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第三次北屬時期
越南歷史系列條目 | |||||||||||
---|---|---|---|---|---|---|---|---|---|---|---|
史前時期(東山文化) | |||||||||||
傳說時期(鴻龐氏、甌貉) | |||||||||||
第一次北屬時期 前207–40 | |||||||||||
(秦、南越、西漢、新、東漢) | |||||||||||
東漢:徵氏姐妹 40–43 | |||||||||||
第二次北屬時期 43–544 | |||||||||||
(東漢、吳、晉、宋、齊、梁) | |||||||||||
吳:趙嫗 248 | |||||||||||
前李朝(萬春國)544–602 | |||||||||||
第三次北屬時期 602–905 | |||||||||||
(隋、唐、武周、唐) | |||||||||||
唐:梅叔鸞、馮興、楊清 | |||||||||||
越南自主時期 905–938 | |||||||||||
(唐、後梁、南漢) | |||||||||||
靜海軍:曲家、楊廷藝、矯公羨 | |||||||||||
吳朝與十二使君時期 938–967 | |||||||||||
丁朝 968–980 | |||||||||||
前黎朝 980–1009 | |||||||||||
李朝 1009–1226 | |||||||||||
陳朝 1226–1400 | |||||||||||
胡朝 1400–1407 | |||||||||||
第四次北屬時期 1407–1427 (明) | |||||||||||
明:後陳朝 1407–1413 | |||||||||||
後黎朝前期 1428–1527 | |||||||||||
莫朝 1527–1592 | |||||||||||
南北朝 1533–1592 |
莫朝 | 後黎朝 後期 | |||||||||
後黎朝後期 1533–1789 | |||||||||||
後黎朝後期 鄭阮分治 1627–1672 1774–1775 |
鄭主 1545–1787 |
阮主 (南進) 1558–1777 | |||||||||
西山朝 1778–1802 | |||||||||||
阮朝 1802–1945 | |||||||||||
法屬時期 1884–1945 (北圻、中圻、南圻) | |||||||||||
法屬印支:保護國阮朝 | |||||||||||
日屬時期 1940–1945 (法屬印度支那政府) | |||||||||||
日屬:保護國阮朝→越南帝國 1945 | |||||||||||
越盟 | 法屬時期 1945–1954 | ||||||||||
法屬印支:南圻國、山地國、越南臨時中央政府 | |||||||||||
越南民主共和國 1945–1976 |
越南國 1949–1955 | ||||||||||
越南共和國 1955–1975 | |||||||||||
越南南方共和國1969–1976 | |||||||||||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1976至今 | |||||||||||
越南主題 | |||||||||||
越南第三次北屬時期(越南語:Thời Bắc thuộc lần thứ 3/時北屬𠞺次𠀧?),該時期的越南受中國的隋、唐、武周等王朝統治[1],是越南北屬時期的一部分。此一時期的起訖時間,越南史家陳重金(即陳仲金)定為603年至939年[2];另有定為602年-905年。是越南歷史上被中國隋朝及唐朝統治,並過渡至獨立建國的時期。602年,隋文帝派遣大將劉方平定了前李朝李佛子的勢力,將今越南北部直接置於隋朝的統治之下。621年,唐朝取代隋朝並繼續統治安南,並設置都護府(曾稱作交州總管府、交州都督府、安南都護府、鎮南都護府等)及節度使等軍政官署,管轄當地。在第三次北屬期間,該地曾爆發多起民變,並受環王國(位於現今越南中、南部)、闍婆(位於爪哇)、南詔國(位於中國西南)的侵擾。到唐末五代時期,曲承裕成為靜海節度使,其後,越南人士逐漸取得自主權力,標誌著第三次北屬時期結束。
歷史沿革
[編輯]隋朝對越地加強統治
[編輯]公元6世紀中期,中國南朝梁轄下的交州地區(在今越南北部),爆發李賁的起事,並割據當地,越南史上稱作「前李朝」。到589年,隋朝(581年─618年)統一中國,越地則有李佛子勢力的盤踞。[3]關於李佛子政權與隋室的關係,學者王承文根據出土碑銘《舍利塔銘》(601年刻成,2004年在北寧省順城縣出土)的內容,認為隋帝詔令亦得在交州執行,因此李氏應與隋廷處於隸屬關係。[4]602年,李佛子起事,隋文帝派交州道行軍總管劉方率兵南下,行軍順利,並向李佛子勸降。李佛子「懼而降」,於是將之遣送隋朝國都大興城,越南地區遂受隋朝統治。[5]
其後,隋朝對越地的統治有所加強,這在稍後的唐朝政府亦沿襲下去。據中國大陸學者郭振鐸、張笑梅的論述,指出隋在當地,設置了一套比較完備的地方軍政機構,加強控制越地及防止林邑國(即占婆)的北犯,務求鞏固邊防。早在李佛子降後,身為交州道行軍總管的劉方便立刻在當地實行統治。604年,隋設立總管。隋煬帝時,605年,林邑國出兵北犯,劉方隨即受任為驩州道行軍總管,領兵擊敗林邑。此外,隋朝把以往的州、郡、縣地方三級制,改為郡、縣二級制,精簡了地方行政架構,以免疊床架屋。在越地,亦實行了此一模式,設置了六郡(包括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和平定林邑後,一度設置了比景郡、海陽郡及林邑郡)、三十六縣。[6]
隋煬帝末年,中國全境陷入群雄割據之局,其中之一的蕭銑據有荊州越之地,並與交趾太守丘和(原為隋廷派任)發生衝突。丘和曾致力加以抵抗,後來得知煬帝被殺,便歸附蕭銑。及至唐政權於621年消滅蕭銑,丘和再歸附唐。唐朝遂展開對越地的統治。[7]
唐朝的軍政建置
[編輯]621年,唐朝接管越地。次年(622年),唐在當地設「交州總管府」,管治越地軍政,任丘和為大總管。其後又改總管府為「都督府」,總管改為都督。628年,唐太宗對全國實行地區改制,把交州都督府劃歸嶺南道。到679年,唐高宗改交州都督府為安南都護府,命劉延祐任「安南都護」,兼任「經略招討使」。其後,安南都護府曾有更名。757年,安南都護府改為鎮南都護府。758年,升安南經略使為節度使。768年,再改為安南都護府。[8]791年,唐朝在安南都護府設置「柔遠軍」。[9]
在唐朝晚期的唐宣宗、唐懿宗時,中國西南地區的南詔曾向安南都護府發動進攻,唐廷多次遣軍與南詔交鋒。到866年,安南都護經略招討使高駢成功擊退南詔軍隊,唐廷隨即在越地設立藩鎮靜海軍,由高駢任節度使。其後,又曾稱為「安南節度使」。[10]一直到唐朝滅亡,靜海軍節度使仍在越地進行統治。
唐時的越地人民起事
[編輯]越南地區在第三次北屬時期,曾發生多起民變。民變的形成與唐政府官員的素質有關。從唐初開始,遇上此一問題,正如臺灣學者呂士朋指出,「交州終不能得良吏以治之,州政不舉,貪利侵侮之風如故」[11]。這大大影響了唐地越南地區的民情,元代史家胡三省作這樣的歸納:「史言蠻非好亂,苦於貪帥而亂。」[12]
武后當政時,唐廷任劉延祐為都護,兼任「本管經略招討使」。劉延祐到任後把原先嶺南「俚戶」的舊輸半租,改為輸全租,導致俚戶不滿,並由交州人李嗣仙領導謀反(《大越史記全書》作「李嗣先」,《舊唐書》、《新唐書》、《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均作「李嗣仙」),但被劉延祐所誅。其後,李嗣仙餘黨丁建、李思慎率眾起事,攻破安南都護的官府,擊殺劉延祐。唐廷遂派桂州司馬曹玄靜率兵入安南討伐,最終擒殺丁建、李思慎等起事者。事件發生在687年。[13]
722年,安南人士梅叔鸞與林邑國、真臘國聯絡(《新唐書·宦官傳·楊思勗傳》又作「梅玄成」、《資治通鑑》作「梅叔焉」),攻佔安南都護府,自稱「黑帝」。唐廷遣內侍兼驃騎將軍楊思勗前往征討。楊思勗到當地,招募「群蠻子弟」,加入人數達十多萬,於是平定梅叔鸞勢力。[14]
