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華民國—南非關係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Tp0910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5日 (一) 15:59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華民國與南非關係
雙方在世界的位置

中華民國

南非
代表機構
駐南非共和國台北聯絡代表處英语Taipei Liaison Office in 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南非聯絡辦事處
代表
代理 賀忠義[1][註 1]代表 麥哲培[3]
Robert Seraki Matsebe

中華民國與南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南非共和國(通稱南非)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05(清光緒三十一年)-1998年1月有官方外交關係。雙方原先為領事關係,後於1976年升格為大使級。斷交後,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1990年代後,20多個中華民國邦交國中僅剩4個較為重要的友邦國家,分別為沙烏地阿拉伯梵蒂岡韓國南非,之後沙烏地阿拉伯(1990年)及韓國(1992年)先後與中華民國斷交。1998年1月1日與南非斷交後,中華民國的邦交國中較具國際重要地位者只剩梵蒂岡。

政治

外交

紫色國家表示在1971年的投票中支持中華民國續留聯合國,即《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其中包括南非以及受託管、非主權國家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繼承清朝於1905年5月14日(光緒三十一年四月十一日)於約翰尼斯堡設立的南非聯邦總領事館。1932年6月14日,更名為駐約翰尼斯堡總領事館[4]

1949年,雙方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然而當《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後,雖然南非支持中華民國續留聯合國,但自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之後,雙方關係逐漸冷淡,後南非因中華人民共和國支持阿扎尼亞泛非主義者大會而又向中華民國靠攏[5]

1974年,中華民國在南非成立商務專員處

1976年4月26日,雙方關係提升至大使級。於行政首都普利托利亞設立中華民國駐南非共和國大使館;於首都台北設立南非共和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並互派大使[4][6]。而雙方當時處於類似的處境,中華民國駐南非大使楊西崑說:「南非與我國(中華民國)皆共同參與反共陣線,我們支持資本主義民主主義以及自由主義[5]

1980年10月13日,南非總理波塔伉儷抵台訪問,由行政院長孫運璿接機;10月15日與總統蔣經國會晤,蔣並代表中華民國政府頒贈特種大綬卿雲勳章予波塔[5]。兩人並共同校閱中華民國海軍。同年行政院院長孫運璿亦訪問南非[7]

位於台灣桃園國際機場附近海邊的南非航空295號班機紀念碑。

1987年11月28日,南非航空295號班機自台灣中正國際機場起飛前往南非約翰尼斯堡途中,於模里西斯東南250公里的印度洋上空起火並墜毀,機上159人全數罹難。起火原因至今不明,由於當時的南非和當時中華民國政府在軍事、政治上往來密切,因此一度傳出機上挾帶了核子物質軍火而導致空難的說法。但皆未能證實。事後,航空公司應罹難者家屬的要求,在中正機場附近的竹圍海水浴場興建了紀念碑。

1993年7月,甫獲釋的南非黑人民權領袖曼德拉抵台訪問,與總統李登輝會晤。李登輝代表中華民國政府頒贈特等大授景星勳章予曼德拉。

1994年5月10日,總統李登輝訪問南非,參加曼德拉的總統就職典禮並與其會晤,李登輝承諾全力支持南非新政府推動「重建暨發展計畫英语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gramme」;曼德拉則保證,除非中華民國做出對不起南非之事,否則南非將不會與中華民國斷交[8]

1996年6月30日,南非外交部長恩佐率領「事實考察團」抵台訪問,重申與中華民國維持外交關係的堅定立場,但亦表示希望維持並加強與兩岸的友好關係;中華民國則重申全力支持「重建暨發展計畫」,對南非希望與中共發展關係的立場亦表示瞭解,但強調南非加強兩岸關係的立場不應以犧牲中斐外交關係為條件。11月27日,受到南非共產黨等國內親共派壓力的南非政府表示將與中華民國斷交,且將於1998年1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8][9][10]

