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道派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皇道派 |
假名 | こうどうは |
平文式羅馬字 | Kōdōha |
皇道派,是日本帝國陸軍內部在1920至1930年代存在的一個政治派系,其主要受北一輝等的思想影響,主張尊皇、在天皇親政下對日本進行國家改造(其稱之昭和維新)為目標,以暴力革命打倒日本國內資本財閥,並視蘇聯為國家敵人。皇道派中心人物包括被奉為首領人物的荒木貞夫、真崎甚三郎與核心人物小畑敏四郎、鈴木率道、滿井佐吉等,其勢力與以永田鐵山、東條英機和池田純久等人為核心的統制派相對立。值得注意的是,兩派系皆無明確的組織或統一的行動[1]。
溯源
[編輯]皇道派的出現原因可追溯回明治時期,當時的日本陸軍長期為長州藩派閥為多,要職皆由其出身者所把持,時間一久便出現反長州藩閥的派系。長州派將領山縣有朋死後,其宿敵上原勇作便聯合其同志福田雅太郎、荒木貞夫、武藤信義、村岡長太郎、真崎甚三郎與小畑敏四郎等人公開與山縣繼任者田中義一挑戰,為參謀總長和陸軍大臣人選問題展開論戰。1923年,清浦奎吾組閣,上原一系推舉福田任陸軍大臣人選,但內閣已採納長州派宇垣一成為其人選,而參謀總長一職亦受宇垣所組,兩方的對立遂成正面衝突[2]。
主張
[編輯]當時的日本正處於脫亞入歐、邁向現代化的歷程,因此出現了許多資本主義和政黨政治出現的社會矛盾。1927年起的昭和金融恐慌,更使國民經濟雪上加霜、步向兩極化,大批勞工失業、農村蕭條,而金融業和工業領導人則因為其彼此利益關係緊密而越漸富有,因此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組織開始抬頭。無論是上原還是宇垣一派人,兩方都欲對國家進行改革,但主張採取的手段不同。宇垣一派主張依從憲法,在議會政治下執行政策;而上原一派形成了荒木貞夫和真崎甚三郎為首領的皇道派,否定政黨政治,認為宇垣一派與政黨勾結,國家改造只能在天皇的帶領下進行,主張以軍國主義代替議會制,並且痛恨宇垣推行的裁軍政策(裁減四個師團、約九萬人的兵力,用於建設軍隊現代化裝備)。
除了軍中高級將領外,皇道派的另一重大支持者為下層青年軍官。裁軍使得青年軍官們的晉升推遲,待遇不如以前,從而不滿。經濟不景氣造成的農村的悲慘狀況,也給了農村出身的青年軍官們危機感。當時日本激進思想家北一輝曾著《國家改革法案大綱》,將帝國主義與國家社會主義混雜結合,被皇道派份子視為思想依據,尤其是易受影響、富有理想和抱負的年輕人完全就被北一輝的思想所說服,他們不是加入軍隊就是參加具有追隨此思想的政治團體,如血盟團和櫻會。北一輝還號召日本人起來「清除天皇身邊的障礙」(此觀點又被稱之清君側),讓軍隊能與天皇直接溝通,在後者帶領下進行改革,故此此派別後來被稱之皇道派或國體原理派。
除了對內改革作法不同外,對於國際戰略的觀點,兩派亦有相當分歧。1931年9月18日發生九一八事件,關東軍在其參謀軍官石原莞爾和坂垣征四郎設計下,出兵佔領了比日本本土大得多的滿洲,繼而建立了「滿洲國」,皇道派視蘇聯為日本的主要敵人,所以應協助建設滿洲而非武力侵略,使其成為亞洲對抗共產主義的堡壘。皇道派將統制派主張向中國擴張視為愚蠢之舉[3]。他們認為,攻擊中國會與蔣中正的國民革命軍兩敗俱傷,以及製造和英美的矛盾,最後只會讓日本真正的宿敵蘇聯以及中國共產黨漁翁得利。
活動
