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摩天大樓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32.75.163留言2020年11月12日 (四) 23:24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太平山頂觀賞香港維多利亞港兩旁的大量摩天大樓
香港最高的大樓排序

本列表把香港建築物摩天大樓按高度排列。香港是一個擁有大量摩天大樓的城市,由於香港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因此建造摩天大樓的經濟效益在香港特別明顯。以150米作為摩天大樓的界定門檻,香港現存摩天大樓不少於215棟。香港的摩天大樓不限於商業大廈,亦包括了住宅。全球最高100棟住宅大樓中,最少一半位於香港[1]。截至2013年1月,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樓中前50位的香港佔據了6個席位。

具代表性的摩天大樓

環球貿易廣場
國際金融中心
中銀大廈
中環中心
圓型的合和中心
滙豐總行大廈
  • 中環廣場位於灣仔港灣道18號,於1992年建成時曾是亞洲及香港最高的建築物,目前為全香港第三高的摩天大樓。中環廣場樓高374米,地上78層,樓層平面呈三角形。樓頂上的旗桿頂部裝有風速計,標高則為378米。
  • 中銀大廈位於中環花園道1號,由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大廈樓高70層,樓高305米,加頂上兩桿的高度共有367.4米。在1989年建成時是香港最高的建築物,亦是當時美國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廈。其外型取材自竹筍,寓意「節節高升」,象徵著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大廈是中銀香港的總部。
  • 怡和大廈前稱康樂大廈,位於中環康樂廣場1號,於1973年落成,是香港首幢摩天大樓,在1970年代曾經是香港最高的建築物。大廈共有52層,樓高178.5米,由動工至平頂只用了16個月,建築速度是當時的一項紀錄。怡和大廈由香港置地興建,圓形的窗戶設計是其特色。
  • 如心廣場(Nina Tower)是香港新界的最高建築,位於荃灣西楊屋道8號,由兩座分別為88層和42層高的商業建築物組成,高座高318.8米,低座高163.7米。高座的其中30層為甲級寫字樓,其餘樓層及低座全棟皆經營酒店服務,如心廣場本來有意建成為全球最高摩天大樓。不過,隨著香港國際機場於1998年遷往赤鱲角,荃灣上空成為飛機主要航道,政府於1995年1月拒絕批准如心廣場的原設計,結果華懋集團需要將如心廣場「一分為二」,改為一高一矮的形式,前後共花了近10年的時間完成。

歷史

相對於美國紐約等大城市,香港興建摩天大樓的歷史其實很短。早期的香港主要為轉口港,對摩天大樓及辦公室的需求未算太高。加上香港政府於1903年頒佈限制建築物高度的規定:興建超過5層的建築須得到香港總督會同行政局審批核准。因此當時香港只有很少高樓。1930年代至1940年代,當時的香港滙豐銀行總行大廈成為全香港最高的大廈;1950年代以前,半島酒店則是九龍半島最高建築物[2]。直到1955年,香港政府修改建築條例,放寬對建築物高度的規定。在此之前,在香港超過5層的高樓只有十多座。而首座受惠於政策修訂的高樓,便是同年落成的住宅蟾宮大廈。不過到1960年代,新建的高樓仍未有超越500英尺或150米的摩天大樓門檻。

隨著香港經濟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開始出現高速發展,香港首棟摩天大樓在1973年落成,是位於中環的康樂大廈(現已改名怡和大廈)。其後隨著香港經濟的起飛,地產價格急速上升,香港亦逐漸發展成亞洲的金融中心,一些跨國機構開始在香港開設辦事處以至地區性總部,對辦公室的需求上升,在中環、金鐘及灣仔等商業區內陸續出現摩天大樓。合和中心、中銀大廈及中環廣場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曾先後成為香港以至亞洲最高的建築物。由於九龍半島大部份皆處於舊啟德機場航道之下,建築物高度受限制,因此在1999年前在九龍區的摩天大樓較少。

