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邨

坐标22°19′57″N 114°11′21″E / 22.33262°N 114.18908°E / 22.33262; 114.1890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Sth60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8日 (一) 14:17 →‎現時規劃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美東邨
Mei Tung Estate
左起:美東邨美仁樓、美寶樓及美東樓,右方地盤為當時興建中之美德樓(2010年10月)
概要
類型租住屋邨
地點香港黃大仙區
地址白鶴山
東頭村道180號
聯合道130號
培民街23號
坐标22°19′57″N 114°11′21″E / 22.33262°N 114.18908°E / 22.33262; 114.18908
托建方 香港房屋委員會
入伙年份1974年
1983年
2010年
2014年
技术细节
座数4座
其他信息
住宅套数現時單位總數2,454伙(現時所有期數)
/(第一期532伙+第二期133伙+第三期799伙+第四期990伙)
单套面积14.4至46.3 m2
155至498 sq ft 平方英尺(ft²)
住户数2 300 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情況
認可人口5 900 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情況
地圖
地图

美東邨(英語:Mei Tung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白鶴山側,東頭村道聯合道交界。

概要

美東邨是香港總督麥理浩十年建屋計劃以及1973年4月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之後首個落成的屋邨,雖然當時邨內只有一幢樓宇,但同時也代表該計劃一個簡單的開始。

現時邨內共有四幢大廈,分別是美東樓、美寶樓、美仁樓及美德樓。但由於美東樓和美寶樓在興建時受到啟德機場高度限制圈規定所限,故此只可建造不高於十二層的樓宇。美東邨沒設有獨立商場,只有一些商店集中在美東樓地下,零售面積超過1,500平方米。2005年房委會將旗下大部分商場及停車場售予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但美東樓商店沒有跟隨售出,至今仍由房委會持有,亦由於此原因,房委會可以不用經領展回購而可以直接將整幢美東樓拆卸重建[1]

原有規劃

美東邨本來的設計分兩部分,一是下面的兩層設計(上層住宅,下層商舖),二是上面八層全住宅單位組成,而其中的兩層設計本為連接各座,但由於收地失敗,本來計劃延長兩層設計並繼續於上方興建餘下各座的計劃被逼中止,但其實這並非政府原本規劃,因此形成「兩層設計」比「八層設計」長得多的奇怪現象。

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主任李浩然博士指出這要追溯美東邨整個興建過程的歷史。美東邨在「第6座」落成後七年就只有這一幢樓宇,情況十分罕見,亦令美東邨成為當時全港最小型的公共屋邨[2]

現時規劃

美東邨規模雖小、現時僅建有四幢樓宇,但卻是香港建設期最長的屋邨,首座及現時最後一座大廈入伙時間,卻相差整整40年。在1970年代、1980年代和21世紀都相繼有大廈落成,故此亦令邨內擁有4幢共4款不同時期的樓宇,亦不能將全邨設計統一成一個整體,而每期所採用的樓宇設計、外牆顏色及設計風格則各有不同,現時計有兩款舊長型大廈、一幢非標準設計大廈(T字型)以及一幢非標準設計大廈(Y字型)樓宇,情況在云云公共屋邨之中十分罕有[2]

有「公屋達人」之稱、曾在房屋署任職建築師逾30年的衞翠芷博士指,美東邨雖然規模不大,但四座樓各建於不同時期,走入邨內可以見到橫跨40年、樓宇設計的「跳格」發展史。近年不少市民開始留意舊式公屋設計,相繼引起「打卡」熱潮,但提到各區特色屋邨,卻鮮有想到美東邨。現時所見,美東邨的商舖已空出不少,難以想像過往毗鄰九龍城寨的熱鬧景象[3]

地理位置

本邨對面雖為九龍寨城公園(前九龍城寨),但在香港行政分區中處於黃大仙區的西南面分界,並隔聯合道東頭村道九龍城區為鄰[4],再加上附近有九龍城廣場,由於地理上的接近,因此有不少人誤以為本邨在九龍城區。而校網則在著名的41名校網之內。

歷史背景

前身

1951年11月21日,東頭村寮屋區發生大火,受災達8,000人,政府於白鶴山興建東頭平房區安置災民,並發展成四條平房村落(培民村、博愛村、潮平新村及東和村),旁邊亦建有不少寮屋[2]

1961年,政府已計劃於東頭平房區、九龍寨城及西頭邨興建新徙置屋邨,但因九龍寨城的政治地位問題而未能成事[5]

曾參與興建翠屏邨馬坑邨工作的衞翠芷博士來到美東邨。衞博士指,美東邨的位置過往是東頭村寮屋區,1951年寮屋區發生大火,政府開始鼓勵一些宗教團體和非牟利組織在該處興建較穩固的平房,於是就成為了東頭平房區[3]

