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2021年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石子健1997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9日 (五) 12:42 →‎3月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香港歷史 | 香港歷史年表
世紀 20世紀香港 | 21世紀香港 | 22世紀香港
年代 1990年代香港 | 2000年代香港 | 2010年代香港 | 2020年代香港 | 2030年代香港 | 2040年代香港 | 2050年代香港
年份 2017年香港 | 2018年香港 | 2019年香港 | 2020年香港 | 2021年香港 | 2022年香港 | 2023年香港 | 2024年香港 | 2025年香港
紀年 辛丑牛年)、香港開埠180周年香港回歸24周年
現在是香港標準時間(HKT)
2024年6月9日22:00 星期日
<< 2021年6月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香港新聞動態維基新聞
世界中国大陆臺灣
2021年
政治

国家领导人

科技

天文 – 科技 – 铁路

文化娛樂

电影 – 文学 – 音乐 – 遊戲 – 電視節目 中国大陆电视剧 – 台湾电视剧

體育

體育 – 足球 – 籃球 – 棒球 – 撞球

區域

中国大陆 上海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 日本 – 北朝鲜 – 韩国 – 马来西亚 – 新加坡 – 歐洲 – 美國

分類

分類 – 出生人物 – 逝世人物列表 – 維基新聞

本條目為香港歷史系列之一
開埠初期
(1842年至1898年)
20世紀初歷史
(1898年至1941年)

