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互助客棧/其他/存檔/2010年2月
本頁是以往討論的存檔。請勿編輯本頁。若您想發起新討論或重啟現有討論,請在當前討論頁進行。 |
香港動漫迷、配音迷對中文維基的不滿
近日中文維基在欠缺可被配音迷看到是理性的討論下,把配音員條目刪除,引起香港一些配音迷討論,從中表達了一些不滿中文維基現況的論點。討論區的版主發出了「由於這可能涉及維基百科的管理及規則, (本討論區)儘量不給予相關之討論及評論, 所有在這帖之內容, 請留意(本討論區)將不負任何責任, 謝謝. 」的公告並把討論帖鎖上。不過當中配音迷發表的觀點,都有事實依據,僅把重點覆述出來,希望中文維基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而參與討論者都是表達他們確實看到的問題,我覆述其中重要是希望中文維基能解理之、改善之,而不是對配音迷作出攻訐。另外我並不知道貼在哪版是最正確和最有效之中文維基改善,我現在僅貼在這版中,請望中文維基人士垂注。
- 有討論者質疑,楊善諭條目的提刪討論是無效或不文明的。有討論者指,編輯「Shizhao」(即署名「百無一用是書生」) 聲稱條目「缺乏媒體關注度」,但香港配音員是幕後工作,沒有「新聞、書籍、學術、圖像」的紀錄、「沒有任何媒體報道」是極度正常的。討論者認為中文維基用這些藉口去提刪一個配音員的配音紀錄,是不尊重有關行業的本質。
- 有討論者更質疑,最先說「楊善諭」條目要提刪的人是「Shizhao」,之後一票反對、一票贊成,「明明只得兩個人投票這麼少,而且結果只是打和,Shizhao在11月2日就把條目刪除了」。他們認為這樣的討論「共識」和刪除結果,是「荒謬還是搞笑」、「過份兒戲」,並質疑「為什麼打和的也變成要刪除?」
- 討論者也指出問題不單是楊善諭這一個條目,連一些上一代的配音員也被刪除,並認為中文維基「自己不懂就要刪,真是無知...」,認為這種情況下的刪除,實際上是一種破壞。
- 有自稱是「維基過來人」的討論者,表示他看到某些編輯以自己為中心,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就胡亂刪除條目,或把事實扭曲,如不許別人記載他們自己不知道或無視的事實,堅持以自己所以為的錯誤事實為準。討論者表示,當他指出條目有需要保留的,或指出內容有誤、正確是怎樣時,編輯們就搬一大堆藉口說什麼沒客觀證據沒知名度之類;當討論者提供了證據,他們又會說你的不成立(例如網站資料又說不是可信來源,寫報紙附上日期也還說不是標準格式不接受,或者說什麼自我參照等等,諸如此類)。
- 討論者又不滿,當現時條目上的錯誤被別人更改時,中文維基編輯卻總是把別人的更改還原,即使那些編輯自己根本提供不到證據,不能符合他那堆用來反指別人的嚴格標準要求。討論者認為,編輯的態度是輸打贏要,雙重標準。
- 那位自稱是過來人的討論者,指稱在維基條目上的一個錯誤,若有編輯不斷在堅持着的話,除非得到那時期很大量客觀維基人的關注,一起去大力反對,更要有耐力爭持一兩個月,這才會有機會「拗贏」本來堅持用錯誤資料的編輯。而「拗贏」後更要時時刻刻監視着條目,慎防過數個月後又被人改過來,這根本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耐力戰。
- 另外,有討論者亦云,維基有關配音、動漫的條目,內裏的資料也常出錯。討論者比評有人經常在維基寫配音資料,卻經常在未肯定時,就將之當事實來寫。
- 討論者指出維基上香港配音員的資料紀錄,是「成日都好主觀,成日都有錯料」,包括把別人的暱稱主觀地套上「(誰人的)第二代」,以及自己主觀地少聽到某配音員的聲音,就加上「較少人熟悉」、「出聲率不高」的貶義記載。
- 另外,討論者也不滿,有些經常編輯動漫條目,同時又總愛堅持一己錯誤看法、以自己錯誤看法為準的維基人,時常憑自己猜想去寫香港動漫有沒有麗音的播放 (但寫的人有些根本不住在香港),寫下錯誤資料。
- 討論者更不滿的是,這些經常編輯動漫條目的維基人,又不允許別人把香港的配音寫作「中文配音」/「中配」,只可以稱作「粵語配音」/「粵配」。但台灣的「國語(普通話)配音」,他們又用「中文配音」/「中配」一詞。討論者反問:「難道只有普通話是中文語言,粵語不是中文語言嗎?這根本違反事實。」
- 順帶一提,香港網絡大典上爆笑管家/爆笑管家工作日誌條目,也記載維基部分編輯的問題,包括別人在維基條目中寫下香港播放的一些資料和特色,都以各種不同名目刪除,有人把資料「迫遷」至香港網絡大典,只在維基條目上「外部連結」裏留下網典連結,但維基編輯仍要將之消滅。然而,同一時間,一些台灣播放的資料和特徵,即使遭到質疑、未能提供有效的客觀證據,那些編輯仍堅持這樣寫,不許別人修正或刪除之。
- 香港網絡大典和配音迷都沒點名批評,但涉及有上述問題的維基編輯,在點擊一些相關連結時看到的有:RalfX、Red16(署名:「我是火星の石榴」)、Iqeqicq等。
上方的這些覆述,只是希望中文維基注意到一些現有的問題,明白這些問題對某些群體、或對某方面熟悉的人士造成不便、困擾與不滿。能謙虛審視自己的問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希望因為我的覆述,惹來維基人對香港配音迷惡性的攻訐。218.189.39.9 (留言) 2010年1月11日 (一) 12:18 (UTC)
逐點回應:
- 首先,是否刪除與是否尊重相關行業並無直接關係。誠如閣下所言,條目是「沒有任何媒體報道」的,那麼憑什麼來證明她的關注度?在下認為不可能因該人是配音員便可獲得豁免,這對其他行業的人士公平嗎?
- 以閣下的邏輯,打和就可以代表保留嗎?書生用什麼理由刪除這才是重點,在下對此並不清楚,恕不評論。
- 不是一位用戶說刪除就能刪掉的,維基是講求共識的地方。
- 如果條目的確是有問題的話,維基人自當會指出錯處;如果沒有問題的話,沒有人可以將罪名強加於相關編者身上。況且,維基是講求共識的,並不是一位用戶說要刪除就能刪除,閣下所言的維基過來人,很有可能是那些對維基規則不太熟悉的新手而已。
- 如果閣下認為自己的修改是正確的話,請用參考資料證實,而不是用口說是就會變成事實。
- 有些人會去破壞條目,不過部分維基人會定期檢查最新更改,以希望盡快阻止這類情況發生。如果情況嚴重,閣下大可就相關條目申請半保護,甚至是全保護。
- 維基是自由的百科全書,任何人都可以進行編輯,有錯並不奇怪,問題是閣下看見這種情況卻不及時修改,反之是在此抱怨,維基不是無敵的,需要的是如閣下一樣的用戶幫助,才能更趨完善。
- 大概同第7點。
- 大概同第7點。
- 首先,粵語不是語言而是方言。普通話是大中華地區的主要語言,以中文稱之並不為過。
- 大概同第6點
- 對於部分維基人的行徑並不清楚,恕不評論。
希望香港配音迷批評維基之前,充份了解維基規則,很多時候,阻撓各位的並不是維基人,而是規則,只要諸位遵守相關規則,維基之門一直為大家而開。—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1月11日 (一) 12:53 (UTC)
- 第一個回應的維基人,看來似是反彈,多於檢討維基的現狀以求「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到底是規則有問題,還是有人以雙重標準來運用規則,聲稱別人的參考資料不是有效、但自己所堅持的卻也沒有有考資料呢?到底是有人只抱怨而不更改,還是屢次改正後都被某些堅持己見維基編輯再改作錯誤呢?
- 另外,請不要隨便猜想別人是「新手」,這種猜想毫無憑證,別人不可以是看到太多相同的維基問題而心淡的老手嗎?
- 最後,閣下抱着把粵語摒出「中文」的「大普通話主義」,顯然有違客觀事實(客觀事實:不論普通話還是哪種中文方言,都同樣是中文)。如果維基人是以這種扭曲事實的姿態作為大多數之存在的話,就難怪會長期有上述種種失實、不客觀、不文明、不合事實之問題。218.189.39.9 (留言) 2010年1月11日 (一) 14:30 (UTC)
- 如果維基有錯的話,維基人自會改之,正常的維基編輯並不會將錯誤視為正確,在下認為可能是雙方認知上有差異,由於具體情況並不清楚,不論一面倒說是誰對誰錯。維基是供大家編輯的,並不是屬於維基人的個人網頁。
- 同樣地,請閣下也不要猜想別人是老手。
- 在下不能說閣下是錯的,從政治考量出發,粵語是方言;從語言學考量出發,粵語是語言。不過,這不代表在下是扭曲事實,不才只是詮釋另一種觀點而已,請予以尊重。
- —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1月11日 (一) 14:57 (UTC)
- 首先並不是我假設別人是老手,只是閣下無憑無據假設別人是新手,並藉此矮化他人的意見,迴避維基本身可能正出現的問題,我才指出另一個可能性。
- 其次,不管粵語是方言還是語言,都是中文的一員,這是不是詮釋觀點,而是鐵錚錚的事實,無論你認為粵語是「方言」還是「語言」,都不容否定它是「中文的一員」這事實。粵語不能被稱作中文,中文要等於普通話/國語,這叫「強暴事實」。難道維基是個不講客觀事實的地方?
- 「如果維基有錯的話,維基人自會改之,正常的維基編輯並不會將錯誤視為正確」,我已在引述問題時,指明具體情況,連誰的編輯有問題也指明,為何要逃避之?
- 218.189.39.9 (留言) 2010年1月17日 (日) 02:35 (UTC)
(!)意見,所謂中文,一般都是指現代漢語,此定義不獨兩岸三地然,譬如美國人或德國人在當地的大學學習「中文」,學的就是不含各種方言的現代漢語。粵語等方言雖也是廣義的中文,但就維基百科的務實功能來說卻不宜採用。如果粵語應該被接納為條目內容的敘述用語,那麼台語、閩南語、客家話、山東話、湖南話、四川話......等等各地方言也都應該被允許寫進本文中,您想想那將會是怎樣混亂的情形,勢必造成讀者嚴重的閱讀障礙。我沁菜寫幾個台語字彙,相信您就看得霧煞煞、莫宰羊了。維基百科的編輯,必須考慮多數中文/漢語使用者的共同認知,絕非您所謂扭曲事實或不文明的態度。—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話 2010年1月11日 (一) 16:39 (UTC)
- 可能Kleistan(人不狂吃枉少年)有所誤會。現在的問題,並不是以粵語入文。而是有人不容許其他人,把電視台播出的「粵語版本」、「粵語配音」稱作「中文版本」、「中文配音」,但同一時間,別人寫下「國語版本」、「國語配音」時,他又必定要改為「中文版本」、「中文配音」,把國語完全等同於中文,排除粵語是中文,是無視粵語、國語也是中文的一員這客觀事實。218.189.39.9 (留言) 2010年1月17日 (日) 02:35 (UTC)
其他的問題也有相似之處,譬如「關注度」的問題,如果一位人士從來不曾被「新聞、書籍、學術、圖像」所關注,也就是說,不曾被社會公眾所關注,那麼我們有甚麼理由將這位人物寫進一本「百科全書」中?百科全書的使命在於提供知識(至少也應該是常識),而非無篩選地收錄資訊。各行各業的從業員那麼多,多數職業都是值得尊重的,百科全書總不能為大部分人都開一個條目。
此外,「維基人」並不是一個固定的集合體,每天上來參與編輯的人都不一樣,您上這裏瀏覽、發言,您也就是維基人。您指責「維基百科」沒有做好,沒有人能夠單獨出來給您滿意的答覆。而正因所有人都能夠編輯,若每個人都隨心所欲照自己的想法編寫,就如前面舉方言的例子,百科必然大亂。是以維基百科必須有一套規則來減少混亂。當然,如您所見,規則的制定不夠完善,執行不夠徹底,維基百科內容千瘡百孔,但若離開規則,維基百科將只是一面塗鴉牆而不會再有積極的意義。熟悉維基方針的用戶不一定熟悉動漫,遇到不合規則處加以修改,有時候當然會令動漫迷感到不滿意。動漫相關的條目,須要熟悉動漫也了解維基規則的用戶來參與改善。您既然如此熱情特地前來發言,何不試着開始參與編輯,慢慢了解維基百科的規則,然後把不完善的部分一一優化?—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話 2010年1月11日 (一) 17:31 (UTC)
- 我已指出某幾位編輯,選擇性挪用「規則」,對港版資料不斷諸多阻撓,對台版資料明明受到別人引用相同規則來質疑,沒可信證明作憑據,卻仍堅持這樣寫。為何不查閱有關條目、有關編輯?
- 不解決這些問題,不處理這些選擇性挪用「規則」、對不同地區資料有選擇性的弊病,即使有人開了戶,「試着開始參與編輯,慢慢了解維基百科的規則,然後把不完善的部分一一優化」,難道真的可以優化到嗎?
- 甚至,大家怎麼不看看,難道不可以是有人本來就開了戶,但經常都面對這樣的選擇性挪用「規則」之編輯,想怎麼去客觀地完善條目而最終也是徒勞,因而放棄嗎?
- 218.189.39.9 (留言) 2010年1月17日 (日) 02:35 (UTC)
- Kleistan,應該是先請他(或她)註冊一個帳號吧。—Altt311 (留言) 2010年1月12日 (二) 13:07 (UTC)
另外,請不要隨便猜想別人是「新手」,這種猜想毫無憑證,別人不可以是看到太多相同的維基問題而心淡的老手嗎?
- 建議:如果開版版主有用戶帳號,應該使用原有帳號來討論,這樣會讓討論更加順暢。--Winertai (留言) 2010年1月13日 (三) 01:43 (UTC)
- 大部份香港配音員都無名氣,不尊重的不是維基,而是香港社會不尊重配音員—北極企鵝觀賞團 (留言) 2010年1月14日 (四) 11:17 (UTC)
試着用地域角度來解釋
對於版主問題,我試着用地域角度來解釋。
雖然維基百科同出一源,方針多依循英文維基或協會共識;但不可不承認的,各語言維基還是會因應民族性不同,產生許多因地制宜的「特殊維基規則」。例如:相對其他語言比起,日文維基比較重視肖像權,比較「地域」中心等,這是該語言維基,漸次發展出來的「特色」或「特殊維基規則」或「特殊維基方針、格式」。倘使常用中文維基用戶範圍只有港九數百萬居民,相信發展出如:「生人傳記」(如配音員、港漫虛擬人員)、「新聞事件」(如:《福佳始終有你》)等較低登錄百科標準的這種;有別於其他語言百科的特殊方針格式並不難。但很可惜,現況並非如此。會造成如此差異,是因為中文維基使用者及編輯志工所居住地域,不但遠遠超過粵語使用區域,也遠大於日文維基,因此,因應區域所產生的維基百科「特殊」規則,自然無法適用全部區域。這落差也就造成了:常年來,一段時間就會產生兩造糾紛的真正原因。而每每發生糾紛;主張條目有其重要性的用戶都會將亂源咎於對方心態高傲,瀆職濫權;而另一方面,則會將糾紛主因歸於對方新手上路,不諳維基規則;其實在我看來,都是中文維基地域過廣所造成。我相信,只要兩方於討論時,能保持這種善意推定,那麼就會讓許多問題迎刃而解的。--Winertai (留言) 2010年1月12日 (二) 00:45 (UTC)
- 其實這類爭議在英語維基更多(因為不同維基人出身地域不同,包括不少非英語系國家居民也有參與),還曾出現某西班牙電視節目條目因關注度疑似不足而遭提刪的案例,因此就有人提出關注度 (地方興趣)指引以解決相關爭議,但最後並未通過。--RekishiEJ (留言) 2010年1月12日 (二) 05:38 (UTC)
- 不是歧視,但台灣配音員的條目也沒比列表多多少(例:劉傑),這些人的知名度真的只限在很小的範圍內—SchwarzKatze (留言) 2010年1月12日 (二) 09:52 (UTC)
- 而且中文世界中的動漫討論區也鮮少談論個別的香港或台灣配音員(日本聲優倒一大堆……)。--RekishiEJ (留言) 2010年1月16日 (六) 08:25 (UTC)
- 這就是我提到的:日文維基與眾不同地方。--Winertai (留言) 2010年1月17日 (日) 02:08 (UTC)
- 而且中文世界中的動漫討論區也鮮少談論個別的香港或台灣配音員(日本聲優倒一大堆……)。--RekishiEJ (留言) 2010年1月16日 (六) 08:25 (UTC)
- 不是歧視,但台灣配音員的條目也沒比列表多多少(例:劉傑),這些人的知名度真的只限在很小的範圍內—SchwarzKatze (留言) 2010年1月12日 (二) 09:52 (UTC)
- 一,如果配音員條目確有現行規則未及妥善處理之地方,我不認為隨意提刪其中一些(更要是集中在香港地區的)是明智做法,應把所有配音員條目(包括中港台日等所有地區的配音員)一齊檢討,看看是否修改、完善規則,還是以目前規則公平對待所有配音員條目。
- 二,我已指出了某些維基編輯(如RalfX、Red16(署名:「我是火星の石榴」)、Iqeqicq)等的問題,當中已指出他們對待不同地區資料選擇性挪用「規則」的不公平之處、處事手法明顯有問題,我也點名了一些發生問題的條目(如爆笑管家),為何維基編輯們都不予以正視,任由有關條目、有關問題持續?
- 三,這次說不滿的人,既是理性的,也不是新手----我有證據,只是不想「擺人上枱」而不起名字,畢竟別人早已失望得連上維基的討論意欲都已沒有,我這次純粹是希望維基的問題得以改善才轉述有關言論。別人可是多次編輯維基,在許多簡單的事實問題也要爭持一大輪(例如在配音員條目上,去除『(誰人)的第二代』這些無憑據的主觀說法;也包括指出「電車」不是「電動列車」這簡單事實居然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持續多天「打大戰」,耗費精神與時間,過程中還要受人攻訐),別人不是新手,而是心淡。
- 我希望維基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如果有關的「高傲編輯」無意改之,其他編輯能否為維基的改善幫一把?不然的話,大家其實是無意改善維基的質素,任由「高傲編輯」繼續選擇性挪用「規則」,不公平對待不同地區的資訊,那請恕我『多事』了。218.189.39.9 (留言) 2010年1月17日 (日) 02:35 (UTC)
- 維基歡迎任何形式的討論,作為一個百科,我們希望涵概大部分的知識,惟部分問題,如配音員,在下認為有一定的重要性,卻缺乏關注度,這需要各方討論並達成共識,才能進一步行事。
- 並不是所有維基人都懂得ACG的東西,所以關注的可能就是相關方面的維基人(即如閣下所說的那些),在下認為雙方還是需要作討論,遲早雙方的觀點角度可能存在分歧,大家互相遷就,求同存異,這樣才是真正有效地加強條目的質素。
- 「去除『(誰人)的第二代』這些無憑據的主觀說法」如果單純是這類修改的話,請提報管理員或回退員。相信他們能給予適當的協助。
- 在下相信大部分維基人都是重視條目的質素。另外,除非其他維基人違反了方針,否則我們不可能限制他們的行徑。總之,遇到問題找管理員就沒錯了。—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1月17日 (日) 02:50 (UTC)
- 我同意「這需要各方討論並達成共識,才能進一步行事。」,但現在似乎是有些維基編輯不看看配音迷的理據,不仔細思考一下方針,就選擇性地把一些原則施予在某些配音員條目之上(如又再度被刪的香港配音員楊善諭),但另一些配音員條目又不施予。
- 另外,維基的方針,不是要尊重事實、要持平客觀的嗎?有個別人堅持偏離事實、堅持對不同地域的資料雙重標準,這不知是不是違反方針呢?我在這裏指出有關問題,就正是希望找管理員求助,讓維基資訊撥亂反正了。218.189.39.9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16:26 (UTC)
我不認為隨意提刪其中一些(更要是集中在香港地區的)是明智做法
任由「高傲編輯」繼續選擇性挪用「規則」,不公平對待不同地區的資訊
- 希望我持的「地域」不同所造成的困擾,能釋懷User 218.189.39.9的不滿,但顯然徒勞無功。--Winertai (留言) 2010年1月17日 (日) 07:49 (UTC)
- 我的所謂「不滿」,是源於對維基處理資訊不公的問題。希望我的轉述以及解釋,可以幫助維基準確、持平、有一致原則對待不同地域的資訊。包括:
- 解決配音員標準爭議、不同配音員條目使用不同的去留標準問題;
- 解決像「Iqeqicq」以不同標準對待「粵語、國語/普通話、中文」的記錄,涉及扭曲事實的問題;
- 解決像「RalfX」、「Red16」(署名:「我是火星の石榴」)以選擇性標準對待不同地區的資訊,容許某些資訊在有違原則下存在、同時又選擇性地屢次找尋不同準則去排斥某些地區的資訊問題
- 但顯然徒勞無功。218.189.39.9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16:26 (UTC)
- 我的所謂「不滿」,是源於對維基處理資訊不公的問題。希望我的轉述以及解釋,可以幫助維基準確、持平、有一致原則對待不同地域的資訊。包括:
- 希望我持的「地域」不同所造成的困擾,能釋懷User 218.189.39.9的不滿,但顯然徒勞無功。--Winertai (留言) 2010年1月17日 (日) 07:49 (UTC)
寫國語一定程度上是對大陸讀者的不尊重……--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20日 (三) 11:52 (UTC)
- 吐個槽:"粵語配音"/"粵配"——這不是很對嗎?"粵配"比中配的範圍要小,可以避免誤解。這怎麼就歧視了呢?中配的範圍太廣了,即使像貓和老鼠還有東北話的版本,也可以算進中配里的,這樣就不清楚究竟是哪種方言了。
- 另外,"……而是有人不容許其他人,把電視台播出的「粵語配音」稱作「中文配音」……"——這似乎不是允許與否的問題,"粵語"只是比"漢語(族?)"這稱謂更精確了,可以類比上海群眾自稱"上海人"而不自稱"中國人"那樣,"上海"比"中國"範圍更精確。
- 至於怎樣與台配區別,直接用"台配"似乎可以。--林卯 (留言) 2010年1月21日 (四) 10:56 (UTC)
- 吐糟前可以先看清楚別人的訴求和聲音。現在發生的問題,是有人(點名:「Iqeqicq」)持雙重標準,對香港的配音只能稱「粵(語)配(音)」不能稱「中(文)配(音)」;但同一時間對台灣的配音卻堅持使用「中(文)配(音)」,把別人本來寫了「國(語)配(音)」或「普(通話)配(音)」都改過來。我同意林卯說的精確問題,但這不是要一視同仁嗎?怎可以任由像「Iqeqicq」的行為呢?他這種扭曲事實、侮辱粵語的竄改,已波及了不少動漫條目。
- 至於「國配」或「普配」,可以用地區模版解決。問題是即使別人使用了地區模版,有關的人「Iqeqicq」仍是要改回來,堅持要把台配稱作「中配」。218.189.39.9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16:26 (UTC)
「(頂)」的意思
用戶編輯歷史頁中的(頂)是什麼含義?----U7vGun (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09:09 (UTC)
- 你是最後一個作者。—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09:21 (UTC)
- 說得更明白點,就是你編輯之後再沒有其他人編輯這個頁面。--Symplectopedia (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10:46 (UTC)
- 當時怎麼選的...改回默認的?--Liangent(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11:02 (UTC)
- 英文是用(top)。我覺得換個容易理解的單字比較好,然後還能直接把默認的改成單字。--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16日 (三) 11:42 (UTC)
- (頂)這個我建議換成(最新修改),這樣比較明瞭易懂。Mark85296341 (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16:09 (UTC)
- 英文是用(top)。我覺得換個容易理解的單字比較好,然後還能直接把默認的改成單字。--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16日 (三) 11:42 (UTC)
- 當時怎麼選的...改回默認的?--Liangent(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11:02 (UTC)
- 說得更明白點,就是你編輯之後再沒有其他人編輯這個頁面。--Symplectopedia (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10:46 (UTC)
- 好像默認的是 最新修改?--Liangent(留言) 2009年12月16日 (三) 16:30 (UTC)
- 嗯,就是因為字數太多才改成「頂」的。--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17日 (四) 03:53 (UTC)
- 改成 最新 也不錯。玖巧仔@留言
- 繼續用頂就好了。本來很多社群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用語,形成他們的小文化。--百楽兎 2009年12月17日 (四) 12:28 (UTC)
- 小文化讓新用戶感到與老用戶/社群的距離,加大他們融入社群的難度,所以應當避免使用黑話/行話/術語,用戶之間也不要稱兄道弟,更不能聊私事和發展小集團.(單論小文化,與樓主的頂無關)(又:以上是本人的言論,若覺得有用,歡迎複製傳播,傳播請註明作者)Humorright (留言) 2009年12月23日 (三) 13:28 (UTC)
- 繼續用頂就好了。本來很多社群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用語,形成他們的小文化。--百楽兎 2009年12月17日 (四) 12:28 (UTC)
謝謝大家,我明白了。不過我覺得還是換個容易看得懂的比較好。——U7vGun (留言) 2009年12月19日 (六) 13:45 (UTC)
- 一句話,習慣就好。--RekishiEJ (留言) 2009年12月20日 (日) 10:14 (UTC)
- 沒注意什麼時候變成「頂」了,以前的「新」不是挺好?--Gilgalad 2009年12月21日 (一) 05:23 (UTC)
- 「新」會與新條目混淆吧。—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09年12月23日 (三) 13:46 (UTC)
- 那應該寫清楚,「監視列表」中的介紹就非常出色,非常人性化,詳細的說明了「小」「新」「機」等字的含意,光標懸停時的提示也很好。而「我的貢獻」中是一片空白,無任何提及。建議在「我的貢獻」頁面中像「監視列表」那樣處理。--玖巧仔卐佛陀繡譜 2009年12月24日 (四) 13:06 (UTC)
- (現),(目前),(當前)? --SchwarzKatze (留言) 2010年1月1日 (五) 13:23 (UTC)
- P.S. 日語維基用(最新)--百楽兎 2010年1月7日 (四) 02:08 (UTC)
- (現),(目前),(當前)? --SchwarzKatze (留言) 2010年1月1日 (五) 13:23 (UTC)
- 改成(最後修改)如何??—David Jackson(留言) 2010年1月11日 (一) 07:37 (UTC)
- 俄語維基中文版用「現時的」(Текущая версия),或者我們可以效仿。 --Алексеевски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0年1月15日 (五) 05:03 (UTC)
- 這種標示性的記號我不喜歡超過一個字的。--百楽兎 2010年1月15日 (五) 14:42 (UTC)
- (今)。—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1月15日 (五) 14:48 (UTC)
- 其實換成哪「一」個字我都無所謂(e.g.即使換成(囧)),反正只是個符號。重要的是其他人接不接受及會不會又有人要問「(今)的意思是什麼?」--百楽兎 2010年1月15日 (五) 14:58 (UTC)
個人認為,「今」包含的時間範圍大了,不好。「最新」,其實是最明了的。就像我在上面所說的,「頂」只出現在「我的貢獻」這個頁面,在找不到大家都可接受的替代詞的情況下,應該在「我的貢獻」中如「監視列表」那樣說明「頂」字的含義。--玖巧仔★通往朝鮮的路,是每一個沉默的人鋪就的 2010年1月15日 (五) 15:08 (UTC)
- 強烈要求改成(最新)--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29日 (五) 13:54 (UTC)
- 最近也可以考慮。--Gilgalad 2010年2月2日 (二) 15:28 (UTC)
- (+)支持 最新--FrankLSF(140) 2010年2月3日 (三) 10:49 (UTC)
關於Restaurant City條目
關於Restaurant City中的菜單列表應該沒有刪除的必要吧,感覺不至於牽扯到攻略的部分,再說菜單在Restaurant City中占算是蠻重要的地位。 —此條未加入日期時間的留言是於2010年1月7日 (四) 16:00 (UTC)之前加入的。
- 請暫時不要將這個留言存檔。這個問題還沒有人回應就存檔,提問者會是什麼感受?也請參與下面#互助客棧的存檔的討論。--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月16日 (六) 16:28 (UTC)
- 讓LGT告訴機械人……--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24日 (日) 04:37 (UTC)
呃,我來回復一下,
- 這個列表太長了,已經超過了合理的範圍,如果只是20個左右的菜的話,可能可以寫的。
- 這個確實涉及攻略,當然說的比較牽強。
- 最重要的是,維基百科不是不經篩選的信息收集處,不應記錄遊戲數據等內容。
互助客棧的存檔
在互助客棧和詢問處,經常會遇到一些沒有任何人回應的提問,比如Wikipedia:互助客棧/技術/存檔/2008年7月#關於Hotcat功能。這些提問是否應該等到有了回應再存檔,而不是在10天以後立即存檔?--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月11日 (一) 08:30 (UTC)
- 我看這樣如何:對於至少有一人回復的留言,可以在10天沒有新留言後存檔;而對於沒有任何人回復的留言,則在3個月後存檔,這樣可以吧?如果真的有哪個留言3個月都沒有人回復,那麼這個留言很有可能根本不值得回答、或者不知所云,讓人不知道怎樣回答。--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月17日 (日) 00:44 (UTC)
(+)支持,且如果發問者提出新的問題,就要重新計算。-Simon951434 (留言) 2010年1月20日 (三) 09:12 (UTC)
- 3個月未免太長了吧?10天沒有回覆大多數時候都已經是屬於無人理會的了。而且這樣會不會造成頁面太長?--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1月25日 (一) 12:19 (UTC)
- 時間可再修短,也許1個月。-Simon951434 (留言) 2010年1月25日 (一) 17:34 (UTC)
- 在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Wikipedia:互助客棧/技術和Wikipedia:互助客棧/求助,平均一個月有5個沒人回復的留言,Wikipedia:詢問處平均一個月有7個沒人回復的留言。因此,如果3個月後存檔,頂多使每個頁面增加20個留言左右,不會造成頁面太長。--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月26日 (二) 07:28 (UTC)
- 時間可再修短,也許1個月。-Simon951434 (留言) 2010年1月25日 (一) 17:34 (UTC)
- 無需要延長吧?10天已經足夠了—Altt311 (留言) 2010年1月26日 (二) 13:31 (UTC)
- 一開始已經說了,要是10天沒人回復呢?如果這時存檔,提問者會是什麼感受?--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月26日 (二) 13:45 (UTC)
題外話,提醒存檔時,有些議題中提到的觀點值得後人參考,可以編入Wikipedia:維基百科索引。--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4日 (四) 09:09 (UTC)
年份條目允許隨便創建嗎?
