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討論:Kegns/archive7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感謝查核

既然構成擾亂,可否關閉那堆投票?Bluedeck 新年快樂 2014年1月2日 (四) 17:14 (UTC)

囧rz……我剛剛關掉了全部投票,因為在WP:刪除指導#討論里看到了一點支持。應該不會有毛病。Bluedeck 新年快樂 2014年1月2日 (四) 18:56 (UTC)

回復通告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Kegns。您在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有新的留言或與您有關的訊息。
此回覆通告添加於2014年1月5日 (日) 03:04 (UTC),您可以透過移除{{Talkback}}隨時移除本通知

懇請發表看法。--❦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4年1月5日 (日) 03:04 (UTC)

用戶請求更名至「wayne130316」,如果有空的話煩請處理一下,並於更名完畢後解封。--廣雅 范 2014年1月8日 (三) 09:01 (UTC)

機械人申請

我最近為我的機械人User:Yinweichen-bot申請了新的工作權限,你似乎在管理機械人申請等事項,故特此通知並提醒關注。由於時間安排的關係,我希望工作能夠這兩天就開始,不願推遲耽誤。另有多個未受理的機械人申請,請亦同時予以查看。謝謝!鋼琴小子 打個招呼 查看貢獻 2014年1月9日 (四) 17:19 (UTC)

請行政員到那裡確認一下。--GZWDer留言2014年1月12日 (日) 09:18 (UTC)

關於Unblock-zh

Kegns君您好,我在2013年12月29日在Unblock-zh提出來這件棘手的案子,雖然有管理員跟行政員回應,但是留言的幾位管理員都涉及這次的事件,因此兩個禮拜過去了都沒有任何進展,一直到現在每位管理員之間無法定下結論,請您與其他第三方管理員與行政員參與這次的案件。--T.A Shirakawa(Talk - Mail) 2014年1月13日 (一) 13:57 (UTC)

給您一個星章!

原星章
感謝您為維基百科做出的傑出貢獻! ZLC. talk 2014年1月18日 (六) 14:13 (UTC)

請閣下協助處理--Temp3600留言2014年1月26日 (日) 14:42 (UTC)

你們用IP抓傀儡根本不準確,很多帳號沒抓到,而且還抓錯人,因為有的不是我的帳號,更離譜是主帳號也抓錯,那根本就不是,別光憑IP抓,還有其它證據可以比對,這樣子才不會漏抓,也不會抓錯人。加油吧!管理員,抓傀儡技術有待加強,哈……。--114.38.181.181留言2014年1月27日 (一) 10:09 (UTC)

我使用IP頻段不是只有在114.38,所以只要舊帳號或以前開創過帳號沒登入,你們根本也不知道這些帳號也是我的,更何況IP頻段也可以換來換去。加油吧!管理員,慢慢查出我的主帳號,哈……。--114.38.181.181留言2014年1月27日 (一) 10:09 (UTC)
我可沒有意去害其它跟我用同IP的那些人帳號,要怪就怪你們抓錯,要怪就怪他們倒霉,哈……。--114.38.181.181留言2014年1月27日 (一) 10:09 (UTC)

有一用戶Kai3952提出上訴,請複查。--GZWDer留言2014年1月27日 (一) 17:15 (UTC)

開放編輯

請問可否開放助韓獨立條目編輯?對中韓歷史、韓國歷史意義重要。

郵件列表

謝謝通知。那個Bluedeck確實是我。之前不知道僅供管理員開放。打攪了。Bluedeck 2014年2月5日 (三) 15:17 (UTC)

re:RFCU

你好。這明明是CU政策的漏洞,如果是擾亂也是這些被封的用戶在擾亂,跟我有什麼關係。請到WP:互助客棧/方針發表您的意見。--Gilgalad 2014年2月7日 (五) 13:28 (UTC)

拜託那是反話。--Gilgalad 2014年2月7日 (五) 15:48 (UTC)

請及時處理機械人申請

目前的機械人申請以有多個,最久的已過1個多月,另有兩個半月沒有結束討論或審批的申請。我現已申請第二項機械人工作,但第一項仍未被審批。如上已有多人多次對此示意,甚至因拖延工作實在太久而在互助客棧上提議讓管理員代為處理機械人申請。這可能有技術上的問題,但如果閣下未能勝任這項工作,我強烈建議把責任移交他人,以免耽誤全體機械人使用者對維基百科的貢獻。謝謝。鋼琴小子 打個招呼 查看貢獻 2014年2月7日 (五) 21:08 (UTC)

