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二级行政区列表
目前,中华民国台湾省法理上辖有[注 1]11县、3市,共14个二级行政区。
目前台湾省面积最大和最小的二级行政区分别为花莲县和嘉义市,面积分别为4,628.57平方公里和60.02平方公里;人口数最多和最少的二级行政区分别为彰化县和澎湖县,截至2023年9月底二县人口数分别为1,240,871人和107,701人;人口密度最大跟最小的二级行政区分别为嘉义市和台东县,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4,380人和每平方公里60人;下辖三级行政区数最多和最少的二级行政区分别为屏东县和嘉义市,分别辖有33个三级行政区(29乡、3镇、1市)和仅仅2个三级行政区(2区);澎湖县是唯一全境被海洋包围的二级行政区,南投县及嘉义市则是唯二全境被陆地包围的二级行政区。此外,基隆市被直辖市新北市包围,为台湾省唯一一块外飞地。
简史
[编辑]台湾省的行政区划史可追溯至荷兰及西班牙统治时期。1626年,西班牙在台湾北部建立殖民地艾尔摩莎(Hermosa),将所辖地域划分为淡水(Tamchui)、噶玛兰(Cabaran)及哆啰满(Turoboan)3个省区[1][2];荷兰则于1624年在台湾南部建立殖民地福尔摩沙(Formosa),并在鸡笼之战击败西班牙人、占领台湾北部后,将全台划分为北部、南部、淡水及卑南4个地方会议区域[3][4]。1661年(永历十五年),延平王郑成功击败荷兰人,占领台湾;初设承天府、天兴县及万年县等1府2县,号为“东都”;后郑成功之子郑经于1664年(永历十八年)改东都为东宁,升天兴县与万年县为州,并加设澎湖安抚司、南部安抚司及北部安抚司等安抚司,共1府2州3司[5][6]。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大清康熙皇帝派施琅率兵攻打台湾,郑经之子郑克塽在澎湖海战失败后向施琅投降[7]。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分巡台厦兵备道,下辖台湾、凤山、诸罗3县[8]:55[9];历经多次变动,至1727年(雍正五年)共辖4县2厅、1845年(道光十五年)共辖4县3厅、1875年(光绪元年)增设台北府后全台共划为8县4厅[10][11][12];1885年朝廷敕命台湾建省,预定辖2府8县4厅;1887年(光绪十三年)正式建省,名称为福建台湾省,下辖台北府、台湾府、台南府(原台湾府)等3府,共11县3厅,并有台东1个直隶州[8]:85[13];1894年(光绪二十年)增设南雅厅后,福建台湾省辖区增至3府11县4厅1直隶州[14]。
由于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清政府于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明治二十八年)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等岛屿割让予日本[注 2]。日治初期将全台划为3县1厅[15]:156. 158,之后历经多次变动,包括于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将县制改为厅制,将当时全台共3县4厅重划为20厅[16][17][18];至1920年(大正九年)7月实施地方制度改正,调整行政区划为5州2厅,1926年(大正十五年)增设澎湖厅,此后便维持5州3厅的建制至日治时期结束[19][20]。此外,1920年7月后新设州辖市制度,至日治时期结束前共设有11市[20]。
1945年(民国34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1948年改制为中华民国政府)接管台湾,设置台湾省,并改日治时期各州厅市为8县9市。1949年(民国38年),析台北县置草山管理局[21]:138。1950年(民国39年)4月,草山管理局改名为阳明山管理局[21]:138. 139;8月,行政区划进行大幅改制,析置县分,并将部分省辖市降格为县辖市。调整后,台湾省共辖16县5市1管理局。1956年(民国45年),台湾省省会自台北市迁至台中县,旋迁南投县中兴新村至今[22][23][24]。1967年(民国56年),台北市升格为直辖市,脱离台湾省管辖范围,台湾省辖区减为16县4市1管理局[25]。1968年,台北县部分区域及阳明山管理局划归台北市,台湾省辖区减为16县4市[21]:140。1973年(民国62年),析台中县置梨山建设管理局,台湾省恢复16县4市1管理局建制[26][27]。1979年(民国68年),高雄市升格为直辖市[28];1981年(民国70年),梨山建设管理局降格为管理所,划归台湾省交通处管辖[29];1982年(民国71年),析新竹县置新竹市,析嘉义县设嘉义市[30]。此时台湾省共辖16县5市。
