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條目質量提升計劃/歷史提升計劃/第一期
本頁是以往討論的存檔。請勿編輯本頁。若您想發起新討論或重啟現有討論,請在當前討論頁進行。 |
中國朝代與歷史提升計劃-第一期 | ||||||||||||||||||||||||||||||||||||||||||||||||||||||||||||||||||||||||||||||||||||||||||||||||||||||||||||||||||||||||||||||||||||||||||||||||||||||||||||||||||||||||||||||||||||||||||||||||||||||||||||||||||||||||||||||||||||||||||||||||||||||||||||||||||||||||||||||||||||||||||||||||||||||||||||||||||||||||||||||||||||||||||||||||||||||||||||||||||||||||||||||||||||||||||||||||||||||||||||||||||||||||||||||||||||||||||||||||||||||||||||||||||||||||||||||||||||||||||||||||||||||||||||||||||||||||||||||||||||||||||||||||||||||||||||||||||||||||||||
任務簡報
中國朝代系列
中國歷史系列評級專題
較有爭議就是重要性的劃分,因此特別引用Wikipedia:中國專題/評級的內容,並在此討論該為某類條目重要性下定義,通常標示質量與重要性由個人憑藉Wikipedia:條目質量評級專題判斷認定即可,只有難以取得共識才會使用類似Wikipedia:臺灣專題/評級投票決議其重要性。--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1年1月21日 (五) 04:55 (UTC) 質量評定方面,通常有經過DYK評選可評為乙級(B)或丙級(C),而甲級較為特殊,若有曾參評優特候選但落選,但有三票以上支持票可評為甲級,至於未送評而有潛力仍先評定為乙級。若內容無任何來源不管位元組數多少皆列為初級或小作品級別。若不確定可先暫時空白即可。--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1年1月22日 (六) 09:23 (UTC)
參與者簽名
貢獻提報
討論與評析
漢朝漢朝(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來源搜尋:「"漢朝"」——Google:網頁、新聞、學術、圖書、圖片;百度:網頁、新聞、學術、圖片;知網工具書;JSTOR;維基百科圖書館
明朝明朝(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來源搜尋:「"明朝"」——Google:網頁、新聞、學術、圖書、圖片;百度:網頁、新聞、學術、圖片;知網工具書;JSTOR;維基百科圖書館 進度:完成目標,close
清朝清朝(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進度:完成目標,close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專制王朝。對外稱大清帝國、大清國、中華大清國等,亦簡稱為中國。統治者為出身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氏。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今中國東北地區建立王朝稱汗,國號金,史稱後金,定都於赫圖阿拉。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並稱帝。1644年,清軍由明朝將領吳三桂引領入關,打敗李自成的順軍,隨後多爾袞迎順治帝入關,並遷都北京,清朝從此取代明朝成為實質統治者。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中國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這段歷史被後人稱為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為中國歷史上一個盛世,也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 鴉片戰爭後,列強紛紛以武力迫使清廷開港通商,並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太平天國起事嚴重打擊了清朝國力,19世紀末的義和團排外導致八國聯軍入侵,並導致隨後的庚子賠款。晚清時期雖然有一系列變法圖強,如洋務運動,但大抵成效不彰,直到末期的庚子新政才有較大進展。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南方各省紛紛宣佈獨立。末代皇帝溥儀於1912年2月12日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若從後金建立開始算起,共有十二帝(其中努爾哈赤生前並未稱帝,皇太極稱帝後被追尊為太祖),歷時296年。自入關並遷都北京以來,共歷十帝,268年。 引子
改善意見
關於宗教
關於醫學醫學段落是目前空白的,這樣的資料不知道有沒有符合條目的需要?--Rivalry (留言) 2011年4月15日 (五) 06:49 (UTC)
關於溝通與協調