回復通告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Kegns。您在Wikipedia:機器人/申請有新的留言或與您有關的訊息。
此回覆通告添加於2014年2月12日 (三) 18:46 (UTC),您可以透過移除{{Talkback}}隨時移除本通知

Temp3600留言2014年2月12日 (三) 18:46 (UTC)

您已成功報名第28期上海雙周聚會

您好!我是維基百科上海社群的南瓜(User:Eland Zhou),您已成功報名上海社群第28期雙周聚會。剛剛看到您報名好興奮!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參照聚會頁面上的信息尋求社群的幫助! 南瓜留言2014年2月14日 (五) 23:54 (UTC)

給您一個星章!

管理員星章
已是凌晨時分依舊努力進行站務工作,向您表達誠摯的敬意!在為這部百科全書無私奉獻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哦! 南瓜留言2014年2月22日 (六) 17:56 (UTC)

關於機器人Yexiaoxing_bot

抱歉,未經同意啟用了機器人,可我只是想做出點示例編輯(呃,可能太多了)。對您及其他維基人造成不便請原諒。 --Yexiaoxing留言2014年2月22日 (六) 17:59 (UTC)

另外如果可以,請您看一下我的機器人申請,謝謝。--Yexiaoxing留言2014年2月25日 (二) 03:54 (UTC)
我的機器人申請已更新,煩請進入並給予意見。 --Yexiaoxing留言2014年3月8日 (六) 15:52 (UTC)

來自南瓜的留言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Kegns。您在Wikipedia:機器人/申請有新的留言或與您有關的訊息。
此回覆通告添加於2014年3月5日 (三) 17:19 (UTC),您可以透過移除{{Talkback}}隨時移除本通知

您好!很抱歉打擾您!如果您樂意請查看我的機器人申請!--南瓜留言2014年3月5日 (三) 17:19 (UTC)

請處理長期不活躍管理員

你好。請處理長期不活躍管理員,詳見Wikipedia:管理員的離任/提請取消不活動管理員的權限。--Lanwi1(留言) 2014年3月13日 (四) 20:26 (UTC)

IAR

其實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維基百科是一部百科全書」。IAR確實尚未成為方針的情況下,我覺得還是謹慎一點好。另外似乎IAR和「不墨守成規」之間還稍有差異,而這可能就是5P是方針而IAR不是的原因。

實際上,snow、duck、aadd均不是方針,但對日常討論幫助都不小。IAR即使作為一個精神支柱,也能給予維基百科適當的幫助。

您的觀點,對方針的深入淺出的解釋,我非常欣賞和贊同。philip的話亦堪稱經典。IAR時必須同時滿足其他四大支柱的觀點,是我尤為贊同的。

最後十分感謝您的關注,我會努力的。 Bluedeck 2014年3月14日 (五) 14:08 (UTC)

我的信箱是alanswny -at- gmail -dot- com. Bluedeck 2014年3月17日 (一) 10:52 (UTC)

Re: Wikipedia:申請成為管理員/Bluedeck

就這樣吧,反正不影響點票。--Jimmy Xu 2014年3月15日 (六) 03:11 (UTC)

一杯茶送給您!

謝謝您的提醒!

不過我的票就這樣放著吧。 Simon951434留言2014年3月15日 (六) 16:27 (UTC)

irc

我現在手邊就只有iPad,irc(如果給的連結沒錯)似乎打不開。Bluedeck 2014年3月17日 (一) 11:29 (UTC)

我的用戶頁

別看到是IP地址或是其他編者的編輯就回退。我是懶惰登錄,乾脆以IP用戶身份編輯。--HYH.124留言2014年3月18日 (二) 12:15 (UTC)

關於某馬甲王

你好,我想請教一下維基關於永封和傀儡的政策。自從Wikipedia:持續出沒的破壞者/User:十字軍大屠殺和南大就業與出國被永封以後,該用戶長期以隨機註冊用戶名的方式規避封禁,僅確認的id就有上百個,其中最近的疑似用戶名是「丁小」。儘管我認為他的這種做法是在挑戰維基的傀儡和封禁政策,但我並無意要封殺他。而且考慮到他有繼續編輯貢獻的意願(尤其是南京相關條目),我建議管理員考慮讓他按正規程序解封,這樣可以維護維基政策的嚴肅性。若他能明確承認自己曾進行破壞和長期使用馬甲的事實,並保證不會再犯,維基百科就多了一個老資格的編輯,少了一個持續出沒的破壞者。以上看法如蒙管理員認可,能否麻煩你正式通知此人用他過去的用戶名按正規程序申請解封。謝謝。--Gilgalad 2014年3月20日 (四) 00:05 (UTC)

