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修订间差异
Great Brightstar(留言 | 贡献) |
Great Brightstar(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
||
第153行: | 第153行: | ||
== 注釋 == |
== 注釋 == |
||
{{reflist}} |
{{reflist}} |
||
==外部链接== |
|||
*{{Commons category inline|Russian Revolution of 1917}} |
|||
*[//www.marxists.org/history/ussr/events/revolution/index.htm 十月革命存档] |
|||
*[http://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medvedev4 让历史来审判俄国革命],[[罗易·梅德韦杰夫]]的评论,[[Project Syndicate]],2007年 |
|||
*[http://www.ilhs.tuc.gr/en/October%20Revolution%20and%20Logic%20of%20History.pdf 十月革命和历史逻辑] |
|||
*omniatlas.com上的十月革命时期的[http://maps.omniatlas.com/europe/19171201/ 欧洲地图]和[http://maps.omniatlas.com/russia/19171201/ 俄罗斯] |
|||
{{-}} |
{{-}} |
||
{{Soviet Union topics}} |
{{Soviet Union topics}} |
2014年10月29日 (三) 11:54的版本
十月革命 | |||||||
---|---|---|---|---|---|---|---|
1917年俄国革命、1917–1923年革命及俄国内战的一部分 | |||||||
1917年伏尔铿工厂的赤卫队 | |||||||
| |||||||
参战方 | |||||||
布尔什维克
|
俄羅斯共和國(至11月7日) 俄國臨時政府(至11月8日)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列宁 列夫·D·托洛茨基 帕维尔·德边科 | 亚历山大·F·克伦斯基 | ||||||
兵力 | |||||||
10,000 克隆斯塔起義水手,20,000-30,000 赤卫队士兵 | 500至1,000 名志愿者士兵,1,000名妇女营成员 | ||||||
伤亡与损失 | |||||||
若干士兵受伤 | 投降 |
十月革命(俄语:Октя́бр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羅馬化:Oktyabr'skaya revolyutsiya,IPA:[ɐkˈtʲæbrʲskəjə rʲɪvɐˈlʲʉtsɨjə]),官方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语:Вели́кая Октя́брь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羅馬化:Velikaya Oktyabr'skaya sotsialisticheskaya revolyutsiya),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或布尔什维克革命,是1917年俄國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个阶段,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政府。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这场革命跟随并且利用了发生于同年的二月革命,那场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并建立了以贵族和前贵族为主体组建的临时政府。此时城市工人开始组建委员会(俄语称苏维埃),其中革命者批评临时政府及其行动。发生于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并给当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占据多数(俄语称布尔什维克)的派别控制的苏维埃赋予了权力。紧接着开始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宣称社会主义的国家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随着这场革命未能得到彼得格勒以外地区的广泛承认,俄国内战(1917–1922)爆发并于1922建立苏联。
这场革命由布尔什维克利用他们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中的影响力组建武装力量来领导。布尔什维克赤卫队武装在军事革命委员会指挥下开始于儒略历1917年10月24日接管政府建筑。翌日,冬宫(当时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的临时政府所在地)被夺取。
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組織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推翻了以资产阶级的俄国临时政府,為1918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礎。而持有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俄国临时政府实质上是由俄国社会革命党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等社会主义者为主要成员的政府,而并非“资产阶级政府”;“冬宫之夜”也并未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