興建

美寶樓西南面(2014年2月)

1970年初,政府再打算於九龍城賈炳達道以北、九龍城寨以西位置興建一條擁有 6 幢樓宇的屋邨,稱為「美東邨」,並延長侯王道東頭村道[2]。故此欲收回四村進行擴闊東頭村道及興建「東頭政府廉租屋邨」(即現時美東邨),四村村民以平房是經政府認可的房屋,不同僭建寮屋,而齊聲反對,發展成「四村反迫遷事件」。

雖然政府一直堅持不肯讓步,徙置事務處亦表示受影響的村民,可入住預留的「慈雲山新區」第一座,以及將來有資格入住在該地興建之樓房。但最終,政府只成功遷拆了潮平新村及東和村。

1972年中,美東邨興建工程展開,美東樓的項目名稱為「東頭政府廉租屋邨」,用前工務局的政府廉租屋邨與徙置大廈的通用標準規格設計,並定型為舊長型大廈第七型徙置大廈),便率先興建美東邨「第6座」[2],首座大廈於1974年7月落成。

由於在1973年4月政府把三大公營建屋機構改組及合併為房委會房屋署,所以此項目(美東樓)於1974年落成前,為免跟東頭邨混淆,故已被另外命名為美東邨,美東樓當時被編為第6座。政府原以為可於短期內收回西頭村(即現時的賈炳達道公園)興建餘下各座,惟遲至1984年也未能成事,為免混淆視聽,政府便於1979年6月將「第6座」更名為「美東樓」[2],而原有用阿拉伯數字「6」字的樓名標記也在其後塗去。美東樓同時亦是香港首幢完工的舊長型大廈第七型徙置大廈);美東樓依山而建,故在其東面的第一層有二樓,但在其西面的第一層則為四字樓。

至1981年時因房屋供應緊張,政府便將美東樓西北邊的球場改建成「美寶樓」[2],並提供133個單位,於1983年1月落成入伙。

美東樓於1985年被揭發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當中,但由於情況並不嚴重,故此一直未被列入「整體重建計劃」。

培民村及博愛村於2001年終被清拆,地盤興建為美仁樓,美仁樓頂部砌上了綠色中式瓦片,外牆也有中式書法寫上美仁樓樓宇名稱,而走廊指示牌背景亦以中式水墨畫的竹來做裝飾,以營造一個中式現代設計的氛圍,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所設計的美仁樓,已於2010年5月31日落成入伙,這幢大廈由預計落成到實際落成,晚了足足35年。

而美德樓亦於2014年11月落成入伙,與首座樓宇美東樓相差總共40年。美仁樓與美德樓分別提供799以及990個單位[6]

舊廈重建

2010年落成的美仁樓

2017年8月24日,香港房屋委員會宣布計劃重建美東樓和美寶樓[7],原預計在2020年11月開始清拆工程,受影響的632戶居民,可按「自選單位計劃」原區安置於鄰近的東匯邨匯智樓,匯智樓共有1,033個單位並足以讓他們全部遷置入住,受影響住戶亦可選擇提早遷往於2018年完工的秀茂坪安達臣道安泰邨[8](但由於配套不足,僅有14戶提前遷出);而美東樓是香港第二幢舊長型大廈第七型徙置大廈)及美寶樓為首幢展開重建工程的1980年代建成的公屋[9][10][11]

房委會2013年完成評估22條高齡公共屋邨的重建潛力,但除了華富邨,其他屋邨一直未有重建計劃。房委會決定是否重建個別屋邨,需考慮樓宇結構狀况、修葺工程成本效益、重建屋邨附近是否有合適屋邨遷置住戶及原址重建潛力4項因素,經評估後,認為美東樓及美寶樓有極大重建潛力。美東樓與美寶樓兩幢樓宇共有665個單位,住有約630戶即約1640人。

美東邨重建計劃規模不大,毋須分期重建,認為目前適合公布重建計劃,當時預計最終會於2020年11月清拆。因美東樓和美寶樓在興建之時鄰近舊啟德機場,故昔日興建之時高度受限制,只建約50米,故此當時僅建有不高於十二層。舊機場搬遷後,有空間重建為逾100米高樓宇,與同屬美東邨範圍、近年建成的美仁樓和美德樓高度相若。房委會明年將向城規會申請放寬高度限制。受重建影響的住戶將獲發搬遷津貼,視乎住戶人數,如單身戶獲5126元、二至三人家庭獲11,714元等;受影響商戶可獲相等於15個月租金津貼,以及可投標房委會街市檔位。其中一個受影響商戶為美東邨安琪幼稚園,2017年9月入學新生預料2020年完成幼稚園課程,並不受重建影響,但2018年入學的新生家長需注意情况[11]