謝謝答覆。但是要維護維基政策的嚴肅性,就只能在繼續封禁和解封之間二選一。此人現在似乎又註冊了新馬甲「范德薩郎」(見Special:鏈出更改/Portal:南京/全部條目),顯然封禁對他不起任何作用。由於他對我意見很大,所以我希望管理員能出面說服他尊重維基規則,也許能起到一些作用?說實話我完全不能理解為什麼此人從維基遠古時代的老賬號Wikinu開始,將近10年的時間隔三差五就註冊幾個新馬甲。。。就算是為了迴避封禁,也沒必要搞得這麼麻煩吧!而且他總換馬甲也讓別人根本沒法和他正常討論。--Gilgalad 2014年3月22日 (六) 04:47 (UTC)

Usurp

Hi Kegns, sorry for writing in English... can you please look at my request at Wikipedia:更改用戶名/帳戶易手#Scott_Martin_.E2.86.92_Scott? Thank you. Scott Martin留言2014年3月22日 (六) 13:41 (UTC)

關於:冰月 思憶用戶頁存廢討論

已修復,請儘快復原

感謝你的歡迎

我在此向你感謝!--陳進雲留言2014年4月14日 (一) 09:24 (UTC)

user:良心會安

您好!可否請您再次查核用戶user:良心會安,光從[1][2]的編輯用詞,我覺得兩者的關聯性應該很大。--Iokseng留言2014年4月15日 (二) 14:43 (UTC)

已提交到維基百科:用戶查核請求#良心會安 2。--GZWDer留言2014年4月15日 (二) 14:48 (UTC)
@IoksengGZWDer二位好,我覺得最好請別的查核員來複查--Kegns留言2014年4月15日 (二) 15:39 (UTC)

連鹽鐵路和青連鐵路

連鹽鐵路和滬通鐵路開工消息分別在[3]滬通長江大橋。那位用戶非要將它們的開工日期認定為動員大會的日期,並搬出京滬高鐵。可惜京滬高鐵條目提到的開工時間為開工典禮的時間[4]。問題來了:您在做出選擇性保護的同時不給一個合理的解釋嗎?另外您將青連鐵路歸類為青滬高速鐵路之前,是否確認過青滬高速鐵路這個概念是否確切存在,哪怕是Google搜索一下呢?114.84.34.66留言2014年4月16日 (三) 15:45 (UTC)

根據保護方針WP:PP,對頁面的保護並非對該版本內容的認可(我的做法僅僅是回退到編輯戰前的版本,並不是選擇性保護)。您應該與編輯戰對方取得共識後申請解除保護。換句俗話說,我也不想保護頁面,你們這麼編輯戰不是辦法,您應該找Gemchi討論這個問題--Kegns留言2014年4月16日 (三) 15:56 (UTC)

您選擇了編輯戰之前的版本,但我沒有找到您這種選擇性行為的維基百科方針依據。114.84.34.66留言2014年4月16日 (三) 16:25 (UTC)

WP:PP:「管理員通常會保護當前的這個修訂版本。但是有時這樣做會鼓勵故意編輯一個會發生爭議的版本從而引發編輯戰,此時如果有編輯戰發生前的版本存在,管理員可以恢復到這個版本。」

要求我保護某個版本並不是解決的方法啊這位IP大哥,WP:爭論的解決--Kegns留言2014年4月16日 (三) 16:40 (UTC)

您的做法違反了「在保護髮生內容爭議的頁面時,除非當前的修訂版本含有明顯違反方針的內容(例如破壞,侵權,誹謗在世人物等),管理員通常會保護當前的這個修訂版本」。而且那位用戶的提供的內容存在明顯錯誤,您就更不能選擇性保護了。114.84.34.66留言2014年4月17日 (四) 11:34 (UTC)

我已經引述了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恢復到編輯戰前的版本。「對某個版本實施保護,並不意味着支持該版本,所以不應該繼續請求回退到另外一個版本」,且維基百科內容的門檻並不是真實正確而是WP:可供查證,對來源理解的偏差建議閣下儘早提出討論或移步互助客棧,謝謝--Kegns留言2014年4月17日 (四) 14:16 (UTC)

來自南瓜的留言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Kegns。您在WP:VIP有新的留言或與您有關的訊息。
此回覆通告添加於2014年5月5日 (一) 15:17 (UTC),您可以透過移除{{Talkback}}隨時移除本通知

麻煩您處理一下,謝謝!--南瓜留言 | 貢獻2014年5月5日 (一) 15:17 (UTC)

請處理長期不活躍管理員

你好。請處理長期不活躍管理員,詳見Wikipedia:管理員的離任/提請取消不活動管理員的權限。--Lanwi1(留言) 2014年5月7日 (三) 08:54 (UTC)

@Lanwi1知悉,感謝--Kegns留言2014年5月7日 (三) 09:08 (UTC)

請問DUCK破壞的處理方式?