對於南非斷交的決定,中華民國外交部長章孝嚴於1996年12月3日前往南非進行嚴正交涉,但南非方面僅稱將與中華民國維持「外交關係以外之最高層級關係」(the highest possible level of representation short of full diplomatic recognition),並未提出具體辦法。中華民國政府於是採取3項因應措施:召回駐南非大使、中止兩國間大部分合作及援助計畫、兩國間的有效條約及協定,多數予以中止。此後,兩國又舉行第2、3次高層會談,以及外交部官員的12次工作階層會談,在談判過程中,兩國對於「外交關係以外之最高層級關係」的看法,在認知上有相當大差距。最後,為繼續維持兩國間的實質關係與共同利益,於1997年底就新關係達成協議,並自1998年1月1日起,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8]

1997年11月18日,在南非與中華民國斷交前夕,白曉燕命案的主嫌陳進興闖入南非駐華武官卓懋祺上校家中,並要求接受外國記者訪問,使整件事情升高成為國際事件。

1997年12月31日,中華民國外交部常務次長鄭文華召見南非駐華大使史寇茲(Cornelius Van Niekerk Scholtz),對於南非即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接受「一个中国」原則提出最強烈抗議,宣布終止與南非的外交關係。史寇茲則說明與其建交是基於國際政治考量,南非是主權獨立國家,未來雙邊關係不會被其左右[11]

1998年1月1日,南非總統曼德拉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中華民國與南非斷交[4],而曼德拉亦頒贈南非最高榮譽勳章予受到斷交影響離任的中華民國駐南非大使陸以正並親自送機[10]。斷交後,中華民國終止了對南非的經濟、建設援助[9]

2020年7月30日,前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逝世,前南非總統戴克拉克表示哀悼。[12]

人員互訪(1980年至今):

僅列舉部分人員名單

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8]、前副總統呂秀蓮[13]、行政院長孫運璿[7]、司法院長翁岳生[14]、行政院副院長林洋港[15]徐立德[16]、政務委員黃昆輝[17]、外交部長錢復[18]章孝嚴[19][8]、國防部長蔣仲苓[16]、經濟部長林義夫[14]、法務部長施啟揚[20]、外交部政務次長房金炎[21]李大維[22]、高英茂[23]、柯森耀[24][4]、經濟部政務次長卓士昭[25]、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林奏延[24]、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焦仁和[26]張富美[23][14]、吳英毅[24]、環境保護署長郝龍斌[23]、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保基[24]、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裕璋[27]、體育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全壽[28]、臺北市議會議長吳碧珠[28]

南非:總統/前總統戴克拉克(舊譯狄克勒)[29][28][30][31][27][32]、總理波塔[5]、黑人民權領袖曼德拉、總統諮議院主席郝里夫(J. W. Greff)[33]、國民議會議長勒赫朗西英语Louis le Grange[34]、國民議會外交委員會主席蘇特納[35]、外交部長鮑達[36][37][29]恩佐[16]、外交部次長巴哈得英语Aziz Pahad[8]、農業部長狄維里英语Jacob de Villiers[38]、衛生部長范德英语Rina Venter[39]查芭拉-姆西曼英语Manto Tshabalala-Msimang[40]、獄政部長史考撤那(Ben Skosana)[22]、全國教育部長狄克勒[29]、礦業暨能源部長狄克勒[29]、藝術文化暨科技部長姆查理(Linoel Mtshali)[8]、空軍總司令克里爾英语James Kriel[41]、西開普省長莫克(G. N. Morkel)[26][42]、普利托利亞市長史瓦那波(Karel Swanepoel)[8]、開普敦市長索羅夢(Theresa Solomon)[8]、茨瓦內市長席曼格英语Solly Msimanga[13]、大主教屠圖[30]、非洲民族議會副主席席蘇魯英语Walter Sisulu[43]

代表機構

1998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行政首都普利托利亞設立具大使館性質駐南非共和國台北聯絡代表處英语Taipei Liaison Office in 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Taipei Liaison Office in 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另於第1、第2、第3大城分別設立具領事館性質的約翰尼斯堡台北聯絡辦事處(2009年10月31日關閉)、駐開普敦台北聯絡辦事處英语Taipei Liaison Office in Cape Town德班台北聯絡辦事處(1998年7月6日關閉);南非亦同時在台北設立具大使館性質的南非聯絡辦事處(Liaison Office of 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4][6][1][3]