建築特色

由於香港土地稀少,所以建築物只有向高空發展。早期的摩天大樓皆作辦公室用途,1990年代起,一些住宅樓宇亦以摩天大樓形式興建,部份住宅樓宇的高度比一些國家最高的辦公室大廈更高。現時全港最高的住宅擎天半島第一座是世界第7高的純住宅大廈。地利根德閣第三座在1993年落成時是全世界最高的純住宅大廈,直至川普世界中心Trump World Tower)於2001年建成。港島區最高的住宅建築、2003年落成的曉廬則是全世界首個引進了阻尼系統的住宅大樓。

颱風

由於香港並非處於活躍的地震帶,香港的摩天大樓一般沒有特別的防震設計或設備。但香港時常受到颱風吹襲,因此香港的摩天大樓在設計時,必須能夠抵受十號風球時所出現的颶風或更高的風力。香港的摩天大廈設計上所承受的風力,比有“風之城”之稱的芝加哥強兩倍(按:「Windy City」其實不是大風城市的意思,而是源於其居民普遍善於詞令,政客尤甚);而所能承受的切變力,則更為洛杉磯為防預地震而設的四倍。

飛行航道

1998年啟德機場搬遷前,由於飛行航道經過大部份九龍地區,因此政府對九龍區實行嚴格的高度限制。在九龍城區的建築物,通常只有數層以至十多層。而然於啟德機場搬遷前在尖沙咀旺角西九龍一帶超過20層的建築也多不勝數,如在1966年建於旺角彌敦道胡社生行大廈,它的26樓圓頂層便是當年香港唯一的旋轉餐廳,比灣仔合和中心的旋轉餐廳更早存在於香港,而在奶路臣街1號的源發大廈也有23層。在啟德機場搬遷後,九龍城區的高度限制才被取消,而近年九龍部份地區,如尖沙咀、旺角及西九龍一帶亦出現了不少新建的摩天大樓。

現時的香港國際機場飛行航道仍會經過青衣荃灣一帶,但飛行高度較啟德機場航道為高。相對於昔日對九龍區的限制,政府對這些地區實行較寬鬆的高度限制。不過,荃灣區新落成的如心廣場則受此高度限制所影響,使其原來高度超過520米的設計需要大幅削減。

結構

香港的摩天大樓多數為鋼筋加固混凝土結構,或鋼架結構及加固混凝土核心。純鋼架結構的摩天大樓在香港很少。以鋼筋及混凝土建造的樓宇,使用壽命較長,而防火能力及抵受撞擊的能力,相對純鋼架結構的樓宇為高。

防火設施

根據香港建築物條例規定,樓高超過二十五層的大廈需要設立隔火層(或稱避火層,其中若大廈不超過四十層,天台可視作避火層),因此樓高超過四十層的大廈需要在大廈中層設置隔火層。隔火層不設任何辦公室或住宅單位,萬一火警發生時,可令火勢較不易蔓延。

政府亦規定香港的摩天大樓需裝置自動灑水系統,當火警鐘被啟動,或感應器感應到火災發生,便會自動灑水以阻止火勢蔓延。

升降機

怡和大廈地下升降機大堂

升降機對摩天大樓的重要性,正如地鐵對城市一般重要。摩天大樓樓層多,出入的人次亦較多,因此升降機設備需比一般大廈作更多考慮。目前香港不少摩天大樓的設計,載客升降機不能由地面直通至頂層,要前往較高層的搭客需在指定的樓層轉乘升降機,以減低升降機平均上落時間。通常由地面大堂至指定樓層會使用較高速及載客量較高的升降機。部份新建摩天大樓,如中環國際金融中心,更裝置了雙層升降機,以在有限空間之下運載更多搭客。

一些摩天大樓亦善用升降機的空間作廣告宣傳,如在升降機內加入液晶顯示屏播放廣告,最新新聞、財經及天氣等資料,為搭客在使用升降機的時間提供資訊,亦可增加廣告收入。部份摩天大樓亦加強了在升降機內手提電話的接收,以方便使用者。部份摩天大樓如合和中心,則安裝了觀景升降機,讓搭客可欣賞大樓外的景色。

