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反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反中国示威者要求“中国人滚回中国”
2022年皮尤研究中心调查结果
各国对中国的看法[1]
通过负面-正面排序
国别 正面 负面 中立 正负面差
 日本
12%
87%
1 -75
 澳大利亚
14%
86%
0 -72
 瑞典
16%
83%
1 -67
 美国
16%
82%
2 -66
 韩国
19%
80%
1 -61
 荷兰
21%
75%
4 -54
 德国
20%
74%
6 -54
 加拿大
21%
74%
5 -53
 英国
27%
69%
4 -42
 法国
26%
68%
6 -42
 西班牙
29%
63%
8 -34
 比利时
28%
61%
1 -33
 意大利
31%
64%
5 -33
 波兰
28%
55%
17 -25
2020年皮尤研究中心调查结果
各国对中国的看法[2]
通过正面-负面排序
国别 正面 负面 中立 正负面差
 日本
9%
86%
5 -77
 瑞典
14%
85%
1 -71
 澳大利亚
15%
81%
4 -66
 丹麦
22%
75%
3 -53
 英国
22%
74%
4 -52
 美国
22%
73%
5 -51
 韩国
24%
75%
1 -51
 加拿大
23%
73%
4 -50
 荷兰
25%
73%
2 -48
 比利时
24%
71%
5 -47
 德国
25%
71%
4 -46
 法国
26%
70%
4 -44
 西班牙
36%
63%
1 -27
 意大利
38%
62%
0 -24
2019年皮尤研究中心调查结果
各国家对中国的看法[3][4]
透过正面-负面排序
国别/地名 正面 负面 中立 正负面差
 日本
14%
85%
2 -71
 瑞典
25%
70%
6 -45
 加拿大
27%
67%
5 -40
 美国
26%
60%
13 -34
 捷克
27%
57%
16 -30
 法国
33%
62%
5 -29
 韩国
34%
63%
2 -29
台湾
35%
61%
3 -26
 德国
34%
56%
11 -22
 荷兰
36%
58%
6 -22
 澳大利亚
36%
57%
7 -21
 意大利
37%
57%
7 -20
 英国
38%
55%
7 -17
 西班牙
39%
53%
8 -14
 菲律宾
42%
54%
4 -12
 斯洛伐克
40%
48%
12 -8
 印度尼西亚
36%
36%
27 0
 匈牙利
40%
37%
24 3
 南非
46%
35%
19 11
 立陶宛
45%
33%
21 12
 波兰
47%
34%
19 13
 希腊
51%
32%
17 19
 阿根廷
47%
24%
29 23
 巴西
51%
27%
22 24
 墨西哥
50%
22%
28 28
 肯尼亚
58%
25%
16 33
 保加利亚
55%
20%
25 35
 以色列
66%
25%
9 41
 乌克兰
57%
14%
28 43
 黎巴嫩
68%
22%
10 46
 突尼斯
63%
16%
21 47
 尼日利亚
70%
17%
13 53
 俄罗斯
71%
18%
11 53
2017年英国BBC调查结果
各国对中国的看法[5]
通过正面-负面排序
国别 正面 负面 正负面差
 西班牙
15%
68%
–53
 美国
22%
70%
–48
 印度
19%
60%
–41
 土耳其
29%
54%
–25
 法国
35%
60%
–25
 印度尼西亚
28%
50%
–22
 英国
37%
58%
–21
 德国
20%
35%
–15
 加拿大
37%
51%
–14
 澳大利亚
46%
47%
–1
 巴西
45%
38%
7
 希腊
37%
25%
12
 秘鲁
49%
34%
15
 俄罗斯
44%
23%
21
 墨西哥
55%
26%
29
 肯尼亚
63%
27%
36
 巴基斯坦
63%
12%
51
 尼日利亚
83%
9%
74
 中华人民共和国
88%
10%
78
2017年欧洲晴雨表调查结果
各国对中国的看法[6]
通过正面-负面排序
国别 正面 负面 正负面差
 捷克
25%
69%
–44
 法国
21%
63%
–42
 卢森堡
24%
61%
–37
 德国
26%
61%
–35
 瑞典
31%
64%
–33
 意大利
29%
60%
–31
 西班牙
29%
59%
–30
 荷兰
32%
60%
–28
 丹麦
32%
59%
–27
 比利时
34%
61%
–27
 奥地利
34%
57%
–23
 芬兰
36%
55%
–19
 马耳他
30%
47%
–17
 斯洛文尼亚
41%
53%
–12
 波兰
37%
48%
–11
 匈牙利
40%
50%
–10
 葡萄牙
36%
45%
–9
 斯洛伐克
36%
44%
–8
 爱尔兰
39%
47%
–8
 希腊
45%
49%
–4
 英国
39%
41%
–2
 爱沙尼亚
43%
35%
8
 立陶宛
49%
36%
13
 克罗地亚
54%
39%
15
 保加利亚
47%
31%
16
 罗马尼亚
56%
34%
22
 拉脱维亚
51%
29%
22
 塞浦路斯
58%
27%
31