791年,安南都護高正平增加賦歛,遭到當地民眾反對。農曆四月,安南地區的「群蠻酋長」杜英翰起兵進攻都護府(一說領導人物為馮興),高正平憂憤而死。七月,唐廷任趙昌為安南都護,成功將起事者安撫下來。[15][注 1]
803年,安南地區的長裴泰鏟去交州城中的溝地,引起民眾的不滿,[16]州將王季元驅逐裴泰。唐廷任用熟悉安南事務的趙昌再任都護,到任後,當地民眾慶賀,亂事平息。[17]關於王季元起事的始末,《資治通鑑》則有另一說法:「安南牙將王季元逐其觀察使裴泰,泰奔朱鳶。明日,左兵馬使趙勻斬季元及其黨,迎泰而復之。」[18]
唐憲宗時,出身「酋豪」的楊清,因不滿安南都護李象古行為「貪縱」,加上自身從驩州刺史遷任「牙門將」,於是鬱鬱不快。819年農曆十月,因有黃洞蠻作亂,李象古命楊清率兵三千前往鎮壓。楊清在途中倒戈相向,進攻安南都護府,殺李象古。唐廷便命桂仲武任都護,意圖安撫楊清,授任為瓊州刺史,但楊清不從,在安南境內肆行「刑戮憯虐」,導致當地「人無聊生」。桂仲武便聯絡安南各地酋豪,逐步壯大實力,數月後聚集起七千餘人。其後,唐軍收復楊清據地,並殺楊清。事件遂平。[19][注 2]
828年,峯州刺史王昇朝反唐,旋即失敗伏誅。[20]據《安南志略》,平定王昇朝的安南都護韓約,後來又被亂軍所逐。[21]
843年,安南經略使武渾命將士修築城邑,但引來將士叛亂,燒城樓、劫府庫,武渾逃奔廣州。其後,監軍段士則成功撫平亂局。[22]
唐宣宗大中年間,安南都護李琢「為政貪暴」,強令以鹽一斗,交易牛或馬一頭,又殺當地的「蠻酋」杜存誠,引來民眾怨怒,因而聯絡中國西南地區的南詔進攻安南都護府。中國史家司馬光就認為,安南民眾對唐朝官吏的不滿情緒,「導南詔侵盜邊境」,亦即是說與後來南詔長期進攻安南都護府,有一定的關連。[23]
歷任刺史、太守、都護、節度使概況
[編輯]- 李 (缺名):隋朝仁壽年間,任驩州刺史。[24]
- 丘和:洛陽人。隋朝大業末年任交趾太守。南方林邑國常向他致送禮品,因而「富埒王者」。隋亡時,曾與割據嶺南的蕭銑對抗。最後,丘和向唐朝歸降,獲授任交州總管。[24]
- 李大亮:唐朝貞觀初年,任交州都督。[25]
- 李壽:唐朝宗室。任交州都督,因貪冒而獲罪。[25]
- 盧祖尚(字季良):唐太宗任為交州都督,但盧祖尚並無到任,只以「為嶺南多瘴癘,去無還理」為由推辭官職,被唐太宗處死。[26]
- 李道興:唐朝宗室。635年任交州都督。因當地瘴癘,在任中憂死。[27]
- 李道彥:貞觀年間任交州刺史。曾平定山僚的叛亂。[27]
- 李鑒:襄邑王李神符之子,獲授任交州刺史。[28]
- 柳賢:蒲州人,貞觀年間任交、桂二州都督。[28]
- 杜正倫:相州人,曾在朝廷任中書侍郎、太子左庶子等職,因太子李承乾事件,而被貶為交州都督。[28]
- 竇德明:唐廷任為愛州刺史。[28]
- 甯達:武曌當權時任愛州刺史。[29]
- 褚遂良(字登善):錢塘人,唐高宗時,皇后武曌聽信許敬宗、李義府等對遂良的詆毀,而貶為愛州刺史,不久去世。其兒子褚彥甫、褚彥沖等亦被流放愛州,並被殺。[29]
- 柴哲威:唐高宗時,柴哲威任交州都督,後升遷到朝廷任御史中丞,後又被貶為交州刺史。[30]
- 劉延祐:任安南都護,因改革俚戶租稅制度,引起當地人士反叛,劉延祐被起事者所殺。[31]
- 劉祐:任安南都護,家巨富。[32]
- 曲覽:唐中宗時任安南都護,因貪暴,聲望低落,被司錄甘猛所殺。[33]
- 光楚客:江陵人。開元初年任安南都護,與楊思勗合力平定梅叔鸞的起事。[34]
- 宋之悌:虢州弘農人[35],開元年間曾任劍南節度使及太原尹,因犯事而被流放朱鳶,適值驩州發生動亂,之悌獲授任為交州總管,成功討平亂事。[34]
- 杜朋舉:濮陽人,任安南都護。[34]
- 何履光:桂州人,天寶年間任安南都護,曾領兵進入中國雲南地區與南詔人交戰,收復安寧城,並立銅柱以定疆界。[36]
- 康謙,胡族商人,資產數以億萬。楊國忠為宰相,授任康謙為安南都護。[37]
- 張順:唐肅宗,756年,任安南都護。[38]
- 張伯儀:張順之子,757年任鎮南都護。767年,修建大羅城(《越史略》又作「羅城」)768年,鎮南都護府再改為安南都護府。[33]另外,據《安南志略》載,張伯儀任「安南經略使,始築大羅城」。[39]張伯儀任安南都護的時間,一說為767年至777年。[40]
- 朝衡(即阿倍仲麻呂):日本人,766年任安南都護,時有「生蠻」進攻德化州、龍武州等地,朝衡前往撫平。[39]
- 輔良交:782年任安南都護。任內,演州司馬李孟秋、峯州刺史李彼岸發動叛亂,自稱「安南節度」,被輔良交擊殺。[41]另有一說指,777年至787年期間,任安南都護的為烏崇福。[40]
- 張庭:788年任安南都護。[40]
- 龎復:789年任安南都護。[40]
- 高正平:任安南都護。791年,因增加賦歛,遭到當地人杜英翰等起兵反對,高正平憂憤而死。[15]
- 張應:繼高正平任安南經略。據《舊唐書·李復傳》載,高、張二人「相次卒官」,接連去世,參佐李元度等擁兵自重,後被唐軍將領李復所平。[42]
- 趙昌(字洪祚):安南發生杜英翰起事時,唐廷任趙昌為安南都護,得當地民眾歸附。在任十年後,唐廷改任裴泰接位,但不久被州將王季元所逐。唐德宗便再起用年過七十,但熟悉安南事務的趙昌任都護。安南叛兵獲悉趙昌復住,便停止作亂。[17]趙昌先後兩任的安南都護任期,是791年至802年及804年至806年。[40]
- 裴泰:唐德宗命裴泰代趙昌為安南都護,不久被州將王季元所逐。[17]《資治通鑑》記載裴泰任「觀察使」,在王季元起事時逃往朱鳶,不久由左兵馬使趙勻所平,裴泰復職。[18]裴泰任職時間為802年至803年。[40]
- 張舟:806年,由安南經略副使升任安南都護、本管經略使。[43]在任期間,改建大羅城,加高城牆,並強化安南的軍事防禦,以抵抗環王國的入侵。[44]張舟在任時間為806年至810年。[40]
- 馬摠(字元會):810年農曆七月,繼張舟任安南都護,甚有治績,史稱他「清廉不撓,用儒術教其俗。夷獠安之」。又加建銅柱,以彰顯唐朝聲威及展示自己為馬援後裔。[45]馬摠任安南都護時間,為810年至813年。[40]
- 張勵:810年至813年任安南都護。[40]
- 裴行立:任安南經略使。曾整頓當地豪族領袖,並「更擇良子弟代之。於是威風盛行。[46]裴行曾兩任安南都護,第一次為813年至817年。第二次在820年。[40]
- 李象古:唐朝宗室。任安南都護後,貪縱不法。因發生動亂,派驩州刺史楊清率兵征討,反被楊清倒戈擊殺。[47]李象古任安南都護時間,為818年至819年。[40]
- 桂仲武:任安南都護,平定楊清。[47]桂仲武任安南都護時間為819年至820年。[40]
- 王承弁:822年任安南都護。[40]
- 李原善(一作李元喜):821年農曆九月,任安南都護。825年五月,遷移都護府到江北岸。[48]一說李原善任安南都護時間為822年至826年。[40]
- 韓約:任安南都護。828年,峯州刺史王昇朝造反,被韓約所平。後來韓約亦遭亂軍所逐。[49]韓約任安南都護時間為827年至828年。[40]
- 王昇朝:任峯州刺史,828年造反,被安南都護韓約所平。[49]
- 鄭綽:831年至832年任安南都護。[40]
- 劉旻:833年任安南都護。[40]
- 韓威:834年至835年任安南都護。[40]
- 田早:835年任安南都護。[40]
- 馬植(字存之):開成初年任安南都護。其治下出現太平局面,史稱「其政清靜不煩,民安之。化諸酋,皆來納款」。[50]
- 武渾:任安南經略。843年,被亂軍所逐。[50]
- 裴元裕:846年至848年任安南都護。[40]
- 田在宥:大中年間任安南都護,朝廷稱他「頗立邊功」。[51]
- 崔耿:852年任安南都護。[52]
- 李琢(一作李涿):任安南都護,貪暴,當地「夷落」不滿,便聯結南詔入侵。[53]李琢任安南都護時間為853年至855年。[40]
- 李弘甫:856年至857年任安南都護。[40]
- 宋涯:857年任安南都護。[40]
- 王式:858年農曆正月任安南都護、經略使。在任時曾加強該地防務,以抵禦南詔的入侵。在內政方面,都校羅行恭久專府政,王式便施以杖刑處罰,並加以貶黜。[54]王式任職時間為858年至859年。[40]
- 李鄠:任安南都護。後在咸通年間,被蠻人所攻而逃。[55]李鄠任安南都護時間為859年至860年。[40]
