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效应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星际效应
Interstellar
电影海报
基本资料
导演克里斯多福·诺兰
监制
编剧
主演
配乐汉斯·季默
摄影霍伊特·范·霍特玛
剪辑李·史密斯英语Lee Smith (editor)
制片商
片长169分钟[1][2]
产地 美国
英国
语言英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2014年11月5日 (2014-11-05)(美国)
  • 2014年11月6日 (2014-11-06)(香港、新加坡)
  • 2014年11月7日 (2014-11-07)(台湾)
  • 2014年11月12日 (2014-11-12)(中国大陆[3]
  • 2020年8月2日 (2020-08-02)(中国重映)
发行商派拉蒙影业(北美)
华纳兄弟(海外)
预算1.65亿美元
票房累计7.33亿美元[4]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星际穿越
香港星际启示录
台湾星际效应
新加坡星际效应

星际穿越》(英语:Interstellar,中国大陆译《星际穿越》,香港译《星际启示录》,台湾译《星际效应》)是一部2014年上映的科幻电影,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和监制,马修·麦康瑙希安妮·海瑟薇杰西卡·查斯坦迈克尔·凯恩主演。本片以全球饥荒为背景,讲述了一队宇航员通过穿越虫洞为人类寻找新家园的冒险故事[5]

本片剧本最初来源于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弟弟乔纳森·诺兰,之后由两人共同撰写。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为本片提供最初构想和研究理论,担任科学顾问、执行制片人。本片最初由史提芬·司匹堡执导,但随后因公司迁离被迫放弃执导,克里斯托弗·诺兰成为导演[6]。摄影师霍伊特·范·霍特玛英语Hoyte van Hoytema使用IMAX70毫米胶卷Panavision变形格式英语Anamorphic format35毫米电影胶卷拍摄本片。汉斯·季默为本片配乐。华纳兄弟派拉蒙影业传奇影业公司共同为本片投资,其中派拉蒙负责北美发行,华纳负责海外发行[7]。本片的主要摄影于2013年底开始,取景地包括加拿大艾伯塔省冰岛美国洛杉矶。本片广泛使用微缩模型和IMAX格式进行拍摄,并由DNEG公司英语Double Negative制作额外的视觉效果[8][9]

2014年10月26日本片在洛杉矶首映,11月5日起陆续在全球各地发行,全球票房超6.81亿美元(加上重映共7.33亿美元)[10]。其因视觉效果、较高的科学准确性和对理论天体物理学的描绘等而广受赞誉,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五项提名以及最佳视觉效果奖[11]

剧情[编辑]

21世纪末,地球上的农作物因为气候转变及枯萎病而失收,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程师和太空梭驾驶员库珀(Cooper,马修·麦康瑙希饰)被迫成为农民以协助解决粮食危机。库珀的10岁女儿墨菲(Murphy,麦肯基·弗依饰)发现其房间的书架上的书本无故掉到地上,认为这是灵异现象。不久后,一场沙尘暴在墨菲的房间中留下二进制坐标,二人驱车到达坐标位置后发现那是北美空防司令部,现已成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秘密基地。

基地负责人布兰德教授(Dr. Brand)向库珀透露土星附近出现了虫洞,认为外星智慧有意协助人类前往遥远星系移居。总署在约十年前已派遣了十二名科学家穿越该虫洞,各自降落在多个被认为有居住可能性的行星上[12],传送回来的资料显示其中一个以黑洞“卡冈图雅(Gargantua)”为中心的行星系统有三颗星球可能适合殖民。行星以降落的科学家名字命名:米勒(Miller)、埃德蒙斯(Edmunds)和曼恩(Mann)。库珀答允布兰德教授的要求,担任航天器永恒号(Endurance)的驾驶员前往执行拉撒路计划(Lazarus mission):A计划为确认星球适合人类居住后,透过布兰德教授的重力方程协助地球人前往殖民;B计划为带着多个人类胚胎殖民外星,留在地球的人类则会灭绝。墨菲因担心库珀一去不回而深感愤怒,库珀亦不顾劝阻与布兰德教授的女儿艾蜜莉亚(Amelia,安妮·海瑟薇饰)、物理学家罗密利(Romilly)、地质学家道尔(Doyle)和两个机器人塔斯(TARS)与凯斯(CASE)前往太空登上永恒号启程。

众人先通过虫洞前往米勒星,除罗密利与塔斯外一众成员乘坐飞艇漫游者号(Ranger)降落星球后,发现地表只有一片汪洋,巨型海啸的来袭使道尔丧生并延误了回程,众人返回永恒号后发现对罗密利而言已过了23年。

众人决定接下来前往曼恩星,此时墨菲(杰西卡·查斯坦饰)已是库珀离开地球的年龄,加入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协助布兰德教授解开拯救地球人所需要的重力方程,但教授在健康恶化弥留之际向墨菲承认A计划不可能实现。另一边,曼恩博士(麦特·戴蒙饰)被众人从人工睡眠中唤醒后表示方程因缺乏黑洞引力奇点的数据而无法完成,因此永恒号的真正目的并非拯救地球人类。库珀因此十分愤怒,打算放弃计划。在稍后的任务中,曼恩表示所有宜居数据均假,目的是希望国家航空航天局能派人前来救他,并试图杀死库珀。曼恩遗下待死的库珀后夺取漫游者号前往永恒号,同时罗密利试图从被曼恩拆解的机器人奇普(KIPP)中取得探测资料,触动陷阱引发爆炸身亡。艾蜜莉亚救回库珀后,二人乘坐降落艇追赶曼恩。曼恩在永恒号未完全对接的情况下打开气闸,产生的失控减压使他身亡并导致永恒号失控旋转,库珀成功对接永恒号并努力使其稳定下来。

永恒号上的资源已不足以返回地球,因此二人驶向“卡冈图雅”,发射出塔斯让它收集引力奇点的数据,并计划通过重力助推前往埃德蒙斯星实行B计划。为减少永恒号质量以让艾蜜莉亚逃生,库珀让自己驾驶的漫游者号于耗尽燃料后分离进入黑洞。弹射逃生后,其发现自己进入一个未来人类创造的四维超正方体,并明白自己亦是儿时墨菲遇上的幽灵。他利用重力与过去的墨菲交流,引导自己参与拉撒路计划以拯救人类,并把塔斯取得的黑洞数据以引力波形式透过墨菲的手表传送给她,成人墨菲在回忆此事时终发现父亲的讯息,完成了布兰德教授的方程使人类得以离开地球,前往环绕着土星运行的空间站居住。