在CU頁面看到User:Victorkkd相關的CU申請。我想問一下,如果發現這種IP與被封禁用戶編輯模式十分相似的情況(影武者?)應當如何處理?如何認定是否是IP繞過封禁繼續編輯?處理程序為何?—Snorri留言2014年5月23日 (五) 13:49 (UTC)

@Snorri一旦牽涉到IP地址,查核員不能將IP與賬戶之關聯公開。通常情況下,為了避嫌,即使未有查核,我也不會以{{duck}}對IP作出處理--Kegns留言2014年5月23日 (五) 14:03 (UTC)

CU無法進行,但能否以{{duck}}進行封禁?如果不能的話,社群是如何處理使用代理繞過封禁繼續編輯戰的問題?有以往的案例嗎?—Snorri留言2014年5月23日 (五) 15:00 (UTC)

@SnorriWP:RFCU上的請求我通常會建議其轉交 轉交WP:VIP,其他管理員可以依據{{duck}}來封禁。使用代理繞過封禁的話,代理服務器首先就會被封禁——m:NOP--Kegns留言2014年5月24日 (六) 01:56 (UTC)

模板 *mp

因為很多事件(尤其是科學類)很難有個確定的發生日期,以往都是列的報道日期,去掉日期會少很多錯誤--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4年5月26日 (一) 01:10 (UTC)

用戶核查

請關注一下久拖不決的Wikipedia:用戶查核請求#Jarodalien,謝謝!——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4年6月8日 (日) 03:28 (UTC)

一杯咖啡送給您!

題目真變態…… 廣雅 范 2014年6月10日 (二) 17:20 (UTC)

Re: 有關於您對政黨模板的編輯

經過本人編輯之後的政黨黨徽,出現顯示不全的情形。其實這背後是有版權因素的考量。由於許多政黨(尤其是新創政黨)的黨徽或 logo 並未超過 50 年或 70 年的著作權期限,所以我們使用這些版權上尚未進入公有領域的黨徽時,僅僅可以在某些條目,比如說介紹該政黨的條目上使用該黨黨徽,這是可以主張合理使用的。但是,如果在其他條目上大量使用與條目主題本身無關的有版權圖像,這可能不符合主張合理使用的規範。像是「黨徽圖像」會大量地出現在不是政黨條目的條目,比如政治人物條目、選舉條目等等。使用正確的黨徽,這是一個台灣傳播媒體的習慣,但是這個「正確的黨徽」可能是有版權的,當它在大量的條目中使用時,可以無法符合WP:FUC維基百科方料的要求。也就是說,顯示不全的黨徽是有意為之,首要是避免完整圖像所可以潛在的版權問題;其次是讓讀者仍然可以透過政黨模板,容易區辨不同政黨。所以,請考慮到我所說的「黨徽本身可能有版權」所造成的這個困擾。--Fauzty留言2014年6月11日 (三) 19:19 (UTC)

你好

蘇州宇文宙武不停刪除有來源內容,還請移步評論。Victorkkd留言2014年6月12日 (四) 09:38 (UTC)

Laohuatou

這個用戶剛才還在編輯。--GZWDer留言2014年6月17日 (二) 16:22 (UTC)

您有新郵件!

您好,Kegns。你有一封新的電子郵件!
此信息在2014年6月18日 (三) 12:02 (UTC)發出,你可以在任何時候通過移除{{You've got mail}}或{{YGM}}來移除本通知

CHEM.is.TRY 2014年6月18日 (三) 12:02 (UTC)

Snorri封禁一事

「大量濫用傀儡」已屬嚴重,依照方針,理當永久封禁,提議將封禁從一個月改成永久,無論是否初犯都已經嚴重違反方針,若是沒有合理理由只封禁一個月,對於其它相同理由遭受封禁的用戶是會有所質疑,查核員與管理員的封禁是不是看個人喜好來衡量期限,否則怎會做出奇怪的封禁有著不同的期限?--114.46.10.230留言2014年6月20日 (五) 16:43 (UTC)

敬請關注方針理據不足之封禁個案,恐形同言論審查效果?