名称
起初,此事被称作“十月政变”(Октябрьский переворот)或“25日起义”,在当代的文件中(例如列宁完成的著作的第一版)可见。而在俄语中,“переворот”的含义与“革命”类似,还意味着“剧变”或者“推翻”,所以“政变”不一定是正确的翻译。随着时间推移,“十月革命”(Октябр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一词开始被人使用。由于此事件发生在格里历的11月,还被称作“十一月革命”。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语:Вели́кая Октя́брь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Velikaya Oktyabr'skaya sotsialisticheskaya revolyutsiya)是1927年十月革命10周年庆典之后的苏联官方称呼。
背景
沙皇时代
1906年起彼得·斯托雷平上台执政,政治上依靠铁腕政策维护沙皇专制,残酷镇压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者。经济上实行寡头资本主义政策,推行土地私有化改革,实现了經濟發展的高速增长,但由于其掠夺性私有化改革的极端不公正,普羅大眾并没有太多从经济的发展中获利,反而使相当一部分农民的私有财产遭受损害。而俄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與德軍作戰造成的民生凋敝,更使社会不满度急剧上升,最终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被罷黜,罗曼诺夫皇朝灭亡。
临时政府
由于斯托雷平的专制私有化改革给俄国社会带来的恶劣影响,曾经拥护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十月党、进步党等组织在二月革命的浪潮下明显失势。而自由主义左派党宪政民主党由于在革命前领导宪政民主运动,成为唯一一支有一定政治号召力的自由主义党派。相比之下,在当时俄国拥有较高支持率的分别是两大左派党社会革命党和社会民主党。社会民主党逐渐分裂为拥护宪政主义、民主选举的孟什维克,和倾向于民粹主义和人民专政的布尔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主流派支持孟什维克宪政主义的立场,而少数左派社会革命党则支持布尔什维克人民专政的意见[1]。
宪政民主党担忧俄国的民粹主义趋势无法控制,于是主张放慢民主的进程,引起了社会革命党和社会民主党两大党派的不满。两党普遍要求临时政府尽快开始立宪会议选举,废除斯托雷平土地改革,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其中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呼声甚猛。布尔什维克鼓动前线的士兵反战归国,并积极在民间进行宪政民主的宣传。列宁也曾一度拥护宪政,表示即使布尔什维克在选举中失败,他们也将服从人民群众的选择。
过程
1917年10月23日(儒略历10月10日),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投票表决以10-2通过决定称“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时机已经成熟”。[2][可疑]
1917年11月5日(儒略历10月23日),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扬·安韦尔特领导左翼革命者在爱沙尼亚自治政府首府塔林起义。两天后,列宁领导武装在俄国首都彼得格勒(今称圣彼得堡)起义,反抗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对于大多数而言,彼得格勒的起义没有流血,布尔什维克领导的赤卫队接管了主要的政府机构于最终向缺乏防御的冬宫发起进攻之前。[3]
苏联官方对此事件的说法是:弗拉基米尔·列宁发动的进攻于下午9:45开始,以阿芙乐尔巡洋舰发起的攻击为信号。冬宫由哥萨克、军校学员和一个妇女营守卫。凌晨2时被占领。较早的日期成为革命的官方日期,当时所有冬宫外的政府建筑都被夺取。近期获得政府档案的研究明显纠正了已被接受的苏联修订的历史。档案版本显示列宁从斯莫尔尼宫派出的布尔什维克党员在当晚的前几个小时未费枪弹占领了彼得格勒所有权力的关键中心。其实在事实上空置的冬宫是被一小群冲进去的人以不留血的方式占领,在又黑又深的建筑内部迷路,并且意外地在皇家早餐室里面遇见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其余的官员。无知的革命者强行逮捕他们开出他们自己的逮捕令。“冬宫防卫”的故事和史诗般的“冬宫风暴”随后作为布尔什维克宣传人员的政治宣传作品而出现。描绘“妇女营”的浮夸的绘画和出自谢尔盖·艾森斯坦的描绘发生在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的“政治正确”版本的电影的剧照后来被当作事实。[4]
后来苏联官方对革命的论点描述这起事件比事实上发生的更加戏剧性。[5]这是由历史重演所帮助,命名为《冬宫风暴》,在1920年上演。该剧被100,000人观看,给后来的官方影片提供了模式,上演了冬宫的巨大风暴和激战(参见谢尔盖·艾森斯坦的《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实际上布尔什维克起义遭遇了少数或者没有抵抗。[3]暴动被定时并组织以给10月25日召开的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交付国家权力。一天的革命过后18人被捕并有2人被杀。
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宣布成立“工农临时政府”。要求立即举行立宪会议选举,并要求排除自由主义少数派宪政民主党,建立清一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府。尽管布尔什维克的强制夺权行为引起各党派的反感,但由于对宪政规则的长期追求,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等大多数左派政党选择接受了立即举行立宪会议选举的要求。而自由主义倾向的宪政民主党则遭到布尔什维克的镇压。[6]
