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薩族
巴布薩族 | |
---|---|
總人口 | |
約1,000人 | |
分佈地區 | |
台灣中大肚溪以南至濁水溪之間的海岸區域,包括彰化平原地帶,埔里北門里梅仔樹腳及埔里籃城里東螺 | |
語言 | |
巴布薩語(已滅絕) 漢語(中華民國國語、臺灣閩南語) | |
宗教信仰 | |
海伯信仰 | |
相关族群 | |
巴布薩族(巴布薩語:Babuza, Hinapavosa, Poavosā[1]),或因台灣閩南語漢字發音猫霧捒族[2],為台灣平埔原住民,即荷蘭人所稱的費佛朗(Favorlang),主要居住在大肚溪以南至濁水溪之間的海岸區域,包括彰化平原地帶。在平埔原住民清道光三年(1823年)受邀入墾埔里後,陸續有族人移入埔里,於埔里北門里梅仔樹腳及埔里籃城里東螺[3]尙有聚落。現存屬於彰化地區的《虎尾壟語詞典》,於1650年由荷蘭宣教師吉爾伯特斯·哈帕特以荷蘭文編寫。[4]
名稱
[编辑]「巴布薩」主要音譯自族語稱呼「Babuza」。
「猫霧捒」則來自廣泛分布於今台中市市區南半部的猫霧捒社,日治時期乃至戰後的學者常因猫霧捒社(巴布拉語:Babusaga)的台語發音「bâ-bū-sak」而將其視為巴布薩族,甚至以「猫霧捒族」來對譯「Babuza」一詞,並將猫霧捒社歸入巴布薩族之中。
然而學者簡史朗從語言證據指出猫霧捒社並非巴布薩族,而是巴布拉族(Papora)。[2][5]
聚落
[编辑]巴布薩族主要居住在大肚溪以南至濁水溪之間的海岸區域,包括彰化平原和台中盆地西南邊緣地帶。重要聚落有東螺社、西螺社、二林社、眉里社、半線社、柴仔坑社、阿束社等。各社中除東螺社部分移住宜蘭外,其餘都於清代道光年間陸續遷至埔里。
- 馬芝遴社(彰化縣福興鄉)
- 眉裡社(彰化縣溪州鄉)
- 大武郡社(彰化縣社頭鄉)
- 大突社(彰化縣溪湖鎮)
- 半線社(彰化縣彰化市)
- 柴仔阬社(彰化縣彰化市)
- 阿束社(Asoso,原彰化縣和美鎮,1718年大洪水後遷彰化縣彰化市)
- 二林社(彰化縣二林鎮)
- 東螺社(Dabale-Boatao,彰化縣埤頭鄉,後移居南投埔里Taoparī)[6]
- 西螺社(Sailei,雲林縣西螺鎮)
- 虎尾壠社(雲林縣虎尾鎮、土庫鎮一帶)
歷史
[编辑]巴布薩族與鄰近的安雅、拍瀑拉族混居,因此對於巴布薩族的記載和了解十分地模糊。關於巴布薩族的記載可參見《番俗六考》、《番社采風圖考》、《重修鳳山縣志》。巴布薩族居住於彰化平原和台中盆地西南邊緣地帶,在明代已有漁獵粗耕的農業社會形態。重要聚落包括東螺社、西螺社等;因受漢人移民影響,各社於清道光年間被迫陸續遷移至南投埔里。巴布薩語發音的地名,可能之例為鹿港,有認為鹿港是Rokau-an一音的轉譯。另依中國學者認為:漢人本位的政治角度兼顧統一目的的論述,以往漢人稱為「流求」「琉球」或為巴布薩語的直譯,可證明台灣就是古代中國所稱的流球。本地另如西螺、芳苑、民雄等地名都是巴布薩語演變而來,為歷史留下了最好的見證。[7]
伊能嘉矩的資料上記載,在埔里東螺社的巴布薩族人,知道其原有語言的不多,即使有人記得,語詞也有限,但其語言特色是促音用得很多。在風俗方面,都已漢化了,只有女子仍保留熟番的髮式。在清代因族內的青少年腳力好,跑起來好像施展輕功一般,速度極快,所以當時駐台的清代政府機構常雇用他們來傳遞公文。
巴布薩族的經濟生活以狩獵為主,簡單的農產及捕魚為輔,但仍需要休耕來維持土地的肥沃度。以南屯為居的巴布薩族,其經濟活動則處於維生經濟的階段,對土地已有若干程度的開墾。在1684年(清康熙年間)漢人大量開墾後,因所居地位居彰化平原進入台中盆地的要衝,因此打造犁頭與農具的店鋪雲集,形成販賣農具和農產品交易中心,“犁頭店街”的聲名遠播,進而發展為台中盆地最早的聚落。[2]