簽證

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公民必須申請簽證方可入境南非。
南非護照英语South African passport南非公民英语Demographics of South Africa必須申請簽證方可入境中華民國

兩國公民皆須申請簽證方可入境對方國家。持中華民國護照與邀請函的中華民國公民須先行致電在台北南非聯絡辦事處預約辦理時段,並親自前往辦理簽證。18歲以下未成年人入出境南非海關時,須出示完整出生證明[44]

南非護照英语South African passport南非公民英语Demographics of South Africa抵台參加國際會議、運動賽事、商展活動,則可以電子簽證入境中華民國,停留最多30天並不得延期[45][46]

相關警示

有鑑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中華民國外交部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將南非歸類為紅色警示:不宜前往,宜儘速離境(2020年3月26日發布)[47]衛生福利部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已將各國家與地區歸類為第三級警告: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2020年3月21日發布)[48]

經濟

兩國定期舉行「臺斐經貿諮商會議」,至2017年已舉行第12屆;「臺斐民間經濟聯席會議」至2017年已舉行第2屆[13]

貿易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外貿協會)於南非第1大城約翰尼斯堡設立台灣貿易中心[49]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也在約翰尼斯堡設立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50]

兩國貿易具有互補性質,南非是中華民國的等礦產重要供應國,亦是在非洲地區的首要市場與貿易據點[30]

1970年,兩國的總貿易額達到70萬美元

1972年,兩國的總貿易額達到570萬美元,如此快速增長的主因是南非出口玉米至中華民國。

1975年,中華民國與南非簽訂貿易協定。

1980年代,雙方的貿易關係快速成長,例如1986年貿易額為5億4,600萬美元,隔年1987年貿易額為9億1,100萬美元,總共成長約67%。

1985年,南非出口至中華民國的貨品為金屬礦物,佔其出口的69%;而由中華民國出口至南非的貨品為紡織品機械設備為主,分別佔了27%與22%。與此同時,中華民國、新加坡、與南韓開始大量投資南非。

1989年,雙方對於對方公民所發出的商務簽證達到2,000張/年,是所有國家中最多者。

1996年起,南非每年向中華民國貸款8,000萬美元。至今,南非仍然向中華民國欠貸約5,000萬美元[9]

2012年6月16日,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委託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外貿協會)與54家台灣業者執行「游龍專案」,籌組「2012年非洲南撒哈拉拓銷團」。共前往南非坦尚尼亞烏干達安哥拉,是台灣歷來拓銷非洲最大團[51]

2019年,南非是中華民國第41大貿易夥伴、第40大進口夥伴、第35大出口夥伴,在非洲經濟體皆排名第1。出口至南非的金額為5億8,024萬5,769美元,年減16.427%。自南非進口的金額為5億6,614萬2,171美元,年減45.456%。貿易呈現出超盈餘)1,410萬3,598美元,年減104.104%;2018年,南非是中華民國第32大貿易夥伴、第32大進口夥伴、第33大出口夥伴,在非洲經濟體皆排名第1[52]

投資

1987年,中華民國在南非投資金額達到1億美元。

截至2017年,在南非投資的臺商約800家,投資金額約20億美元[13]

兩國雖斷交,但民間的商業經濟往來仍存,目前臺灣銀行仍然於南非設有分行[53]

交流

軍事

中華民國與南非的軍事合作關係在當時相當緊密。1980年,中華民國與南非達成協定:在六年之內運送4,000噸的至南非,進行中華民國、南非及以色列的三方核能技術交流[5]

僑民

華裔南非人散居於南非各處,他們的祖先移民至南非可追溯到荷蘭建立開普殖民地時期,然而有些臺商則是在種族隔離政策時代臺灣移居至南非[54]。在種族隔離制度廢除後南非治安逐漸敗壞,目前在南非的華僑已大減。2000年,華僑人數約2萬8,000人,臺灣僑民約1,2000人[55]。至2017年,臺灣僑民約8,000人,傳統僑社僑民約2,000人[13]

