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逸周書》又名《周書》、《周志》,隋唐以後稱《汲冢周書》,中國先秦史籍。全書十卷。《漢書·藝文志》將之列於六藝,在四庫全書之中為史部別史類。

相傳《逸周書》是孔子刪定《尚書》後所剩,是為《尚書·周書》的逸篇,故得名。東漢蔡邕認為《逸周書》的作者是周公[1]一說《逸周書》是在晉武帝咸寧五年(279年)發自汲冢,但《漢書·藝文志》中已提到《逸周書》,表明《逸周書》並非在晉代以後才出現於世。[2]現代學者推斷今本《逸周書》是由晉人將漢代流傳的《逸周書》同汲冢中出土的《周書》匯編而成。[3]今本10卷,正文70篇,11篇有目無文。王士漢(1669)首次描述了這種情況。在此之前,各章的流傳尚有學術爭議。該書記錄了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穆王厲王景王時代的歷史事件。

中國史學史將其歸為雜史,排除在《二十四史》之外。

標題[編輯]

逸周書》又名《周書》、《周志》,隋唐以後稱《汲冢周書》。

《周志》見於傳世文獻:《左傳·文公2年》中引用了《逸周書》原文。[4][5]這一引用很有價值,因為其將《逸周書》(《周志》)與其他《書》區別開來,並可能是指其教育功能。[6]

《漢書·藝文志》稱之為周書。謝墉為抱經堂本作序所說,「『周書』本以總名一代之書,猶之『商書』、『夏書』也。」由於《尚書》中已有《周書》,把《漢志》著錄的《周書》71篇改稱《逸周書》,是比較方便的。今傳本《逸周書》末有序,列舉七十篇標題,加上序本身,恰合71篇之數。蔡邕《明堂月令論》云「《周書》七十篇,《月令》第五十三」,今本仍在第五十三。

左傳》、《國語》引《周書》多次,其內容在今《尚書》之中;《墨子》《戰國策》也引《周書》多次,其內容在今《逸周書》中。《左傳》引用《逸周書》時,稱「周志」或曰「書」。

《逸周書》最早見於西漢劉向:《漢書·藝文志》注引劉向雲「(《周書》,)周時誥誓號令也,蓋孔子所論百篇之餘也。」[7] 今人羅斌認為:

也許在西漢早期的某個時候,《周書》的傳世版本得到擴充,產生了正好有71章的文本,這樣加上《尚書》的29章,就有所謂「百篇」了。這樣就可以解釋《逸周書》那些似乎與主題完全無關或只是暫時相關的章節了。[8]

《汲冢周書》於西晉初年(約279)出土於汲郡(今河南省衛輝市附近)的魏襄王墓(公元前296),是汲冢書的一部分。夏含夷指出,現行的兩種稱呼都是缺乏根據的,而早期文獻都稱之為《周書》。[9]不過《周書》也是《尚書》的一部分,所以還是稱為《逸周書》以作區分。

內容[編輯]

根據語言風格和主題的一致性,現代學者發現《逸周書》中的32篇構成了處理政務與軍事主題的核心部分。[10]剩下27篇描述了上至文王,下至景王的歷史事件,補充篇章則記錄了天文(《時訓》)與諡法(《謚法》)。

羅斌不同意夏含夷所說的「文本無明顯條理」,認為「事實上,大多數章節的材料都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11]例如,至少有18章的標題包含「文」(文王)或「武」(武王),[12]現存59章中至少有28章「明確在文王、武王的時期」。

以下是篇名一覽,加*的僅留有標題,有目無文。《大匡》有兩篇。

1-10 度訓 命訓 常訓 文酌 糴匡 武稱 允文 大武 大明武 小明武
11-20 大匡 程典 *程寤 *秦陰 *九政 *九開 *劉法 *文開 *保開 *八繁
21-30 酆保 大開 小開 文儆 文伝 柔武 大開武 小開武 寶典 酆謀
31-40 寤儆 武順 武穆 和寤 武寤 克殷 大匡 文政 大聚 世俘
41-50 *箕子 *耆德 商誓 度邑 武儆 五權 成開 作雒 皇門 大戒
51-60 周月 時訓 *月令 諡法 明堂 嘗麥 本典 官人 王會 祭公
61-70 史記 職方 芮良夫 太子晉 王佩 殷祝 周祝 武紀 銓法 器服

編寫時間與地點[編輯]

《逸周書》篇目有與出土青銅器銘文相近的語段。[13] 夏含夷認為,《逸周書》經歷了兩次修訂。[7]

