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縣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8年3月9日) |
文成縣 | |
---|---|
縣 | |
坐標:27°47′25″N 120°05′13″E / 27.79028°N 120.08694°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隸屬行政區 | 浙江省溫州市 |
政府駐地 | 大嶨鎮 |
政府 | |
• 縣長 | 章壽禹 |
面積 | |
• 總計 | 1,293.24 平方公里(499.32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1] | |
• 常住 | 288,178人 |
• 密度 | 223人/平方公里(577人/平方英里) |
• 城鎮 | 125,062人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郵政編碼 | 325300 |
行政區劃代碼 | 330328 |
本地生產總值(2009) | ¥33.59億 |
網站 | http://www.wencheng.gov.cn/ |
文成縣在中國浙江省東南部,是溫州市下轄的縣,溫州著名的僑鄉。位於浙江省南部,東接瑞安,南臨平陽、蒼南,西南倚泰順,西北連景寧,北界青田。縣城距省會杭州市274公里,距溫州市區62公里(均系直線距離),車距約91公里。縣政府駐大嶨鎮建設路125號。
文成縣名取自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文學家劉基(字伯溫)的諡號。明朝開國元勳、大明軍師劉伯溫死後,明朝第十位 皇帝明武宗於公元一五一四年下了一道誥令,説劉基「慷慨有志,剛毅多謀,學為帝師,才稱王佐」,「佔事考祥,明有徵驗;運籌畫計,動中機宜」,是「渡江策士無雙,開國文臣第一」,故「今特贈爾為太師,諡號文成。」經緯天地為文,安民立政為成,合言之,文成就是經天緯地、立政安民的意思。
基本介紹
[編輯]文成縣於1946年十二月,從瑞安、青田、泰順三縣邊區析置而成,以明代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劉文成(劉基,字伯溫,諡文成)而命名。文成縣是浙江省第二大僑鄉,革命老根據地縣,也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形態似薯葉,東西和南北距離各約40千米。最東點在田壟村,最西點在下後塘村,最南點在大路邊村,最北點在金朱林場三根底林區。年平均氣溫18℃,年平均降水量1660毫米。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確認文成縣為2019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文成縣位於浙江省南部山區,溫州市西南部,飛雲江中上游,全縣東接瑞安市,南臨平陽縣、蒼南縣,西南倚泰順縣、景寧縣,北界青田縣。縣城距省會杭州市274千米,距溫州市區62千米(均系直線距離),距溫州市一小時車程。總面積1296.44平方千米,總人口40.86萬人(2018年),轄8鎮25鄉。除漢族外,有畲族等10個少數民族。2000年全縣總人口36.33萬(2007年),其中畲族1.3萬人。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2.1億元,職工年平均工資9733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9.9元。以新56省道前往溫州市為80公里,用時比以前縮短近1小時
文成屬浙南山地,境內山巒起伏,連綿不絕,山地面積佔全縣總面積的82.5% ,俗稱「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為西北部的石垟林場楊頂峰,海拔1362米,最低為平和鄉大垟口,海拔15米。山脈分屬兩支,江北屬南田山脈,為洞宮山脈分支。江南為南雁蕩山脈分支,從平陽縣進入文成縣,東入瑞安市。山頂上有平台為文成縣山地的典型地貌。河流絕大部分屬飛雲江水系,主要河流是飛雲江(中上游),橫貫縣境南部,流經10個鄉鎮,流程43.5公里。