其他香港系列

文化 - 經濟
地理 - 政治 - 教育
香港主題

主要官員

行政

立法

司法

大事時序

1月

  • 1月1日:
    • 元旦沒有倒數燈飾和煙花表演,市民自發倒數。而警方在尖沙嘴海傍嚴密佈防,用攝錄機拍下聚集的市民,呼籲市民切勿違反限聚令。其後有人在香港文化中心附近離開時大叫「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和「黑警死全家」等口號後,多名警員突然衝向離開的人群,並高舉電筒大叫指喊「邊個嗌呀」。現場有市民被截查,無人被捕。[1]
    • 天文台錄得市區最低氣溫為攝氏8.6度,是自2005年以來,元旦日最低溫紀錄。[2]
    • 有線中國組原有班底悉數離職,節目內容及形式大改。
    •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全面封閉,開始準備清拆工程。[3]
  • 1月3日:傍晚,衞生署醫院管理局以減低病毒病傳播的風險為由,表示由在1月4日開始改為以視像會議軟件在網上舉行疫情記者會,記者只能以文字訊息提問,而如有重複問題,會以綜合回應的方式處理。多個傳媒工會及組織對政府突然改為視像簡報,並不設即場提問表示極度關注。[4]惟不足一天,衛生署宣布繼續舉辦實體記者會,改為政府總部地下演講廳舉行。衛生署長陳漢儀承認自己有份決定,其後因外界意見而變回實體記者會。[5]
  • 1月4日:
    • 助12港人案,兩名內地律師盧思位及任全牛分別被四川省及河南省司法廳面臨釘牌。
    • 截取通訊及監察事務專員公佈周年報告,執法機構在2019年提出1314宗關於截取通訊的書面申請,專員石輝指自己無權監察或覆檢執法機構就涉《港區國安法》的截取通訊行為。[6]
    • 早前出現爆疫的將軍澳藍田隧道地盤再次有工人確診新型肺炎,地盤再次停工,逾1000人須接受檢測。[7]
    • 瑪嘉烈醫院內科日間病房爆發新型肺炎,一名66歲骨髓瘤女病人在病房內曾除口罩進食約半小時後,引致4人受感染。[8]
  • 1月5日:
    •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退休前見記者,強調司法機構不反對改革,但提倡改革者需提出理由和理據。建制派批評馬官未能回應訴求。[9]
    • 運輸署推出新措施,當有人或機構申請查閱車輛登記證明書,署方將發電郵通知車主查閱者的名稱和申請目的等。記協批評新措施等於「通風報信」[10]
  • 1月6日:警方國安處今晨大舉搜捕超過50名香港民主運動人士包括涂謹申、林卓廷、以及劉頴匡、岑敖暉、何桂藍等人,因涉嫌觸犯《港版國安法》而被捕。警方指他們響應法律學者戴耀廷提出「攬炒十部曲」,企圖爭取當選立法會議員後聯手否決政府預算案和迫使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辭職,涉嫌觸犯《港版國安法》中顛覆國家政權的罪行。[11]
  • 1月8日:政府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發展,宣佈取消全港15個地點的農曆年宵市場和沙田車公誕新春市場。[12]
  • 1月9日:
  • 1月10日:
  • 1月11日:
    • 審理2019年淘大商場衝突案的區域法院法官練錦鴻在聆訊期間,要求佩戴黃色口罩的律師及旁聽者離開法庭,否則不得在庭旁聽,其後更指現場「黃背心人士」的記者阻礙受害人離開,「佢哋企喺度都構成暴動一部分。」香港記者協會發聲明,對法官在不了解新聞工作的情況下,發表不準確的評論,感到極度失望,促請各界尊重新聞自由,停止作出毫無事實根據的指控。[18]
    • 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卸任,並由張舉能接任。
  • 1月13日:
    • 丁屋司法覆核案,上訴庭裁定政府及鄉議局上訴得直,裁定「私人協約及換地」起丁屋並不違憲,推翻原審法官2019年的裁定。鄉議局主席劉業強形容判決是「全勝」,將令建屋量有增無減。政府亦表示歡迎裁決。[19]
    • 天氣持續寒冷,北潭涌打鼓嶺氣溫分别只有零下0.5℃及零下0.9℃,創下該兩站有記錄以來氣溫新低,而廣泛新界內陸地區低溫普遍只有0至3℃同時出現明顯的結霜結冰現象。[20]
  • 1月14日:
    • 警方國安處上門拘捕11人,包括九龍城區議員兼律師黃國桐、學聯前副秘書長何潔泓的母親和音樂人霍朗齊。消息稱他們在12港人案中涉嫌「串謀協助逃犯」。[21]
    • 香港寬頻按國安法要求,封鎖網站「香港編年史」。資訊科技界選委黃浩華批評警方從無交代事件。[22]
    • 油尖旺過去兩周有81人確診新型肺炎,其中油麻地新填地街20至26號唐樓一帶至少有23幢樓宇出現確診,13幢是有兩個爆疫隧道地盤的工人及相關患者居住。[23]
    • 民政事務局政治助理黎穎瑜請辭,有人猜測是因為持有BNO而辭職,香港01引述知情人士澄清指全屬謠傳,打算與新加坡籍丈夫返回星照顧丈夫和兒子。[24]
