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運河
世界遺產 | |
---|---|
官方名稱 | The Grand Canal(英文) Le Grand Canal(法文) |
位置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
標準 | 文化:(i)(iii)(iv)(vi) |
參考編碼 | 1443 |
登錄年份 | 2014年(第38屆會議) |
大運河 | |
---|---|
隋唐運河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河南省、安徽省、江蘇省、山東省、河北省 |
分類 | 其他 |
時代 | 春秋-清 |
編號 | 6-0360 |
認定時間 | 2013年5月 |
隋唐大運河是隋代統一南北以後,將以前已有的自然河道加上隋代開鑿的運河組成了一條從江南經首都洛陽聯通關中再轉到華北的漕運水道。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分別由公元584年開鑿的向西到長安的廣通渠、603年開鑿的經山東臨清北上至河北涿郡的永濟渠、公元605年向南開鑿到江蘇清江的通濟渠和山陽瀆和公元610年連接江蘇鎮江和浙江杭州的江南運河構成。隋朝大運河主要功能是運送京師所需的物資,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部分河段失去通航功能,隨後被元世祖忽必烈所修的京杭大運河取代,僅古邗溝、江南運河等河段與隋朝大運河有重合,兩者都是世界史上最長的運河系統。
概況
[編輯]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至餘杭,北到涿郡。隋代的政治和軍事中心位於目前的中國渭河平原和中原地區,在平定南陳期間,為了運兵南下,開始修建運河。待開皇九年(公元589年)三月平定南陳後,為了將江南的糧食和紡織品運送到北方,又陸續開鑿了數條運河,最終形成以洛陽為中心、首尾相連的幾條運河。
隋唐大運河從北向南主要分為以下河段:
- 永濟渠:也稱清水,是整個隋唐運河的北段,起自涿州,與北拒馬河和白溝河平行南下,途經河間後與衛河相連,然後經過臨濟、館陶、魏州(大名)、內黃、黎陽、新鄉、修武,在武陟與沁水相連後進入黃河。
- 通濟渠:隋唐運河的中段,前身是先秦時期的鴻溝,起自板渚,途徑鄭州、中牟、汴州後併入汴水,在雍丘以西與汴水分流折向東南,經今宋州(睢陽)、永城、宿州、靈壁、虹縣、泗州(泗縣),在盱眙之北入淮水。
- 山陽瀆:前身是春秋時期的邗溝,北起洪澤湖下游淮水南岸的山陽(淮陰),徑直向南到江都西南入長江。
- 江南河:隋唐運河的最南段,前身是吳國在太湖平原所修的一系列運河,後在秦朝、東吳、東晉時期被多次擴建,北起自京口,途經潤州(丹陽)、常州(毗陵)、無錫、蘇州、平望後在餘杭入錢塘江。
除此之外,隋唐大運河在西側還有兩條支線,都屬於黃河的支流運河:
- 陽渠:東漢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為解決洛陽的供水及通漕在城西開渠引洛水的一支岔流,繞城向東納谷、瀍二水至偃師復入洛水,使山東漕船可由黃河經陽渠直抵都下。隋唐後逐漸荒廢,慢慢被邙山沖刷下來的淤土填塞,至今已經看不到遺蹟。
- 廣通渠:又名富民渠、永通渠,前身是西漢元光六年(前129年)漢武帝下令費時三年挖通的漕渠,引渭水為源納泬、滻、灞以增水量。後因東漢光武帝遷都洛陽,長安東糧西運不繼,漕渠失修遂漸湮廢。開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因關中要依靠關東諸州的糧食賦稅,而渭水河道多彎且經常阻塞漕運,故下令在城西側開挖龍首渠、永安渠和清明渠引滻、交、潞水直通宮城,次年命郭衍略循漢代故道另開漕渠。廣通渠始於自大興城西北,經城南向東穿霸陵、新豐、鄭縣、華陽至潼關,於渭水河口匯入黃河。
歷史
[編輯]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隋為興兵伐陳,從今淮安到揚州,開山陽瀆,和廣通渠後又整治取直,中間不再繞道射陽湖。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開通濟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陽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黃河,東段自滎陽汜水鎮東北引黃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經商丘、宿縣、泗縣入淮通濟渠,又名汴渠,是漕運的幹道。隋煬帝大業四年608年又開永濟渠,引黃河支流沁水入今衛河至天津。公元610年繼開江南運河,由今鎮江引江水經常州、無錫、蘇州、嘉興至杭州通錢塘江。至此,建成以洛陽為中心,由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運河連接而成,西接大興,南通餘杭,北通涿郡,全長折今2700餘公里的大運河。
唐興,還都大興城,渭水猶不足用,高宗間,常就食洛陽。天寶元載,以韋堅為使治渠。乃佔咸陽,壅渭為堰,絕灞、滻而東,因古渠,過望春樓,注永豐倉下,復與渭合,二年而成,名曰廣運潭。是歲,渠漕山東粟四百萬石。天寶中,每歲水陸運二百五十萬石入關。唐代詩人皮日休作詩道:「萬艘龍舸綠叢間,載到揚州盡不還。應是天教開汴水,一千餘里地無山。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汴河懷古二首》)
意義
[編輯]大運河為後世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大運河修築成功和此後發揮作用的五百餘年時間之內成為溝通運河沿線的重要政治、經濟、文化的紐帶。但在隋煬帝大業年間修建過程中過重的勞役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負擔,隋煬帝太急着建運河使得民怨沸騰,成為隋末民變的誘因之一。[1]
遺址
[編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大部分河段已經湮沒成為遺址,僅存若干河段。
參考文獻
[編輯]- ^ 隋唐大運河「申遺」 結果明年出爐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亞太日報,2013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