- 王寬:唐廷任為安南經略招討使。桃林林西原的七綰洞首領李由獨「舉眾附蠻」,王寬無法制止。[55]王寬任職時間為861年。[40]
- 蔡襲:862年,唐廷派蔡襲代王寬任安南經略,不久,南詔派兵攻打安南,蔡襲死守,於次年(863年)陣亡。南詔將領楊思縉領兵留守安南。[56]
- 宋戎:863年,唐廷置「行交州」於海門鎮,任宋戎為交州刺史。[57]
- 高駢(字千里):864年,唐廷派高駢為安南都護,先後在峯州、交州等地擊破叛唐「土酋」及南詔軍隊。866年,唐廷在安南設靜海軍,由高駢任節度使。在高駢治理期間,進一步修治了重要城市大羅城。[58]高駢任職時間為864年至868年。[40]
- 高潯(一作高鄩):高駢從孫。[59]與高駢收復安南,代高駢任靜海軍節度使。[60]高潯任職時間為868年至873年。[40]
- 曾袞:《越史略》載,曾袞在唐僖宗時,代高鄩任靜海軍節度使。[33]《安南志略》載,曾袞於877年任安南都護,任內南詔入侵,曾袞逃至中國邕州。[60]曾袞任職時間為878年至880年。[40]
- 敬彥宗:愛州人,任刺史。[61]
- 高茂卿:882年任職。[40]
- 謝肇:884年任職。[40]
- 安友權:897年至900年任職。[40]
- 孫德昭:901年,唐廷命孫德昭「充靜海軍節度使」,同年任安南節度使。[62]
- 朱全昱:朱全忠之兄。唐廷任為安南節度使。905年,朱全忠「請罷之」。[63]
- 獨孤損:905年農曆三月,唐廷命獨孤損「充靜海節度使」。關於獨孤損的到任,元代史家胡三省卻提出質疑,認為「靜海軍治交州,在嶺海之外,損安得至邪!」[64]然而現代中國學者郭振鐸、張笑梅則提到,獨孤損「大力推廣唐的文物典章制度,使之盡快地輸入安南,使安南漢文化廣為普及。他為政僅數月,以唐律嚴治安南,凡違令者處以酷刑,並投獄為囚。州內安寧無事,政績初見成效,州人讚他為『獄尚書』。」又提到他在同年被貶職,流放海南島。[65]
※唐末以後情況,請參見以下「越人自主及建國」。
越人自主及建國
[編輯]中國踏入唐末五代時,越南地區人士亦開始進行自主。交州人曲承裕自稱靜海軍節度使,控制越地。[66]到曲顥繼任節度使時,與盤踞中國嶺南地區的劉隱(南漢政權)對峙,「志在相圖」[67],雙方因而發生衝突。到曲顥之子曲承美繼位後,於930年遭到南漢進攻,曲承美被擒。[68]
南漢鏟除曲氏後,便委任愛州人楊廷藝(一作楊延藝)繼續管治越南地區,並派軍駐防,以備當地人士反抗。但在931年,楊廷藝發難,成功擊敗南漢駐軍,自稱節度使,統治越地。937年,楊廷藝被牙將矯公羨(一作皎公羨)所殺。楊廷藝的另一位牙將吳權征討公羨,公羨於是向南漢政權求援。南漢君主劉隱遂派皇子劉洪操(一作劉弘操)率軍入越。南漢與吳權軍隊在白藤江爆發戰事。結果,南漢戰敗,吳權在越地建立新政權,是為吳朝。[69]
對外關係
[編輯]與占婆國的關係
[編輯]中國隋朝在602年,派將領劉方率兵南下,把越南北部地區併入版圖後,位於印支半島的占婆國(中國文獻裡又稱為林邑國),便成為隋朝南鄰。604年,劉方獲任命為驩州道行軍總管,與司馬李綱、欽州刺史寧長真、驩州刺史李暈、上開府秦雄等,從越北地區出發,進攻占婆。605年,劉方率軍到靈江口,與占婆王范梵志交戰,隋軍得利。其後深入至闍黎江,劉方擊潰敵軍,渡江後又再攻破占婆象陣。此後劉方行軍甚為順利,最終攻進占婆國都,范梵志奔逃。隋廷便在占婆國境設置比景郡(初稱蕩州)、海陰郡(初稱農州)、林邑郡(初稱沖州)。不久隋軍撤退,占婆王范梵志返回故地,遣使到隋廷謝罪,其後朝貢不絕。[70]
在唐代前期,與占婆國的邦交處於友好狀態,占婆曾多次遣使到唐入貢。[71]但到唐朝中葉,占婆國踏入第五王朝(中國典籍又稱為環王國)後,雙方爆發軍事衝突,而唐朝治下的越南地區亦首當其衝。803年農曆一月,占婆王訶梨跋摩一世的軍隊侵入驩、愛二州。數年後,809年,占婆再度入侵安南都護府轄地,但被安南都護張舟所擊破。[72] 824年農曆十一月,占婆聯同黃洞蠻入侵陸州(在今越南諒山省一帶),陸州刺史葛維在戰事中陣亡。[73]到唐朝晚期,安南都護府因與南詔國發生戰事,未暇顧及占婆。而占婆國在第六王朝時的君主因陀羅跋摩二世,則曾於877年遣使到唐廷入貢。[74]
爪哇地區盜寇的侵擾
[編輯]在中國唐代時,爪哇地區的訶陵國(又稱闍婆),與中土之間有著通商和邦交的關係。到唐代宗大曆年間,有一批來自爪哇的「崑崙闍婆」盜寇,入侵安南都護府地區,在767年更攻陷安南地區州城。唐廷調度軍隊,由安南經略使張伯儀與武定都尉高正平聯手,成功擊破崑崙闍婆。其後,張伯儀修築大羅城(又稱羅城,即現時越南河內),以作防衛。此後,安南未再受其侵擾。[75]
南詔國的侵擾
[編輯]南詔位於中國西南,與唐朝為鄰,與安南都護府所轄的越南地區亦亦互相接壤。自唐朝中葉起,南詔與唐多次在四川地區相攻,勢成水火。唐朝在安南的治理又時有失當,南詔便計劃攻取安南。唐宣宗大中年間,安南都護李涿(一作李琢)貪暴,強令以一斗鹽交易馬牛一頭,並殺害「蠻酋」杜存誠,惹起當地民眾不滿。李涿又把峯州戍兵裁撤,使原本為唐廷作防禦工作的七綰洞蠻孤立無緩。七綰洞蠻酋長李由獨在南詔的利誘之下,遂改投南詔,入寇安南。[76]858年,南詔進攻安南交趾城(即大羅城,為現時河內),但因該地原有嚴密的防禦設施,「樹芀木為柵,可支數十年,深塹其外,泄城中水,塹外植竹,寇不能冒,選教士卒甚銳」,南詔軍隊見無法進攻而撤去。[77]
其後,唐廷任李鄠為安南都護。李鄠上任不久,就殺害「蠻酋」杜存誠之子杜守澄。到860年農曆十月,李鄠對南詔用兵,收復位於黔中道的播州,但杜守澄的宗黨卻聯合南詔,合共兵力三萬,攻陷安南交趾,李鄠逃到武州(位於現時中國廣西)。唐廷在861年正月,發邕州軍隊抗擊南詔。[78]到該年六月,李鄠率武州兵擊退南詔軍隊,但唐廷追究他的「失守」及「殺守澄之罪」,而加以流放。事後,唐廷起用當地名門杜氏家族,「務在姑息,冀收其力用」。[79]
861年七月,唐、南詔雙方戰事不斷,在中國西南地區的邕州、巂州等地互有攻守。[80]到862年二月,南詔再攻安南,安南經略使王寬向唐廷告急,唐廷派蔡襲代任經略使,在許、滑、徐、汴、荊、襄、潭、鄂等各道調兵三萬準備反擊。南詔軍見唐軍勢盛而撤退。[81]
蔡襲統率各道軍隊駐守安南,卻引來嶺南西道節度使蔡京忌恨。蔡京向唐廷奏稱「南蠻(指南詔)遠遁,邊徼無虞,武夫邀功,妄占戍兵,虛費餽運。蓋以荒陬路遠,難於覆驗,故得肆其姦詐。請罷戍兵,各還本道」,要求撤回各道軍隊。蔡襲多次向朝廷上書,極言「羣蠻伺隙日久,不可無備」,又作「十必死狀」,表示軍情危急,應挽留駐兵。但唐廷最終接納了蔡京的建議。[82]862年十一月,南詔派軍五萬入侵安南,蔡襲(時任都護)告急,唐廷急忙從荊南、湖南、桂州等地調兵數千,但又有嶺南東道節度使韋宙奏請先守衞邕州,阻撓援救安南。唐廷令蔡襲退守海門鎮(位於中國廣西)[注 3],蔡襲卻堅守交趾城(大羅),並繼續要求增援。南詔大軍包圍交趾城,到863年正月城陷,蔡襲戰死,唐軍潰敗,南詔遂據有安南,由將領楊思縉駐守,又設安南節度使,由段酋遷任職。[83]同年金月,唐廷廢安南都護府,在海門鎮另設「行交州」,不久在行交州復置安南都護府[84],積極從事收復安南。
864年,唐廷任高駢為安南都護及經略招討使。865年,高駢揀選士卒五千人先行出擊,命監軍李維周稍遲出發。高駢在邕州(位於中國廣西)擊敗南詔的援軍「林邑兵」,又在龍州屯擊敗南詔軍,南詔軍燒毀物資及畜口,狼狽而逃。[85]唐軍開進越地,在峯州擊破敵軍,安撫降眾,獲取物資充當軍用,然後向交趾城步步進迫。866年六月,唐軍包圍交趾城,戰況順利,但李維周在這時向唐廷進讒,稱高駢「玩敵不進」,唐廷聽信讒言,改派王晏權代替高駢。但王晏權未能勝任軍職,李維周又性格凶貪,軍中將領不服。到唐廷得知真相乃高駢破敵,便令高駢復職。高駢鼓舞士卒,到十月,攻破交趾城,殲滅南詔軍三萬餘人,斬其將段酋遷。南詔戰敗後,安南地區仍有兩個峒蠻依附南詔,唐軍將之擊破,恢復對安南的統治。戰後,唐廷設靜海軍於安南,任高駢為節度使。[86]
地理建置
[編輯]隋朝在越地的地理建置
[編輯]郡縣名 | 戶口 | 備注 |
交趾郡 | 戶口:3,0056 | 《隋書·地理志下》:舊稱交州。 |
宋平縣 | / | 《隋書·地理志下》:在隋以前為宋平郡。隋朝滅陳,廢宋平郡。隋煬帝大業初年設交趾郡。 |
