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香林
罗香林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二) 大清广东省嘉应州兴宁县宁新镇 | 1906年10月19日(
逝世 | 1978年4月20日 英属香港 | (71岁)
教育程度 | |
信仰 | 基督新教 |
配偶 | 朱倓 |
儿女 | 儿子:罗康[1] |
亲属 | 朱希祖 |
罗香林(1906年10月19日—1978年4月20日),字元一,号乙堂,广东省嘉应直隶州兴宁县宁新镇(今梅州兴宁市宁新街道)人,客家人族谱学奠基人。为中国国民党党员,1930年国立清华大学史学系毕业,1951年起任教于香港大学,1964年任港大中文系主任,退休后续任香港大学永远名誉教授。
罗香林的最重要著作是《客家研究导论》(1933),该书首次建构了“客家民系”,罗香林“为了对抗‘客家非汉族说’或‘客家是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混血种说’透过对于地方志、族谱的重新解读,创造独特的客家历史,即客家人原本是居住于中原一带的汉人,经过晋代以来的五次南迁而形成了客家民系。罗香林这一学说影响深远,是因为这一学说他从文化上阐述客家民系先进性,绝大多数运用‘正统’、‘中原’概念塑造客家族群的人均采用其说法。”[2]此主流论调至2000年代方被遗传学界推翻,[3]继而受方言学界多翻质疑。[4][5]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辉指“各地汉族在演变过程中,与外族混血是很普遍的现象,客家人也很难例外。客家人Y染色体里,80%属汉人,13%属苗瑶语系的畲族。”[3]同为客家人的刘镇发教授指罗香林的论调在1930年代未经科学验证,把客家话方言学界误导至1980年代,远离了人类学界对客家人的成果。[6]
生平
[编辑]- 1906年生于广东省兴宁县,为广东教育家罗幼山幼子。
- 1924年 毕业于兴民中学。
- 1926年至1930年 获国立清华大学文学士学位。
- 1931年 入燕京大学历史研究所。
- 1932年 获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
- 1932年,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室秘书兼广东通志馆纂修。
- 1934年,任教于国立中山大学历史系,同年九月兼任国立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 1936年,任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馆长兼国立中山大学教授。
- 1940年,编撰《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
- 1941年,发起“中国史学会”。
- 1945年,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院长。
- 1947年至1949年,任私立广东国民大学特约教授。
- 1949年,在香港广大书院,新亚书院(即香港中文大学前身)。
- 1951年,受贺光中先生之邀请,于香港大学中文系任教。
- 1951年,与妻子及子女同在粉岭崇谦堂领洗[7]。
- 1955年至1965年,任崇谦堂长老[8][9]。
- 1956年至1968年任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更曾出任系主任[10]。
- 1957年任崇谦堂幼稚园校监兼任三位为注册校董之一[9]。
- 1969年后,任香港珠海书院文学院院长、中国文史研究所所长及珠海书院出版委员会主席[10]。
- 1968年至1973年,任崇谦堂董事会副主席[9]。
- 1971年至1972年,两度被瑞典诺贝尔文学奖金委员会邀请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之推荐人[8]。
- 1977年至1978年任基督教香港崇真会会长[8]。
- 1978年,于香港逝世,[8][11]葬于粉岭龙跃头崇谦堂村崇真会崇谦堂教会坟场[12]。
影响
[编辑]罗香林学说传播与基督教会的关系
[编辑]“这跟他又是基督教徒也有关系,因为这一方面帮助他的理念在教会间扩散,另一方面他也受教会的影响,比较早接受自己是“客家”这个概念。而有趣的是,把“客家”这个本来是侮辱的符号,当作荣誉的精神,又刚好与基督教把钉死耶稣的十字架捧为图腾的精神相符合。罗香林的概念很快便以香港为核心向嘉应州扩散,然后又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植根,同时通过崇正总会的成立,继续向南洋、欧美推进。”[13]
罗香林1935年在南京与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希祖教授的女儿朱倓结婚。朱倓本身亦从事历史研究。1951年1月28日,罗氏与夫人及子女在粉岭崇真会崇谦堂受洗入基督教。[14][15]
出版著作
[编辑]所出版书籍
[编辑]- 《粤东之风》,东方文化供应社,1928。
- 《客家研究导论》,希山书藏,1933。
- 《藩镇制度沿革考》,1934。
- 《高级中学本国史》(修订本即《中国通史》,正中书局,1954),正中书局,1935。
- 《刘永福历史草》,正中书局,1936。
- 《先考幼山府君年谱》(收入《希山丛著》),兴宁罗氏,1936。
- 《狼兵狼田考》(后收入《百越源流与文化》,东方文化供应社,1955),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1937。
- 《岭南诗人林睡庐考》,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
- 《攘倭先烈传》,民俗文化研究会,1938。
- 《颜师古年谱》(即《唐颜师古先生籀年谱》),商务印书馆,1939。
- 《罗芳伯所建婆罗洲坤甸兰芳大总制考》,商务印书馆,1940。
- 《唐代桂林西域人摩崖题刻考》,1940。
- 《国父家世源流考》(1972年与《国父之大学时代》合而为《国父之家世与学养》,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商务印书馆,1942。
- 《中夏系统中之百越》,独立出版社,1943。
- 《历史之认识》,独立出版社,1944。
- 《唐代文化史研究》,商务印书馆,1944。
- 《国父之大学时代》(1972年与《国父家世源流考》合而为《国父之家世与学养》,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独立出版社,1945。
- 《中国宪政之进程》,中心出版社,1946。
- 《乙堂文存》(增订本于1965由中国学社出版),希山书藏,1946。
- 《世界史上广东学术源流与发展》,广东建设研究会,1947。
- 《国父与欧美之友好》,中央文物供应社,1951
- 《蒲寿庚传》(修订本即《蒲寿庚研究》,中国学社,1959),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2。
- 《中国民族史》(其中〈中华民族的长成〉篇亦收入《伟大的中华》,中央文化会),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3。