  • 1月15日:政府為油麻地及佐敦一帶有1宗或以上確診個案的20幢大廈或建築物,進行強制檢測,範圍介乎佐敦道、彌敦道、甘肅街及廣東道一帶,涉及十多幢樓宇和數千名居民。
  • 1月16日:
    • 美國財政部因應香港問題再制裁多6人,包括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尤權、中央駐港維護國家安全公署副署長孫青野、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警務處國家安全處處長蔡展鵬、負責國家安全的警務處助理處長簡啟恩、江學禮。[25]
    • 輪椅攀登者、前「包山王」黎志偉挑戰攀登新界區最高大廈如心廣場,並為香港大學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籌款。不過因強風關係,最終被迫無奈放棄挑戰,到65樓防火層結束,未能登頂。[26]
    • 新公務員工會表示因一直面對人手不足的問題,加上政府將要求公務員宣誓,為保障會員的資料下宣布解散。[27]
  • 1月18日:香港海洋公園公佈「重生方案」,放棄固定入場收費模式,山下園區將改為免費開放的零售餐飲消閒區,並外判給第三方公司經營。而山上設施改為逐一收費。公園主席劉鳴煒指,以後海洋公園不再是主題公園,而是多元化休閒勝地。[28]
  • 1月19日:
    • 東瀛遊遣散全部導遊,達120人。[29]
    • 政府公布最新失業率升至6.6%,約24.6萬人失業,創16年來高位。[30]
  • 1月22日:
    • 屯門山景邨一名兼職清潔工倒垃圾期間,疑失足從35樓垃圾槽直墮地面垃圾房,送院搶救後證實不治。關注工人權益團體批評房署一直沒有理會設計有問題,要求停用。[31]
    • 東九龍衝鋒隊3名警員於4年前一宗毒品案涉虛假陳述,裁定作出傾向並意圖妨礙司法公正罪成,3人早前上訴。高等法院裁定3人上訴得直,認為3人做法有可商榷之處,撤銷定罪及判刑。[32]
  • 1月23日:
    • 政府在凌晨4時宣布圍封佐敦指定區域,並動員3000人參與行動。區內居民須留在處所,並完成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方可離開。[33]
    • 香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累計個案突破一萬宗
    • 香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一周年
  • 1月26日:
    • 香港開埠180周年。
    • 晚上7時,政府突然「突襲式」封區,宣佈即時將油麻地碧街9-27號和東安街3號設為「受限區域」,所有住戶需要進行強制檢測。居民對政府的安排感到混亂及驚慌,而檢測地點出現排隊人龍,等候進行檢測。
  • 1月28日:晚上7時,政府突然圍封北角錦屏街東發大廈A至D座為「受限區域」,所有住戶需要進行強制檢測。10多名藍帽子警員跑入錦屏街,拉起封鎖線衝向錦屏街尾,其後拉起膠帶及拉閘封鎖錦屏街一帶。到晚上11時40分,特首林鄭月娥在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陪同下到場視察,未有回應記者提問。截至29日凌晨2時,約475名居民接受檢測,並無發現確診個案。
  • 1月29日:
    • 政府建議就實名登記電話卡進行立法,以打擊犯罪,無登記儲值卡日後將失效,公眾諮詢為期一個月。記者問及立法是否與《港區國安法》有關,商經局長邱騰華無正面回應。資訊科技界選委黃浩華憂慮這樣會讓執法部門職能擴大,可以蒐集市民資料,進一步削弱市民私隱保障。[34]
    • 死因裁判官周慧珠裁定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圖書館主任林老師死於自殺。裁判官形容校長羅婉儀對林麗棠「咬住唔放」,加上事發前一天要求再召見,將其精神推向崩潰。而漏發通告事件屬悲劇起因,如撤回自動請辭的說話等,可避免悲劇發生。[35]
    • 中國和特區政府宣佈1月31日起不再承認BNO為旅遊證件及身份證明。
  • 1月31日:
    • 英國開始接受BNO居留簽證申請,護照持有人及近親可赴英就業或留學,不設上限。合資格人士可申請一次過5年期簽證,居留5年後便可申請定居,獲批再居住12個月後可申請入籍。[36]
    • 晚上,政府動員200人,限制麗港城第5座及第7座內的人士,須留在處所內並接受強制檢測。一名64歲男子在場叫囂,被警員帶到麗港城會所內,並禁止記者近距離拍攝。該名男子涉嫌在公眾地方行為不檢被捕。期間居民從樓上向下大喊「黑警死全家」。[37]而一名27歲男子因用手提電話襲擊一名24歲民政署女職員被捕。行動到2月1日早上約7時40分完成,大約460名居民接受檢測,沒有發現新確診個案。居民批評政府行動是懲罰居民。[38]

