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亚洲协会香港中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域多利军营军火库

亚洲协会香港中心(英语:Asia Society Hong Kong Center),位于香港岛金钟正义道9号,为亚洲协会香港分会活化保护的建筑群,用作举办不同的展览及学术活动,推动亚洲艺术文化和引进新进艺术家、文化界人士的作品。[1]中心于2012年2月9日起正式对外开放。

中心内设古迹域多利军营军火库(英语:Explosives Magazine of the Victoria Barracks;现称:香港赛马会复修军火库,英语: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Former Explosives Magazine[2]),位于香港岛金钟正义道9号。军火库库附属于域多利军营,四座建筑物在1860至1930年代落成,作为储存与装填炸药之用。驻港英军于1979年迁出军营后,旧军火库遂成为政府工作间及仓库,其后被亚洲协会香港分会活化保护,于2012年改为亚洲协会香港中心的新会址。

军火库上层平台的三个爆炸品贮存库,被列为一级历史建筑;下层平台的GG楼则列为二级历史建筑[3]

历史

[编辑]
军火库内的海军界石,见证英国皇家海军曾经长期使用设施

军火库主要为域多利军营贮存与混合火药,并在此进行处理、包装、储存及分发火药到全港各处的防御基地[2]。建筑群分为上层平台及下层平台,其中位于上层平台的军火库及旧实验室在1868年落成,1901年至1925年间建成军火库B,以及两个用以分隔军火库的防爆破安全土堤。英军在1930年代在下层平台又兴建了军营GG座,作为军事物资的补给前哨站和火药库。

英军于20世纪初完成扩建后,于1910年将军火库移交给英国皇家海军[2],至1979年英军迁出域多利军营后,军火库成为各个政府部门的工作间及仓库,而GG座则曾用作英国皇家陆军财务队的军饷办事处、维修承办商的工作间,以及土力工程处的土芯样本贮存室,至1980年代起荒废[4]

保育发展

[编辑]
接待馆

城市规划委员会在2002年10月批准亚洲学会提交的规划申请,于2004年12月向古物谘询委员会提交保育计画。2005年9月,获得私人协约方式批租21年[3]香港政府收取1千港元作为象征式租金[5],亚洲协会香港中心于同年宣布正式借用金钟正义道前军火库作为永久会址,并且以两亿港元进行复修工程,其中香港赛马会捐出的1.25亿元,会址将会以非牟利形式运作,举办各种讲座、研讨会、艺术展览电影放映等,所有收益均会拨作维修和营运用途,当时预期于2008年首季落成[6]

因为工程进行时掘出4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遗留下来的大炮[7],又在工地附近森林内发现有果蝠栖息,是故须要改变架空天桥的设计,以确保工程不会破坏附近的历史文物和生态环境,工程费用因此由预计的2.05亿元倍增近一倍至3.95亿元,完工日期亦延期至2012年初[8]

此外,亚洲协会于2012年2月9日开始开放现址予公众参观及租予学校或其他团体使用,同时安排免费的古迹导赏团,公众可以于互联网登记,团体将会安排知名人士或专业导赏员导览[9][10]。亚洲协会表明,经政府协议后,只接受与协会宗旨或文化艺术相关的场地租借申请,其他非相关的商业或私人活动,如拍摄婚纱照则免问。[11]

设施

[编辑]
高级酒吧餐厅AMMO楼高5米,采用玻璃屋设计
果蝠桥
  • GG行政楼

1930年代兴建的建筑物,曾作为英国皇家陆军财务队的军饷办事处、维修承办商的工作间等用途,更一度被政治部征用[12]。现作为亚洲协会香港中心的行政办公室[2]

  • 接待馆及行人天桥

新建的建筑物,作为亚洲协会香港中心的正门,上层设有接待处、访客中心及香港赛马会厅;下层设有由本地星级名厨Tony Cheng及创立The Drawing Room的顾问主厨Roland Schuller策划的高级酒吧餐厅AMMO及纪念品店。

天台为刘銮雄空中花园,连接前往上层古迹区的行人天桥。天桥为保存果蝠栖息地,设计由直线改为臂弯形,上层称为康本桥,下层则命名为果蝠桥[2]

  • 火药轨
火药轨

被保留的轨道,原是军火库内连输火药用,以架空绳道运往金钟军器厂街[2]

  • 军火工场

建于1863年至1868年间,是混合炸药的工场,现改为韩礼士行政楼利国伟厅瑞信厅。原设于火药库的海军界石,设于工场旁的庭园内[2]

  • 军火库A
麦礼贤夫人艺术馆
军火库B内的原拱型照明廊

建于1863年至1868年间,以本地花岗岩为建材[13],曾用作储存火药用途。现改为亚洲协会艺术馆[2]。到2015年10月15日改名为麦礼贤夫人艺术馆

  • 军火库B及照明廊

建于1905年至1907年间,为砖墙建筑,曾用作储存火药用途。现改为麦礼贤剧场,可容纳100名观众。原拱型照明廊改为表演者前往更衣室及前台的专用通道[2]

  • 护堤

军火库设有两座人工护堤,分隔军火工场、军火库A及军火库B,以防止军火库爆炸波及其他设施。在工程中发现4支大炮经修复后被放置在护堤A两端[2]

参见

[编辑]

注脚

[编辑]
  1. ^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推廣藝術文化. HK.ULifestyle.com.hk. [2015-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31) (中文(香港)).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中心指南》,亚洲协会香港分会,2012年4月
  3. ^ 3.0 3.1 与保护历史建筑物的发展建议/个案[永久失效链接],香港古物古迹辨事处
  4. ^ 旧军火库活化为文化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活化历史建筑通讯》第23期,2012年3月
  5. ^ “陈启宗任主席富豪组织霸路 逾期三年未开放旧军火库”《苹果日报》A02,2011年8月6日
  6. ^ “历史古迹花二亿复修○八年开放 金钟军火库变身艺术中心”《星岛日报》A13,2006年2月11日
  7. ^ “金钟军营旧址四大炮出土最重一支四吨毗邻近百师生疏散”《苹果日报》A20,2008年9月19日
  8. ^ “金钟军火库活化将竣工”《成报》A06,2011年11月4日
  9. ^ 前英军军火库将变身为亚洲协会会址[永久失效链接]
  10. ^ 馬會捐一億元協助活化金鐘前英軍軍火庫.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2). 
  11. ^ 英军军火库下月开放 谢绝拍婚照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3-01-07 《明报》 2012年1月11日
  12. ^ 陈天权(2012)“与你同游:军火库设计”《大公报》B08,2012年2月13日
  13. ^ Christopher DeWolf. Hong Kong's Colonial Heritage, Part II: An Explosive History at the Asia Society. Zolima CityMag. 2020-02-25 [2020-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