玻璃幕牆

不少香港摩天大樓都使用玻璃幕牆,特製的玻璃除了調節至只讓適量的太陽光進入室內,並有隔絕室內的冷氣之用(香港的夏天較炎熱和潮濕),可是這卻令不少陽光反射到地面,形成熱島現象。同時,香港摩天大樓的玻璃一般亦加強了厚度和強度,以抵禦香港每年5月至8月的颱風季節。不過實際經驗卻證明,在最惡劣的颱風之下香港摩天大樓的玻璃並非絕對安全。1999年颱風約克襲港引致十號風球,灣仔區中環廣場入境事務大樓等多棟摩天大樓的玻璃幕牆便曾大量破裂。相信是狂風吹起的雜物撞擊玻璃,引致碎裂,造成的碎片則再引起連鎖反應。

影響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左)及環球貿易廣場(右)
優點

摩天大樓對香港的環境帶來多種影響,現代化的摩天大樓林立,除可善用香港有限的土地資源外,亦有助提升香港在國際間的形象。在摩天大樓的高層通常可俯瞰海港兩岸的景色,景觀也較不受其他建築物所遮擋。摩天商業或住宅大樓,其高層單位的租金或售價通常較高,令地產發展商盡量把大樓建得更高。在旅遊業方面,香港亦因這些佈滿維多利亞港兩岸的摩天大樓形成一幅繁華的景色,特別是夜晚時份,熳天燈火,而有世界三大夜景之稱。此外,每年12月聖誕節至新年期間,尖沙咀灣仔中環一帶不少高廈均置上聖誕燈飾,為節日迎造不少氣氛,亦刺激有助旅客訪港。近年香港旅遊發展局籌辦的幻彩詠香江,利用多座摩天大樓及特別的燈光效果點綴維多利亞港,成為香港吸引海外及中國內地旅客的一個景點。

缺點

摩天大樓過多,令香港成為名副其實的「石屎森林」。密集的摩天大樓令香港市區空氣流動減少,使空氣污染情況惡化,市區內較低的建築物及路面缺乏來自海上的新鮮空氣補充。一些商業區特別是銅鑼灣一帶,更經常錄出空氣污染指數達偏高水平。摩天大樓亦破壞了維多利亞港兩岸的山脊線,阻礙了其他樓宇的海景或山景,包括太平山的景色亦受阻擋。採用玻璃幕牆的摩天大樓,反射的太陽光亦對鄰近環境造成影響。在市中心興建摩天大樓,亦令出入地區的人次增加,增加區內交通壓力。近年中環及灣仔一帶的擠塞問題逐漸惡化,被認為與新建的摩天大樓有關。

未來發展

未來,香港仍會有一些摩天大樓落成。然而自從2000年代起,香港有環保團體向社會力陳摩天大樓的禍害(例如屏風效應、遮擋山脊線等),政府因此而陸續為香港大部份建築加入高度及發展限制。 現正興建或計劃中的摩天大樓包括:

  • 南豐啟德商業地(AIRSIDE)
  • 利福國際啟德雙子塔項目
  • 新地高鐵西九龍站商業地
  • 太古坊一座 (位於鰂魚涌
  • 太古坊二座 (位於鰂魚涌
  • 「旺角洗衣街及旺角東站政府用地發展計劃」,將興建一高兩矮的建築物,中間的商廈將樓高75層、最高320米,提供辦公室、酒店、零售及娛樂等用途。
  •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第4至5期 (位於觀塘
  • 觀塘凱滙第2座(在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第2期)(位於觀塘
  • 合和中心二期

