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縣市長選舉結果地理分布:
1972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即地方自治實施以來的第七屆縣市長選舉,與1972年臺灣省議員選舉、197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1972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合併辦理,同時於1972年12月23日舉行投票。本屆選舉共選出臺灣省當時20個縣市的行政首長,任期4年,但並沒有牽涉到福建省、以及院轄市臺北市。
選舉結果,中國國民黨首度全數取得臺灣20位縣市長席次,也是中華民國選舉史上至今唯一一次由單一政黨完全掌控全臺地方縣市的執政權。
本屆選舉中,國民黨在蔣經國主導下採用「派系替代政策」。提名大量新一代黨工幹部取代原有臺灣地方派系,例如屏東縣在「張派」嫡傳張豐緒兩屆屆滿後,本應輪到「林派」,國民黨卻提名救國團出身的潮州中學校長柯文福出來競選;基隆市在「蘇派」兩任後,卻未提名「謝派」,而是提名救國團幹部陳正雄出馬。本屆國民黨縣市長提名者有12位屬於年青黨工幹部,分別為邵恩新、李鳳鳴、林保仁、陳孟鈴、吳榮興、劉裕猷、陳嘉雄、高育仁、柯文福、陳正雄、陳端堂,地方派系出身人物則由上屆的16名降到8名。[1]:184最後在本次大選獲得全面勝利。然而也因為「派系替代政策」引起原有地方派系的不滿,導致地方派系在次屆大選中出現消極輔選或倒向黨外勢力,導致出現黨外勢力的大勝利。[1]:185
為配合中央於1972年計畫辦理的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立法委員、及國民大會代表),臺灣省政府報經行政院核准,延期辦理本屆縣市長選舉,並將第6屆縣市長任期由1972年6月2日延長至1973年2月1日屆滿。
政黨
|
上屆得票率
|
本屆得票率
|
游離票率
|
中國國民黨 |
72.00% |
75.59% |
▲ 3.59%
|
無黨籍(黨外人士) |
28.00% |
24.41% |
▼ 3.59%
|
各縣市之縣市長選舉當選人名單(粗體者為尋求連任者):
臺北縣縣長選舉結果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邵恩新 |
中國國民黨 |
286,093
|
68.72%
|
|
|
廖銘義 |
無黨籍 |
101,314
|
24.34%
|
|
|
李歸坵 |
無黨籍 |
19,826
|
4.76%
|
|
|
劉秉義 |
無黨籍 |
9,084
|
2.18%
|
|
選舉人數 |
648,993
|
投票數 |
429,538
|
有效票 |
416,317
|
無效票 |
13,221
|
已領未投票 |
406
|
投票率 |
66.19%
|
資料來源:《續修臺北縣志·卷七·選舉志》、《臺灣選政第三輯》
|
基隆市市長選舉結果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陳正雄 |
中國國民黨 |
61,034
|
|
|
|
林文雄 |
{{ }} |
46,250
|
|
|
|
張金鐘 |
{{ }} |
3,710
|
|
|
|
陳榮強 |
{{ }} |
1,920
|
|
|
|
高銘烈 |
{{ }} |
815
|
|
|
選舉人數 |
162,073
|
投票數 |
118,176
|
有效票 |
113,729
|
無效票 |
4,447
|
已領未投票 |
59
|
投票率 |
72.92%
|
資料來源:《臺灣選政第三輯》
|
現任縣長陳進東任期屆滿,挑選屬於「陳派」的邱永聰繼任人選。然而卻面臨到許文政的挑戰。最後國民黨徵召登記參選國大代表的李鳳鳴出馬,順利當選第七屆縣長。
宜蘭縣縣長選舉結果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1 |
李鳳鳴 |
中國國民黨 |
133,862
|
100%
|
|
選舉人數 |
207,430
|
投票數 |
142,851
|
有效票 |
133,862
|
無效票 |
8,989
|
已領未投票 |
279
|
投票率 |
68.87%
|
資料來源:《臺灣選政第三輯》
|
桃園縣縣長選舉結果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1 |
吳伯雄 |
中國國民黨 |
261,889
|
100%
|
|
選舉人數 |
369,050
|
投票數 |
271,398
|
有效票 |
261,889
|
無效票 |
9,509
|
已領未投票 |
705
|
投票率 |
73.54%
|
資料來源:《臺灣選政第三輯》
|
新竹縣縣長選舉結果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林保仁 |
中國國民黨 |
74,344
|
|
|
|
劉榭燻 |
{{ }} |
56,997
|
|
|
|
陳玉焜 |
{{ }} |
44,448
|
|
|
|
陳鈨雄 |
{{ }} |
26,227
|
|
|
|
陳庭輝 |
{{ }} |
5,799
|
|
|
選舉人數 |
301,425
|
投票數 |
216,810
|
有效票 |
207,815
|
無效票 |
8,995
|
已領未投票 |
210
|
投票率 |
71.93%
|
資料來源:《臺灣選政第三輯》
|
苗栗縣縣長選舉結果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1 |
