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蒙山城是宋元戰爭時期南宋軍民在四川制置司(今四川省及重慶市一帶)境內修築的用以抗擊防禦蒙古軍隊入侵的數十座山城,這些山城遍布四川,相互呼應,充分利用了四川盆地特殊的紅層方山地貌及其它地理優勢[1],形成了一個全面立體的山城防禦體系,堅持抗元長達53年之久,極大的延長了南宋的壽命。這些山城也使得四川地區成為南宋堅持抵抗時間最長、被蒙古人最晚征服的地區[2]。由於四川抗蒙山城久攻不克,四川地區難以平定,元軍不得不改變其最初「取蜀滅宋」的戰略,自咸淳七年(1271年)起改向荊襄地區進軍,由漢水渡江以滅南宋[3]。南宋四川抗蒙山城中以蒙古大汗蒙哥逝世之地——合川釣魚城最為知名,釣魚城與雲頂城、運山城、大獲城、得漢城、白帝城、青居城及苦竹隘並稱為四川「八柱」,皆為四川山城防禦體系的重要據點。
現四川省及重慶市境內仍保存有約40座南宋四川抗蒙山城遺址,其中釣魚城、神臂城、白帝城、天生城、重慶城中原南宋四川制置司衙署遺址皆入選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有雲頂城、小寧城、苦竹隘、大獲城、平梁城、禮義城、得漢城、多功城、天賜城、龍崖城、磐石城、虎頭城、集生砦、萬壽山城等14處抗蒙山城遺址入選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整體而言,除個別幾座山城(如釣魚城)外,大多數山城並未得到有效的保護與開發[4]。
宋蒙在四川的戰火始於寶慶三年(1227年)「丁亥之變」,蒙古軍隊在攻打西夏的同時遣軍攻入四川,攻陷了四川關外利州路所屬的西和州、天水軍、階州、成州、文州等五州(軍)。端平三年(1236年),窩闊台次子闊端率蒙軍南征四川,全面突破宋軍沔州「蜀口」防線,長驅直入四川盆地,次年攻陷四川置制司駐地成都,除夔州路外,四川其餘三路幾乎全面淪陷,宋軍僅守住瀘州、果州、合州等寥寥幾州[5]。此後蒙古軍隊又不斷入侵四川,於淳佑元年(1241年)再破成都,直逼東川夔門,四川防線幾乎全線崩潰。淳佑二年(1242年),余玠出任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將四川軍政中心由無險可守的成都遷往重慶。在吸取平地守城無法抵禦蒙軍的教訓後,余玠接受播州冉氏弟兄的建議開始在大巴山以南的四川全境依託紅層方山,修築山城防禦體系,並將各州府治所遷往山城之中[3]。四川抗蒙山城大多座落於紅層方山的險崖峭壁之上,山頂寬平,可耕種土地充足,且水源充沛,可長期固守。同時各座山城往往在河灣峽谷或江河交匯之處,以通航江河及官道相連,聚點成鏈,相互呼應。南宋山城防禦體系以「重慶為保蜀之根本,嘉定為鎮西之根本,夔門為蔽吳之根本」,抵擋蒙古入侵長達53年。直到祥興二年(1279年),南宋隨崖山海戰失敗及陸秀夫負剛滿8歲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而徹底滅亡,四川部分山城仍然沒有放棄抵抗,興文凌霄城直到1288年,南宋徹底滅亡9年之後才被元軍攻破[3]。
- ^ 范曉. 四川盆地的南宋城堡——红层方山上失落的古城要塞群. 中國國家地理. 2007年, (第9期).
- ^ 趙爾陽. 宋蒙(元)战争时期四川军事地理初步研究. 西南大學. 2014年.
- ^ 3.0 3.1 3.2 薛玉樹. 宋元战争中四川的宋军山城及其现状. 四川文物. 1993年, (第1期).
- ^ 朱雪黎. 30座宋元古城藏在巴山蜀水间. 四川日報. 2014年5月23日 [2014-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9).
- ^ 脫脫等. 《宋史·列传第二百八·忠义四·曹友闻传》.
|
---|
成都府路 | | |
---|
潼川府路 | |
---|
利州路 | |
---|
夔州路 | |
---|
註:1.其中雲頂城、運山城、大獲城、得漢城、白帝城、釣魚城、青居城及苦竹隘並稱為「川中八柱」。2.標註 國 者全部或部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註 省 者全部或部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