第一次發生在戰國中前期,一位編者編纂了32篇核心文本,具有戰國文本的語言與思想特點,並被《左傳》《韓非子》《戰國策》等引用。

第二次發生在西漢早期,另一位編者重編了70章和序(仿《尚書》舊序)。次要章節創作時間或早或晚於核心章節,例如《武順》使用「帝」一詞,羅斌認為這篇當作於秦始皇之前。[14]晚清學者朱右曾指出,《逸周書》雖然可能並非作於周初,但也沒有戰漢偽書的特徵。

《逸周書》在諸子中的思想脈絡仍不清楚。羅斌指出,有幾家(包括儒學一支)強調「文治武功」的概念。[15]

經學界認為《逸周書》最早的章節可能是在地流傳下來的,保存下來的引文確實大多出自晉人之手。《逸周書》與《文子》在主題上也有許多相似之處,後者據稱也是晉國人所編。[16]

文本史[編輯]

《二十四史》的《藝文志》提供了寶貴的歷時資料。《漢書·藝文志》(111)記載了《周書》或稱《周史記》,有71章;《隋書》(636)載《周書》有十卷,是汲冢書的一部分。顏師古(581–645)注《藝文志》時,稱71章中僅存45章;但劉知幾(661–721)則稱71章全部有存。《舊唐書》(945)列出三國孔晁注8卷本《周書》;《新唐書》(1060)列出10卷本《汲冢周書》和孔晁注8卷本《周書》。《宋史》(1345)及之後的史書都只列出了10卷本《汲冢周書》。夏含夷的結論是,唐代之前存在兩個不同的版本,即8卷本孔晁注周書,和10卷本《汲冢周書》。[17]北宋時期兩者被編在一起,11章的佚失發生在南宋中期之前。

這兩種將現存《逸周書》與汲冢書、孔晁注聯繫起來的說法,在歷史性上值得懷疑。第一,當代對《逸周書》的研究明確表明,所收文本不可能與《竹書紀年》一起從汲冢墓中出土。夏含夷就認為:「從公元前296年襄王下葬,到公元280年出土的近六百年中,《逸周書》一直作為《周書》這樣一個整體存在。」[18]部分章節(如《職方》)的內部證據表明,該章寫於秦統一之後。[19]第二,最早作注的孔晁不太可能參考過汲冢書。雖然孔晁生卒年不確定,但與王肅(195–256)當是同時代人,最後一次提到是在266年的諭旨中。故而夏含夷斷定孔晁注肯定是在280年出土之前就添加到文本中的。[20]史料記載了許多解讀汲冢書的學者,其中沒有孔晁。

《逸周書》作注工作始於三國孔晁,延續至今。孔晁注現存59章中的42章,並收於大多數版本中。清代學者對《逸周書》有豐富的研究。盧文弨(1717–1796)批註本基於元、明兩朝的8個版本,並收集了清初12種注。《四部備要》(1936)重印了盧文弨本,稱為抱經堂本。《四部叢刊》(1919)重刊了最早的版本,即嘉興省立書院的章檗本(1543)。 與其他大多數古籍相比,《逸周書》一直被中外學界所忽視。羅斌認為:「對這部書的偏見,部分原因可能是人名誤以為《周書》是孔子剔除出去的不適合收在《尚書》裏的篇目(《尚書》裏面本就有《周書》),這也是導致它被忽視的原因之一。」[21]

平行文本[編輯]

司馬遷知道與《逸周書》相近的一些文段,《史記》關於周代歷史的部分與《逸周書》有很多相似之處,尤其《克殷》與《多義》兩篇幾乎被完整抄錄進《史記》。[22]這觀察最早由丁黼做出。[23]

關於《逸周書》的出土文物有

  • 湖南張家界慈利縣竹簡(1987出土)有相當完整的《逸周書·大武》。[24]
  • 《逸周書》中的《皇門》《命訓》及傳世本有目無文的《程寤》片段見於清華簡(2008)。

傳統學界態度[編輯]

《世俘》遭孟子譴責,並被司馬遷忽略,可能是《世俘》被收入《逸周書》而非《尚書》的原因之一。[25] 《逸周書》成書後,宋朝之後的傳統儒家學者(丁黼等人)譴責《逸周書》沒有充分反映歷史,立場特點是將道德判斷與文本批評結合起來。明初方孝孺(1357–1402)的譴責最尖銳,《遜志齋集》:「王者之師,禁亂除暴,以仁義為本。其《大武篇》則曰:『春違其農,夏食其榖,秋取其刈,冬凍其葆。』不仁孰甚焉!其《大明篇》則曰:『委以滛樂,畧以美女。』不義孰甚焉!此後世稍有良心者所不忍為。……其他若是者甚衆。及載武王伐商之事,往往謬誕,與書不合。由此觀之,決非《周書》謂孔子刪定之餘者,非也。其中若《諡法》《周月》《時訓》《職方》之篇,又與《爾雅·月令》間有合者,竊意漢初書亡,隱士縉紳之流所偽者以為《周書》,而司馬遷不察,故引而用之。劉向因以為古書耳……」[26]