1998年(民国87年),中央政府依第四次修宪结果进行省制虚级化[注 3],台湾省政府因而遭到缩编,成为行政院的派出机关,政策制定与人事任命权均由中央掌握;至于原属省政府管辖的县、市等地方各级政府则改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并以内政部为主要监理机关,各县、市仅在行政区划上仍隶属于省[32][33][34]。此后,台湾省不再实际管辖各二级行政区。2010年(民国99年),台北县、台中县、台中市、台南县、台南市及高雄县等县市分别经单独升格或合并升格为直辖市[注 4],台湾省辖区减为12县3市[35];2014年(民国103年),桃园县亦升格为直辖市,台湾省辖区再减为11县3市[36]。2018年(民国107年),时任行政院院长赖清德进一步决议省级机关去任务化、预算归零,所存省级行政组织及业务完全移交中央政府[32][37][38];7月,台湾省政府之行政组织及业务移交予国家发展委员会,中央政府此后也不再任命行政首长,台湾省实质上宣告解散,仅于法理上保留地位[39]。
列表
[编辑]注:本章节表列之区域代码系为户役政资讯系统资料代码,而非已停止适用之中华民国各省(市)县(市)行政区域代码或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及村里代码,资料来自内政部户政司[40][41][42];县市旗、县市徽及下辖三级行政区数资料来自内政部及各地方政府官网[43];面积、人口数及人口密度资料来自内政部统计处发行之《内政统计月报》(采计2023年9月底数据),面积的单位是平方公里(取至小数点下第4位),人口的单位是人,人口密度的单位则是人/平方公里(取至小数点下第2位)[44]。
县
[编辑]台湾省共有11个县。
名称 | 区域代码 | 县旗 | 县徽 | 面积 | 人口数 | 人口密度 | 下辖三级行政区数 | 政府所在地 | 地图 |
---|---|---|---|---|---|---|---|---|---|
宜兰县 | 10002 | 2,143.6251 | 450,031 | 209.94 | 12(8乡、3镇、1市) | 宜兰市 |
| ||
新竹县 | 10004 | 1,427.5369 | 588,183 | 412.03 | 13(9乡、3镇、1市) | 竹北市 |
| ||
苗栗县 | 10005 | 1,820.3149 | 535,011 | 293.91 | 18(11乡、5镇、2市) | 苗栗市 |
| ||
彰化县 | 10007 | 1,074.3960 | 1,240,871 | 1,154.95 | 26(18乡、6镇、2市) | 彰化市 |
| ||
南投县 | 10008 | 4,106.4360 | 477,691 | 116.33 | 13(8乡、4镇、1市) | 南投市 |
| ||
云林县 | 10009 | 1,290.8326 | 660,545 | 511.72 | 20(14乡、5镇、1市) | 斗六市 |
| ||
嘉义县 | 10010 | 1,903.6367 | 485,410 | 254.99 | 18(14乡、2镇、2市) | 太保市 |
| ||
屏东县 | 10013 | 2,775.6003 | 796,114 | 286.83 | 33(29乡、3镇、1市) | 屏东市 |
| ||
台东县 | 10014 | 3,515.2526 | 211,681 | 60.22 | 16(13乡、2镇、1市) | 台东市 |
| ||
花莲县 | 10015 | 4,628.5714 | 317,881 | 68.68 | 13(10乡、2镇、1市) | 花莲市 |
| ||
澎湖县 | 10016 | 126.8641 | 107,701 | 848.95 | 6(5乡、1市) | 马公市 |
|
市
[编辑]台湾省共有3个市(又称为省辖市)。
名称 | 区域代码 | 市旗 | 市徽 | 面积 | 人口数 | 人口密度 | 下辖三级行政区数 | 政府所在地 | 地图 |
---|---|---|---|---|---|---|---|---|---|
基隆市 | 10017 | 132.7589 | 362,548 | 2,730.88 | 7(7区) | 中正区 |
