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音樂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5年6月4日) |
印度音樂泛指印度半島的音樂,包括北印度古典音樂(音譯為印度斯坦音樂,或興都斯坦音樂,Hindustani classical music)、南印度古典音樂(音譯為卡納提克音樂,Carnatic classical music)、各地區種類繁多的民間音樂和現代的流行音樂、電影音樂等。印度音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和社會及宗教活動關係密切。
印度古典音樂
[編輯]印度古典音樂是一套口傳心授、家族或師徒傳承的音樂體系,以拉格(Raga)為旋律調式的框架,塔拉(Tala)為節奏循環的模式,並加上持續低音(Drone)作為音樂的襯底。印度音樂除了著重音高(swara),也著重裝飾音的技巧(alankar)。有名字的拉格有成千上萬,其中常用的也有七十種以上。塔拉為節奏的循環,從一拍到幾十拍的節奏型都有,不規則的節奏也頗為常用。而裝飾音的手法也有很多種,音與音之間以滑音來連結,音之前的裝飾音,環繞音上下曲折多變的裝飾音等等。
和現代西方音樂不同,西方音樂自從發明鍵盤樂器後,逐漸發展成十二個半音的平均律(Equal Temperament),而印度古典音樂仍然用接近純律(Just intonation)的音律系音,印度古典音樂有自己一套唱名(sargam),從低到高七個音是 Sa Re Ga Ma Pa Dha Ni,和西方的唱名(solfège)用途類似,但用法頗有不同。印度音樂亦強調微分音的差異,一個八度可以分為二十二個shruti,和西方的四分一音(quartertone)接近。
印度古典音樂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早期的婆羅門教吠陀經典,其中第三部Samaveda和比它更古老的Rigveda可以唱誦,是祭祀用的音樂。公元前200年出現了專述音樂理論的經典Natya Shastra,被認為是由神學家及音樂學家Bharata Muni所著。印度音樂隨著佛教東傳,傳播到絲綢之路上各地,影響所及遠至中國唐代的樂舞,東南亞的傳統音樂以至日本的雅樂。
由於印度北部在歷史上曾經多次受到外來民族的入侵,故此印度文化受到波斯、希臘、突厥和阿拉伯文化的影響,與印度原有的印度教文化融合,形成特有的北印度文化。印度音樂從十三世紀逐漸分為南北兩派,北印度古典音樂,又音譯為印度斯坦音樂,或興都斯坦音樂(Hindustani Classical Music);南印度古典音樂,又音譯為卡納提克音樂(Carnatic Classical Music)。
北印度古典音樂
[編輯]北印度古典音樂,主要影響範圍包括印度北部、西部、東部、中部各地,及鄰近的孟加拉和巴基斯坦。自十三世紀開始北方和南方的音樂文化開始有差異,後來蒙兀兒帝國(1526-1827)統一了北方,外來的統治階層信奉伊斯蘭教及帶來波斯的音樂文化。而按照風格的差異,北印度古典音樂更可以細分為Dhrupad、Dhamar、Khyal、Tarana和Sadra等種類。
北印度的音樂尤其著重樂手的即興演奏,樂曲通常可以分為兩大部份:第一部份只有主奏樂器和持續低音的樂器,首先以「散序」(音譯「阿剌帕,alaap)開始,為自由節奏、無伴奏的樂段,探索拉格上每一個音的音色,之後開始「起拍」(音譯「佐特」,jor / jod),有緩慢的拍子,接著逐漸加快,經過一段炫技的急板(thok-jhala),到達高潮後稍作停頓,觀眾這時表示讚賞。此時主奏樂手邀請鼓手進入,開始第二部份,稱為「作品」(音譯「格蒂」,gat 或「班迪舒」(bandish)。「作品」是一個預先寫好的主旋律,而這一部份將會圍繞這個主旋律去即興,又可以細分為起承轉合的手法。呈示部(Sthaayi)將主旋律以中音區演奏,第二次重現(manjha)將主旋律變奏,探索低音區,第三次重現(antara)探索高音區,有時會加上第四次作為總結(abhog)。根據主旋律的速度又可以稱為慢板(Vilambit bandish)、中板(Madhyalaya bandish)、快板(Drut bandish)。樂曲的尾段為「急板」(音譯「家拉」,jhalla),音密集而刺激,主奏者和鼓手互相對答。整個即興表演的長度往往可以幾十分鐘。