飲食
[编辑]十六世紀和漢族接觸後,巴布薩族逐漸採納漢民族的灌溉水稻種植法,讓原本用來釀酒的稻米成為主食。巴布薩族也逐漸捨棄原有的游耕與遷村,改為定耕,農耕時也會使犁、鋤頭等農具以及飼養牛隻作為耕作的力役。巴布薩族不食牛及犬肉,有飲酒的習慣。巴布薩族有取海水曬乾製鹽的習慣,色黑味苦,稱『幾魯』。但由於製鹽的品質不佳,因自荷西時期起,大多是和漢人交易取得。[8]
衣著服裝
[编辑]巴布薩族夏天會以麻片為衣,因其涼爽且便於渡水。在髮型上巴布薩族有立髮的習慣,頂髮分兩邊,將兩髻梳結,稱為『對對』。女子有紗頭箍,稱為『苔苔悠』,婦女配戴珠串,名為『麻海譯』。[8] 東螺社於農曆八月十五夜晚以家族為單位,舉行祭祖儀式,至今後代族人仍然會在傳統日期於家中進行傳統祭祖儀式。每年農曆二月間,巴布薩、巴布與洪雅諸族會舉行換年儀式。男女皆披紅襖或以錦繡製成的衣物,稱『色練』。數十人挽手而歌,且歌聲婉轉哀戚。而農作在農曆七月收成間各族也會舉辦收穫祭。
婚俗
[编辑]巴布薩族以入贅及娶妻兩者兼行,但以入贅為主要方式且有自幼訂婚的習俗。巴布薩族娶妻方式為男方給予女方聘禮,且於結婚當天男女雙方並坐杵臼上,將新婦娶進門。婚嫁時新娘會戴嵌有蛤圈即燒石珠及插有雉尾羽的頭飾,稱為『搭搭干』。[8]
祭典
[编辑]每年農曆二月間,巴布薩、巴布拉與洪雅諸族會舉行換年儀式。男女皆披紅襖或以錦繡製成的衣物,稱『色練』。數十人挽手而歌,且歌聲婉轉哀戚。而農作在農曆七月收成間各族也會舉辦收穫祭。
參見
[编辑]註釋
[编辑]參照
[编辑]- ^ 伊能嘉矩著, 森口恆一編著, "伊能嘉矩蕃語調查ノート" ISBN 9784938718862, 風響社, 1998.
- ^ 2.0 2.1 2.2 簡史朗. 「猫霧捒社」的族群歸屬辨正 (PDF). 國立政治大學. 2016 [2022-03-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4-03) –通过政大機構典藏.
- ^ 伊能嘉矩著, 森口恆一編著, "伊能嘉矩蕃語調查ノート" ISBN 9784938718862, 風響社, 1998.
- ^ 李壬癸. 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 前衛出版社. 2011-01: 272–273. ISBN 978-957-801-660-6.
- ^ 清水純; 李文茹. 猫霧捒社番曲與巴布拉族─淺井惠倫臺灣影像資料探討. 台灣文獻. 2010, 61 (4).
- ^ 林昌華. 法波蘭. 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 2011 [2011-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9).
- ^ 杜正勝(題解). 番社采風圖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98.
- ^ 8.0 8.1 8.2 黃叔璥. 台灣海差錄卷六.
外部連結
[编辑]- 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央研究院南島語數位典藏
-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台灣大百科全書
- 番社采風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重修鳳山縣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