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
外觀
消化不良 | |
---|---|
類型 | functional gastric disease[*]、醫學徵象[*]、digestive sign[*]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胃腸學 |
ICD-11 | MD92 |
ICD-10 | K30 |
ICD-9-CM | 536.8 |
DiseasesDB | 30831 |
MedlinePlus | [1] |
MeSH | C23.888.821.236 |
消化不良(Dyspepsia或Indigestion)是一種臨床症候群,是由胃動力障礙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動不好的胃輕癱和食道反流病,常見表現為上腹、胸部疼痛或腸胃不適,例如上腹痛、飽脹、作悶、胃痛、作嘔、食慾不振、肚痛、腹瀉、口臭、放屁等[1]。
病理
[編輯]正常情況下,人體進食時胃部肌肉會放鬆,擴大胃部容量以容納吞下的食物,待消化完畢後,胃部肌肉會慢慢收縮,將食糜向下推入十二指腸及小腸。胃部在空腹狀態下仍然會保持輕微蠕動,幫助排走胃內的液體。但當胃蠕動欠佳,進食時胃部沒有如常擴大,患者即使進食不多,卻很快便會有「飽腹」、「吃不下」的感覺;加上胃部肌肉收縮緩慢,令食物長時間滯留在胃內,延緩飽滯的感覺;即使空腹時,胃部肌肉也不懂收縮,令患者經常感到胃脹。這種情況便是消化不良。[2]
消化不良主要分為功能性和結構性(或稱器質性),以前者較多,約佔80%[2]。功能性消化不良原因不明,通常沒有證據證明器官疾病是病癥肇因[3],但可能與生活節奏、飲食習慣等有關,諸如精神緊張、暴飲暴食、飲食不定時、缺乏運動、吸菸和酗酒等都容易引起消化不良[1]。
結構性消化不良則與其他消化系統疾病包括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及胃癌有關[2]。
治療
[編輯]處理消化不良一般會使用含消化酵素的藥物,由多種酵素組合而成,可加速食物消化,消除腸胃不適;另外,又可視乎情況處方制酸劑藥物。進一步檢驗包括幽門螺旋菌檢查、胃鏡及超音波檢查等,以確實找出病因。
參考
[編輯]- ^ 1.0 1.1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署. 長者健康服務網頁-長者的健康問題-消化不良. 2006-10-01 [2013年8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4).
- ^ 2.0 2.1 2.2 消化不良後果嚴重 胃脹莫輕視. 東方日報. 2011年11月14日 [2013年8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2月6日).
- ^ van Kerkhoven, L.; van Rossum, L.; van Oijen, M.; Tan, A.; Laheij, R.; Jansen, J.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does not reassure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Endoscopy. 2006-09, 38 (9): 879–885 [2022-01-09]. ISSN 0013-726X. PMID 16981103. doi:10.1055/s-2006-9446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05)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