南印度古典音樂
[編輯]南印度古典音樂自十五世紀開始了新的發展,而形成獨立的體系,被認為源於卡納塔克邦,故稱為卡納提克音樂。和北印度音樂相同的是,南印度音樂同樣以旋律和它的即興變奏為主,但南印度音樂的樂曲通常較短,即興的部份有所節制,但亦有散序(ragam/alapana)、起拍(thaalam)、主題(pallavi)三個部份。
南印度的音樂更著重人聲,而即使是器樂曲亦以摸仿人聲為主。南印度古典音樂和民間音樂、節慶音樂有較多互相影響,亦影響到今天寶萊塢的電影音樂。每逢十二月,在清奈都有六個星期的音樂節。
Purandara Dasa被認為是南印度古典音樂之父,除此之外,蒂亞格拉賈(Tyagaraja)、 Shyama Shastry 和 Muthuswami Dikshitar三位都是比較著名的南印度音樂家。
半古典音樂
[編輯]印度有不少介乎印度古典音樂和民間音樂之間的曲種,包括有Thumri, Dadra, ghazal, Chaiti, Kajri, Tappa 和 Qawwali 等等。
民間音樂
[編輯]泰戈爾詩歌
[編輯]著名印度詩人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創作了二千多首詩歌,這些泰戈爾詩歌(Rabindra Sangeet)被印度古典音樂和民間音樂吸收和應用,對於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的影響最深,有不少當地的民間舞蹈亦以泰戈爾的詩歌伴奏。
阿薩姆碧湖音樂節
[編輯]在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Assam)地區,每年春天四月都有碧湖(Bihu)音樂節。這是歌頌大自然的節日,第一天供奉乳牛及水牛,第二天是人的慶典,充滿節奏和活力,常用的樂器有多爾鼓(dhol)、水牛號角(pepa)和口簧(gogona)等。
丹蒂亞舞蹈音樂
[編輯]丹蒂亞(Dandiya),又稱萊士(Raas),是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民間傳統舞蹈,歌頌天神黑天(Krishna)和他的伴侶拉達(Radha)。民眾會手執兩根短的鼓棍,隨著音樂跳舞。
反殖民歌曲
[編輯]在英屬印度時期,出現了反對大英帝國殖民和社會主義的思潮,伴隨的是一些反殖民主義的歌曲,音譯為加拿桑結(Ganasangeet)。這些歌曲往往帶有西方進行曲的風格,但亦會用上印度傳統樂器,帶有印度本地的特色。
北阿坎德邦音樂
[編輯]北阿坎德邦(Uttarakhandi)鄰近尼泊爾和西藏,在喜馬拉雅山山腳的位置,故此其音樂亦描繪山區的簡樸生活,有節日音樂、宗教音樂、說唱音樂等等,主要語言為庫矛語和嘉華語。
拉瓦尼音樂
[編輯]拉瓦尼(Lavani)起源於馬哈拉施特拉邦和中央邦的乾旱地區。拉瓦尼的字源是「美」(Lavanya)的意思,多由女士演唱,但亦有少數男士會唱。音樂相伴的舞蹈叫它瑪莎(Tamasha),女士都會身穿紗麗跳舞。
拉賈斯坦音樂
[編輯]拉賈斯坦邦(Rajasthan)的音樂有很多種,音樂家的種姓有Langas, Sapera, Bhopa, Jogi和Manganiyar等。拉賈斯坦邦的音樂多被形容為帶有粗獷的喉音,有各種弦樂器器、敲擊樂器和木管樂器。
流行音樂
[編輯]電影音樂