文成具有光榮的歷史歷代名人輩出。自宋至清曾出現文武進士16人,南田武陽劉基,字伯溫,元末進士,48歲始輔佐明太祖成帝業,官至御史中丞,封誠意伯,歿後追贈太師,是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和哲學家。辛亥革命時,陳伯遠參加光復杭州戰鬥,後升任兵役署中將副署長。北伐中張偉身先士卒,血灑疆場,為本縣首位烈士。中國共產黨誕生後縣境成為革命根據地。在各革命時期文成人民為民族解放,作出了重大犧牲。中共建政後,全縣追認烈士276人。1988年文成縣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為革命老根據地縣。建國後十源鄉蔣聲華被稱為「一代工程巨匠」,其一家子孫7人均為高級知識分子,龍川趙超構,筆名林放,縱橫報界數十載,是全國傑出的新聞工作者、著名雜文家。全國著名的美學專家施昌東、戲畫高手施昌秀兄弟,旅居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林多梁博士,考古學家張學海,都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為科學、文學、藝術事業作出貢獻。
經濟概況
[編輯]文成的工農業發展迅速。至2000年全縣已擁有機械製造、電力、紡織、化工儀表、釀造、電機、印刷、製藥、建築材料、竹木加工、食品、陶瓷等行業,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274公頃,糧食總產量70852噸,工農業總產值97910萬元。
其中帝師楊梅乾紅酒、冰洋竹涼蓆、亨哈山珍食品被評為首屆中國國際農博會名牌產品。經濟的快速發展,推進了文成的城市化建設,促進了文教、體育、衛生事業的發展。2000年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045萬元,大力改善了交通、郵電、電力、市政等基礎設施,56省道的改建,至溫州的行程縮短為1小時。2002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為15.28億元,至2004年已達19.5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也由2002年的2277元增至2004年的2674元。全縣已擁有機械製造、電力、紡織、化工儀表、釀造、電機、印刷、製藥、建築材料、竹木加工、食品、陶瓷等行業。
文成縣提出打造「生態旅遊縣」的發展目標,因勢利導地利用生態環境優勢包裝投資項目,推出了涵蓋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加工、生態旅遊、生態工業等領域的49個項目,形成了貨源豐富的「項目超市」。先後引進外資項目36個,實現招商引資人民幣33.322億元,美元350萬,其中已建成投產或對外營業的項目10個。地處飛雲江畔的文成縣巨嶼工業園區形成規模,56省道的改建,至溫州的行程縮短為1小時正吸收着更多的企業入駐。
2009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3.6億元,同比增長10.2%;財政總收入3.69億元,增長7.6%;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5億元,增長28.6%;農民人均純收入5312元,增長1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53元,增長10.3%。
交通
[編輯]全縣以大嶨鎮為中心樞紐,有發往各縣市的班車。縣城擁有2座客車站:
城南老車站:班車以發往溫州市域內以及長途汽車:上海 杭州 溫州 瑞安 福州 等大中城市的班車。發往溫州和瑞安的班車為每15-20分鐘一班,滾動發車。
客運中心:班車發往縣內其他城鎮
自然地理
[編輯]文成縣位於浙江省南部山區,溫州市西部飛雲江中上游,東鄰瑞安市,南界平陽、蒼南縣,西倚泰順、景寧縣,北接青田縣。總面積1293.24平方千米,山地面積佔82.5%,森林覆蓋率71%,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為典型山地的地貌。全境以山地、丘陵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宜人的氣候和複雜多樣的地貌類型周邊山脈為洞宮山脈與南雁蕩山的分支。。