苏维埃权力传播的时间线(格里历)
- 1917年11月5日:塔林
-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明斯克、诺夫哥罗德、伊万诺沃-沃兹涅先斯克和塔尔图
- 1917年11月8日:乌法、喀山、叶卡捷琳堡和纳尔瓦;(在基辅失败)
- 1917年11月9日:维捷布斯克、雅罗斯拉夫尔、萨拉托夫、萨马拉和伊热夫斯克
- 1917年11月10日:罗斯托夫、特维尔和下诺夫哥罗德
- 1917年11月12日:沃罗涅日、斯摩棱斯克和戈梅利
- 1917年11月13日:坦波夫
- 1917年11月14日:奥廖尔和比尔姆
- 1917年11月15日:普斯科夫、莫斯科和巴库
- 1917年11月27日:察里津
- 1917年12月1日:莫吉廖夫
- 1917年12月8日:维亚特卡
- 1917年12月10日:基什尼奥夫
- 1917年12月11日:卡卢加
- 1917年12月14日:新罗西斯克
- 1917年12月15日:科斯特罗马
- 1917年12月20日:图拉
- 1917年12月24日:哈尔科夫(穆拉维约夫赤卫队武装入侵乌克兰,建立苏维埃乌克兰并在地区战争)
- 1917年12月29日:塞瓦斯托波尔(红军武装入侵克里米亚,建立陶里达苏维埃共和国)
- 1918年1月4日:奔萨
- 1918年1月11日:叶卡捷琳诺斯拉夫
- 1918年1月17日:彼得罗扎沃茨克
- 1918年1月19日:波尔塔瓦
- 1918年1月22日:日托米尔
- 1918年1月26日:辛菲罗波尔
- 1918年1月27日:尼古拉耶夫
- 1918年1月28日:赫尔辛基(赤卫队推翻参议院,芬兰内战开始)
- 1918年1月29日:(基辅再次失败)
- 1918年1月31日:敖德萨和奥伦堡(建立敖德萨苏维埃共和国)
- 1918年2月7日:阿斯特拉罕
- 1918年2月8日:基辅和沃洛格达(打败乌克兰政府)
- 1918年2月17日:阿尔汉格尔斯克
- 1918年2月25日:新切尔卡斯克
事后
10月25日与起义发生的同时,布尔什维克单方面召开第二次全俄苏维埃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强烈谴责帝国主义的战争罪行,建议一切交战国立即停战谈判,签订公正民主的和约,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反对兼并和侵略别国领土,指出凡把一个弱小民族并入一个强大国家而没有得到这个民族明确而自愿的表示,都是兼并或侵占别国领土的行为;主张废除秘密外交,宣布无条件地废止俄国地主、资产阶级政府从1917年2月到10月所缔结的全部秘密条约;向英、法、德三国工人呼吁,号召他们把和平事业以及使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土地法令》宣布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无偿没收地主、皇室、寺院、教会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实行土地平均分配,根据各地条件,按劳动定额或消费定额把土地分配给劳动者。大会成立了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由101人组成,其中布尔什维克62名,左派社会革命党人29名,社会民主工党——国际主义者6名,其他党派4名。大会成立了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这届政府全由布尔什维克组成。
选举结果
立宪会议选举按期于11月12-15日进行,经过4170万选民的投票,25日大致的得票结果:布尔什维克获得23.9%的选票,在703个席位中,只获得163席,远远低于社会革命党所获40%的选票。到了1918年年初,立宪会议召开前最终结果揭晓为:在总共707个席位中,布尔什维克得到175席,占24.7%,只略高于最初结果。而社会革命党得到410席(其中左派社会革命党占40席),达到了60%;孟什维克16席,宪政民主党17席,各民族政党86席,其余几个席位属于几个小组织。布尔什维克在掌权的情况下仍以败选告终,只得到不足四分之一的议席,即使加上与布尔什维克结盟的左派社会革命党,列宁方面也只占有30%的议席,而社会革命党即使不算它的左派,仅其主流派就占有370席,已经明显过半。
一月剧变
立宪会议最终于1918年1月5日召开。但立宪会议拒绝通过第二次全俄苏维埃大会单方面提出的废除土地私有制,矿藏、工厂收归国有等条款,与布尔什维克废除资本主义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目的不符,被斥为反革命。早已准备充分的列宁政府当天在彼得格勒戒严,并调集忠于布尔什维克的军队进入首都,强制解散了立宪会议。布尔什维克违反宪政规则的行为激起了民众强烈的不满,当日就出现了抗议解散立宪会议的工人游行示威,而布尔什维克军人却向和平的游行队伍开枪射击。同日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等反对派联合发表传单,谴责布尔什维克背叛工人阶级,并称其统治为“沙皇专制”。而向来支持布尔什维克的左派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愤然写下《1月9日与1月5日》一文,指责布尔什维克“来复枪驱散了近百年来俄国最优秀分子为之奋斗的梦想”[7]。
契卡与红军的建立
1917年12月20日,苏俄政府建立了全俄肃反委员会(简称契卡)。旨在以恐怖手段消灭国内的“反革命势力”。1918年1月15日,苏俄政府颁布了建立脱离军队国家化、完全由布党领导的红军的法令。托洛茨基曾直言不讳的说:“红军的组织原则与沙皇军队的组织原则是非常相似的”。
俄国内战