龍編縣 | / | 《隋書·地理志下》:在隋以前為交趾郡。隋朝滅陳,廢交趾郡。大業初年歸入交趾郡。 |
朱䳒縣 | / | 《隋書·地理志下》:在隋以前為武平郡。隋朝滅陳,廢武平郡。 |
隆平縣 | / | 《隋書·地理志下》:舊稱武定,隋以前屬武平郡。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為隆平。 |
平道縣 | / | 《隋書·地理志下》:舊稱國昌,開皇十二年(592年)改名為平道。 |
交趾縣 | / | 《元和郡縣圖志》卷第三十八:交趾縣本漢代龍編縣地,隋開皇十年(590年)分置交趾縣。 |
嘉寧縣 | / | 《隋書·地理志下》:隋以前為興州、新昌郡。隋滅陳,廢新昌郡。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稱峯州。大業初年廢峯州。 |
新昌縣 | / | / |
安人縣 | / | 舊稱臨西,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安人。 |
郡縣名 | 戶口 | 備注 |
九真郡 | 戶口:16,135 | 《隋書·地理志下》:在南朝梁時稱愛州。 《元和郡縣圖志》卷第三十八:隋大業三年(607年)改名九真郡。 |
九真縣 | / | 《隋書·地理志下》:帶郡。 《元和郡縣圖志》卷第三十八:隋開皇十七年(597年),分移風縣地設置,屬愛州。 |
移風縣 | / | 《隋書·地理志下》:在隋以前設九真郡。隋滅陳,廢郡。 |
胥浦縣 | / | / |
隆安縣 | / | 《隋書·地理志下》:舊稱高安,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為隆安。 |
軍安縣 | / | / |
安順縣 | / | 《隋書·地理志下》:舊稱常樂,開皇十六年(596年)改名安順。 |
日南縣 | / | 《元和郡縣圖志》卷第三十八:本漢代居風縣地,晉代分置津梧縣,隋開皇十年(590年)再分置日南縣。 |
郡縣名 | 戶口 | 備注 |
日南郡 | 戶口:9,915 | 《隋書·地理志下》:南朝梁時稱德州。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名驩州。 《元和郡縣圖志》卷第三十八:隋大業三年(607年)改名日南郡。 |
九德縣 | / | 《隋書·地理志下》:帶郡。 |
咸驩縣 | / | / |
浦陽縣 | / | / |
越常縣 | / | / |
金寧縣 | / | 《隋書·地理志下》:南朝梁時設利州。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為智州。大業初年廢智州。 |
交谷縣 | / | 《隋書·地理志下》:南朝梁時設明州,大業初年廢州。 |
安遠縣 | / | / |
光安縣 | / | 舊稱西安,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稱光安。 |
郡縣名 | 戶口 | 備注 |
比景郡 | 戶口:1,815 | 《隋書·地理志下》:隋朝大業元年(605年)攻破林邑國(即占婆國),置蕩州,後改為郡。 《隋書·南蠻傳·林邑》:後來林邑王「復其故地,遣使謝罪」,亦即比景、海陰、林邑三郡回歸林邑國。 |
比景縣 | / | / |
朱吾縣 | / | / |
壽泠縣 | / | / |
西捲縣 | / | / |
郡縣名 | 戶口 | 備注 |
海陰郡 | 戶口:1,100 | 《隋書·地理志下》:隋朝大業元年(605年)攻破林邑國,置農州,後改為郡。 |
新容縣 | / | / |
真龍縣 | / | / |
多農縣 | / | / |
安樂縣 | / | / |
郡縣名 | 戶口 | 備注 |
林邑郡 | 戶口:1,815 | 《隋書·地理志下》:隋朝大業元年(605年)攻破林邑,置沖州,後改為郡。 |
象浦縣 | / | / |
金山縣 | / | / |
交江縣 | / | / |
南極縣 | / | / |
※以上各項,參考魏徵《隋書·地理志下》(北京中華書局版)及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卷第三十八(北京中華書局版)製成。
唐朝在越地的地理建置
[編輯]州縣
[編輯]唐代時期,越南地區歸入嶺南道管轄。該道在越地的州縣建置情況,列表如下。
州縣名 | 備注 |
交州 | 約當現時河內、北寧、南定等地。 |
宋平縣 | / |
南定縣 | / |
太平縣 | / |
交趾縣 | / |
朱鳶縣 | / |
龍編縣 | / |
平道縣 | / |
武平縣 | / |
州縣名 | 備注 |
峯州 | 約當交州以西紅河上游兩岸,至中國雲南境內的羈縻州該屬峯州。 |
嘉寧縣 | / |
承化縣 | / |
新昌縣 | / |
高山縣 | / |
珠綠縣 | / |
州縣名 | 備注 |
長州 | 約當現時寧平省。 |
文陽縣 | / |
銅蔡縣 | / |
長山縣 | / |
其常縣 | / |
州縣名 | 備注 |
愛州 | 約當現時清化省。 |
九真縣 | / |
安順縣 | / |
崇平縣 | / |
軍寧縣 | / |
日南縣 | / |
長林縣 | / |
州縣名 | 備注 |
驩州 | 約當現時河靜省。 |
九德縣 | / |
浦陽縣 | / |
越裳縣 | / |
懷驩縣 | / |
州縣名 | 備注 |
演州 | 約當現今乂安省大部份。 |
忠義縣 | / |
懷驩縣 | / |
龍池縣 | / |
思農縣 | / |
武容縣 | / |
武金縣 | / |
州縣名 | 備注 |
福祿州 | 約當現時乂安省東南及河靜省。 |
柔遠縣 | / |
唐林縣 | / |
福祿縣 | / |
州縣名 | 備注 |
陸州 | 約當現今諒山省等地。 |
烏雷縣 | / |
華清縣 | / |
寧海縣 | / |
州縣名 | 備注 |
湯州 | 約當現時宣光省。 |
湯泉縣 | / |
綠水縣 | / |
羅韶縣 | / |
州縣名 | 備注 |
芝州 | 約當現時老街省。 |
忻城縣 | / |
富川縣 | / |
平西縣 | / |
樂光縣 | / |
樂艷縣 | / |
多雲縣 | / |
思龍縣 | / |
州縣名 | 備注 |
武峨州 | 約當現時太原省。 |
武峨縣 | / |
如馬縣 | / |
武義縣 | / |
武夷縣 | / |
武緣縣 | / |
武勞縣 | / |
梁山縣 | / |
州縣名 | 備注 |
武安州 | 約當現時廣寧省。 |
武安縣 | / |
臨江縣 | / |
※以上各項,參考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第四章《隋唐五代時期的安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製成。
羈縻州
[編輯]唐代在轄下的越南地區,還設有「羈縻州」的行政單位。有關唐朝地方制度中的羈縻州,據史家顧頡剛、史念海的說法,該制度設有州、縣的名稱,而刺史、縣令均以當地酋長、渠魁擔任其內部行政,唐朝中央政府甚少過問,後世的土司制度與之相似。[87]
唐代在越地設置的各個羈縻州,列表如下。
羈縻州名 | 備注 |
德化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在林覩符部落設立。轄縣二:德化、歸義。 |
郎茫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永泰元年(766年),在林覩符部落分縣。轄縣二:郎茫、古勇。 |
龍武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大曆年間在潘歸國部落設置。轄縣二:龍丘、福宇。 |
歸化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四:歸朝、洛都、落回、落巍。 |
郡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土貢有白鑞、孔雀尾。轄縣二:郡口、樂安。 |