其後計劃於2021年初清拆美東樓及美寶樓,較原定計劃略遲數月,預料可建成約2,600個單位(一說可建成約2,730個單位或可建成約2,800個公營房屋單位),預計容納7,500人[12][13]。建議放寬發展密度和建築物高度限制由主水平基準以上60至80米,放寬至120至140米,以商住地積比9倍重建,預料可建成4幢樓高33至40層高樓宇,同時建議在地盤發展多樣社區設施[14]。重建後會提供社福設施,包括安老院舍、長者日間護理中心、長者鄰舍中心、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辦事處、特殊幼兒中心、女童宿舍、展能中心暨嚴重弱智人士宿舍[12]。零售設施和辦公室設施各有三千平方米,康樂設施有綠化休憩設施、兒童遊樂場、乒乓球場、羽毛球場、籃球場,其他設施有幼稚園[13]。泊車設施包括145個私家車車位、20個電單車車位、12個輕型貨車車位、10個上落貨位、6個私家輕型巴士車位。當局預計兩幢大廈清拆工程可在2021年初展開,2022年初完成,地基及上蓋工程則預計於2022年展開,並於2027年完成[12]

此外,居民亦可以優先權,購買在2018年起的綠表置居計劃或居屋計劃中發售的居屋屋苑單位。香港房屋委員會表示,雖然美東樓和美寶樓目前的結構狀況和維修工程成本效益仍屬可接受,但由於美東樓和美寶樓在興建時受到啟德機場高度限制圈規定所限,故此當時僅建有不高於12層,而重建此兩座樓宇可以爲區內大幅度增加公屋供應,適逢鄰近的東匯邨匯智樓已於2020年5月落成並已於同年7月23日入伙[15],適合用作安置受重建影響住戶、可以在短期內爲美東邨居民提供原區安置的居所[11],故認爲現在是重建美東邨的合適時機[9]。而有關的單位編配程序,原定於2020年4月中啟動,但受制於新型肺炎疫情導致公務員需要兩度在家工作,相關簡介會已經取消,並於同年6月30日直接攪珠,9月安排重建戶揀樓。

2021年2月8日,美寶樓及美東樓通道和出入口已經用圍板及拉繩圍封,並有中文告示寫上「美東邨重建範圍」。

屋邨資料

現時樓宇

樓宇名稱 [16] 樓宇類型 門牌號碼 [17] 落成年份 期數 [2] 樓宇層數(住宅層數) 每層伙數 單位數目(伙)
*美東樓 舊長型大廈
第七型徙置大廈
東頭村道180號 1974年7月 1期 2至12層(3至12樓) 3樓:23伙
4樓:58伙
5至12樓:56伙
532
*美寶樓 舊長型大廈
(特別設計;南翼設計類似I型大廈
1983年1月 2期 10層(1至7樓) 1至7樓:19伙 133
*美仁樓 N 非標準設計大廈
(T字型)
聯合道130號 2010年5月31日 3期 40層(1至40樓) 1至40樓:20伙 799
*美德樓 A 非標準設計大廈
(Y字型)
培民街23號 2014年11月 4期 35層(2至33樓) 2至4樓:不設15至19號單位
5至13樓、15至25樓:33伙
26至33樓:不設17號單位
990

斜體表示該樓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但遲至1985年被揭發,但由於情況並不嚴重,故此一直未被列入「整體重建計劃」。

A 樓宇承建商為安保工程有限公司

N 樓宇承建商為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

以(*)標示樓宇為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疫情中多名確診個案患者居住的大廈

美東樓

美東樓在1974年7月落成,樓高12層,提供532個單位。大廈依山而建,其東面的第1層有2樓,但在其西面的第一層則為4字樓。而東面部分設天橋連接戶外空間。而西面4樓設有住客專用的平台,提供數張石屎座椅。地面設雖然設多間商店,不過大量商店在2010年代已經空置,只有少量雜貨店繼續經營。餐廳包括開業45年的義興冰廳,店主希望重建之後能夠重開,不過未有回覆[18]。而後方為停車場和房屋署特遣行動小組總部。

美仁樓

美仁樓於2010年5月落成入伙,樓高40層,提供799個單位。大廈設計延續了美仁樓中式設計的傳統,找來了書法家岑寂秋為邨名題字,而每層大堂的指示牌設計也以中式水墨畫為主題。

然而,低層單位在2015年曾經驗出食水含鉛量超標問題[19]

美德樓

美德樓東面(2016年5月)

美德樓於2014年11月落成入伙,樓高33層,提供990個單位。地面設有草坪的園林,基座平台設兒童遊樂場,卵石路步行徑及健體區。而培民街位置設停車場,提供數個車位。