現在有用戶在創建一些未來的年份條目,且條目中未提及那年將會發生什麼。請問這樣的情況允許嗎? --思源如寧 (留言) 2010年1月13日 (三) 13:36 (UTC)
- 顯然不。即使提到了那年會發生什麼也違反「水晶球」一項(維基百科不是預言家)。請提刪。--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16日 (六) 09:00 (UTC)
- 不過要是關於虛構作品中提到的年份及已知未來事件(如選舉、比賽)就沒什麼問題。--RekishiEJ (留言) 2010年1月19日 (二) 16:08 (UTC)
社群過去有討論過年份條目議題,請參見維基百科:年表標準。--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11:54 (UTC)
現在的通知太繁瑣,我這個飯桶越看越頭痛,更遑論新手。奏請改為:
- T:CopyvioNotice:原創光榮,抄襲可恥!你的抄襲行為已被發現,請立即停止,否則後果自負!
- T:Uw-copyright:管理員在看着你!你再抄,管理員就要收拾你了!—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1月22日 (五) 15:38 (UTC)
- T:Uw-copyright好像是給在條目里添加侵權內容的人的警告。 更改的話,是簡化了,但是看着有一點不嚴肅—Mys 721tx(留言)-U18協會招人了 2010年1月22日 (五) 22:36 (UTC)
- 公用模板不可能用這種激烈的語調。--百楽兎 2010年1月23日 (六) 05:59 (UTC)
- 我已經很克制了。我本來想用「賤人」和「白痴」的。—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07:51 (UTC)
- 不嚴肅可以改嚴肅。現在這麼長是起不到什麼效果的,他們根本沒有耐心看完。—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08:01 (UTC)
- 其實桶兄這一點很重要。多少新用戶認真讀完過歡迎辭?應該想辦法讓所用用戶略讀一遍方針的—Mys 721tx(留言)-U18協會招人了 2010年1月23日 (六) 08:04 (UTC)
-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緊張。長篇大論,看似全面,其實能夠通篇看完的很少。要讓他們看,字就要少,還要用近乎流氓的手段強迫他們看:可以做一個提示框,新手每打開一個頁面都能看到一條標語。比如:
- 「抄襲可恥,原創光榮!」
- 「抄襲一次,全家恥辱;抄襲兩次,貽害子孫!」
- 「簡繁破壞,損官折壽!」
- 「人身攻擊,斷子絕孫!」
- 「挑戰天規,自尋死路!」—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08:32 (UTC)
-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緊張。長篇大論,看似全面,其實能夠通篇看完的很少。要讓他們看,字就要少,還要用近乎流氓的手段強迫他們看:可以做一個提示框,新手每打開一個頁面都能看到一條標語。比如:
- 這樣的詞恐怕任何一個新手看到都會嚇跑了,還會回來編輯嗎?★落ㄖの餘暉ぺ¤Talk 2 Me!★ 2010年1月23日 (六) 08:40 (UTC)
- 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08:47 (UTC)
- 我換幾個句子給你看看:
- 「維基百科鼓勵原創!」
- 「尊重版權,不要隨便抄襲網上的文章!」
- 「簡繁破壞是不受歡迎的破壞行為!」
- 「和諧世界,從杜絕人身攻擊開始!」
- 「感謝方針,讓維基百科變得有序!」—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09:02 (UTC)
- 「好好學習,拒絕抄襲」
- 「抄襲是不對地!」
- 「誰抄就送他回四十年前!」
- 「為了提高您的作文水平,請儘量不要大段的抄襲。」
- 「做人要厚道,不要未經首肯就隨意引用原作者的文章。」
- 「請不要直接將把條目中的簡體字改為繁體字。相反?也不行,如果你是一名新手,請閱讀這個。」
- 「千萬不要破壞方針,如果您不想『被禁止』編輯的話。」--玖巧仔@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12:34 (UTC)
- 這樣的詞恐怕任何一個新手看到都會嚇跑了,還會回來編輯嗎?★落ㄖの餘暉ぺ¤Talk 2 Me!★ 2010年1月23日 (六) 08:40 (UTC)
額,內容不重要(可以用山姆大叔招兵的那張圖,改成I SEE YOU),重要的是讓侵權人士在第一時間知道他侵權了,有很多新手喜歡編輯條目,但是在我們掛侵權時他不知道,結果當他編了十幾個條目時(太多了吧)發現原來的條目都沒了,心灰意冷,這樣對維基新手傷害很大。--思源如寧&維基駐百度辦事處歡迎您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14:53 (UTC)
- 「管理員在看着你」的英文不是「I SEE YOU」,是「SYSOP IS WATCHING YOU 」。—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16:12 (UTC)
您是認真的麼?我怎麼覺得您這個提議的語調和內容簡直和下面那段瘋話沒什麼太大區別?—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10年1月23日 (六) 15:32 (UTC)
- 吾皇聖明!臣在玩行為藝術呢!—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16:05 (UTC)
- 話歸正題,改之後的文字內容的確比較精煉,但是還是不嚴肅(內容有點開玩笑的意思)。但是儘量像簡繁破壞那一條一樣附上相對應方針政策的鏈結—Mys 721tx(留言)-U18協會招人了 2010年1月24日 (日) 22:07 (UTC)
- 在下認為這些內容絕對適合放在偽基百科。--御景ゆずき (留言) 2010年1月26日 (二) 13:48 (UTC)
- 有趣,希望儘快試行.認為不嚴肅的人應當論述為什麼必須嚴肅.—Humorright (留言) 2010年2月3日 (三) 09:56 (UTC)
必須解決
言簡意賅
1 設立調解及仲裁委員會,每個委員要來自不同地域:大陸、台灣、香港、澳門,如有需要,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中文普用地也可派遣委員進駐。作用是對有所爭議的條目以官方態度做出裁決,避免如今管理員們各自為戰,如同張獻忠「各將出擊分屠各州縣」的「草殺」現狀。
2 管理員要人人可做。管理員要成為執行者,負責把一些糾紛和問題傳達,以及處理的執行,如果管理員犯了一次錯,直接永久封禁,原因是對這種人如果手軟了,那就是對廣大的讀者編輯者殘忍。
3 寧濫勿爛,作為這個網站,內容多是第一要務,因為只有內容豐富,才能吸引讀者,吸引編輯,至於可靠來源、關注度、原創之類,緩行。它們不適合現今的中文維基百科現狀,因為中文地塊四分五裂,面積廣闊,群體偏好具有地域性,譬如某X,A地人都不知道,B地人都知道,所以作為A地人,就應該把X刪了?殊不知B地人口數是A地人口數的10000倍,A地人緣何夜郎自大?蓋是讓他們自大的工具多了(關注度、可靠來源之類),自大起來很容易。如果可靠來源、關注度、原創之類真有問題,那麼應該掛上的是「本條目疑似為虛構內容」「本條目疑似侵犯版權」「本條目疑似為原創研究」,然後下面小字寫上「請讀者自行分辨與採信」,如果說維基百科本身不是調查機構,那麼調查別的機構是不是調查機構也做不到,還是實事求是吧,維基百科中的內容非常可能是最不準確的,因為這裏的編輯者自己不做實驗,不作調查,不做採訪,不作統計。他們的內容都是從其它地方借來的,即使如此,就別力求完美了,因為根本做不到,越要完美,越不完美。
4 赦免人身攻擊,人身攻擊和不禮貌的言辭其實沒什麼壞處。原因是真正有權的可以封、刪,直接滅口,會罵人的都是無權力的普通人,如果說有權力的是在捅刀子殺人,沒權力的是在待宰嚎叫。前面的的確靜悄悄,但是因為他們「靜」就對他們讚揚道:「好呀,夠文明!」嗎?
5、為讀者着想。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可是沒有在五大支柱里。添上。如果非不添,或者不想添,那這網站乾脆別辦了。
本天子本說要走了,但是看了看踩人頭上的趾高氣昂,被踩得要求「文明禮貌」,就「忍不住要為天下蒼生,登高一呼!」相比於前,朕食言了。Justthink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03:58 (UTC)
- 食言不要緊,有空的話,對非洲的蒼生也請發發慈悲大智慧,多多給予關照,麻煩了。--百楽兎 2010年1月23日 (六) 05:56 (UTC)
-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07:13 (UTC)
- 同時,近來也需要多關照海地那邊呢,麻煩您了—Altt311 (留言) 2010年1月23日 (六) 07:57 (UTC)
- 皇上最近安檢卡得比較緊,去機場之前趕緊派人通報一下,省得全裸了您的龍體。--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24日 (日) 04:27 (UTC)
- 你懂什麼? 聖上英明,知道他們勤於吏事。天恩浩蕩,特許他們一睹龍體,乃是為了褒揚勤政臣工。達師粗言穢語,玷污聖聽,罪大惡極,請皇上聖裁!—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1月24日 (日) 08:42 (UTC)
- 囧rz……,我來圍觀這場古裝大戲。——快龍☀到此一游 2010年1月25日 (一) 12:22 (UTC)
- 皇上不一定要穿古裝。香港出過一位九龍皇帝,他就沒有穿過古裝。—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1月25日 (一) 12:58 (UTC)
- 囧rz……學習學習,回頭在黑非洲布施一下浩蕩皇恩,先從剛果(布)開始。unsonique (留言) 2010年1月25日 (一) 23:50 (UTC)
- Justthink,你不是之前要搞三權分立嗎?現在怎麼又主張集權了?
有人說,凡是有權力的人,必然有濫權的傾向,無人能例外.而沒有濫權的人,不是因為他/她是好人,是因為他/她受到了監督和制衡.你放棄三權分立,墮入了暴政的深淵,大概是對人性沒有信心了吧—Humorright (留言) 2010年2月2日 (二) 11:31 (UTC) 前來圍觀--FrankLSF(140) 2010年2月3日 (三) 10:45 (UTC)
問:無法整合主賬戶,怎麼辦?
問:無法整合主賬戶,怎麼辦? 我想整合我的主賬戶,但是我的用戶名與英文維基站點的那個衝突了,現在無法整合,怎麼辦?我用SUL工具搜索了一下,發現英文維基的那個編輯數目有266條,而我的才56條,是不是這個原因導致系統認定英文維基的才是主賬戶?另外我在維基文庫那裏也有一個同名主賬戶。 —Dc06 (留言) 2010年1月24日 (日) 09:57 (UTC)
- 密碼必須一致。—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1月24日 (日) 10:19 (UTC)
- 這樣的話只能是你改名了。系統應該不會認定哪一個是主賬戶,現在這樣誰都不能整合;或者是他整合過了。--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24日 (日) 13:43 (UTC)
- 如果不改似乎就只能這麼僵着……幸虧我當時整合的時候,英文那個賬戶沒編輯。——快龍☀到此一游 2010年1月25日 (一) 12:33 (UTC)
- 我那持也有一個韓文帳號被先佔了,幸好他亦沒有編輯紀錄,不過也要等到那帳號開立後一年,且期間沒有編輯,我才能拿到。—<pan浩> (留言) 2010年1月27日 (三) 05:34 (UTC)
- 如果不改似乎就只能這麼僵着……幸虧我當時整合的時候,英文那個賬戶沒編輯。——快龍☀到此一游 2010年1月25日 (一) 12:33 (UTC)
- 這樣的話只能是你改名了。系統應該不會認定哪一個是主賬戶,現在這樣誰都不能整合;或者是他整合過了。--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24日 (日) 13:43 (UTC)
引入「相關條目」模板
現時英語維基百科部份條目設有「Links to related articles」 (連至相關條目)的模板,到底此是否合宜在中文維基百科出現呢?—HW 我是誰 找我 請支持:2009年首頁改版討論 2010年1月26日 (二) 12:59 (UTC)
- 很無謂,很多餘。英語維基的不一定好。--RekishiEJ (留言) 2010年1月26日 (二) 13:46 (UTC)
- en:Template:Navboxes適合用來收藏大量的Navbox,但中文維基好像目前沒有這個需要。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10年1月26日 (二) 18:12 (UTC)
關於如何處理未翻譯的地名或人名等專有名稱
目前,中文維基雖然很多條目充斥着未翻譯的專有名稱,例如地名、人名、軟件名、國家名和分類名等等,不過卻沒有一個有效的模板能將它們標示出來。
- User:Flamelai認為使用{{Translating}}並不適用於這種情況中及會加重其分身帳戶的負擔,並建議在下考慮掛上{{notchinese}}。然而,這模板所表達的信息與在下希望表達的相比實在是太誇張,Flamelai亦坦承現在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 User:Symplectopedia則認為可使用{{Cleanup}}並附加註釋。然而,在下認為Cleanup用途似乎過於廣泛,並未能真正有效地體現出條目存在着的問題。
就此,在下特呈交客棧,望諸位能一同商議解決辦法。目前,在下有數個解決方案:
- 創建新的維護性模板,專用於未翻譯的地名或人名等專有名稱。
- 依User:Symplectopedia的建議,在Cleanup模板添加註釋,不過為了方便用戶建議在這基礎上請求Friendly添加相關功能。
- 擴展{{Translating}}所包含的範圍。
- 擴展{{notchinese}}的功能。
敬候各位的意見。—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1月27日 (三) 09:12 (UTC)
- 本人曾經在一個條目(似乎是Apple I的一個同類條目)上標過{{Untranslated-jargon}},之後被那個人以「我不喜歡生硬地翻譯人名」給回退了。--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27日 (三) 12:09 (UTC)
- 我的意見是新建。「本條目中有過多的未翻譯的專有名詞。一般而言,除非外文名稱在中文世界中最為常用,否則專有名詞必須翻譯成中文。請協助翻譯。」--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27日 (三) 12:14 (UTC)
再談口譯天下
自動確認用戶
...註冊滿7天和編輯次數有50次...
目前我好像未聽過其他Wiki有這樣的設定,多數均為註冊滿4天,為什麼中文維基要設定為註冊滿7天和編輯次數有50次或以上?建議改為預設的註冊滿4天即為自動確認用戶。-HW 我是誰 找我 請支持:2009年首頁改版討論 2010年1月29日 (五) 13:31 (UTC)
- 如果是這樣的話,註冊4天就可以投票了。--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29日 (五) 13:37 (UTC)
- 可將基本投票資格改為維基見習編輯,那就可以確保這個問題了 (但是這就會令用戶認為投票資格是要申請...)。-HW 我是誰 找我 請支持:2009年首頁改版討論 2010年1月30日 (六) 08:33 (UTC)
- 以前資格寫成「維基見習編輯」時,均會在後面加上「或同等資格」,避免出現您所說的誤會。曾見過有人把拒絕榮譽的Shizhao兄的票標成不合資格呢。說起來還真是懷念那個時光XDrz—Altt311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14:09 (UTC)
- 可將基本投票資格改為維基見習編輯,那就可以確保這個問題了 (但是這就會令用戶認為投票資格是要申請...)。-HW 我是誰 找我 請支持:2009年首頁改版討論 2010年1月30日 (六) 08:33 (UTC)
重要的改進首頁建議
1.整理加入如下內容(逐個詞句想了幾個小時):
「維基百科是永無廣告的非盈利慈善組織,是全球瀏覽量最高的五大網站之一,除不足三十個技術員,其餘皆為無償自願者,歡迎您學習加入編輯或捐款!」
最好置頂等顯眼位置,就算沒那麼美觀,澄清和發展的重要性遠大於美觀,而且現在顯示器越來越大,不會佔多少位置。澄清也利於減少封鎖。
2.另右上角的「其他語言…」和左下腳的「維基百科語言列表」是一樣的,應去除一個。--義 [ ☎ ] 2010年1月29日 (五) 18:59 (UTC)
- (+)支持
對於防止廣告將會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其他語言…」簡化一點鏈入相關鏈結就行,因為首頁的跨語言鏈結比Special:最近更改的還少—Mys 721tx(留言)-U18協會招人了 2010年1月30日 (六) 00:39 (UTC)
- 義的話是給捐款人看的,不是給那些發廣告的賤人看的。要防止廣告,還不如寫「奉老大哥之名詛咒在維基百科發廣告的賤人:損官折壽,兒孫不肖,生男為盜,生女為娼。」—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1月30日 (六) 18:47 (UTC)
- 請注意維基禮儀!!--Winertai (留言) 2010年1月31日 (日) 03:20 (UTC)
- (+)支持我指的廣告是維基賺錢做廣告。
- 弄這些話最主要就是利於百科的發展和減少封鎖。--義 [ ☎ ] 2010年1月31日 (日) 07:04 (UTC)
- 我誤會了⋯⋯但是要不要像桶兄那樣加上維基謝絕廣告性質條目—Mys 721tx(留言)-U18協會招人了 2010年1月31日 (日) 07:38 (UTC)
- 謝絕廣告放在首頁恐怕不妥......,飯兄語不驚人死不休各位別見怪--義 [ ☎ ] 2010年1月31日 (日) 11:19 (UTC)
- 弄這些話最主要就是利於百科的發展和減少封鎖。--義 [ ☎ ] 2010年1月31日 (日) 07:04 (UTC)
- 也是⋯⋯-Mys 721tx(留言)-U18協會招人了 2010年1月31日 (日) 18:17 (UTC)
- (-)反對有3種人:知道的,不知道但是想知道的,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的,前2種不用管它,後一種人你搭理他幹嘛?—Humorright (留言) 2010年2月2日 (二) 11:41 (UTC)
- 1.請說清楚你說的是什麼意思。2.為什麼不用管。3.是不是首頁「人人可以編輯的百科全書」可以去掉了?--義 [ ☎ ] 2010年2月2日 (二) 16:52 (UTC)
- "弄這些話最主要就是利於百科的發展和減少封鎖。"為什麼這些標語利於百科的發展和減少封鎖?你根本沒有論述.維基百科的發展不是靠大家寫條目嗎?減少封鎖的目的更不可能達到,老大哥(不是語錄兄指的老大哥)封鎖豈是一句標語能能解決的?
- 總之我質疑首頁上的標語的正面作用,負面作用倒是很突出——影響屏幕小的讀者(其實800*600解像度足夠瀏覽網頁了)—Humorright (留言) 2010年2月3日 (三) 00:13 (UTC)
- (:)回應,這麼簡單還要說嗎。知道認同維基精神的人多自然進來編輯的人多,增加人數不就是發展嗎?這裏有多少人不是欣賞維基的這些優勢和精神才堅持長期貢獻的,哪個維基版本不是註冊和活躍用戶多就發展快的,我們要有第一的英文維基的活躍人數和註冊用戶還上不去前三嗎?在符合維基標準的情況下增加這些人數是維基行政人員和管理員群的首要職責。只是加兩行字就嫌馬兒要吃草了?(諺語:又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
- 明白告訴別人完全是志願者編輯的和不告訴哪個容易減少封鎖?有點政治常識的都不用再說了吧?要是有人不想大陸用戶增加可直說。我沒說能解決封鎖,不能一步到位解決就不做積極努力這是什麼技法?--義 [ ☎ ] 2010年2月3日 (三) 15:28 (UTC)
英文維基百科分佈於20世紀的人物傳記
這期的Wikipedia Signpost的其中一個主題是Wikipedia biographies in the 20th century,維基百科上分佈於20世紀的人物傳記。--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1月30日 (六) 15:39 (UTC)
連署罷免管理員唐戈
管理員唐戈(別名三十年河東)在自己所涉及的麻那裏編輯紛爭中,於1月28日01:40 (UTC)以「屢次增加不實資料」為由,動用了管理員的封禁權力,將本人(百楽兎)封禁。唐戈此行為已構成:
1. 濫權: | 唐戈出於對文章內容意見不同的原因封禁與自己意見不同的用戶。而且據查,這種濫權行為唐戈已是再犯。 |
2. 誣賴: | 唐戈以「屢次增加不實資料」為由封禁本人,但本人在該條目中除了加上{{正確性存疑}}及{{來源請求}}兩種模板之外,並沒有增加任何內容,何來「增加不實資料」?而且由該條目的編輯歷史可知,唐戈在封禁本人之後多次對條目內容增補,此即證明本人所掛的模板並無不當。 |
事發後,本人要求唐戈在48小時之內為自己的濫權道歉,但唐戈所持的理由竟是「編輯衝突導致他輸入的文字消失,所以情急之下封禁」,原文如下:
本人在編輯之中剛寫了長長一段補充文字,一提交,就出來「編輯衝突」,時間完全浪費了 ! 情急之下,將百樂兔兄禁封,實在有欠妥當,抱歉之至 !---三十年河東 (留言) 2010年1月28日 (四) 14:20 (UTC) |
我們由以下事實可以看出唐戈連道歉都在撒謊!
首先,編輯衝突並不一定會造成輸入的文字消失,唐戈的此種說法有可疑之處;
其次,唐戈封禁本人的理由為「屢次增加不實資料」,並非如其聲稱的「情急之下的決定」。若為一時情急,何以選擇「屢次增加不實資料」作為封禁理由?若為一時情急,則應會在短時間內主動解封道歉以為補救,何以唐戈沒有這麼做?唐戈反而於事發9小時後仍認定本人的行為是破壞,對照其之後的道歉理由,其說詞與其行為完全矛盾。即使我們全面相信其說法,我們還能繼續相信一個會由著自己情緒而動用封禁權力的管理員嗎?
唐戈身為管理員,平時很少參與日常的管理工作,然而在自己涉及的編輯紛爭中動用起管理權力卻積極無比。這已是唐戈第二次濫用管理權力封禁與自己意見不同的用戶,而且事發後又不見悔改的誠意,更是不具備資格繼續擔任應廣受社群信任的管理員一職。本人嚴厲譴責唐戈濫權、誣賴與說謊的行為,同時請各位參與罷免唐戈的連署。--百楽兎 2010年1月31日 (日) 00:56 (UTC)
連署區
意見區
- 編輯衝突不是「不一定」,而是「肯定不」會造成輸入文字消失。此外,他還往條目上掛{{indiscussion}}--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31日 (日) 04:16 (UTC)
- 但我的電腦在編輯衝突時是會造成輸入文字消失的,無論是按「復原」還是「上一頁」都一樣。窗簾布(議會廳) 2010年1月31日 (日) 04:21 (UTC)
- 編輯衝突界面有兩個文本框,一個是最新的版本,一個是你的修訂。--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31日 (日) 04:30 (UTC)
- H:編輯衝突--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31日 (日) 04:32 (UTC)
- 原來如此,謝謝了。窗簾布(議會廳) 2010年1月31日 (日) 04:35 (UTC)
- H:編輯衝突--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31日 (日) 04:32 (UTC)
- 編輯衝突界面有兩個文本框,一個是最新的版本,一個是你的修訂。--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31日 (日) 04:30 (UTC)
- 但我的電腦在編輯衝突時是會造成輸入文字消失的,無論是按「復原」還是「上一頁」都一樣。窗簾布(議會廳) 2010年1月31日 (日) 04:21 (UTC)
- 請檢查罷免理據是否滿足Wikipedia:申請罷免管理員的「以上行為屢次發生,而且他人在過去12個月內至少兩次指出的管理員」(舊版本是「以上行為屢次發生,而且他人多次規勸而不改正的管理員」),現時被列出的事例似乎未滿足此條。--Mewaqua 2010年1月31日 (日) 10:25 (UTC)
- 查閱過User talk:唐戈之後,發現包括濫用回退權和上傳圖片不填寫版權資訊兩項符合這個要求。--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31日 (日) 10:47 (UTC)
- 「上傳圖片不填寫版權資訊」不涉及管理員權限;「回退問題」要視乎他當時有無使用管理員權限。--Mewaqua 2010年1月31日 (日) 14:58 (UTC)
- 「以上行為屢次發生,而且他人多次規勸而不改正的管理員」這一條是什麼時候被改的?我怎麼都沒印象,也找不到投票記錄?這麼大的變更我應該會關注到才是。--百楽兎 2010年2月1日 (一) 02:39 (UTC)
- 舊版本投票紀錄,該異動內容由達師逕自修改[1],相關頁面討論區,內並無任何投票討論、公告及澄清紀錄。--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3:04 (UTC)
- 怎麼沒有討論了?Wikipedia:投票/關於管理員罷免方針修訂的投票,最初的討論被摺疊了兩層,看看清楚。--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3:51 (UTC)
- 剛才編輯衝突了;您最適當做法,是應該將其內容移至相關頁面討論區;免得查詢上的困難。補充:請您明示該修訂內容的出處,我剛才審閱了一下,那投票標的及內容(具體投票內容:但是否保留行政員一定的權力?)與您的那次修改完全不相關。再補充:按照Mewaqua兄的說法,可能因為此次您修訂內容,讓唐爺爺(沒記錯的話,他是已於工作崗位上退休賦閒的德高長者)罷免案無法成立。--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3:58 (UTC)
- 跟我做:
- 打開維基百科:投票/關於管理員罷免方針修訂的投票(新窗口或標籤頁)
- 點擊目錄里的「5.2.2 反對」
- 有一個「前兩個階段的討論」,點開
- 往下找,找到「意見區」
- 下面有一個黃色小框,點開。
- 你會看到Msuker引出的這個話題。
- 曲徑通幽。--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5:28 (UTC)
- 此外,若是沒有此次修訂,要求「屢次」提出,照樣不能罷免。這個問題已經在WP:VPP提出了,另外還有幾個修正案同時提出。--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5:30 (UTC)
- 謝謝達師有耐心的解說,不過:那回討論我也有參與,經百樂兔兄提起,我才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那次修改有投票或有共識嗎?,我重申:那回三階段投票,其投票標的及內容皆是:是否保留行政員一定的權力,並未包含你逕自修訂的內容。此外,要求「屢次」提出,照樣不能罷免這句話很奇怪,看氣勢是有點心虛的感覺;如果達師沒有意見,我建議恢復舊版本。--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6:04 (UTC)
- 原來是達師決定「除了結果一條投票外,其餘無反對直接通過」……。當初罷免方法經過多少門檻和程序才完成,對內容的修改怎麼能逕自宣佈無異議便更改,這不合程序,該次未經投票的修改是無效的。--百楽兎 2010年2月1日 (一) 06:15 (UTC)
- 請問哪裏說過一定要投票?退一步講,如果算無效,那麼本人現在要求重新投票。--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6:22 (UTC)
- 達成共識不一定要投票,但要確保真有能夠支持它的程序或證據,這不外乎盡可能公告周知、讓討論期與決議期都足夠長等等。否則方針建立時比如要25票以上且8成同意,之後修改方針卻10個人討論10個人無異議就通過,同一方針的決議門檻落差太大,這不合理。但如果說,已充分公告、討論了一段時間,也充分公告了要採無異議方式通過並等了充分的期間,那麼這樣產生的結論稱為共識也還夠有憑有據、理直氣壯。--百楽兎 2010年2月1日 (一) 15:47 (UTC)
- 請問哪裏說過一定要投票?退一步講,如果算無效,那麼本人現在要求重新投票。--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6:22 (UTC)
- 跟我做:
- 剛才編輯衝突了;您最適當做法,是應該將其內容移至相關頁面討論區;免得查詢上的困難。補充:請您明示該修訂內容的出處,我剛才審閱了一下,那投票標的及內容(具體投票內容:但是否保留行政員一定的權力?)與您的那次修改完全不相關。再補充:按照Mewaqua兄的說法,可能因為此次您修訂內容,讓唐爺爺(沒記錯的話,他是已於工作崗位上退休賦閒的德高長者)罷免案無法成立。--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3:58 (UTC)
- 怎麼沒有討論了?Wikipedia:投票/關於管理員罷免方針修訂的投票,最初的討論被摺疊了兩層,看看清楚。--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3:51 (UTC)
- 舊版本投票紀錄,該異動內容由達師逕自修改[1],相關頁面討論區,內並無任何投票討論、公告及澄清紀錄。--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3:04 (UTC)
- 「以上行為屢次發生,而且他人多次規勸而不改正的管理員」這一條是什麼時候被改的?我怎麼都沒印象,也找不到投票記錄?這麼大的變更我應該會關注到才是。--百楽兎 2010年2月1日 (一) 02:39 (UTC)
本頁面是中文維基百科的正式方針。本方針為維基編者廣泛接受,是通常應遵從的標準。修改本頁面時,請務必確保您的修改反映共識。如果不確定,請先在本頁的討論頁討論。
--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6:57 (UTC)
- 共識=投票嗎?--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6:59 (UTC)
- 共識方式包含討論、投票、澄清等,不管怎樣,這些方式應該不包含「閣下一句除了結果一條投票外,其餘無反對直接通過,隔天就逕自異動內容的修改方式。--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7:35 (UTC)
- quote顯示有問題。黃框裏那一大堆討論不是「討論」嗎?--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7:28 (UTC)
相關頁面的討論頁或者更醒目的地方放置一段時間,一般為1個月,如果是很醒目的地方則放置時間可以縮短,比如在互助客棧中放置1周就會引起足夠多人的注意,在確保有足夠多的編輯者了解這一觀點後,如果沒有人反對,則共識就達成了。
(引自:Wikipedia:共識)
- 您可能疏忽了這點。我並非指責您,既然程序有瑕疵且有人提出反對,理應恢復原來版本。個人以為舊版本比較能讓此罷免案成立,為避免徒生枝節,還是建議達師能取消該次編輯,恢復舊版本。--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7:35 (UTC)
- 維基百科——人人可編輯的百科全書——既然有人提出異議,那麼就再投票決定吧。WP:VPP。--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8:16 (UTC)
- 另外我不認為原版可以通過這次罷免。--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8:17 (UTC)
- 舊版本沒有時間限制,新版本有。引用Mewaqua君看法:若此案以新版本為源,根本難以成立。尤其,現在絕大部分管理員處於不活躍狀態,很多人一年編輯次數有限,新版本條文內容對絕大部分管理員根本毫無立意用處。--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2日 (二) 01:27 (UTC)
- 另外我不認為原版可以通過這次罷免。--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8:17 (UTC)
- 修改之前的內容是「以上行為屢次發生,且他人多次規勸而不改正」,唐戈因編輯衝突封禁沒有屢次發生,多次規勸更談不上,自然罷免案不能成立了。--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8:20 (UTC)
- 唐戈違反的是在自己涉及的編輯糾紛中使用管理員的封禁權封禁異己,所以構成濫權。前次封禁User:民國九十五年也是如此。--百楽兎 2010年2月1日 (一) 15:47 (UTC)
- 維基百科——人人可編輯的百科全書——既然有人提出異議,那麼就再投票決定吧。WP:VPP。--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8:16 (UTC)
- 您可能疏忽了這點。我並非指責您,既然程序有瑕疵且有人提出反對,理應恢復原來版本。個人以為舊版本比較能讓此罷免案成立,為避免徒生枝節,還是建議達師能取消該次編輯,恢復舊版本。--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7:35 (UTC)
- (!)意見 - 1. User:唐戈似乎有意辭任管理員,請留意。2. 如果要以「程序不當」為由去推翻User:Hat600在2009年6月25日於Wikipedia:申請罷免管理員的修改,請考慮是否要同時取消未經表決的「7日聯署」等。--Mewaqua 2010年2月2日 (二) 13:10 (UTC)
- 當然那一條修改也應該是無效的。--百楽兎 2010年2月3日 (三) 00:32 (UTC)
不同意啊,絕對不同意。這位盡職盡責的管理員幹了管理員應該幹的事,非常標準的管理員行徑,怎麼就要罷免呢?什麼兔未免太過矯情。再說你如果對他行為感到不爽的話,你可去當行政員啊?在這兒叫屈算什麼能耐啊?偉大的您應該把自己有限的力量貢獻在無窮的為公共廁所搞清潔當中,在此喧鬧是不顧正業了啊。--Justthink (留言) 2010年2月4日 (四) 04:05 (UTC)
- 在搞清楚細節前,建議先完成是次連署,日後定必有時間再去討論。--御景ゆずき (留言) 2010年2月5日 (五) 09:53 (UTC)
補充
- 刪除不寫原因。請解釋西單牌樓、西四牌樓的刪除原因。另請其他管理員查看兩頁面的刪除前版本,是否有掛CSD?
