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伽藍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洛陽伽藍記》是一部集歷史地理佛教文學於一身的名著,在《四庫全書》將其列入史部地理類,簡稱《伽藍記》,為北魏楊衒之[1]所撰,成書於東魏孝靜帝時。書中歷數北魏洛陽城伽藍佛寺),分城內、城東、城西、城南、城北五卷敘述,對寺院的緣起變遷、廟宇的建制規模及與之有關的名人軼事、奇談異聞都記載詳核。與酈道元水經注》一同,歷來被認為是北朝文學的雙璧。

緣起描述[编辑]

據書中自言,作者在魏孝莊帝永安年間(528年-529年)曾官奉朝請,見帝都洛邑極盛時。時隔二紀,孝靜帝武定五年(547年),因行役重覽洛陽,見其「城郭崩毀,宮室傾覆,寺觀灰燼,廟塔丘墟,牆被蒿艾,巷羅荊棘」,甚至連鐘聲都罕聞。追思往昔,難免黍離麥秀之悲,故撰斯記,傳諸後世。

洛城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遷都於此,直到孝靜帝天平元年(534)遷都鄴城止,一直是北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尤其是孝文漢化後,洛陽城達到空前的繁榮,一時文物典章都極為可觀。其間因為天子后妃帶頭佞佛,王公士庶競相捨宅施僧,上起太和(477-499)末,下至永熙(532-534),四十年間,修建寺宇達到一千三百餘所。這些浮圖建築的壯麗,裝飾的華美和貴家的豪奢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寺院見證了北魏京師洛陽的興廢,不少大伽藍(如胡太后建造的永寧寺(516-534))還成為重大歷史事件的舞臺。

《洛陽伽藍記》作於北魏滅亡,西魏分裂(534年)後,楊衒之借佛寺盛衰,反映國家興亡,其中既寄託了故國哀思,又寓含著治亂訓鑑。至於綴拾舊聞掌故,詳述京城地理,正《魏書》之曲筆,補史志之闕失,於歷史地理研究亦佔重要地位。《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其文穠麗秀逸,煩而不厭」,繁簡得宜,文筆優美,從文學藝術的角度來看也是上乘之作。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认为:“楊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为公认的反佛的激烈文献。”

《洛陽伽藍記》原書有正文、子註之別,註語佔大半。唐朝以前文註分明,宋朝以後在傳抄過程中文註混淆,讀解不便。至道光間,方有吳若準撰《洛陽伽藍記集證》,改定正文、子註,恢復原貌,但正文太简,注文过繁。

版本[编辑]

嘉靖 如隐堂刻本, 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万历 古今逸史刻本
汲古阁津逮秘书刻本
乾隆年间汉魏丛书本
嘉庆学津讨原本
真意堂丛书活字本
道光吳若準撰《洛陽伽藍記集證》

校注本[编辑]

周延年 《洛阳伽蓝记注》
田素兰 《洛阳伽蓝记校注》
范祥雍 《洛阳伽蓝记校注》
杨勇校笺 《洛阳伽蓝记校笺》 台北正文书局 1982
劉九洲注譯,侯迺慧校閱《新譯洛陽伽藍記》 台北三民書局 1994,1998
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 中华书局 2006,2008
周祖謨校譯釋《洛陽伽藍記校釋》中華書局 1963

翻译本[编辑]

此书卷五宋云出使西域一节,有法国沙畹翻译本。

此外,还有日本学者人矢义高译注的《洛阳伽蓝记》(平凡社,1974);英国W.J. F.Jemier译注的Memories of Loyang:Yang Hsiian-chik and the Lost Capital(493- 534)(Oxford:Clarendon Press,1981)、美国华裔学者王伊同的评本A Record of Buddhist Monasteries in Lo-yang(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等。[2]

邱苏伦的泰文全译本,于2011年在泰国出版发行。

  • ลั่วหยางสังฆารามรำลึก หยางเสวี้ยนจือ (ราชวงศ์เป่ย์เว่ย์)/ โดย Yang Xuanzhi,แปลโดย ชิว ซูหลุน.กรุงเทพฯ: โรงพิมพ์แห่งจุฬาลงกรณ์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 2554.

注釋[编辑]

  1. ^ 楊衒之,生於北魏,而《魏書》無傳,生卒無考,家世爵里皆有爭議。釋道宣《廣弘明集》作陽衒之,云其北平人。一作羊衒之,始自唐劉知幾史通》,南宋晁公武《讀書志》因之。《洛陽伽藍記》書首署名「魏撫軍府司馬楊衒之」。
  2. ^ 王建国.20世纪以来《洛阳伽蓝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1(6):716-720 8.

參考資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