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政治
此條目翻譯自英語維基百科,需要相關領域的編者協助校對翻譯。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政治主題的一部分 | |||||
政體基本形式 | |||||
---|---|---|---|---|---|
權力基礎 | |||||
|
|||||
權力思想 | |||||
|
|||||
權力結構 | |||||
|
|||||
政治主題頁 | |||||
菁英政治、菁英治國、任人唯才、唯才是用或選賢舉能(英語:Meritocracy、粵語:唯才主義、拉丁語:I earn、希臘語:κράτος kratos "strength, power")通常是指一種政治哲學思想,主張權力的分配應根據個人之才能與功績。在這種體系內,個人的上位與進階是基於其在該領域內的功績和經考試檢定的智慧天賦。[1]
定義
[編輯]廣義上的理論
[編輯]檢測一個人是否有成就、是否「菁英」,最常見也是最有利的測試方法有可能是以IQ最為標準化成就測驗」。[2]在行政意義上,作為政府或其他管理單位,在日常工作中(如工商管理),檢測一個人是否是菁英,通常是將任命的事物和責任分配給某個人,再根據他們的「優點」,即智能,憑證,和教育,進行評估或考試。
但是,一般的意義上,菁英可以指任何形式的管理成就。「功利主義」和「務實」、「菁英」這三個詞還賦予了一個更廣泛的定義,並可能被用來指任何對政府有「裁決或有影響力的教育或有能力的一類人。」[3]與原來的詞性相比,這個術語的使用在1958年由邁克爾·楊,將它歸類為一個性質。[4]
認為菁英在其更廣泛的意義上,可以是通用於任何判斷物質或者展示其自身優點的行為;這種行為經常被描述在社會學和心理學。菁英教育的支持者不一定同意「績效」的性質;然而,他們更傾向於認可「績效」本身應該是一種主要的評估方式。因此,其價值從某個角度來說,很可能已經達到在智力、在心理、生理、教育、職業道德上遠超其他普通人的一類人才。
假設一個人的功績總能起到示範作用,並被人們加以修飾,那麼這樣的一個人就很有可能變成英雄,換句話來說,示範的作用對於菁英的培育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示範的作用是直接影響一個人是否能夠成為菁英的內在因素,因此掌握和示範性的做一些事情,有利於促進菁英的培育,其中最鮮明的例子是亞里士多德,菁英相當於亞里士多德的概念是基於貴族或寡頭結構,而不是在現代國家的背景。[5][6]
狹義上的理論
[編輯]雖然菁英作為一個術語,是一個相對新造詞(1958)。政府基於標準化選拔公職人員考試的概念,最初源於孔子及其弟子的作品《論語》連同其他法家《韓非子》和儒家哲學家。
第一個菁英選拔制度是在公元前二世紀的漢朝,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公務員考試評價官員的「好處」。[7]菁英作為一個概念,在17世紀從中國傳播到英屬印度,然後進入歐洲大陸和美國。[8]
隨着儒家文本在啟蒙運動中被人們翻譯,菁英知識分子這一概念,已到達西方世界,並得到更好的傳播和被人們學習,他們認為這是一個替代傳統的歐洲古代政權的好方法。[9]1881年,美國總統詹姆斯·艾布拉姆·加菲爾德遇刺促使替代美國菁英分贓制的形成,1883年,彭德爾頓公務員改革法案通過,規定政府的工作人員應使用競爭性考試來選拔,並在這一基礎上授予職位,而不是通過政客或政治背景的內部關係來給予一定的職位。
今天的菁英篩選最常見的篩查方式的看這個人是否是專科或者大學學歷,但這樣的弊端是造成人力資源過剩。由於種種原因,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個不完美的菁英篩選系統,如缺乏全球統一標準、[10][11]缺乏範圍(不包括所有職業和工作流程在內),以及缺乏(有一些賢人永遠不會有機會參與,因為費用,這種情況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常有)。[12]
儘管如此,學位在某種角度來說,在缺乏更精確的方法的情況下,是惟一能夠得到篩選菁英目的一種方式。而教育成為了培養這些人的一種手段。然而,這並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作為菁英必須被人們自動授予權力和權威,在這一定程度並不是獨立完成的,這才叫真正意義上的「任人唯賢」。
語源
[編輯]儘管這個概念已經存在了數個世紀,「菁英」一詞是相對較新。1958年英國政治家和社會學家Michael Young在他的著作中認為「菁英政治」一詞最早起源於拉丁語「好處」的根的組合(從「mereō」意味着「獲得」)和古希臘後綴「-cracy」(意思是「權力」、「規則」)[13];菁英的崛起,它指的應該是英國統治下的政府支持智力和能力(優點)高於一切。」[14][15][16][17][18]
在Michael Young的這本書中,Michael Young使用第一人稱寫的這篇文章,並描述戰後英國政治的歷史與虛構的未來事件的短期(1960年起)和長期(2020年起)。其中「菁英」一詞的術語就有着明顯的負面、消極的含義。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一些年輕的人們如何合法成為菁英的一員,並被統治集團加以利用?[19]
歷史與傳播
[編輯]古代:中國