萬泉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一:陸水。 |
思農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三:武郎、武容、武全。 |
為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三:都龍、漢會、武零。 |
西原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三:羅和、古林、羅淡。 |
林西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二:林西、甘橘。 |
思廓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三:都寧、昆陽、羅方。 |
武靈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三:文葛、甘郎、蘇物。 |
新安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三:歸化、賓陽、安德。 |
金廓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三:羅嘉、文龍、祿榮。 |
提上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三:長賓、提頭、朱綠。 |
甘棠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一:忠誠。 |
武定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三:福祿、柔遠、康林。 |
都金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四:溫泉、嘉陵、甘陽、都金。 |
諒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轄縣二:武興、古都。 |
武陸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唐文宗開成三年(838年),安南都護馬植在武陸縣設置。 |
平原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開成四年(839年)分都金州的平原館設置。轄縣三:龍石、平林、龍當。 |
龍州 | / |
武定州 | / |
真州 | / |
信州 | / |
思陵州 | / |
祿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唐中宗時有單樂縣,後省除。 |
南平州 | / |
西平州 | / |
門州 | / |
餘州 | / |
巋州 | / |
金隣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唐高宗儀鳳元年(676年)設置。 |
暑州 | / |
羅伏州 | / |
儋陵州 | / |
樊德州 | / |
金龍州 | / |
哥富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唐德宗貞元十二年(796年)設置。 |
尚思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唐德宗貞元十二年(796年)設置。 |
安德州 |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唐德宗貞元十二年(796年)設置。 |
第三次北屬時期的社會文化
[編輯]宗教發展
[編輯]因受中國內地的影響,且有本地官府的帶動,佛教在越南地區漸成重要信仰。早在601年,即李佛子降隋的前一年,隋文帝下詔在全國奉安舍利,交州亦執行詔令(隋對交州的統治見上文),現存碑銘記載隋廷「於交州龍編縣禪眾寺奉安舍利,敬造靈塔」,以弘揚佛教。[88]到隋末唐初,越地九真郡長官傾心佛教,並「聚道徒跡求道場」[89]。到9世紀,即唐代中期,禪宗的毋言通派於傳入越南,其中心地區為現時河內城郊扶董一帶的建初寺。此外,毗尼多流支派(即「滅喜派禪宗」),早在6世紀後期傳入越南,到唐代發展迅速,在峰山(位於山西市社)、驩州(即乂安省)、長州(即寧平省)等地興建佛寺。與此同時,安南都護府也大力鼓勵佛教,在各地興建寺院。[90]
此外,據越南出土的唐代文物青梅社鐘銘文所顯示,越地佛教在中唐時期,與中國一樣,傳統的「社」與「法社」漸相結合,形成一種融合式的「民間社」。此外,該鐘的銘文上記載的人物名字,既有佛教信眾,也有道士,他們均是鑄造社鐘時的捐施者,此一情況,與今日越南儒釋道三教融合,大概有一定程度的關連。[91]
貨幣經濟的發展
[編輯]在第三次北屬時期,隋、唐政府所鑄行的貨幣,亦在越南地區流通使用,有的甚至在後世出土。南北朝時,中原銅錢短缺,當地市場長期採取以物易物的貿易模式,隋朝時鑄的「開皇五銖」流入交州郡縣,當地遂使用金屬貨幣。隋代貨幣,在唐朝大曆年間(766年─779年)以前,仍在越地流通。
唐代時期,中原技術及文化的傳入,鐵製農具獲廣泛應用,唐人修建防洪堤和灌溉用的河渠,當地民眾種植雙季稻,並有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使經濟更為進步。唐朝鑄行的貨幣亦流入越南地區。唐朝政府於621年起鑄行「開元通寶」,後來曾改鑄錢面上的文字格式,而不同錢文的「開元通寶」都有在越南出土。758年鑄行的「乾元重寶」,亦流通越南。「會昌開元」在845年鑄行,流入越地的是在桂州鑄造,錢背上有一「桂」字。「會昌開元」製作不精,但流傳亦廣。
唐朝中葉以後推行兩稅法,越地亦有推行,人人要用錢納稅,因此出現貨幣供不應求的現象。有出土文物顯示,當地曾鑄造「開元通寶」,以解燃眉之急。[92]
中國文風的南被
[編輯]中國的唐代為文化發展蓬勃的時期,在文學上取得突出的成就。越南地區在第三次北屬時期,亦受到唐代文風的薰陶。在該時期,中國內地文人,因事被貶到越地,或受命到當地任官的有不少。被貶到當地的有王勃、杜審言、沈佺期等等,到當地任官而精通詩文的則有晚唐時的高駢,他們都留下關於在當地生活及工作的作品。與此同時,中國內地有不少人士,與越地朋友以詩文互贈,如楊巨源的《供奉定法師歸安南》、賈島的《送安南惟鑒法師》等等。由此可見中國內地和越地文人之間,有頻繁的文化交往,並從而帶動越地文風發展。
在越地亦有憑著文才,入仕唐廷的文人。較著名的是愛州人姜公輔。公輔在唐德宗時參加科舉,登進士第,因而入仕,曾官至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職,為德宗一朝的重要歷史人物,並與朝中名臣陸贄友好。他的作品《白雲照春海賦》及《對直言極諫策》被收錄到《全唐文》,反映他為具有文才及見識的安南文士。[93]
本土習俗
[編輯]越南地區在此一時期當中,雖籠罩在中國文化之下,但該地仍有部分的部落民眾,較少接觸中國文化。這些民眾被稱為「生獠」。據晚唐時人崔致遠所提及,「生獠」在日常習俗、人際關係、衣著、嫁娶等方面,均與中原內地有所相當差異,保留了自身的特色。在他的《補安南錄異圖記》裡記載:
“ |
管內生獠,多號『山蹄』,或被髮鏤身,或穿胸鑿齒,詭音嘲哳,奸態睢盱。其中尤異者,臥使頭飛,飲於鼻受,豹皮裹體,龜殼蔽形。搗木絮而為裘(原註:獠子多衣木皮,熟搗有如纖纊),編竹苫而作翅。生養則夫妻代患,長成則父子爭雄。縱時有傳譯可通,亦俗無桑蠶之業。唯織雜彩狹布,多披短襟交衫。或有不縫而衣,不粒而食,死喪無服,嫁娶不媒,戰有排刀,病無藥餌。[94] |
” |
可見,越南從第一次北屬到第三次北屬的約一千年間,仍與中國存有顯著的的文化差異。
喃字的萌發
[編輯]越南古時使用的語言載體喃字,其最初的萌發,據中國學者羅長山認為應在8世紀至12世紀(即第三次北屬至李朝期間)。據《欽定越史通鑑綱目》等越南史籍記載,於791年「馮興起義」當中,出現「布蓋大王」的稱號,而「布蓋」的喃義為「父母」。[95]羅長山分析認為,這是喃字早期出現的一種假借字形式。到13、14世紀,喃字便以形聲字與假借字的形式出現。[96]
