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泛蒙古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現代蒙古人之分佈區域(橙色範圍為蒙古帝國

泛蒙古主義蒙古語ᠨᠠᠷᠮᠠᠢ
ᠮᠣᠩᠭᠣᠯ
西里爾字母Нармай Монгол),是蒙古民族主義者的一種主張,起源於一戰前後沙皇俄國支持下的泛蒙古運動,由沙俄白軍將領謝苗諾夫提出的一種「將所有漠北蒙古漠西蒙古漠南蒙古乃至的東歐卡爾梅克人居住的土地聯合為一個『蒙古國』」的構想。該構想僅僅在1920-21年曇花一現,便隨着「外蒙人民獨立革命」和「內蒙自治運動」的成功,以及蘇聯在其他蒙古語族群居住區建立自治共和國而宣告破滅。

冷戰以後,由蒙古國的部分民間人士及民族主義者,「泛蒙古主義」構想的一些主張再次被民族主義政治人物提出,成為新的「三蒙統一」構想,主張以蒙古國現有版圖為中心,認為應將俄羅斯聯邦之布里亞特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的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整併成一新的「大蒙古國」的主張。

「泛蒙古主義」構想的歷史

[編輯]

該術語由俄羅斯哲學家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在1894年的同名詩和《敵基督的故事》中引入的,最初的意思是「來自東方對歐洲文明的威脅」(黃禍論[1]

17世紀開始,由於末任蒙古大汗林丹汗後金擊敗,其子額哲投降並接受了清朝統治,皇太極成為漠南蒙古(內蒙古地區的蒙古族民系)的君主「博格達汗」。內扎薩克蒙古各部陸續被編為「」,並受命於理藩院,清朝皇帝則賜予各旗封號並以公主賜婚蒙古王公。有清一代,蒙古貴族與滿洲貴族聯姻不絕。

1644年清軍入關後,隨着清朝勢力大增,漠北蒙古各部也逐漸開始接受清朝的賜封。而漠西蒙古準噶爾汗國(統治新疆北部)違背1640年蒙古各部於塔爾巴哈台的盟約,攻擊外喀爾喀諸部,並攻滅統治西藏地區、同屬於漠西蒙古的和碩特汗國,試圖重建一個以準噶爾部為中心的蒙古國家第一世哲布尊丹巴活佛逃入內蒙古地區,向康熙皇帝求救。康熙帝親率8萬軍隊擊潰準噶爾軍隊,不僅幫助喀爾喀人收復了被準噶爾人佔領的領土,並且控制藏區,直到乾隆皇帝征服準噶爾。此後清廷不願將西藏再置於蒙古王公勢力範圍之內,遂沒有幫助和碩特部恢復其在西藏的統治,而是通過駐紮大臣藏傳佛教達賴喇嘛(屬黃教活佛)等監督西藏噶廈處理地區事務,蒙古王公不再掌控西藏。

19世紀間,沙俄的東擴不斷壓迫清朝的北部疆界。1895年,外蒙古第八世哲布尊丹巴沙俄提出,要求幫助蒙古人獨立建國並控制內蒙古的所有地域。1911年清朝發生辛亥革命,各地的蒙古王公紛紛與列強勢力展開接觸;12月外蒙古在沙俄支持下宣佈成立獨立的蒙古國 ,建元共戴,但未獲國際承認。內蒙古此時亦有響應,外蒙古一度派兵南下,但隨後撤回。在1913年《中俄聲明文件》即獲簽訂,沙俄承認外蒙古仍在中國「宗主權」之下,俄國保留在蒙古的特權;1915年《中俄蒙協約》簽訂,最終確認了外蒙古事實上仍由其君主博克多汗統治,由俄國保護外蒙古的「自治」,而俄方仍承認「外蒙古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而在內外蒙古合併失敗後,內蒙古的一些貴族如巴布扎布等人參加宗社黨滿蒙獨立運動