管理員您好,Marvin2009遭封禁三個月_封禁記錄討論,理由是「廣告」!?事實上,他只是在敏感性人物條目 要求不同意見者遵守WP:生者傳記方針,避免使用 CCTV央視/中共黨媒;過程中不僅被疑似人身攻擊,甚至遭User:Zhxy 519舉報「廣告」?因此遭封禁「3個月」。這恐形同言論審查。敬請您得空時關注本個案,維護維基百科的自由言論環境,感謝!

  1. 已有多位用戶及管理員已在封禁記錄討論留言表示異議。
  2. 在下已於客棧留言並概略提供個人依據方針的意見,客棧:關注Shizhao6月封禁個案,會否有形同言論審查疑慮?Wetrace留言2014年6月29日 (日) 08:06 (UTC)

請關注或處理本人二次舉報KOKUYO君

本人在維基無意與他人搞編輯戰,唯一的一次3RR封31小時,也是與K君的"釣魚台",我始終懷疑是被K君舉報,但我這二次舉報他前,我都禮貌示警對方,而我當時被Makecet(該管理員事後壞規被永禁)不究來去而禁時,K君是否也都禮貌示警我?我認為無理由的回退爭議模版者,應於討論頁論述獲取多數意見後再議請參見釣魚臺討論頁,而不是不提出理據揪眾對我搞車輪戰回復,再來誤指我也是破壞。請注意K君已二次舉報在案,應待處理回覆。重申爭議模版應置於多數意見之版本,有議者請於討論頁提出新事證(官方有的宣示"釣魚臺是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省宜蘭頭城大溪),或待二次舉報回覆後再議為宜。Chinuan12623留言2014年6月29日 (日) 13:02 (UTC)

謝謝查核

近來有用戶因我簡體繁體字混用作為理由之一懷疑我使用傀儡帳號,申請對我CU。謝謝您辛苦查核,還我清白。記得以前也曾用一用戶以類似理由申請對我CU。今天想起這些事,我懷疑這兩位如此相似,才很可能是傀儡帳號。希望您能抽空查核。小蓮莊處士 2014年7月1日 (二) 02:03 (UTC)

抱歉

僅僅是看到閣下謝絕討論邀請,所以才移除那個人的無聊的遊說。-- 上海灘悍將雖陣亡  守望者精神永不滅  2014年7月4日 (五) 09:13 (UTC)

編輯請求

您好,在下在被保護頁面中華民國討論區提出了編輯請求,還望閣下或其他管理員抽空關心。感謝您。Lysimachi留言2014年7月5日 (六) 21:14 (UTC)

有三名管理員長期不活躍,詳見Wikipedia:管理員的離任/提請取消不活動管理員的權限。--Lanwi1(留言) 2014年7月6日 (日) 05:38 (UTC)

全域賬號

您好,您幫我改了名字之後,登陸英文版還是顯示成原來的名字。從英文版頁面點擊中文鏈接之後,也回到了原來的名字,只是沒有了監視列表跟貢獻。這讓我很困擾,該如何解決呢?謝謝;--Chinyen 留言2014年7月7日 (一) 03:22 (UTC)

@Chinyen Lu請訪問Special:合併賬戶--Kegns留言2014年7月7日 (一) 04:09 (UTC)

嗯,我剛剛已經移動到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了。 ——Nigel 2014年7月7日 (一) 08:43 (UTC)

全域賬號

您好,我的用戶名從「公民鄭隆飛」改成「鄭晝」之後,怎麼把原來的賬戶合併呢。—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鄭晝對話貢獻)於 2014年7月16日 (三) 12:56‎加入。

@郑昼請您訪問Special:合併賬戶--Kegns留言2014年7月16日 (三) 07:39 (UTC)

給您一堆西瓜!