四维超正方体空间在数据传送完毕后关闭,库珀被送离虫洞回到土星,并在2156年被人类救起。此时他理论上已是124岁。库珀在空间站上与年老垂死的墨菲重逢,墨菲说服他去寻找仍在宜居的埃德蒙斯星球上的艾蜜莉亚。最终库珀与塔斯搭乘一艘次世代漫游者号前往埃德蒙斯星。[13]

演员[编辑]

Matthew McConaughey
Anne Hathaway
马修·麦康瑙希(左)与安妮·海瑟薇(右)在电影中分别饰演库珀和艾蜜莉亚·布兰德博士

制作[编辑]

职员[编辑]

发展与融资[编辑]

导演克里斯多福·诺兰以非常规的电影叙述结构和视觉特效而闻名

电影概念最初是由电影制片人琳达·奥布斯特英语Lynda Obst及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构想,二人早在1997年电影《超时空接触》中已经合作[9][16]。他们基于索恩有关虫洞理论的科研工作,构思出一个关于“人类突然接触到宇宙中最奇异的事情”的故事,并引起史提芬·司匹堡执导的兴趣[17]。电影于2006年6月开始筹备,当时司匹堡和派拉蒙影业宣布,将会根据奥布斯特与索恩的想法来拍摄一部科幻电影[18][19]。2007年3月,乔纳森·诺兰应邀为电影撰写剧本[17]

由于司匹堡于2009年把他的制片公司梦工厂从派拉蒙移至华特迪士尼影业集团旗下,派拉蒙需要为本片另寻导演。乔纳森·诺兰推荐他的哥哥克里斯多福·诺兰担任导演,后者于2012年加入了该项目。之后,克里斯多福·诺兰与当时担任执行制片人的索恩会面,并相讨故事剧本。2013年1月,派拉蒙与华纳兄弟宣布克里斯托弗·诺兰有意向担任导演[7] 。同年3月,克里斯托弗·诺兰确认将执导《星际效应》,电影将会在他的制作公司先厥电影公司英语Syncopy Inc.与奥布斯特的琳达·奥布斯特制作公司英语Lynda Obst Productions旗下制作[20]。《好莱坞报道》在映前称,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片酬为电影总收入的20%,估计为2000万美元[21]。为了研究电影的拍摄,诺兰还参观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太空探索技术公司[22]

虽然派拉蒙和华纳兄弟平常是竞争对手,但华纳兄弟主动向派拉蒙请求入股《星际穿越》。作为条件,华纳兄弟让派拉蒙共同资助十三号星期五系列电影的下一部电影以及某“A级”项目,并允许其持有《南方公园》电影版的部分股份。[23]2013年8月,传奇电影公司跟华纳兄弟达成协议,提供全片约25%的资金。据报导,传奇电影同意放弃《蝙蝠侠对超人:正义曙光》的融资计划,以换取《星际效应》的股份。[24]

编剧与选角[编辑]

1935年4月中旬发生于美国德州北部的一场沙尘暴,为1930年代北美黑色风暴事件的一部分。以此为主题的纪录片《黑色风暴英语The Dust Bowl (film)》为后来电影的场景设定提供了题材

为了了解科学理论,乔纳森在写剧本期间曾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相对论[25],并从一些末日题材的科幻电影中汲取灵感,如《机器人总动员》(2008)及《阿凡达》(2009)。《娱乐周刊》评论指:“他把内容设定在一个被枯萎病蹂躏的反乌托邦未来社会,但顽强的民族都不屈服于绝望。[26]”克里斯多福·诺兰曾考虑过其他科幻题材剧本,但最后决定采用《星际效应》的剧本,从乔纳森和索恩提出的大量想法中进行了筛选[27][22]

克里斯多福·诺兰也表示希望将自己的故事构想和乔纳森的剧本合并在一起,计划描绘“几个英雄宇航员星际航行的故事,前往我们科学理解的最遥远边界”[28]。其随后决定保留乔纳森的剧本中关于未来地球资源枯竭的背景设定,这个灵感源自美国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的发生的黑色风暴事件,但将剧本其余部分变更为一队人进入太空。在观看2012年的纪录片《黑色风暴英语The Dust Bowl (film)》后,克里斯多福·诺兰联络该电影的导演肯·伯恩斯及制片人戴顿·邓肯(Dayton Duncan),请求在《星际效应》里使用该纪录片中的一些采访片段[29]

克里斯多福·诺兰认为主角应是“观众可以感同身受的普通人”,并全力寻找能达到这一要求的演员。在看过2012年电影《泥土》的早期剪辑版后,他对主演马修·麦康瑙希产生了兴趣[30],并在麦康纳正在拍摄电影《无间警探》时前去拜访[31]。女演员安妮·海瑟薇则在受邀到诺兰家中时阅读了电影的剧本[32]。2013年4月,这两名演员被选定为电影的主演[33]杰西卡·查斯坦则是在拍另一部电影《茱莉小姐英语Miss Julie (2014 film)》时受邀出演墨菲[32]。剧组原计划邀请印度演员伊凡·卡汉饰演曼恩博士,但他因日程安排冲突而拒绝了请求[34]麦特·戴蒙于2013年8月下旬被选定饰演曼恩,并在冰岛完成了他的戏份拍摄[35]

取景和拍摄[编辑]

本片摄影师本是克里斯多福·诺兰长期合作的瓦利·费思特,但由于他当时正忙于执导其处女作《超验骇客》,故改由霍伊特·范·霍特玛为电影摄影,他使用35毫米电影胶卷Panavision变形格式英语Anamorphic format)及IMAX70毫米胶卷拍摄本片[36]。本片比诺兰之前的任何一部电影都更常使用IMAX摄影机,大约有70分钟的IMAX镜头。为了尽量减少电脑生成图像(CGI)的使用,电影拍摄时建造了不少实景和模型,而且有时会让数字投影仪在演员身后显示制作好的效果,而不是让演员在绿幕前表演。[37]