現有的摩天大樓

以下是高度不少於200米的香港主要摩天大樓的列表,有部分摩天大樓尚未建成,有^者為住宅大樓。

名次 中文名稱 英文名稱 高度 樓層 所在位置 落成年份
1 環球貿易廣場 International Commerce Centre 484m 118 九龍西九龍 2010年
2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 Two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 420m 90 香港島中環 2003年
3 中環廣場 Central Plaza 374m 78 香港島灣仔 1992年
4 中銀大廈 Bank of China Tower 367.4m 72 香港島金鐘 1990年
5 中環中心 The Center 346m 73 香港島中環 1998年
6 如心廣場一座 Nina Tower I 320m 80 新界荃灣 2008年
7 港島東中心 One Island East Centre 308m 70 香港島鰂魚涌 2008年
8 維港文化匯 Victoria Dockside 284m 65 九龍尖沙咀 2019年
9 長江集團中心 Cheung Kong Center 282.9m 62 香港島中環 1999年
10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第五期 未知 280m 未知 九龍觀塘商貿區 2026年
11 天璽 ^ The Cullinan Tower 1 & 2 269.9m 68 九龍西九龍 2008年
12 名鑄 ^ The Masterpiece 261m 67 九龍尖沙咀 2008年
13 擎天半島第一座 ^ Sorrento Tower 1 256.3m 75 九龍西九龍 2003年
14 朗豪坊 Langham Place 255.1m 59 九龍旺角 2004年
15 君臨天下 ^ The Harbourside 255m 74 九龍西九龍 2004年
16 曉廬 ^ Highcliff 252.4m 73 香港島跑馬地 2003年
17 利園一期 Lee Garden One 240.4m 52 香港島銅鑼灣 1998年
18 擎天半島第二座 ^ Sorrento Tower 2 236m 66 九龍西九龍 2004年
19 日出康城第2B期領峯第六座 ^ LOHAS Park Le Prestige Tower 6 233m 76 新界將軍澳 2011年
19 日出康城第2B期領峯第七座 ^ LOHAS Park Le Prestige Tower 7 233m 76 新界將軍澳 2011年
19 日出康城第2B期領峯第八座 ^ LOHAS Park Le Prestige Tower 8 233m 76 新界將軍澳 2011年
22 海名軒 ^ The Harbourfront Landmark 232.6m 70 九龍紅磡 2001年
23 凱旋門 ^ The Arch 231m 65 九龍西九龍 2006年
24 中遠大廈 COSCO Tower 230m 53 香港島上環香港島 1998年
25 寶翠園第五座 ^ The Belcher's Tower 5 227m 61 香港島西半山區 2001年
25 寶翠園第六座 ^ The Belcher's Tower 6 227m 61 香港島西半山區 2001年
26 寶翠園第一座 ^ The Belcher's Tower 1 221m 63 香港島西半山區 2000年
26 寶翠園第二座 ^ The Belcher's Tower 2 221m 63 香港島西半山區 2000年
28 地利根德閣第三座 ^ Tregunter 1, Tregunter Towers 220m 69 香港島半山區 1993年
29 御峰 ^ The Summit 219.8m 65 香港島半山區 2001年
30 嘉亨灣第二座 ^ Grand Promenade 2 219m 63 香港島西灣河 2005年
30 嘉亨灣第三座 ^ Grand Promenade 3 219m 63 香港島西灣河 2005年
30 嘉亨灣第四座 ^ Grand Promenade 4 219m 63 香港島西灣河 2005年
30 嘉亨灣第五座 ^ Grand Promenade 5 219m 63 香港島西灣河 2005年
34 擎天半島第三座 ^ Sorrento Tower 3 218m 64 九龍西九龍 2003年
35 合和中心 Hopewell Centre 216m 66 香港島灣仔 1980年
36 新鴻基中心 Sun Hung Kai Centre 215m 56 香港島灣仔 1981年
37 日出康城第2A期領都第二座 ^ LOHAS Park Le Prestige Tower 2 210m 70 新界將軍澳 2010年
37 日出康城第2A期領都第三座 ^ LOHAS Park Le Prestige Tower 3 210m 70 新界將軍澳 2010年
38 日出康城第2A期領都第五座 ^ LOHAS Park Le Prestige Tower 5 210m 70 新界將軍澳 2010年
38 日出康城第5期MALIBU一座 ^ LOHAS Park MALIBU 210m 70 新界將軍澳 2020年
38 日出康城第5期MALIBU二座 ^ LOHAS Park MALIBU 210m 70 新界將軍澳 2020年
38 日出康城第5期MALIBU三座^ LOHAS Park MALIBU 210m 70 新界將軍澳 2020年
38 日出康城第7A期MONTARA第二座 ^ LOHAS Park MONTARA Tower 2 210m 70 新界將軍澳 2021年