陽光下的西瓜
前日看到推特上突然多了一個關注者,名字與您極為類似。在下已武斷將他與您畫上等號。特送上一堆西瓜,聊表謝意。 綜合徵與一萬年留言2014年7月21日 (一) 07:49 (UTC)

請教

問安!請問如果IP用戶之間互為傀儡可以提報用戶查核嗎,如果IP用戶和註冊用戶互為傀儡應該怎樣應對?恭候閣下的答覆。Michott留言2014年7月26日 (六) 08:55 (UTC)

還有一點是用戶中華愛國陣線披露過他所在的地點,根據「如果該用戶已經說明他/她的地點,而其IP地址確證此事,則對此進行證實不屬洩漏隱私資料」[5]看起來也算合理。Michott留言2014年7月26日 (六) 09:45 (UTC)

@Michott

  1. 賬戶是否是傀儡,IP地址即為判斷標準,我們沒法取得兩位IP用戶的DNA來進行比對的(笑
  2. 儘管條款中有此一項,但我們需要所涉用戶在相關頁面作出清晰明確的聲明,CUer尚需要進一步討論甚至聯繫維基媒體申訴專員或基金會職員,以確保用戶隱私得到充分尊重。換句話說,這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反破壞、3RR與隱私政策相權,以後者為重
    謝謝--Kegns留言2014年7月26日 (六) 11:30 (UTC)
@Kegns謝謝您!不過為什麼「IP地址即為判斷標準」,但閣下又提到「IP用戶的DNA」,何為用戶的DNA(基於隱私的詢問)?雖然是閣下回應鄙人提交的核查,但是真切的希望當有其他核查提交的時候,checker可以再快些回復(即便是需要駁回的請求)!Michott留言2014年7月26日 (六) 13:35 (UTC)

引喻失義,尚祈見諒--Kegns留言2014年8月6日 (三) 14:53 (UTC)

一隻小貓送給您!

喵嗚www

lilydjwg 交流 2014年8月2日 (六) 01:55 (UTC)

感謝您的認同

深覺禁封是管理員的統御魔戒,在今天看到某人的行為這樣覺得。--Outlookxp留言2014年8月11日 (一) 14:54 (UTC)

給您一個星章!

友善星章
感謝你的提醒!Thanks for your kindness JinFanKingium留言2014年8月18日 (一) 10:06 (UTC)

給您一個星章!

友善星章
感謝你的提醒!Thanks for your kindness JinFanKingium留言2014年8月18日 (一) 10:06 (UTC)

有一個多月沒人處理了,請幫忙處理一下(含USURP)。謝謝。--GZWDer留言2014年8月25日 (一) 11:28 (UTC)

An important message about renaming users

Dear Kegns, My aplogies for writing in English. Please translate or have this translated for you if it will help. I am cross-posting this message to many places to make sure everyone who is a Wikimedia Foundation project bureaucrat receives a copy. If you are a bureaucrat on more than one wiki, you will receive this message on each wiki where you are a bureaucrat.

As you may have seen, work to perform the Wikimedia cluster-wide single-user login finalisation (SUL finalisation) is taking place. This may potentially effect your work as a local bureaucrat, so please read this message carefully.

Why is this happening? As currently stated at the global rename policy, a global account is a name linked to a single user across all Wikimedia wikis, with local accounts unified into a global collection. Previously, the only way to rename a unified user was to individually rename every local account. This was an extremely difficult and time-consuming task, both for stewards and for the users who had to initiate discussions with local bureaucrats (who perform local renames to date) on every wiki with available bureaucrats. The process took a very long time, since it's difficult to coordinate crosswiki renames among the projects and bureaucrats involved in individual projects.

The SUL finalisation will be taking place in stages, and one of the first stages will be to turn off Special:RenameUser locally. This needs to be done as soon as possible, on advice and input from Stewards and engineers for the project, so that no more accounts that are unified globally are broken by a local rename to usurp the global account name. Once this is done, the process of global name unification can begin. The date that has been chosen to turn off local renaming and shift over to entirely global renaming is 15 September 2014, or three weeks time from now. In place of local renames is a new tool, hosted on Meta, that allows for global renames on all wikis where the name is not registered will be deployed.

Your help is greatly needed during this process and going forward in the future if, as a bureaucrat, renaming users is something that you do or have an interest in participating in. The Wikimedia Stewards have set up, and are in charge of, a new community usergroup on Meta in order to share knowledge and work together on renaming accounts globally, called Global renamers. Stewards are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documentation to help global renamers to get used to and learn more about global accounts and tools and Meta in general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format. As transparency is a valuable thing in our movement, the Stewards would like to have at least a brief public application period. If you are an experienced renamer as a local bureaucrat,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a part of this group could take as little as 24 hours to complete. You, as a bureaucrat, should be able to apply for the global renamer right on Meta by the requests for global permissions page on 1 September, a week from now.

In the meantime please update your local page where users request renames to reflect this move to global renaming, and if there is a rename request and the user has edited more than one wiki with the name, please send them to the request page for a global rename.