- 西單牌樓、西四牌樓在刪除前都只有一次編輯(創建),未見掛CSD的編輯記錄。--Kegns 2010年1月31日 (日) 04:35 (UTC)
- 因為你看的是重定向頁,應是這個。窗簾布(議會廳) 2010年2月1日 (一) 03:25 (UTC)
- 我說的就是重定向頁。你可以看看西四牌樓的沒刪除的歷史。--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3:54 (UTC)
- 因為你看的是重定向頁,應是這個。窗簾布(議會廳) 2010年2月1日 (一) 03:25 (UTC)
- 西單牌樓、西四牌樓在刪除前都只有一次編輯(創建),未見掛CSD的編輯記錄。--Kegns 2010年1月31日 (日) 04:35 (UTC)
- 濫用「繁簡破壞」理由:[2]這樣的編輯是繁簡破壞嗎?仔細看過這個用戶的所有貢獻,發現沒有一個編輯是只有繁簡改變的。雖然他濫用BR,格式上有很多問題,但是這樣的封禁明顯不對。
- 封禁之前沒有警告,CERCIA(討論 | 貢獻)的討論頁仍是紅字。
- User talk:唐戈的第一項,他被質疑濫用回退權限。這樣的回退可能超過了回退權限的應用範圍。
- Talk:營造法式,兩次刪除,一次是「被清空前的內容為:
{{d|G10}}
」,這很矛盾啊,「被清空前的內容為原作者請求刪除或者原作者清空」?另一次是刪除了{{WikiProject Sinosphere}},這就像討論頁里掛{{blp}}一樣,怎麼能刪除呢?
繼續補充,他的日誌里30%有問題。這樣的編輯叫做「在條目中增加無意義文字」--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31日 (日) 11:00 (UTC)
請各位分清主調
綜合所有罷免管理員唐戈的指控,其實只有因為編輯衝突而封禁他人一項為主調,其他的不但不足以構成罷免,而且頗有挑骨之感,就舉所謂「濫用回退權」來說,唐戈所作的是修正格式錯誤,雖然回退權只是用來反破壞而非修正格式錯誤,但難道這是濫權?又舉所謂「看錯繁簡破壞而誤封」來說,唐戈每天巡查百多條條目,難保不會有錯漏,就算是指控者,難道便不曾犯錯?叫你打五千字給我看,不錯一字才怪,那難道我又要罷免你?上述指控者已到了一個「翻帳簿尋三毛謬誤」的境界,希望他可以分清主調。窗簾布(議會廳) 2010年2月1日 (一) 03:43 (UTC)
- 本人承認最後幾個確實有點偏,但是你可以翻一下「賬簿」——不少壞賬啊。另外呢,User talk:唐戈裏面有兩人留言指控他「濫用回退權」,只怕有更多人沒有來留言;何況連回退侵權內容不填寫摘要都不止一次有人提意見,如果是這樣的編輯,那就更應該質疑了。--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2月1日 (一) 05:36 (UTC)
(!)意見:為什麼不直接提案罷免,不是更快?--俠刀行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5:46 (UTC)
- 會錯意,不好意思。--俠刀行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5:48 (UTC)
另外感想
用兩天時間細細詢看此案發展過程,我有另外一種感想,就是不活躍管理員於返回中文維基進行編輯或執行維護工作前,麻煩一定要先再次看看中文維基各種方針及格式,也要到各互助客棧逛逛。如果可以,先拜訪仍活躍的舊友,這樣會更容易讓人更快享受編輯樂趣。我亦強烈建議這些維基朋友於重新熟悉維基工作前,不要馬上執行爭議性的管理員工作。以上建議,僅供酌參。--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2日 (二) 01:39 (UTC)
- (+)支持--Liangent(留言) 2010年2月2日 (二) 12:05 (UTC)
社群宜多加宣導版權觀念
今日有用戶跟我留言,認為「維基百科應不算商業吧」,所以上傳了非商業性限制的內容。社群宜多加宣導正確的版權觀念。--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5日 (五) 08:06 (UTC)
- 基本上,以下情況可以合理使用:
- 著作權TimeOut(著作人死亡超過50年),例外:台灣的文資法保護中的文物。
- 原著作人放棄版權,或以GFDL方式釋出。
- 公共財,或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者。例如:台灣的著作權法第9條第4款,單純為傳達事實之新聞報導所作成之語文著作。(因此記錄時事的新聞可以合理的節錄。)
- 你舉的這些例子都不能算作合理使用了。合理使用是使用別人保留版權的作品,而這三種作品都是無版權或者自由版權的。--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0年2月5日 (五) 18:47 (UTC)
在這裏提出這兩個條目,是因為它們的命名違背了目前的命名常規。根據方針,條目應「儘量使用人、物或事項的最常見的名稱,但是不要和其他的人或物的名稱衝突」。作為參考,我通過Google比較搜索結果數量的結果是:"進化論" : "演化論" = 1,690,000 : 104,000,整整兩個數量級的差別都被我們視而不見;如果覺得Google網頁搜索不是檢測可靠來源中使用數量的可靠工具,那麼可以試試圖書、新聞和學術搜索,這三者搜索的結果中,「進化論」也遠比「演化論」常見。然後,我再舉出大陸和台灣的名詞機構的翻譯:大陸的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在植物學、水產學、自然辯證法中給出的譯名都是「進化論」;台灣的國立編譯館也使用的是「進化論」。因此,我希望在此重新討論這兩個條目的命名問題,對於早期討論中「翻譯成進化,帶有方向、目的、計劃的意義」這一意見,我想說其實英文維基除了Evolution(進化)這一條目,還有Devolution(退化)的。Evolution本來就帶有方向,與其反方向的叫做devolution,翻譯成「演化」完全失去了帶有方向的這一特性。--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0年2月7日 (日) 08:00 (UTC)
- 演化論是不是天演論的一種變體名稱?我支持用進化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普通生物學上,對於Evolution全為進化論—Mys 721tx(留言)-U18協會招人了 2010年2月7日 (日) 16:47 (UTC)
- (!)意見國立編譯館使用的是"演化" 用進化的反而比較少 --Akura (留言) 2010年2月8日 (一) 17:09 (UTC)
- 物理組繁簡轉換的慣例是,在查詢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和國立編譯館為標準的前提下,如果對某一名詞簡體名稱是A,繁體名稱A和B都用,則推薦使用共同名稱A而不作轉換,反過來也一樣。不過我知道這兩個條目如被提出移動到進化肯定會有一堆人反對……所以,鑑於各種各樣反對移動的原因,不爭了—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10年2月8日 (一) 17:25 (UTC)
- 用生物全局轉換組+標題全文轉換解決吧,這樣要改直接改簡繁轉換標籤,也不用來回移動—Mys 721tx(留言)-U18協會招人了 2010年2月8日 (一) 23:54 (UTC)
- (!)意見演化(Evolution)被認為具有的方向性必須參考當時的環境,在環境不同時某個特徵的變化是正面是負面是不一定的。再其次,演化學說最根本的核心概念為「先有變異,後有天擇」,在一個生物群體本身就不具有適應該環境的性狀時,便無法產生變化而是全族滅絕,由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演化的無方向性,演化產生的改變的基礎是隨機的變異。
關於創建一個關於納穆吉林・諾班扎德的頁面
問:可否創建一個蒙古國寶聲樂家『納穆吉林・諾班扎德』的頁面?謝謝! —Ribon196 (留言) 2010年2月8日 (一) 16:23 (UTC)
- 當然可以了!難道您認為在維基百科不可以創建新頁面嗎?--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2月9日 (二) 08:13 (UTC)
當前的列表是從英文維基百科直接複製過來的。我們是不是應該逐一檢查一遍,留下適合我們的?(WP:VPT#臭蟲?)—Liangent (留言) 2010年2月10日 (三) 07:00 (UTC)
建議統一中文系維基計劃的首頁
建議統一中文系維基計劃 (中文維基百科、中文維基新聞、中文維基教科書、中文維基語錄、中文維基詞典、文言文維基百科、吳語維基百科、粵語維基百科等 (HW 我是誰 找我 請支持:2009年首頁改版討論 2010年2月10日 (三) 13:44 (UTC))多個計劃)的首頁,以使讀者認為中文系維基計劃有着同樣的目標、同樣的計劃、同樣的團結。(&)建議本計劃可使用於首頁改版計劃中得勝的作品,並於其他維基上加以改良(設計不變),以合乎該維基的風格以及一切與中文維基百科之不同 (例如粵語維基百科沒有優良條目 (好文),則可將該部份改為展示其他內容。 (本文的簡要版已於zh-yue:Wikipedia:城市論壇#中文系維基百科首頁建議統一發表)—HW 我是誰 找我 請支持:2009年首頁改版討論 2010年2月6日 (六) 01:34 (UTC)
- 中文維基百科管不到別人家。--百楽兎 2010年2月7日 (日) 02:47 (UTC)
- (!)意見,中文維基新聞、中文維基教科書、維基語錄、維基詞典,這幾個不是中文維基百科的人過去管理的嗎?相關人士先內部協調一下看看吧?統一版面的風格或許可能。文言文維基百科、吳語維基百科、粵語維基百科,這幾個則是不同語系的維基百科,與中文維基百科無關,不太可能要求他們配合。-P1ayer (留言) 2010年2月8日 (一) 16:29 (UTC)
- 請跨中文系維基計劃的管理員出來解答-HW 我是誰 找我 請支持:2009年首頁改版討論 2010年2月10日 (三) 13:44 (UTC)
嚴厲批評形式化的可供查證方針與造假現象
「可供查證」方針本身立意良好,但現今執行上卻徒具形式:絕大多數的人都只要求條目有資料來源段落即可,從不對那些來源做審查。這種態度產成了什麼問題:「造假」!
造假問題絕非一日之寒,我已觀察好一陣子。造假問題可粗分三類:
- 完全不存在的假來源
- 來源存在,但只是形式上充數之用
- 斷章取義所引用的來源(及一切和來源不符的編輯)
在今天之內我便遇到了兩件這種問題的條目:
- 1. 鴻海科技集團
在鴻海科技集團條目中,User:Ksyrie加入了對該公司的負面內容並且提供了來源,然而來源是如何寫的?各位可以透過該連結去查看。首先,該連結的文章完全不是寫該公司的事,但User:Ksyrie卻能據以寫出「富士康在中國的工廠踐踏基本的人權」;其次,該連結的文章只寫了要求女工解褲帶,而User:Ksyrie卻能據以寫出「女工出廠必須脫掉褲子出廠接受檢查」。這是明目張膽且手法拙劣的造假例子。再說該連結的文章能否作為可靠來源?該連結的文章充滿著誘導讀者的不良企圖,不知各位是否查覺?原本接受金屬探測檢查時解褲帶是正常不過的事,以免褲帶上的金屬物質干擾。然而接受金屬探測檢查的經驗並非人人都有,該文章便針對這種讀者,將其導向「解褲帶即侵犯人權→下一步是脫褲子」的結論,這種不良文章的動機不言可喻。如果中文維基百科接受該文章可作為可靠來源,我只能說當前的中文維基百科實在是形式主義到了矇聵的程度。
- 2. 麻那裏
麻那裏條目是由資深維基人User:唐戈所撰寫的,各位可以先讀一下。讀完後如果各位沒感覺到該條目的內容大有問題,必然是各位對這類的內容敏感度不夠。該條目提供的來源是只有ISBN號的書籍,換句話說,比起網址,一般人不會也很難去查證。然而該條目的內容究竟是否真的從那些書目而來,我對此高度質疑!另外,我再給各位一篇文章:〈「麻那裏」考辨〉,許永璋,《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01期。給這篇文章不是要證明也不能證明麻那裏條目當前內容有造假,而是請各位審視一些可疑的編輯手法。
--百楽兎 2010年1月28日 (四) 14:13 (UTC)
- unreference模板卻以「有沒有參考文獻」(簡單點說,有沒有用到{{ref}})而決定是否自動掛上該條目,唉。YunHuBuXi 2010年1月28日 (四) 15:08 (UTC)
- 第一條百樂兔善意推斷了否?「明目張膽且手法拙劣」涉嫌人身攻擊。再者引用的文章有沒有不良企圖不是維基該管的,社會上有這種聲音,不是你我說不良就解決得了的。至於第二個你如果存疑,自己應該先翻翻,當然在自己沒有參考的情況下可以試着請對方幫忙為你提供書影。但是質疑造假?還是那句話,善意推斷了沒有?—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1月28日 (四) 15:35 (UTC)
可供查證方針被形式化的原因,恐怕應是同為三大方針的非原創研究方針沒有被充分尊重的結果:「維基百科:可供查證是維基百科三項核心內容方針之一。另外兩者是維基百科:非原創研究與維基百科:中立的觀點。這三項方針共同決定了維基百科條目收錄內容的種類和品質。因此,編輯者不應把個別方針孤立地詮釋,而應儘量熟悉它們全部。」因此,治標要治本,不能把錯推在方針身上,要追究那些沒有遵守方針的人的責任。--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0年1月28日 (四) 17:36 (UTC)
造假是故意的。說這樣的行為是造假,似乎太過了,編者往往也只是根據來源寫而已。但是觸及到特定對象的負面內容,維基百科該怎麼處理,這是中文維基百科遲早該面對的議題。如果社群能夠討論出一個方法,從制度面解決,才不會陷入批評個別編者的境地。--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1月28日 (四) 18:59 (UTC)
- 百樂兔說得這類問題我也見過。我在編寫周恩來條目之前,有人引用唐德剛批評他的幾句話,說周在文革時期「助紂為虐」。後來我查閱了唐先生的原文,那篇文章核心是肯定周公是「近代中國歷史的兩個半外交家中的『一』(其他李鴻章是另一個『一』、顧維鈞為『半』)」,然後說到在他的歷史環境中他迫於自保和保他,只能做一些「助紂為虐」的事情;也就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褒七貶三」的雜文被人利用為「貶十」。我暗自慶幸自己喜歡周公、幾乎通讀過唐德剛先生的所有著作,才有機會去質疑去查證。還有某學者說佛教在秦朝就傳入中國了。Zhxy 519說的那個沒錯,很多企圖管不了,解決不了。—Walter Grassroot☸留墨存香 2010年1月29日 (五) 01:44 (UTC)
- 不要搬個善意推定當眼罩便要忽視如此誇張的造假。這個造假得多誇張我已寫得很清楚,你讀過了沒有?好,我們一起善意推定:User:Ksyrie可能眼花、可能筆誤、可能誤解、可能趕時間、可能鍵盤有問題、可能是黑客的陰謀、可能是牆裏一隻意外的Bug、可能……(理由無限多,略),所以可以產生文中連邊都沒提到過的「富士康」三個字。
- 我已向User:唐戈要求了書影,他說那是非法的,仍不提供。
- 我沒有把錯推在方針身上。本討論開宗明義就寫了:「『可供查證』方針本身立意良好,但現今執行上卻徒具形式:絕大多數的人都只要求條目有資料來源段落即可,從不對那些來源做審查。」我正是在追究那些沒有遵守方針的人的責任。
- 編者如果根據來源寫,當然就是取材的問題,而不是造假問題。Jasonzhuocn,本討論的內容你到底讀過了沒有?可供查證方針流於形式的問題不在於制度,而在於執行。請各位自問,在你們參與過的各種大小條目審查投票中,你們對各種來源的審查度有多少?
- 自此留言起,我不再一一回應各種曲解、誤解本討論內容的言論。問題是存在的,我也不期待這個討論會取得什麼改善。對於這個問題我要批評的大致都寫出來了,留下個記錄就夠了。很多東西都有記錄可查是維基百科一個難以挑剔的優點。--百楽兎 2010年1月29日 (五) 02:03 (UTC)
- 百樂兔說的狀況我也遇見過很多次,就舉最近的一個例子,某用戶提供了一個來源,點下去是個WORD下載檔案,內容是台灣小學五年級生的社會科課程重點筆記,沒作者沒出處,而且還沒寫完。就憑這「可靠來源」裏的一句話,該用戶又自己大段落地引申推論,得出原創的結論。此外,我也遇過某用戶引用三、四個不同的來源,各擷取一句話,然後得出他想要的句子。這些做法常發生在對維基百科稍有了解,知道可供查證方針,卻又不願意遵守中立性和非原創研究的用戶身上(事實上很多時後他們可能因為某些意識形態的驅使,打心底認為自己是中立且非原創的)。
- 善意推定當然是必要的,但抱持着善意,仍可以和對方溝通、提醒對方,乃至請對方提供確切的證據。且明顯故意假造來源進行原創研究的編輯行為,依然須要得到修改。
- 道理固然簡單,實務上都是非常煩人的。前面舉的兩個例子算是容易辨認、容易解決的,但也有造假得比較高明而難以明快處理者。此外懂得假造和扭曲來源的用戶,既然對方針有一定了解,又出於故意,往往也會引用一大堆方針(包括要求你對他善意推定)來纏鬥,最後總要費盡力氣才能把原創的內容改正。但搞到這地步,總覺得非常累。和別的用戶大篇幅地爭論,不論有理沒理看起來也都讓人厭煩。這種事做個幾次,難免會對維基百科灰心一些。
- 方針是這樣,內容規定得再嚴謹,多數用戶不遵守就流於形式。這不是方針本身的錯,而是人的問題。故意的破壞者總是會有的,發現問題的人願意多付出些心力介入,狀況也就會好些。我的建議是,在善意推定的情況下,先與對方溝通,視情況再走「提示方針→警告→再警告→提報破壞」的過程。蓋一般性的編輯爭議不算破壞,但故意進行原創研究屢勸不改,已是故意降低維基百科水準,可以「持續干犯其他方針的破壞」來糾正。—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話 2010年1月29日 (五) 05:15 (UTC)
- 補充,拿鴻海科技集團的例子來說,我頗認同百樂兔的意見,第一User:Ksyrie提供的來源無作者署名,第二其報導對象並非富士康,第三文中有「今天這家企業解下的只是她們的褲腰帶,明天說不定我們的公司就會脫下我們的褲子。」之語,正顯見該企業並未叫員工脫褲子檢查。這是很單純的編輯內容與引用來源不符,回退是非常正確的作法。不過百樂兔何妨在該條目討論頁稍做說明?—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話 2010年1月29日 (五) 05:37 (UTC)
- 我十分同意兎兄的出發點,尤其鴻海科技集團是直接攻擊特定公司的商業聲譽,維基百科恐怕會接到投訴。我強調從改善方針的執行細節着手,明確的在方針中規定某些方面應當怎麼做。如果我的發言讓兎兄不悅,我向百樂兎兄深深的道歉。這裏是互助客棧,互助為重。--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06:05 (UTC)
- 補充,拿鴻海科技集團的例子來說,我頗認同百樂兔的意見,第一User:Ksyrie提供的來源無作者署名,第二其報導對象並非富士康,第三文中有「今天這家企業解下的只是她們的褲腰帶,明天說不定我們的公司就會脫下我們的褲子。」之語,正顯見該企業並未叫員工脫褲子檢查。這是很單純的編輯內容與引用來源不符,回退是非常正確的作法。不過百樂兔何妨在該條目討論頁稍做說明?—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話 2010年1月29日 (五) 05:37 (UTC)
Wikipedia:非原創研究方針本來就已經禁止了對可靠來源事實的原創引申及推論的,這些是方針裏面已經寫得明明白白的內容。如果說沒有得到嚴格的遵守,這既是執行力不足的問題,也是編者因為陌生於維基百科方針而經常犯下的錯誤。從這點說,我更希望通過這次討論來普及非原創研究方針的基本原則。再討論出一個限制引申和推論的方針並不必要,而且也與非原創研究方針衝突或重複。--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0年1月29日 (五) 10:01 (UTC)
- 另外,維基百科是一個公開的計劃,用戶提交的內容不可避免地會有不符合方針的部分;對此,我們長久以來的處理模式都是: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因此有人就會質疑說,在問題發現前呢,如果很久沒有發現問題呢?答案是:總有一天會解決的。作為一個折衷的方案,德語維基百科引入了穩定版本這一功能,這樣我們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確保呈現給廣大讀者的內容,是經過受信任維基人審核的。當然這也不是萬能、一勞永逸的辦法。要徹底解決問題,需要讓維基百科自身能形成良性循環,這要求其編者的素質(在遵守既定方針、指引方面)應普遍提高。當然,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白樂兔所提出的問題,我會贊成引入穩定版本功能的。--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0年1月29日 (五) 10:07 (UTC)
- 哎,又要提到一大堆事情。運行穩定版本(給連結:Wikipedia:穩定版本、mw:Extension:FlaggedRevs)需要很多老手;BD、HD吸引大量用戶,導致人手不夠;大陸的C&P習慣都非常嚴重,更不要提對什麼V、NPOV、NOR的遵守了;老手又在社群紛爭中一個個離開;界面不好又導致新手難以轉化為老手;社群紛爭又導致很多老手不願意參加互助客棧的討論和站務工作;管理員還越來越少。所以說像幫助文檔的整理、界面的更新(包括首頁)、冗長提示語句的縮減,都應該早早提上日程。跑題了。--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29日 (五) 13:50 (UTC)
- 百樂兔所說的問題不止是常見,加上方針指引多有覆蓋不全的地方,像WP:VPP第一段正在「寂靜的」討論的劇情羅列問題就是古惑仔漫畫故事簡介第一部 : 猛龍過江之類搞出來的結果。還有很多完全不符合關注度的條目(像什麼「規劃案被退回」、Uto之類)仍然在維基百科充數。我反而覺得這種原創研究和原創總結相對於WP:NOT#INFO來說已經算是小事情了。--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29日 (五) 13:50 (UTC)
- 附議穩定版本。—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3:58 (UTC)
- 穩定版本解決不了問題。做審查的人才是問題。--百楽兎 2010年1月29日 (五) 14:12 (UTC)
- 有比沒有好。—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2月3日 (三) 19:47 (UTC)
- 穩定版本解決不了問題。做審查的人才是問題。--百楽兎 2010年1月29日 (五) 14:12 (UTC)
- 哎,又要提到一大堆事情。運行穩定版本(給連結:Wikipedia:穩定版本、mw:Extension:FlaggedRevs)需要很多老手;BD、HD吸引大量用戶,導致人手不夠;大陸的C&P習慣都非常嚴重,更不要提對什麼V、NPOV、NOR的遵守了;老手又在社群紛爭中一個個離開;界面不好又導致新手難以轉化為老手;社群紛爭又導致很多老手不願意參加互助客棧的討論和站務工作;管理員還越來越少。所以說像幫助文檔的整理、界面的更新(包括首頁)、冗長提示語句的縮減,都應該早早提上日程。跑題了。--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29日 (五) 13:50 (UTC)
- 本討論一言以蔽之,可供查證方針存在一個人謀不臧的弊端就是有心人士賭他提供的來源不會被查證或很難被查證,然後將方針中「維基百科內容的門檻,是可供查證(verifiability),而非真實正確。」這句話推向極端。但問題就在於誰會/能查證他提供的來源?當你不信任他的來源或不信任他的編輯時,只要你查證不了,你就拿他寫的內容沒辦法。--百楽兎 2010年1月29日 (五) 14:12 (UTC)
- 1.任何方針都一樣,要保持自由開放的精神,就必須採用善意推定,其缺點就是容易被有心人利用產生弊端。反之想要嚴格而有效地防弊,便勢必要以惡意推定事前審查等方式,其缺點是進入障礙提高,大眾參與興趣和整體活力降低。譬如自由民主國家的出版法規多規定不須事前送審,除非違法才禁。極權保守國家的出版法常採事前送審,核准才能印刷上市。在不須送審的地方,自然會有爭議性的出版物流入市面,造成毒害人心的事實後才被禁止,但相對地整體的言論與創作較有活力。在須事前送審的地方,國家權力先幫大家把毒草都拔光了,但言論也就趨向單一,創作活動也必然較不活躍。差堪比擬。
- 2.題外話,別說是你不信任的人了,維基百科存在大量翻譯的條目,採用的來源當然是當地的資料,但有多少中文用戶能夠查證德國、法國乃至羅馬尼亞、泰國等地的資料?如果真要計較,那麼中文維基百科也應該排除翻譯的來源。除非──翻譯者確實查證過該來源確實可信。—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話 2010年1月29日 (五) 17:39 (UTC)
- 我覺得關鍵還是眾維基人要懂得自律,這樣才能保有當初自由開放的氣息。另外,掛上來源結果卻是假來源或編輯錯誤解讀在英語版也有,如en:European Continent中關於歐陸有時不涵括歐洲境內所有半島的敘述。--RekishiEJ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8:22 (UTC)
- 其實百樂兔一開始也就說,「可供查證方針流於形式的問題不在於制度,而在於執行」。我覺得方針本身的規定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問題在於錯誤能否被及時發現有效排除。百樂兔發現問題,動手解決,這正是維基人本色,也是不少維基人在做的事。雖然這類問題多得不勝枚舉,倒不必都往惡意去推斷。譬如鴻海那個條目,User:Ksyrie提供的來源報導的是「達富」公司,Ksyrie把它當成富士康子公司了,經在討論區指出後Ksyrie也表示是他看錯,從善意推定角度「把達富誤認為富士康子公司」也不是沒可能。
- 當然採取自由開放、善意推定、事後補救的原則,仍然可以在事後的補救與處分方面去加強。譬如有用戶幾次三番提供明顯造假的來源,或蓄意扭曲來源內容進行原創研究,便應在給予充分提醒之後提報破壞,過去也有資深維基人因為這樣做而遭到封禁的實例。—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話 2010年1月30日 (六) 04:09 (UTC)
- 我覺得關鍵還是眾維基人要懂得自律,這樣才能保有當初自由開放的氣息。另外,掛上來源結果卻是假來源或編輯錯誤解讀在英語版也有,如en:European Continent中關於歐陸有時不涵括歐洲境內所有半島的敘述。--RekishiEJ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8:22 (UTC)
User:Ksyrie在Talk:鴻海科技集團討論完後,將同樣的不實描述轉而寫入廣達電腦條目。樓上有人要善意推定的請繼續善意推定吧。--百楽兎 2010年1月30日 (六) 14:05 (UTC)
- 是的,這位用戶提供的來源不一定符合可靠標準,他也扭曲了引用來源的內容,但若干台資企業在中國大陸對員工採取苛刻管理的議題,也是社會上經常提出來公評之事,而非純然無中生有的偽造題目。也許這位用戶只是想要突顯這個問題,而在編輯技巧上較不純熟。您可以在條目討論頁或者到該用戶的討論頁提示一下方針規定,屢勸不聽則可以加以警告、提報封禁,這些都是既有方針提供維基人防弊用的手段,而您可以利用之執行之。—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話 2010年1月30日 (六) 16:09 (UTC)
- (!)意見,可是有人找麻煩啊。以日本漫畫家的條目為例,有該作者的作品的書名(中文與日文對照),並提供該作者的公式網站於外部連結的段落內,並寫上日文維基的該條目的跨語言連結。還不足以可供查證?至於有時第0段太短?只有作品有名,沒作者的個人資料,我也沒輒。有人可以幫忙寫日文信給各日本漫畫家嗎?請他們多參與各式媒體的專訪,這樣我才有足夠的可供查證的資料去寫他們的簡介。-P1ayer (留言) 2010年1月30日 (六) 18:03 (UTC)
- (:)回應這是關注度問題,與本次討論無關,請另起話題。—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話 2010年1月30日 (六) 19:10 (UTC)
請問下面這樣的是否符合可供查證?
- 據《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
- Wired網站引述匿名消息人士稱,
- 據與谷歌關係密切的人士透露,
- 據不願透露姓名者稱
-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
- 有數據顯示
- 相關部門稱
- 有關專家稱
- 據調查
- 據稱
- 據`%~&!