冰岛的斯维纳山冰川是本片的取景地之一

电影的主要拍摄计划持续四个月,2013年8月6日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开拍。[38]对于玉米地场景,场景设计师内森·克劳利(Nathan Crowley)在当地种植了500英亩(200公顷)的玉米[39]。涉及沙尘暴的场景在艾伯塔省麦克劳德堡拍摄,巨大的尘埃云是在现场使用大型风扇将纤维素基合成尘埃吹到空中产生的[40]。该省的拍摄一直持续到2013年9月9日,除130名工作人员外,还涉及数百名临时演员,其中大多数是当地人[41]

拍摄接着在冰岛进行,其被选为两颗外星行星曼恩和米勒的取景地,前者被冰覆盖,后者被水覆盖[9]。拍摄地点主要在斯维纳山冰川和克劳斯图尔镇英语Kirkjubæjarklaustur一带,工作人员亦运来重约10,000磅(4,500公斤)的飞船模型[42]。剧组在冰岛拍摄了两个星期,期间大约有350人(包括130名当地人)参与了这部电影的拍摄[43][44]。随后,摄制组在美国洛杉矶拍摄了54天,拍摄地点包括威斯汀文德酒店英语Westin Bonaventure Hotel洛杉矶会展中心卡尔弗城索尼影业摄影棚和加利福尼亚州阿尔塔迪纳的私人住宅[45]。主要拍摄于2013年12月结束,制作的花费为1.65亿美元,比预算相比少了约1000万美元[37]

道具和场景设计[编辑]

永恒号航天器外观

本片中出现有三艘航天器——永恒号(Endurance)、徘徊者号(Ranger)和着陆器(Lander),母船永恒号是一个圆形结构,由12个太空舱组成,与时钟形状相似。场景设计师内森·克劳利表示,永恒号是基于国际空间站设计的。徘徊者号的功能类似于太空梭的功能,能够进入和离开行星大气层。而着陆器将太空舱运送到行星表面,克劳利将其比作“一架重型俄罗斯直升机”。[9]

飞船都是3D打印和人工建造的微缩模型,而不是使用电脑合成图像(CGI)制作的,其尺寸巨大以实现更好的效果,以至于获得了工作人员“maxatures”的绰号。其中永恒号的外景微缩模型按1/15比例建造,长达7.6米(25英尺);而徘徊者号和着陆器则按照1/5的比例,分别长14米(46英尺)和15米(49英尺)。飞船内部环境则仿照现实航天器1:1还原,进行了精细的设计和人工雕刻,同时融合实用主义美学。诺兰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整合现有的航空航天部件,使演员们接触的所有东西都能交互和工作,并保持一切接地气。”[46]

本片中包含两个机器人CASE和TARS,以及一个被拆除的机器人KIPP。诺兰希望避免将机器人拟人化,选择了1.5米(4.9英尺)的四边形设计,其各关节部分的动作都能通过液压系统控制。比尔·欧文为TARS配音并进行物理操控,乔什·斯图沃特为CASE配音[9]。另外,片尾人类空间栖息地类似于奥尼尔圆柱体,是物理学家杰瑞德·K·欧尼尔于1976年提出的理论模型[47]

视觉效果[编辑]

参与《潜行凶间》制作的视觉效果公司DNEG英语Double Negative再次为《星际效应》制作视效[48]。根据视觉效果总监保罗·富兰克林(Paul Franklin)的说法,电影中的特效数量并不比诺兰先前的电影多很多[9]。本片包含850个视觉效果镜头,其中150个镜头是使用数字投影仪直接拍摄的,另外700个镜头是在后期制作中创建的。另外,有150个镜头使用了微缩模型,620个镜头以IMAX格式呈现,其余则是变形格式英语Anamorphic format的。[49]

音效[编辑]

格雷格·兰德克加里·瑞佐是本片的音频工程师,负责混音,而音效剪辑师理查德·金英语Richard King则负责监督整个过程。克里斯多福·诺兰试图混合声音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影院的设备,并密切关注混音的设计,例如宇航员用手套按下按钮的声音[50]。官方网站称本片“声音经过特殊混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主声道和低音声道中低端频率的功率”[51]。诺兰故意让一些对话看起来被环境噪音或音乐淹没,导致一些影院张贴告示,强调这种效果是视频本身具有的的,而不是他们设备的故障[52]

配乐[编辑]

继诺兰的《黑暗骑士三部曲》和《潜行凶间》后,汉斯·季默再次为《星际效应》配乐。其和诺兰后来决定选择伦敦圣殿教堂管风琴作为主要乐器[53]。诺兰和季默为本片进行了45次配乐商讨,是《潜行凶间》次数的三倍。电影原声带于2014年11月18日发行。[54]

科学指导[编辑]

理论物理学家、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基普·索恩担任本片科学顾问

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基普·索恩担任本片科学顾问。索恩在电影制作中立下了两条方针:一为不能违反现有物理定律,二为一切设想均须有科学根据,而非只是编剧的想像。导演诺兰接受这个原则,前提是不影响电影制作[55]。索恩曾一度花费两星期时间,说服诺兰放弃让角色进行超光速旅行的想法[56]。索恩表示,视频中他最难以接受的是有冰云层的曼恩星球,这些冰云远超出了冰能够支撑的物理强度,不过除此以外电影都很好地遵循了物理定律[55]

电影中虫洞的特写。中间是通过虫洞看到的遥远星系图像,外缘是因为受到引力透镜效应而绕爱因斯坦环运动且被拉长的恒星图像[57]

虫洞和黑洞[编辑]

在设计虫洞和巨型旋转黑洞时,索恩与视觉特效总监保罗·富兰克林和DNEG公司的30人特效团队合作,其向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方程,由他们按方程编写新的CGI渲染软件以创造出精确的符合引力透镜效应的模拟场景[58][59]。索恩表示说“由此制作的黑洞场景是有史以来对这种现象最真实的描述之一”[59] 。索恩和团队也利用对电影中虫洞、黑洞和引力透镜等视觉效果制作的研究成果发表了三篇科学论文[57][60][61]

