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思益梵天所问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思益梵天所问经(Brahma-viśeṣa-cintī-paripṛcchā),又名梵天所问经网明菩萨经,简称思益经梵问经明网经等,收于大正藏〈经集部〉[1]。本经记载佛陀为“网明菩萨”及“梵天殊特妙意(思益梵天)菩萨”等菩萨,解说诸法空寂之理,其要旨为:“诸法平等,无有往来,无出生死,无入涅槃”[2]

本经曾受到诸多汉传僧人的重视而颇为风行,作为当时高僧读诵修持的依据[1]禅宗北宗的开创者神秀将其列为其宗门“五方便”思想中,“明诸法正性”之经典,并把本经和《楞伽经》同列为禅学之所宗要[3][4]

题解

[编辑]

思益,乃“梵天殊特妙意菩萨”之名号,天竺正音为“毘絁沙真谛”(Viśeṣacintī),又译作“持(特)心”、“胜思惟”[1][5]

梵天,色界初禅天离欲界之欲,寂静清净,故曰梵天[6]

传译

[编辑]

本经现存三种汉译本以及藏译本,以鸠摩罗什的本子最为通行[1]

现今存有的三种汉译本,分别为:

  • 竺法护,《持心梵天所问经》,四卷(Viśeṣa为特殊之意,因此“持心”应为“特心”之讹写)[5]
  • 鸠摩罗什,《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
  • 菩提留支,《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六卷

内容

[编辑]

本经解说诸法空寂之理,依高丽藏本分〈序品〉、〈四法品〉、〈分别品〉、〈解诸法品〉、 〈难问品〉、〈问谈品〉、〈谈论品〉、〈论寂品〉、〈仂行品〉、〈志大乘品〉、〈行道品〉、〈称叹品〉、〈咏德品〉、〈等行品〉、〈授不退转天子记品〉、〈建立法品〉、〈诸天叹品〉、〈嘱累品〉等十八品。宋、元、明三本及契丹藏本则分二十四品[2]

二十四品本之〈菩萨正问品〉中,载有网明菩萨与思益梵天之问答,颇可藉之以见全经大义[2]

‘梵天言︰以是因缘,当知佛不令众生,出生死、入涅槃。但为度妄想,分别生死、涅槃二相者耳。此中实无度生死至涅槃者。所以者何?诸法平等,无有往来,无出生死,无入涅槃。尔时世尊赞思益梵天言︰善哉善哉!说诸法正性,应如汝所说。’

注解

[编辑]
  • 天亲菩萨《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
  • (明)圆澄《思益梵天所问经简注》
  • 释智谕《思益梵天所问经寻绎》,西莲净苑,2002年

影响

[编辑]

诵讲《思益梵天所问经》曾在汉传佛教颇为风行,特别对禅宗的形成与发展有较大的作用。属于北宗一系的神秀传法普寂时,也授以《思益》及《楞伽》。属南宗的径山二祖鉴宗出家后,“涉通《净名》、《思益》经, 遂常讲习...随众参请,顿彻心源”[4]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释宗禅. 「思益經」在漢譯經錄的探討 (PDF). 正观. 1999. [永久失效链接]
  2. ^ 2.0 2.1 2.2 思益梵天所問經. [2016-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3. ^ 杨曾文. 敦煌遺書中禪宗北宗文獻的學術價值. [2016-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4. ^ 4.0 4.1 王惠民. 敦煌壁畫中的思益梵天所問經變. [2016-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5). 
  5. ^ 5.0 5.1 释继稳. 《特心經》特殊用詞與譯經風格分析. [2016-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1). 
  6. ^ 释智谕. 思益梵天所問經尋繹.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月11日).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