2月

2月2日晚上,在深水埗有染髮的顧客遇正圍封行動,未有洗頭便狼狽離開
2月5日晚上,警員圍封馬鞍山恆安邨恆江樓出入口,大廈內的人士須留在處所並接受強制檢測
2月6日早上9時許,食環署人員到支聯會攤位圍封及驅趕花檔內的人離場,是32年來首次
2月10日,鄒家成被指涉及七一立法會暴動案被捕,到同日晚上獲准保釋
2月16日,疫苗顧問專家委員一致推薦在香港緊急使用科興疫苗
  • 2月1日:
    • 政府首度一日封三個行政區域進行「突襲封區」,包括元朗油麻地尖沙咀鶴園。而檢測結果全部零確診。另外,政務司長張建宗表明只要大廈出現1宗源頭不明個案,或污水檢測呈陽性,就需進行強制檢測,並表明每天都會有「突襲封區」。區議員批評政府封區找不到確診個案是勞民傷財。[39]
    • 黃大仙祠公佈上頭炷香活動將取消,是開園99年以來首次。而車公廟求籤亦不開放予公眾參與,善信進入需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40]
  • 2月2日:
    • 在觀塘翠屏區競逐連任的前區議員鄭強峰,因民主黨洪駿軒拉票時派發的傳單資料誤導、中傷他是「假獨立」,其後提出提出選舉呈請。法官周家明裁定鄭的選舉呈請勝訴,洪駿軒屬非妥為當選,成為首宗建制派經選舉呈請獲勝訴的案件,洪駿軒成為首名本屆區議會中,遭取消資格的區議員。[41]
    • 晚上7時,政府突擊圍封九龍新界三個地點作「受限區域」,並要求區內人士須留在其單位,在午夜12時前作強制檢測,包括深水埗基隆街南昌街大南街以及北河街共17幢大廈、佐敦長樂街志和街,以及天水圍天恒邨恒樂樓。經過一晚強檢後,政府公佈沒有發現確診者。
  • 2月3日:
    • 晚上7時,圍封柴灣興華(一)邨美華樓及屯門豐景園第一座為「受限區域」,大廈內的人士須留在處所並接受強制檢測,目標在翌日早上約7時完成。其後再於晚上8時30分圍封土瓜灣道78-80W號定安大廈D座,目標在翌日早上約6時半完成。最後豐景園檢測後有一單初步確診,送往亞洲國際博覽館隔離。
    • 經濟學人》發表2020年全球民主指數,香港由2019年的75位下跌至87位,形容香港的民主情况連續兩年惡化,政治改革的討論遭到法律工具打壓,政府亦鎮壓反對者。[42]
  • 2月4日:
    • 特首林鄭月娥在立法會舉行答問大會,表明會進行5項立法,包括落實區議員宣誓,達致愛國者治港;修改法例引入非本地醫生、為劏房租務管制立法、修例提升舊樓消防安全、打擊發表社會仇恨、歧視及發布假新聞行為,並將「起底」訂為刑事罪行。她亦要求政府各部門全面修訂查冊安排,以「保障市民的個人私隱」。[43]
    • 加拿大政府宣佈,在當地大專學院或香港畢業的香港學生,下周起可以申請有效期最長3年的工作簽證,申請永久居留權。[44]
  • 2月5日:政府第6日採取突擊行動,晚上限制在元朗富來花園及馬鞍山恆安邨恆江樓內住所人士接受強檢。有居民企圖離開封鎖區,被警員包圍及制伏。
  • 2月6日:
    • 支聯會攤位被食環署認為擺放與鮮花或業務無關的橫幅等而被終止協議,到早上被食環署人員圍封及驅趕離場,是32年來首次。支聯會批評署方打壓及違反程序公義,會尋求法律意見追討。[45]
    • 港鐵東鐵綫新訊號系統及首批港鐵東鐵綫現代列車投入服務,有12卡列車及9卡列車同時在東鐵綫上行駛,為期18個月。不過在上午和傍晚先後兩次發生信號問題延誤,而乘客認為車廂更加擠迫。[46]
    • 康文署宣布,港九新界多區會增設逾30個「寵物共享公園」。[47]
    • 政府第7日採取突擊行動,晚上8時起及8時半起將土瓜灣馬坑涌道4-6號華發大廈,以及屯門香港黃金海岸二期第9座設為「受限區域」
  • 2月7日:警方國安處再次拘捕網台主持「傑斯」,涉嫌「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48]
  • 2月8日:兩名筲箕灣官立中學中六學生在傳染期內曾經回校應考模擬試,衛生防護中心擔心有共用設施傳播風險,將同場逾130名中六生及教師送往檢疫中心。[49]
  • 2月9日:終審法院裁定《港區國安法》已排除「有利於保釋的假定」的原則,需訂下全新和更嚴格的保釋門檻要求,裁定律政司上訴得直,黎智英要繼續還押。
  • 2月10日:
    • 政府要求2月18日起,任何人進入餐廳時需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或登記姓名及聯絡電話號碼,否則可被停晚市或停業3至14天不等。而食肆及處所負責人必須安排員工每14天做毒檢測一次。
    • 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在未獲世衛批准和未刊於經同行評審的醫學期刊下,認為中國科興疫苗有效益。
    • 參與民主派初選的鄒家成其Facebook專頁指,他被加控一項暴動罪,指涉嫌參與2019年7月1日佔領立法會,一度在青衣警署扣留。
  • 2月11日:
  • 2月13日:大年初二車公誕,鄉議局主席劉業強、沙田鄉事委員會主席莫錦貴等人,早上7時到車公廟為香港求籤祈福。劉業強為香港求得的第45中籤,他表示香港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如果唔撲熄佢,(個火)蔓延得好快」,而政治最好以和為貴。[52]
  • 2月15日:年初四為農歷新年假期最後一日,全港19間社區檢測中心未來數日預約額滿,多間檢測中心外都大批市民排隊等候檢測,主要從事飲食業為主。[53]
  • 2月16日:疫苗顧問專家委員一致推薦在香港緊急使用科興疫苗,認為效益比風險高。[54]
  • 2月18日:
    • 政府放寬晚市堂食至晚上10時,並放寬至4人一枱,不過食客進入食肆前須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或登記個人資料。早上麥當勞位於彩雲邨的分店有中年男子不滿要掃「安心出行」而出手襲擊男職員。[55]連鎖快餐店MOS Burger宣布維持暫停晚市堂食,但沒有公佈原因。[56]
    • 政府統計處公布,2020年底本港人口臨時數字為747萬人,較去年底減少46,500人,為自2003年以來首次出現人口下跌。而移出逾49,000人,創10年新高。[57]
    • 港府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主任蔡亮的女秘書,被發現在辦公室房內上吊身亡。[58]
  • 2月19日:首批100萬劑科興疫苗將於下午5時30分到港。
  • 2月21日:為配合沙中綫過海段的路軌接駁工程,港鐵東鐵綫再度暫停來往旺角東站紅磡站之間的服務,同樣會安排免費接駁巴士行走紅磡站至九龍塘站[15]
  • 2月23日:BNO持有人申請簽證,可以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申請。
  • 2月24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21至22財政年度財政預算案
  • 2月26日:政府將展開疫苗接種計劃,醫護及抗疫人員,公共服務人員,60歲以上人士,安老院舍員工,跨境運輸人員將優先接種。

