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强基计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10日 (六) 02:31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强基计划,全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2020年开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改革工作,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历史

2020年一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文,取消自主招生,用强基计划取而代之进行招生。[1]

录取原则

所有考生都要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按照85%的高考成绩和15%的校测成绩的总成绩排序,由高到低录取。录取计划数,分省安排。有的大学只对部分省市开展“强基计划”试点,例如,国防科技大学2020年只在湖南、山东、河南、辽宁、四川、江西和贵州等7个省份进行强基计划的招生。[2]

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参加校测,有资格参加校测的人被称为“入围”,入围方式有且只有两种:

  1. 填报某个大学的“强基计划”志愿(只能填一个),高考成绩进入计划招生数的一定倍数内。(这个倍数,由各高校在高考前自行决定并发布。例如某学校计划在某省强基计划招10人,事先规定3倍,则填报该校的该省考生,按高考排名前30名有资格入围。
  2. 破格入围:有突出特长的考生,要求获得五大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的国家级奥林匹克竞赛获二等奖,且高考考分超过该省一本线(批次合并省市为自招线,浙江为第一段线)。

强基计划录取流程

  1. 高考前,该36所高校发布招生章程,规定入围倍数,破格入围标准以及校测形式(一般为笔试)。
  2. 考生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3. 考生填报强基计划志愿。只能填报一所高校。该批次位于所有普通高校招生批次的开头。
  4. 确定入围考生名单并公示。
  5. 按照规定组织校测,缺席校测者,直接作淘汰处理,而不是校测记零分。
  6. 把考生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按照高考占0.85,校测占0.15的方式加权求和得到最终成绩,按照这个成绩对入围考生进行排名。
  7. 名次在招生计划数内,予以录取,否则淘汰。
  8. 被淘汰的考生和其他考生一起,参加下一批次的招生,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区别。被录取的考生无法放弃录取资格。

试点学校

2020年,只有36所中国大陆的大学有资格进行强基计划的招生,这比过去自主招生的高校少了很多。它们都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原985高校)。[3]这些学校为:

参考文献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将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0-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3). 
  2. ^ 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国防科技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报名平台. 国防科技大学. [2020-05-10].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 [2020-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