—Humorright (留言) 2010年2月3日 (三) 00:38 (UTC)
- 那不就是偽基的據氏家族麼,先掛上來源請求,1個月內沒改善就刪掉字句-Mys 721tx(留言)-U18協會招人了 2010年2月4日 (四) 00:17 (UTC)
- 1、2、5、6、9掛請求來源(哪篇報導、何項研究、什麼公司調查,由來源對內容負責),3、4、7、8、10、11直接刪除,謠言與不可靠的第一手來源都不收。(Wikipedia:非原創研究)—RalfX(議) 2010年2月8日 (一) 05:01 (UTC)
- 「匿名知情人士」是否存在,除了當事人,誰也說不清楚,萬一是捏造出來的,諸位又用這樣的來源編寫條目,可就危險了,大家最好引用「具名知情人士」的話,小心「匿名知情人士」—Humorright (留言) 2010年2月11日 (四) 03:50 (UTC)
恐嚇?
User talk:阿pp#巡查條目時請務必檢查是否侵犯版權,後面那句—Liangent (留言) 2010年2月11日 (四) 14:13 (UTC)
- 我這麼說是為了讓他知道不仔細檢查是否侵權的後果。--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2月11日 (四) 14:17 (UTC)
繁體,簡體二公版是何時去除的?
現在上面只剩下「大陸簡體」、「馬新簡體」等四轉換是咋回事?簡繁二公版那裏去了?記得有過共識,認為中文使用者不單是大陸新馬港澳台灣地區,要其他地區的人從四大地域用詞則一是很不禮貌,不文明的行為;而且限制各地區的人一定得使用簡體或繁體也是很霸道,不正確的行為,是以後來重新設了只轉換簡繁的二公版讓人使用。
簡繁二公版現在是否去除了?去除時有經過任何討論投票嗎?--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10日 (四) 16:26 (UTC)
- 已經過討論,若需要其他書體標籤請到參數設置自行開啟。—Chief.Wei 2009年12月11日 (五) 06:06 (UTC)
- 我覺得這麼做不合適。默認顯示繁簡公版,如果有需要再自己開地區語言參數比較好。--Gilgalad 2009年12月11日 (五) 06:09 (UTC)
- 當時的討論在VPT--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11日 (五) 06:13 (UTC)
- 什麼月份?我找不到。--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11日 (五) 14:29 (UTC)
- 當時的討論在VPT--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11日 (五) 06:13 (UTC)
- 我覺得這麼做不合適。默認顯示繁簡公版,如果有需要再自己開地區語言參數比較好。--Gilgalad 2009年12月11日 (五) 06:09 (UTC)
現在只顯示上面四種地域用詞標籤有以下問題:
- 全世界中文使用者不單是來自上述地區,其他地區或者也有本身的地域用詞,要這些人四則一是很不禮貌的,並且可能會令他們覺得被歧視,這是違反正式方針維基百科:文明中「任何人數居多的群體都保證不會侵害其他的個體」之規定的。
- 要知道,大陸新馬用戶也有用繁體的,亦不能排除港台人使用簡體的權力,現在上面四種地域用詞標籤把來自什麼地區的人,用什麼字體規定得死死的,這不是號稱「自由」的維基百科應該做的事。
- 在設立地區用詞轉換標籤時,就有人質疑「台灣正體」這名稱是否太政治化?「大陸簡體」、「港澳繁體」及「馬新簡體」等是否有原創研究的嫌疑?當時的討論並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不了了之,現在上面只顯示四標籤,讓這問題又顯現出來。大家試想想,除了中文維基,其他地方有看到「台灣正體」、「港澳繁體」及「馬新簡體」這種名稱嗎?這種名稱適合標榜避免原創研究的維基嗎?這是很有問題的。
- 中文維基標榜「避免地域中心」,現在這麼重視地域用詞,只有四大地域用詞讓人選擇,會否與中文維基的形象,主旨格格不入?
所以,當時在維基百科:關於改革字體、地區詞轉換功能的調查討論後,取得了建立簡繁公版的共識,雖然沒有辦法完全解決問題,但至少沖淡了上述影響,在表面上減低了中文維基「地域中心思維」泛濫的形象,讓問題可以先存而不論,以後解決。現在去除簡繁公版,上述問題又再顯現。
我贊同「顯示繁簡公版,如果有需要再自己開地區語言參數」,這是比較正確的做法。當然,我是經歷過當年討論,或者該說是「論戰」的,若某些人的看法還是如同當年沒改變,反對這看法的力量不會小。不希望看到不講道理、扭曲事實的現象再發生。--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11日 (五) 14:29 (UTC)
- 最重要是頁頂為什麼沒有了不轉換的選擇。某生 (留言) 2009年12月12日 (六) 08:23 (UTC)
之前的討論見Wikipedia:互助客棧/技術/存檔/2009年12月#簡化下中文轉換的標籤。並未直接從源碼中去除(因此依然支持),而是通過CSS隱藏了前面三者。--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12日 (六) 08:35 (UTC)
- 討論中有人建議保留不轉換。某生 (留言) 2009年12月12日 (六) 17:02 (UTC)
- 我覺得「隱藏」的做法不太好,因為沒有提示,隱藏對很多人來說就等於是去掉了繁簡公版和不轉換,比如我就一直沒找到在哪裏開這些隱藏的功能。既然現在字形的轉換表和用詞的轉換表是分開的(如果我沒理解錯),能不能用兩個下拉菜單實現真實事求是所說的任意字形+任意用詞轉換的功能?例如:
简体中文 大陆地区用词 传统中文 v 台湾地区用词 v 不转换字形 港澳地区用词 马新地区用词 不转换用词
- 這樣還避免了「台灣正體」這個名稱的原創且疑似不中立問題。--Gilgalad 2009年12月12日 (六) 15:24 (UTC)
- (1) 贊成分開字形跟用詞兩者,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提議。 (2) 不過所謂「原創」和「不中立」嘛 …… 記憶所及,是台灣官方先發明「繁體中文」這個詞語,後來 Mozilla Firefox 才有「傳統中文」一詞的。誠然「繁體中文」一詞不中立,亦儘管我喜歡「傳統中文」這個稱呼多一些,但中國大陸貶稱傳統字體為「繁體」,來褒揚其「原創」的「簡體」,又何嘗中立?The suffocated (留言) 2010年2月12日 (五) 12:02 (UTC)
維基百科已經是全球互聯網站中最能夠照顧不同中文使用者習慣的網站了,很多網站只是簡單地分為「中文(簡體)」和「中文(繁體)」兩種,更體貼的網站(例如Facebook)亦只分為「中文(簡體)」、「中文(香港)」和「中文(台灣)」三種而已。我覺得海外中文讀者應該已經習慣上述的二分法或三分法,不需要再搞甚麼「簡體台灣用詞」、「繁體混合用詞」(即「繁體公版」)這樣花巧了。—Hargau (留言) 2009年12月12日 (六) 15:46 (UTC)
- 維基有本身的宗旨,現在的問題就是上述轉換有違背這些宗旨的地方,上面我已經提出幾點了,不是習慣與否的問題。
- 簡繁公版有「混合用詞」是因為建立之後沒有人進一步跟進,改進,其實我的想法是,簡繁公版應該嚴格執行維基百科:命名常規,在全球範圍統一用詞,至於地區用詞轉換,就自行找出該區域用詞的命名,再轉換好了。其實現在命名常規方針也很有問題,有前後矛盾,不接駁的現象,也需要整理,這又是一個有人必須跟進的工作。--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13日 (日) 05:33 (UTC)
- 本人意見和Hargau一樣。繁簡兩公版可以由用戶自己設置是否顯示。--玖巧仔@留言 2009年12月13日 (日) 12:36 (UTC)
- 自己設置無法解決我所說的問題,討論要說出理由吧?不能夠只表態而已,又不是投票。--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18日 (五) 11:47 (UTC)
- 本人意見和Hargau一樣。繁簡兩公版可以由用戶自己設置是否顯示。--玖巧仔@留言 2009年12月13日 (日) 12:36 (UTC)
建議先恢復有不轉換,簡繁公版的原狀,再另進行討論
Wikipedia:互助客棧/技術/存檔/2009年12月#簡化下中文轉換的標籤的討論並沒有涉及我上面所說的問題,而且當時的討論很不全面,不夠深入,執行的也有點奇怪,連有人建議要保留不轉換也去除了,我認為應該先恢復原狀,再另行討論,支持恢復原狀的請在下面表態。--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13日 (日) 05:33 (UTC)
- (+)支持維基必須維護自己的宗旨,理由見上。--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13日 (日) 05:33 (UTC)
有時候在VPT開討論就是開了沒人去看,當作符合共識(不一定這個)執行了又會有人出來有意見。--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13日 (日) 05:52 (UTC)
- 所以說儘可能的公告周知程序是必要的。有修改權限者往往偷懶貪快,不是先斬後奏就是速審速決,老是想要省略一些程序;沒權限者往往提案不被理睬,搞投票又被指責「投票不能代替討論」或遭質疑投票有瑕疵。很多時候我對有權限者的「暴走」是睜隻眼閉隻眼,但其實有權限者已有濫權之嫌(我未必指或單指本案),請有權限者「有空」時「小小地」反省一下。--百楽兎 2009年12月13日 (日) 07:11 (UTC)
- 不貪快也沒人看。有人看到「技術」就怕--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13日 (日) 09:39 (UTC)
- 他們看不看是他們的事,重要的是盡到公告周知的義務。--百楽兎 2009年12月13日 (日) 12:27 (UTC)
- 不貪快也沒人看。有人看到「技術」就怕--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13日 (日) 09:39 (UTC)
- 不理睬很正常,我的提案也經常沒人理。說來說去,還是參與者太少,沒有那麼多人有那麼多的精力去做那麼多的事情—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2月13日 (日) 12:39 (UTC)
- 針對上述事情,我認為在互助客棧討論已經算是盡到公告周知的義務了。而且討論時間也足夠長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2月13日 (日) 12:43 (UTC)
- 前一次的討論確實已算共識,雖然執行有點出入,連不轉換也去除了,現在只是指出前一次共識的不足,要求另獲得「先恢復原狀,另行討論」的共識而已。--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14日 (一) 16:43 (UTC)
- 針對上述事情,我認為在互助客棧討論已經算是盡到公告周知的義務了。而且討論時間也足夠長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2月13日 (日) 12:43 (UTC)
- 我一般不看客棧/技術的討論,首先是出於對技術站務的信任,另外也是因為自己沒有解決技術問題的能力,但是繁簡轉換在中文維基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現在既然有意見認為隱藏繁簡公版不妥,把這個話題重新拿出來討論一下也是很應當的。--Gilgalad 2009年12月13日 (日) 16:24 (UTC)
- 目前簡繁公版的做法是完全不處理用詞上的轉換,而只處理用字上的轉換:這同真實事求是兄的「統一用詞」目的並不相同。因此,目前的簡繁公版是有可能在同一篇條目中同時出現「布什」、「布殊」、「布希」三個詞的——甚至在同一個句子中也會同時出現。實際地說,簡繁公版已退化為後四種地區詞轉換的基礎轉換(並且我們之前為分割簡繁轉換與地區詞轉換所作的所有努力也是這個目的),展示給讀者反而會徒增混淆。因此,如若希望恢復簡繁公版的默認顯示,個人以為應先行討論在中文維基百科統一用詞的可能性——畢竟這不僅涉及條目正文的用詞,還會波及條目命名的地區詞先到先得原則——因為如若要統一用詞,則必須考慮條目用詞在世界範圍里中文可靠文獻中的絕對普遍性,而不僅是在某個地區里中文可靠文獻中的相對普遍性:其中的結果,恐怕是大量以港台用詞命名的條目會被移動到大陸用詞,以我目前對中文維基百科社群主流意見的了解,實現這點的可能性很小。--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14日 (一) 16:02 (UTC)
- 這就需要某些人的讓步了,畢竟已經有了「地區用詞分頁」,這些人可以看到本身的地區用詞,而據我所觀察,他們不會使用公版,是以公版及原版使用何命名從實際上來說並不會影響他們什麼,我認為他們是可以且應該讓步的,爭原版的命名完全沒有實際意義。--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14日 (一) 16:54 (UTC)
- (+)同意恢復。有時Cookie崩潰後上wiki,自動彈出台灣繁體讓我這個習慣大陸簡體字及用詞的wikier很不適應。原本的「不轉換」其實很好,恢復這功能又不會多佔用伺服器多少資源,我真搞不懂為啥提出取消這功能的提案這麼快通過而恢復這功能的提案現在好像還在擱置的樣子…… --Алексеевски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0年1月15日 (五) 04:47 (UTC)
- 你的這個問題(✓)已修復於r60272。--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0年1月15日 (五) 10:15 (UTC)
關於簡繁公版的介紹及設想
「簡繁公版」簡單來說其實就是「全球中文維基人可共同使用的版本」,這並非什麼首創、獨創,其他語種維基使用的就是「全球公版」,例如英文維基並沒有分「美式、英式、澳式英語」等區域用詞分版,而是大家共同使用一個版本,用詞的選擇就依照方針決定。
中文維基是屬於全球中文使用者的,現在只顯現四種「地區用詞版本」,令中文維基從服務全球變成只服務大陸馬新台港澳等地,非常的不妥當,這就是為何必須保有「簡繁公版」這「全球共用版」的原因,即使中文維基將來增加更多的地區用詞版,也遠遠無法包括全球使用者,中文維基應永遠設有「簡繁公版」。
中文維基本來是只有簡、繁二版的,但後來被分成四種「純地區用詞版本」,簡、繁二版有一段時期不存在,後來技術問題解決,再設立了簡繁公版,但由於沒有人進一步跟進,結果簡繁公版內的用詞混亂,缺乏人使用,需要改良。
我對簡繁公版的設想是這樣的:
- 二版只轉換字體,不轉換用詞。
- 用詞的選擇完全依照命名常規的規定,從全球範圍選擇適當的用詞,就如其他語種維基所做的一樣。但中文維基的命名常規內容矛盾混亂,需要先討論整理才能使用。
大家對簡繁公版有何看法設想,歡迎提出。--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14日 (一) 16:43 (UTC)
- 「只轉換字體,不轉換用詞」,現在的「繁體」和「簡體」轉換已經做到。「用詞的選擇」指什麼?這似乎和第一點「不轉換用詞」矛盾,是否僅僅指條目命名而不涉及正文中的用詞?--Gilgalad 2009年12月14日 (一) 16:58 (UTC)
- 包括條目命名和條目內的詞,這是必須的,因為全球同一事物的中文詞不少,一條目內若用詞不統一將難以閱讀。--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16日 (三) 16:16 (UTC)
- 命名常規中也寫入了先到先得原則,請明確您的方案是要:
- 繼續實施條目命名先到先得原則,而先到先得的地區用詞必須分別符合在當地最常使用的原則(當前做法);還是:
- 修改現行命名常規,廢除先到先得原則,完全採用最常使用原則。
- 我個人的理解是,真實事求是兄是希望廢除先到先得原則,在條目命名、源內容用詞的選擇上完全遵循(世界範圍里中文可靠文獻中)最常使用原則;同時,通過四種地區詞轉換來將被選定的用詞(亦即前述最常使用的用詞)轉換為地區用詞。望明示。然而,我依然認為,先到先得是中文維基百科由於兩岸三地文化差異而不得已作出的妥協,這一妥協在避免中文維基百科分裂為簡繁兩個獨立站點,甚至分裂為四個地區用詞獨立站點方面,是值得的。因此,儘管我個人認為完全遵循最常使用原則的確是最美好的辦法,但這最美好的辦法在中文維基可能並不實際。--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14日 (一) 19:32 (UTC)
- Hard link有什麼困難?--Liangent (留言) 2009年12月15日 (二) 07:18 (UTC)
- 這些其實可以放到將來整理「命名常規」時才討論。有沒有「先到先得」,對公版的影響只是完不完美而已,並不影響公版的成立。我的看法是,既然是「全球公版」,自然是選擇不容易混淆的詞,若選出小部分人才能接受的詞並不適合公版。而「先到先得」顯然是無法選出不容易混淆的詞的,這點很清楚。
- 想要說的是,既然某些人已經有本身的「地區用詞頁面」,應該滿足了,原版如何命名那些人看到的都是相同的頁面,這些人爭命名完全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再爭就「太超過」了,為了中文維基,這些人應該要讓步。這在將來討論「命名常規」時,可以請教他們爭的真實原因何在?有何意義?--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16日 (三) 16:16 (UTC)
- 中文發展到今天有其特殊性,英文維基不區分各地用語是因為各地差異很小,而中文的兩岸用語差異則非常之大,這主要體現在IT等科學領域以及各文化產品和人名的譯名上。因此,創造所謂「簡繁公版」的設想恐怕是毫無可行性的。—Chief.Wei 2009年12月15日 (二) 08:59 (UTC)
- 問題在於現有四個地區用詞轉換無法包括全球使用者,若不建立公版請問如何解決?你能提出其他方法嗎?而且據我所知似乎這種「不包括全球」的現像只在中文維基存在,其他語種維基都是包括全球的,你不覺得中文維基這種不包括全球的做法很怪異嗎?不包括全球還能叫維基嗎?還有,請不要在沒有查證的情況下隨意論定,什麼「英文維基不區分各地用語是因為各地差異很小」,你有真正去了解過嗎?
- 話說回來,為何中文維基會出現地區用詞轉換,而非其它語種,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16日 (三) 16:16 (UTC)
若設立了簡繁公版,依照命名常規統一了原版用詞,應該也可以減少各地區用詞頁面轉換的混亂,這是技術上的好處。--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16日 (三) 16:57 (UTC)
- 也許英語同樣存在着很大的用語差異,但至少不會出現中文裏同一個IT術語、同一個外國人或同一部電影在各地名稱大相逕庭的情況。在下承認並沒有了解過英語的用語差異,但對於目前中文存在的用語差異的困境卻是察知頗深。中文出現這樣的問題有其歷史和政治的特殊原因,但如今木已成舟,語言的一大特點就是約定俗成,減少用詞混亂只是您在技術上的一廂情願,而在事實上卻註定寸步難行。
- 另一方面,目前的四個地區標籤看似無法包括全球使用者,但實際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中文使用者的用詞習慣都至少與陸、港、台、新中的某一個地區趨同,而完全不解決用詞轉換問題的簡繁體二標籤反倒易叫人無所適從。—Chief.Wei 2009年12月17日 (四) 07:13 (UTC)
- 你可能有誤會,我是要建立公版,但沒有要求去除地區標籤,是共存。至於「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中文使用者的用詞習慣都至少與陸、港、台、新中的某一個地區趨同」不能隨意下定論,而現在的標籤除了不包括其他地區中文使用者外,也不包括使用繁體的大陸新馬人,不包括全球是肯定的了。也沒有必要去建大陸繁體、新馬繁體以及更多的地區標籤,建立簡繁公版就可以。
- 公版與地區版是可以共存的,技術上沒有問題,雖然我個人認為中文維基和其他語種的維基一樣不需要地區標籤,但了解這是難以取得共識的,多人難以接受。
- 至於上面我說的技術好處,可能你沒看清楚,不是要消除地區用詞頁面,而是「統一了原版用詞後,可以減少用詞頁面轉換的混亂」,若原版,即編寫頁面有不同用詞,則比較容易出現轉換混亂,用詞統一會減少這種狀況出現,會減少轉換的負擔。
- 英美語的差異可看這裏,英文的種類也不少,還有加拿大英文、南非英文什麼的,可以到英文維基了解。--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18日 (五) 11:44 (UTC)
網上找到的幾篇關於各地區華文的文章,印尼華語的包容性、泰國華語同普通話的詞彙差異,泰國華語的差異都可寫論文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中文使用者的用詞習慣都至少與陸、港、台、新中的某一個地區趨同」的說法顯然缺乏研究,站不住腳。
現在中文維基的四個標籤無法包括全球中文使用者,其他語種的維基都包括全球,只有中文維基不是「全球維基」,是個「地域百科」,公版必須建立,否則太可笑了。-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18日 (五) 12:28 (UTC)
- 「地域百科」?好,對,地域,把所有華語區以外的東西都刪了吧。--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12月18日 (五) 12:37 (UTC)
- 不是那個地域百科,此「地域百科」之意是指「屬於部分地域中文使用者的百科」,反正現在沒有屬於全球使用者的中文維基就是了。--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18日 (五) 14:53 (UTC)
大家對公版還有不了解之處嗎?還是有人有除了簡繁公版之外,解決現今「不包含全球使用者」的方法,都歡迎提出來。
這是很簡單的討論,若反對者提不出任何站得住腳的理由,就沒有必要去到投票了,討論就達成共識了,支持建立簡繁公版的人請多少表態一下,加強共識。--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19日 (六) 14:10 (UTC)
- 我只能說這個願望很美好,但不實際。所以說我也不表示支持還是反對,權當中立吧。然而,我覺得涉及28萬條目命名的事不能算小事,雖然不必經過投票,但仍然必須要有相當的共識才行。試問有多少維基人是支持改變「先到先得」原則的?--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19日 (六) 14:40 (UTC)
- 在有用詞轉換的情況下,是否先到先得已經不再重要,因為條目標題顯示的內容和條目的實際命名已經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我覺得「先到先得」並不是不能碰的高壓線。另外,如果公版僅僅是增加一個(或者兩個)用詞轉換表,那麼並不需要改變條目的實際命名。--Gilgalad 2009年12月19日 (六) 15:12 (UTC)
- 那我再問下,公版的建立會否導致條目被移動到世界範圍內中文可靠來源中的最常見命名?--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19日 (六) 15:17 (UTC)
- 這涉及到公版的地位問題。我把公版看作和當前的四個地區轉換平行的一個新用詞轉換,如果現行用詞轉換機制沒有帶來條目命名移動的問題,那麼建立公版也不會發生你說的這種情況,因為僅僅是新加了一個詞彙轉換表而已。--Gilgalad 2009年12月19日 (六) 15:31 (UTC)
- 這要靠真實事求是君來解答了。另外這事忙不得,後台的字詞轉換現在是屏蔽了zh-hans和zh-hant的詞語轉換功能的,如果要開簡繁公版還得改後台(雖然我有權限改代碼,但依然要等伺服器更新)。--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19日 (六) 15:38 (UTC)
- 最大的問題是公版怎麼選詞。。。--Gilgalad 2009年12月20日 (日) 03:23 (UTC)
- 世界範圍內中文可靠來源中最常見的名稱。(因此可以通過Google新聞、學術、圖書搜索來驗證)--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20日 (日) 04:53 (UTC)
- 我還有個問題。如果建立繁簡公版,需要新建哪些轉換表?分組轉換是否也要建立公版轉換表?--Gilgalad 2009年12月20日 (日) 17:17 (UTC)
- 不用建新的轉換表,MediaWiki原生的轉換表依然分別執行其各自的繁簡轉換和地區詞轉換的轉換職能;只需要在MediaWiki:Conversiontable/zh-hans和MediaWiki:Conversiontable/zh-hant中(由社群決定)允許添加詞類轉換,並且修改MediaWiki的轉換程序,恢復zh-hans和zh-hant被屏蔽的部分功能即可;屏蔽取消後,現有的組轉換就可以直接從技術上支持「繁簡公版」——當然,轉換規則還是得靠人來寫。但總之,這些操作都不會觸及MediaWiki的原生轉換表。--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20日 (日) 17:47 (UTC)
- 我還有個問題。如果建立繁簡公版,需要新建哪些轉換表?分組轉換是否也要建立公版轉換表?--Gilgalad 2009年12月20日 (日) 17:17 (UTC)
- 世界範圍內中文可靠來源中最常見的名稱。(因此可以通過Google新聞、學術、圖書搜索來驗證)--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20日 (日) 04:53 (UTC)
- 最大的問題是公版怎麼選詞。。。--Gilgalad 2009年12月20日 (日) 03:23 (UTC)
- 這要靠真實事求是君來解答了。另外這事忙不得,後台的字詞轉換現在是屏蔽了zh-hans和zh-hant的詞語轉換功能的,如果要開簡繁公版還得改後台(雖然我有權限改代碼,但依然要等伺服器更新)。--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19日 (六) 15:38 (UTC)
- 這涉及到公版的地位問題。我把公版看作和當前的四個地區轉換平行的一個新用詞轉換,如果現行用詞轉換機制沒有帶來條目命名移動的問題,那麼建立公版也不會發生你說的這種情況,因為僅僅是新加了一個詞彙轉換表而已。--Gilgalad 2009年12月19日 (六) 15:31 (UTC)
- 那我再問下,公版的建立會否導致條目被移動到世界範圍內中文可靠來源中的最常見命名?--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19日 (六) 15:17 (UTC)
- 在有用詞轉換的情況下,是否先到先得已經不再重要,因為條目標題顯示的內容和條目的實際命名已經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我覺得「先到先得」並不是不能碰的高壓線。另外,如果公版僅僅是增加一個(或者兩個)用詞轉換表,那麼並不需要改變條目的實際命名。--Gilgalad 2009年12月19日 (六) 15:12 (UTC)
如果要推行簡體公版及繁體公版,混合用詞(即現行的安排)是無可避免的,正如英文維基的條目也混合英式、美式及其他地方的英文一樣。因為如果以「最常見名稱」為準,因為中國大陸的人口佔壓倒性的優勢,得出來的公版只會是「大陸簡體」和「大陸繁體」。 -- Kevinhksouth (Talk) 2009年12月20日 (日) 05:04 (UTC)
- 並不是以絕對人數的多少來作比較的,而是按在可靠來源中出現的次數來比較的。後者更有操作性,也是英文維基百科現行的判斷方法。--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20日 (日) 05:50 (UTC)
- 如果打算建立繁簡公版,那麼英文維基百科還有一些做法值得借鑑:
- 命名約定方面:
- 外國的人或事物的音譯應遵從已確立的系統化音譯規範,如漢語拼音(如Beijing),但約定俗成更加優先,即使其並不系統化(如Chiang Kai-shek),參見WP:UE。
- 條目標題通常應選擇(作為條目主題的)人或事物的最常見英語名稱。實際操作上應沿襲可靠來源中的用法,譬如可以沿襲作為條目參考文獻之來源的用法。這意味着選作條目標題的最常見名稱既不能粗俗(vulgar)也不能迂腐(pedantic)。參見WP:COMMONNAME。
- 在英語常見用法與當地用法的存在差異時,通常還是採用英語常見的用法(如Normandy、Germany或Mount Everest),但也要在條目首行中註明別稱(如Beijing條目應提及該城市還被稱作Peking,同時這兩個名稱都來源於中文名稱「北京」)。參見WP:UEIA
- 在因各種因素導致用詞不統一時(如美國報紙通常將都靈稱作Torino,但其他地區的卻稱作Turin),應使用讓查詢條目的讀者最不感到奇怪的用詞。Google測試並不可靠,但可以拿來說明任一用語在英語中都不佔主導地位。如果兩個用詞的數量基本上勢均力敵(如1803比1030),那麼就可以說用詞存在不統一現象。在發生爭議時,搜索結果亦應被考慮,但相比不可靠來源(如論壇的貼文、郵件列表等)而言,可靠來源應被給予更高的權重。
此外,維基百科不是水晶球,不能預言某個用詞將被使用而使用之,而應考慮哪些用詞已被使用且為讀者所熟悉。如果Torino的用法相對Turin來說後來居上,那麼就應該遵循這種改變;但在改變發生之前我們不應作出任何結論。
對於那些完全勢均力敵的用詞,且沒有其他指引可加以規範的,請把條目的命名保持為最後一個穩定用法。如果無法確知條目命名是否穩定,則採用條目結束小作品狀態時的第一位主要貢獻者所使用之名稱。參見WP:ENGLISH#Divided_usage(這一部分因為對目前的現狀很有參考價值,因此幾乎是全譯)。
- 格式手冊方面:(同樣很具有參考價值,故全譯)
- 各地英語的使用(WP:ENGVAR)。英語維基百科並不偏好任何一種主要的英語變體。沒有哪一種變體要比其他的變體更為正確。編者應該認識到英語的這種變體是表象的。按照下述四個指引可以避免拼寫和語法帶來的文化衝突。
- 在條目中保持一致:每篇條目都應保持使用相同的拼寫、語法及標點符號的使用約定。例如,不能在同一篇條目中出現center和centre、color和colour、劃線和間隔短劃線這樣的不同寫法。例外有:
引文(保持使用原始的變體;但劃線、省略號、撇號、引號這些標點符號的使用應於外圍條目一致);
專有名詞(使用原始的拼寫,例如美國國防部為「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澳大利亞國防部為「Australian Defence Force」);
書名(同樣使用原始的拼寫——如果多個版本標題的拼寫不一致,則採用參考的那個版本);
對英語變體的明確比較。 - 當地主題使用當地用語:當條目的主題與特定英語國家有強烈關聯時,應使用當地用語,例如:托爾金的《指環王》(英國英語)、美國內戰(美國英語)、歐洲聯盟的機構(英國英語或愛爾蘭英語)、澳大利亞國防軍(澳大利亞英語)、溫哥華(加拿大英語)。
這種做法可以避免條目被以和最主要讀者習慣不符的方式書寫。例如,澳大利亞讀者不會因為澳大利亞國防軍中的美國化描寫而閱讀困難;美國讀者也不會在美國內戰條目中找到英國英語的專有用語。
在傳記和評論性的條目中,最好的做法應是使用主角自己使用的英語變體(假若他/她有明確的偏好時),特別是那些引用了作家著作的條目。例如,應避免使用美國英語來評價托爾金的英式英語作品。
然而,這一指引並不能用作宣稱擁有某類條目的國家所有權。 - 保持已有的變體:如果在條目已經形成了主要使用某一變體的趨勢,那麼整篇條目都應符合這一變體,除非有以主題的強烈國家屬性改變該變體的理由。在條目撰寫的初期,應採用第一位主要貢獻者選擇的變體。當條目結束小作品狀態後,如果仍未顯示出使用何種變體的跡象,那麼第一個作出編輯讓條目出現此等跡象的人,將被等同為條目的第一位主要貢獻者,進而採取他/她的用法。
- 共同的用法:維基百科會試圖找出在所有英語變體中均常見的用法。
1. 廣為使用的詞彙要比分佈不那麼廣泛的詞彙更加優先,特別是作為條目的名稱時。例如,fixed-wing aircraft(固定翼機)要比英式英語的「fixed-wing aeroplane」和美式英語的「fixed-wing airplane」更加優先。
2. 如果某一變體成為了條目的標題,那麼也應通過重定向來容納其他變體,例如Artefact和Artifact(人工製品、手工藝品),以使所有變體都能通過搜索和連結找到。
3. 在某些英語變體中不常見、或者有不同意義的詞彙,應迴避使用以避免混淆。堅持單一詞彙或單一用法為唯一正確選項的做法,並不符合國際性百科全書的目的。
4. 優先使用無歧義的詞或短語,而不是使用那些由於國別差異而模稜兩可的詞或短語。例如,使用alternative route或者是other route(另一條路線)而不是alternate route,因為alternate在英式英語中可能只有「alternating」(交替)的意義。
- 在條目中保持一致:每篇條目都應保持使用相同的拼寫、語法及標點符號的使用約定。例如,不能在同一篇條目中出現center和centre、color和colour、劃線和間隔短劃線這樣的不同寫法。例外有:
- 各地英語的使用(WP:ENGVAR)。英語維基百科並不偏好任何一種主要的英語變體。沒有哪一種變體要比其他的變體更為正確。編者應該認識到英語的這種變體是表象的。按照下述四個指引可以避免拼寫和語法帶來的文化衝突。
- 以上。--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20日 (日) 19:31 (UTC)
- 灰菇辛苦。英文維基的規定主要是為了在單個頁面內保持用詞風格的一致,而zhwp這裏因為存在轉換系統,所以編輯和顯示實際上是分離的。那麼有個問題:在中文維基,我們應該在編輯層面還是顯示層面(通過用詞轉換)保持條目用詞風格的一致?或者,在這兩種方法之間能不能找到一個平衡點?--Gilgalad 2009年12月20日 (日) 20:32 (UTC)
- 有兩個方向可以考慮:其一,如果在頁面的編輯中統一用詞,那麼將方便後來的編者使用相同的用詞,同時也不會讓字詞轉換規則寫得太複雜;缺點是初期整理舊有條目時會非常麻煩。其二,如果只在頁面的顯示中統一用詞,那麼優點就是此條規定實施後幾乎不會導致任何條目的內容發生大的變動,而只會變動轉換表;但缺點也顯而易見,這將讓轉換表更加不易維護,其維護成本和技術門檻都將變得更高。因此,我目前的考慮是,假若這個提議能通過的話,那在初期應採取第二種方法,然後逐步過渡到第一種方法,這樣比較折衷且平緩。其實回頭看來,如果真能參照英文維基百科對語言變體的處理規則,而形成中文維基百科自有的簡繁公版,那麼這一公版的實用性應比另四種地區詞版本的實用性強:它不僅可以自然地依靠常用原則(而不是人為地對用詞作出選擇)減少不同地區用語的差異,也會兼顧到當地的用詞習慣:但正如其中的一句話一樣,「堅持單一詞彙或單一用法為唯一正確選項的做法,並不符合國際性百科全書的目的」。--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21日 (一) 04:39 (UTC)