[編輯]最早的學術共識、行政菁英例子起源於中國古代的察舉和科舉考試[20][21][22][23][註 1]。這個制度概念至少的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基於孔子主張的儒家思想[24]。隨着西漢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觀點,以及隋唐時期創建和流行的科舉制度的出現,這一切都是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和龐大的帝國,這種制度被廣泛應用,成為政府維護官員複雜網絡的必要策略之一[25]。這種制度使得在這個政府機構內,未來的官員可能並不局限於貴族,也有來自農村、無任何政治背景普通百姓。排名是根據人員自身的價值決定的,通過察舉來選拔人才,逐漸成為社會流動的關鍵[25]。三國時代曹魏設立九品中正制,605年被隋文帝創立的科舉制度代替。
《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百科全書》說:
在中國長達3000多年的封建帝國官僚主義統治的年代中,有一個最古老關於任人唯賢制度的例子。這個制度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00年,漢武帝採納儒家思想作為其政治哲學和結構,其中就有包括使用美德和誠信作為衡量菁英人才的標尺,並逐漸取代貴族們的官位世襲,從而要求他的官員在行政任命和思想創新的方面上,必須擇優選拔。這樣的一個管理制度允許任何人通過考試成為一名政府官員,以至於給整個家庭帶來財富和榮譽(光宗耀祖),但是由於部分原因以及中國的影響力,第一個歐洲公務員考核制度並不是來源於歐洲,而是由在東印度經營的一家英國公司中產生......公司為防止腐敗、偏袒和徇私舞弊,特別雇用和晉升經理作為主考官,全部是通過競爭性考試來選拔員工。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兩位哲學家都主張任人唯賢,其中柏拉圖在他的《理想國》一冊中,公開闡述他的觀點,認為最明智的選擇應該莫過於是規則本身的選擇,也因此統治者尊稱「柏拉圖是哲學界的國王」[26]。
中世紀:中東地區
[編輯]在公元632年穆罕默德死後,穆罕默德的家人正忙於他的葬禮。麥地那安薩爾討論哪些穆斯林應該接替穆罕默德,並繼續在運行事業。歐麥爾·本·赫塔卜和 Abu Ubaidah ibn al-Jarrah承諾他們將忠誠於阿布·伯克爾,阿布·伯克爾與安薩和古萊什族很快進行了交接。阿布·伯克爾因此成為第一個在Khalīfatu Rasūli l-Lāh「繼任上帝旨意的使者和穆罕默德的接班人」,開始走上了傳播伊斯蘭教的道路。其中阿布·伯克爾就是靠自身的績效獲取本次選舉的。[27][28][29][30]
19世紀:美國
[編輯]從1828年,美國聯邦政府使用獵官制再到1881年美國總統詹姆斯·艾布拉姆·加菲爾德被一個失望的求職者將其暗殺,已經能夠證實獵官制的危險。兩年後(也就是在1883年)美國聯邦政府通過了彭德爾頓法案,並將它加以修補,該法案規定,政府的工作人員應使用競爭性考試來選拔,並在這一基礎上授予職位,而不是通過政客或政治背景的內部關係來給予一定的職位。這也使得非法解僱或降職的政府雇員不再出於單純的政治原因。[31]
執行績效體系和司法體系等相關法律也給美國這個國家創造了美國公務員委員會。[31]在現代美國的菁英選拔,總統只可以伸手一定數額的工作崗位,其中必須得到參議院的批准。
社會達爾文主義
[編輯]社會達爾文主義是將達爾文進化論中自然選擇的思想應用於人類社會的一種社會理論。最早提出這一思想的是英國哲學家、作家赫伯特·斯賓塞。社會達爾文主義不僅對人口發展的生物特徵給予解釋,但也可以作為人類社會現有的社會制度給予解釋。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風行從19世紀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有人認為現代的社會生物學也可歸類到社會達爾文主義學派中。「社會達爾文主義」一詞最早出現在美國歷史學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於1944年初版的著作《美國思想中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所以用「社會達爾文主義」一詞來指稱1944年前的相關思潮是不確切的,但這種用法已被歷史學界廣泛採用。
社會達爾文主義曾被其擁護者用來為社會不平等、種族主義和帝國主義正名,理由是赫伯特·斯賓塞所說的「適者生存」。至此,赫伯特·斯賓塞對社會和道德機制進化的理解被異化為與其哲學思想相對立的東西。社會達爾文主義本身並不是一種政治傾向。有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者用這一思想說明社會進步和變革的不可避免,也有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者認為人類的退化不可避免。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支持者認為,理論證明了受到社會不平等對待的那一類人往往是菁英。達爾文運用他在在生物學領域的成就,十分冒險性地提出他的理論。與其他思想家和理論家不同的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應用闡述了人類野心與不平等關係之間的聯繫。在他的書中菁英教育和社會根本毫無價值(帕爾格雷夫,2012年),哲學家Khen Lampert認為,英才制度下的教育只不過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後現代版本。