清朝條目很雜亂今天看了一下,感覺清朝條目整體結構有問題,比如歷史方面,對於近代以來敘述甚多,但近代以前反倒較簡略,此外格式又不規整,就以註釋來說,都比較混亂,需要修正。--王小閒人aka謝寶樹 (留言) 2011年3月28日 (一) 12:32 (UTC)
清朝歷史部分補完目前歷史部分包括:後金立國、入關與擴張、康雍乾盛世、近代開啟、自強與維新、清末時期。 個人感覺需要補充更多內容,可能這樣完善些,請大家給出建議:女真崛起(建州女真與明末邊地政策、努爾哈赤家族情況)、後金建國(建國與大戰役)、入主中原(包括多爾袞攝政)、康雍乾盛世(及由盛轉衰)、內憂外患(慈禧專權、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起義等)、維新運動與洋務運動、辛亥革命與清朝滅亡。--王小閒人aka謝寶樹 (留言) 2011年3月28日 (一) 15:54 (UTC)
缺人填寫段落現在仍然有很多段落找不到負責人,希望有人願意認養--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4月4日 (一) 14:05 (UTC) 清朝提出同行評審了清朝提出同行評審,歡迎大家觀看他人建議,於此選取。--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4月10日 (日) 04:17 (UTC) 民族政策滿州歸邊疆的問題
獲選優良條目後的改善目標
工作分配你好,於此選好工作分配後,這就是你的工作進度表。如果有所進度請來這理填上。
相關資料來源搜尋:「"清朝"」——Google:網頁、新聞、學術、圖書、圖片;百度:網頁、新聞、學術、圖片;知網工具書;JSTOR;維基百科圖書館
清朝同行評審夏朝夏朝(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來源搜尋:「"夏朝"」——Google:網頁、新聞、學術、圖書、圖片;百度:網頁、新聞、學術、圖片;知網工具書;JSTOR;維基百科圖書館
陳國需要陳氏家譜中的胡公像。請求春秋時陳國的出土文物照片。--玖巧仔●□留言 2011年2月7日 (一) 03:37 (UTC) 晉國求晉國出土文物和相關照片。--玖巧仔●□留言 2011年2月12日 (六) 01:38 (UTC)
唐朝唐朝(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來源搜尋:「"唐朝"」——Google:網頁、新聞、學術、圖書、圖片;百度:網頁、新聞、學術、圖片;知網工具書;JSTOR;維基百科圖書館 進度:完成目標,close
遼朝遼朝(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來源搜尋:「"遼朝"」——Google:網頁、新聞、學術、圖書、圖片;百度:網頁、新聞、學術、圖片;知網工具書;JSTOR;維基百科圖書館 進度:完成目標close
--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0年12月10日 (五) 09:18 (UTC)
Talk:遼朝#優良條目評選(第二次)已獲選優良條目,當然仍可繼續再接再厲朝向特色補強。--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 2011年2月22日 (二) 06:02 (UTC)
宋朝宋朝(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來源搜尋:「"宋朝"」——Google:網頁、新聞、學術、圖書、圖片;百度:網頁、新聞、學術、圖片;知網工具書;JSTOR;維基百科圖書館 進度:完成目標 close
相關資源維基資源
參考書籍
建議寫作格式
(最好有人口列表)
推廣邀請邀請帖
計劃存檔
最後這是第一階段計劃的成果: (簽到人數22人,實際參與人數19人)
(~)補充至於原有人文計劃方面,則將偏向宗教、藝術、文學、運動、交通、ACG(動漫、奇幻)等。另外可喜的是,財經提升計劃有User:凱撒表示願組成「團隊」持續經營,相信經濟學、商業、管理與公司這塊維基人不太想碰的領域會有所提升。 但是很可惜國家地理是目前相當缺乏的領域,國家地理提升計劃(地理學、地球科學、礦物、各國家、各都市……等)尚未有人主持,因此在此徵求有人出面主持(請注意主持是需不管狀況都會持續進行),而敝人與其他質量提升計劃之成員亦會從旁幫助。而版面亦將改革,比較類似主題或專題方式排版(例如:Portal:漢字文化圈、Portal:新聞動態方塊式或en:Wikipedia:WikiProject_Military_history、Wikipedia:維基百科十周年/首頁、Wikipedia:圖像與多媒體專題多分頁式,甚至像Wikipedia:導師計劃的複合式)。--安可(來酒館談談 ) 2011年6月19日 (日) 17:24 (UTC)
或許我會加入文學史、思想史的編篡。--Reke (留言) 2011年6月20日 (一) 17:44 (UTC)
歷事事件與人物分立在參與Template:中國歷史事件的編輯過程中,最大的感受是受歷史寫作手法影響的中國歷史,幾乎沒有歷史事件的蹤影,更多是以人帶事(如曹操的一生就隱含了曹操迎天子和營建許都),這對現代史觀以事件為主軸的研讀帶來諸多不便。在各大朝代的條目中,部份都不能引出歷史事件的一朝的影響(因為歷史事件沒有被歷史學家專條列出研究),這造成了條目內容和邏輯散亂的情況。對歷史事件模板的編輯可以讓我們反思如何使用事件為主軸的敘事手法,也可以為模板和朝代條目的歷史事件的重要度有劃一的思考。比方在Template:三國歷史件中,很多連結都是指向人而非具體的歷史事件,這樣讀者整體地認識歷史帶來不良影響(只知道人,不知道歷史事件)。希望以歷史事件為主軸的思想可以成為維基歷史條目的編輯方向,謝謝。Ivantalk (留言) 2011年6月24日 (五) 10:00 (U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