歷代樓宇

重建前的美東邨
樓宇名稱 原座號 樓宇類型 落成年份 拆卸年份 期數 樓宇層數(住宅層數) 每層伙數 單位數目(伙) 重建後原地所屬的樓宇 安置屋邨
美東樓 東頭政府廉租屋邨第6座 舊長型大廈
第七型徙置大廈
1974年7月 現時預計2021年初 1期 2至12層(3至12樓) 3樓:23伙
4樓:58伙
5至12樓:56伙
532 四幢未命名樓宇 東匯邨匯智樓
安泰邨
美寶樓 舊長型大廈
(特別設計;南翼設計類似I型大廈
1983年1月 2期 10層(1至7樓) 1至7樓:19伙 133

斜體表示該樓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但遲至1985年被揭發,但由於情況並不嚴重,故此一直未被列入「整體重建計劃」。


興建期間的圖片庫


教育設施

幼稚園

已結束

交通

交通路線列表
港鐵
東頭村道
聯合道

所屬區議會

美東邨與鄰近的東頭邨部分樓宇(即富東樓、泰東樓、耀東樓、裕東樓、振東樓及貴東樓)、衙前圍啟德花園均屬於黃大仙區議會東美選區[4],現任區議員為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主席施德來

歷屆議員

屆別 議員 政治聯繫
1994年-1999年 莫應帆  民協
2000年-2003年
2004年-2007年
2008年-2012年
2012年-2015年
2016年-2019年 施德來
2020年-2023年

資料來源與註釋

  1. ^ 香港房屋委員會:商業樓宇的管理 (PDF). 審計署署長報告書. 香港審計署. [2021-01-31].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本土樓宇奇觀(一)一層公屋夠邊個住?. 夠pop.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8). (繁體中文)
  3. ^ 3.0 3.1 美東邨預計明年重建 公屋達人:四座樓見證「跳格」樓宇發展史. 香港01. 2020-11-13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6). (繁體中文)
  4. ^ 4.0 4.1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地方選區分界圖 - 九龍西及九龍東 (PDF). 選舉管理委員會.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6-12). 
  5. ^ 美東邨舊規劃方案圖. [2019-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2). 
  6. ^ 立法會CB(1)696/17-18(01)號文件 (PDF). 2018年3月8日. [失效連結](繁體中文)
  7. ^ 房委會通過美東邨及白田邨重建 可提供約四千單位. 無綫新聞. 2017年8月30日 [2020年6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21日). (繁體中文)
  8. ^ 房委通過重建美東白田邨. 文匯報. 2017年8月31日 [2020年7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9月7日). (繁體中文)
  9. ^ 9.0 9.1 房委會擬重建美東邨美東樓及美寶樓料提供近二千個單位. 香港電台. 2017年8月24日 [2017年8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25日). (繁體中文)
  10. ^ 1980年代公屋首重建 美東邨美寶樓2020年清拆. 明報要聞. 2017年8月25日 [2020年6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7月11日). (繁體中文)
  11. ^ 11.0 11.1 11.2 1980年代公屋首重建 美東邨美寶樓2020年清拆. 明報加西網. 2017年8月25日 [2020年6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22日). (繁體中文)
  12. ^ 12.0 12.1 12.2 美東邨兩舊樓明年初清拆. 蘋果日報. 2020年3月4日 [2020年5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2日). (繁體中文)
  13. ^ 13.0 13.1 美東邨重建 供2800公營單位. 昔日東方. 2020年03月04日 [2020年7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7月9日).  (繁體中文)
  14. ^ 黃大仙美東邨擬重建2600伙 城規會明審議. 香港經濟日報. 2019年5月2日 [2020年6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21日). (繁體中文)
  15. ^ 新邨熱報 東匯邨匯智樓入伙. 房委會 - 公屋人情風貌 Housing Authority - Public Housing Vistas. 2020年7月23日 [2020年8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4日). (繁體中文)
  16. ^ METRO PLANNING COMMITTEE OF THE TOWN PLANNING BOARD (PDF). 城規會. 2019-04-25 [2020-07-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7-09). (美式英语)
  17. ^ 樓宇名稱 第一冊:港 島 及 九 龍 (PDF). 差餉物業估價署. 2020-10 [2020-12-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14). 
  18. ^ 【結業倒數】九龍城屋邨重建 45年茶記結業倒數 負責人:做得辛苦 仍是不捨得. 蘋果日報. 2020-07-01 [2021-01-31]. 
  19. ^ 鉛水風波:美仁樓人心惶惶 居民促驗水驗血. on.cc. 2015-07-22 [2021-01-31]. 
  20. ^ 屯馬線料明年第三季全線開通.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0年6月3日 [2020年7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7日). (繁體中文)

參考書籍

Page 5, The first two million, 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 198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