- 最終在頁面編輯中統一用詞,理論上很好,但是我擔心一旦實行這樣的規定最終無可避免地要面對是否在頁面編輯里統一繁簡體的問題,這樣的爆炸性問題還是儘量繞着走比較好。我比較願意把譯名的差異看作一個動態的歷史過程,中文維基沒必要也沒可能走在這樣一個歷史過程的前面。一般看來,中文環境內每出現一些新的舶來詞,即使在相對獨立的各個中文地區內部都經常會有多個譯名。隨着時間的選擇,這些舶來詞慢慢會積澱出一個廣為接受的譯名並且進而被固定成為「標準」。所以,我認為轉換表只應該處理那些在各地區內部已經基本完成標準化的譯詞,對於那些沒有走到這一步,因而(即使在各地區內部)還存在多個譯名的情況,就按照你說的第一種方法,依靠常用原則來處理。兩種方法互為補充,也許是比較合適的辦法。--Gilgalad 2009年12月21日 (一) 05:19 (UTC)
- 在單一頁面統一用詞並不意味着統一繁簡體,繁簡體只是字形上的區別,應該通過繁簡轉換來解決。--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21日 (一) 05:30 (UTC)
- 兩個方向結合起來比較好。--Gilgalad 2009年12月21日 (一) 05:45 (UTC)
- 我也是這麼考慮的,但要怎樣結合,且哪些條目適用哪一個方向,這個問題尚需討論。--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21日 (一) 06:04 (UTC)
- 現在參加討論的人太少。--Gilgalad 2009年12月21日 (一) 06:07 (UTC)
- 我也是這麼考慮的,但要怎樣結合,且哪些條目適用哪一個方向,這個問題尚需討論。--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21日 (一) 06:04 (UTC)
- 兩個方向結合起來比較好。--Gilgalad 2009年12月21日 (一) 05:45 (UTC)
- 在單一頁面統一用詞並不意味着統一繁簡體,繁簡體只是字形上的區別,應該通過繁簡轉換來解決。--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21日 (一) 05:30 (UTC)
- 最終在頁面編輯中統一用詞,理論上很好,但是我擔心一旦實行這樣的規定最終無可避免地要面對是否在頁面編輯里統一繁簡體的問題,這樣的爆炸性問題還是儘量繞着走比較好。我比較願意把譯名的差異看作一個動態的歷史過程,中文維基沒必要也沒可能走在這樣一個歷史過程的前面。一般看來,中文環境內每出現一些新的舶來詞,即使在相對獨立的各個中文地區內部都經常會有多個譯名。隨着時間的選擇,這些舶來詞慢慢會積澱出一個廣為接受的譯名並且進而被固定成為「標準」。所以,我認為轉換表只應該處理那些在各地區內部已經基本完成標準化的譯詞,對於那些沒有走到這一步,因而(即使在各地區內部)還存在多個譯名的情況,就按照你說的第一種方法,依靠常用原則來處理。兩種方法互為補充,也許是比較合適的辦法。--Gilgalad 2009年12月21日 (一) 05:19 (UTC)
- 有兩個方向可以考慮:其一,如果在頁面的編輯中統一用詞,那麼將方便後來的編者使用相同的用詞,同時也不會讓字詞轉換規則寫得太複雜;缺點是初期整理舊有條目時會非常麻煩。其二,如果只在頁面的顯示中統一用詞,那麼優點就是此條規定實施後幾乎不會導致任何條目的內容發生大的變動,而只會變動轉換表;但缺點也顯而易見,這將讓轉換表更加不易維護,其維護成本和技術門檻都將變得更高。因此,我目前的考慮是,假若這個提議能通過的話,那在初期應採取第二種方法,然後逐步過渡到第一種方法,這樣比較折衷且平緩。其實回頭看來,如果真能參照英文維基百科對語言變體的處理規則,而形成中文維基百科自有的簡繁公版,那麼這一公版的實用性應比另四種地區詞版本的實用性強:它不僅可以自然地依靠常用原則(而不是人為地對用詞作出選擇)減少不同地區用語的差異,也會兼顧到當地的用詞習慣:但正如其中的一句話一樣,「堅持單一詞彙或單一用法為唯一正確選項的做法,並不符合國際性百科全書的目的」。--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21日 (一) 04:39 (UTC)
- 灰菇辛苦。英文維基的規定主要是為了在單個頁面內保持用詞風格的一致,而zhwp這裏因為存在轉換系統,所以編輯和顯示實際上是分離的。那麼有個問題:在中文維基,我們應該在編輯層面還是顯示層面(通過用詞轉換)保持條目用詞風格的一致?或者,在這兩種方法之間能不能找到一個平衡點?--Gilgalad 2009年12月20日 (日) 20:32 (UTC)
- (&)建議:可以參照一些條目比賽(例如:WP:條目比賽和WP:動員令)的形式來進行轉換表的維護,包括製作轉換表和把轉換表增加到條目中。也可以找人合作完成,如可以分別在港澳、台灣、大陸、新馬地區找1-2個人,把當地的用詞找出來,最後匯總在一起。--TroubleKid (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06:37 (UTC)
- 很好的建議,將來可舉辦「建立公版動員令」等活動來完成這些工作。--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23日 (三) 15:23 (UTC)
最近沒人討論了嗎?諸位管理員有什麼看法?--Gilgalad 2009年12月22日 (二) 22:09 (UTC)
- 也請大家多加討論,加強共識。--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23日 (三) 15:23 (UTC)
多謝菲菇兄的介紹與翻譯,與我的設想很接近,相信菲菇兄了解英文維基的公版後也發現全球公版比較能夠體現出維基的精神吧?中立、文明、避免地域中心,不搞政治化都在英文維基公版選詞中體現出來,非常好,我相信這才是英文維基不搞地域用詞轉換的真正原因。反觀現在中文維基,搞地域用詞有沒政治目的大家心知肚明、在各地區用詞顯示頁面只見本身地區用詞,不介紹其他地區用詞的做法很地域中心、現在搞到中文維基不「全球」,更顯得這些人只顧及本身地區用詞,不顧及其他人的心態,非常要不得,違反文明。這樣搞下去中文維基人的維基精神將會越來越差,不利於維基的發展,回想當年中文維基只有「簡繁二版」蒸蒸日上的情況,到後來建立了「地區用詞轉換」的沒落,實在令人感嘆萬分。
我贊同上面從二過渡到一的方法,其實我的想法就是一,在編輯頁面中統一用詞,簡、繁二版只轉換字體,不轉換用詞,其他地區用詞再以系統轉換用詞,以減低轉換系統的負擔。這就是我說的建立簡繁公版在技術上的好處。
我對公版選擇用詞的簡單設想是:
- 貫徹維基百科:命名常規中的「首先使用大多數中文用戶最容易理解、最不容易混淆的文字」,這裏必須解釋一下,「最不容易混淆的文字」並不等同「本身地區用詞」,而是以文字本身判斷會否造成混淆。例如「黑山共和国」台灣譯為「蒙特內哥羅」,以文字本身而言,我相信台灣人都難以否定「黑山共和国」比「蒙特內哥羅」更符合「最不容易混淆的文字」的標準。
- 當各文獻中有多個用詞都不混淆時,例如遇到「布什」、「布希」或「布殊」或「贝克汉姆」及「贝克汉」時,擇其一就可,「先到先得」或另外討論投票都可以。「先到先得」會比較簡單,但只有符合「不混淆」的條件才可「先到先得」,像「蒙特內哥羅」或「碧咸」這種會引起混淆的詞就不能在公版「先到先得」了,畢竟公版是全球中文使用者共用的,也已經有「地區用詞版」專用這些詞了。
- 然後命名常規中的「一般性的慣例」都可尊守,需要例外的命名,可放到「具體命名」那裏。
- 規定其他用詞必須全在條目內表述出來。
再次呼籲大家踴躍談論,以確定建立公版的共識,然後就可以集中進入整理命名常規,如何選擇公版用詞的討論了。--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23日 (三) 14:26 (UTC)
- 簡繁公版對MediaWiki本身來說可是有用的功能;而它的發展和修改不應只是為中文維基百科計劃而牽着走。 Shinjiman ⇔ ♨ 2009年12月23日 (三) 17:27 (UTC)
- 在MediaWiki方面,簡繁公版仍然只應履行只負責繁簡轉換的責任,這是出於字詞轉換在技術上劃分層次的需要;而中文維基百科的簡繁公版,無論是否為真實事求是君所描述的那種,則都可以按現有的功能設計完成。實際上我還希望對LanguageConverter的改進有:
- 允許一條轉換語法中添加多條轉換規則,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處理速度,也方便我們處理組轉換。
- 讓屏蔽和允許特定轉換的功能更加一般化,比如-{H|}-則在應用全文轉換時不屏蔽所有轉換,-{H;zh-cn;zh-hk;zh-sg;zh-hk|}-則在應用全文轉換時只允許四種地區詞轉換,而zh-hans和zh-hant指定的字詞就只會由四種地區詞轉換繼承,本身則被屏蔽轉換。由於目前條目的全文轉換幾乎都是使用的noteTA,所以語法少量變化後修改起來很方便。
- 以上。--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23日 (三) 18:35 (UTC)
- 在MediaWiki方面,簡繁公版仍然只應履行只負責繁簡轉換的責任,這是出於字詞轉換在技術上劃分層次的需要;而中文維基百科的簡繁公版,無論是否為真實事求是君所描述的那種,則都可以按現有的功能設計完成。實際上我還希望對LanguageConverter的改進有:
- 目前來看建立公版,或者說按照真實事求是的設想建立公版,參與討論的人很少,還遠沒有達成共識,只是菲菇的一大堆設想佔了很大的篇幅而已。--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12月24日 (四) 14:01 (UTC)
- 個人(-)反對在原始碼層面實現繁簡公版。
- 這樣會不可避免地引發破壞問題——目前地區詞替換應當算作同繁簡替換一樣處理,惡意的地區詞替換會被視作破壞,而一旦要求在原始碼層面上統一用詞,那麼這樣的編輯將很難判定是否為破壞——尤其是最近更改巡查者對該方面的用詞規定不熟悉的時候。
- 這對新手極不友好,新手需要了解一個很長的目錄(可以參見Template:CGroup),才能了解到底應該使用什麼詞——列表太長的話,恐怕誰都記不住。
- 如果採用機械人維護,僅僅維護的工作量也不是一個機械人能勝任的,更不要說把已有的近30萬條目清理乾淨。
- 為了達成這樣一個目錄,需要多少人多少個月的激烈爭吵才能達成一致?僅僅是一個歐洲冠軍聯賽就引發了一系列破壞級的爭吵——可以參見Wikipedia:投票/UEFA Champions League命名,那麼1000多位球員呢?更多的IT、ACG、音樂、影視呢?恐怕比整理出一個地區詞列表難得多。而這一點,不論是在原始碼層面,還是地區詞轉換層面,都是難以解決的問題。繁簡公版到底有多大的流量,又有多大的流量潛力,我不清楚;但是如果需要這樣的爭吵,才能實現這個目標,我認為是不值得的。
- 我只是給出了一些可供參考的資料。如要投票的話,我個人仍持中立意見(你可以發現我在最初表達意向後並未改變個人的意見),不過我認為這個問題值得討論,所以就去做了下資料搜集的工作。--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24日 (四) 20:34 (UTC)
- 個人(-)反對在原始碼層面實現繁簡公版。
現在的情況已經達成共識,討論不是投票,不能看人數的,否則倒不如只搞投票了,既然沒有站得住腳的反對理由,那就是達成共識,請參閱維基百科:共識內。「..提出一個觀點或建議,在相關頁面的討論頁或者更醒目的地方放置一段時間,一般為1個月,如果是很醒目的地方則放置時間可以縮短,比如在互助客棧中放置1周就會引起足夠多人的注意,在確保有足夠多的編輯者了解這一觀點後,如果沒有人反對,則共識就達成了。....。放在這裏討論,又在公告欄上顯示,這已經「確保有足夠多的編輯者了解這一觀點,他們看了沒有反對,就是等於默認贊成。討論是看反對理由的,非看人數,。
在原始碼層面實現繁簡公版並沒有達師說的那麼可怕,在編輯時,注意一下條目題目及內容是用何詞,規則只要加多一條,「編輯時確定條目內用詞必須統一,請編輯者多注意條目內相同事物已有用詞」即可。而且破壞不破壞看是否編輯時搞錯或只是去替換用詞而已,例如沒有編輯內容,只是將「布什」改成「布希」就是破壞,不會很難判斷。--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26日 (六) 01:45 (UTC)
- 絕對不是共識,既然有人反對,而且你對我的第四條也沒有正面回應,那麼就說明是站得住腳了。所謂「看一下條目內已有用詞,如果一個超長條目內只出現了一次,難道還得找嗎?如果編輯的章節里沒有出現,難道要編輯全部頁面嗎?--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12月26日 (六) 12:02 (UTC)
- 你似乎只反對「在原始碼層面實現繁簡公版」,沒完全反對成立簡繁公版吧,例如轉換式的簡繁公版,我看將各個層次分開比較好,其實這裏只決定是否成立全球公版,其他可以討論,但不是主題,接下來才是決定如何選詞,命名常規層面的問題,以及要否在原始碼層面實現繁簡公版。這些不是同一問題,有沒在原始碼層面實現繁簡公版,或討論命名常規的如何確定選詞,都不影響簡繁公版的成立。--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26日 (六) 13:44 (UTC)
- 一般情況還是找得到的,你說的條目太長只有一詞是極端情況,這種情況犯錯也不能算是破壞吧,發現了要改正也很容易,誰發現誰把詞改回統一用詞不就行了。--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26日 (六) 13:44 (UTC)
首先必須了解,實際上,在原始碼層面統一用詞這種做法,廣泛使用於具「全球公版」的其他語種維基,而這些維基每個月增加的新人,都不比中文維基遜色,英文維基每個月至少增加八到九千新人,德語、西班牙語、法語及俄語也有每月增加八百到一千新人。而沒有在原始碼層面統一用詞的中文維基,每月不過增加三百到四百人而已,所以事實上,在原始碼層面統一用詞並不會對新人有太大的影響,而且到英文維基的,也有許多大陸馬新港台澳人,包括一些中文維基人,這些人在那裏能夠適應在原始碼層面統一用詞,相信沒有道理在中文維基無法適應。
進一步詳細回答達師的問題
- 是否破壞,以是否故意將統一用詞換成其他用詞為準,這在還沒有統一的頁面內,觀察或者比較麻煩,需要先了解統一用詞為何,但隨着統一用詞工作的進展,越來越多條目用詞統一,管理員只需查找歷史即可判斷,工作會越來越簡單。至於是否故意破壞,通常若貢獻了大段文字,可能是疏忽;而大量到各條目單獨更改用詞,這很可能是故意破壞。就算是第一種情況,若通知多次還是依然故我,就是破壞。
- 不需要新人熟知列表,我認為不需要設列表,只要嚴格依照整理後的「命名常規」即可,新人只需要了解「命名常規」,而要維基人了解維基方針,是天經地義的,不能算不友善。
- 不需要機械人,不急於一時,大家有空就選幾條條目統一用詞即可,若認為自己不確定用何詞就放上互助客棧討論,總有一天會完成的,一直到簡繁公版只轉換字體,不轉換用詞為止,以減少轉換系統的負擔及混亂。另外也可以用發動動員令或成立小組的方式來完成統一用詞工作。
- 不需要目錄,只需要看符不符合命名常規及察看歷史即可。重要的是命名常規必須規定清楚,利於依照。--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26日 (六) 13:44 (UTC)
- 請考慮一下查歷史的成本,大陸的巡查員也許就因為查歷史而撞牆;相同時間內,原來可能可以回退100次,這樣一查歷史可能就只能回退30次了。
- 再強大的命名常規也不可能放諸四海而皆準,在使用數量基本相同的情況下還是只能由社群討論決定。這種詞語決不是有空選幾個就能選得完的,IT還好,體育和ACG的更新速度都很快,一旦吵起來,絕對是沒完的。況且可能突然某一天,按照命名常規,條目名稱需要再次討論,又是一大堆討論。
- 英文的差異不大,而中文的差異非常大。現在的原始碼是想寫什麼寫什麼,而如果改成必須查歷史,那麼新手恐怕會更少——現在新手數量偏少絕對不是沒有統一原始碼的問題,而是界面、生硬的處理、版權偏執等等。
另外,共識的問題可能受假期和CWMC的影響。--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12月26日 (六) 14:27 (UTC)
- 不好意思,我現實工作繁忙,今天才回
- 管理員執行前本來就需查歷史,不查歷史管理員如何確定編輯了什麼?難道管理員可以記得代源碼是什麼?以查歷史來反對簡繁公版有點奇怪,因為管理員一直向來都在查歷史,就算簡繁公版沒建立也會查。
- 維基本來就有數不清的討論,大家都在討論中進步,而討論就可能會吵架,維基又不是某黨要建立的「河蟹社會」,豈有以減少討論避免爭吵,而非該設想本身來反對某設想之理?
- 「英文的差異不大」這不要隨意下定論,你真的有研究過嗎?而且現在是除了中文維基外,所有語種維基都用「全球公版」,依照你的邏輯,難道全世界語文的差異都不大,只有中文差異最大,有可能嗎?--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30日 (三) 13:08 (UTC)
- (!)意見——以免沒有看到。
- 首先,「管理員」就有誤,本身回退是任何人都能進行的——何況回退功能早已開放申請。而原先只要在最近更改中點下「差異」,就可以看到是否是繁簡破壞——而現在必須進入「歷史」,點另外一個較早的版本,察看版本全部內容再後退,進行回退。
- 這叫做阻力,我們必須考慮到可能出現的阻力——而且如果爭論過於激烈,地區詞分家都是有可能的。
- 英文世界恐怕沒有人像中文世界中的一些人一樣知道「铁」而不知道「鐡」,就像color和colour一樣?況且中文差異最大,真的是很有可能的。
- 不好意思,我現實工作繁忙,今天才回
明確表個態,我(+)支持繁簡公版。對於具體的實現方式,我總結了一下上面的討論,大致有三種方案:
- 最高方案:在整個中文維基計劃制定一套規範用詞,並以此為命名常規,這樣完全依靠命名常規方針保證所有條目內的用詞在編輯層次都能夠保持一致,不需要自動用詞轉換。
- 最低方案:僅僅在顯示層次上保證用詞一致,完全依靠用詞轉換實現。即使在單個條目內,也不對源碼中的用詞是否一致作要求。這個方案需要一個非常完整的轉換表。
- 折中方案:對一定範圍內的詞語使用自動轉換,對於轉換表之外的不同地區用詞,僅要求在單個條目的源碼層次上保持一致。
我支持繁簡公版,提議折中方案,理由如下:
- 首先,融合(統一性)和異化(多樣性)是語言自身固有的特性,融合在當今世界是大趨勢,異化則是客觀的存在。中文維基百科作為語言的一個應用,在詞彙政策上應當順應語言的這兩個特點,並且要適應中文世界的現狀。這是我支持繁簡公版,並且提出折中方案的出發點。
- 因為現實原因,中文世界各地對一些用詞有自己的偏好,而且有些用戶只願意接受自己已經習慣的用詞方式。中文維基採用了地區詞轉換系統,很好地適應了這部分用戶的要求。因而,可以說地區詞轉換體現的是對語言異化的關注。
- 另一方面,中文世界並不互相隔絕,各地的交流廣泛存在,因此在中文維基,很多用詞上的細小區別並不影響各地用戶對文本的理解。甚至可以預計,在未來這些區別會隨着溝通越來越少。因此,中文維基需要繁簡公版,或者說,需要一個規範用詞的方針,這是對語言融合這一潮流的響應,也是對過於強調用詞異化的地區詞標籤制度的小小糾正。
根據上述想法,我認為完全有必要設立繁簡公版,下面是一些技術上的建議:
- 中文原生的同義詞不轉換,因為這些同義詞實際上各地都通用,區別僅僅在於哪一個更常用。我剛剛在Talk:中山陵碰到一個具體例子:合約vs合同,像這樣的同義詞,無論用哪一個都不影響實際理解,只要在條目內保持前後用詞一致即可(有時候不一致也無所謂,比如這個例子甚至不屬於地區詞的區別,用得好還能避免語言單調)。
- 各地都有使用的譯名不轉換。比如,現在的一對轉換:傅里叶 vs 傅立葉,實際上這兩個譯名在各地都有使用,這樣的情況就不必轉換了。
- 用詞轉換表應該僅僅針對那些差異過大、並且已經固定下來的外來詞,比如「爱荷华州」 vs 「艾奧瓦州」。
--Gilgalad 2009年12月27日 (日) 05:04 (UTC)
- 菲菇介紹的英文版狀況和MtBell的語言的融合與異化見解,我看了感到很振奮,深深的說服了我(+)支持繁簡公版的決定。英文版的解決方案非常詳細又高度概括,我認為中文版完全可以借鑑用來解決中文的問題。達師所擔心的問題在英文版那種方針下,應該基本都有解決之道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9年12月29日 (二) 08:56 (UTC)
- 請問Gilgalad的最低方案措施是否指以中央數據庫的形式處理所有字詞轉換,不在單一條目上以noteTA作轉換。某生 (留言) 2009年12月29日 (二) 14:45 (UTC)
- 最低方案是指不對源碼中的用詞做任何規定,僅僅依靠轉換表由系統實現顯示層面的用詞一致,這個轉換表可以是全局轉換表結合noteTA。與之相對,最高方案不使用轉換表,完全依靠用戶在編輯時按照某種「用詞公約」主動實現條目內的用詞一致。--Gilgalad 2009年12月29日 (二) 21:04 (UTC)
- 請問Gilgalad的最低方案措施是否指以中央數據庫的形式處理所有字詞轉換,不在單一條目上以noteTA作轉換。某生 (留言) 2009年12月29日 (二) 14:45 (UTC)
- 強烈反對設立所謂的「簡繁公版」。浪費時間、浪費精力,限制編輯用詞,捨近求遠。有人說公告過,這倒奇怪了。公告欄上,我只見到「請參與關於刪去繁體及簡體的轉換標籤的討論」,卻從來沒見過「請參與設立簡繁公版的討論」。這兩件事是一件事嗎?—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29日 (二) 15:15 (UTC)
- 轉換一下姿態:現在我持謹慎(+)贊成的態度。希望能達成的目標是:
- 在實施簡繁公版之前,必須確保已經建立足夠公平公正的規定,既要考慮到最為常用的用詞,也要考慮到條目中既已成型的用語習慣,還應考慮到條目主題的國家屬性等諸多條件;上述我翻譯的英文維基百科規定可作為參考,但應修改以符合中文實際。
- 在少量用詞差異特別大而必須地區詞轉換的主題類,如計算機/電腦科學,應逐步建立相應的命名約定和格式手冊,如WP:命名約定 (計算機/電腦科學)、WP:格式手冊 (計算機/電腦科學)(個人以為「命名約定」要比「命名常規」更為符合中文習慣,即體現「約定俗成」這一點,故希望作出此等變動),以規範地區詞的使用與轉換。
- 對於條目原始碼層級的用詞問題,應採取逐步統一的方式:新建條目脫離小條目狀態並第一次表現出用語習慣後,應沿用這種用語習慣。對於舊有條目,如各段內容的用語習慣不一致,可考慮最不會造成大量修改的方式(也就是採用該條目中最佔優勢的用語習慣);而如果無論哪種修改方式都會造成大量修改的(也就是各種用語習慣勢均力敵的),就應該付諸討論:討論中應更多地考慮條目主要貢獻者的意見(當然這種意見是不能違背既定之命名約定和格式手冊的),並在得出結論後再行修改。總之,我覺得在過渡時期也不應在簡繁公版下設立針對詞語的轉換,暴露出問題才有助於解決問題:繼續加轉換規則反而會把問題越搞越複雜(如果只在顯示上統一的話,那麼就必須加轉換規則,而且用詞相同繁簡不同的話還要加兩條)。--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29日 (二) 17:54 (UTC)
- 贊同灰菇的意見。可以先開放完全沒有用詞轉換的繁簡公版,然後逐步完善用詞轉換的主題分類,爭取把公版用詞轉換的使用限制在最小的範圍。可以設立一條用詞的公約或者約定,只要一個條目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用詞習慣,以後的編輯就要遵循這個習慣,另外我建議可以在編輯頁面加一個提示,比如「編輯時請尊重本條目已經形成的用詞習慣」。--Gilgalad 2009年12月29日 (二) 21:43 (UTC)
- 陸仁賈同學是達鷺中學高三級的學生。有一天,他上維基百科擴充袋鼠這個條目,被來自泰婉中學的荀茶緣同學警告澳大利亞不能寫「澳大利亞」,要寫「澳洲」。他又擴充了袋狼這個條目,這回他學乖了,把「澳大利亞」寫成了「澳洲」,結果被來自興舟中學的關麗媛同學以觸犯天條、冒犯天威、破壞簡繁公版的罪名封禁三天。陸仁賈同學憤怒了,他逢人便說維基百科的出爾反爾。在學習之餘,更以破壞維基百科為樂,一個VIP就這樣產生了!—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29日 (二) 19:15 (UTC)
- 如果一個條目已經有了成型的用詞風格,那麼只要按照這個風格繼續寫就可以,不會有無所適從的情況。另外,Australia在台灣的正式譯名也是澳大利亚,例如「台灣駐澳大利亞辦事處」,像「澳大利亚 — 澳洲」這對轉換就沒有必要,這個例子也從側面證明了我前面的觀點:現在的地區詞轉換系統過於強調語言的區別了。--Gilgalad 2009年12月29日 (二) 21:18 (UTC)
- 這種告知的方式本來就有問題:告知的時候提醒應沿用條目中「已有的用法」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了;所以說如果他真的成了VIP,那也有一部分應該怨前兩位沒有把規定說清楚的維基人,尤其是第二個連規定都不了解的管理員。--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0日 (三) 02:05 (UTC)
- 陸仁毅先生是達鷺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有一天,他上維基百科擴充人工智能這個條目,他寫道:「圖靈獎曾有四次頒發給對人工智能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結果,被來自泰婉中學的荀茶緣同學據天規訓斥,命令不得寫「圖靈獎」,要寫「杜林獎」,因為要「沿用條目中已有的用法」。陸仁毅先生哭了:「我怎麼知道對岸用的就是杜林啊!想我堂堂一個高級工程師,竟然遭此恥辱。也罷也罷,還是離開這片傷心地。」陸仁毅先生離開了維基百科,逢人就含淚勸告他們千萬不能上維基。他告訴他的朋友們:「維基百科的門檻真高啊,不但要精通技術,還要知道對岸的用詞,不然就會被警告。」他的朋友們聽到了這句話,十分害怕,遲遲不敢跨出編輯的第一步。—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0日 (三) 05:17 (UTC)
- 理想很高,但要原始版本裏統一用詞實在太過困難費事了。比如真實事求事兄提到「黑山共和国"比「蒙特內哥羅」不易混淆,我就無法理解和接受。實際上這種吵不完的問題在20多萬條目中都有可能存在,這才是最初會採用轉換來減少爭執的原因。如果不能看到有真正能解決的方法(比如大家都能同意且方便實行的方式),暫時仍不贊成這種要統一字體的繁簡公版(這應該不只是成立一種新版本的問題而是全面改變用字規範)但支持應該要有不轉換用字的繁或簡體按鈕。--ffaarr (talk) 2009年12月30日 (三) 06:49 (UTC)
- 對新手應該耐心地解釋政策和政策的原因,而不是粗暴地濫用警告。濫用警告的問題的確會嚇跑新手,但這並不是簡繁公版的原罪:無論多麼好的規定,放在濫用警告的人手裏都會傷害新手。--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0日 (三) 06:53 (UTC)
- 強迫用戶必須熟悉對岸的用詞習慣是極不人道的,也過分抬高了編輯的門檻。事實上,因為沒有任何人能夠確保自己完全了解對岸的用詞習慣,這樣的政策只能是一個隨時可能置任何人於死地的惡法。—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0日 (三) 09:24 (UTC)
- 沒說過要「強迫」的話,也沒有如此提議過:諸如不遵守規則的新手必須警告再加以封禁云云,根本就沒這麼說過。別把沒說過的話往我們頭上套。--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1日 (四) 18:47 (UTC)
- 強迫用戶必須熟悉對岸的用詞習慣是極不人道的,也過分抬高了編輯的門檻。事實上,因為沒有任何人能夠確保自己完全了解對岸的用詞習慣,這樣的政策只能是一個隨時可能置任何人於死地的惡法。—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0日 (三) 09:24 (UTC)
- 上面那段回答是給飯桶的(這句話很像人身攻擊:p),現在給ffaarr回:可以把對同一事物的所有不同用詞寫入主條目中(如上述的Beijing和Peking一例),既然讀者在不了解一個詞語時可以點擊閱讀後了解,那麼用詞的差異也可以通過同樣的方式了解之。--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0日 (三) 07:16 (UTC)
- 在每個條目開頭寫清楚不同用詞我是一直非常贊同的,這不僅是給編者幫助,也是對讀者所應該提供資訊。不過我的疑問還是主要在,「何者為主」這個爭論,我同意菲菇提的逐漸實行的方案已經是衝擊較小了。但如何介定那些詞是要依「合理性」「不易混淆」「常用」,那些詞又要依「先到先得」「大比例存在優先」、「付諸討論」,這是很難處理的問題。如果能有好方案解決,我並不堅持反對。--ffaarr (talk) 2009年12月30日 (三) 07:41 (UTC)
- 理當如此。請對繁簡公版如何操作多提意見!--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8:31 (UTC)
-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個月中下旬我應該會有時間來整理並改寫下英文維基的這些規定(歡迎到時一起協作,更歡迎搶先一步)。拿得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才能說服人,光談理想不行動沒有用。--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1日 (四) 18:47 (UTC)
- 理當如此。請對繁簡公版如何操作多提意見!--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8:31 (UTC)
- 飯桶怎麼是人身攻擊呢?「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這可是老聃筆下被聖王統治的衣食無憂、生活無比幸福的百姓的形象。—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0日 (三) 10:50 (UTC)
- ffaarr所說的那些,需要眾人的討論,單個人很難提出完善的設想來,但相信這不是問題,因為除了中文維基外,其他語種都使用「全球公版」,有太多的實際經驗可供參考,將來討論「命名常規」時定會找出答案。現在所有語種的維基中,中文維基是唯一不包括全球使用者的,相信這是令人,尤其是維基精神很重的老維基人難以接受的。反對「簡繁公版」建立者,應該要提出其他的設想,來取代「簡繁公版」解決現今「不全球」的問題,若有可行的設想,我也是會贊成的。但我相信沒有比建立「簡繁公版」更簡單的方案了,因為有蠻多成功的經驗供參考。而且我也認為並無其他方案了,是以既然「簡繁公版」必須要建,工作越快進行越好,以提取經驗改進。接下來就是進入命名常規的討論了。--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30日 (三) 12:10 (UTC)
- 在每個條目開頭寫清楚不同用詞我是一直非常贊同的,這不僅是給編者幫助,也是對讀者所應該提供資訊。不過我的疑問還是主要在,「何者為主」這個爭論,我同意菲菇提的逐漸實行的方案已經是衝擊較小了。但如何介定那些詞是要依「合理性」「不易混淆」「常用」,那些詞又要依「先到先得」「大比例存在優先」、「付諸討論」,這是很難處理的問題。如果能有好方案解決,我並不堅持反對。--ffaarr (talk) 2009年12月30日 (三) 07:41 (UTC)
- 對新手應該耐心地解釋政策和政策的原因,而不是粗暴地濫用警告。濫用警告的問題的確會嚇跑新手,但這並不是簡繁公版的原罪:無論多麼好的規定,放在濫用警告的人手裏都會傷害新手。--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0日 (三) 06:53 (UTC)
我由於現實生活繁忙,這裏的討論或不常上來,希望能夠繼續。但若結果是能夠接受不全球,則代表中文維基計劃真的是失敗了,沒落難以挽回,那大家倒不如到其他成功的語種維基去享受真正的維基,沒有必要繼續留在這個缺乏維基精神的「偽維基百科」 里。--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30日 (三) 12:10 (UTC)
在原始碼層面統一用詞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將來要建立更多區域用詞轉換時不會令系統更加混亂,要知道依照「文明」方針的規定,若有人要求,中文維基是不能阻止他們設立更多區域用詞轉換的。--真實事求是(☎) 2009年12月30日 (三) 13:08 (UTC)
- 不要詭辯了。實際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中文使用者的用詞習慣都至少與現在這四個區域用詞轉換的某一個地區趨同。—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0日 (三) 14:13 (UTC)
- 英文世界的用詞習慣不也是與某一個地區趨同麼,為什麼英文就不需要區域詞轉換?--Gilgalad 2009年12月30日 (三) 15:36 (UTC)
- 英文世界的區域用詞習慣差異遠遠沒有中文世界那麼巨大。—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09:31 (UTC)
- 英文世界的用詞習慣不也是與某一個地區趨同麼,為什麼英文就不需要區域詞轉換?--Gilgalad 2009年12月30日 (三) 15:36 (UTC)
(-)反對,弄得太復雜。--<i>Jerry Wong</i> (留言) 2009年12月30日 (三) 14:05 (UTC)
- 相比百度百科,維基也是很複雜的。--Gilgalad 2009年12月30日 (三) 15:36 (UTC)
- 但這種複雜只要一次學習就可以解決,但簡繁需要不斷學習。--<i>Jerry Wong</i> (留言) 2010年1月1日 (五) 05:21 (UTC)
(+)同意設立簡繁公版,目前擔心的是操作起來太困難......宇宙之王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00:54 (UTC)
(-)反對,其他領域在下不便評論,但以在下主要編輯的遊戲領域而言,各條目譯名千差萬別,而「先到先得」只會讓編者在編輯時無所適從,建立所謂簡繁公版完全沒有可行性。—Chief.Wei 2010年1月1日 (五) 04:48 (UTC)
- 這裏的討論太長,您可能沒有看完。綜合我們的立場,公版並不排斥現行的地區轉換標籤,而僅僅是一個補充。您在遊戲領域的條目里仍然可以使用現在的地區詞轉換,顯示效果完全沒有變化。--Gilgalad 2010年1月1日 (五) 06:03 (UTC)
開
請問:
- 目前中文維基的地區幫派現象(可能言重了)是否足夠輕微,使得至少100000種詞彙可以經過簡短的討論——而非沒完沒了的爭吵——可以確定出公版用詞?