| ||
新竹市 | 10018 | 104.1526 | 455,510 | 4,373.49 | 3(3区) | 北区 |
| ||
嘉义市 | 10020 | 60.0256 | 263,750 | 4,393.96 | 2(2区) | 东区 |
|
图集
[编辑]-
新竹县工研院中兴院区俯瞰全景
-
南投县日月潭晨间景色
-
横跨彰化县和云林县的西螺大桥
-
嘉义县阿里山乡云海一景
-
屏东县垦丁国家公园南湾海滩
-
一艘达悟族拼板舟
-
花莲县太鲁阁峡谷
-
澎湖县七美乡双心石沪
-
基隆市基隆港西岸码头
-
新竹市淡水厅城东门旧址
-
嘉义市兰潭水库喷泉
参见
[编辑]注释
[编辑]- ^ 因台湾省已虚级化,此处的“下辖”仅指法律上的隶属关系。
- ^ 《马关条约》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 ^ 即民国86年版《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第九条下列各项条款,于1997年(民国86年)7月18日由第三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修正通过,1997年7月21日公布[31]。
- ^ 台北县单独升格为新北市,台中县、市及台南县、市分别合并升格为直辖市台中市及台南市,高雄县则与当时已是直辖市的高雄市整合,仍称高雄市。
参考资料
[编辑]- ^ 陈宗仁. 〈1632年傳教士Jacinto Esquivel報告的解析——兼論西班牙佔領前期的臺灣知識與其經營困境〉. 《台湾文献》. 2010-09, 61 (3): 9 [201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4) (中文(繁体)).
- ^ 鲍晓鸥. 《西班牙人的臺灣體驗》. 台北: 南天书局. 2008. ISBN 9789576387104 (中文(繁体)).
- ^ 十七世紀部落集會區. 台湾历史文化地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0).
- ^ 张德水. 《激動!台灣的歷史:台灣人的自國認識》. 台北: 前卫出版社. 1992: 34-35. ISBN 9789579512756.
- ^ 江树生主编. 《鄭成功和荷蘭人在臺灣的最後一戰及換文締和》. 台北: 汉声杂志社. 1992: 72. ISBN 9786665880379.
- ^ 明鄭時期臺灣行政疆域圖. 台湾历史文化地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4).
- ^ 施琅. 〈臺灣就撫疏〉. 《靖海纪事》.
- ^ 8.0 8.1 施雅轩. 《臺灣的行政區變遷》. 台北: 远足文化事业. 2003. ISBN 9789867630124.
- ^ 清代臺灣行政區劃沿革 - 康熙年間. 台湾历史文化地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7).
- ^ 清代臺灣行政區劃沿革 - 雍正年間. 台湾历史文化地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5).
- ^ 清代臺灣行政區劃沿革 - 道光年間. 台湾历史文化地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5).
- ^ 清代臺灣行政區劃沿革 - 光緒元年. 台湾历史文化地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5).
- ^ 清代臺灣行政區劃沿革 - 光緒十三年. 台湾历史文化地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7).
- ^ 清代臺灣行政區劃沿革 - 光緒二十年. 台湾历史文化地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7).
- ^ 刘宁颜(总纂). 王世庆. 《重修臺灣省通志》 7. 南投: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91.
- ^ 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區域沿革 - 明治二十八年. 台湾历史文化地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4).