38 日出康城第7BGRAND MONTARA第一座 ^ LOHAS Park GRAND MONTARA Tower 1 210m 70 新界將軍澳 2021年
44 爵悅庭 ^ Chelsea Court 215m 56 新界荃灣 2005年
45 寶翠園第三座 ^ The Belcher's Tower 3 214m 61 香港島西半山區 2000年
46 寶翠園第八座 ^ The Belcher's Tower 8 214m 61 香港島西半山區 2001年
47 港島香格里拉酒店 Island Shangri-La Hotel 213.4m 57 香港島金鐘 1991年
48 港景峰第一座 ^ Victoria Towers 1 213m 62 九龍尖沙咀 2003年
48 港景峰第二座 ^ Victoria Towers 2 213m 62 九龍尖沙咀 2003年
48 港景峰第三座 ^ Victoria Towers 3 213m 62 九龍尖沙咀 2003年
48 嘉亨灣第一座 ^ Grand Promenade 1 213m 66 香港島西灣河 2005年
48 嘉亨灣第六座 ^ Grand Promenade 6 213m 66 香港島西灣河 2005年
48 亮賢居 ^ Shining Heights 213m 55 九龍大角嘴 2009年
48 碧堤半島第一座 ^ Bellagio 1 213m 71 新界深井 2006年
48 碧堤半島第二座 ^ Bellagio 2 213m 71 新界深井 2006年
48 碧堤半島第九座 ^ Bellagio 9 213m 71 新界深井 2003年
57 碧堤半島第八座 ^ Bellagio 8 210m 70 新界深井 2006年
57 碧堤半島第三座 ^ Bellagio 3 210m 70 新界深井 2006年
57 碧堤半島第七座 ^ Bellagio 7 210m 70 新界深井 2006年
60 碧堤半島第五座 ^ Bellagio 5 207m 69 新界深井 2006年
60 碧堤半島第六座 ^ Bellagio 6 207m 69 新界深井 2006年
62 擎天半島第五座 ^ Sorrento Tower 5 212m 62 九龍西九龍 2003年
62 樂悠居 ^ Indi Home 212m 48 新界荃灣 2006年
64 國際金融中心一期 One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 210m 38 香港島中環 1998年
64 日出康城首都第一座 ^ LOHAS Park The Capital Tower 1 210m 70 新界將軍澳 2009年
64 日出康城首都第二座 ^ LOHAS Park The Capital Tower 2 210m 70 新界將軍澳 2009年
67 新都會廣場第二座 Metroplaza Tower 2 208.9m 47 新界葵涌 1992年
68 擎天半島第六座 ^ Sorrento Tower 6 206m 60 九龍西九龍 2003年
68 日出康城首都第三座 ^ LOHAS Park The Capital Tower 3 206m 68 新界將軍澳 2009年
68 日出康城首都第五座 ^ LOHAS Park The Capital Tower 5 206m 68 新界將軍澳 2009年
71 花旗銀行大廈 Citibank Tower 205.5m 51 香港島中環 1992年
72 香港警察總部警政大樓(主樓) Arsenal House (Main Building), Hong Kong Police Headquarters 205.4m 47 香港島金鐘 2004年
73 香港四季酒店 Four Seasons Place 205.1m 55 香港島中環 2005年
74 都會駅第一座 ^ Metro Town Tower 1 205m 62 新界將軍澳 2007年
74 都會駅第二座 ^ Metro Town Tower 2 205m 62 新界將軍澳 2007年
76 藍灣半島1座 ^ Island Resort Tower 1 202.2m 60 香港島小西灣 2001年
76 藍灣半島2座 ^ Island Resort Tower 2 202.2m 60 香港島小西灣 2001年
76 藍灣半島3座 ^ Island Resort Tower 3 202.2m 60 香港島小西灣 2001年
76 藍灣半島4座 ^ Island Resort Tower 4 202.2m 60 香港島小西灣 2001年
76 藍灣半島5座 ^ Island Resort Tower 5 202.2m 60 香港島小西灣 2001年
76 藍灣半島6座 ^ Island Resort Tower 6 202.2m 60 香港島小西灣 2001年
76 藍灣半島7座 ^ Island Resort Tower 7 202.2m 60 香港島小西灣 2001年
76 藍灣半島8座 ^ Island Resort Tower 8 202.2m 60 香港島小西灣 2001年
76 藍灣半島9座 ^ Island Resort Tower 9 202.2m 60 香港島小西灣 2001年
85 御凱第一座 ^ The Dynasty Tower 1 202m 50 新界荃灣 2009年
85 御凱第二座 ^ The Dynasty Tower 2 202m 50 新界荃灣 2009年
85 中國網絡中心 China Online Centre 201.2m 52 香港島灣仔 2000年
88 日出康城領都第一座 ^ LOHAS Park Le Prestige Tower 1 200m 65 新界將軍澳 2010年
88 日出康城首都第六座 ^ LOHAS Park The Capital Tower 6 200m 66 新界將軍澳 2009年