- 「採用已有的用詞」是否對一些分段較細的條目來說會增大操作的複雜程度?比如說,在以下二位未簽名前,我在編輯這個段落的時候,我必須點上一個段落才能查到「真實事求是」是繁體,而「维基食用菌协会」是簡體?
- 目前世界上字母語言佔主導,在那些語言版本中只要照抄,或者稍作變化(比如相應的字母轉化一下),就可以建立條目,而翻譯到中文幾乎全部要用譯名。中文日文等文字拉丁化是有國際標準的,然而還沒聽說有什麼翻譯成中文的標準。那些語言版本的條目命名爭議更多是在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稱之間,而中文的關鍵在同一名稱的不同譯名之間。這一樣嗎?
- 存在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命名常規嗎?退一步說,存在可以避免互助客棧/方針頁面長度在三天之內翻番的命名常規嗎?如果有,這個方針又要有多長?
- 中文維基百科的人手,或者說參與討論的人,足夠在新的詞彙沒有出現之前解決舊的詞彙嗎?
- 最後聲明:我支持恢復繁簡體標籤。--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12月30日 (三) 14:14 (UTC)
- 補充:請問為了「全球化」,就一定要統一用詞嗎?--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12月30日 (三) 14:17 (UTC)
- 我的想法:
- 如果只有地區詞轉換,只能讓「幫派現象」越來越嚴重,我個人認為自我隔離的地區詞轉換是違反維基精神的,也不符合繁簡字轉換的初衷。絕大多數同義詞(包括譯名),只要按照類似先到先得的政策處理,需要確定公版的同義詞是少數。
- 如果大量使用轉換表就會出現你說的第二個問題,所以我比較傾向於儘量在源碼層次統一單個條目內的用詞。另外,用詞的問題和繁簡字轉換無關,「实事求是」和「實事求是」的用詞是一致的。
- 即使在大陸或者台灣內部,對同一個外來詞有不同譯名的例子也很多,比如互聯網和互聯網,凡是新進入中文的外來詞都是這樣。參照現在對這些不同的譯名的處理方法,對不同地區之間的不同譯名可以採用完全類似的辦法來處理。
- 可以先在單個條目內統一用詞,條目之間的用詞可以不同。
- 第二個,你理解錯了,源碼才會出問題,轉換表沒源碼的事。我只是以繁簡舉例,實際上地區詞也是這樣。--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12月31日 (四) 01:39 (UTC)
- 在源碼層次規範用詞,那麼用詞方面就是所見即所得,你說的這個問題恰恰只有在顯示的用詞和編輯的用詞不同的情況下才會發生。--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3:53 (UTC)
- 不能強迫別人使用公版。--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12月31日 (四) 09:58 (UTC)
- 公版只是和地區詞並列的一個選項而已。--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3:53 (UTC)
- 「在源碼層次規範用詞,那麼用詞方面就是所見即所得」,這就是強迫別人使用公版。--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01 (UTC)
- 絕對自由絕對是不存在的。只有最高方案和折中方案才「在源碼層次規範用詞」,您認為最低方案如何?--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24 (UTC)
- 會帶來嚴重的爭吵。這一點能夠保證解決的話我不反對。--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46 (UTC)
- 絕對自由絕對是不存在的。只有最高方案和折中方案才「在源碼層次規範用詞」,您認為最低方案如何?--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24 (UTC)
- 「在源碼層次規範用詞,那麼用詞方面就是所見即所得」,這就是強迫別人使用公版。--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01 (UTC)
- 公版只是和地區詞並列的一個選項而已。--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3:53 (UTC)
簡繁公版斷不可行
簡繁公版看起來很美,但是實在沒有考慮到現實的複雜。
簡繁公版,大抵有「書同文」的理想,想要定出一個最標準的詞彙庫。漢語文化圈歷來重視名份,現在可以用自己喜愛的用詞習慣,還有那麼多的簡繁破壞。將來有了簡繁公版,兩岸網民還不為了一個「正名」的名份大打出手嗎?—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3:10 (UTC)
- 真正會有多少人使用簡繁公版才是重點啊,就算有公版出現,在下還是會使用港澳繁體,以此推論只有大陸、台灣、港澳和馬新以外的華人才比較可能使用公版呢。—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09年12月31日 (四) 13:18 (UTC)
- 所以說,您可以繼續使用港澳繁體,繁簡公版並不會影響到使用地區詞轉換的用戶。--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39 (UTC)
- 真的沒有影響嗎?LUFC本來可以不用了解台灣把「科特迪瓦」叫做「象牙海岸」、大陸把「肯亞」叫做「肯雅」。如果實施簡繁公版,LUFC必須掌握這些詞彙差異才可以編輯條目,這樣的束縛不叫做影響,叫做什麼?—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5:09 (UTC)
- 你忘了還有個繁簡公版最低方案。另外,讀者和編者的責任不同,難道一個編者在編輯條目的時候不需要了解一下這個條目的幾種主流譯名嗎?--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5:21 (UTC)
- 陸仁毅先生是達鷺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有一天,他上維基百科擴充人工智能這個條目,他寫道:「圖靈獎曾有四次頒發給對人工智能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結果,被來自泰婉中學的荀茶緣同學據天規訓斥,命令不得寫「圖靈獎」,要寫「杜林獎」,因為要「沿用條目中已有的用法」。陸仁毅先生哭了:「我怎麼知道對岸用的就是杜林啊!想我堂堂一個高級工程師,竟然遭此恥辱。也罷也罷,還是離開這片傷心地。」陸仁毅先生離開了維基百科,逢人就含淚勸告他們千萬不能上維基。他告訴他的朋友們:「維基百科的門檻真高啊,不但要精通技術,還要知道對岸的用詞,不然就會被警告。」他的朋友們聽到了這句話,十分害怕,遲遲不敢跨出編輯的第一步。—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6:13 (UTC)
- 對新手應該耐心地解釋政策和政策的原因,而不是粗暴地濫用警告。濫用警告的問題的確會嚇跑新手,但這並不是簡繁公版的原罪:無論多麼好的規定,放在濫用警告的人手裏都會傷害新手。--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1日 (四) 17:48 (UTC)
- 耐心地解釋政策就能夠讓用戶完全了解對岸的用詞習慣了嗎?菲菇啊,你自己想一想,在我講這個故事以前,你知道對岸把「圖靈獎」叫做「杜林獎」嗎?—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8:10 (UTC)
- 還是那句話,不要把提議中沒有說過的事套在我們頭上。提議中哪說過了要讓每個用戶都了解各地的用詞習慣了?再言,維基百科是集眾人之智而形成的,如果一個人什麼都知道,那他一個人就可以寫出部維基百科,還需要這麼多人幹嘛?就拿你說的Turing Award來說,你講這個故事之前,在這裏討論的人知道兩岸在這個詞的翻譯上有不同的人並不多,但你講了之後,那就大家都知道了。這就是維基百科,我不知道的你知道,你不知道的我知道,集眾人的智慧才能形成這部百科全書。最後說一句,我知道大多數計算機術語的兩岸用詞差異,其中包括「圖靈獎」和「杜林獎」(你要清楚IT組轉換最初就是我建的)。--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1日 (四) 18:19 (UTC)
- 「編者應該認識到英語的這種變體是表象的。按照下述四個指引可以避免拼寫和語法帶來的文化衝突。」
- 指引提及的編者,不理解成全體編者,難道還可以理解成部分編者嗎?—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02 (UTC)
- 我沒看出有強迫性,「應該」不是「必須」;而且也沒看到要求對違反這個規則的人要先警告再封禁。再者,「認識到英語的這種變體是表象的」和「了解各地用語習慣」根本不是一回事,原文僅是要求認識到這種現象是表象的,而不要求了解具體的差異;你規定的卻是不僅要知道這種現象,還要知道這種現象的具體差異。--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12 (UTC)
- 只要有方針,有VIP的壓力,任何一點改變都會有強迫性。你也許知道IT,但你幾乎不可能同時知道足球、ACG等等方面的所有用詞,而一旦你需要修改相關的條目,你就不得不被了解這些用詞了。--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1日 (五) 10:34 (UTC)
- 我沒看出有強迫性,「應該」不是「必須」;而且也沒看到要求對違反這個規則的人要先警告再封禁。再者,「認識到英語的這種變體是表象的」和「了解各地用語習慣」根本不是一回事,原文僅是要求認識到這種現象是表象的,而不要求了解具體的差異;你規定的卻是不僅要知道這種現象,還要知道這種現象的具體差異。--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12 (UTC)
- 還是那句話,不要把提議中沒有說過的事套在我們頭上。提議中哪說過了要讓每個用戶都了解各地的用詞習慣了?再言,維基百科是集眾人之智而形成的,如果一個人什麼都知道,那他一個人就可以寫出部維基百科,還需要這麼多人幹嘛?就拿你說的Turing Award來說,你講這個故事之前,在這裏討論的人知道兩岸在這個詞的翻譯上有不同的人並不多,但你講了之後,那就大家都知道了。這就是維基百科,我不知道的你知道,你不知道的我知道,集眾人的智慧才能形成這部百科全書。最後說一句,我知道大多數計算機術語的兩岸用詞差異,其中包括「圖靈獎」和「杜林獎」(你要清楚IT組轉換最初就是我建的)。--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1日 (四) 18:19 (UTC)
- 耐心地解釋政策就能夠讓用戶完全了解對岸的用詞習慣了嗎?菲菇啊,你自己想一想,在我講這個故事以前,你知道對岸把「圖靈獎」叫做「杜林獎」嗎?—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8:10 (UTC)
- 對新手應該耐心地解釋政策和政策的原因,而不是粗暴地濫用警告。濫用警告的問題的確會嚇跑新手,但這並不是簡繁公版的原罪:無論多麼好的規定,放在濫用警告的人手裏都會傷害新手。--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1日 (四) 17:48 (UTC)
- 陸仁毅先生是達鷺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有一天,他上維基百科擴充人工智能這個條目,他寫道:「圖靈獎曾有四次頒發給對人工智能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結果,被來自泰婉中學的荀茶緣同學據天規訓斥,命令不得寫「圖靈獎」,要寫「杜林獎」,因為要「沿用條目中已有的用法」。陸仁毅先生哭了:「我怎麼知道對岸用的就是杜林啊!想我堂堂一個高級工程師,竟然遭此恥辱。也罷也罷,還是離開這片傷心地。」陸仁毅先生離開了維基百科,逢人就含淚勸告他們千萬不能上維基。他告訴他的朋友們:「維基百科的門檻真高啊,不但要精通技術,還要知道對岸的用詞,不然就會被警告。」他的朋友們聽到了這句話,十分害怕,遲遲不敢跨出編輯的第一步。—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6:13 (UTC)
- 你忘了還有個繁簡公版最低方案。另外,讀者和編者的責任不同,難道一個編者在編輯條目的時候不需要了解一下這個條目的幾種主流譯名嗎?--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5:21 (UTC)
- 真的沒有影響嗎?LUFC本來可以不用了解台灣把「科特迪瓦」叫做「象牙海岸」、大陸把「肯亞」叫做「肯雅」。如果實施簡繁公版,LUFC必須掌握這些詞彙差異才可以編輯條目,這樣的束縛不叫做影響,叫做什麼?—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5:09 (UTC)
- 所以說,您可以繼續使用港澳繁體,繁簡公版並不會影響到使用地區詞轉換的用戶。--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39 (UTC)
- 知識是講傳承的,文化是講氛圍的。語言不會憑空產生,大陸、台灣、港澳、馬新以外華人的詞彙也會與大陸、台灣、港澳、馬新的某一個地區趨同。—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3:32 (UTC)
- 繁簡公版並不需要「用戶完全了解對岸的用詞習慣」。實際上,用詞一致要靠眾多用戶協力完成,單個用戶只要做自己了解的那部分即可,並不需要每個人都清楚各地的用詞情況,這本身就是維基協作的一個體現。另外我想問一下這一段的標題,「斷不可行」到底指必要性還是可操作性?--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8:20 (UTC)
- 必要性不可行,因為徒增爭執,分裂社群。可操作性也不可行,條目那麼多,一條一條分析、修改,有這個時間和精力,不如多編輯一些新的條目。—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10 (UTC)
- 「徒增爭執,分裂社群」是最沒說服力的理由。第一,維基最核心的精神是自由編輯和協作編輯,從來沒有把「不爭論」當作最高價值。如果一切以不吵架作為出發點,維基百科乾脆關門大吉,一了百了。第二,以繁簡政策為例,相比繁簡分家,繁簡轉換是吵架更多的方案。那麼為什麼社群要採用這樣一個既複雜又不能避免爭論的辦法?難道不正是因為中文維基的發展必須合整個中文世界的力量麼?
- 所以,只要對中文維基有利的提議,就應該努力推動,在政策制定的過程里儘量完善它,而不是看到一點不利因素就迴避已經存在的問題。現在維基的地區詞轉換如果不引入公版加以平衡,遲早會演變成用詞隔離政策,使中文維基和維基的協作精神背道而馳。--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37 (UTC)
- 你說「不需要完全了解對岸的用詞習慣」,就真的不用嗎?偶然看到一個條目,修改其中的筆誤而不知道各地用詞習慣,就會被算作破壞,這叫作「不需要完全了解對岸的用詞習慣」嗎?「維基最核心的精神是自由編輯和協作編輯」,原始碼層級統一用詞是自由嗎?「只要對中文維基有利的提議,就應該努力推動」,那你去strategy:Proposal:中文維基百科中國版支持去吧。--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1日 (五) 10:27 (UTC)
- 這只是無心之失,沒人說這樣算破壞。我認為維基的核心是開放編輯和協作,目的是編寫一部可用的百科全書,規範用詞正是為了這個目的。對用詞的規範和NPOV、可靠來源等等方針對材料和觀點表達的限制類似。--Gilgalad 2010年1月1日 (五) 15:15 (UTC)
- 你說「不需要完全了解對岸的用詞習慣」,就真的不用嗎?偶然看到一個條目,修改其中的筆誤而不知道各地用詞習慣,就會被算作破壞,這叫作「不需要完全了解對岸的用詞習慣」嗎?「維基最核心的精神是自由編輯和協作編輯」,原始碼層級統一用詞是自由嗎?「只要對中文維基有利的提議,就應該努力推動」,那你去strategy:Proposal:中文維基百科中國版支持去吧。--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1日 (五) 10:27 (UTC)
- 必要性不可行,因為徒增爭執,分裂社群。可操作性也不可行,條目那麼多,一條一條分析、修改,有這個時間和精力,不如多編輯一些新的條目。—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10 (UTC)
- 繁簡公版並不需要「用戶完全了解對岸的用詞習慣」。實際上,用詞一致要靠眾多用戶協力完成,單個用戶只要做自己了解的那部分即可,並不需要每個人都清楚各地的用詞情況,這本身就是維基協作的一個體現。另外我想問一下這一段的標題,「斷不可行」到底指必要性還是可操作性?--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8:20 (UTC)
- 按照折中方案,只需要在單個條目內規範用詞,並沒有制定標準詞彙庫的必要。這一點你多慮了。--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3:49 (UTC)
- 在一個條目內規範用詞,仍然是規範用詞,性質上雖有差異但仍會引起爭吵——對於每一個條目可以打編輯戰對嗎?反而比吵架更嚴重。--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07 (UTC)
- 維基允許自由編輯,這才是引起爭吵的根本原因,但是爭吵沒有阻止維基的發展。只要繁簡公版有存在的需要,就應該去做,在執行中出現的問題只要有合適的方針處理就可以,不能因噎廢食。難道沒有繁簡公版就沒有編輯戰了嗎?--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22 (UTC)
- 你說有存在的需要就有存在的需要了?你倒是給我舉出一個脫離大陸、台灣、港澳、馬新用詞習慣的「國際漢語」的例子給我看看!—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26 (UTC)
- 提醒一下,請你注意討論的風度。我從沒提出要搞個「國際漢語」,我的意見是在單個條目的編輯層面固定使用某個地區的用詞習慣,「脫離習慣」從何說起?不要給別人亂扣帽子,謝謝。--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38 (UTC)
- 既然沒有脫離大陸、台灣、港澳、馬新用詞習慣的「國際漢語」,設立所謂的「簡繁公版」又有什麼意義?—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55 (UTC)
- 難道就有「國際英語」的存在了?況且之前的提議中哪裏有過「國際漢語」的說法?要質疑就要找我們提議當中的漏洞,而不要自己硬想些方案再往我們頭上套。--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1日 (四) 17:49 (UTC)
- 所謂的「公版」,難道不就是想要定出一個「正名」嗎?—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8:14 (UTC)
- 你又給我們找了一個理由了,可惜這個理由我們沒有提出過,甚至還提出過完全相反的理由:「堅持單一詞彙或單一用法為唯一正確選項的做法,並不符合國際性百科全書的目的」。正如MtBell所言,公版是為了體現語言融合的趨勢——我們並沒有去挑選哪個詞語來正名,而只是按照一定的規則,從可靠來源中選擇最常使用的名稱來為條目命名,同時也對其他的名稱保持足夠的尊重(可以在其他條目中單獨使用,同時還應出現在主條目的引文中):這是最尊重語言現狀的做法了。只使用地區詞轉換,的確可以讓四個地區的人都高興,都可以看到自己用語的維基百科版本;但這種做法實質上擴大了語言的異化,對語言製造了進一步的人為區隔,反而有違語言的現狀。--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31 (UTC)
- 既然「堅持單一詞彙或單一用法為唯一正確選項的做法,並不符合國際性百科全書的目的」,就不應該限定一個條目只能使用一個地方的詞彙。你說沒有挑選,實際就是挑選。一個條目只能使用一個地方的詞彙,這不是挑選是什麼?語言只有在混雜應用的情況下才能交流融合,限制其它地方的詞彙,也就堵死了交流融合的道路。—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59 (UTC)
- 提出公版就是為了反映語言融合的實際情況。在一個條目里一會用「图灵」一會用「杜林」,對於明白這兩個詞實際上是一個意思的人來說,這樣寫前後不一實在混亂,而對於那些對這詞沒有概念的讀者來說,這種混亂的寫法只能讓他們不知所云,這樣這怎麼能體現語言融合呢?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開頭明確寫明「图灵奖又译杜林奖」,然後在下面的正文裏保證用詞一致,這種做法既體現語言的區別,又保持了行文的一致,兩全其美。--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16 (UTC)
- 在歐洲冠軍聯賽中,先花一半篇幅寫清楚,尤文圖斯又譯祖雲達斯,巴塞罗那又譯巴塞隆拿,……那還叫條目嗎?而且所謂「反應語言融合的實際情況」又有多大必要呢?--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1日 (五) 10:17 (UTC)
- 您可能沒有注意,我們提出的方案裏面寫明對於差別過大的譯名仍然可以使用自動轉換,尤其是主題轉換。--Gilgalad 2010年1月1日 (五) 15:15 (UTC)
- 在歐洲冠軍聯賽中,先花一半篇幅寫清楚,尤文圖斯又譯祖雲達斯,巴塞罗那又譯巴塞隆拿,……那還叫條目嗎?而且所謂「反應語言融合的實際情況」又有多大必要呢?--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1日 (五) 10:17 (UTC)
- 提出公版就是為了反映語言融合的實際情況。在一個條目里一會用「图灵」一會用「杜林」,對於明白這兩個詞實際上是一個意思的人來說,這樣寫前後不一實在混亂,而對於那些對這詞沒有概念的讀者來說,這種混亂的寫法只能讓他們不知所云,這樣這怎麼能體現語言融合呢?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開頭明確寫明「图灵奖又译杜林奖」,然後在下面的正文裏保證用詞一致,這種做法既體現語言的區別,又保持了行文的一致,兩全其美。--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16 (UTC)
- 既然「堅持單一詞彙或單一用法為唯一正確選項的做法,並不符合國際性百科全書的目的」,就不應該限定一個條目只能使用一個地方的詞彙。你說沒有挑選,實際就是挑選。一個條目只能使用一個地方的詞彙,這不是挑選是什麼?語言只有在混雜應用的情況下才能交流融合,限制其它地方的詞彙,也就堵死了交流融合的道路。—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59 (UTC)
- 你又給我們找了一個理由了,可惜這個理由我們沒有提出過,甚至還提出過完全相反的理由:「堅持單一詞彙或單一用法為唯一正確選項的做法,並不符合國際性百科全書的目的」。正如MtBell所言,公版是為了體現語言融合的趨勢——我們並沒有去挑選哪個詞語來正名,而只是按照一定的規則,從可靠來源中選擇最常使用的名稱來為條目命名,同時也對其他的名稱保持足夠的尊重(可以在其他條目中單獨使用,同時還應出現在主條目的引文中):這是最尊重語言現狀的做法了。只使用地區詞轉換,的確可以讓四個地區的人都高興,都可以看到自己用語的維基百科版本;但這種做法實質上擴大了語言的異化,對語言製造了進一步的人為區隔,反而有違語言的現狀。--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31 (UTC)
- 所謂的「公版」,難道不就是想要定出一個「正名」嗎?—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8:14 (UTC)
- 難道就有「國際英語」的存在了?況且之前的提議中哪裏有過「國際漢語」的說法?要質疑就要找我們提議當中的漏洞,而不要自己硬想些方案再往我們頭上套。--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1日 (四) 17:49 (UTC)
- 既然沒有脫離大陸、台灣、港澳、馬新用詞習慣的「國際漢語」,設立所謂的「簡繁公版」又有什麼意義?—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55 (UTC)
- 提醒一下,請你注意討論的風度。我從沒提出要搞個「國際漢語」,我的意見是在單個條目的編輯層面固定使用某個地區的用詞習慣,「脫離習慣」從何說起?不要給別人亂扣帽子,謝謝。--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38 (UTC)
- 你說有存在的需要就有存在的需要了?你倒是給我舉出一個脫離大陸、台灣、港澳、馬新用詞習慣的「國際漢語」的例子給我看看!—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26 (UTC)
- 維基允許自由編輯,這才是引起爭吵的根本原因,但是爭吵沒有阻止維基的發展。只要繁簡公版有存在的需要,就應該去做,在執行中出現的問題只要有合適的方針處理就可以,不能因噎廢食。難道沒有繁簡公版就沒有編輯戰了嗎?--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22 (UTC)
- 在一個條目內規範用詞,仍然是規範用詞,性質上雖有差異但仍會引起爭吵——對於每一個條目可以打編輯戰對嗎?反而比吵架更嚴重。--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07 (UTC)
- 簡繁公版蘊含有「正名」的含義,只要有簡繁公版,就會有爭名份的行動。而且折中方案比所謂的「最高方案」還要糟糕,雙方會本着寸土必爭的理念,一個條目一個條目地吵架。—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14 (UTC)
- 前面灰菇提出的類似先到先得的用詞方案,您看了麼?--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22 (UTC)
- 先到先得也不能解決問題,沒有任何人能夠確保自己完全了解對岸的用詞習慣。這樣的政策過分抬高了編輯的門檻,弊大於利。—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50 (UTC)
- 為每個地區詞轉換確立各自的用詞同樣需要合作,沒有任何人能夠確保自己完全了解各地的用詞習慣;如果說提高編輯門檻,那麼恐怕維護四地用詞轉換的門檻更高吧:怎麼說也是四比一的關係。維基百科是倡導協力合作的,不了解用詞習慣沒關係,我們也沒說要警告某某用戶也沒有威脅說要封禁他——事實上,我們根本不需要警告:由熟悉當地用詞習慣的人默默地協助修改並禮貌地說明原因就可以了,何須大動干戈?我們並沒有強迫每個編者都要了解各地的用語習慣,而只要條目的主要編者們能了解並在尊重方針指引的情況下相互達成一致就可以了,畢竟條目寫成後,也主要是由他們繼續維護的。--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1日 (四) 17:58 (UTC)
- 維護四地用詞轉換隻需要少量的維護人員,修改一處地方,所有的頁面就都修改了。何其方便!
