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帕累托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
Vilfredo Pareto
Vilfredo Pareto 1870s2.jpg
出生(1848-07-15)1848年7月15日
 法國巴黎
逝世1923年8月19日(1923歲-08-19)(75歲)
 瑞士塞利尼
国籍義大利
研究机构洛桑大學
研究领域微觀經濟學社會經濟學
学派洛桑學派
義大利精英主義學派[1][2]
母校都灵理工大学
受影响于奥古斯特·孔德
馬基維利
羅伯特·米契爾斯
馬菲歐·潘塔列奧尼英语Maffeo Pantaleoni
赫伯特·史賓賽
里昂·瓦爾拉斯
影响于路易吉·阿莫羅索英语Luigi Amoroso
奧斯卡·蘭格
切斯特·巴納德
阿蘭·德伯努瓦英语Alain de Benoist
亨利·勒德韋爾·穆爾英语Henry Ludwell Moore
莫里斯·阿萊
阿爾弗雷德·馬歇爾
諾伯托·博比奧英语Norberto Bobbio
加塔諾·莫斯卡
贡献精英循環英语Circulation of elite
滿足度英语Ophelimity
帕累托分析法
帕累托圖
帕累托分布
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指數
帕累托插值
帕累托優先指標
帕累托法則
心靈與社會英语The Mind and Society
签名
Vilfredo Pareto signature.png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義大利語Vilfredo Federico Damaso Pareto義大利語發音:[vilˈfreːdo paˈreːto];1848年7月15日-1923年8月19日),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对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收入分配的研究和个人选择的分析中。曾任職於洛桑大學

生平[编辑]

1867年大學畢業,主修數學,1870獲義大利杜林綜合理工學院博士,其博士論文為《剛體均衡之一般定理》(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Equilibrium in Solid Bodies),為之後的發展定下根基。他提出了帕累托最优的概念,并用无异曲线来帮助发展了個體经济学领域。他的理论影响了墨索里尼和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发展。

帕累托因对意大利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产的观察而著名,后来被約瑟夫·朱蘭和其他人概括为帕累托法则(20/80法则),后来进一步概括为帕累托分布的概念。

帕累托指数是指对收入分布不均衡的程度的度量,参见基尼系数

外部链接[编辑]

  1. ^ Robert A. Nye. The Anti-Democratic Sources of Elite Theory: Pareto, Mosca, Michels. Sage. 1977: 22. 
  2. ^ J. J. Chambliss (编).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 Encyclopedia. Routledge. 2013: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