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鬥獸場
41°53′25.02″N 12°29′32.62″E / 41.8902833°N 12.4923944°E
羅馬鬥獸場 | |
---|---|
概要 | |
類型 | 圓形劇場 |
建築風格 | 古羅馬建築 |
用途 | ludi[*]、沙石場、旅遊景點 |
地點 | 意大利羅馬 |
地址 | Piazza del Colosseo、Piazza Del Colosseo 1, Roma |
座標 | 41°53′25″N 12°29′32″E / 41.89028°N 12.49222°E |
郵政編碼 | 00184 |
興建期 | 西元70 年 到 西元80 年 |
高度 | |
高度 | 48 米 |
技術細節 | |
材料 | Roman travertine[*]、凝灰岩、混凝土 |
建築面積 | 5,000 平方米、30,000 平方米 |
設計與建造 | |
保護情況 | 意大利國家遺跡[*] |
網站 | |
colosseo.it | |
地圖 | |
The location of the amphitheatre today Click on the map to see marker |
世界遺產 | |
---|---|
官方名稱 | Historic Centre of Rome, the Properties of the Holy See in that City Enjoying Extraterritorial Rights and San Paolo Fuori le Mura(英文) Centre historique de Rome, les biens du Saint-Siège situés dans cette ville bénéficiant des droits d'extra-territorialité et Saint-Paul-hors-les-Murs(法文) |
位置 | 意大利 |
標準 | 文化:(i)(ii)(iii)(iv)(vi) |
參考編碼 | 91 |
登錄年份 | 1980年(第4屆會議) |
擴展年份 | 1990年 |
羅馬鬥獸場(意大利語:Colosseo,又譯作羅馬鬥獸場、羅馬大角鬥場、科洛西姆或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拉丁語:Anfiteatro Flavio / Amphitheatrvm falvvm)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橢圓形角鬥場,建於公元72年-82年間,現僅存遺蹟位於現今意大利羅馬市的中心。[1]羅馬鬥獸場是卵形的圓形劇場,也是目前最大的圓形劇場,使用材料包括洞石、凝灰岩及磚飾面的混凝土[2]。
羅馬鬥獸場估計可以容納五萬至八萬名觀眾[3][4],平均觀眾約六萬五千人[5][6]。羅馬鬥獸場用來進行角鬥士的比賽、海戰表演(不過只有短暫的時間,後來鬥獸場地下室就開始安裝其他的設備了)、處決、重要戰役的歷史重演、以及演出以羅馬神話為基礎的戲劇。在中世紀前期已不再將羅馬鬥獸場用在娛樂用途,後來用作住宅、工作坊、聖職人員宿舍、防禦工事、採石場以及基督教聖地等用途。
羅馬鬥獸場中有部份因為地震以及盜石賊的破壞而受損,不過仍然是羅馬帝國的代表性建築物。羅馬鬥獸場是羅馬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也和天主教教會有關,教宗在每年聖週五帶領的苦路遊行都會從羅馬鬥獸場附近開始[7]。意大利版本的5歐分硬幣上面就是以羅馬鬥獸場為主題。羅馬鬥獸場也列名在中古世界七大奇蹟及世界新七大奇蹟中。1980年,羅馬競技場以羅馬歷史中心,該城中享有治外法權的聖座房地產和城外聖保祿大殿之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8]。
名稱
[編輯]競技場的拉丁文名稱為「Amphitheatrum Flavium」,而競技場是在尼祿登基後,在弗拉維王朝(Flavian dynasty)時所興建[9]。在英文中也有使用此一名稱,不過較常用的名稱是「Colossus」,本來解作巨像,因為尼祿時期此處有一座他本人的巨像。古典時期的羅馬人稱羅馬鬥獸場為「Amphitheatrum Caesareum」,其中Caesareum代表凱撒此一頭銜,不過此名稱已只出現在詩歌中[10][11]。
羅馬鬥獸場的名稱約在中古時期演變成Coliseum。在意大利仍將圓形劇場稱為「il Colosseo」,其他羅曼語族文字的形式也類似,例如羅馬尼亞文的「Coloseumul」、法文的「le Colisée」、西班牙文的「el Coliseo」及葡萄牙文的「o Coliseu」。
歷史
[編輯]競技場由維斯帕先皇帝下令修建,在其兒子提圖斯在位期間建成,下一位皇帝圖密善又曾修建它,是古羅馬帝國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競技場建在另一個羅馬皇帝尼祿的「金宮」(Domus Aurea)原址之上。
217年競技場遭雷擊引起大火[12],破壞了競技場內部上層的木質部份,一直到240年才完全修復,在西元250年或252年有更進一步的整修,在320年也進行過整修。大約是在435年最後一次提到角鬥士戰鬥。人與獸或人與人之間的搏鬥表演一直到523年才被完全禁止。442年和508年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對競技場結構本身造成了嚴重的損壞。