最高為西北部的石垟林場頂峰,海拔1362米。山脈分屬兩支,江北屬南田山脈,為洞宮山脈分支。江南為南雁蕩山脈分支。最低為平和鄉大垟口,海拔15米。山脈分屬兩支,江北屬南田山脈,為洞宮山脈分支。江南為南雁蕩山脈分支,從平陽縣進入文成縣,東入瑞安市。山頂上有平台,也是文成縣山地的典型地貌。
河流絕大部分屬飛雲江水系,主要河流是飛雲江(中上游),橫貫縣境南部,流經10個鄉鎮,流程43.5公里。
高山之巔出平湖。湖高湖大獨特,文成境內的湖島大多處於高山茂林間,湖水碧綠如鏡,清澈見底。而且湖上有湖,湖中有島,湖光山色非常優美。最大的湖泊當數飛雲湖,湖面約35.4平方公里;最小的是在銅鈴山森林公園,叫小瑤池,湖面只有近千平方米,但海拔卻在1100米之上;自然生態味最濃郁、最純真的則要數天頂湖,湖面約5.4平方公里,大約和杭州的西湖面積相似,海拔在630米之上。最數獨特的而稱文成「南比湖」的天頂湖、飛雲湖。
縣境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為14℃-18.5℃,最熱月份7月,平均氣溫28.2℃,極端高度40.8℃,最冷月份1月,平均氣溫28.2℃,極端低穩零下4.7℃。常年無霜期285天。年降雨量1884.7毫米。氣候常年溫暖濕潤,雨量充沛,為發展農、林、牧、副、漁業生產提供了優越條件,為旅遊觀光的良好氣候環境。南田、百丈景區和石垟、葉勝森林公園夏季平均溫度15℃,是不似廬山勝廬山的避暑聖地。
文成縣是一個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林木蔥蘢的生態縣。全縣擁有林業用地1358萬畝,其中原始森林面積1.2萬畝。森林覆蓋率59.5%,活立木總畜積量160.07萬立方米,常年採伐量1萬立方米。建有4個國有林場,其中石垟林場曾為全國先進單位。有樹齡百年以上,胸徑1米以上的古樹250多株,有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樹種18種。毛竹主要分佈在雙溪、匯溪及葉勝、石垟林場。蓄積量562萬株,年採伐量104萬株。其他林產品有油茶籽、油桐籽和烏桕籽。油茶籽年最高產量750噸。在原始森林中有脊椎動物5綱34目379種,其中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動物有華南虎、雲豹、黑麂、黃腹角雉、獼猴、短尾猴、金錢豹、金貓、白頸長尾雉、穿山甲、水獺等17種,其他兩棲類和鳥類等動物100餘種,比中國臨安天目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的各種珍稀動物還要豐富。這些生物景光和生態資源,為開展生物考察、攬勝探秘的生態旅遊活動提供了理想的先決條件。水利資源得天獨厚,水能蘊藏量達50萬千瓦,可開發資源42.29萬千瓦,居溫州市第一位,全省第五位。後相繼建成百丈二級、三級電站,西坑高嶺頭一級、二級和三級電站,裝機4.6萬千瓦。全國最高水頭百丈漈水力發電廠坐落在縣城北面,裝機容量20萬千瓦的珊溪水利樞紐工程已竣工。
文成境內礦產資源分佈面廣量多,已發現的有錳、銅、金和鉛鋅礦等13種,其中尤以非金屬礦花崗石、高嶺土、螢石、葉臘石儲量最為豐富。土特產遍佈各地,現已規模經營的有柑、桔、梨、柿、香菇、竹筍、蕨菜及乾菜系列等。旅遊資源主要有劉基故里、百丈飛瀑、飛雲江中上游山水和石勝林海四大景區,其中劉基廟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百丈漈瀑布高207米,為全國之最,歷代文人墨客題詠甚多,飛雲江中上游蜿蜒於崇山懸崖間,上游水急,中游灘潭相間,石勝林海山高峰奇林茂,谷幽石怪泉清。四大景區集湖光山色之大成,融自然人文景觀為一體,民間還有許多美麗神奇的故事和傳說,是風景如畫的旅遊勝地。 雙桂鄉石錕早已銷往日本。已開採的10個氟石礦點儲量37萬噸,年出口美國500噸。
風景名勝
[編輯]歷史沿革