近年烏克蘭學者葛覺智指出,《世俘》是已有文段的匯編。從這個角度出發,便可更好理解《世俘》的組織結構、俘虜和牲畜的總數等,它展示的王權理想與周天子征伐的「天命」道德主義相去甚遠,因此,孟子拒絕接受可能是更真實的記載[27]

註釋[編輯]

  1. ^ 蔡邕:《月令章句》
  2. ^ 王應麟《困學紀聞》說:「《周書》,《隋》、《唐志》系之汲冢,而《束晳傳》及《左傳正義》引王隱《晉書》所載竹書之目無《周書》,然則繫於汲冢誤矣。」
  3. ^ 羅家湘《逸周書研究》認為:「《逸周書》是以春秋早期編成的《周志》為底子,在戰國早期由魏國人補充孔子《尚書》不用的材料以及當時流行的兵書等,編為《周書》。劉向整理的《周書》有71篇,晉孔晁為之作注,唐代僅存45篇,唐後又佚3篇。西晉時汲冢出土《周書》,見載於《隋書·經籍志》等,唐後人將剩下的42篇孔注本與汲冢本參並為一,稱為《汲冢周書》。明以後,逐漸改稱《逸周書》。」
  4. ^ 《春秋左氏傳·文公二年》. 逸周書. 《周志》有之:『勇則害上,不登於明堂。』 
  5. ^ 《逸周書·大匡》. 逸周書. 勇如害上,則不登於明堂 
  6. ^ Luo 2006,第60-1頁.
  7. ^ 7.0 7.1 Shaughnessy 1993,第230頁.
  8. ^ McNeal 2002,第59頁.
  9. ^ Shaughnessy 1993,第229頁.
  10. ^ Shaughnessy 1993,第229-30頁.
  11. ^ McNeal 2002,第50頁.
  12. ^ von Falkenhausen 1996.
  13. ^ 李学勤教授撰文討論柞伯鼎銘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歴史研究所 先秦史研究室, 2007-11-17 [2023-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2) 
  14. ^ McNeal 2002,第56頁.
  15. ^ McNeal 2002,第60頁.
  16. ^ 蒙文通朱右曾:分析見Luo 2006,第62–6頁。
  17. ^ Shaughnessy 1993,第231頁.
  18. ^ Shaughnessy, Edward L. Rewriting Early Chinese Text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6: 58. 
  19. ^ Shaughnessy 1993,第232頁.
  20. ^ Shaughnessy, Edward L. (1986), "On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Bamboo Annal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6.1:149–180. p. 160.
  21. ^ McNeal 2002,第46頁.
  22. ^ McNeal 2012,p. 193-4 n15.
  23. ^ McNeal 2012,第92-3頁.
  24. ^ McNeal 2012,第82頁.
  25. ^ Shaughnessy, Edward L. ′New′ Evidence of the Zhou Conquest. Early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6: 57–79. JSTOR 23351656. 
  26. ^ McNeal 2012,第92-6頁.
  27. ^ Grebnev, Yegor. The Record of King Wu of Zhou's Royal Deeds in the Yi Zhou Shu in Light of Near Eastern Royal Inscript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8, 138 (1): 73–104. doi:10.7817/jameroriesoci.138.1.0073可免費查閱. 

參考[編輯]

  • 《逸周書匯校集注》 作者:張懋鎔黃懷信田旭東
  • 王連龍:談汲冢《周書》與《逸周書》,載《中原文化》2014年第4期
  • von Falkenhausen, Lothar. The Concept of Wen in the Ancient Chinese Ancestral Cult.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1996, 18: 1–22. JSTOR 495623. doi:10.2307/495623. 
  • 羅家湘. 《逸周书》研究.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 McNeal, Robin. The Body as Metaphor for the Civil and Martial Components of Empire in Yi Zhou shu, Chapter 32; With an Excursion on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Yi Zhou shu.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2002, 122 (1): 46–60. JSTOR 3087652. doi:10.2307/3087652. 
  • McNeal, Robin. Conquer and Govern: Early Chinese Military Texts from the Yi Zhou Shu.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2. 
  • Shaughnessy, Edward L. I Chou shu 逸周書 (Chou shu). Michael Loewe (編). Early Chinese Texts: A Bibliographical Guid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1993: 229–232. 

腳註[編輯]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Zhou2005_61」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Shaughnessy1999_294」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Wilkinson2000_465」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Lee2000_477」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引用錯誤:在<references>標籤中name屬性為「Theobald2010」的參考文獻沒有在文中使用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