- 《唐代文化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55。
- 《百越源流与文化》,东方文化供应社,1955。
- 《唐代桂林之摩崖佛像》,中国学社,1958。
- 《大地胜游记》,亚洲出版社,1959。
- 《一八四二年以前之香港及其对外交通:香港前代史》,中国学社,1959。
- 《唐代广州光孝寺与中印交通之关系》,中国学社,1960。
- 《香港与中西文化之交流》,中国学社,1961。
- 《流行于赣闽粤及马来西亚之真空教》,中国学社,1962。
- 《客家史料汇编》,中国学社,1965。
- 《国父的高明光大》,文星书店,1965。
- 《唐元二代之景教》,中国学社,1966。
- 《民俗学论丛》,文星书店,1966。
- 《中国文化论丛》,中国学社,1966。
- 《西婆罗洲罗芳伯等所建共和国考》中国学社,1967。
- 《民间的几种信仰》,美国各大学中国语文联合硏习所,1968。
- 《傅秉常与近代中国》,传记文学出版社,1970。
- 《国父在香港之历史遗迹》,香港大学,1971。
- 《中国族谱研究》,中国学社,1971。
- 《国父之家世与学养》(将《国父家世源流考》及《国父之大学时代》合而为一),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
- 《客家源流考》(此亦收入罗翙云《客家话》,台湾文艺出版社,1984),世界客属第二次恳亲大会筹备委员会,1973。
- 《学术论文作法与读古书作札记法》,珠海书院中国文学历史硏究所学会,1976。
- 《梁诚的出使美国》,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77。
- 《乙堂文存续编》,中国学社,1977。
- 《史馆论议》,台湾学生书局,1978。
- 《罗香林论学书札》,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所编辑书籍
[编辑]- 罗幼山《希山丛著》,兴宁罗氏,1936。
- 《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方志目录》,1938。
- 《香港崇正总会三十周年纪念特刊》,香港崇正总会,1950。
- 《兴宁先贤丛书》,兴宁先贤丛书校印处,1958。
- 《中国与南海关系论文集》,香港大学历史学会,1961。
- 《兴宁二十五家诗选》,中国学社,1973。
- 赖际熙《荔垞文存》,学海书楼,1974。
- 《明清实录中之西藏史料》,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81。
未出版手稿
[编辑]- 《民族生存论》,1930年代。〔香港大学图书馆藏〕
- 《续修广东通志拟目并说》,1933。〔国家图书馆藏〕
- 《胡晓岑先生年谱》,1959。〔国家图书馆藏〕
- 《宋宝文阁待制蒋公之奇武溪深诗之行草石刻》,1966。〔国家图书馆藏〕
注释
[编辑]- ^ 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 十五周年紀念. 宣道会陈瑞芝纪念中学. 1995: 38-39.
- ^ 陈丽华. 族群與國家: 六堆客家認同的形成(1683-1973). 台湾. 2015: 293-294页.
- ^ 3.0 3.1 《客家人起源的遗传学分析》,李辉等(2003),遗传学报2003,30(9)。
- ^ 徐春伟. 客家话真的是中原古音吗. 澎湃新闻评论. 2018-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8).
- ^ 潘悟云. 客家话的性质——兼论南方汉语方言的形成历史. 《语言研究集刊》2005年第1期.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于2013年分7页全文转载至Yumpu: part 1/7. [2020-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8)., part 2/7. [2020-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8)., part 3/7. [2020-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8)., part 4/7. [2020-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8)., part 5/7. [2020-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8)., part 6/7. [2020-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8)., part 7/7. [2020-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8).
- ^ 刘镇发 2001,第第4章第3节"客家认同与二十世纪末的第二轮“客家热”页.
- ^ 「客家」名人—有香港羅香林長老. 《基督教周报》第2453期. 2011年8月28日 [2012-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 ^ 8.0 8.1 8.2 8.3 本校歷史. 崇真小学暨幼稚园. [2012-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 ^ 9.0 9.1 9.2 张瑞荣. 昔日崇謙. 基督教香港崇真会粉岭崇谦堂. [2012-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 ^ 10.0 10.1 苏莹辉. 東南亞的漢學研究(四). 恩威文化网. [2012-11-09].[永久失效链接]
- ^ 名學者一代史學家羅香林教授病逝. 工商日报 (工商日报有限公司). 1978-04-21 [2022-10-31] (中文(香港)).
- ^ 紀念羅香林長老百年誕辰舉行學術研討會. 《基督教周报》第2205期. 2006年11月26日 [2012-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 ^ 刘镇发 2001,第第3章第4节"罗氏理论的作用"页.
- ^ 吴罗瑜. 羅香林教授夫人朱倓女士紀念集. 三藩市: 东风书店. 2015.
- ^ 「客家」名人-有香港羅香林長老. 基督教周报. 2011-08-28 [2012-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参考来源
[编辑]- 刘镇发. 《客家——誤會的歷史、歷史的誤會》. 香港: 学术硏究杂志社. 2001年.
- 刘镇发后来将书稿在客家讨论区帖文13-16楼公开: “客家”─ 误会的历史、历史的误会(以及相关讨论)(頁1第13,14,15樓). 客家风情. 2007-02-26 [2020-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4).
- “客家”─ 误会的历史、历史的误会(以及相关讨论)(頁2第16樓). 客家风情. 2007-02-26 [2020-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