- 所謂的「簡繁公版」卻要處處改動,哪一個工作量更大?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嗎?
- 維護四地用詞,編者看到的原始碼還是自己寫的那些詞彙。所謂的「簡繁公版」卻要把編者辛辛苦苦寫出來的內容換成對岸的詞彙,誰更傷編者的心?
- 四地用詞轉換是中文維基百科由於兩岸三地文化差異而作出的最佳選擇,這一選擇在避免中文維基百科分裂為簡繁兩個獨立站點,甚至分裂為四個地區用詞獨立站點方面,是值得的。—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8:50 (UTC)
- 絕不倡導偷懶的做法:不然我直接在全局轉換表中把地區詞轉換甚至錯別字修正都加進去,那不更省事?但這種做法實際上並沒有變動條目的內容,並不能解決問題,而是在掩蓋問題。同時,在技術上還有可能造成過度轉換等一系列更大的副作用。
- 有一個功能叫做查找替換。有一個插件叫做UsabilityInitiative。UsabilityInitiative的新版本已經在工具欄中提供了查找替換功能,總有一天會應用到維基百科的。況且還有很多人還會用記事本這些來編輯,這樣查找替換起來更方便。
- 並不一定會換成對岸的哦,之前已經提到了可以為一些用詞差異較大的主題類建立命名約定,在這些命名約定中會給出更詳細的用詞選擇法(或者對於一些不易理解的詞語,通過擴注其他常見寫明)。沒什麼好傷心的,先到先得,機會均等。況且提議中的先到先得門檻要比現在高多了:必須是脫離小作品狀態之後的。
- 好吧,這句話我認個錯,我只考慮到了兩岸三地,而沒有考慮全球範圍內的情況,我地域中心了。
- 以上。--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10 (UTC)
- 「不能解決問題,而是在掩蓋問題」,說得太好了!--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13 (UTC)
- 你倒說說是什麼問題!—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26 (UTC)
- 呵呵,那我就不自量力說一說我對維基這個「問題」的理解。
維基運作的基礎是自由編輯,目標則是完成一部可用的百科全書。乍一看來,這兩者有很明顯的矛盾:自由編輯雖然可以提供百科全書所要求的材料和觀點,卻無法保證這些材料和論點在邏輯上的連貫和一致。為了解決因為這些「不同」而存在的「問題」,維基在自由編輯之外又提供了一個核心價值:協作。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用詞?那沒關係,坐下來在討論頁討論吧,用互相交流的辦法達成「共識」。從這個角度看,對不同用詞的使用也應該而且必須通過用戶之間的協作來完成,英文維基對用詞的政策就是這樣規定的。但在中文維基,現在的方案是「用詞轉換」,這個機械的轉換表在表面上掩蓋了用詞的區別,因而原本對用詞有不同選擇的用戶們之間不再就這個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也就是說,自動轉換的機制給用戶這樣一個暗示:在用詞上,我可以不考慮別人的意見,不需要和別人交流——而這恰恰違反了維基的協作精神,也不符合語言在使用中互相交流互相影響的實際情況。--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04 (UTC)- 協作的基礎是共存和相互尊重。在這個所謂「簡繁公版」的制度下,一個條目只允許一種用詞習慣,各種用詞習慣又怎麼可能共存呢?沒有共存,也就更談不上相互尊重了。—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58 (UTC)
- 如果把一個條目看成一篇論文,沒有人能受得了同一篇文章裏用詞前後不一的混亂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現在zhwp用的是地區詞轉換,但轉換完全掩蓋了用詞之間的區別,採用「大陸簡體」標籤的讀者根本不可能看到其他地區的用詞,反之也是如此。這不是人為割裂語言的交流嗎?我們提出在單個條目里規範用詞習慣和不用(或者儘量少用)用詞轉換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不用(少用)用詞轉換,使讀者能夠在閱讀不同條目的時候自然地接觸到其他地區的用詞;而在單個條目里規範用詞使用,是為了避免同一個條目內前後用詞不一致導致的閱讀障礙。這兩者缺一不可,你上面的看法只強調我們提議中的一個方面,完全忽視提議的另一個方面。--Gilgalad 2010年1月1日 (五) 17:58 (UTC)
- 協作的基礎是共存和相互尊重。在這個所謂「簡繁公版」的制度下,一個條目只允許一種用詞習慣,各種用詞習慣又怎麼可能共存呢?沒有共存,也就更談不上相互尊重了。—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58 (UTC)
- 問題就在於,中文維基百科條目的原始碼,在排除了繁簡因素後仍然可算是各大語言維基中最亂的一個:沒有了地區詞轉換的zh、zh-hans和zh-hant就根本沒法給讀者看,因為一篇條目上半部分在用「圖靈」,下半部分在用「杜林」,甚而一段話中都有兩種用法交叉着:誰知道這是同一個人啊?而且糟糕的是,zh-hans和zh-hant排得還比較靠前,讀者一般選語言閱讀的時候就直接給選了,看得迷迷糊糊地最後再來怪維基百科把內容寫得亂七八糟的——這才衍生出了之前我提議隱藏「不轉換」、「簡體」和「繁體」三個標籤之舉。但這也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原始碼和頁面內容依然不一致,把原始碼直接拿到維基百科鏡像站點後一樣不能看(因為沒有地區詞轉換),要讓別人自由地使用你的內容,就先把自己的條目寫得整齊乾淨,而不是靠技術手段來迫使它整齊乾淨。--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44 (UTC)
- 無法根據上下文理解出是同一個人,要麼是中文水平低下,要麼是先天智力障礙。—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07 (UTC)
- 您說話得有點邏輯,請問閣下前面說的「澳洲」路人甲和「人工智能」路人乙到底是中文水平低下還是先天智障?--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24 (UTC)
- 陸仁賈既不是中文水平低下,也不是先天智力障礙。所以他懂得澳州就是澳大利亞,他氣憤的是自己的用詞自由被剝奪。陸仁毅也一樣,他悲憤的是人工智能這個條目根本沒有提到「杜林」這兩個字,卻被要求用「杜林」這兩個字。—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39 (UTC)
- 好吧,閣下既不是中文水平低下,也不是先天智力障礙,更不會對別人根本沒說過的話「悲憤」莫名。陸仁毅先生哭了:「我怎麼知道對岸用的就是杜林啊!」--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45 (UTC)
- 第一、不要偷換概念,我說的是陸仁賈和陸仁毅。第二、人工智能這個條目的確沒有提到圖靈,如果僅僅因為條目使用的是台灣詞彙,就要求必須使用「杜林」,這的確是一種刁難。即便是「我們根本不需要警告:由熟悉當地用詞習慣的人默默地協助修改並禮貌地說明原因就可以了」,也是對編者極大的不尊重。—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21:15 (UTC)
- 好吧,閣下既不是中文水平低下,也不是先天智力障礙,更不會對別人根本沒說過的話「悲憤」莫名。陸仁毅先生哭了:「我怎麼知道對岸用的就是杜林啊!」--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45 (UTC)
- 陸仁賈既不是中文水平低下,也不是先天智力障礙。所以他懂得澳州就是澳大利亞,他氣憤的是自己的用詞自由被剝奪。陸仁毅也一樣,他悲憤的是人工智能這個條目根本沒有提到「杜林」這兩個字,卻被要求用「杜林」這兩個字。—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39 (UTC)
- 您說話得有點邏輯,請問閣下前面說的「澳洲」路人甲和「人工智能」路人乙到底是中文水平低下還是先天智障?--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24 (UTC)
- 無法根據上下文理解出是同一個人,要麼是中文水平低下,要麼是先天智力障礙。—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07 (UTC)
- 呵呵,那我就不自量力說一說我對維基這個「問題」的理解。
- 你倒說說是什麼問題!—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26 (UTC)
- 「不能解決問題,而是在掩蓋問題」,說得太好了!--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13 (UTC)
- 為每個地區詞轉換確立各自的用詞同樣需要合作,沒有任何人能夠確保自己完全了解各地的用詞習慣;如果說提高編輯門檻,那麼恐怕維護四地用詞轉換的門檻更高吧:怎麼說也是四比一的關係。維基百科是倡導協力合作的,不了解用詞習慣沒關係,我們也沒說要警告某某用戶也沒有威脅說要封禁他——事實上,我們根本不需要警告:由熟悉當地用詞習慣的人默默地協助修改並禮貌地說明原因就可以了,何須大動干戈?我們並沒有強迫每個編者都要了解各地的用語習慣,而只要條目的主要編者們能了解並在尊重方針指引的情況下相互達成一致就可以了,畢竟條目寫成後,也主要是由他們繼續維護的。--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1日 (四) 17:58 (UTC)
- 先到先得也不能解決問題,沒有任何人能夠確保自己完全了解對岸的用詞習慣。這樣的政策過分抬高了編輯的門檻,弊大於利。—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50 (UTC)
- 前面灰菇提出的類似先到先得的用詞方案,您看了麼?--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22 (UTC)
- 簡繁公版蘊含有「正名」的含義,只要有簡繁公版,就會有爭名份的行動。而且折中方案比所謂的「最高方案」還要糟糕,雙方會本着寸土必爭的理念,一個條目一個條目地吵架。—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4:14 (UTC)
繁簡公版的根本目的不是「書同文」,而是打破當前地區詞轉換導致的語言自我隔離。各地用語之間的交流和區別都是客觀存在,中文維基的用詞政策必須同時反映這兩個實際情況,不能只強調區別而忽視交流融合的大趨勢。--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17:21 (UTC)
- 語言的交流融合在中文維基百科的體現就是條目混雜應用簡體中文、繁體中文、大陸詞彙、台灣詞彙、港澳詞彙和馬新詞彙。這就是真正的語言的交流融合。限制使用詞彙只會阻撓這種交流融合。—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40 (UTC)
- 並沒有限制使用詞彙,而是要求在單獨條目中統一用詞,避免造成混淆。用詞習慣差異太大的,不易理解的詞語完全可以通過括注不同寫法來解釋。另外在不同條目中的用詞也沒有要求完全一致,這也能算是限制用詞?--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9年12月31日 (四) 19:47 (UTC)
- 哪個人說話的時候上句說「圖靈」下句說「杜林」?語言交流的影響在於,他會自覺或者不自覺地採用一個新詞,而很少有幾個詞合起來用的。--Gilgalad 2009年12月31日 (四) 20:31 (UTC)
- 為何需要統一用詞,維基不是已經有繁簡轉換系統?—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1月1日 (五) 02:26 (UTC)
- 現在討論的是給地區詞轉換系統加一個公共版本,和繁簡字形的轉換沒有關係。而且我們沒有說要統一用詞。--Gilgalad 2010年1月1日 (五) 05:46 (UTC)
- 為何需要統一用詞,維基不是已經有繁簡轉換系統?—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1月1日 (五) 02:26 (UTC)
- 現在的漢語異化嚴重,Gilgalad主觀上希望統一用詞的初衷毫無疑問是好的,但請不要忘了,語言是屬於人民大眾的,其發展不取決於任何個人或組織的意志(政治強制力除外)。這個世界原本就不存在脫離於陸港台新用語的「通用漢語」,現在若寄希望通過維基百科創造出來,無異於蚍蜉撼樹。—Chief.Wei 2010年1月1日 (五) 04:56 (UTC)
- 再次澄清:我從來沒有提出過建立統一用詞或者通用漢語。我的看法是:中文維基的語言政策要符合當前中文世界的現狀——融合與異化並存,現在已經有了反映中文異化的用詞轉換系統,也應該有反映交流趨勢的公版(或者其他什麼名稱)。就像你說的,中文維基沒必要走在語言交融大潮的前面,憑一個小小的中文維基根本不可能也沒必要生造一套四海皆準的統一用詞;但是,中文維基也不應該落在這個潮流的後面,既然整個中文世界的大環境都在互相交流、吸收、學習其他地方的詞彙,為什麼中文維基要隔離於這個大潮之外呢?現在的地區詞轉換實際上隔絕了各個地區之間語彙的交流,而引入公版正是為了糾正這種對語言異化現象的過分強調。另外,我們前面討論的建議是:對於差別過大的用詞,仍然用轉換模板處理,但我們希望儘量控制這些轉換表的使用範圍,比如採用有限的主題轉換。--Gilgalad 2010年1月1日 (五) 05:44 (UTC)
- 難道公版就是大陸詞一些、港澳詞一些和台灣詞一些的混合體?—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1月1日 (五) 10:33 (UTC)
- 一個可能難以實現的提議:讓系統把會被轉換的詞標記起來(改變顏色,加框,Highlight這類的),在使用者滑鼠停在上面時便會出現一個提示(我不知道怎麼解釋,舉個例子就像停在左邊"互助客棧"上就會出現"參與維基百科社群的討論",那麼停在圖靈上就會出現"又稱杜林,涂林,Turin,Torino"這樣的東西)--SchwarzKatze (留言) 2010年1月1日 (五) 13:24 (UTC)
- 難道公版就是大陸詞一些、港澳詞一些和台灣詞一些的混合體?—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1月1日 (五) 10:33 (UTC)
- 再次澄清:我從來沒有提出過建立統一用詞或者通用漢語。我的看法是:中文維基的語言政策要符合當前中文世界的現狀——融合與異化並存,現在已經有了反映中文異化的用詞轉換系統,也應該有反映交流趨勢的公版(或者其他什麼名稱)。就像你說的,中文維基沒必要走在語言交融大潮的前面,憑一個小小的中文維基根本不可能也沒必要生造一套四海皆準的統一用詞;但是,中文維基也不應該落在這個潮流的後面,既然整個中文世界的大環境都在互相交流、吸收、學習其他地方的詞彙,為什麼中文維基要隔離於這個大潮之外呢?現在的地區詞轉換實際上隔絕了各個地區之間語彙的交流,而引入公版正是為了糾正這種對語言異化現象的過分強調。另外,我們前面討論的建議是:對於差別過大的用詞,仍然用轉換模板處理,但我們希望儘量控制這些轉換表的使用範圍,比如採用有限的主題轉換。--Gilgalad 2010年1月1日 (五) 05:44 (UTC)
今天才看到這個議題,還算認真地從頭到尾看完了。本想說這個討論已經熄火幾天了,不必再丟石塊到一池止水裏,但此問題確實非常重要,還是發表一下意見。
在下(-)反對此議。理由如下。
1.維基百科的使命,是忠實反應客觀世界與人類知識的現況,現況既然是複雜混沌的,維基百科就不該強求數學般美好精確的統一法則。
2.回到問題的最初,「簡繁公版」的理想在建立一套「全球中文維基人可共同使用的版本」,但「全球中文維基人」本來就是成分複雜心思各異的,誰能提供可靠來源指出「全球中文維基人」共同需要的版本屬於何種面貌?換個角度說,「全球中文維基人」聽來很酷,其實在此議題裏只是個虛假的概念,中文維基用戶畢竟是以大陸、港澳、台灣和馬新為主體,抽掉這四塊,「全球」也就只剩下一個空架子。而在這四個區域之間,乃至全世界中文使用者間,本來就不存在一種用法統一、乾淨純粹、任何人都辨識無礙的的「標準中文」,自然也就無可能有「維基百科中文公版」。別說是全球了,誰能給我一套「大陸和台灣維基人可共同使用的兩岸公版」?如果兩個區域之間尚無法整合,那麼在四個區域之間,或擴及全球範圍時又有何可能求出一個公版?
3.就實務上來說,無論統一名詞的方法是「世界範圍內可靠來源最常用」、「大多數中文用戶最容易理解、最不容易混淆的文字」,還是「先到先得」,最後無可避免都是大陸用語有之,台灣用語有之,港澳用語有之,馬新用語有之,其他地區用語有之。於是在一則條目裏(尤其是各地區用語分歧嚴重的大條目裏),讀者將無可避免會同時會看到好幾個地域的用語。「出身黑山共和國的澳洲籍學者布殊‧碧咸因為對改進使用雷射讀取光盤儲存的數位資訊技術做出卓越貢獻而獲頒杜林獎」請告訴我,有多少人能讀、想讀這種各區用語大雜燴的公版文章?表面上這達成了用語統一的美好理想,實務上卻變成創造出現實世界中不存在的一種新的中文書寫,一種對任何一個區域的中文用戶都造成閱讀障礙的古怪版本。可以預見,公版必然因為其用語的紛亂難懂而使用率低下,多數用戶仍將選擇其習慣的區域版本來閱讀──同時卻在編輯時遇到對選擇統一用語不知所措的絕大困擾。
4.最後,我對「融合在當今世界是大趨勢」一語存疑。融合和異化是同時存在也同時發生的。「全球化」此一概念也早已遭到許多批評。退一步言,就算「融合在當今世界是大趨勢」確然無疑,那麼也請在融合已然發生之後,再來改變維基百科,而不要在改變發生之前,把應該是鏡子的維基百科變成水晶球。—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話 2010年1月12日 (二) 17:34 (UTC)
(-)反對:當年民國初期,政府推行一種混合南北方方言的通用語作為國語,遭致很多人,包括大學學者等人的批評,之後政府推出通用語第二版,只以北方方言做基礎,爭議才不會這麼大。現在漢語異化很嚴重,維基百科不是做占卜的地方,我們不能利用維基百科改變漢語,我們只能先讓漢語融合才能讓中文維基百科的用語融合。所以,不論英語維基百科怎麼做,我們依然要保持繁簡轉換(但是我也不希望學德語諸維基百科,各個維基百科分家)(縱使有語言融合的情況存在,那也不是我們應該管的事了)。—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10年1月13日 (三) 13:50 (UTC)
(-)反對:先不說中文與英文的不同簡直就是西瓜之與桌子,世界潮流,浩浩蕩蕩,漢語的複雜情況諸位也深有了解,中文維基不可以完成類似統一漢語這種任務,可以預見的只是無盡的爭論——而且全是因為這個提議帶來的無意義的內耗。「書同文,度同制」,中文維基威武啊威武!管理員也熱血沸騰了。可是屆時諸位管理員可有像始皇一般專斷獨行、欺壓無數維基人的勇氣? 你們可能有,可再為中文維基考慮一下。當小白們路過中文維基查資料時看到的是所謂的「大統一漢語」,結果很可能就是根本不知道在說些什麼。於是蓋章:中文維基翻譯粗劣。這個大統一漢語的優勢是在哪體現的呢?它給編輯者帶來困難的同時又在哪幫助了閱讀者?—Zzyy100100 (留言) 2010年1月26日 (二) 15:43 (UTC)
首先,為何不把是次討論放至維基百科討論:繁簡處理/維基百科討論:繁簡處理/建議取消地區標籤重回簡正/繁體標籤中呢?其次,事實上挪威語維基百科因應新挪威語和書面挪威語的巨大分別而分成二個版本。用戶頁;用戶貢獻;對話頁(留言);C933103;q u now 888;zom leli 2010年2月4日 (四) 15:28 (UTC)
討論應否建立公版之前,我們先要問,建立公版的目的是甚麼。提出建議的「真實事求是」君,認為此舉為建立「全球中文維基人可共同使用的版本」。這種想法背後有一個錯誤假設,就是世上有一種所有中文用者都看得通的「中文」。這樣的「中文」實際上是不存在的。「真實事求是」君提及英文維基百科沒有分英、美、澳版,那是引喻失義。該三國的人民遣詞用字的出入,大概只近於中國內地各省人之別,而不及(例如)兩岸三地人民之間的差異。「公版」建議假設用一種文字版本,就可讓使用不同類型中文的讀者都明白,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中文維基之所以要「地域化」(localised),正反映「中文」(眾數)既非單一語言,但又未至於南轅北轍得要獨立分家。沒有公版是民間的集體智慧,而非「真實事求是」君口中所謂的「可笑」做法。儘管看起來亂糟糟,實際上是最佳妥協。
我也不贊成上面多位留言者的所謂「融合論」。對大部份作者來說,中文維基百科不分家的最主要目的,恐怕不是搞甚麼語言的交流、融合,而是為了共用編輯資源,減低經濟成本。若文章是靜態的話,維基其實是可以分家的,因為大家只需將其他「中文」版本的條目繙譯一次就夠。然而維基是動態的百科全書,每一刻都有人編修,若中文維基分家,將失去規模經濟之效。
所以討論有無公版、如何地域化,針對的應該是編輯方面,而非一般讀者的閱讀層面。現時編輯所用的原始文章,已是一個「公版」。儘管這個公版不是顯示給最終讀者看的版本,但共用原始文章,已令不同地域的作者之間有爭執。若要設立一個給「全球中文維基人可共同使用的版本」,只會加劇協作者之間的爭拗。上面有人說維基是自由編輯的,減少爭拗並非維基的目標。錯。協作者之間之所以有不和,正因為一個人對文章作修改,影響了另一個人的表達自由。自由當然是有底線的,但我們應該避免無謂的爭執。
就算建立了公版,還不是要經過地域化,才可讓「真實事求是」君口中的「全球中文維基人」看得明白?這樣,有公版跟沒有公版又有何分別?
不過我並不以為公版「斷不可行」,只是覺得「真實事求是」君搞錯了公版的目標。公版的目的,應該是讓無編輯維基百科經驗的讀者,也能夠輕易瞭解文章的原貌,而非提供一個人人都看得懂的中文網頁。至於所謂「協作」問題,以我個人經驗,最大的問題是要將條目地域化,好像很困難的樣子(其實我到現在仍搞不清具體應怎樣做,尤其是針對文章標題)。總括來說,我覺得對現有制度,只需作出少量修改:
1) 如 Gilgalad 君在之前某處所言,網頁應設有「不轉換/傳統中文/簡體中文」及「不轉換/大陸用詞/台灣用詞/(...及其他地域用詞等等,從略)」兩組選擇。
2) 公版應預設為「不轉換」狀況,也就是不作任何繁簡或字詞轉換。若條目經不同編者編寫,「不轉換」版也應忠實地反映作者所用的字體(甚至字形,例如「著」及其「羊+目」的異體字)及用詞。「傳統中文」及「簡體中文」則只轉換字體,不轉換用詞。
3) 任何人所寫或所修改的,都是公版本身,而不是地域化後的版本。換句話說,one page to rule them all.
4) 地域化應直接於公版上進行,用某些 marker (例如 HTML-ish 的 angle bracket 或 Wiki-ish 的雙重方括號)來括著需要地域化的用詞。不應自動轉換的字眼也可如此括著。編者只可就個別詞語作地域化,以限制各個地域化版本之間的差異。Marker 的實際語法(括號、keywords 甚至 CSS 類的集中擺放等等)可以另議。
5) 維基百科亦應該容許編者在現時支援四個地域以外加入新地域。The suffocated (留言) 2010年2月12日 (五) 15:17 (UTC)
模板帶來的文字
我剛才在編輯羅馬地鐵時發現,文章裏面本來用的是「意大利」,在我加入{{lang-it}}後,又出現了個「義大利」。如果要在一篇文章中統一用詞,怎麼解決這個問題?--Liangent (留言) 2010年1月2日 (六) 05:05 (UTC)
- 我說一下前面討論的中我的看法,單一條目中統一用語習慣我非常贊成,以我的角度看,這個問題的重點不是為了所謂的統一用詞,也不是什麼語言的交流與融合,而是一個更簡單的道理,單一條目就相當於單獨一篇文章,在一篇文章中,用語的統一是非常必要的。我想,如果將來某人拿一篇維基百科中文條目去印刷出版,條目中混亂的不同地區用語是肯定過不了編輯關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1月2日 (六) 13:59 (UTC)
- 舉雙手贊成。--Gilgalad 2010年1月2日 (六) 19:41 (UTC)
- 舉雙手反對。--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3日 (日) 03:24 (UTC)
- 對於大部分不了解用語差異的人而言,這種要求實在是強人所難。—Chief.Wei 2010年1月3日 (日) 07:29 (UTC)
- 舉雙手贊成。--Gilgalad 2010年1月2日 (六) 19:41 (UTC)
- 很簡單嘛,用替換引用。然後統一用語就是了。—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1月3日 (日) 07:47 (UTC)
- 如果把NoteTA都替換了……--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3日 (日) 10:26 (UTC)
- 簡單複雜化,目前轉換系統很合理,在下到現在都還沒看出追求所謂統一詞對讀者來說有什麼好處。—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1月3日 (日) 10:44 (UTC)
- 舉雙手贊成。—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1月3日 (日) 11:02 (UTC)
- 同感。—Chief.Wei 2010年1月3日 (日) 12:08 (UTC)
- 此外,目前轉換系統最大的一個問題是無法處理多對多和多對一的轉換。假設一個詞A在大陸也叫做A1, A2,在台灣叫做B或者B1,那麼現在的轉換系統就根本無法處理這種情況。如果更複雜一些,A在大陸叫做A1,A2,在香港稱為B1,B2在台灣稱為A2,B1,那麼轉換系統更加無法工作--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1月4日 (一) 03:59 (UTC)
- 還有一種情況,是同一個詞在大陸和台灣除了共同的本義之外,延伸出不同的引申義,這種情況也是轉換系統不能處理的。--Gilgalad 2010年1月4日 (一) 07:21 (UTC)
- 此外,目前轉換系統最大的一個問題是無法處理多對多和多對一的轉換。假設一個詞A在大陸也叫做A1, A2,在台灣叫做B或者B1,那麼現在的轉換系統就根本無法處理這種情況。如果更複雜一些,A在大陸叫做A1,A2,在香港稱為B1,B2在台灣稱為A2,B1,那麼轉換系統更加無法工作--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1月4日 (一) 03:59 (UTC)
我恐怕的是這不便於編輯
就如我是一個外地人,我能到手的可能只是某一些地區性用詞版本的翻譯本,甚至關於某些人物(非中文使用地區的人物,無法按當地用詞)、書籍等的翻譯本本來只一個版本,而且內容不少地區詞時,基於編輯,我不一定可以學遍所有大多數華人在使用中的名詞,也不一定能知道他們用的是怎樣的名詞去查找。我認為最礙事的問題還是在於編輯,我用我的地區用詞去編輯,可以不理你們把它條改成怎樣的普遍華人用語公版,但是不可以強行要我不使用地區用詞去編輯吧?我是某一個地區的人不一定會懂普遍華人在使用甚麼用詞啊?海外華人再多都不夠中國十三億多,海外文獻多也不一定夠中國的社科文出版社出多得! 我想說的是,公版還公版,編輯還編輯,我僅希望編輯的人有絕對可以使用地區用詞的自由,而有意改寫成公版的人也有其改寫成公版的自由,只要不明文規定任何編輯者不可以使用地區用詞編輯,我則中立,若要規定不能用地區用詞編輯,我必反對。--治癒系的小琛兒 探病 病歷 2010年1月21日 (四) 12:06 (UTC)
問: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哪裏不一樣?
為何最近字詞轉換的請求都沒有處理?
如題。好像從1月的前幾天就這樣了。-Simon951434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07:42 (UTC)
- 就是因為管理員人數不夠才會這樣!所以還不趕快在Wikipedia:申請成為管理員/Mys 721tx投支持票,再過10個小時投票就要結束了!--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3:57 (UTC)
- 不必總是在哪邊強調人數不夠,但是也沒有任何積極行動去解決,而只是單純的在某一個選舉中積極的疏通。請問,你從過去兩個月以來,提名多少人了?不是問過多少人,是提名。沒有提名,就不可能有朝向你的要求發展的可能性。-cobrachen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4:16 (UTC)
- 我在Wikipedia:申請成為管理員/Mys 721tx已經說過,不先說服大家,不先改變大家只考慮缺點、不考慮優點的態度,就算一個月提名一千人,又有什麼用?大家不還是會投反對票嗎?--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4:32 (UTC)
- 字詞轉換需要有svn commit權限的用戶處理--Liangent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4:43 (UTC)
- 我在Wikipedia:申請成為管理員/Mys 721tx已經說過,不先說服大家,不先改變大家只考慮缺點、不考慮優點的態度,就算一個月提名一千人,又有什麼用?大家不還是會投反對票嗎?--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4:32 (UTC)
- 不必總是在哪邊強調人數不夠,但是也沒有任何積極行動去解決,而只是單純的在某一個選舉中積極的疏通。請問,你從過去兩個月以來,提名多少人了?不是問過多少人,是提名。沒有提名,就不可能有朝向你的要求發展的可能性。-cobrachen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4:16 (UTC)
- 你連提高提名數目都還沒做,怎麼知道成功與失敗的比例?你提名100人,有上10個就有10%的成功率,500人就可以增加50名。你都沒開始行動,光動嘴巴,不僅沒有,也證明不了你的理論是對的。沒有行動,什麼都是空,悲情論調沒什麼用的。-cobrachen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4:49 (UTC)
- 要是我真的一下子提名一百人,不被封禁才怪呢。--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5:05 (UTC)
你要提名超過10人可當選維基拉皮條獎--義 [ ☎ ] 2010年1月29日 (五) 19:05 (UTC)
- 為甚麼要強調「你」(you),而非「我們」(we)?提名管理員,只是一個人的事?YunHuBuXi 2010年1月30日 (六) 06:04 (UTC)
我感覺我處理地還是夠頻繁了吧。除非你們能一星期內弄出幾十條新增轉換規則來,不然我總要等到湊得夠多的時候再一併處理啊。因為需要svn commit的,要提交到源碼庫的。--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0年2月14日 (日) 15:45 (UTC)
如果那兩個按鈕變成 粗 和 斜,感覺怎樣呢?—Liangent (留言) 2010年1月30日 (六) 15:40 (UTC)
- 一定程度上(+)支持--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31日 (日) 06:07 (UTC)
啊,usability終於要出我想要的了。--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31日 (日) 06:14 (UTC)
- 在那邊沒人看,移過來--Liangent (留言) 2010年2月11日 (四) 04:30 (UTC)
之前我記得是shinjiman還是shizhao還是誰說的,總之大概意思就是應該保留Aa,不然我早就給改成中文了。繁簡倒沒關係,兩個字都是傳承字。--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0年2月13日 (六) 19:37 (UTC)
usability:Babaco_Designs/Icon_Localization#Icon Set + Gallery:完全按照它的要求做的,感覺很ugly。字體用的是AR PL UMing,一來這是襯線體,二來Wikimedia的svg轉換器支持的中文襯線字體中也只有這個字體能入眼。我在想要不要用微軟雅黑做一個,記得是按照美國的版權法律,可以在不提供高質量字體的情況下使用這些商業字體。--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0年2月13日 (六) 21:33 (UTC)
- 文泉驛;tianya.cn已經在用中文化的圖標了:[3]--Liangent (留言) 2010年2月14日 (日) 06:42 (UTC)
- 漢字的粗體表現不出拉丁字母粗體的效果來。還得好好想想該怎麼弄。--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0年2月14日 (日) 15:47 (UTC)
月份條目中的內容應該按時間順序排列還是倒序排列?