互聯網
[編輯]由於人們經常受到互聯網在線互動的影響,在身份的匿名方面往往更容易被對方交換到手,線下社會的不平等經常會影響人們轉移注意力(包括智力、精力、教育和人格),把他們向着互聯網上發泄和傳達。這個時候,一個人的性別,種族,宗教和社會地位很容易被混淆,不被理解,導致問題愈演愈烈,最後釀成網絡暴力。
自由/開源軟件項目
[編輯]一些比如GNOME基金會、Apache軟件基金會、摩斯拉基金會和文檔基金會的(開源)組織,都紛紛正式宣稱自己是菁英教育。[32][33][34][35]
批判
[編輯]對於菁英,已經引起很多人的批評和質疑。其中有人認為「精英」一詞原本是一個消極的概念,最主要擔憂是「績效」的定義不清楚。[36]
示例
[編輯]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Definition of merit. Dictionary.com. [2016-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 ^ Levinson, David; Cookson, Peter W.; Sadovnik, Alan R. Education and Sociology: An Encyclopedia. Taylor & Francis. 2002: 436.
most common definition of meritocracy conceptualizes merit in terms tested competency and ability, and most likely as measured by IQ or standardized achievement tests
- ^ Definition of Meritocracy. Oxford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31).
- ^ Fontana Dictionary of Modern Thought. Fontana Press. 1988: 521.
- ^ Aristot. Pol. 2.1261b
- ^ Aristotle, (351 BC) Politics. Book Three Part IV. (Jowett, B., Trans)
- ^ Casey, Wilson. Firsts: Origins of Everyday Thing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Penguin USA. 2009. ISBN 978-1-59257-924-2.
- ^ Kazin, Edwards, and Rothman (2010), 142.
- ^ Schwarz (1996), 229
- ^ What's College For?: The Struggle To Define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Zachary Karabell; ISBN 978-0-465-09152-2
- ^ Journal of College Teaching & Learning – May 2008 Volume 5, Number 5 AACSB Accreditation
- ^ Furlong, Andy; Cartmel, Fred. Higher education and social justice. Maidenhead: Open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335-22362-6.
- ^ "meritocracy" in the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3 Jul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1).
- ^ Young, Michael. The rise of the meritocracy, 1870-2033: An essay on education and inequality.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58. OCLC 3943639.
- ^ Young, Michael. Down with meritocracy: The man who coined the word four decades ago wishes Tony Blair would stop using it. The Guardian (London). 29 June 2001 [2016-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9).
- ^ Ford, Boris. The Cambridge cultural history of 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34. ISBN 978-0-521-42889-7.