自然災異
[編輯]-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農曆八月,驩州水災。[97]
-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夏,交州水災。[97]
- 開元四年,安南都護府江中有大蛇,首尾橫出兩岸,經日而腐,寸寸自斷。數日,江魚盡死,蔽江而下,十十五五相附著,江水臭。[98]
注釋
[編輯]- ^ 關於此次的起事,《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屬隋唐紀》記載是交州唐林人馮興(即布蓋大王)所領導,杜英翰則是他的同鄉人士。馮興不久去世,由兒子馮安繼續領導,直到趙昌到當地作安撫工作,亂事才結束(見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160─161頁。)中越史籍的內容之所以有這樣的差異,據編撰《欽定越史通鑑綱目》的史官說,是「蓋地遠,不詳也」(見《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前編卷之四,屬唐德宗貞元七年夏四月條)。
- ^ 《資治通鑑·唐紀》的說法有所迥異,提到桂仲武在招聯絡安南各地酋豪後,唐廷卻因他「逗遛」而貶為安州刺史,並派裴行立代任安南都護。但不久安南將士迎接桂仲武,殺楊清,而裴行立在赴任途中,於白州的海門鎮去世。唐廷便再任桂仲武為安南都護(見北京中華書局校注本,7779頁)。
- ^ 此一命令能否傳遞到蔡襲,後世史家抱懷疑態度。如《資治通鑑考異》指出:「《實錄》:『詔襲且住海門』。是令棄交趾,退屯海門也。按襲死時猶在交趾。蓋詔書到時,襲已被圍,不得通也。」(見北京中華書局校注本,8101頁。)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大越史記全書·外紀》裡有《屬隋唐紀》。
- ^ 陳重金(即陳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務印書館,41頁。
- ^ 陳重金(即陳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務印書館,39─40頁。
- ^ 王承文《越南新出隋朝〈舍利塔銘〉及相關問題考釋》,收錄於《學術研究》2014年第6期,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學術研究》雜誌社,100─101頁。
- ^ 魏徵等《隋書·劉方傳》,北京中華書局,1357─1358頁。
- ^ 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201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206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18頁。
- ^ 歐陽修《新唐書·地理志七》,北京中華書局,1111─1112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18─119頁。
- ^ 劉昫等《舊唐書·德宗本紀》,北京中華書局,372頁。
- ^ 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31─133頁;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11─212頁。
- ^ 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18頁。
- ^ 《資治通鑑‧唐紀》胡三省注,北京中華書局,7524頁。
- ^ 劉昫等《舊唐書·文苑傳上·劉胤之附劉延祐傳》,北京中華書局,4995頁;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6445頁。
- ^ 歐陽修《新唐書·宦官傳·楊思勗傳》,北京中華書局,4756頁;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6751頁。
- ^ 15.0 15.1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7524頁。
- ^ 吳士連《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屬隋唐紀》,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61頁。
- ^ 17.0 17.1 17.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7─218頁。
- ^ 18.0 18.1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7600頁。
- ^ 劉昫等《舊唐書·李象古傳》,北京中華書局,3641頁。
- ^ 歐陽修《新唐書·文宗紀》,北京中華書局,230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25─226頁;《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屬隋唐紀》則聲稱韓約是「為楊清所逐,奔還廣州」(見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162頁)。
-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7993頁。
-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8070頁。
- ^ 24.0 24.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八,北京中華書局,206頁。
- ^ 25.0 25.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08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08─209頁。
- ^ 27.0 27.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09頁。
- ^ 28.0 28.1 28.2 28.3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0頁。
- ^ 29.0 29.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1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2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2─213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3頁。
- ^ 33.0 33.1 33.2 《越史略》卷上,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567頁。
- ^ 34.0 34.1 34.2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4頁。
- ^ 劉昫等《舊唐書·文苑傳中·宋之問傳》,北京中華書局,5025─5026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5頁。