中世紀的競技場經歷了許多大幅的改變。約在六世紀末有在競技場內部建築了小教堂,不過這沒有讓整個競技場賦予其他宗教上的意義。後來競技場改造為墓地,拱廊下許多的空間改為住家及工作室,在十二世紀末時還曾經出租。中世紀時期該建築物並沒有受到任何保護,因此損壞進一步加劇,後來乾脆被用來當作碉堡。聖座於15世紀時為了建造聖堂和樞密院,拆除了鬥獸場的部分石料;1749年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難為由才宣佈其為聖地,並對其進行保護。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生前每年都會在此舉行儀式紀念這些殉難的烈士。
設計
[編輯]競技場這種建築形態起源於古希臘時期的劇場,例如埃庇道努劇場(約前330年,設計師:皮力克雷托斯 Polykleitos the Younger),當時的劇場都傍山而建,呈半圓形,觀眾席就在山坡上層層升起。但是到了古羅馬時期,人們開始利用券拱結構(拱型)將觀眾席架起來,並將兩個半圓形的劇場對接起來,因此形成了所謂的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例如 Amphitheatrum Castrense,典型古羅馬建築),並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而羅馬競技場就是羅馬帝國內規模最大的一個橢圓形角鬥場,它長軸187公尺,短軸155公尺,周長527公尺,中央為表演區,長軸86公尺,短軸54公尺,地面鋪上地板,外面圍着層層看台。看台約有60排,分為五個區,最下面前排是貴賓(如元老、長官、祭司等)區,第二層供貴族使用,第三區是給富人使用的,第四區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後一區則是給底層婦女使用,全部是站席。在觀眾席上還有用懸索吊掛的天篷,這是用來遮陽的;而且天篷向中間傾斜,便於通風。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層柱廊的水手們像控制風帆那樣操控。
競技場的看台用三層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每層80個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環形券廊(即拱券支撐起來的走廊),最上層則是50米高的實牆。看台逐層向後退,形成階梯式坡度。每層的80個拱形成了80個開口,最上面兩層則有80個窗洞,觀眾們入場時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編號,首先找到自己應從哪個底層拱門入場,然後再沿着樓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區域,最後找到自己的位子。整個鬥獸場最多可容納5萬人,卻因入場設計周到而不會出現擁堵混亂,這種入場的設計即使是現今的大型運動場依然沿用。
競技場表演區地底下隱藏着很多洞口和管道,這裏可以儲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鬥士,表演開始時再將他們吊起到地面上。文藝復興時期的史學家、藝術家認為競技場有時還會灌水以進行海戰表演,但至今仍無明確證據可以佐證這項想法;許多現代人誤認競技場灌水為史實,多是因為看見文藝復興時期的競技場海戰想像畫作,因而誤會;但現在則有考古學家認為海戰表演是可行的,水的來源則由羅馬市區的克勞迪亞水道,不過由於成本高而且競技場下方挖空成為儲存空間或野獸柵欄因而海戰表演作罷。
用途
[編輯]羅馬鬥獸場主要是角鬥士的競技表演場所,也有許多其他活動在此進行。角斗比賽是由特定人士供應,不是國家提供的。其中有強烈的宗教元素,不過也展現了權力及家族的威望,因此深受百姓的歡迎。另一種表演是狩獵表演,包括了許多野獸(主要來自非洲及中東),也會包括像是犀牛、河馬、象、長頸鹿、原牛、歐洲野牛、巴巴里獅、豹、熊、裏海虎、鱷魚及鴕鳥等。戰爭及狩獵會搭配精心佈置的樹木及建築物進行,而這些佈景是可移動的。偶爾會有大規模的活動:圖拉真據說為了慶祝他在107年在達契亞的勝利,表演活動長達123天,其中包括了11,000隻動物以及10,000名角鬥士。在中午時會進行獸刑,死刑犯會在裸體,沒有武器的情形下送到的鬥獸場和野獸搏鬥,最後會被野獸所撕碎。在活動之間的休息時間,也會有雜技演員和魔術師的表演。
今日
[編輯]現今的羅馬鬥獸場是羅馬主要的觀光景點之一,每年有數以萬計的遊客付費參觀鬥獸場的內部,不過歐盟居民進去的費用有部份補貼,而且十八歲以下或是六十五歲以上的歐盟居民免門票即可入內[13]。在建築物外牆的樓上有一個厄洛斯的博物館。鬥獸場的部份地板已重新裝設。在鬥獸場下方,以往是用來運輸動物及角鬥士的地下通道網絡,已在2010年的夏天開放[14]。
羅馬鬥獸場也是20世紀及21世紀羅馬天主教儀式的場所。例如本篤十六世會在聖週五從羅馬鬥獸場開始苦路(耶穌上十架前的一段路)的行程[15][16][7]。
參考文獻
[編輯]- ^ 《不列顛百科全書·第四卷·大鬥獸場》,2007年修訂版,365頁。
- ^ Building the Colosseum. roman-colosseum.info. [2018-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27).