3月

3月1日:香港電台廣播處長梁家榮卸任,由新任處長李百全接任。

4月

5月

6月

  • 6月4日:六四事件32周年。
  • 6月9日:反修例運動爆發2周年。
  • 6月23日-8月4日:香港政府將進行新一輪人口普查。

7月

  • 7月1日:香港回歸24周年。

8月

9月

10月

  •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

11月

12月

日期未定

逝世

其他資訊

活動

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不少活動宣佈取消,當中包括農曆新年,花車巡遊,煙花匯演及元宵綵燈會。而大埔鄉委會的林村許願節亦取消。[61][62] 及後年宵花市宣佈復辦,但攤位減半,並設限制人數。 而長洲的搶包山比賽亦宣佈取消。[63]

節慶

下列節慶,如無註明,均是香港的公眾假期,同時亦是法定假日(俗稱勞工假期)。有 # 號者,不是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除非適逢星期日或其它假期)。但由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仍然繼續肆虐,消費意欲減少,節日氣氛會較過往欠佳。

  • 1月1日(星期五):元旦
  • 2月12日(星期五):農曆年初一
  • 2月13日(星期六):農曆年初二
  • 2月15日(星期一):農曆年初四
  • 4月2日(星期五):耶穌受難節(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4月3日(星期六):耶穌受難節翌日(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4月4日(星期日):清明節及兒童節 #
  • 4月5日(星期一):清明節翌日
  • 4月6日(星期二):復活節星期一翌日(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5月1日(星期六):勞動節
  • 5月19日(星期三):佛誕(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6月14日(星期一):端午節
  • 7月1日(星期四):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 9月22日(星期三):中秋節翌日
  • 10月1日(星期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
  • 10月14日(星期四):重陽節
  • 10月31日(星期日):萬聖夜 #
  • 12月21日(星期二):冬至(是法定假日,但不是公眾假期,根據法定假日放假的機構,或會聖誕節放假,冬至不放假。部份機構或會提早下班)
  • 12月24日(星期五):平安夜#(不是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但部份機構或會提早下班或放假一天)
  • 12月25日(星期六):聖誕節(根據法定假日放假的機構,或會冬至放假,聖誕節不放假)
  • 12月27日(星期一):聖誕節後第一個周日(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12月31日(星期五):公曆除夕# (不是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但部份機構或會提早下班或放假一天)