[編輯]在1931年12月荒木貞夫擔任犬養毅內閣的陸軍大臣,利用人事安排職缺的便利,形成了陸軍省陸軍大臣荒木貞夫以及參謀本部內參謀次長真崎甚三郎、第3部長小畑敏四郎、作戰課長鈴木率道的所謂皇道派核心。皇道派以武力發動國家創新的主張,並在圍繞陸軍領導權和未來對蘇聯對中國戰爭準備上,與統制派產生對立。
日本進入1930年代開始相繼發生幾次未遂政變,如三月事件、十月事件、五一五事件等,還有數位政府要員接連被刺殺,如大藏大臣井上准之助、內閣總理大臣犬養毅(1932年海軍及統制派發動五一五事件)、陸軍省軍務局長永田鐵山(1935年皇道派發動相澤事件)等。其中以五一五事件來說,許多民眾對刺殺兇手表示莫大的同情,在被告辯駁,宣稱其僅是「為祖國敲起警鐘」後,公眾竟集體鼓掌,事後甚至有11萬封血書請求審判機關寬恕兇手,另還有9位青年願意替兇手服刑,為表真誠,他們每個人還各切下一部小指頭,泡在酒精裡送來[4]。最終兇手裡沒有人被判處死刑,並都在幾年後獲釋,這也助長他們武力「維新」行之有理的想法,並助長了其行動,直至1936年引發皇道派發動二二六事件。
衰落
[編輯]1934年1月荒木貞夫辭任陸軍大臣,本來有望接任的參謀次長真崎甚三郎在參謀總長閒院宮載仁親王的反對下被改任陸軍教育總監,由此使統制派的林銑十郎接任陸軍大臣,通過人事調整壓制陸軍中央的皇道派勢力。皇道派和統制派的矛盾開始激化。1935年,在傾向皇道派軍官中享有很高威望的真崎甚三郎被迫辭去教育總監職務,接着相澤事件中統制派領袖永田鐵山被刺殺。最終,1936年2月26日發生在首都東京的二二六事件是皇道派衰落的關鍵。
由以國體原理派自居的香田清真、安藤輝三、栗原安秀等為首的下層青年軍官以一千餘名士兵,發動政變行動,不僅占據了總理大臣府邸,還殺害了大藏大臣高橋是清、內大臣齋藤實、教育總監渡邊錠太郎等高級官員,還佔領了陸軍省、參謀本部、警視廳等東京數處據點與軍事機關,強迫高級將領支持他們,並要求任命皇道派軍官擔任要職。事件發生後,很長一段時間軍方無所作為,海軍將領擔憂海陸軍爆發軍種衝突[5]、陸軍各將領對彼此派系不明、不敢隨便求援,最終引來天皇裕仁的干預,裕仁反感皇道派主張排斥天皇機關說的政策,甚至表示:「如果陸軍不能鎮壓叛軍,我將親自勸阻他們。」[4]最終在空投傳單規勸、大軍包圍下,叛軍繳械投降。
與往日五一五事件不同的是,經過4天場面混亂的叛亂後,輿論不再支持暴力手段,而是要求恢復秩序,也正因如此,13名叛亂軍官、4名文官和北一輝本人被判處死刑[6],皇道派軍官遭到大規模的清洗,從此皇道派再也無興起,相對地,統制派坐大並控制內閣握有內閣人選廢立權,此後日本進入了軍部獨裁時期,最終統制派首領東條英機建立了極權內閣。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林珠雪 1986,第67頁
- ^ 伊藤正德 1958,第311-312頁
- ^ Toland 1970,第10頁
- ^ 4.0 4.1 Toland 1970,第31頁
- ^ Toland 1970,第27頁
- ^ Toland 1970,第34頁
書籍
[編輯]- (中文)Toland, John, 《日本帝國的衰亡 (1936-1945)》, 新星出版, 1970, ISBN 9787802254541
- (中文)林珠雪, 《昭和軍閥與二二六事件》, 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 1986
- (日語)伊藤正德, 《軍閥興亡史》第二卷, 文藝春秋新社,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