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三角反稜柱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角反稜柱
三角反稜柱
類別反稜柱
柱狀均勻多面體
對偶多面體三方偏方面體
識別
名稱三角反稜柱
參考索引U77(a)
數學表示法
考克斯特符號
英語Coxeter-Dynkin diagram
node_h 2x node_h 6 node 
node_h 2x node_h 3 node_h 
施萊夫利符號s{2,3}
威佐夫符號
英語Wythoff symbol
| 2 2 3
康威表示法A3在維基數據編輯
性質
8
12
頂點6
歐拉特徵數F=8, E=12, V=6 (χ=2)
組成與佈局
面的種類6個等腰三角形
2個任意三角形
面的佈局
英語Face configuration
6{3}+2{3}
頂點圖3.3.3.3
對稱性
對稱群D3d, [2+,6], (2*3), order 12
旋轉對稱群
英語Rotation_groups
D3, [3,2]+, (332), order 6
特性
圖像

三方偏方面體
對偶多面體

幾何學中,三角反稜柱底面三角形反稜柱。其側面必為等腰三角形,但底面可以是任意三角形。所有三角反稜柱皆為八面體,具有8個面、12個邊和6個頂點。

和其他反稜柱不同在於,正三角反稜柱在底面和側面皆為正三角形時是正多面體,即正八面體,而其它的正多角反稜柱只能算是一種半正多面體(或均勻多面體)。

正三角反稜柱

[編輯]

當底面為正三角形時,側面為等腰三角形未必為正三角形時,此時就可以稱為正三角反稜柱。在施萊夫例符號中用s{2,3}表示可以藉由三面形透過扭稜變換構造而來,而在考克斯特記號中以node_h 2x node_h 6 node node_h 2x node_h 3 node_h 表示,具有D3d, [2+,6], (2*3)對稱性和D3, [3,2]+, (332)旋轉對稱性。

若底面與側面皆為正三角形時,則該立體將與正八面體無異,在施萊夫利符號{3,4}表示,而在考克斯特符號英語Coxeter-Dynkin Diagram中以node_1 3 node 4 node 表示,具有比上述立體更高的對稱性Oh, BC3, [4,3], (*432)和O, [4,3]+, (432)旋轉對稱性。

拓樸同構立體

[編輯]

三角反錐台

[編輯]

三角反錐台是指存在錐度的三角反稜柱,也就是底面積與頂面積大小不同的三角反稜柱。

扭曲三角柱

[編輯]

扭曲三角柱是一個與三角反稜柱類似結構的立體,由上下2個三角形底面和6三角形側面組成,但其為凹多面體。這個立體如果不添加新頂點,就不能將其三角剖分英語Triangulation (geometry)成若干四面體。這種性質由埃里希·舍恩哈特英語Erich Schönhardt於1928年發現,因此又稱為舒恩哈特八面體[1]

交叉三角反稜柱

[編輯]

交叉三角反稜柱是一種星形多面體,其拓樸結構等價於三角反稜柱,並且與三角柱擁有相同的頂點排佈,但其不能成為均勻多面體,因為其側面僅能以等腰三角形的形式存在。交叉三角反稜柱的頂點佈局為3.3/2.3.3,表示其中有一個反向相接的三角形,以至於其頂點圖呈現交叉四邊形。

其他反稜柱

[編輯]

二角反稜柱

[編輯]

幾何學中,二角反稜柱是底面為二角形反稜柱,是一種退化的反稜柱。其側面必為等腰三角形,但底面能是二角形。若計入其退化的兩個二角形底面,則其具有6個面、8條邊和4個頂點;若不計退化的二角形底面,則二角反稜柱僅有一種,與四面體無異,具有4個面、6個邊和4個頂點。

若不計退化的二角形底面,則如同正三角反稜柱,正二角反稜柱也是一種正多面體。

相關多面體與鑲嵌

[編輯]

三角反稜柱可以由三角形二面體的對偶三面形透過扭稜變換構造而來,因此與三角形二面體具有相同的對稱性,其可以衍生出一些相關的多面體:

半正三角形二面體球面多面體
對稱群英語List of spherical symmetry groups[3,2], (*322) [3,2]+, (322)
node_1 3 node 2 node  node_1 3 node_1 2 node  node 3 node_1 2 node  node 3 node_1 2 node_1  node 3 node 2 node_1  node_1 3 node 2 node_1  node_1 3 node_1 2 node_1  node_h 3 node_h 2 node_h 
{3,2}
t{3,2}
r{3,2}
2t{3,2}=t{2,3} 2r{3,2}={2,3} rr{3,2} tr{3,2} sr{3,2}
半正對偶
node_f1 3 node 2 node  node_f1 3 node_f1 2 node  node 3 node_f1 2 node  node 3 node_f1 2 node_f1  node 3 node 2 node_f1  node_f1 3 node 2 node_f1  node_f1 3 node_f1 2 node_f1  node_fh 3 node_fh 2 node_fh 
V32 V62 V32 V4.4.3 V23 V4.4.3 V4.4.6 V3.3.3.3
半正反稜柱系列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n
s{2,4}
sr{2,2}
s{2,6}
sr{2,3}
s{2,8}
sr{2,4}
s{2,10}
sr{2,5}
s{2,12}
sr{2,6}
s{2,14}
sr{2,7}
s{2,16}
sr{2,8}
s{2,18}
sr{2,9}
s{2,20}
sr{2,10}
s{2,22}
sr{2,11}
s{2,24}
sr{2,12}
s{2,2n}
sr{2,n}
node_h 2x node_h 4 node 
node_h 2x node_h 2x node_h 
node_h 2x node_h 6 node 
node_h 2x node_h 3 node_h 
node_h 2x node_h 8 node 
node_h 2x node_h 4 node_h 
node_h 2x node_h 1x 0x node 
node_h 2x node_h 5 node_h 
node_h 2x node_h 1x 2x node 
node_h 2x node_h 6 node_h 
node_h 2x node_h 1x 4 node 
node_h 2x node_h 7 node_h 
node_h 2x node_h 1x 6 node 
node_h 2x node_h 8 node_h 
node_h 2x node_h 1x 8 node 
node_h 2x node_h 9 node_h 
node_h 2x node_h 2x 0x node 
node_h 2x node_h 10 node_h 
node_h 2x node_h 2x 2x node 
node_h 2x node_h 11 node_h 
node_h 2x node_h 2x 4 node 
node_h 2x node_h 12 node_h 
node_h 2x node_h 2x n node 
node_h 2x node_h n node_h 
作為球面鑲嵌

參考文獻

[編輯]
  1. ^ Schönhardt, E., Über die Zerlegung von Dreieckspolyedern in Tetraeder, Mathematische Annalen英語Mathematische Annalen, 1928, 98: 309–312, doi:10.1007/BF0145159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