獎項

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20

榮譽 得獎人物 得獎節目/劇集
最佳劇集 不適用 反黑路人甲
最佳短篇劇集大獎 香港愛情故事
最佳男主角 王浩信 踩過界II
最佳女主角 蔡思貝
最受歡迎電視男角色 張振朗 反黑路人甲
最受歡迎電視女角色 龔嘉欣 香港愛情故事
最佳男配角 白彪
最佳女配角 賴慰玲 反黑路人甲
飛躍進步男藝員 朱敏瀚
飛躍進步女藝員 蔣家旻
最佳非戲劇節目 不適用
最佳節目主持 兩個小生去Camping
最受歡迎電視拍檔 反黑路人甲
最受歡迎電視歌曲 胡鴻鈞 降魔的2.0
萬千光輝演藝人大獎 愛·回家之開心速遞》全體劇組

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2020

  • 叱咤樂壇男歌手金獎:許廷鏗
  • 叱咤樂壇女歌手金獎:AGA
  • 叱咤樂壇組合金獎:Dear Jane
  • 叱咤樂壇至尊歌曲大獎:《呼吸有害莫文蔚
  • 叱咤樂壇至尊唱片大獎:《Limerence》Dear Jane
  • 叱咤樂壇我最喜愛的男歌手:姜濤
  • 叱咤樂壇我最喜愛的女歌手:林二汶
  • 叱咤樂壇我最喜愛的組合:RubberBand
  • 叱咤樂壇我最喜愛的歌曲:《蒙着嘴說愛你》姜濤

