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彌
外觀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專題 |
沙彌(梵語:śrāmaṇera;巴利語:sāmaṇera),又譯室羅摩拏洛迦、室羅摩拿洛迦、室末那伊洛迦、室羅摩尼羅,佛教術語,對年齡不足20歲,或其他未受具足戒的初級出家男子的稱呼,沙彌是梵語,意為勤策男,言其當勤受比丘的策勵;又有息慈之義,謂當息惡行慈。其地位低於比丘。相應的女性出家人稱為沙彌尼。
根據修多羅記載,最早的沙彌是釋迦牟尼的兒子羅睺羅。因為他出家時只有7歲,年紀太輕,不得受具足戒,所以釋迦牟尼讓他以沙彌的身份修行。
字源
[編輯]在梵文中,沙彌(梵語:śrāmaṇera)源自於沙門(梵語:śramaṇa),意為年少的沙門。其陰性形態為沙彌尼(梵語:śrāmaṇeri)。
儀式和戒律
[編輯]欲成為沙彌或沙彌尼者,必須經所欲加入的僧團同意後,舉行公開的出家儀式。沙彌由受具戒10年以上,通曉戒律的比丘剃度;沙彌尼由十二年以上,通曉戒律的比丘尼剃度,並換俗服為僧服。剃度後的沙彌(沙彌尼)進一步學習後,依次受五戒和十戒。
分類和進階
[編輯]- 7-13歲,稱為驅烏沙彌(尼),因其可以擔任在曬食場上驅逐鳥雀等簡單工作而得名。
- 14-19歲,稱為應法沙彌(尼),因其能順應沙彌行法而得名。
- 在20-70歲內出家者,稱為名字沙彌(尼),因其按年齡本來可以做比丘,但因緣不具而得名。
未成年出家者在滿20歲後,或者成年出家者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可受比丘戒(比丘尼戒)進一步成為比丘或比丘尼。
佛教七眾 |
比丘 | 比丘尼 | 沙彌 | 沙彌尼 | 式叉摩那 | 優婆塞 | 優婆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