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称反中反中国反中国因素,是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厌恶和反感情绪,反对其政府的所作所为,和反对其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属党国体制,因此反中国共产党又经常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及民间看作等同于反中华人民共和国。

对中国大陆政府的反感,可能延伸为对于其普通人民反感的言论及行为。《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曾使用“全世界六分之一的说汉语的人”代指“中国(政府)”,并宣称“六分之一的人类(即中国人)”在“犯错”[7]

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理由

[编辑]

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士有着许多不同的理由,其中占主流的有:反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党执政[8][9]专制统治,以致其国内的民主人权长期受到打压,异见人士被拘捕以及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内部分离主义的强力压制等。

另外,部分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士的原因是基于反对共产主义、出于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反感,如日本右翼代表人物,时任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2010年接受《南方人物周刊》访问时,就宣称他反对中国共产党,但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反华[10]

在经济持续成长之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力量大增,周围国家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国家资本主义进行对外扩张的忧虑增加[11],又对外长期倾向霸权主义新帝国主义,其带有民族主义情绪,与周边国家有领土上的争议,使各国内部产生中国威胁论的论点[12][13][14]。例如台湾太阳花学运,反映台湾年轻人对于中国大陆威胁的焦虑,特别是中国大陆透过政治及经济力量来影响台湾内部的民主发展[11]。2012年,台湾民主进步党主席蔡英文与中国大陆流亡异议人士王丹进行对谈时,蔡英文就曾提出民进党不反中国大陆,但是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霸权与不民主[15]

中国大陆游客在观光时的粗鲁及不文明行为,亦造成国际上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的观感不佳。如香港的蝗虫论,这也造成了反中国大陆的情绪增长。[16][17]

习近平自2012年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状况持续恶化[18][19][20][21],大量新疆维吾尔族被送入再教育营[22],加上习近平下令中国外交官展开“战狼外交[23],这些都加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负面形象。

进入2020年,因武汉市最先爆发的新冠疫情蔓延至全球和中国外交官接连发动的战狼外交,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世界多国人民对中国的印象持续恶化[24]

2022年8月31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蜜雪儿·巴切莱发表《评估新疆状况的报告》,指新疆有严重侵犯人权情况,并认为虐待维吾尔族的指控可信[25]。这份报告成为人权关注团体指控中国当局的有力证据。

对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界定与解释

[编辑]

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必然等于反对或不认同华人中华文化,但常常会被等同于反华,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国际上大多数国家认为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国与全球华人的唯一代表,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反对其政权或政策的论述,扩大划为对中国、中国人民、中国文化或中华文化的全盘反对行为。不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或中华唯一代表的人士,也经常将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支持的任何举动,皆等同于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华,例如支持西藏独立运动台湾独立运动。例如在香港,部分亲共人士曾设立一个名为“反泛民,救香港”网站,将泛民主派人士列为反华的“汉奸人渣”、“反中乱港”[26]