2021年度香港小姐競選

参考文献

  1. ^ 尖沙咀除夕倒數 市民高叫「光時」唱《榮光》 警衝向人群截查市民. 立場新聞. 2021-01-01 [2021-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2. ^ 寒潮襲港|今晨市區錄8.6度 16年來最凍元旦 下周五再低見10度. 香港01. 2021-01-01 [2021-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1). 
  3. ^ 呂凝敏. 油麻地停車場月底分階段封閉 拆卸後車位供不應求料區內違泊嚴重. 香港01. 2020-10-27 [2020-10-31]. 
  4. ^ 疫情記者會明日起網上舉行. 明報. 2021-01-03 [2021-01-03]. 
  5. ^ 疫情記者會未網上開即變回實體 陳漢儀認有份決定 稱聽到外界關注. 明報. 2021-01-05 [2021-01-05]. 
  6. ^ 截取通訊專員:無權監察涉國安行動 特首適合審批申請否 石輝:交國安委會答. 明報. 2021-01-05 [2021-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7. ^ 新冠肺炎|將藍隧道地盤再爆疫須停工 1工人確診10初步陽性. 明報. 2021-01-05 [2021-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8. ^ 進食半小時 瑪嘉烈日間病人一傳四 醫生無接觸亦染疫 袁國勇料短距離空氣傳播. 明報. 2021-01-05 [2021-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0). 
  9. ^ 馬道立:不贏官司要改革 非好理由 稱三權分立變「好政治」 「港最需司法獨立」. 明報. 2021-01-06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0). 
  10. ^ 車牌查冊新措施 通知車主誰申請 記協指通風報信 打壓調查報道. 明報. 2021-01-05 [2021-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11. ^ 大搜捕│戴耀廷鍾庭耀及50民主派 因35+初選遭國安拘捕指顛覆國家. 蘋果日報. 2021-01-06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8). 
  12. ^ 政府宣佈年宵花市2021取消. Timeout. 2021-01-08 [2021-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3). 
  13. ^ 新巴城巴引入新電子支付系統 首階段接受多款交通二維碼付費乘車 (PDF).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 2020-12-31. [失效連結]
  14. ^ 陪審商17小時 裁梓樂死因存疑 未能解答自行跨牆否 官:差不多接近真相. 明報. 2021-01-10 [2021-01-10]. 
  15. ^ 15.0 15.1 港鐵:東鐵線紅磡至旺角東站明年10個周日暫停服務. 明報. 2020-12-17 [2020-12-27]. 
  16. ^ 港鐵扣錯車資 480客涉$3300. 東方日報. 2021-01-12 [2021-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3). 
  17. ^ 葉劉淑儀倡禁港人持雙重國籍. 明報. 2021-01-10 [202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18. ^ 法官練錦鴻令戴黃口罩律師及旁聽者離庭 要求更換其他顏色否則不得旁聽. 明報. 2021-01-11 [2021-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4). 
  19. ^ 丁權案上訴庭裁政府鄉議局上訴得直 私人協約、換地建丁屋合憲. 明報. 2021-01-13 [202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20. ^ 打鼓嶺跌破零度 坪輋車身表面結霜. 明報. 2021-01-13 [202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21. ^ 黃國桐、何潔泓母等11人遭國安處拘捕 消息稱與12港人案有關. 明報. 2021-01-14 [2021-01-14]. 
  22. ^ 香港寬頻認按國安法封網. 明報. 2021-01-15 [202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23. ^ 油麻地23廈爆疫 逾半涉隧道地盤群組 未推小區強檢 新填地唐樓突撤離被批太遲. 明報. 2021-01-15 [202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24. ^ 沙半山. 民政局政助黎穎瑜因BNO辭職?消息指謠傳:赴新加坡照顧夫兒. 香港01. 2021-01-14 [202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25. ^ 美國因應香港問題制裁多6人 包括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 香港電台. 2021-01-16 [2021-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26. ^ 前包山王黎志偉坐輪椅攀如心廣場 因強風75樓止步遺憾未登頂. 香港01. 2021-01-16 [2021-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27. ^ 新公務員工會宣布解散. 香港電台. 2021-01-16 [2021-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28. ^ 海園拆件外判 山下變零售餐飲 山上設施收費 劉鳴煒:主題公園不再. 明報. 2021-01-19 [2021-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9). 