邱文光 |
中國國民黨 |
167,458
|
100%
|
|
選舉人數 |
259,496
|
投票數 |
177,895
|
有效票 |
167,458
|
無效票 |
10,437
|
已領未投票 |
110
|
投票率 |
68.55%
|
資料來源:《臺灣選政第三輯》
|
臺中縣縣長選舉結果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陳孟鈴 |
中國國民黨 |
164,369
|
|
|
|
陳正宗 |
{{ }} |
105,351
|
|
|
選舉人數 |
400,038
|
投票數 |
284,260
|
有效票 |
269,720
|
無效票 |
14,540
|
已領未投票 |
277
|
投票率 |
71.06%
|
資料來源:《臺灣選政第三輯》
|
臺中市市長選舉結果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陳端堂 |
中國國民黨 |
95,423
|
|
|
|
何春木 |
{{ }} |
61,905
|
|
|
選舉人數 |
238,995
|
投票數 |
163,903
|
有效票 |
157,328
|
無效票 |
6,575
|
已領未投票 |
49
|
投票率 |
68.58%
|
資料來源:《臺灣選政第三輯》
|
國民黨提名縣議員吳榮興出馬角逐縣長,黨外則有律師黃石城從臺北返鄉參選。結果雖然吳榮興勝選,但黃石城亦展現了其強大實力。
彰化縣縣長選舉結果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吳榮興 |
中國國民黨 |
198,551
|
54.90%
|
|
|
黃石城 |
無黨籍 |
163,039
|
45.10%
|
|
選舉人數 |
526,712
|
投票數 |
383,023
|
有效票 |
361,590
|
無效票 |
21,433
|
已領未投票 |
209
|
投票率 |
72.72%
|
資料來源:《臺灣選政第三輯》
|
南投縣縣長選舉結果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劉裕猷 |
中國國民黨 |
113,854
|
|
|
|
簡秋桐 |
{{ }} |
43,494
|
|
|
選舉人數 |
250,283
|
投票數 |
163,635
|
有效票 |
157,348
|
無效票 |
6,287
|
已領未投票 |
73
|
投票率 |
65.38%
|
資料來源:《臺灣選政第三輯》
|
雲林縣縣長選舉結果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1 |
林恆生 |
中國國民黨 |
243,586
|
100%
|
|
選舉人數 |
388,816
|
投票數 |
258,711
|
有效票 |
243,586
|
無效票 |
15,125
|
已領未投票 |
249
|
投票率 |
66.54%
|
資料來源:《臺灣選政第三輯》
|
嘉義縣縣長選舉結果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陳嘉雄 |
中國國民黨 |
180,030
|
|
|
|
張文英 |
無黨籍 |
88,864
|
|
|
選舉人數 |
415,132
|
投票數 |
285,833
|
有效票 |
268,894
|
無效票 |
16,939
|
已領未投票 |
203
|
投票率 |
68.85%
|
資料來源:《臺灣選政第三輯》
|
臺南縣縣長選舉結果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1 |
高育仁 |
中國國民黨 |
299,524
|
100%
|
|
選舉人數 |
466,244
|
投票數 |
318,292
|
有效票 |
299,524
|
無效票 |
18,768
|
已領未投票 |
227
|
投票率 |
68.27%
|
資料來源:《臺灣選政第三輯》
|
臺南市市長選舉結果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張麗堂 |
中國國民黨 |
105,056
|
|
|
|
蘇南成 |
{{ }} |
75,124
|
|
|
選舉人數 |
246,774
|
投票數 |
187,278
|
有效票 |
180,180
|
無效票 |
7,098
|
已領未投票 |
101
|
投票率 |
75.89%
|
資料來源:《臺灣選政第三輯》
|
高雄縣縣長選舉結果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林淵源 |
中國國民黨 |
175,115
|
|
|
|
黃友仁 |
{{ }} |
114,857
|
|
|
選舉人數 |
417,977
|
投票數 |
305,883
|
有效票 |
289,972
|
無效票 |
15,911
|
已領未投票 |
117
|
投票率 |
73.18%
|
資料來源:《臺灣選政第三輯》
|
王玉雲在市議長卸任後,轉任國民黨市黨部副主任委員及省政府參議等職,並前往日本「留學」取得產能短大學歷,獲得市長競選的資格。[2]:23並在國民黨黨內提名中,擊敗吳鐘靈,獲得國民黨提名。[3]:135而黨外陣營則出現已離開國民黨的前市長謝掙強出馬角逐。然而在王玉雲攻擊謝掙強出身國民黨又背棄國民黨後,謝掙強呈現弱勢。最後王玉雲成功擊敗謝掙強當選市長。