[編輯]文成縣名取自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文學家劉基(字伯溫)的諡號。明朝開國元勛、大明軍師劉伯溫死後,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武宗於公元一五一四年下了一道誥令,說劉基「慷慨有志,剛毅多謀,學為帝師,才稱王佐」,「占事考祥,明有徵驗;運籌畫計,動中機宜」,是「渡江策士無雙,開國文臣第一」,故「今特贈爾為太師,諡號文成。」經緯天地為文,安民立政為成,合言之,文成就是經天緯地、立政安民的意思。
春秋戰國時期屬甌越地。
秦統一六國後,廢封國,設郡縣,屬閩中郡。
西漢惠帝三年(前192)屬東甌國。
西漢始元二年(前85)以東甌地回浦鄉建立回浦縣,為回浦縣轄地,屬會稽郡。
東漢章和元年(87),改回浦縣為章安縣。
東漢永和三年(138),析章安縣東甌鄉置永寧縣,為永寧縣轄地。
東漢建安八年(203),析章安縣南鄉建立松陽縣,青田地為其所轄。仍屬會稽郡。
三國吳赤烏二年(239),析永寧縣置羅陽縣,瑞安、泰順地為其所轄
三國吳太平二年(257),羅陽縣、松陽縣歸屬臨海郡。
三國吳寶鼎三年(268),改羅陽縣為安陽縣。
西晉太康元年(280),改安陽縣為安固縣。
東晉太寧元年(323),從臨海郡析置永嘉郡。松陽、安固2縣均屬永嘉郡。
隋開皇九年(589),廢郡,改永嘉郡為處州,分松陽縣東鄉建立括蒼青,青田為括蒼縣轄地。括蒼、安固同屬處州。
隋開皇十二後(592),處州改稱括州。
隋大業三年(607),改括州為永嘉郡。
唐武德四年(621),永嘉郡復改稱括州。
唐上元二年(675),析括州置溫州。安固縣為溫州屬地。
唐景雲二年(711),從括蒼縣析置青田縣,屬括州。
唐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括州改稱縉雲郡,溫州改為永嘉郡。青田縣屬縉雲郡,安固縣屬永嘉郡。
唐乾元元年(758),復改郡為州。縉雲郡復稱括州,永嘉郡復稱溫州。
唐大力十四年(779),又改括州為處州,青田縣屬處州。
唐天復二年(902),改安固縣為瑞安縣。
宋咸淳元年(1265)改溫州為瑞安府。瑞安縣為其一部分。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瑞安府為浙江行省溫州路。瑞安縣為溫州路一部分。元元貞元年(1295),瑞安縣升為瑞安州,仍隸屬溫州路。
元代,青田縣隸屬浙江省處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改溫州路為溫州府。
明洪武三年(1370),瑞安州復改為瑞安縣。
明景泰三年(1452),析瑞安、平陽地置泰順縣。
明代,青田縣隸屬處州府。
清康熙六年(1667),浙江省設杭嘉湖、寧紹台、金衢嚴、溫處四道。青田縣隸屬溫處道處州府,瑞安、泰順兩縣屬溫處道溫州府。
清宣統三年(1911),浙江成立軍政府,青田縣屬處州軍政分府,瑞安、泰順兩縣屬溫州軍政分府。
民國3年(1914),溫州、處州合併,稱甌海道。
民國16年(1927)廢道,實行省、縣二級制。縣直隸浙江省。
民國21年(1932),實行縣政督察制,縣隸屬行政督察區。瑞安縣轄地先後屬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區、第四特區、永嘉行政督察區、第八行政督察區、第五行政督察區;青田縣轄地先後屬第十一行政督察區、第二特區、第九行政督察區、第七行政督察區、第六行政監察區;泰順縣轄地先後屬第十二行政督察區、第三特區、永嘉行政督察區、第八行政督察區、第六行政督察區、第五行政督察區。
民國35年(1946)12月,行政院核准以瑞安、青田、泰順三縣邊區析置文成縣。
民國37年(1948)7月1日,文成縣政府成立。縣隸屬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8日文成縣解放,6月改名大南縣。
1949年8月,恢復文成縣原名。
1958年10月撤銷文成縣,和瑞安縣合併。
1961年9月,文成縣又從瑞安縣析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成縣先後隸屬浙江省第五專區、浙江省溫州專區、浙江省溫州地區革命委員會、浙江省溫州地區。1981年9月,溫州地、市合併,實行市管縣體制,文成縣歸屬溫州市領導。
行政區劃
[編輯]百丈漈鎮、二源鎮、巨嶼鎮、大嶨鎮、珊溪鎮、玉壺鎮、南田鎮、黃坦鎮、西坑畲族鎮、嶨口鎮、周壤鎮、銅鈴山鎮、桂山鄉、雙桂鄉、平和鄉、公陽鄉和周山畲族鄉。
