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康定號巡防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心平星辰留言 | 贡献2019年7月23日 (二) 03:32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康定號飛彈巡防艦
康定號巡防艦
概觀
艦種巡防艦
艦名出處出處西康省省會康定市
擁有國 中華民國
同型康定級巡防艦
完成1996年5月24日服役
現況服役中
技术数据
標準排水量3,200噸
滿載排水量3680噸
全長125公尺
全寬15.4公尺
吃水最大吃水6.2公尺(含艦艏聲納)
燃料柴油
动力四部皮爾斯蒂克法语SEMT Pielstick(SENT-Pielstick)12-PA6-280 STC柴油引擎
功率2軸;21000匹馬力〔15400kw〕
最高速度25節〔46.3公里/小時〕
續航距離15節〔28公里/小時〕/7,000浬〔12,964公里〕;
12節〔22公里/小時〕/〔16,668公里〕
載重:
50日糧食
350噸柴油
80m³航空煤油
60噸飲用水
乘員
  • 20名 軍官
  • 156名 士官兵
  • 艦長上校編階
射控裝置CastorII射控雷達 兩組
偵搜系统
  • DRBV-26D木星-II二次元對空搜索雷達
  • 海神Triton G搜索雷達
  • Najir光電指揮儀
  • Alose聲納系統
武器裝備
艦載機S-70C(M)反潛直昇機:1架
ETN突擊艇:2艘

康定號巡防艦(舷號PFG-1202),原形為法國海軍拉法葉級巡防艦,為中華民國海軍的康定級一號艦,隸屬海軍一二四艦隊,母港為左營軍港,於1992年2月1日在法國海軍造船局洛里昂造船廠開工,1994年3月22日由中華民國駐法國代表邱榮男代表中華民國政府主持下水典禮。1996年完成交艦儀式,自法國啟航後經大西洋巴拿馬運河太平洋於5月18日抵達台灣,並於5月24日正式服役。主要執行台灣海峽周遭防空、反潛、護航、反封鎖及聯合水面截擊作戰。

服役歷史

2013年南海護漁

2013年5月,由於菲律賓海岸防衛隊掃射臺灣籍漁船造成廣大興28號船長洪石成身亡,導致臺菲關係緊張,為此中華民國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岸巡防總局南部地區巡防局於5月12日出動臺南艦福星艦巡護一號中華民國海軍康定級康定號飛彈巡防艦、濟陽級海陽號飛彈巡防艦共同組成聯合艦隊,前往臺菲周邊海域,加強海上巡邏[1][2][3]

5月16日,國軍與海巡署在台灣南方海域聯合海上操演,海巡署偉星艦、台南艦在李東昉少將率領的海軍艦隊康定級巡防艦承德號的側護下跨越北緯20度中華民國暫定執法線,前往巴丹島西方海域,承德號與已在巴丹島東側海域的康定號共同策應海巡護漁任務,5月16日4時許在巴丹島東側海域有康定號艦與海巡台南艦;西側有紀德級馬公號驅逐艦、康定級承德號巡防艦與海巡偉星艦、巡護8號與德興艦[4]

圖庫


參見

資料來源

  1. ^ 漁民遭槍殺後台灣派遣軍艦加入護漁. BBC中文網. 2013-05-12. 
  2. ^ 台灣提升對菲律賓軍事壓力. BBC中文網. 2013-05-13. 
  3. ^ 台灣5船艦武裝齊發 呼應漁民「一命換一命」憤怒. 東森新聞雲. 2013-05-12 [2013-05-14]. 
  4. ^ 紀德艦越北緯20度暫定執法線 菲船沒半隻盡是台灣郎. ETtoday新聞雲. 2013/5/16 [2019/4/18] (中文).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