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無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無我梵語अनात्मन्Anātman巴利語anattā),佛教術語,指對於的否定,為佛教根本思想之一。這個名詞有二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它可以解釋為,沒有不存在,大乘佛教又稱我空;另一方面,則可解釋為,這不是,即釋義為非我。這兩種含義間的爭論,成為佛教各宗派間的重要課題。 [1][2]

否定世界上有物質性的實在自體(即所謂「」)的存在,有兩類:

  1. 人無我,是說人身不外是色(形質)、受(感覺)、想(觀念)、行(行動)、識(意識)五類,即五蘊結合而成,沒有常恆自在的主體。
  2. 法無我,大乘佛教還認為色、受等五蘊之法,亦是由種種因緣和合而生,不斷變遷,也無常恆堅實的自體。

無我可以簡稱我既不存在,可我也在。 以字面分析——無乃是一切都是空,既沒有的意思 以字面分析——我乃是自身也代表自己 綜合性分析——無我,也許有,也許沒有,為何有無我,為何出現無我,為何沒有無我,為何出現無我。

學術研究

[編輯]

學者平川彰等人認為,《阿含經》中的無我論實為非我論,並非為了批駁吠陀教的《奧義書》傳統中的梵我ātman)之概念[3]印順法師與今西順吉則認為 佛教的無我論確實是對耆那教婆羅門教教義中的命我神我之概念的批駁[4][5]

原始佛教出現之日起,佛教為與婆羅門教抗衡而確立了「無我」說,但各宗派都需要為輪迴做出適當解釋[6]

參考文獻

[編輯]
  1. ^ Anatta Buddhis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3)
  2. ^ [a] Christmas Humphreys. Exploring Buddhism. Routledge. 2012: 42–43 [2018-03-22]. ISBN 978-1-136-2287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3). 
    [b] Brian Morris. Religion and Anthropolog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51 [2018-03-22]. ISBN 978-0-521-852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 Quote: "...anatta is the doctrine of non-self, and is an extreme empiricist doctrine that holds that the notion of an unchanging permanent self is a fiction and has no reality. According to Buddhist doctrine, the individual person consists of five skandhas or heaps—the body, feelings, perceptions, impulses and consciousness. The belief in a self or soul, over these five skandhas, is illusory and the cause of suffering."
    [c] Richard Gombrich. Theravada Buddhism. Routledge. 2006: 47 [2018-03-22]. ISBN 978-1-134-903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6). , Quote: "...Buddha's teaching that beings have no soul, no abiding essence. This 'no-soul doctrine' (anatta-vada) he expounded in his second sermon."
  3. ^ 王開府《初期佛教之「我」論》引述:
    • 平川彰認為:《阿含經》的「無我」,並非對《奧義書》「梵我一如」之ātman的否定,而只是對由五蘊形成之「自己」之執著的否定(見所著〈自我と無我〉,《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20號,1975年2月,頁21∼22)。
    • 中村元在探討「最初期佛教」中的無我說時,根據最古層的經文,特別是偈頌部分,論定初期佛教未說:「ātman不存在」(見中村元編《自我と無我──インド思想と佛教の根本問題》,頁24)。
    • 櫻部建針對「無我」一詞的「我」,在初期佛典之「古層」與「新層」語義的差異,進行疏解。他認為在古層(韻文經典)中確立「我」(attan)為實踐之主體性的自己(本來的自己),「無我」(an-attan)只是「非我」(「不是我」),不是「沒有我」。古層中有「諸法無我」,其「無我」也是指「非我」。在新層(散文經典)出現「一切法非我」的說法,他認為這種說法中,仍然維持了古層所確立的「我」。所以古層與新層中的「我」,都未預想為佛教以外,如「奧義書」的ātman觀念。至於在對抗外教的各經中,情況例外(見所著〈無我の問題──ニ ヵ ㄧ ヤの範圍で〉,《大谷大學研究學報》,35號,1982年2月,頁69∼100)。
  4. ^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釋尊的一代教法,以緣起、無我為宗要,雖然在某些大乘經中,「無我」已被巧妙的譬喻,而判為方便說了!如尊重史實,那末釋尊的無我說,正是針對當時印度宗教的「我」,否定神我而樹立源本於正覺的正法。」
  5. ^ 王開府《初期佛教之「我」論》引述:
    • 今西順吉則認為佛教的非我說,係對《奧義書》ātman思想的直接批判。詳見所著二文:〈無我說におけゐ我の概念(一)〉(《印度哲學佛教學》,5號,1990年10月,頁39∼66);〈何故ātmanなの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卷48,1號,1999年12月,頁275∼281)。
  6. ^ 平川彰. 印度佛教史. 佛教在印度的消滅,雖然也有其他理由,不過一大理由是在佛教否定梵我(ātman)。雖然佛教從原始佛教以來即主張無我,但這與印度傳統的梵我宗教對立。梵我的存在與輪迴思想有密切的關係,而輪迴思想也可說已成為印度人的血肉,所以佛教在印度也接受輪迴思想,基於輪迴思想發展教理。……如果認同輪迴思想,則須有輪迴的主體。因此在佛教裏,一邊說無我,同時也須認定輪迴的主體與梵我是不同的形態。唯識思想的阿賴耶識,如來藏思想的如來藏或佛性等,都是與梵我極為類似的觀念。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