- ^ Kamolnick, Paul. The just meritocracy: IQ, class mobility, and American social policy. Westport CT: Praeger. 2005: 87. ISBN 978-0-275-97922-5.
- ^ Best, Shaun. Understanding Social Divisions. London: Sage. 2005: 32. ISBN 978-0-7619-4296-2.
- ^ Young, Michael (1958). p. 11.
- ^ Kazin, Edwards, and Rothman (2010), 142. One of the oldest examples of a merit-based civil service system existed in the imperial bureaucracy of China.
- ^ Tan, Chung; Geng, Yinzheng. India and China: twenty centuries of civilization interaction and vibration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5: 128.
China not only produced the world's first "bureaucracy", but also the world's first "meritocracy".
- ^ Konner, Melvin. Unsettled: an anthropology of the Jews. Viking Compass. 2003: 217.
China is the world's oldest meritocracy.
- ^ Tucker, Mary Evelyn. Touching the Depths of Things: Cultivating Nature in East Asia.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perspectives from the humanities (Harvard Divinity School). 2009: 51.
To staff these institutions, they created the oldest meritocracy in the world, in which government appointments were based on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that drew on the values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 ^ Sienkewicz, Thomas J. Encyclopedia of the Ancient World:. Salem Press. 2003: 434.
Confucius invented the notion that those who govern should so because of merit and not inherited status, setting in motion the crea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bureaucracies open only to those who passed tests.
- ^ 25.0 25.1 Burbank and Cooper (2010), 51.
- ^ Estlund(2003年)
- ^ Azyumardi Azra. Indonesia, Islam, and Democracy: Dynamics in a Global Context. Equinox Publishing (London). 2006: 9. ISBN 9789799988812.
- ^ C. T. R. Hewer; Allan Anderson. Understanding Islam: The First Ten Steps illustrated. Hymns Ancient and Modern Ltd. 2006: 37. ISBN 9780334040323.
- ^ Anheier, Helmut K.; Juergensmeyer, Mark (編). Encyclopedia of Global Studies. SAGE Publications. 2012-03-09: 151. ISBN 9781412994224.
- ^ Claire Alkouatli. Islam illustrated, annotated. Marshall Cavendish. 2007: 44. ISBN 9780761421207.
- ^ 31.0 31.1 Civil Service Reform. Digital History. University of Houston. [2016-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2).
- ^ GNOME基金会——宪章. [2016-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2).
- ^ ASF是如何工作的——Apache软件基金会. [2016-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8).
- ^ 制作摩斯拉浏览器的商业组织. [2016-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0).
- ^ 欢迎来到文檔基金會. [2020-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1).
- ^ Arrow, Bowles and Durlauf — 精英統治和經濟上的不平等,(普林斯頓大學,1999)
- ^ Elazar, Daniel Judah. The Jewish polity: Jewish political organization from Biblical times to the present.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5: 127.
- ^ Novak, David. The Jewish social contract: an essay in political theolog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134.
The Sanhedrin were appointed by those who were members when there was a vacancy.
- ^ Levinson, David; Cookson, Peter W.; Sadovnik, lan R. Education and sociology: an encyclopedia. Taylor & Francis. 2002: 436.
拓展閱讀
[編輯]- Burbank, Jane and Cooper, Frederick. (2010). Empires in World History: Power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0-691-12708-5.
- Estlund, David. (2003). Why Not Epistocrac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Kazin, Michael, Edwards, Rebecca, and Rothman, Adam. (2010). The Princeton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Political History Volume 2.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0-691-12971-1.
- Kett, Joseph F. Merit: The History of a Founding Ideal From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12. ISBN 978-0801451225
- Schwarz, Bill. (1996). The expansion of England: race, ethnicity and cultural history. Psychology Pres. ISBN 0-415-06025-7.
- Khen Lampert, Meritocratic Education and Social Worthlessness, Palgrave-Macmillan, UK, 2012-12-24; ISBN 1137324880
外部連結
[編輯]關於精英政治 的圖書館資源 |
- The Meritocracy Party: Equal Opportunity for Every Chil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rganizes volunteers to bootstrap meritocracies in communities across the world.
- Quinion, Michael. World Wide Words: Meritocracy. World Wide Words. 2001-07-21 [2016-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Bent, Nick. Time for a more inclusive and progressive definition of meritocracy. Progress Online. [2016-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