- ^ 劉昫等《舊唐書·酷吏傳下·敬羽傳》,北京中華書局,4861頁。
- ^ 《越史略》卷上,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567頁;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9頁。
- ^ 39.0 39.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6頁。
- ^ 40.00 40.01 40.02 40.03 40.04 40.05 40.06 40.07 40.08 40.09 40.10 40.11 40.12 40.13 40.14 40.15 40.16 40.17 40.18 40.19 40.20 40.21 40.22 40.23 40.24 40.25 40.26 40.27 40.28 40.29 40.30 40.31 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25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6─217頁。
- ^ 《舊唐書·李復傳》,北京中華書局,3337頁。
- ^ 劉昫等《舊唐書·憲宗本紀》,北京中華書局,416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18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及武尚清注,北京中華書局,221─223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及武尚清注,北京中華書局,223─224頁。
- ^ 47.0 47.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及武尚清注,北京中華書局,223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及武尚清注,北京中華書局,225頁。
- ^ 49.0 49.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25─226頁。
- ^ 50.0 50.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26頁。
- ^ 劉昫等《舊唐書·田布傳》,北京中華書局,3854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27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28頁。
-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2045─2046頁;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26─227頁。
- ^ 55.0 55.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29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30頁。
- ^ 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12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31─235頁;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12頁。
- ^ 歐陽修《新唐書·叛臣傳·高駢傳》,北京中華書局,6392頁
- ^ 60.0 60.1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44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45頁。
- ^ 劉昫等《舊唐書·昭宗本紀》,北京中華書局,771頁。
-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8640頁。
-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及胡三省注,北京中華書局,8640頁。
- ^ 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34─235頁。
- ^ 陳重金(即陳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務印書館,48頁;據呂士朋《北屬時代的越南》,曲承裕任靜海軍節度使的時間,在公元905年(見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版,141頁)。
- ^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南北分爭紀》,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69頁。
- ^ 歐陽修《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隱》,北京中華書局,813頁。
- ^ 歐陽修《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隱》,北京中華書局,813頁;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南北分爭紀》,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70─171頁。
- ^ 馬司培羅《占婆史》第三章《林邑》,臺灣商務印書館,40頁。
- ^ 馬司培羅《占婆史》第三章《林邑》,臺灣商務印書館,40─43頁。
- ^ 馬司培羅《占婆史》第四章《環王國及寶童龍之霸》,臺灣商務印書館,48頁。
- ^ 歐陽修等《新唐書·敬宗本紀》,北京中華書局,228頁。
- ^ 馬司培羅《占婆史》第五章《占婆》,臺灣商務印書館,50─51頁。
- ^ 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30頁。
- ^ 《蠻書校注》,樊綽撰,向達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07─108頁。
-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8066─8067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32頁。
-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8091─8092頁。
-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8094頁。
-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8095頁。
-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8096頁。
-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8098頁。
-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8101─8103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33─133頁。