- ^ 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區域沿革 - 明治三十四年. 台湾历史文化地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 ^ 日治時期地方行政機構. 台湾历史文化地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3).
- ^ 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區域沿革 - 大正九年. 台湾历史文化地图.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5).
- ^ 20.0 20.1 〈臺灣州制、臺灣廳地方費令、臺灣市制、臺灣街庄制施行ノ件〉. 《台湾总督府府报》. 1920-07-30, (1070): 61 [201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 ^ 21.0 21.1 21.2 高纯淑. 〈蔣介石的草山歲月——從日記中觀察〉. 《蔣介石的日常生活》. 香港: 天地图书. 2014. ISBN 9789866475283.
- ^ 〈省府疏遷中興新村 徹底執行將不變更〉 (PDF). 《中央日报》. 1957-05-13.
- ^ 沈挥胜. 1999年精省後 南投中興新村從繁華趨於平靜...被遺忘的台灣省政府. 《中国时报》. 2016-10-26 [2019-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2).
- ^ 陈胤宏. 〈從中央到地方─臺灣省政府之疏遷〉. 《暨南史学》. 2011, 14: 121-154.
- ^ 〈總統令〉. 《总统府公报》. 中华民国总统府. 1967-01-03, 1815: 3 [2022-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8).
- ^ 〈(62)府人丙字第67332號函〉. 《台湾省政府公报》. 台湾省政府. 1973-06-30, 62:秋:2: 12-13 [2022-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 ^ 〈(63)府民四字第3177號函〉. 《台湾省政府公报》. 台湾省政府. 1974-01-18,. 63:春:14: 5 [2022-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8).
- ^ 〈總統令〉. 《总统府公报》. 中华民国总统府. 1979-04-04, 3494: 1 [2022-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 ^ 〈(69)府人一字第105431號函〉. 《台湾省政府公报》. 台湾省政府. 1980-12-03,. 69:冬:51: 19 [2022-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 ^ 〈(71)府民一字第55004號函〉. 《台湾省政府公报》. 台湾省政府. 1982-06-24,. 71:夏:73: 10 [2022-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 ^ 〈修正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总统府公报》. 中华民国总统府. 1997-07-21, 6167: 1-7 [2022-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8).
- ^ 32.0 32.1 行政院第3606次院會決議. 行政院. 2011-12-01 [2019-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2).
- ^ 精省之後為什麼還有「臺灣省政府」. 台湾省政府. 2011-01-19 [2019-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2).
- ^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暫行條例. 立法院. [2019-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9).
- ^ 前言 - 縣市改制直轄市資訊網. 内政部. [201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7).
- ^ 桃園縣變桃園市 12月25日升格. 中央通讯社. 2014-12-15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中文(繁体)).
- ^ 臺灣省政府全球資訊網停止更新公告. 台湾省政府. [2019-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6) (中文(繁体)).
- ^ 林河名. 省級機關明年起預算歸零. 《经济日报》. 联合报. 2018-06-29 [2019-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6) (中文(繁体)).
- ^ 邱柏胜. 台灣省政府7/1走入歷史 國發會活化中興新村. 中央通讯社. 2018-06-23 [2019-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2) (中文(繁体)).
- ^ 中華民國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 行政院主计总处. [2019-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6) (中文(繁体)).
- ^ 行政區域及村里代碼. 中华民国统计资讯网. [201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8) (中文(繁体)).
- ^ 戶役政資訊系統資料代碼內容清單. 内政部户政司. [201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7) (中文(繁体)).
- ^ 中華民國政府機關網址索引. 行政院主计总处. [201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9) (中文(繁体)).
- ^ 內政統計月報. 内政部. [201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中文(繁体)).
外部链接
[编辑]- 中华民国政府机关网址索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体中文)
- 国家图书馆 政府公报资讯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体中文)
- 中央研究院 台湾历史文化地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