在制作符合科学理论的旋转黑洞模型时,由于其旋转速度过快和多普勒效应的影响,黑洞中心变得不对称,同时围绕黑洞旋转的发光吸积盘左侧由红色变成了冷蓝色,吸积盘的右侧变得黑暗且无法看清。诺兰和保罗·富兰克林认为,观众可能无法从视觉上理解这样的黑洞场景,因此要求特效团队降低黑洞旋转速度并改变其外观,同时添加模拟镜头炫光的效果,导致电影成品中黑洞的视觉效果没有考虑到多普勒效应,比原先的更红更亮,与实际不符[60][62]。诺兰之后发现,若保持摄影机视角一致,完成的效果还是可以被观众理解的[58]

评价[编辑]

专业影评[编辑]

烂番茄网站收集到的308篇评论中,有219条正面评价、89条负面,电影的“新鲜度”为73%,观众支持度86%,平均分数为7(最高10)。该网站共识写道:“《星际效应》惊心动魄、令人深思,且在观影视觉上是部绚烂的电影,这都是来自于导演克里斯多福·诺兰的期望,即使电影涵盖知识的范围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他的掌握”[63]Metacritic的46篇评论中,有35条评论为正面、10条褒贬不一、1条负面,得分为74(满分100),标明“总体好评”[64]中国大陆影评网站豆瓣电影基于190多万条评价给本片打出9.4分(满分10.0)[65]

洛杉矶时报》报道说:“电影评论家大多认为《星际效应》是一个有娱乐性、情感丰富和发人深省的科幻传奇故事,纵使它有时会有些沉闷和感伤”[66]。《综艺》首席影评人斯科特·芬达斯(Scott Foundas)表示本片“在视觉和概念上与诺兰迄今为止所做的一样好,且比其以前的电影更有个人的特色”[67]。《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英语David Brooks (commentator)(David Brooks)总结说:“《星际效应》探讨了科学与信仰、人文之间的关系,并说明了这些领域之间真正的共生关系”[68]Time Out London的戴夫·卡尔霍恩 (Dave Calhoun) 给这部电影打了五颗星的最高分,称它“是一个大胆、美丽的宇宙冒险故事,带有一丝超现实和梦幻般的气息”[69]。《芝加哥太阳报》的理查德·罗珀英语Richard Roeper(Richard Roeper)给这部电影打了四颗星,并写道:“这是我看过的最美丽的电影之一。就它的视觉效果而言,以及它关于我们都知道但无法用科学术语衡量的一件事——爱”[70]

卫报》的亨利·巴恩斯(Henry Barnes)对电影持批判的态度,称其“是一个光荣的奇观,但有点戏剧性,幽默的闪光太少了”[71]。《好莱坞报道》的托德·麦卡锡英语Todd McCarthy(Todd McCarthy)写道:“这部构思和实现宏伟的史诗作品试图同等重视人类的情感和对宇宙的猜测,结果喜忧参半,但从不亚于引人入胜,有时甚至不止于此”[72]澳大利亚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玛格丽特·波梅兰兹(Margaret Pomeranz)给这部电影打了三分(满分五分),她认为人性的戏剧色彩在电影的科学概念中迷失了[73]。而《福布斯》的斯科特·门德尔森将本片列为2014年最令人失望的电影之一,并指出这部电影“缺乏流畅性,高潮后失去活力,混音笨拙,角色单薄”,尽管他为了“给它第二次机会”而看了两次电影[74]

科学性争议[编辑]

Realistic black hole images created by the Interstellar CGI team
特效团队制作的卡冈图雅黑洞吸积盘图像之一,为黑洞附近观察者眼中吸积盘的真实模样。可以看见吸积盘左侧为蓝色,右侧为红色,且右侧被阴影覆盖[60]
Black hole Interstellar
电影中米勒行星围绕卡冈图雅的轨道运行。可以看见整个黑洞添加了模拟镜头炫光的效果,吸积盘扭曲了周围的光线和物质,但其左侧并没有因多普勒效应而呈现出蓝色[60]

Mashable评论员Christina Warren指出黑洞的吸积盘并不合乎科学,认为其释出之高能量X射线本应烧毁了航天器和船员[75]。另外剧中没有明确提及该吸积盘由什么组成,释出的光线颜色也本应因为多普勒效应而有所不同[76]。天体生物学家大卫·格林斯彭英语David Grinspoon(David Grinspoon)认为视频开头对枯萎病的描述不切实际,表示该现象需要数百万年才能消耗大气中的氧气含量[77]。天文学家菲尔·普莱特(Phil Plait)认为电影中的米勒行星过于靠近卡冈图雅黑洞,围绕黑洞的最小稳定轨道必须至少是黑洞本身大小的三倍[78]。天体物理学家罗伯托·特罗塔(Roberto Trotta)也在《卫报》上写道“在黑洞附近不可能有像米勒一样能够安全降落在地表的行星”[79]。中国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教授王斌表示“接近黑洞,就会被黑洞的潮汐力撕得粉碎,任何东西都不例外。男女主角在靠近黑洞的行星上,这个靠近是多远的距离?就算靠近黑洞但不足以感受到黑洞的作用,一旦越过视界,你也就无法再返回”。[80]

而本片科学顾问基普·索恩根据自己的著作《星际效应的科学英语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回应说“旋转黑洞周围的条件是不同的,比如卡冈图雅,该黑洞附近的行星可能具有压扁的形状,但不会压碎行星或其表面的生物”“卡冈图雅的吸积盘贫弱、低温——大约是太阳表面的温度,其处于非常静止的状态,发射的X射线伽马射线足够少,机组人员有可能会幸存下来”[78]。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宇宙学家布莱恩·格林认为由于黑洞体积巨大,质量相对极小的人类进入事件视界不会立刻发生面条化现象[81]。数学物理学家伊克约特·辛格·科利(Ikjyot Singh Kohli)通过计算证明了电影中旋转黑洞引起的时间膨胀效应是准确的[82]。根据Space.com英语Space.com的说法,电影对虫洞外观的描述在科学上是正确的,它并非二维空间的洞穴,而是三维空间的球体[83]。法国天体物理学家让-皮埃尔·卢米涅英语Jean-Pierre Luminet(Jean-Pierre Luminet)称赞了电影对彭罗斯过程的正确描述[84]。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尼尔·德格拉斯·泰森英语Neil deGrasse Tyson(Neil deGrasse Tyson)认为库珀进入黑洞后理论上可以与过去互动,并表示“我们也真的不知道黑洞里究竟有什么”[85]。理论物理学家Michio Kaku称赞这部电影的科学准确性,并表示其“可以为未来几年的科幻电影设定黄金标准”[86]