Stewards greatly appreciate the trust local communities have in you and want to make this transition as easy as possible so that the two groups can start working together to ensure everyone has a unique login identity across Wikimedia projects. Completing this project will allow for long-desired universal tools like a global watchlist, global notifications and many, many more features to make work easier.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comments or concerns about the SUL finalisation, read over the Help:Unified login page on Meta and leave a note on the talk page there, or on the talk page for global renamers. You can also contact me on my talk page on meta if you would like. I'm working as a bridge between Wikimedia Foundation Engineering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Wikimedia Stewards, and you to assure that SUL finalisation goes as smoothly as possible; this is a community-driven process and I encourage you to work with the Stewards for our communities.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 Keegan (WMF) talk 2014年8月25日 (一) 18:24 (UTC)

--This message was sent using MassMessage. Was there an error? Report it!

請問您在Wikipedia:用戶查核請求/2014/6#葉知秋時是否查核了中華愛國陣線的IP?

您好,在Wikipedia:管理員解任投票/烏拉跨氪的答辯中,烏拉跨氪提到:「Kegns那句話(即您在查核守望者愛孟和中華愛國陣線的關係時說的「駁回,理據不足」)顯然不能理解為不相關。根本未進行CU,如何得知不相關。」但我想他是漏看了您下面所說的「查核#葉知秋時並未發現有所關聯」,您應該是已經查過中華愛國陣線的IP信息,才能做出這樣的結論吧?--管閒事且對地圖炮具有100%抗性的朝鮮的輪子留言2014年9月2日 (二) 11:06 (UTC)

@朝鲜的轮子當月,在葉知秋一例中確有對「中華愛國陣線」進行過查核,同時沒有對「守望者愛孟」進行查核。在此過程中技術上並未發現明確證據表明二者有關,感謝垂注--Kegns留言2014年9月2日 (二) 15:22 (UTC)

那麼您一開始說「駁回,理據不足」是否就已經是認為這兩人之間存在傀儡關係的理據(或者,是提報者已經提出的理據)不足同時也不屬於WP:DUCK呢?您現在認為您還認為判斷為一望而知的理據是否充分?--管閒事且對地圖炮具有100%抗性的朝鮮的輪子留言2014年9月3日 (三) 04:29 (UTC)

@朝鲜的轮子理據不足是指所提理據不足以支持查核,這種情況下對於結果不會作出任何預判,包括是否DUCK--Kegns留言2014年9月3日 (三) 04:46 (UTC)

但是如果是DUCK的話你應該已經說是DUCK了吧?--管閒事且對地圖炮具有100%抗性的朝鮮的輪子留言2014年9月3日 (三) 04:49 (UTC)

@朝鲜的轮子我既然沒說DUCK就說明我不認為是DUCK,謝謝--Kegns留言2014年9月3日 (三) 05:42 (UTC)

在「維基百科:優良條目評選」頁面投票的怪事

維基百科:優良條目評選,遴選條目「治療撲克上癮」在2014-09-05「08:11PM」有一支持票,表面看來由Davidzdh投下(當閣下看到這段留言時,有關投票資料可能已移到「治療撲克上癮」的討論頁中),但簽名卻是怪怪的,顯示日期時間是「今天, 08:11 PM (UTC+8)」,跟一般投票以24小時制及指定日期(不是「今天」,「今天」即是那一天?)的顯示完全不同。根據Davidzdh的「用戶貢獻」記錄,他的確在2014-09-05維基時間12:11到維基百科:優良條目評選頁面投票,但所投支持票條目卻是「1995年太平洋颶風季」,而不是「治療撲克上癮」。為何維基百科:優良條目評選頁面顯示,與維基本身的修改記錄不符合?為何那一個簽名顯示日期時間會是「今天, 08:11 PM (UTC+8)」?希望管理員注視此事,難答疑團。謝謝。Banyangarden留言2014年9月5日 (五) 13:39 (UTC)

編輯請求

你好,我想要新增條目,還望管理員多多關照。謝謝藍楷博留言2014年9月20日 (六) 18:27 (UTC)藍楷博

RE:簽名

本人已經擁有此簽名7年,對我甚有紀念價值,我可以作出妥協,把連結刪掉,嘗試減短,但本人不能保證可以維持255位元組內。當然,如果你可以幫助弄一個維持255位元組內而又和原先本人簽名一樣的模板,我又何樂不換了呢?--Iflwlou [ M {  2014年9月27日 (六) 19:08 (UTC)

監管員?