香港歷年最高的大樓

摩天大樓

興建年份 中文名稱 英文名稱 高度(英尺 高度( 樓層 所在位置
2010年 環球貿易廣場 International Commerce Centre 1,585 484 118 西九龍
2003年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 Two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 1,362 415 88 中環
1992年 中環廣場 Central Plaza 1,227 374 78 灣仔
1990年 中銀大廈 Bank of China Tower 1,205 367 70 中環
1980年 合和中心 Hopewell Centre 709 216 64 灣仔
1973年 康樂大廈(今怡和大廈 Connaught Centre (now named Jardine House) 699 178.5 52 中環

高樓

興建年份 中文名稱 英文名稱 高度(英尺 高度( 樓層 所在位置 備註
1971年 珠城大廈(住宅) Pearl City Mansion 358 109 34 銅鑼灣
1967年 國際大廈
(今中保集團大廈
International Building
(China Insurance Group Building)
103.23(估計) 32 中環
1966年 僑冠大廈(住宅) Kiu Kwan Mansions 312.06 95.12 28 北角
1964年 聯邦大廈
(今永安集團大廈
Realty House
(Wing On House)
312 93 33 中環
1963年 香港文華東方酒店 Mandarin Oriental, Hong Kong 251.57 76.68 26 中環
1962年 五洲大廈(住宅) Continental Mansion 24 北角
1962年 恆生大廈(今盈置大廈 Hang Seng Building 249 73.50 27 中環
1958年 渣打銀行大廈第二代 Standard Charter Bank Building, 2nd design 中環 已拆卸重建
1955年 蟾宮大廈(住宅) Empire Court 17 銅鑼灣
1951年 再發大廈(住宅) Tsoi Fat Mansion 12 石塘嘴 香港第一棟有電梯的住宅大廈
1950年 中國銀行大廈 Bank of China Building 15 中環
1935年 香港滙豐總行大廈第三代 HSBC Main Building, 3rd design 13 中環 已拆卸重建
1928年 半島酒店(舊翼部份) The Peninsula (Old Wing) 7 尖沙咀 已加建新翼
1926年 告羅士打大廈 Gloucester Tower 9 中環 已拆卸重建
1868年 香港大酒店 Hong Kong Hotel 6 中環 已拆卸重建

參見

參考資料

腳註

  1. ^ http://www.ciihk.org.hk/r&d/backend/files/papers/7.pdf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09-29.
  2. ^ 高添強 黎健強. 任秀雯 , 编. 《彩色香港1940s-1960s》.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 p.31. ISBN 978-962-04-3378-8. 

書籍及其他參考

香港建造業研究學會文件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