南非裔入籍台灣者

台灣媳婦露易莎(原籍南非)[56]、南非職業歌手羅茨(Mari Lotz)等人。

援助

南非依據兩國間的合作專案,曾多年派員參加台灣各有關機關協辦的多項經貿訓練班、海外職訓師訓練班、土地改革訓練班、國際租稅班等。1994年,在南非新政府成立後,中華民國即協助設立職訓中心、蔬菜訓練中心、中小企業信貸保證基金;以及推動小農計畫、社區森林計畫、退除役官兵輔導計畫、培訓創業青年計畫、邊遠地區開鑿水井計畫、土地改革訓練與技術及教育改革計畫等。但在南非總統曼德拉宣布1998年1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後,即於1996年12月5日起中止大部分的合作計畫及援助案[8]

2020年5月,對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全球擴散,中華民國捐贈南非5萬片醫療用口罩,協助第一線醫護人員對抗疫情[57]

學術

中華民國外交部提供「臺灣獎學金」、教育部則提供「華語文獎學金」,以及各類講習班名額給與南非官員與學生赴台進修,促進雙邊文教、技訓交流[13]

協定

雙邊協定[58]
日期 簽署 備註
1975年2月26日 中華民國政府南非共和國政府貿易協定 以下簡稱中斐
1975年10月7日 《中斐玉米貿易協定》
1977年1月11日 中華民國郵政局南非共和國郵政局英语South African Post Office互換郵政包裏協定》
1978年1月26日 《中斐相互漁業關係之協定》
1979年10月29日 中華民國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南非共和國標準局英语South African Bureau of Standards技術合作協定》
1980年3月11日 《中斐雙邊空中運輸業務協定》
《中斐航海互惠協定》
《中斐互免海空運輸事業所得稅協定》
1991年11月15日續簽空運協定
 
 
1980年3月12日 《中斐科學暨技術合作協定換文》
1980年3月18日 中華民國國家科學委員會南非共和國科學暨工業研究委員會英语Council for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科技合作交換合約》
1982年2月5日 《中斐農業科學暨技術合作協定換文》
1983年2月4日 《中斐氣象合作協定換文》
1983年3月28日 《中斐醫藥研究合作交換協定》
1983年5月19日 《中斐共同遵守一九六九年國際船舶噸位丈量公約
1983年9月26日 《中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合作交換協定》
1985年4月22日 《中斐礦業能源合作協定》
1987年10月30日 《中斐引渡條約 [註 2]
1988年1月12日 《中斐為提供醫護人員進行訓練之醫療合作協議》
1988年4月25日 《中斐農業科技人員交換訪間辦法(依據一九八二年二月五日簽訂之農業科學暨技術合作協定)》
1989年6月15日 《中斐人口發展合作協定》
1989年6月19日 《中斐文化協定》
1990年1月29日 中華民國農業委員會南非共和國農業發展部英语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Fisheries (South Africa)植物品種交換辦法》
《(中華民國)農業委員會與(南非共和國)農業發展部間農業科技人員暨機構合作聯繫辦法》
1991年2月4日 中華民國工業技術研究院與南非共和國科學與工業技術研究院間國家量測標準相互認可協定英语Mutual recognition agreement
1991年7月11日 《中華民國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委員會與南非共和國研究發展基金會間雙邊科學合作協定》
1991年7月31日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與南非商會間實施中斐貨品暫准通關證制度議定書》 1991年8月9日簽署協定
1991年11月15日 《中斐促進投資合作協定
1993年11月6日 《中華民國實驗室認證體系與南非共和國校正體系英语South African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ystem校正服務相互認可技術諒解》 1999年5月7日簽署協議
1994年2月14日 《中斐避免所得稅雙重課稅英语Double taxation及防杜逃稅協定》
1994年9月29日 中華民國原子能委員會與南非原子能公司關於原子能和平使用合作協定》
1995年12月7日 《中斐設立職業訓練中心技術協助協定》
1996年8月29日 《中斐關於設置南非社區森林英语Community forestry計畫協定》
《中斐教育援助瞭解備忘錄
1996年9月2日 《中斐保育瀕臨絕種物種技術合作協定》
2003年2月21日 駐南非共和國台北聯絡代表處英语Taipei Liaison Office in 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駐台北南非聯絡辦事處警政合作瞭解備忘錄》 以下簡稱台斐
2006年9月15日 臺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南非共和國金融服務署英语Financial Services Board (South Africa)關於資訊交換合作及諮詢瞭解備忘錄》
2009年10月23日 中華民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非貿易工業部英语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South Africa)中小企業發展局協議備忘錄》
2010年12月 《臺斐民間經濟合作備忘錄》 [60]
2013年4月14日 《臺斐漁業合作協議》
2013年7月24日 《台斐藝術及文化合作協議》
《台斐刑事司法互助協議》
2015年8月1日 《台斐司法合作協議》