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吴介民出版的《第三种中国想像:中国因素与台湾民主》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因素威胁了台湾民主发展。但他主张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中国大陆人民分开对待,认为应在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方向中,建立第三条道路,希望台湾与大陆民主派份子及各公民社团积极交往,不要只着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及中国共产党。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于2014年1月14日接受《中国时报》专访,他认为,台湾虽然反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统治,这种情绪不应该扩及中国人民,不应该对中国大陆来台的配偶或留学生存有负面心态[27]。同为民进党前主席的林义雄则主张台湾应该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不要进行国际政治上的对抗[28],这个主张获得名嘴董智森的支持。[29]

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情况

[编辑]

1980年代,面对中国大陆与香港台湾和西方国家在经济上的巨大差距,中国社会和知识分子奉行全盘西化论[30]

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前,以纪录片河殇》为代表的1980年代中国大陆文化思潮,中国及中华文明被彻底否定[31][32]

进入21世纪,在中国经济崛起、国力增强的背景下,中国社会转由民族主义情绪所主导[33]。但公民个人表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不满并非罕见,并透过网络将此类情绪扩展开来。你国贵国由表达反共情绪的词汇演变成表达反中情绪的词汇,你支贵支亦是由支那演绎而来的反中词汇。同时,反中的人士不一定会在现实生活中表露真实的反中情绪。如2018年4月发生的田佳良事件中的当事人在网络上发表一系“反华、精日”言论,日常生活中却表态“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34]

中共在第二次国共内战取得胜利后,部分反共的内地人都南移香港扎根,包括国民党员、知识分子和资本家。亲中共的左派于香港发起六七暴动,被港英政府镇压后,香港人的本土意识增强,反共意识亦随之萌芽。之后香港经历过支持保钓六四天安门事件等支援中国民主的社会运动。由六四发生后至到香港回归,反对和恐惧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心理在不分香港人心中一直挥之不去,包括那些已经移民外国的部分香港人。

2003年香港签订了CEPA港澳个人游开通,愈来愈多来自内地的新移民移居香港,使到教育、医疗、房屋等社会资源和就业市场变得紧绌,不少香港人均要直接面对内地人抢夺资源的挑战,部分新移民更有组织涉种票扩大建制派的支持盘,内地游客大量涌进香港购物并排挤本地消费需求,以及占用香港医疗资源,严重影响民生。又因内地的食物安全问题严重,政府又打击不力,使民众大量涌到邻近的香港抢购所需,例如婴儿奶粉等,引致市面供应缺乏,直接影响香港人的日常生活。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之后,香港不再是中国内地和西方经贸交流的唯一中转站,在面对深圳等内地城市的竞争中因为劳动力成本较高等原因不敌后者导致香港经济发展放缓,生活成本上涨,因而一些香港人将这归咎于北京政府[35][36]。两者文化和心态的差距已影响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使部分香港人原本的反共心态,已经走向反对中国民族主义、反大一统思想和拒绝中国中心主义,以及扩大至反对基本法第二十三条、“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和所有试图促进中港融合的政策。2014年发起雨伞运动后,香港的反中情绪递增,并于2019年发起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运动后推至高峰,直到全国人大于2020年中通过港区国安法后才稍为缓和。

在1949年后,因第二次国共内战战事失利,由中国国民党执政的中华民国政府撤退至台湾,宣称仍拥有中国大陆的完整主权;在中国大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自称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宣称拥有所有中国领土(包括台湾)的主权,但至今仍未能够统治台湾。

在台湾,现在对于中国大陆关系应如何发展,长期以来存在争议。目前倾向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党有民主进步党时代力量台湾基进等,而倾向和大陆合作的国民党、新党、台湾民众党等,则被部分民众(多为绿营支持者)认为是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但在民进党中也有人主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更和谐关系,其中以许信良谢长廷等人为代表[37];而陈水扁苏贞昌等人则被视为是反中派[38]台湾的反中情绪普遍出现在许多台湾人,包括年轻人,只认同我是“台湾人”的身份,绝大多数的台湾人对中国感到厌恶,台湾政界人士彭明敏表示,很多台湾人也认为中国人落后和不文明。根据台湾陆委会2023年的一项调查,95%的台湾人认为中国对台湾是威胁、中国对台湾不友善[39][40][41]

