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祖宮
外觀
24°03′29″N 120°25′52″E / 24.058063°N 120.431206°E
新祖宮 | |||||
---|---|---|---|---|---|
基本資訊 | |||||
別稱 | 敕建天后宮 | ||||
座標 | 24°03′29″N 120°25′52″E / 24.058063°N 120.431206°E | ||||
主神 | 天上聖母 | ||||
例祭 | 農曆三月廿三 | ||||
遺產指定 | 良好 | ||||
建築詳情 | |||||
本殿構造 | 硬山式 | ||||
建立時間 | 大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 ||||
位置 | 中華民國(臺灣)彰化縣鹿港鎮洛津里埔頭街96號 | ||||
官方名稱 | 鹿港新祖宮 | ||||
類型 | 登錄等級:國定古蹟 登錄種類:寺廟 | ||||
詳細登錄資料 | |||||
地圖 | |||||
漢語名稱 | |||||
|
鹿港新祖宮,正式名稱為敕建天后宮,位於台灣彰化鹿港,主祀媽祖的廟宇,興建於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現為彰化縣縣定古蹟。新祖宮是台灣唯一一座由皇帝下詔以官費興建的媽祖廟,因是天子御賜建廟,所以在廟前立有「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石碑。
沿革
[編輯]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灣發生林爽文事件,乾隆帝命陝甘總督福康安與參贊大臣海蘭察於鹿港登陸台灣,後來順利俘虜林爽文,所以後來乾隆帝下詔命福康安興建此廟,並加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天后」。被稱為「新祖宮」,是要與鹿港原來就已經存在的媽祖廟鹿港天后宮作為區別,而後者也因此又名「舊祖宮」。此外,鹿港另有第三間媽祖廟鹿港興安宮,是三間媽祖廟之中年代最久的。新祖宮於嘉慶十一年(1806年)及道光十四年(1834年)兩度重修,於台灣日治時期因戰爭遭炮火破壞,至1970年再度重修。
特色
[編輯]新祖宮中祭祀的媽祖神像為「軟身媽」,意即雖然頭手頸是木雕,但是身體是藤編,所以可以轉動手腳換穿衣服。另外,於媽祖兩旁的副神「金將軍千里眼」與「柳將軍順風耳」的神像為穿著清代官方正式服裝,是比較特別之處。由於是官廟,所以在清領時期時,每個月都會有官員負責祭祀。目前該廟保存有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的「敕建天后宮碑記」、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天后宮田產碑記」、嘉慶十一年(1806年)的「重修廟宇碑記」與道光十四年(1834年)的「重修天后宮碑記」等等四塊碑石,造成「鹿港八景」中的「新宮讀碑」[1]。
正殿上方高懸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由一等嘉勇公、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福康安所立「后德則天」匾
注釋
[編輯]- ^ 「新宮讀碑」是新八景,其餘七景是「曲巷冬晴」、「隘門後車」、「宜樓掬月」、「甕牆斜陽」、「興化懷古」、「北頭晚霞」與「鐘樓擷俗」。在此之前,有舊的八景,分別為「楊橋步月」、「古渡尋碑」、「龍山聽唄」、「海澨春嬉」、「寶殿篆煙」、「古巷冬晴」、「蠔圃回溯」與「西院書聲」。「八景」與「三大古蹟」、「十二勝」都是鹿港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