文成縣位於浙江省的南面,溫州市的西部,飛雲江的中上游。東鄰瑞安市,南界平陽、蒼南縣,西倚泰順、景寧縣,北接青田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19.34~120.15、北緯27.34~27.59。
行政區改革
[編輯]2011年溫州市進行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文成縣的區劃調整整體方案,文成縣行政區劃示意圖通過合理確定空間開發格局與開發時序,進一步優化縣域空間發展框架,加快改變長期以來生產要素配置分散的局面,努力提高要素配置的集約水平。調整後文成縣轄大嶨、珊溪、玉壺、南田、黃坦、西坑畲族、百丈漈、嶨口、巨嶼9個鎮和周山畲族1個鄉。
經過調整撤銷龍川鄉、樟台鄉、金爐鄉、里陽鄉、周壤鄉、金垟鄉建制,原龍川鄉、樟台鄉、金爐鄉、里陽鄉的行政區域和原周壤鄉除周龍村外的行政區域。
- 大嶨鎮轄6個社區、92個行政村;撤銷仰山鄉、桂山鄉建制,其行政區域併入珊溪鎮。原金垟鄉部分行政區域(李山、小龍、橫培、谷山等4個行政村)併入大嶨鎮。
- 珊溪鎮轄1個居民區、47個行政村;撤銷東溪鄉、金星鄉、朱雅鄉、上林鄉建制,其行政區域以及原周壤鄉周龍村的行政區域併入玉壺鎮。
- 玉壺鎮轄44個行政村;撤銷十源鄉、黃寮鄉建制,其行政區域併入南田鎮。
- 南田鎮轄31個行政村;撤銷雲湖鄉、富岙鄉建制,原雲湖鄉行政區域和原富岙鄉除土蓋後村外的行政區域併入黃坦鎮。
- 黃坦鎮轄45個行政村;撤銷石垟鄉、嶺後鄉、下垟鄉建制,其行政區域併入西坑畲族鎮。
- 西坑畲族鎮轄27個行政村;撤銷二源鄉建制,其行政區域和原富岙鄉土蓋後村併入百丈漈鎮。
- 百丈漈鎮轄31個行政村;撤銷嶨口鄉、雙桂鄉、公陽鄉、平和鄉建制,其行政區域和原金垟鄉部分行政區域(溪口、良坑、渡瀆、馱垟尾等4個行政村)合併設立嶨口鎮。
- 嶨口鎮轄35個行政村。
人口
[編輯]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文成縣常住人口為288168人。
歷代名人
[編輯]風土人情
[編輯]畲族的民間文學非常豐富,包括山歌、民族起源和諸天神傳說、民間故事、諺語、兒歌等。既表現了鮮明的民族特點,又因與漢族長期雜居的關係,在他們獨特的藝術風格中,也含有同漢族文化交流的因素。它集中而生動地反映了畲族的歷史、政治、經濟、生產、生活和鄉土風情等情況,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珍貴遺產之一。在畲族文學中山歌是它的主要部分。山歌大都在群眾中以畲語唱形式代代相傳,並不斷得到豐富與發展,所以他們的文學基本上是民間口頭文學。雖然也有一些漢文的手抄本,但那是借漢字記間,只供唱用。因此在歌本上創造了許多土俗字。
山歌的內容生動活潑,豐富多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寓意深刻,比興感人,韻調和諧,對仗工整,唱起來琅琅上口易學易記,形象生動逼真。
傳統的文學作品,有些已散失無傳,至今流傳下來的,約有一千多篇,四、五萬行。有追述本民族來源、遷徙和歷史大事的長篇敘事詩歌,有富有藝術魅力的歌頌勞動和愛情的雜歌,有取材於漢族民間神話故事、章回小說、評話唱本等編成的小說歌。尤其是有關歷史傳說的山歌,更是家喻戶曉人人會唱。浙江畲歌按歌詞內容分,除上述幾種外還有風俗歌、功德歌等。
- 長篇敘事詩歌,歌詞篇幅較長,有高皇歌、麟豹王歌、來朝歌、元朝十八帝、盤古歌、長毛歌等,其中以高皇歌流傳最廣。
- 雜歌,形式自由,可長可短,數量極多,內容豐富,富有藝術魅力,多是畲族人民即興創作的。
- 小說歌,又稱全連本或戲出,畲民叫作大段,約有一百多種。多取材於漢族民間的神話故事、傳說、章回小說、評話唱本等編成。
- 風俗歌,主要有嫁女歌和哭喪歌。在畲族婚姻嫁娶中,無論是嫁女或入贅,都要長夜盤歌。男方請來好歌手赤郎和行郎(抬花轎的),與女方歌手通宵達旦的對歌,通過對唱敬酒歌、對盞歌、度親歌、撬蛙歌、嫁女歌彼此考察對方的唱歌能力。
- 功德歌,又稱祭祖歌,做功德分做陰、做陽兩種,死人喪事追薦亡魂的叫做陰,平時祈福禳災的叫做陽。
參考文獻
[編輯]-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2023年文成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