[編輯]印度的電影音樂佔據了當地流行音樂七成以上的市場。印度電影很多時都會加插大量歌舞場面,既有傳統歌舞,亦有受現代西方流行曲和搖滾樂影響的音樂,形成獨特的寶萊塢音樂風格。以往有很多電影都有幕後代唱的歌手。近年最著名的印度電影音樂作曲家是A·R·拉曼,他為貧民百萬富翁(The Slumdog Millionaire)和127小時創作的電影音樂都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和西方音樂的交流
[編輯]不少西方的音樂家都鍾情於印度音樂,並把印度音樂融入到西方音樂。披頭四的吉他手佐治·夏里遜曾經在樂曲挪威的森林中演奏錫塔琴,後來更向拉維·香卡學習錫塔琴。在七十至八十年代之間,西方更出現了受到印度風影響的拉格搖滾(raga rock)。
爵士樂色士風演奏者約翰·柯川受印度音樂拉格影響,開創了以調式即興演奏為主的莫達爾爵士樂。同樣是爵士樂大師的小號手邁爾士·戴維斯曾和一些印度音樂家合奏。
同時西方的流行音樂、搖滾樂、嘻哈音樂亦影響了印度本地的音樂。不少印度裔在英國及各地的移民,亦發展出其獨特的音樂風格,例如在英國的印度裔居民之間,近年很流行旁遮普(Punjabi)的民間舞蹈音樂邦拉(Bhangra)融合到嘻哈(hip-hop)音樂之中。
西方古典音樂
[編輯]西方古典音樂對印度的影響較小,喜歡古典音樂的多數是基督教或帕西人的少數族群。印度有一名著名的指揮家祖賓·梅塔。美國小提琴演奏家耶胡迪·梅紐因曾經和錫塔琴演奏家拉維·香卡合作演出。
印度樂器
[編輯]印度主要的樂器為撥弦、拉弦、敲擊和吹管樂器。很少大型樂隊,北印度古典音樂多數是三至四人的組合,由一至兩位獨奏者,加上鼓手和演奏持續低音的坦普拉(Tanpura)。而民間音樂的組合由一人到十多人不等,多用鼓樂。
撥弦樂器:
- 錫塔琴(sitar),又譯作西塔爾,長頸、有可以移動品(frets)的撥弦樂器,共有六至七條演奏用的弦,有約十二條的共鳴弦,以手指套上鋼撥來撥弦,並有單葫蘆形的共鳴箱。拉維·香卡是西方較知名的錫塔琴演奏家。
- 維納琴(veena/vina),在南北都流行,有分有品和沒有品的種類,演奏時比較平放在大腿上。
- 沙樂琴(sarod),又譯作薩羅德,比錫塔琴略小的撥弦樂器,沒有品,故此方便大幅度的滑音,共有四至五條演奏用的弦,兩條持續低音的弦,和九至十一條共鳴弦。
- 坦普拉(tanpura/tempura),貌似錫塔琴,沒有品,只有四至五條弦,通常用來彈奏持續低音。
拉弦樂器:
- 薩朗吉(sarangi),沒有品,聲音低沉,常用來伴奏人聲,有三條拉奏用的弦,約三十六條共鳴弦。
- 艾斯拉吉(esraj),在印度北部常見,拉弦樂器,有品,長柄。有一種相似的樂器叫迪爾魯巴琴(dilruba)。
- 小提琴(violin),印度吸收了西方的小提琴,但用印度風格演奏,小提琴身向下斜倚,不用肩托,常在南印度古典音樂中擔任主奏。
吹管樂器:
- 班蘇里笛(bansuri),是一種橫吹的竹笛,常見為六孔,比中國笛聲音柔和。
- 噴吉(pungi/bin),是一種類似葫蘆絲的單簧樂器,街頭藝人吹蛇時演奏的樂器。
- 印度嗩吶(shehnai),和波斯及中國的嗩吶近似的雙簧樂器,多用於婚禮、儀仗隊或廟宇。
敲擊樂器:
- 塔布拉鼓(tabla),是一對一大一小的鼓,演奏鼓的不同部位可以發出不同音高,常用以伴奏北印度古典音樂。
- 木丹加鼓(mridangam),長欖核型的鼓,橫放在腿上演奏,兩邊皆有鼓膜,一邊低音一邊高音,常用以伴奏南印度古典音樂。
- 多爾鼓(dhol),民間音樂常用的鼓,可以懸掛在腰前,兩邊皆有鼓膜,以手或棍敲打,經常在節日、巡遊時見到。
鍵盤樂器:
- 手提管風琴(harmonium),受西方影響,在十九世紀英屬印度時非常流行,用來伴奏歌唱,但因為無法演奏滑音和微分音,二十世紀開始較少用於北印度古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