立宪会议被解散后,投票给社会革命党的农民强烈反对布尔什维克没收土地的政策,企业主也无法容忍布尔什维克把工厂、矿藏收归国有。而后1918年3月6日,苏维埃政府与德意志帝国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宣布退出一战并和德意志帝国停战,俄罗斯因此条约丧失了大片国土,此举又激怒了国内的民族主义者们,俄国内战局势已无法避免。《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签订后,各地的小规模叛乱很快蔓延升级,1918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战俘叛乱。各反对派打出维护立宪会议的旗号反对布尔什维克,先后在伏尔加河流域的萨马拉、乌法等地形成很大势力,在格鲁吉亚等地还建立了孟什维克领导的民主共和国。右翼民族主义势力起而效尤:1918年4月乌克兰哥萨克首领斯科罗帕茨基驱散了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乌克兰议会(中央拉达),12月初白軍高尔察克驱散了从伏尔加河迁移到鄂木斯克的立宪议会委员代表大会。外国势力也随即卷入其中。内战期间大量少数民族、贫困军人加入红军一方,同白军进行了长达4年的内战。后由布爾什維克政权取得胜利。
影响
苏联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
政府 |
政治 |
列宁主义 |
---|
列寧承諾宣稱會在革命後為人民帶來和平,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此次革命後被槍決。革命引起了西方社會極度的惶恐,並支持俄國的對抗勢力,希望扼殺革命,從而引發戰爭,托洛斯基說蘇維埃的權力是由內戰建立的,事實上蘇維埃的權力是在內戰後才建立起來的。
十月革命的共產主义运动促使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出現一個共產主义的政權。為第一个宣称为实现了“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此次革命觸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起家,也影響著往後世界的自由發展,共產主义的起頭對资本主义世界給予極大的衝擊。有人认为此革命曲解了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始因,它触发了各国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的扩张,此后许多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在共產革命號召的解放運動下也因此有了個大援助。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抗长达大半个世纪,直至冷战结束,苏联解体。
十月革命第一次建立了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也被认为是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確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十月革命也对其他国家的武装革命(比如中国)槍桿子、筆桿子出政權,产生了深遠影响,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發當天,劉鏡人在致北京政府外交部的電報中說:“近俄內爭益烈,廣義派勢力益張,要求操政權,主和議,並以暴動相挾制。政府力弱,鎮壓為難,恐變在旦夕。”隨著蘇俄十月革命對中國影響的擴大,《新青年》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国共產黨的领袖毛泽东曾经评价:“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8]「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在十月革命以後學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建立了中國共產黨。」
遗产
“红十月”(Красный Октябрь,Krasnyy Oktyabr)也被用来描述这个事件。这个名字也被借用给一家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出名的钢铁厂,莫斯科糖果厂以及虚构的苏联潜艇。
谢尔盖·艾森斯坦的电影《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描写并美化革命并用来纪念该事件。
十月革命的纪念日11月7日从1918年成为苏联国庆日并仍然是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德涅斯特河沿岸分裂地区的公众假日。
1917年十月革命还标志着俄国第一个共产主义政府,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开端。此后俄国成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在后来成为苏联的一部分,直到1991年解体。
参见
注釋
- ^ 金雁:一月剧变:超过十月革命的大事件
- ^ Central Committee Meeting—10 Oct 1917
- ^ 3.0 3.1 Beckett, p. 528.
- ^ Argumenty i Fakty newspaper
- ^ Jonathan Schell, 2003. 'The Mass Minority in Action: France and Russia'. In The Unconquerable World. London: Penguin, pp. 167–185.
- ^ 南都周刊:回望1917:俄国十月革命90年
- ^ 金雁:一月剧变:超过十月革命的大事件
- ^ 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1949年6月30日
外部链接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十月革命
- 十月革命存档
- 让历史来审判俄国革命,罗易·梅德韦杰夫的评论,Project Syndicate,2007年
- 十月革命和历史逻辑
- omniatlas.com上的十月革命时期的欧洲地图和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