  29. ^ 東瀛遊遣散全部導遊 裁員 120 人. 立場新聞. 2021-01-19 [2021-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9). 
  30. ^ 最新失業率升至6.6% 約24.6萬人失業 創逾16年新高. 香港01. 2021-01-19 [2021-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31. ^ 山景邨清潔工人墮垃圾槽死亡 團體指垃圾槽設計有問題. 香港電台. 2021-01-23 [2021-01-23]. 
  32. ^ 官:遺漏不屬虛假陳述 3警上訴脫罪. 明報. 2021-01-23 [2021-01-23]. 
  33. ^ 政府宣布 圍封佐敦部分疫區. 信報. 2021-01-23 [2021-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34. ^ 政府稱155地區行登記制 IT界:不能比較. 明報. 2021-01-30 [2021-01-30]. 
  35. ^ 李東海小學教師被裁定死於自殺 法庭稱悲劇本可免發生. 香港電台. 2021-01-29 [2021-01-30]. 
  36. ^ 英國明年1月31日起接受港人申請BNO居留簽證. 商業電台. 2020-10-22 [2020-12-27]. 
  37. ^ 麗港城疫廈遭突襲封區 陳肇始閃電視察一問三不答 區議員狠批「做騷」. 蘋果日報. 2021-01-31 [2021-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1). 
  38. ^ 麗港城居民強制檢測 兩男涉叫囂及襲擊民政署職員被捕. 頭條日報. 2021-02-01 [2021-02-01]. 
  39. ^ 過年前遏疫 降門檻日日封區 一宗不明個案污水陽性 全幢強檢. 明報. 2021-02-02 [2021-02-02]. 
  40. ^ 99年首次:黃大仙頭炷香取消. 明報. 2021-02-02 [2021-02-02]. 
  41. ^ 前區議員鄭強峰選舉呈請勝訴 洪駿軒喪失區議員資格. 香港電台. 2021-02-03 [2021-02-03]. 
  42. ^ 港民主排名跌12位 降級「混合政體」 高「獨裁」一級 《經濟學人》斥國安法削港自由損司法獨立. 明報. 2021-02-04 [2021-02-04]. 
  43. ^ 【資訊自由再收緊】林鄭指網絡充斥仇恨言論、假新聞 擬將「起底」刑事化及限制查冊. 立場新聞. 2021-02-04 [2021-02-04]. 
  44. ^ 加拿大宣布合資格港人可透過3年工作簽證申請永久居留. 香港電台. 2021-02-04 [2021-02-04]. 
  45. ^ 支聯檔首被封 市民嘆「舊派也容不下」 批違程序公義正商追討 食環:拒騰空有權接管「追債」. 明報. 2021-02-07 [2021-02-07]. 
  46. ^ 東鐵9卡列車及新信號系統啟用即甩轆 車廂停電多番延誤. on.cc. 2021-02-06 [2021-02-07]. 
  47. ^ 新增逾30個寵物共享公園周六起開放. 明報. 2021-02-04 [2021-02-07]. 
  48. ^ 涉煽動行為 國安處再拘網台傑斯 控4罪今提堂 大狀:法例古舊定義廣泛. 明報. 2021-02-08 [2021-02-12]. 
  49. ^ 兩生染疫 筲官130人檢疫營過年 衛署指同場考試有風險 專家:「寧枉勿縱」有疑問. 明報. 2021-02-09 [2021-02-12]. 
  50. ^ 政制局副局長陳帥夫因健康原因請辭. 香港電台. 2021-02-11 [2021-02-12]. 
  51. ^ 民建聯古揚邦稱區選對手陳劍琴作失實誤導攻擊 提選舉呈請被駁回須付全部訟費. 明報. 2021-02-11 [2021-02-12]. 
  52. ^ 劉業強為港求得第45中籤 稱面對疫情港府政策需精準果斷. 明報. 2021-02-13 [2021-02-16]. 
  53. ^ 多個社區檢測中心有市民排隊做檢測. 新城電台. 2021-02-16 [2021-02-16]. 
  54. ^ 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經審視補充資料 一致建議批准在香港緊急使用科興疫苗. 香港經濟日報. 2021-02-16 [2021-02-16]. 
  55. ^ 彩雲邨麥當勞職員要求掃「安心出行」 男子不滿施襲逃去. 立場新聞. 2021-02-18 [2021-02-18]. 
  56. ^ 【安心出行?】Mos Burger 宣佈繼續停晚市堂食. 立場新聞. 2021-02-18 [2021-02-18]. 
  57. ^ 香港人口沙士後首跌 去年淨移出數字創 10 年新高. 立場新聞. 2021-02-18 [2021-02-18]. 
  58. ^ 港府駐上海經貿辦主任蔡亮年三十晚炒人 女秘書初七於蔡亮房內上吊身亡. 眾新聞. 2021-02-18 [2021-02-18]. 
  59. ^ 【林建名逝世】林建名淋巴癌病逝享年84歲 子女悼念:大少形象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香港經濟日報. 2021-01-08 [2021-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3). 
  60. ^ 疑腦幹中風昏迷危殆11天 社署副署長林嘉泰今日終不治. 蘋果日報. 2021-01-30 [2021-01-30]. 
  61. ^ Cara Hung. 政府宣佈年宵花市2021取消!. timeout. 2021-01-08 [2021-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3). 
  62. ^ 【賀歲煙花】政府公布因應疫情持續 取消農曆新年煙花匯演及元宵綵燈會 已改為網上版. 香港經濟日報. 2021-01-15 [2021-01-15]. 
  63. ^ 搶包山連續兩年叫停 康文署宣佈取消活動. 
香港新聞動態[1]

  1. ^ 容量有限,本表只列出香港回歸以來各年各月香港新聞動態。關於更早年代的各年各月香港新聞動態,詳見於某年香港(某年表示1997年之前的公曆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