比如2010年1月等月份條目,裏面的內容都是按時間倒序排列的,即1月31日放在最頂,1月1日放在最底。不過我認為按時間順序排列比較好,即1月1日放在最頂,1月31日放在最底,因為這才是最自然的編排方式,一般介紹歷史時都是從最早的時間開始介紹的。而且en:January 2010、de:Januar 2010、fr:Janvier 2010、nl:Januari 2010也都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大家的意見如何?--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2月2日 (二) 16:45 (UTC)
- 臣附議。—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2月2日 (二) 17:41 (UTC)
- 如果按時間順序排列,編輯最新新聞和查找最新新聞時都需要將全頁拉下,比較麻煩,新聞還是倒序容易。中國人重視歷史,好象總是習慣時間順序,其實國際慣例即使是簡歷也應該是倒序的,因為現代社會更重視的是目前。--方洪漸 (留言) 2010年2月3日 (三) 05:04 (UTC)
- 但這裏是維基百科,不是維基新聞。如果是新聞的話,當然是最新的新聞放在最頂比較好,百科的話還是按時間順序排列比較好。而且年份條目(如2010年)、日期條目(如1月4日)的內容都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為什麼只有月份條目是倒序排列的?--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2月3日 (三) 05:55 (UTC)
- 如果按時間順序排列,編輯最新新聞和查找最新新聞時都需要將全頁拉下,比較麻煩,新聞還是倒序容易。中國人重視歷史,好象總是習慣時間順序,其實國際慣例即使是簡歷也應該是倒序的,因為現代社會更重視的是目前。--方洪漸 (留言) 2010年2月3日 (三) 05:04 (UTC)
- (+)支持這項提議,但希望有人能將所有以前的月份條目都做出同樣的處理,這份工作量比較大。--長夜無風 (留言) 2010年2月3日 (三) 07:46 (UTC)
- 支持上述意見--Istcol (留言) 2010年2月3日 (三) 11:21 (UTC)
- 有道理,但這種無趣且繁瑣的工作會有人去做麼?不知機械人能不能做就是了……—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10年2月3日 (三) 16:53 (UTC)
- 請注意這些頁面被Portal:新聞動態包含--Liangent (留言) 2010年2月4日 (四) 09:34 (UTC)
- 這個好像跟古今沒太大關係吧,只是純粹的時間順序問題,還是遵從慣例正序排列好些 unsonique (留言) 2010年2月4日 (四) 16:30 (UTC)
- 2010年2月改成順序,Portal:新聞動態的順序也跟着改,這樣不方便展示和編輯新聞。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10年2月14日 (日) 16:36 (UTC)
- 折衷辦法是每月1日就把前一月的改成順序,同樣不知道誰願意做……—Altt311 (留言) 2010年2月14日 (日) 16:39 (UTC)
台灣大百科開始建設台灣的鄉鎮條目
- 目前由遠流經營的台灣大百科,近期有編者開始大幅建立台灣的鄉鎮條目,內容會引用比較權威的文獻。
- 中文維基百科的台灣鄉鎮條目是在2005年由KJ發起,並在當年完成所有鄉鎮條目的架構。那批條目至今也快5年了,大部分的條目都獲得擴充,但有相當比例的鄉鎮條目存在大比例的「交通列表」和「學校列表」。--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1月31日 (日) 16:50 (UTC)
- 說個題外話,那洪姓編者讓我放棄了七萬元獎金夢想;其實說真格的,如果有人肯洽談中文維基台灣相關條目移植到台灣大百科的工作,不僅避免資源重複投資,還可將2-7月的剩下將近1800美元獎金捐給維基或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Winertai (留言) 2010年1月31日 (日) 17:56 (UTC)
- 避免資源重複投資?豈不是與台灣有關的條目都要全移至台灣大百科,不就形成這番意思是寫台灣有的條目得選擇兩條路:台灣大百科或維基百科,看來維基百科是不能待了。-yiken (留言) 2010年2月13日 (六) 16:35 (UTC)
- 致Yiken,我認為Winertai兄並非此意,而是祈使臺灣社群能與台百有某種程度的合作關係。--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15日 (一) 09:02 (UTC)
- 避免資源重複投資?豈不是與台灣有關的條目都要全移至台灣大百科,不就形成這番意思是寫台灣有的條目得選擇兩條路:台灣大百科或維基百科,看來維基百科是不能待了。-yiken (留言) 2010年2月13日 (六) 16:35 (UTC)
台灣大百科提高新條目投稿門檻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forumcontent?ID=30
考量到一定的字數才有辦法說明該詞條的知識含量,因此未來所投稿詞條的釋文字數若不足200字者,將退回請撰稿者進行增補後再行投稿。
目前由遠流出版公司經營的台灣大百科,今日下午發出新規定,新條目長度必須超過200字,否則直接退稿。--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4日 (四) 09:46 (UTC)
- 大英簡明百科中文版一個條目的平均長度剛好差不多是兩百字。--ffaarr (talk) 2010年2月4日 (四) 10:36 (UTC)
- 去年10-12月的第一名,都是靠不足200字得到萬元獎金。聽管理員語意,好像蠻多人據此抗議;個人以為這是為何會有此制度的原因。--Winertai (留言) 2010年2月4日 (四) 12:56 (UTC)
- 我們這裏規定才50字,還含標點和英數字,結果一些用戶就懶病呻吟。--百楽兎 2010年2月6日 (六) 00:10 (UTC)
關於維基化
剛才點了一下Category:需要維基化的頁面,問個問題,是不是中文維基沒有專門進行維基化的人員啊,同志們?--思源如寧&維基駐百度辦事處歡迎您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1:28 (UTC)
- 剛剛維基化了幾個頁面,現在已經絕望,估計今晚我不會再碰維基編輯了。我要去放假 囧rz...--思源如寧&維基駐百度辦事處歡迎您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2:51 (UTC)
- 對,沒有。假期愉快。--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29日 (五) 13:37 (UTC)
- 在Category:需要維基化的頁面,大約30%的頁面已經維基化,只是沒有移除 {{Wikify}}模板而已。--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月29日 (五) 14:16 (UTC)
- 對,沒有。假期愉快。--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1月29日 (五) 13:37 (UTC)
- 中文維基百科社群以非常緩慢的速度,在改善沒有維基化的條目。前幾日改完2007年3月,現在推進到分類:自2007年4月需要維基化的頁面。--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10日 (三) 03:14 (UTC)
- 謝謝參與維基化工作的夥伴,未維基化頁面正在快速減少。邁入新的一年,初二回來看到未維基化頁面已從2563條降到2492條,2007年4月也快完成了,許多維基人在過年期間也辛勤地將未維基化的條目進行收尾的工作,感謝付出的維基人。--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15日 (一) 12:15 (UTC)
電視劇條目中引含有地區中心意識的瑣碎模版資訊
相信有在注意電視劇(尤其是日劇)相關條目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這類條目下方往往會有熱心的影劇迷所添加的模版,詳述了各地區不同電視台播放影集的前後順序。舉《求婚大作戰》這條目為例子好了,條目下方的模版除了有列出該劇在日本本土首映的時間與前後劇集之間的關係之外,也列了在台灣與香港的播映時間、甚至連重播都要寫成一大篇。考量下述原因:
- 該影集其實不是只有在港台兩地播放過而已,事實上在很多歐美國家的日語或中文電視台,也有播映日本的影集,但是很顯然維基百科不適合也不可能將所有地區性的播放紀錄都收錄近來。
- 放入日劇在其他國家的重播細節並不能幫助讀者對這部片子有更多的瞭解,沒啥意義。
- 很多片子對於影片本身的介紹籠統模糊,但是底下的模版卻寫得鉅細靡遺版面一大篇,有點比重失衡。
因此個人認為這類的模版應該予以限制,只保留該影集在本土的首次播映資訊(以當例子的《求婚大作戰》來說,就是它在富士電視台的月九影集中的播映資訊模版),其餘地區的放映時間不需收錄在維基百科裏面,因為這其實是蘊含了地區中心意識的瑣碎資訊,放太多維基百科就跟一般的fan site沒啥差別。不知各位是否同意這樣的限制?—泅水大象 訐譙☎ 2010年2月2日 (二) 08:52 (UTC)
- 全部去掉,沒有這樣的必要。--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2月2日 (二) 10:37 (UTC)
還是保留較好,這樣可以服務中文使用者(不過只要寫兩岸四地及馬新的部份即可)。重播則殺無赦。--RekishiEJ (留言) 2010年2月2日 (二) 11:46 (UTC)
- 應該寫世界各地的播放情況(不包括在同一電視台重播),才不致於地域中心--Ws227 (留言) 2010年2月4日 (四) 08:44 (UTC)
- 難道各個電視台播了什麼都查的出來嗎?喜羊羊與灰太狼在北京卡酷動畫衛視上已經連着佔用6:00-7:00PM和/或8:00-9:00PM,周末和假期再加上6:40AM-11:20AM(大約這個時間段)幾年了。另外大陸電視台數不勝數,如果是「首播」的話,即使沒有像喜羊羊這麼誇張,也得有一大堆。這類模板真的不知道有什麼存在的意義。誰會去找某某台在某個片子之後播過什麼呢?--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2月7日 (日) 07:43 (UTC)
- 以最先播出的電視頻道為準。國家/地區則限定為台港陸澳新。另外作品評論只要寫出原產國及台、港、陸、澳、新評論即可以免流於繁瑣冗贅。--RekishiEJ (留言) 2010年2月13日 (六) 17:47 (UTC)
- 此外這類模板可以告知其他維基人電視台於該節目播映前及播映完後的所播節目,有高度實用性。至於播映時段則只寫最早播映時段,除非出現不同時段不同配音的情況。--RekishiEJ (留言) 2010年2月13日 (六) 17:50 (UTC)
- 大陸的動畫首播常局限在一個省,是不是也要在別的省首播也要寫上?另外如果目的僅僅是「告知」,告知的還是「維基人」,那麼寫在討論頁上好了。我要求棄用的理由很簡單,作為一個百科全書的讀者,有多少人會去查前後播了什麼?--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2月15日 (一) 11:59 (UTC)
- 難道各個電視台播了什麼都查的出來嗎?喜羊羊與灰太狼在北京卡酷動畫衛視上已經連着佔用6:00-7:00PM和/或8:00-9:00PM,周末和假期再加上6:40AM-11:20AM(大約這個時間段)幾年了。另外大陸電視台數不勝數,如果是「首播」的話,即使沒有像喜羊羊這麼誇張,也得有一大堆。這類模板真的不知道有什麼存在的意義。誰會去找某某台在某個片子之後播過什麼呢?--達師—信訪—工作報告 2010年2月7日 (日) 07:43 (UTC)
或許各位應該參考下類似的討論: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infobox film的上映日期。--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0年2月15日 (一) 14:18 (UTC)
在『中華民國』的詞條中!
『中華民國』的詞條里出現十分多的侵害中國的語言!中華民國的時間是1912--1949,告訴你台灣省屬於中國,過去是!現在也是!將來還是!中華民國不過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中的小小過客!一樣屬於中國!一樣屬於中華民族!給我記住了!!—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19.234.81.62(對話 貢獻)加入。
囧rz...,唉……又是一個大陸憤青,把中國、中華民族、POC、PRC這些概念都全混在一起了。——快龍☀人過留名 2010年2月14日 (日) 13:23 (UTC)
- 囧rz...,被Brainwash的大陸憤青...--Bcnof留言 2010年2月14日 (日) 13:51 (UTC)
- 淡(da)~定,淡(da)~定
話說咱大陸的網絡什麼時候能文明點啊……—unsonique (留言) 2010年2月14日 (日) 19:39 (UTC)
我在想是不是該把這段論述放在比較顯眼的地方。--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0年2月14日 (日) 15:34 (UTC)
- 論述怎麼放也不會有多少人看的,中華民族的根性就是這樣。—Altt311 (留言) 2010年2月14日 (日) 15:42 (UTC)
- 後面飛帽子的也不少啊,再飛樓主成廚師了。日本人出名夠文明了,看自民黨執政多少年了,有「刁民」才有好官,事情不能只看一面。--義 [ ☎ ] 2010年2月16日 (二) 21:39 (UTC)
可以註冊與其他人相似的用戶名嗎?
Wikipedia:用戶名#令人混淆的用戶名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用戶名的作用是分辨每一個貢獻者。因此如您的用戶名稱或簽名與其他維基人非常相似,我們會建議您進行更改,以避免混淆。雖然令人混淆的用戶名本身並無不妥之處,但是您不應該註冊一個易於令人誤會您是另一位活躍的貢獻者的帳戶,這可能會影響維基計劃的運作,並且一個有爭議的用戶名會予人壞的印象。因此我們會對您作出提醒,並建議您作出更改。
今天我發現有一名用戶User:Shippo7與另外一個用戶名User:Shibo77相似,而Shibo77的創建日期早於Shippo7,因此我在User talk:Shippo7留言([4]),希望他更改用戶名。
但他的回應卻是這樣([5]):
看到您關於「用戶名相似」要求改名的留言,首先我不清楚判斷用戶名相似的標準時什麼,您提到的"shippo7"與"shibo77"只有4個字符相同,正常人完全不會混淆。是不是只要有4個或以上字符相同的用戶名就都會被刪除呢?我的賬號已經註冊並使用接近2年,為什麼直到今天才提出改名要求?「shippo7」這個名字是我在互聯網中通用的用戶名,此名字在各大網站用了4年第一次見到如此可笑的改名要求,本人拒絕以「用戶名相似」這種荒唐理由更改用戶名,如果賬號被封禁,本人將退出維基人行列。同時對維基百科社區如此底下的管理水平表示遺憾。——Shippo7 (留言) 2010年2月9日 (二) 07:49 (UTC)
請問要有多少字符相同才能算相似?--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2月9日 (二) 08:13 (UTC)
- (:)回應:單看這兩名用戶,我也不覺得會混淆些什麼...而且兩者並非同時活躍(User:Shibo77最後活躍時間是兩個多月前...),也未見兩者的編輯有何交集。再看,兩位用戶都已注冊很久,我不覺得有任何更改用戶名的需要。退一步來想,如果我是User:Shippo7,我想我在這樣的理由下收到更改用戶名也會感到唐突和莫名其妙...—妙詩人 Happy Musician(來聊聊天~) 2010年2月9日 (二) 08:31 (UTC)
- 我也不覺得會混淆什麼。—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2月9日 (二) 10:20 (UTC)
- 我感覺是User:Symplectopedia在刁難用戶,如果有自知之明應該對User:Shippo7此用戶道歉。—Mark85296341@留言-記錄 2010年2月9日 (二) 11:53 (UTC)
- (!)意見:閣下要是不說,在下完全不覺得兩個用戶名會混淆。如果是shipoo77和shipo77我可能還覺得會混淆……個人認為只要沒有故意用O(字母)和0(數字),l(字母)和1(數字)等來製造混淆的用戶名(比如來個User:Symp1ectopedia)應該都是允許的。——快龍☀人過留名 2010年2月9日 (二) 15:43 (UTC)
- 這個有點過敏了吧?—unsonique (留言) 2010年2月12日 (五) 12:12 (UTC)
- (!)意見:這個好像確實沒有令人怎麼混淆,其實個人覺得只要是非主觀非惡意的即使有很接近,也都可以接受的,接近是接近畢竟不一樣,何況沒有任何試圖去混淆的行為。而這兩位維基朋友也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願聞其詳 (留言) 2010年2月16日 (二) 16:35 (UTC)
兩位都不能算活躍用戶吧?--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0年2月17日 (三) 13:07 (UTC)
需要清理的條目
以http://toolserver.org/~magnus/catscan_rewrite.php 得出分類:需要清理的條目下有3153條條目。--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10日 (三) 04:12 (UTC)
- 需要清理的條目已降至3099條,請加入清理條目的行列。
- 分類:自2005年11月需要清理的條目
- 分類:自2005年12月需要清理的條目
- 分類:自2010年2月需要維基化的頁面,單單這個月迄今已累積107條。--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17日 (三) 14:54 (UTC)
Wikipedia:您的第一篇文章是德語維基百科放在de:Wikipedia:Hilfe相當顯著位置的一個頁面,是一個很簡潔的新手教程。我認為我們可將波蘭語維基百科的「用戶沙盒制度」可以跟這個新手教程做結合,引入中文維基百科。--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4日 (四) 10:50 (UTC)
- 翻譯之後放到首頁還是放到歡迎辭中呢?—Mys 721tx(留言)-U18協會招人了 2010年2月7日 (日) 16:49 (UTC)
中文版對應頁面可能是幫助:創建新頁面。--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9日 (二) 13:34 (UTC)
- WP:您的第一篇條目。—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2月9日 (二) 13:39 (UTC)
- 太好了,我正在找中文版的。--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9日 (二) 13:45 (UTC)
- 中文版的冗長難讀,應整理整理,重新放上首頁。--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17日 (三) 21:30 (UTC)
用戶名問題
我的簽名是HW,故本人想註冊一個用戶以保護我的簽名,但是我註冊的時候就說你的戶口名和User:Hw所相近,禁止註冊。
請問我應該做的是下面的那一個動作?
- 先用一個用戶名註冊,之後要求
- 更改用戶名
- 侵佔用戶名
- 要求行政員先移動該用戶名到另一個名,我再另行註冊
- 我不應該註冊這個用戶名
相關連結:
-HW 我是誰 找我 請支持:首頁改版計劃 2010年2月19日 (五) 09:59 (UTC)
- Wikipedia:用戶名#類似姓名說,「如用戶名僅與一個不活躍帳戶的名稱相似則不會構成問題。」因此我創建了這個用戶並已把密碼通過Special:Emailuser/Horacewai2發送。--Liangent (留言) 2010年2月19日 (五) 11:10 (UTC)
- 謝謝,但可惜的是,我發現了在de:版本中有一個用戶叫de:User:HW呀!我和他的帳戶都會變到不能完成整合?-HW 我是誰 找我 請支持:首頁改版計劃 2010年2月20日 (六) 01:35 (UTC)
- 都不能完全整合。除了de:User:HW還有很多HW:sulutil:HW--Liangent (留言) 2010年2月20日 (六) 05:46 (UTC)
- 謝謝,但可惜的是,我發現了在de:版本中有一個用戶叫de:User:HW呀!我和他的帳戶都會變到不能完成整合?-HW 我是誰 找我 請支持:首頁改版計劃 2010年2月20日 (六) 01:35 (UTC)
有人幫忙通知下行政員處理一下wikipedia:更改用戶名嗎?
問:如題,有人幫忙通知下行政員處理一下wikipedia:更改用戶名嗎?已經積壓了有一段時間了誒。。。 順帶的,祝大家虎年快樂~~ —魚,遨遊天空 (留言) 2010年2月16日 (二) 02:21 (UTC)
- 這裏面很多都是已完成的申請,不然就是被拒絕或者未通過的。只是以前的請求記錄沒有被存檔起來,所以才會看上去覺得那麼長。Zilong0419 (留言) 2010年2月16日 (二) 03:35 (UTC)
- 謝謝提醒,所有新申請已處理完畢,祝新年快樂。—木木 (發呆中) 2010年2月16日 (二) 07:52 (UTC)
- 新年快樂~--愛德華-庫倫 (留言) 2010年2月17日 (三) 06:39 (UTC)
某些管理員漠視維基人的工作價值
“小 江青; 01:48 . . (-298) . . Shizhao (讨论 | 贡献) (取消Edouardlicn (对话)的编辑;更改回Hxy的最后一个版本)”
Shizhao對我的江青條目的修改退回,但未有描述任何原因。而我在他的討論頁面上提問至今也沒有答覆。Shizhao的無提示刪除起碼對我不是第一次。如果你認為我的內容不合理,刪除可以,但你起碼得告訴我理由。如果我不告訴你理由,又將內容再貼上,是不是就引發無謂的編輯戰呢?你自己考慮一下怎樣做比較好吧。—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2月22日 (一) 04:54 (UTC)
- 你好!首先想告訴你,Shizhao使用的是回退功能 (見Wikipedia:回退功能),此權限由回退員和管理員持有,Shizhao是錯誤使用回退,根據「回退功能說明頁」,回退功能的用處是「這樣的回退只能用於明顯的非建設性的編輯,例如破壞、被封禁用戶的編輯或用戶名字空間內的頁面。至於其他類型的撤銷(如回退增加侵權內容的編輯),請儘量附帶詳細的編輯摘要,以便日後查閱或跟進。因此,我們建議以其他方式進行其他類型的回退。」,故此,本人現已跟進是次的回退問題,並回復到閣下的版本。感謝你為維基百科作出貢獻。-HW 我是誰 找我 請支持:首頁改版計劃 2010年2月22日 (一) 12:45 (UTC)
怎麼這麼快結束?[6]我看這個對比是來源有問題。Edouardlicn你加的來源一定要符合維基格式和要求。--義 [ ☎ ]
這裏插一句啊,連ISBN或者其他書籍ID都沒有標,怎麼讓人信服這本書存在?如果手頭有書,那趕緊加上。—Mys 721tx(留言)-U18協會招人了 2010年2月23日 (二) 02:14 (UTC)
這個討論已經關閉了,還有這麼多人在這裏跟啊。我對此事的意見只是管理員刪除不談原因且再次詢問未回復。至於該條目怎麼改請發到條目討論好嗎,或者直接修改條目好嗎?謝謝。—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2月23日 (二) 10:53 (UTC)
- Shizhao這傢伙很可能是不能說、擅辭令的。不知這種人怎當上管理員。上樑不正下樑歪--219.73.57.222 (留言) 2010年2月23日 (二) 14:11 (UTC)
請求封禁Yiken
有鑑於Kolyma談話,請求執行封禁Yiken,原因是Kolyma認為Yiken並沒有遭受封禁。註:若沒封禁,雙方沒有妥協空間,管理員若執意繼續冷處理,休怪動用更大資源處理此事,比如在維基媒體協會的公開會場處理此事,迫使人們重視此事的後續處理。—yiken (留言) 2010年2月13日 (六) 13:32 (UTC)
- 沒看懂是什麼意思--Liangent (留言) 2010年2月13日 (六) 15:05 (UTC)
- 只要是局外人,就會看不懂是正常,來龍去脈在此談論與之前會有重覆贊述,還得要多費心翻閱Yiken及Kolyma討論頁。—yiken (留言) 2010年2月13日 (六) 16:30 (UTC)
- Yiken奏請封禁他自己。—愛學習的飯桶 (留言) 2010年2月13日 (六) 16:37 (UTC)
- 這兩個人還在鬧啊……是不是還是那個八卦山條目?我真不明白為什麼一直要糾纏在這件事情上面。——快龍☀人過留名 2010年2月13日 (六) 16:45 (UTC)
若要詳聞來龍去脈,點閱《Kolyma與Yiken雙方討論衝突史》便可。早從2008年2月17日引發衝突,延續至今,積怨許久,故使討論沒有好轉。—yiken (留言) 2010年2月13日 (六) 18:37 (UTC)
我還是覺得您是不是太敏感了?你倆的最後一次衝突都在2009年11月29日了(根據你自己總結的衝突史),為何現在還把這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倒騰出來說?而且看了下記錄,Kolyma說話也是很客氣的,討論下條目該怎麼編輯是非常常見的事,維基百科人就是要多討論、善討論,討論是協作的基礎。當然,我還看到兩位在討論中因為對方針的理解問題而發生的爭執,我覺得這個時候,就該把事情放到互助客棧說一說,讓更加理解方針的人幫忙解釋下,而不是一會兒又說要退出維基了,一會兒又請求管理員封禁自己。說真的,我記得當時有幾個管理員在skype上聊天的時候,都說沒搞懂yiken你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建議您,如果覺得心煩,就去給自己放幾天假;如果哪天開心了,就回來接着寫。維基百科是來去自由的網站,沒有這麼多束縛的。--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0年2月13日 (六) 19:31 (UTC)
- 看了一遍所總結的「衝突史」,也覺得yiken過分脆弱了。在維基中這樣的編輯爭執很正常,而kolyma也沒有閣下所描述的那樣蠻不講理,實在不明白閣下為何要反應過度。另外小小的一個猜測,[來源請求]——快龍☀人過留名 2010年2月14日 (日) 06:13 (UTC)
- (:)回應菲菇,自2009年11月29日起至2010年2月13日止,還認為我這期間離開維基百科兩個多月時間不夠,菲菇之意是否要一直僵持局面,叫Yiken這樣子一直「放假」?這豈跟退出永不參與維基百科方法有何差異?—yiken (留言) 2010年2月14日 (日) 07:04 (UTC)
- 什麼叫僵持局面?別人不繼續和你討論了也叫僵持?而且這局面有啥好僵持,都是就事論事,又沒人身攻擊你,你如果不想去解決問題完全可以不管,又不是強迫你去解決他提到的那些問題。而且他的意見僅僅是他的意見,你有接受與否的自由。我感覺根本不是你和他在僵持,而是你自己一直自己很敏感。--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0年2月14日 (日) 10:18 (UTC)
- (:)回應快龍,這件事與中學生有何關係?難道是暗諷Yiken幼稚?—yiken (留言) 2010年2月14日 (日) 07:04 (UTC)
- (:)回應菲菇所言
维基百科是来去自由的网站,没有这么多束缚的。
請菲菇看看別人怎麼看待維基百科,點閱避免資源重複投資,這叫沒束縛嗎?—yiken (留言) 2010年2月14日 (日) 07:11 (UTC)
- 那叫自願。你到維基百科來,是志願者(或志工),你高興做就做,不高興做就去休息甚至拍屁股走人都可以的。你捐款給維基百科當然好,不捐的話維基也不會強迫你捐;正如你不寫維基的話別人也不會強迫你寫。Winertai覺得資源重複投資又怎麼了?這和束縛不束縛有啥聯繫?--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0年2月14日 (日) 10:14 (UTC)
- 中學生只是在下一個無惡意的猜測而已,如果閣下認為中學生=幼稚,請自便,至少本人是絕對反對這種觀點的。我們說了半天都是希望閣下不要動輒將很小的編輯上的摩擦無限擴大化(還要挾休怪動用更大資源處理此事),這樣於人於己都沒有好處。而且本人認為閣下的邏輯非常特別,閣下說:
這完全歪曲了kolyma的原話。——快龍☀人過留名 2010年2月14日 (日) 13:20 (UTC)有鑑於Kolyma談話,請求執行封禁Yiken,原因是Kolyma認為Yiken並沒有遭受封禁。
- 中學生只是在下一個無惡意的猜測而已,如果閣下認為中學生=幼稚,請自便,至少本人是絕對反對這種觀點的。我們說了半天都是希望閣下不要動輒將很小的編輯上的摩擦無限擴大化(還要挾休怪動用更大資源處理此事),這樣於人於己都沒有好處。而且本人認為閣下的邏輯非常特別,閣下說:
- 那叫自願。你到維基百科來,是志願者(或志工),你高興做就做,不高興做就去休息甚至拍屁股走人都可以的。你捐款給維基百科當然好,不捐的話維基也不會強迫你捐;正如你不寫維基的話別人也不會強迫你寫。Winertai覺得資源重複投資又怎麼了?這和束縛不束縛有啥聯繫?--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10年2月14日 (日) 10:14 (UTC)
你高興做就做,不高興做就去休息甚至拍屁股走人都可以的。你捐款給維基百科當然好,不捐的話維基也不會強迫你捐;正如你不寫維基的話別人也不會強迫你寫。
這完全歪曲了Yiken的原話。—yiken (留言) 2010年2月18日 (四) 13:04 (UTC)
對不起,我必須呼籲,請不要將百科上不愉快的編輯意見訴諸見面解決,或是揚言在協會的公開會場處理用戶之間的事,累似的言論可能會干擾社群運作,這使的社群舉辦活動時,必須避免任何可能的人身威脅。我再說一次,請不要將百科上不愉快的編輯意見訴諸見面解決,或是揚言在協會的公開會場處理用戶之間的事。謝謝。--Jasonzhuocn (留言) 2010年2月24日 (三) 14:49 (UTC)
(:)回應Jasonzhuocn,紛爭已停止,請勿做出言語挑釁,除非要重新再起紛爭。-yiken (留言) 2010年2月26日 (五) 18:10 (UTC)
Ubisoft images
Just informing you that the Ubisoft images are about to be deleted on Commons, see commons:Commons:Deletion requests/Template:Attribution-Ubisoft 3. The Chinese language Wikipedia currently uses 7 images out of the category Ubisoft images. If you want to keep using them, you need to transfer them here. --The Evil IP address (留言) 2010年2月28日 (日) 19:1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