您是監管員?為什麼您有辦法全域更改用戶名?--124.197.102.166留言2014年9月29日 (一) 09:40 (UTC)

關於閣下在印尼總統條目的編輯

本人察覺閣下於上述條目的編輯行動,以為有不妥,故此在此說明。雅加達省長佐科·維多多是候任總統,而不是現任,現任總統是蘇西洛·班邦·尤多約諾,他的任期剩下十幾天。我認為,佐科上任之前,不宜註明他是現任總統(上任之後可以這樣做)。或許閣下會有自己的見解,所以暫不回退,以待深入討論。--春卷柯南夫子 ( ) 2014年10月7日 (二) 14:31 (UTC)

請求解禁帳號

因不明維基規則混用不同帳號,被判使用傀儡而封禁。本人誠肯接受處罰,保證今後不再犯同類錯誤!為便於完成相關編寫任務,根據需要請求解禁帳號@sjjc123為盼!謝謝!--鳳白留言2014年11月4日 (二) 03:30 (UTC)

@Qinfbwww帳號sjjc123不能解封。如還需使用多重帳號,請務必遵守WP:傀儡中的要求--Kegns留言2014年11月4日 (二) 03:37 (UTC)

請求半保護華裔加拿大人條目

華裔加拿大人遭到疑似WP:KAGE的IP用戶破壞,請求半保護,謝謝。--Bin2232578留言2014年11月8日 (六) 09:23 (UTC)

因為有人把棒球國際比賽的相關名稱「統一」了!--220.129.81.91留言2014年11月18日 (二) 06:28 (UTC)

表達對更改用戶名的疑問

Kegns您好,本人想詢問,一個人更改用戶名,是否意味着他同時便已經擁有兩個獨立賬戶?例如,當管理員「PhiLip」於2014年1月9日 (四) 14:58 (UTC)將更改某人的用戶名之後,該用戶就於隔天13:05(UTC)以舊用戶名作出了一個編輯。這是不是說明,即使更改了用戶名,也只是把所有用戶權限與參數設置移動到新的名字,而舊的用戶名就已成為了新賬戶了?希望您可以解答。--HYH.124留言2014年11月20日 (四) 07:21 (UTC)

@HYH.124在更名後,舊名將變成未被註冊的狀態。通過Special:log/織田三河守信長可以看到改名的次日,(已被騰出來的)舊名再次被註冊,成為與新名無關的兩個獨立賬戶--Kegns留言2014年11月21日 (五) 01:11 (UTC)

感謝您的回覆,但如果是這樣的話,當一個人更改用戶名之後,在舊名之下的用戶頁就會被重定向到新名。在這個情況下,WP:CSD#G15就提供了「不存在註冊用戶的用戶頁及用戶頁子頁面,隨用戶更名產生的用戶頁重定向除外。」這類用戶頁重定向不就是不存在的賬戶嗎?最後我想問的是,如果用戶改名了,可否要求刪除舊名重定向?另外,用戶討論頁一般情況下都不能快速刪除,對吧?--HYH.124留言2014年11月28日 (五) 06:18 (UTC)

@HYH.124
  1. 不存在的賬戶擁有的「用戶頁」是要刪除的,但如果不存在的賬戶定向到存在的賬戶,而這個定向是由合法重命名自然產生的,那麼就符合G15所說的的例外
  2. 更名請求時常會收到「更名但不保留舊新重定向」這樣的請求,例如舊名牽涉用戶隱私需要規避,m:Special:GlobalRenameUser頁面上也有這個選項,行政員(全域更名者)一般都會滿足此類要求
  3. 善意的請求——比如不是為了隱藏警告訊息——一般我個人都會滿足其要求,因為我覺得用戶頁都是私人的空間--Kegns留言2014年11月28日 (五) 09:42 (UTC)

合併請求

條目「颶風喬治」及「颶風喬治對路易斯安那州的影響」主題「重疊」,而前者「內容短小」,合乎維基百科:合併請求條件。本人提出把二者合併,發起討論,加上「合併請求」模板。根據維基政策,「在條目討論頁面取得共識,或是一段時間都無其他意見」才可決定是否合併。用戶Jarodalien未經討論,即日斷定不能合併,兩度[6][7]刪除模板,不合合併請求的程序。今已重新掛上模板,為免違反「退回不過三」的原則,今把此事呈報管理員,希望管理員能作規勸,或保護已加上模板的頁面。如有意見給予本人,有勞留言。謝謝。Queensroad留言2014年12月14日 (日) 14:5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