當時王玉雲在三民區的三鳳宮、內惟的內惟廟以及旗津的天后宮等三場政見發表會,獲得熱烈掌聲支持。被視為王玉雲已勝券在握,除了內惟是王玉雲競選辦事處總幹事李存敬的地盤外,特別是三鳳宮週圍是澎湖人的聚落,旗津的漁區漁民絕大多數來自澎湖。王玉雲能在在此獲支持,已表示壓過澎湖出身的謝掙強了。[3]:79-80
本屆選戰中,王玉雲以面對強敵應對。並不惜一切花費,只要與他競選有關的開銷都可以報帳,有歌藝團來高慰問中,在晚會中幫王玉雲宣傳,唱了那首〈我們為什麼要選王玉雲〉的宣傳歌後,此後該團體來高的活動,王玉雲競選總部即代為安排一切。[3]:108只要為王玉雲宣傳的,他的競選總部都可以代為付款。選舉過後,王玉雲的拆船公司,賣掉了兩艘萬噸以上的廢輪,這兩艘廢船的收入,王玉雲承認剛好作為他的競選費用,依當時市價而言,兩艘廢船所賺約在四千萬元左右。[3]:108
投票當天仍曾發生舞弊事件。當日上午10時30分,住在高雄市前金區光明街39號澎湖籍的七十五歲盲婦洪葉杯在孫女洪鳳英扶持下,前往設在前金區文聖殿投票所投票。洪鳳英投完票後擬協助洪葉杯投票,但遭投票所主任管理員阻止。楊姓人員表示他人不得近投票所,應由投票所人員協助選民按照其意志代為圈選。然而在洪老太太當場表示願投給候選人謝掙強,卻遭該主任管理員違反其意志,圈投給王玉雲。遭洪鳳英撞見,引起選舉糾紛。[4]:103
高雄市市長選舉結果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
王玉雲 |
中國國民黨 |
210,051
|
68.95%
|
|
|
謝掙強 |
無黨籍 |
94,604
|
31.05%
|
|
選舉人數 |
440,043
|
投票數 |
315,978
|
有效票 |
304,655
|
無效票 |
11,323
|
已領未投票 |
306
|
投票率 |
71.81%
|
資料來源:《重修高雄市志·卷二·民政志》,高雄市政府,1990年,頁168
|
屏東縣縣長選舉結果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1 |
柯文福 |
中國國民黨 |
266,851
|
100%
|
|
選舉人數 |
409,008
|
投票數 |
282,962
|
有效票 |
266,851
|
無效票 |
16,111
|
已領未投票 |
756
|
投票率 |
69.18%
|
資料來源:《臺灣選政第三輯》
|
花蓮縣縣長選舉結果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1 |
黃福壽 |
中國國民黨 |
119,272
|
100%
|
|
選舉人數 |
167,940
|
投票數 |
123,092
|
有效票 |
119,272
|
無效票 |
3,820
|
已領未投票 |
44
|
投票率 |
73.30%
|
資料來源:《臺灣選政第三輯》
|
臺東縣縣長選舉結果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1 |
黃鏡峰 |
中國國民黨 |
100,227
|
100%
|
|
選舉人數 |
135,257
|
投票數 |
106,649
|
有效票 |
100,227
|
無效票 |
6,422
|
已領未投票 |
168
|
投票率 |
78.85%
|
資料來源:《臺灣選政第三輯》
|
國民黨提名台灣省議員呂安德角逐縣長,在只有一人參選下,由呂安德自動當選。而他也是澎湖縣地方自治以來,首位澎湖在地籍的民選縣長。終結以往外省籍軍人把持的情況。
1972年澎湖縣縣長選舉結果
|
號次
|
候選人
|
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1 |
呂安德 |
中國國民黨 |
36,734
|
100%
|
|
選舉人數 |
55,681
|
投票數 |
39,156
|
有效票 |
36,734
|
無效票 |
2,422
|
已領未投票 |
9
|
投票率 |
70.23%
|
資料來源:《臺灣選政第三輯》
|
- 《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暨第五屆省議員第七屆縣市長選舉臺灣省選舉總報告》,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臺灣省選舉事務所、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973年2月
- 《臺灣選政第三輯》,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980年6月
- 《中華民國選舉概況(下篇)》,中央選舉委員會,1984年
-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八.職官志第一冊-文職表篇>,劉寧顏,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 陳明通,《派系政治與臺灣政治變遷》。月旦出版,1998年7月修訂三刷。
|
---|
|
國家元首選舉 | |
---|
國會選舉 | |
---|
1949年前 全國地方選舉 | |
---|
1949年後 自由地區地方選舉 | |
---|
罷免 | 總統 | |
---|
立法院立法委員 | |
---|
直轄市市長 | |
---|
縣市長 | |
---|
直轄市議會議員 | |
---|
縣市議會議長 | |
---|
鄉鎮市長 | |
---|
其他事件 | |
---|
|
---|
相關法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