交通

航空

客運

兩國無直航班機,可經由(不計航點遠近,截至2019年12月21日[註 3]):

 中華民國

駕車

持有中華民國國際駕駛執照中華民國汽車駕駛執照外交部領事事務局英文譯本)可在南非駕車;若無兩者,則必須具有南非永久居留權,並經筆試及路試後取得南非駕駛執照英语Driving licence in South Africa[61]

參見

注釋

  1. ^ 中華民國外交部為統一駐外人員內部職稱,明定大使館、代表處設大使、公使。代表處對外仍稱代表、副代表[2]
  2. ^ 由中華民國外交部長丁懋時南非駐華大使濮麟士(Christoffel Caesar Prins)在台北共同簽署[59]。1988年5月24日,由中華民國法務部長施啟揚與南非司法部長柯特英语Kobie Coetsee開普敦互換條約批准書並生效[20]
  3. ^ 有鑑於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響,暫停更新。

參考文獻

  1. ^ 1.0 1.1 駐外館處. 中華民國外交部. 
  2. ^ 陳培煌. 統一名稱 代表對內稱大使. Yahoo!奇摩引用中央通訊社. 2012年8月31日 [2016年11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1月30日). 
  3. ^ 3.0 3.1 駐臺外國機構. 中華民國外交部. 
  4. ^ 4.0 4.1 4.2 4.3 4.4 《中華民國103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7-02-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2-25). 
  5. ^ 5.0 5.1 5.2 5.3 5.4 Taiwanese Investment in South Africa by John Pickles and Jeff Woods, African Affairs, October 1989
  6. ^ 6.0 6.1 代表處簡介. 中華民國駐外單位聯合網站. [2017-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8). 
  7. ^ 7.0 7.1 welcome to 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 www.sunyunsuan.org.tw. [2015-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8.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中華民國86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1). 
  9. ^ 9.0 9.1 9.2 Taiwan, Snubbed by South Africa, Ends Aid and Recalls Envo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紐約時報, December 6, 1996
  10. ^ 10.0 10.1 陸以正憶曼德拉︰敦厚總統 斷交還來送機 - 焦點 - 自由時報電子報. 自由電子報. 2013-12-07 [2020-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2). 
  11. ^ 公眾外交協調會. 外交部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十二月份新聞稿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7年12月 [2020-04-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5-17). 
  12. ^ 公眾外交協調會. 外交部持續接獲各國對我國前總統李登輝辭世表達哀悼及慰問.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0年8月1日.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中華民國106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02). 
  14. ^ 14.0 14.1 14.2 《中華民國93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4). 
  15. ^ 公眾外交協調會. 行政院林副院長洋港伉儷.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85年11月20日 [2019年3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6日). 
  16. ^ 16.0 16.1 16.2 駐南非共和國台北聯絡代表處. [2015-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4). 
  17. ^ 公眾外交協調會. 行政院政務委員黃昆輝伉儷率特使團前往南非參加南非共和國總統狄克勒就職典禮.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89年9月15日 [2019年1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月28日). 
  18. ^ 公眾外交協調會. 外交部部長錢復暨夫人應南非共和國.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1年1月14日 [2019年2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3日). 
  19. ^ 公眾外交協調會. 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章孝嚴訂於十二月二日啟程前往南非訪問.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6年11月30日 [2019年2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17日). 
  20. ^ 20.0 20.1 公眾外交協調會. 「中華民國政府與南非共和國政府間引渡條約」互換批准書儀式.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88年5月24日 [2019年1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月26日). 
  21. ^ 公眾外交協調會. 外交部房次長金炎暨夫人定於本月廿六日偕同非洲司主管官員啟程前往南部非洲.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1年11月25日 [2019年2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9日). 
  22. ^ 22.0 22.1 《中華民國88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3). 
  23. ^ 23.0 23.1 23.2 《中華民國91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2). 
  24. ^ 24.0 24.1 24.2 24.3 《中華民國102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6-11). 
  25. ^ 《中華民國104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6. ^ 26.0 26.1 《中華民國87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8). 
  27. ^ 27.0 27.1 《中華民國100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01). 
  28. ^ 28.0 28.1 28.2 《中華民國95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30). 