日本右翼团体反对北京政府一直宣传及宣称拥有尖阁诸岛的主权,以及不满中国经常批评政治人物参拜靖国神社及对相关人士的抵制行动,他们宣传中国威胁论,不少日本的政治人物,在左中右各党派都有反中人士。

另外,在习近平于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中国民众经常因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尊严的缘故,在网络上或现实中屡屡发生仇外事件,导致日本民众近几年普遍对中国反感度倍增。

越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有在南海领土的主权争议,双方皆主张拥有部分南海岛屿。

201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周边的争议海域着手开凿油田的准备工作。5月2日开始,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海巡船开始接近争议海域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钻油平台。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海巡船在西沙群岛的钻油平台附近对峙,用水炮互相攻击。5月13日,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内发动反中游行抗议,在平阳省演变成暴动[42],连累多国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媒体中,称此次事件为排华暴动,包括美国、日本与台湾等地媒体,则称为反中暴动。

菲律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存在领土争议,双方皆主张拥有部分南海岛屿。其中包括黄岩岛的主权争议。

2012年,中国大陆渔民至黄岩岛捕鱼,菲律宾前往驱赶,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菲律宾共和国爆发冲突。菲律宾共和国民间发动反中游行。菲律宾共和国其后把南海自行改名为“西菲律宾海”。

