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尼地城

坐标22°16′51.2827″N 114°7′26.2351″E / 22.280911861°N 114.123954194°E / 22.280911861; 114.12395419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24.217.188.226留言2021年1月31日 (日) 16:35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堅尼地城
Kennedy Town
堅尼地城在香港的位置
堅尼地城
堅尼地城
堅尼地城在香港的位置
坐标:22°16′51.2827″N 114°7′26.2351″E / 22.280911861°N 114.123954194°E / 22.280911861; 114.123954194
行政區 香港
地區香港島
中西區
人口(2016年)
 • 城市54,000人
 • 市区54,000
居民称谓西環人/西柚
时区香港時間UTC+8

堅尼地城(英語:Kennedy Town),或寫作堅彌地城[a],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西端,南面背靠摩星嶺,北面前臨卑路乍灣,西面與大小青洲隔著硫磺海峽,東面與石塘咀相連;範圍包括西寧街卑路乍街皇后大道西交界位。堅尼地城為香港最早期被開發的地區之一,原維多利亞城的一部分。在香港最初劃定的四環九約中,堅尼地城屬於西環和第一約(由堅尼地城至石塘咀)之內[1]

根據香港政府1886年8月26日《憲示331號》,該地原作堅利德城,及後寫作堅彌地城,直至近數十年才簡化筆劃改寫成堅尼地城。而堅尼地城最西的部分,例如西環邨附近,俗稱「西環尾」,意即西環的盡頭。

歷史

堅尼地城名稱來自香港第七任總督堅尼地,他任內積極開闢土地,填築了西區岸邊土地,這片沿海的新填地稱為堅尼地城。早期港島北面海邊的街道英名多為「Praya」(Praya是英語葡萄牙語吸收的詞彙),中文稱「海旁」,因此堅尼地城沿海的一路叫做為堅彌地城海旁。「海旁」和「praya」都是指海濱一塊條狀土地。而於香港日治時期,堅尼地城曾被改名為山王台

由於堅尼地城處於香港島區西陲,地緣因素使該區在二戰後的發展較中上環區、灣仔銅鑼灣北角都要緩慢。堅尼地城一直被視為港島區之中較為偏僻的住宅區。而區內亦有很多較為擾民的社區工業建設,如焚化爐水泥廠屠房殮房廢物轉運站等。

直至1990年代末,由於大多數港島區的發展土地耗盡,政府在堅尼地城卑路乍灣填海。再加上由於社區團體的反映,政府將部份擾民設施遷移,例如關閉市政局所使用之焚化爐和屠場,使堅尼地城在2000年起開始有高級住宅發展。

文物古蹟

名稱 圖片 簡介
魯班先師廟 位於青蓮臺,是由三行同業集資興建。
東華痘局拱門及基石 拱門原位於加惠民道,及後移放於堅尼地城巴士總站現址。
科士街石牆樹 擁有約一百年歷史的樹牆
卑路乍街防空洞 入口已封閉,鄰近西環街坊福利會。
維多利亞城界碑 原址應位於域多利道旁,後被人搬遷至現址。

社區設施

名稱 圖片 備註
西環街坊福利會
堅尼地城泳池
士美非路市政大廈 位於石山街士美菲路交界,為西環屠房(牛房)原址。
堅尼地城社區綜合大樓
位於石山街12號,地下設有堅尼地城郵政局
堅尼地城消防局
卑路乍灣公園
堅彌地城配水庫遊樂場 位於觀龍樓附近的堅尼地城配水庫
科士街臨時遊樂場(已於2009年關閉,到2014年12月西港島線通車後重開[2])和堅尼地城遊樂場 前者包括1個硬地小型足球場,後者包括2個籃球場[3]
加多近街臨時花園 佔地5,800平方米,於1998年開放。唯政府於2015年計劃將該處興建40至120米高私人住宅,引起居民反對。
堅尼地城臨時遊樂場 位於西寧街
域多利亞公眾殮房 位於堅尼地城巴士總站附近。
港島西廢物轉運站 位於摩星嶺地下岩洞內。
西環泳棚 位於置地宿舍前,分屬於泳盧冬泳團和金鐘冬泳團,為攝影發燒友必到之地。

公共房屋

名稱 圖片 備註
西環邨 香港房屋委員會唯一於中西區成立的公共屋邨。
觀龍樓 香港房屋協會唯一於中西區成立的出租屋邨。

已關閉或拆卸的設施

名稱 圖片 備註
堅尼地城屠房 已於1999年停止運作,並於2008年底完成拆卸。
堅尼地城焚化爐 已於1993年關閉,並於2009年初完成拆卸。
西環屠房(牛房) 現已拆卸,原址位於現時的士美非路市政大廈
鐘聲泳棚 原址位於現時的堅尼地城巴士總站。
金銀泳棚 原址位於現時的港島西廢物轉運站。

交通

堅尼地城巴士總站
港島電車堅尼地城總站
港鐵堅尼地城站

以往堅尼地城交通主要以靠巴士、小巴及電車,居民出入較耗時。集體運輸方面,早在1967年9月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4]便有提及港島綫西端總站為「堅尼地」。1970年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5]亦有提及港島綫以堅尼地為西面終點站。但1980年代港島綫開始興建,疑因地質、資金問題和人口增長較預期減慢而使實際建造只以上環為西端終點站。2000年代港府提出港島綫西延建議,將原有港島綫向西伸延至堅尼地城。2014年12月28日,港鐵港島綫西延段通車,堅尼地城站正式啟用。

主要道路

公共交通

交通路線列表
港鐵
電車
巴士
專線小巴
紅色小巴
  • 北街至旺角
  • 科士街至銅鑼灣
  • 吉席街至銅鑼灣

區議會議席分佈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會以西祥街西祥街北起至域多利道港島西廢物轉運站為範圍。

年度/範圍 2000-2003 2004-2007 2008-2011 2012-2015 2016-2019 2020-2023
西祥街西祥街北以西,山市街以東
西環選區一部分及寶翠選區一部分
山市街以西,士美非路以東至堅尼地城站公共交通交匯處
西環選區一部分
士美非路以西至域多利道港島西廢物轉運站
整個堅摩選區及觀龍選區一部分
蒲飛路沿線範圍
觀龍選區

註:以上主要範圍尚有其他細微調整(包括編號),請參閱有關區議會選舉選區分界地圖及條目。

註釋

参考文献

  1. ^ 四環九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地下鐵路(「地鐵」)西港島線 有關發出命令批准暫時封閉科士街臨時遊樂場的休憩用地和堅尼地城遊樂場的部分休憩用地,以及部分士美菲路、科士街和毗鄰科士街臨時遊樂場和堅尼地城遊樂場的道路的公告 (PDF).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 1月2日. 
  3.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中西區康樂場地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7-12-16.
  4. ^ Freeman, Fox, Wilbur Smith & Associates. & Hong Kong Government - 《香港集體運輸研究》"Hong Kong mass transport study"(MTS-1967),1967。《香港集體運輸研究》是中文譯名,文件只有英文版本
  5. ^ Freeman, Fox, Wilbur Smith & Associates. & Hong Kong Government - 《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Hong Kong mass transit further studies"(MTS),1970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