  29. ^ 29.0 29.1 29.2 29.3 公眾外交協調會. 南非共和國總統狄克勒閣下伉儷應 李總統伉儷之邀請.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1年11月1日 [2019年2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9日). 
  30. ^ 30.0 30.1 30.2 《中華民國96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1). 
  31. ^ 《中華民國97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4). 
  32. ^ 公眾外交協調會. 中華民國107年國慶酒會於臺北賓館隆重舉行,各國政要賓客及歸國僑胞雲集同賀國慶.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年10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1月2日). 
  33. ^ 公眾外交協調會. 南非共和國國會議長郝里夫伉儷.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85年10月8日 [2019年3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6日). 
  34. ^ 公眾外交協調會. 欣逢中華民國八十年國慶.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1年10月5日 [2019年2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7日). 
  35. ^ 公眾外交協調會. 中華民國外交部.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6年7月1日 [2019年2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17日). 
  36. ^ 公眾外交協調會. 南非共和國外交部長鮑達閣下暨夫人等一行十二人定本(九)月七日抵華訪問五天.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86年9月1日 [2019年1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月25日). 
  37. ^ 公眾外交協調會. 南非共和國外交部部長鮑達閣下訪華團一行七人.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1年10月3日 [2019年2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7日). 
  38. ^ 公眾外交協調會. 南非共和國農業部長狄維里伉儷應邀於十二月十一日抵華訪問八天.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0年12月10日 [2019年2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2日). 
  39. ^ 公眾外交協調會. 南非共和國衛生部部長范德閣下等一行六人訂於本(三)月廿九日抵華訪問六天.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1年3月28日 [2019年2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4日). 
  40. ^ 《中華民國94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3). 
  41. ^ 公眾外交協調會. 欣逢中華民國八十三年雙十國慶.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4年10月7日 [2019年2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13日). 
  42. ^ 《中華民國90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0). 
  43. ^ 公眾外交協調會. 欣逢中華民國八十二年國慶,各友邦政府為同申賀忱.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93年10月6日. 
  44. ^ 簽證及入境須知.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45. ^ 誰具備申請電子簽證的資格?.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46. ^ 我的電子簽證效期多久?.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47. ^ 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48. ^ 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 
  49. ^ 外貿協會全球據點.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020-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7). 
  50. ^ 本部駐外單位. 中華民國經濟部 國際貿易局. [2017-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0). 
  51. ^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貿協游龍專案出擊非洲,史上最大非洲拓銷團開拔!. 經貿透視網. 2012年6月14日 [2020年9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4月20日). 
  52. ^ 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3). 
  53. ^ BANK OF TAIWAN SOUTH AFRICA BRANCH[永久失效連結]
  54. ^ What color are Chinese South African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alon.com, June 19, 2008
  55. ^ 《中華民國89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0). 
  56. ^ 廖峰祥、羅欣怡、楊凱. 南非媳婦露易莎涉詐騙鄰居40萬 遭移送板檢. NOWnews 今日新聞. 2009年6月19日 [2017年5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5月13日). 
  57. ^ 陳韻聿. 台灣贈南非5萬片口罩 助第一線醫護人員抗疫. 中央通訊社. 2020年5月26日 [2020年5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26日). 
  58. ^ 條約協定查詢系統.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7-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1). 
  59. ^ 公眾外交協調會. 中華民國外交部長丁懋時與南非共和國駐華大使濮麟士(Christoffel Caesar Prins). 中華民國外交部. 1987年10月30日 [2019年1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月26日). 
  60. ^ 《中華民國99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2-18). 
  61. ^ 生活資訊.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