发行和反响[编辑]

影院放映[编辑]

《星际效应》于2014年10月26日在洛杉矶TCL中国剧院首映[87]。其于11月4日在美国和加拿大的部分影院提前上映,并于11月5日起在北美地区限量放映[88]。4日至6日的特映票房共计490万美元[89][90][91]。电影于11月7日周五在北美正式上映,首周周末票房达4,700万美元,仅次于迪士尼动画片《大英雄天团》,其中IMAX银幕收入超过总票房的25%[92]。上映后四周北美累计票房达1.47亿美元[93]

电影于11月5日在法国比利时瑞士发行,其中来自法国各地的750个银幕的当天放映票房达74万美元[94][95][96]。11月6日在超过35个国家上映,如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等,并获得了870万美元的票房总额,最高的首映票房是来自韩国的480万美元[97][98]。11月7日在英国印度等国上映[99]

电影于11月6日在香港上映,首周四天赚1163万港币列榜首,并连续三周蝉联冠军,最终票房5178万港币[100]。电影于11月7日在台湾上映,首周三天票房为新台币5100万元,并接连三周位列榜首[101];上映约七周后最终全台票房为新台币2.86亿元[102]。电影于11月1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首周5天收获2.69亿人民币,并连续三周位列内地票房第一,上映四周后总票房为7.55亿人民币[103]。2020年8月2日,本片在中国大陆地区重映,首日票房达到3566万人民币,成为当日票房冠军[104]。重映后4天电影在内地的累计票房达到8亿人民币[105]

上一届:
狂怒
香港2014年香港一周票房冠军
第44 - 46周
下一届: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
上一届:
控制
台湾地区2014年台北周末票房冠军
第45 - 46周
第49周
下一届: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
上一届:
忍者龟
中国2014年中国大陆一周票房冠军
第46 - 48周
下一届:
匆匆那年
上一届:
多力特的奇幻冒险
中国2020年中国内地一周票房冠军
第31周
下一届: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家用媒体[编辑]

《星际效应》于2015年3月31日在英国和美国以家用媒体的形式发布[106],销量连续两周位列第一[107]。据报道,其是2015年盗版最多的电影,在BitTorrent上的下载量约为4670万次[108]。电影于2017年12月19日以超高清蓝光格式在全球发售[109]

荣誉[编辑]

荣誉
奖项/影展 类别 得奖人 结果
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11] 最佳配乐 汉斯·齐默 提名
最佳音效剪辑 理查德·金英语Richard King 提名
最佳音效 加里·里佐 格雷格·兰达克 马克·温加滕 提名
最佳艺术指导 内森·克劳利英语Nathan Crowley 加里·费蒂斯 提名
最佳视觉效果 安德鲁·洛克利, 伊恩·亨特, 保罗·富兰克林英语Paul Franklin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斯科特费雪 获奖
格莱美奖[110] 最佳影视媒体配乐 汉斯·齐默 提名
第6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111][112] 最佳原创音乐 汉斯·齐默 提名
最佳摄影 霍伊特·范·霍特玛英语Hoyte van Hoytema 提名
最佳艺术指导 内森·克劳利英语Nathan Crowley 加里·费蒂斯 提名
最佳视觉特效 保罗·富兰克林 斯科特·费舍尔 安德鲁·洛克利 获奖
2014美国电影学会奖[113] 年度十佳电影 《星际效应》 获奖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114] 最佳导演 克里斯多福·诺兰 提名
最佳艺术指导 内森·克劳利英语Nathan Crowley 加里·费蒂斯 提名
最佳摄影 霍伊特·范·霍特玛英语Hoyte van Hoytema 提名
最佳原创配乐 汉斯·齐默 提名
金球奖[115] 最佳原创配乐 汉斯·齐默 提名
土星奖[116] 最佳科幻电影 《星际效应》 获奖
最佳导演 克里斯多福·诺兰 提名
最佳写作奖 克里斯多福·诺兰 乔纳森·诺兰 获奖
最佳男主角 马修·麦康瑙希 提名
最佳女主角 安妮·海瑟薇 提名
最佳女配角 杰西卡·查斯坦 提名
最佳年轻演员表演奖 麦肯基·弗依 获奖
最佳配乐 汉斯·齐默 获奖
最佳剪辑 李·史密斯 提名
最佳艺术指导 内森·克劳利英语Nathan Crowley 获奖
最佳视觉特效 保罗·富兰克林 斯科特·费舍尔 安德鲁·洛克利 获奖
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117] 最佳摄影 霍伊特·范·霍特玛英语Hoyte van Hoytema 提名
最佳制作设计 内森·克劳利英语Nathan Crowley 提名
卫星奖[118] 最佳摄影 霍伊特·范·霍特玛英语Hoyte van Hoytema 提名
最佳原创配乐 霍伊特·范·霍特玛英语Hoyte van Hoytema 提名
最佳视觉效果 安德鲁·洛克利, 伊恩·亨特, 保罗·富兰克林英语Paul Franklin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斯科特费雪 提名
华盛顿特区影评人协会[119] 最佳艺术指导 制作设计师:内森·克劳利英语Nathan Crowley, 布景师:盖瑞·弗帝斯 提名
最佳摄影 霍伊特·范·霍特玛英语Hoyte van Hoytema 提名
最佳剪辑 李·史密斯 提名
最佳原创配乐 霍伊特·范·霍特玛英语Hoyte van Hoytema 提名
最佳年轻演出 麦肯基·弗依 提名

参考资料[编辑]