印度尼西亚因历史问题以及经济因素,过去曾出现多次排华,例如九三〇事件黑色五月暴动等等。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Silver, Laura; Huang, Christine; Clancy, Laura. Negative Views of China Tied to Critical Views of Its Policies on Human Rights. Pew Research Center's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 2022-06-29 [2022-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4) (英语). 
  2. ^ Unfavorable Views of China Reach Historic Highs in Many Countries. 皮尤研究中心. 2020-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5) (英语). 
  3. ^ People around the globe are divided in their opinions of China. 皮尤研究中心. 2019-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4) (英语). 
  4. ^ In Taiwan, Views of Mainland China Mostly Negative. 皮尤研究中心.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6) (英语). 
  5. ^ Sharp Drop in World Views of US, UK: Global Poll (PDF). 英国BBC: 36. 2017-07-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6-08) (英语). 
  6. ^ China's Image in Greece (page 33) (PDF). 欧洲晴雨表: 33. 2018-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6-03) (英语). 
  7. ^ 存档副本. [2022-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4). 
  8. ^ 专访唐柏桥:中共何时垮?谁执政?[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叶孝刚:一党专政势必淘汰[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南方人物專訪石原慎太郎:反共不反華. 大纪元. 2010-10-18 [2014-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4). 
  11. ^ 11.0 11.1 台灣年輕人普遍陷入焦慮,促使「反中護台」意識高漲. [2015-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3). 
  12. ^ Meeting China’s Military Challenge: Collective Responses of U.S. Allies and Partners.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NBR). nbr.org. [2022-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7) (英语). 
  13. ^ Richardson, Michael. Troubling signs of the rise of Chinese ultra-nationalists.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雪梨晨锋报. 2013-02-12 [2022-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7) (英语). 
  14. ^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nsequences of Xi’s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 Strategist. 2021-09-03 [2022-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5) (澳大利亚英语). 
  15. ^ 蔡英文:民進黨不反中. 苹果日报. 2012-03-24 [2014-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4). 
  16. ^ 日本2018最不文明遊客中國人上榜最多. 大纪元. 2019-01-02 [2019-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2). 
  17. ^ 香港觀察:「蝗蟲」論與中港矛盾. BBC中文网. 2014-08-12 [2019-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1). 
  18. ^ 人权组织:习近平治下中国宗教自由状况不断恶化. 美国之声中文网. 2015-09-24 [2018-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9. ^ 联合国评定中国酷刑状况前夕 "国际特赦"提交报告批人权恶化. Radio Free Asia. [2018-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5). 
  20. ^ 中国人权恶化令世界诟病 ——白宫点击中南海敏感神经. biweekly.hrichina.org. [2015-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21. ^ 美大使批中國人權惡化. 苹果日报. [2018-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5). 
  22. ^ 埃科尔斯. 新披露新疆文件将习近平新疆政策直接挂钩,中国官媒开始混淆视听. 美国之音. 2021年12月11日 [2022-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6). 
  23. ^ 小山. 再提習近平寫條子力挺 中國戰狼外交發言 港媒撰指不利北京國際形象. 法国广播电台. 2020-04-13 [2021-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9). 
  24. ^ 新冠疫情、戰狼外交與中國國際形象:民調顯示世界多國對華惡感飆升. BBC News 中文. 2020年10月6日 [2021年4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6月14日) (中文(繁体)). 
  25. ^ 杨中文. 巴切萊特離任前最後一刻發表新疆人權報告 中國再次表明反對. 香港01. 2022-09-01 [2022-09-01]. 
  26. ^ 林俊谦. 將不同意見視為反中亂港 極左網站打壓民主. 苹果日报. 2013-03-29 [2014-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4). 
  27. ^ 林佩怡、朱真楷、杨舒媚. 謝長廷:綠什麼都反對 但都阻止不了. 中国时报. 2014-01-14 [2014-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6) (中文(台湾)). 
  28. ^ 何荣幸. 林義雄:推動公投 解決統獨問題. 中国时报. 2005-05-28 (中文(台湾)). 
  29. ^ 董智森. 兩岸關係,聽我的. 《时报周刊》第1945期. 2015-05-29 [2015-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30. ^ 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责任编辑:王杰. 《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甘肃理论学刊 (甘肃省兰州市: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 1987, (1987年第2期): 12–15. ISSN 1003-4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30) (简体中文). 
  31. ^ 邢福增. 從《河殤》看八九民運年代的中國文化探討. 基督教时代论坛. 2009年6月1日 [202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32. ^ 尹萍. 最熱門的話題-河殤. 远见杂志 (台湾). 1988-11-15(1988年12月号) [202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估计有两、三亿大陆人,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从萤光幕上看到这部充满批判与自省、鞭策与激动意味的影片。(……)很多人立即动手,写信、打电话甚至打电报给北平“中央电视台”,表示“激动、震撼和感慨”。他们当中,有学生、教师、工人,有老资格的共产党员,也有军队里的政治处主任。(……)这部影集确实有相当大的突破,它第一次用电视这种最大众化的媒体,总结报告了改革派在经济与文化上的观点 
  33. ^ 刘洋波. 摘要. 全盘西化思潮的兴衰(1979-2007) (硕士论文). 北京大学. 2008-05-00 [2019-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7) (简体中文). 
  34. ^ 校园司令. 厦大一党支部书记辱华上热搜,竟还涉嫌论文抄袭,厦大和紫光阁回应了. 搜狐. [2018-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4). 
  35. ^ 普通人看香港问题:经济问题是根本. 千龙网. 2016-03-16 [2018-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2). 
  36. ^ 李嘉诚再次自证英明 香港经济衰退大解析. 中金网. 2016-02-10 [2018-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3). 
  37. ^ 許信良:民進黨非反中而是恐中. 今日导报. 2013年3月26日 [2013-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1) (中文(台湾)). 
  38. ^ 《新華社》批蘇貞昌:媚日、賣台、反中. 东森新闻云. 2013-02-29 [2013-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3) (中文(台湾)). 
  39. ^ 本报讯. 蔡衍明董事長 創富論壇致詞全文. 旺报. 2015-08-08 [2016-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40. ^ 邱珮文. 倡導親中 蔡衍明:反中都是老蔣的忠誠信徒. 新头壳. 2015-08-07 [2016-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4). 
  41. ^ 陈君硕. 蔡衍明闡述反中現象 學者讚坦然. 旺报. 2015-08-08 [2016-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42. ^ 南海升溫 越民反陸示威. 中央社. 2014-05-11 [2014-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3)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