- ^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北京中華書局,8105頁。
- ^ 劉昫《舊唐書·南蠻列傳·南詔下》,6284頁。
- ^ 黎崱《安南志略》卷第九,北京中華書局,231頁;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33頁。
- ^ 顧頡剛、史念海《中國疆域沿革史》第十七章第五節,北京商務印書館,144頁。
- ^ 王承文《越南新出隋朝〈舍利塔銘〉及相關問題考釋》,收錄於《學術研究》2014年第6期,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學術研究》雜誌社,95─101頁。
- ^ 元仁器《大隋九真郡寶安道場之碑文》,收錄於潘文閣、蘇爾夢主編《越南漢喃銘文匯編·第一集北屬時期至李朝》,遠東學院、漢喃研究院,8頁。
- ^ 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第四編第八章,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57頁;杜繼文《佛教史》,江蘇人民出版社,300─301頁。
- ^ 耿慧玲《越南青梅社鐘與貞元時期的安南研究》第三節《青梅社鐘內容的分析》,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27─28頁。
- ^ >《越南歷史貨幣》,中國金融出版社,13─14頁。
- ^ 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35─139頁。
- ^ 崔致遠《補安南錄異圖記》,收錄於《桂苑筆耕集》卷十六,北京中華書局,554頁。
- ^ 潘清簡等《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前編卷之四,貞元七年四月條。
- ^ 羅長山《越南傳統文化與民間文學》,雲南人民出版社版,328─329頁。
- ^ 97.0 97.1 歐陽修等《新唐書‧五行志三》,北京中華書局,928頁。
- ^ 歐陽修等《新唐書‧五行志三》,北京中華書局,937─938頁。
來源
[編輯]- (中文)魏徵等. 《隋書》. 北京: 中華書局(1996) ISBN 7101003168.
- (中文)劉昫等. 《舊唐書》. 北京: 中華書局(1995年)ISBN 7101003192.
- (中文)歐陽修、宋祁等. 《新唐書》. 北京: 中華書局(1995年)ISBN 7101003206.
- (中文)司馬光. 《資治通鑑》. 北京: 中華書局(1995)ISBN 7101001831.
- (中文)樊綽. 《蠻書》. 向達校注. 北京: 中華書局(1962).
- (中文)崔致遠. 《桂苑筆耕集》. 黨銀平校注. 北京: 中華書局(2007)ISBN 9787101053210.
- (中文)黎崱. 《安南志略》. 武尚清點校. 北京: 中華書局(1995)ISBN 7101011225.
- (中文)《越史略》(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日語)(中文)吳士連等. 《大越史記全書》. 陳荊和編校.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附屬東洋學文獻センター(昭和59-61年)(1984-1986).
- (法文)(越南文)(中文)潘文閣、蘇爾夢主編. 《越南漢喃銘文匯編·第一集北屬時期至李朝》. 巴黎、河內: 法國遠東學院、漢喃研究院(1998)ISBN 2855395658.
- (中文)王承文. 《越南新出隋朝〈舍利塔銘〉及相關問題考釋》,收錄於《學術研究》2014年第6期. 廣州: 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學術研究》雜誌社(2014).
- (中文)耿慧玲. 《越南青梅社鐘與貞元時期的安南研究》. 香港: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2010)ISBN 9789881913913.
- (中文)喬治·馬司培羅. 《占婆史》. 馮承鈞譯. 臺灣: 臺灣商務印書館人人文庫版(民國62)(1973).
- (中文)呂士朋. 《北屬時期的越南》.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964).
- (中文)陳重金(即陳仲金). 《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 戴可來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1992)ISBN 7100004543.
- (中文)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 《越南歷史》. 北京大學東語系越南語教研室譯. 北京: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 (中文)郭振鐸; 張笑梅. 《越南通史》.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ISBN 7300034020.
- (中文)顧頡剛、史念海. 《中國疆域沿革史》. 北京: 商務印書館(1999)ISBN 7100026474.
- (中文)羅長山. 《越南傳統文化與民間文學》.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ISBN 7222040153.
- (中文)雲南省錢幣研究會、廣西錢幣學會. 《越南歷史貨幣》. 北京: 中國金融出版社(1993)ISBN 7504911186.
- (中文)杜繼文主編. 《佛教史》.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ISBN 7214041367.
- (中文)新亞研究所-《隋書》.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16).
- (中文)新亞研究所-《舊唐書》.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3).
- (中文)新亞研究所-《新唐書》.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5).
- (中文)新亞研究所-《舊五代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16).
- (中文)新亞研究所-《新五代史》.[永久失效連結]
- (越南文)(中文)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chữ Nôm─《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屬隋唐紀》. [2009-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越南文)(中文)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chữ Nôm─《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全書·南北分爭紀》.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越南文)(中文)Hội Bảo tồn Di sản chữ Nôm-《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前編卷之二至卷之五. [2012-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