  1. ^ Interstellar: Presented in Film. Fandango. [2012-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3). 
  2. ^ Interstellar (12A).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2012-10-20 [201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0). 
  3. ^ 地球倒数27天 诺兰《星际穿越》11·12光速上映. 网易. 2014-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0). 
  4. ^ Interstellar (2014). Box Office Mojo. [2024-03-10]. 
  5. ^ McNary, Dave. Christopher Nolan Starts Shooting 'Interstellar'. Variety. 2013-08-13 [2013-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7). Christopher Nolan has begun shooting his space travel project 'Interstellar' in Alberta, Canada, with Matthew McConaughey and Anne Hathaway starring. 
  6. ^ Skipper, Ben. Interstellar: How Original 2008 Spielberg Script Differs to Christopher Nolan Film.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2014-11-10 [2015-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英语). 
  7. ^ 7.0 7.1 Sneider, Jonathan. Nolan in talks for 'Interstellar'. Variety. 2013-01-09 [2014-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4). 
  8. ^ Jr, Mike Fleming. Christopher Nolan Starts ‘Interstellar’. Deadline. 2013-08-13 [2024-03-09] (美国英语). 
  9. ^ 9.0 9.1 9.2 9.3 9.4 9.5 Jolin, Dan. The Ultimate Trip. Empire. 2014-11. 
  10. ^ Interstellar. Box Office Mojo. [2024-05-04]. 
  11. ^ 11.0 11.1 The 87th Academy Award Nominations for the 2015 Oscars. 2015-01-15 [2015-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0). 
  12. ^ Lazarus Mission. Interstellar wiki. 2013-11-09 [2014-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3). 
  13. ^ John Nugent. Movie plots explained: Interstellar. Empire. 2022-02-22 [2024-03-09]. 
  14. ^ Interstellar (2014) - Full Cast & Crew. IMDB. 
  15. ^ Interstellar (2014) - Full Cast & Crew. IMDB. 
  16. ^ How Building A Black Hole For 'Interstellar' Led To An Amazing Scientific Discovery - Wired. WIRED. [2014-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6). 
  17. ^ 17.0 17.1 Fernandez, Jay A. Writer with real stars in his eyes. Los Angeles Times. 2007-03-28 [2014-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4). 
  18. ^ Fleming, Michael. Space chase pic on Par launch pad. Variety. 2006-06-14 [2014-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9). 
  19. ^ Physicist who inspired Interstellar spills the backstory—and the scene that makes him cringe. Science. [2014-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6). 
  20. ^ Hayden, Erik. It's Official: Christopher Nolan's 'Interstellar' to be Warner Bros., Paramount Co-Production.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3-03-08 [2014-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4). 
  21. ^ Hollywood Salaries Revealed, From Movie Stars to Agents (and Even Their Assistant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4-10-02 [2014-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22. ^ 22.0 22.1 Christopher Nolan Uncut: On 'Interstellar,' Ben Affleck's Batman, and the Future of Mankind. The Daily Beast. [2015-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7). 
  23. ^ Kit, Borys; Masters, Kim. Warner Bros. Gives Up 'Friday the 13th' Rights to Board Christopher Nolan's 'Interstellar'.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3-06-05 [2014-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24. ^ Siegel, Tatiana; Galloway, Stephen. Legendary Scores Christopher Nolan's 'Interstellar' in Warner Bros. Divorc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3-08-14 [2014-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25. ^ King, Larry. What Does A Showrunner Bring To A Deserted Island? | Jonathan Nolan | Larry King Now - Ora TV (播客). 2014-04-16 [2024-05-04] –通过YouTube (英语). 
  26. ^ Jensen, Jeff. Inside 'Interstellar,' Christopher Nolan's emotional space odyssey.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4-10-16 [2014-10-16]. 
  27. ^ Galloway, Stephen. 'Interstellar's' Christopher Nolan, Stars Gather to Reveal Secrets of the Year's Most Mysterious Film.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5-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28. ^ Fleming, Mike. The Migratory Habits Of 800-Pound Gorilla Oscar Directors And The Films They Make. Deadline. 2013-01-10 [2013-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1). 
  29. ^ Rosenberg, Alyssa. How Ken Burns' surprise role in 'Interstellar' explains the movie. The Washington Post. 2014-11-06 [2014-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8). 
  30. ^ McClintock, Pamela. CinemaCon: Christopher Nolan Talks 'Interstellar,' Plugs Film Over Digital in Hollywood Reporter Q&A.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4-03-26 [201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2). 
  31. ^ Ebiri, Bilge. Christopher Nolan on His Gradual Ascent: Young Filmmakers, Stop Rushing有限度免费查阅,超限则需付费订阅. Vulture. 2015-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4). 
  32. ^ 32.0 32.1 Itzkoff, Dave. Flight Club: Matthew McConaughey, Anne Hathaway and Jessica Chastain on 'Interstellar'. The New York Times. 2014-10-22 [2014-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4). 
  33. ^ Fleming, Mike. Anne Hathaway To Star With Matthew McConaughey in Christopher Nolan's 'Interstellar'. Deadline. 2013-04-09 [2013-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8). 
  34. ^ Vyavahare, Renuka. Why Irrfan missed out on a Christopher Nolan film. The Times of India. 2013-08-22 [2014-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2). 
  35. ^ Exclusive: Matt Damon Joins Christopher Nolan's 'Interstellar,' Lines Up Directorial Debut 'The Foreigner' | The Playlist. indiewire. 2013-11-14 [2024-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4). 
  36. ^ Jagernauth, Kevin. ‘The Fighter’ DoP Hoyte Van Hoytema Is Wally Pfister’s Replacement On Christopher Nolan’s ‘Interstellar’. IndieWire. 2013-04-23 [2024-03-02] (美国英语). 
