的明確標誌(在66-70/3的戰爭前)。[5]羅馬總督彼拉多執政時,奮銳黨已經常沖擊羅馬人,羅馬皇帝卡里古拉即位後(37-41)成為「羅馬與猶太的第一次公開衝突」,但在第六年普查和塞揚努斯(早於31年)前就已經出現跡象。[6]

猶大的兩個兒子,雅各和西門,都參與了起義,並被台比留·亞歷山大處死,後者在46-48年任猶迪亞巡撫。[7]

當羅馬要求崇拜皇帝時,猶太人進行大起義(66–73 CE),但最終失敗。奮銳黨在66年領導起義。他們成功奪回了耶路撒冷,並堅持到了70年,羅馬皇帝韋斯巴薌的兒子提圖斯攻陷城池,摧毀了聖殿。

奮銳黨反對羅馬統治,用暴力手段打擊羅馬人和希臘人。另一派系是刃首黨,他們掃蕩猶太居住區,刺殺叛徒及奸細,並且呼籲猶太人團結,煽動猶太人反抗羅馬人。約瑟夫斯用黯淡的畫面描述了他們的行動,並稱在聖殿被毀前,他們用「恐怖統治」。根據約瑟夫斯,奮銳黨追隨吉查拉的約翰,在加利利地區反抗羅馬人,逃跑,來到耶路撒冷,將當地人帶入狂熱狀態,導致聖殿被毀。

塔木德反對奮銳黨[編輯]

在《塔木德》中,奮銳黨是個非宗教派系(不追隨宗教領袖),被稱之為 Biryonim (בריונים),即「野蠻的」、「蠻荒的」、「暴徒」,並譴責他們的衝動,譴責他們不會委屈求全,保護耶路撒冷的倖存者,以及他們盲目的軍國主義,敵視拉比們的求和。他們繼續指責奮銳黨導致耶路撒冷和第二聖殿的傾覆,使得羅馬束縛了猶大。根據《巴比倫塔木德》,Gittin英語Gittin:56b,在耶路撒冷城被圍時,暴徒們摧毀了幾十年堆積出的食物和柴火,勒令猶太人出動,在絕望中進行反抗。約卡南·本·薩卡出逃,與韋斯巴薌會面,建立賈尼亞會,編撰《密西拿》,使得拉比猶太教得以倖存。

奮銳黨呼籲使用暴力反抗羅馬人、猶太人奸細和撒都該人,通過掃蕩和其它活動來達到他們的目的。

馬薩達[編輯]

在70年耶路撒冷和第二聖殿被毀後,960奮銳黨人在以利亞撒·本·雅爾的帶領下奪取了羅馬堡壘馬薩達,沒有留存戰俘。羅馬派第10軍團前往,但三年沒有攻下。據估算,軍團傷亡人數達1,000人。羅馬人發明了新的攻城機器,但奮銳黨人依然堅守。組後,在第三年,即73年,羅馬人完成了對馬薩達山一側的挖掘,將其摧毀。這使得他們的攻城得以上手,攻破城牆。當羅馬人進入,準備逮捕奮銳黨人時,發現所有的戰士和家人都已自盡。

今天,在以色列國防力量中,在基本訓練完成後,有人爬上馬薩達,用希伯來語喊「馬薩達絕不再被攻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匕首黨[編輯]

另一極端組織,或許是奮銳黨的分支,在拉丁語中被稱之為「匕首黨」或「刃首黨」,即「暴徒」、「持匕首者」(單數:sicarius),它們得名於擊殺反對戰爭呼召的猶太人。可能是因為許多奮銳黨也同時是「匕首黨」的緣故,他們在塔木德中被稱之為「暴徒」,甚至被密西拿賢哲們所畏懼。

根據歷史學家H.H.本·薩遜,匕首黨最初來自加利利,「為社會革命而戰鬥,而耶路撒冷奮銳黨對社會層面關注較少」,匕首黨「從來不追隨某一家族,也不去效忠他們的王」。兩黨都反對祭司家族控制聖殿。[7]

詞彙sicarii也可以指代持長彎刀的角鬥士

在新約中[編輯]

使徒西門[編輯]

耶穌使徒中有個西門被稱之為「奮銳黨人」。[8]

參見[編輯]

參考[編輯]

  1. ^ Zealo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2. ^ Zelotes, Henry George Liddell, Robert Scott, "A Greek-English Lexicon", at Perseus
  3. ^ book 18. [2014-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9). 
  4. ^ Jewishencyclopedia.com. [2014-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 
  5. ^ Richard Horsley's "Bandits, Prophets, and Messiahs" and Tom Wright's "The New Testament and the People of God"
  6. ^ H. H. Ben-Sasson, A History of the Jewish Peopl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ISBN 0-674-39731-2, The Crisis Under Gaius Caligula, pages 254-256: "The reign of Gaius Caligula (37-41) witnessed the first open break between the Jews and the Julio-Claudian empire. Until then — if one accepts Sejanus' heyday and the trouble caused by the census after Archelaus' banishment — there was usually an atmosphere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Jews and the empire ... These relations deteriorated seriously during Caligula's reign, and, though after his death the peace was outwardly re-established, considerable bitterness remained on both sides. ... Caligula ordered that a golden statue of himself be set up in the Temple in Jerusalem. ... Only Caligula's death, at the hands of Roman conspirators (41), prevented the outbreak of a Jewish-Roman war that might well have spread to the entire East."
  7. ^ 7.0 7.1 H.H. Ben-Sasson, A History of the Jewish Peopl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ISBN 0-674-39731-2, page 275
  8. ^ Luke 6:15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