- ^ William H. Byrnes IV (Spring 2005) "Ancient Roman Munific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e and Law of Charity". Rutgers Law Review vol. 57, issue 3, pp. 1043–1110.
- ^ BBC's History of the Colosseum p. 1. Bbc.co.uk. 2011-03-22 [2012-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0).
- ^ Baldwin, Eleonora. Rome day by day. Hoboken: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2: 26. ISBN 9781118166291.
- ^ Dark Tourism - Italy's Creepiest Attraction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Local
- ^ 7.0 7.1 Frommer's Events – Event Guide: Good Friday Procession in Rome (Palatine Hill, Italy). Frommer's. [2008-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7).
- ^ World heritage - The Colosseum, the Great Amphitheatre: Historic Centre of Rome. [2018-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6).
- ^ Logan, Willy. The Flavian Dynasty. [2007-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31).
- ^ J. C. Edmondson; Steve Mason; J. B. Rives. Flavius Josephus and Flavian Rom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14. ISBN 0-19-926212-8.
- ^ The Colosseum – History 1. [2008-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6).
- ^ Cass. Dio lxxviii.25.
- ^ The Colosseum.net : The resourceful site on the Colosseu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Squires, Nick. Colosseum to open gladiator passageways for first time. The Daily Telegraph. UK. 2010-06-23 [2011-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 ^ Joseph M Champlin, The Stations of the Cross With Pope John Paul II Liguori Publications, 1994, ISBN 0-89243-679-4.
- ^ Vatican Description of the Stations of the Cross at the Colosseum: Pcf.v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相關條目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Colosseum, Rom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Virtuelle Panoramen und Fotogalerie (italienisch/englisch)
- Template:Arachne
- die-roemer-online.de Das Kolosseum (deutsc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Roma-Antiqu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Colosseum in alten Postkarte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Colosseum in Lithographie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Kolosseum 360° IPIX PANO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