  37. ^ 37.0 37.1 McClintock, Pamela. CinemaCon: Christopher Nolan Talks ‘Interstellar,’ Plugs Film Over Digital in Hollywood Reporter Q&A.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4-03-26 [2024-03-02] (美国英语). 
  38. ^ Galloway, Stephen; Siegel, Tatiana. Legendary Scores Christopher Nolan’s ‘Interstellar’ in Warner Bros. Divorce (Exclusiv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3-08-14 [2024-03-02] (美国英语). 
  39. ^ Dotdash Meredith - America's Largest Digital & Print Publisher. insidemovies. 2014-10-16 [2024-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7) (英语). 
  40. ^ McTighe, Frank. Hollywood star Matthew McConaughey in Fort Macleod to film scene from ‘Interstellar’. Fort Macleod Gazette. 2013-08-28 [2024-03-02]. 
  41. ^ VOLMERS, ERIC; HERALD, CALGARY. Matthew McConaughey, John Lithgow on Okotoks set of Christopher Nolan’s Interstellar. calgaryherald. 2013-08-22 [2024-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42. ^ Galloway, Stephen. ‘Interstellar’s’ Christopher Nolan, Stars Gather to Reveal Secrets of the Year’s Most Mysterious Film.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4-10-22 [2024-05-04] (美国英语). 
  43. ^ Interstellar shots finished in Iceland. News of Iceland. 2013-09-21 [2013-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4). 
  44. ^ Hiking Paths to be Closed for Nolan Film Shoot. icelandreview. 2013-09-09 [2024-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7). 
  45. ^ Westin Bonaventure Hotel hosts 'Interstellar' movie filming. Los Angeles Times. 2013-11-27 [2024-03-02] (美国英语). 
  46. ^ Levy, Emanuel. Interstellar: Creating Various Aircrafts - Emanuel Levy. 2014-10-28 [2024-03-02] (英语). 
  47. ^ Nast, Condé. A guide to the science behind Interstellar. British GQ. 2014-11-03 [2024-03-02] (英国英语). 
  48. ^ Giardina, Carolyn. VFX Shakeup: Prime Focus World, Double Negative to Merg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4-06-25 [2024-05-05] (美国英语). 
  49. ^ Robertson, Barbara. Oscar-Nominated VFX Supervisor Paul J. Franklin on Interstellar. Studio Daily. 2015-02-11 [2024-03-10] (英语). 
  50. ^ Hammond, Pete. CinemaCon: Christopher Nolan Warns Theatre Owners: How ‘Interstellar’ Is Presented Will Be More Important Than Any Film He’s Done Before. Deadline. 2014-03-26 [2024-03-10] (美国英语). 
  51. ^ INTERSTELLAR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interstellarmovie.com. [2024-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4). 
  52. ^ McClintock, Pamela. Movie Theater on ‘Interstellar’ Sound Complaints: Take It Up With Christopher Nolan.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4-11-13 [2024-03-10] (美国英语). 
  53. ^ KILKENNY, KATIE. Why Interstellar's Organ Needs to Be So Loud. The Atlantic. 2014-11-11 [2024-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54. ^ Lubin, Gus. The Story Of How Hans Zimmer Wrote The 'Interstellar' Theme Will Give You Chills. Business Insider. [2024-03-02] (美国英语). 
  55. ^ 55.0 55.1 Physicist who inspired Interstellar spills the backstory—and the scene that makes him cringe. Science. [2014-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6). 
  56. ^ For Christopher Nolan, Making 'Interstellar' Was A Childhood Dream. NPR. 2014-11-07 [2014-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21). 
  57. ^ 57.0 57.1 James, Oliver; Tunzelmann, Eugénie von; Franklin, Paul; Thorne, Kip S. Visualizing Interstellar's Wormhole. 美国物理学杂志 (AIP Publishing). 2015-06-01, 83 (6) [2024-05-05]. Bibcode:2015AmJPh..83..486J. S2CID 37645924. arXiv:1502.03809可免费查阅. doi:10.1119/1.4916949. 
  58. ^ 58.0 58.1 Does new film Interstellar have the most realistic black hole EVER? Movie's special effects may result in important scientific discovery. The Daily Mail. 2014-10-24 [201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5). 
  59. ^ 59.0 59.1 WRINKLES IN SPACETIME: The Warped Astrophysics of Interstellar. Wired. 2014-10-23 [201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6). 
  60. ^ 60.0 60.1 60.2 60.3 James, Oliver; Tunzelmann, Eugénie von; Franklin, Paul; Thorne, Kip S. Gravitational lensing by spinning black holes in astrophysics, and in the movie Interstellar. 经典引力和量子引力期刊. 2015-02-13, 32 (6) [2024-05-05]. doi:10.1088/0264-9381/32/6/065001. 
  61. ^ James, Oliver; Tunzelmann, Eugénie von; Franklin, Paul; Thorne, Kip S. Building interstellar's black hole: the gravitational renderer. 电脑协会. 2015-07 [2024-05-04]. doi:10.1145/2775280.2792510 –通过SIGGRAPH. 
  62. ^ Aron, Jacob. Interstellar's true black hole too confusing. New Scientist. 2015-02-13 [2024-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3) (美国英语). 
  63. ^ Interstellar. Rotten Tomatoes. [2014-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2). 
  64. ^ Interstellar Reviews. Metacritic. [2014-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4). 
  65. ^ 星际穿越 Interstellar (2014). 豆瓣电影. [2024-03-02] (中文(中国大陆)). 
  66. ^ Gettell, Oliver. 'Interstellar' is an ambitious, imperfect sci-fi epic, reviews say. Los Angeles Times. 2014-11-05 [2014-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8). 
  67. ^ Foundas, Scott. Film Review: ‘Interstellar’. Variety. 2014-10-27 [2024-03-10] (美国英语). 
  68. ^ Brooks, David. Opinion Love and Gravity. The New York Times. 2014-11-21 [2024-03-02]. ISSN 0362-4331 (美国英语). 
  69. ^ Calhoun, Dave. Interstellar. Time Out Worldwide. 2014-10-27 [2024-03-02] (英国英语). 
  70. ^ RICHARD, ROEPER. ‘INTERSTELLAR': EPIC BEAUTY IN ITS EFFECTS AND ITS IDEAS. Chicago Sun-Times. 2014-11-04 [2024-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4). 
  71. ^ Barnes, Henry. Interstellar review: McConaughey v the whole wide world. The Guardian. 2014-10-28 [2024-03-02]. ISSN 0261-3077 (英国英语). 
  72. ^ McCarthy, Todd. ‘Interstellar’: Film Review.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4-10-27 [2024-05-04] (美国英语). 
  73. ^ David, Stratton. Interstellar. ABC. [2024-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5). 
  74. ^ Mendelson, Scott. 'Interstellar,' 'The Interview,' And The Most Disappointing Films Of 2014. Forbes. [2024-03-10] (英语). 
  75. ^ Warren, Christina. Why scientists are in a love-hate relationship with 'Interstellar'. Mashable. 2014-11-08 [2014-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1). 
  76. ^ Interstellar: Science Fiction or Science Fantasy?. Sky & Telescope. [2014-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7). 
  77. ^ Corn, David. What's wrong with 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 Mother Jones. [2024-05-04] (美国英语). 
  78. ^ 78.0 78.1 Were Online Critics Too Harsh With Interstellar's Science?. Inside Science. 2014-11-15 [2024-03-02] (英语). 
  79. ^ Trotta, Dr Roberto. 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 astrophysics, but not as we know it. The Guardian. 2014-11-05 [2024-03-02]. ISSN 0261-3077 (英国英语). 
  80. ^ 徐明徽. 看《星际穿越》前,脑补黑洞、虫洞与时空旅行. 澎湃新闻. 2014-11-12 [2024-05-04]. 
  81. ^ What 'Interstellar' Got Right and Wrong About Science. TIME. 2014-11-07 [2024-03-02] (英语). 
  82. ^ On 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 Relativity Digest. 2014-11-07 [2024-05-04] (英语). 
  83. ^ 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 Black Holes, Wormholes and Space Travel. Space.com. [2014-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0). 
  84. ^ Luminet, Jean-Pierre. The Warped Science of Interstellar (4/6) : Time dilation and Penrose process, by Jean-Pierre Luminet. e-LUMINESCIENCES: the blog of Jean-Pierre Luminet. 2016-01-16 [2024-05-05] (美国英语). 
  85. ^ Gray, Sarah. Neil deGrasse Tyson explains the science behind the ending of "Interstellar". Salon. 2014-11-19 [2024-05-04] (英语). 
  86. ^ WARREN, CHRISTINA. Why scientists are in a love-hate relationship with 'Interstellar'. mashable. 2014-11-08 [2024-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7). 
  87. ^ Ford, Rebecca. ‘Interstellar’ Premiere: Christopher Nolan’s “Love Letter” Takes Flight.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4-10-26 [2024-05-04] (美国英语). 
  88. ^ WORLDWIDE RELEASE DATES. warnerbros. [2014-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6). 
  89. ^ Busch, Anita. ‘Interstellar’ Reports Grosses Before Weekend Showdown Against ‘Big Hero 6′. Deadline. 2014-11-06 [2014-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6). 
  90. ^ Mendelson, Scott. Box Office: 'Interstellar' Nabs $3.5M Thursday, Has $4.9M Heading Into Weekend. Forbes. 2014-11-07 [2014-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7). 
  91. ^ MacNary, Dave. Box Office: ‘Interstellar,’ ‘Big Hero 6′ Soar in Thursday Previews. Variety. 2014-11-07 [2014-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0). 
  92. ^ Weekend Report: Disney's 'Big Hero 6' Eclipses Nolan's 'Interstellar'. Box Office Mojo. [2024-05-05]. 
  93. ^ "超能陆战队"北美击败"星际穿越". 时光网. 2014-11-10 [2024-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0). 
  94. ^ Lang, Brent. ‘Interstellar’ Tops Wednesday Box Office With $1.4 Million. Variety. 2014-11-06 [2014-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7). 
  95. ^ Cunningham, Todd. ‘Interstellar’ Rockets to Top in France in First Overseas Box-Office Test. The Wrap. 2014-11-06 [2014-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7). 
  96. ^ Kay, Jeremy. Interstellar set to rule weekend. Screen Daily. 2014-11-06 [2014-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7). 
  97. ^ 역대 박스오피스 (공식통계 기준). 영화진흥위원회. [2018-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6). 
  98. ^ Busch, Anita. ‘Interstellar’ Ahead Of ‘Gravity’ In Opening Bow – International B.O.. Deadline. 2014-11-07 [2014-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8). 
  99. ^ Interstellar WORLDWIDE RELEASE DATES. Interstellar官网. [2024-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6) (英语). 
  100. ^ 2014年全年十大最賣座香港影片. 香港票房有限公司. [2024-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2). 
  101. ^ 周末全台票房排行榜. 苹果日报. 2014-11-14 [2019-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2). 
  102. ^ 封以恩. 2014台灣電影票房 變形金剛4最威 前3名台味濃 破3億元大關. 自由时报. 2014-12-26 [2017-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1). 
  103. ^ 星际穿越. 猫眼电影. [2024-05-04]. 
  104. ^ 时隔6年后《星际穿越》首日票房再夺冠. 时光网. 2020-08-03 [2024-05-04] (中文(中国大陆)). 
  105. ^ 诺兰《星际穿越》内地票房破8亿. 时光网. 2020-08-06 [2024-05-04] (中文(中国大陆)). 
  106. ^ Wall, Mike. Epic 'Interstellar' Blu-Ray Edition Launches Into Stores March 31. Space.com. 2015-02-04 [2024-05-05] (英语). 
  107. ^ Latchem, John. ‘Interstellar’ Space Thriller Tops Home-Video Charts. Variety. 2015-04-09 [2024-05-05] (美国英语). 
  108. ^ Interstellar downloaded nearly 47m times in 2015. ABC News. 2015-12-29 [2024-05-05] (澳大利亚英语). 
  109. ^ Interstellar 4K Blu-ray. Blu-ray.com (英语). 
  110. ^ Lee, Ashley. ‘Birdman’ Drum Score, Disqualified From Oscars, Nabs Grammy Nomination.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5-12-07 [2024-05-04] (美国英语). 
  111. ^ Baftas 2015: full list of nominations. The Guardian. 2015-01-09 [2015-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9). 
  112. ^ Baftas 2015: full list of winners. 2015-02-08 [2015-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113. ^ Kilday, Gregg. AFI List of Top 10 Films Expands to Include 11.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4-12-09 [2024-03-09] (美国英语). 
  114. ^ "Birdman" Leads 2014 CFCA Nominations. chicagofilmcritics. 2015-11-27 [2024-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7). 
  115. ^ Golden Globes 2015: full list of nominees. RadioTimes. [2024-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3). 
  116. ^ 2015 Saturn Awards: 'Captain America: Winter Soldier,' 'Walking Dead' lead nominees. EW. 2015-03-04 [2024-05-04] (英语). 
  117. ^ 2014 San Diego Film Critics Award Nominations. San Diego Film Critics Society. 2014-12-11 [2024-03-09] (美国英语). 
  118. ^ Pond, Steve. 'Birdman' Leads Satellite Awards Nominations. The Wrap. 2014-12-01 [2024-03-09] (美国英语). 
  119. ^ Anderson, Erik. Washington D.C. Area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WAFCA) Nominations. AwardsWatch. 2014-12-07 [2024-03-09] (美国英语).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