1918年俄國革命後,謝苗諾夫的白軍試圖重新控制外蒙,在上烏丁斯克(今俄羅斯境內的布裏亞特共和國首府烏蘭烏德)召開第一次「泛蒙古會議」,同年,在大烏里車站英語Dauriya, Zabaykalsky Krai召開第二次會議,但沒有甚麼作為;此次會議成為「泛蒙古主義」的萌芽。由於外蒙古政府內僧俗兩派的爭鬥,反對博克多汗的外蒙王公正式上書中華民國,呈請廢除俄蒙一切條約、取消外蒙古自治,並在1919年邀請邀請北洋政府派徐樹錚率領「西北邊防軍」進駐庫倫;「泛蒙古會議」運動失去勢力。

1919年,日本趁俄國深陷革命、外蒙古博克多汗無力自治之機提出「三蒙統一」,受到俄羅斯白軍的謝苗諾夫羅曼·馮·恩琴的支持。喀爾喀蒙古的一支布里亞特人於是進而提出「泛蒙古主義」構想,借民族自決名義,主張成立一個親日乃至受日本控制的蒙古政權,包括布里亞特人、喀爾喀蒙古、內蒙古呼倫貝爾,甚至包括卡爾梅克人

1920年2月,恩琴率騎兵師共800人進入外蒙古,在日本的支持下,他擊敗了留守外蒙古的陳毅等人率領的中國軍隊,進入首都庫倫,扶植博克多汗恢復蒙古獨立,成為外蒙古的實際統治者,並獲封「親王」。

1921年7月,恩琴兵敗,被逐出庫倫;8月,遭到其外蒙古盟友出賣、逮捕,被移交給蘇俄紅軍;9月,恩琴被蘇俄(1922年後為蘇聯)處叛國罪並送新西伯利亞處決。「泛蒙古主義」構想隨着恩琴兵敗,甫一提出便失去了其發展的根據地,並沒有得到任何國際支持、也沒有引起任何有力的反響。其後蒙古人民黨控制了外蒙古,並於1924年在蘇聯的支持下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國,雖不受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承認,但由於北洋軍閥混戰,此時並未派兵干涉,失去了對外蒙古的實際控制。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共產國際察覺內蒙古人民革命黨新的中央領導陷入了「泛蒙古主義」。共產國際認為「泛蒙古主義」是日本擴大侵略的工具,1933年4月通告中共中央「應堅決同反動的泛蒙古主義作鬥爭」。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個黨已不可能再有什麼作為。習仲勛在《烏蘭夫同志永遠活在各族人民心中》一文中說:「早在大革命時期,在我黨支持下,就建立了『內蒙古國民革命黨』,1927年改為『內蒙古人民革命黨』,後被第三國際宣佈解散。」僅剩下一部分黨員以個人身份在各地繼續活動,部分黨員轉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中。

直到1945年,蘇蒙聯軍進入內蒙古對日本作戰,為爭取蘇聯撒離在東北及新疆地區的駐軍,中華民國政府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條約》,並約定依據公民投票結果視情況承認外蒙古獨立;10月20日外蒙舉行公民投票,中國政府派雷法章前去參觀。雷法章奉蔣中正之命,「不與外蒙當局進行任何交涉」;關於投票,雷法章「只宜細心觀察,但不得干涉或發表任何聲明」。外蒙人民「在政府人員監督之下,以公開之簽字方式表示贊成與否」[2],投票結果顯示98.5%的投票公民贊成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獨立[3]。1946年1月5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4]

內蒙古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失敗和1945年日本二戰戰敗後,內蒙古人民共和國謀求與蘇聯支持的蒙古合併,然而蒙古人民共和國表示因為《雅爾塔協定》的約束,蒙古不能干涉中國內政,故不能支持內外蒙古合併。於是在同年便轉為一系列「自治運動」,目的在與在聯邦制國家的框架下實現高度自治的構想,其基本原則仍然建立在「內蒙古是中國領土」之上;其後因為內蒙古自治政府一直得不到執政的國民黨政府積極應對,最終使其在國共內戰中轉而倒向中國共產黨陣營。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內蒙古實現自治,逐漸固定為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卡爾梅克人則由於地理位置本身即在歐洲裏海沿岸;現今也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卡爾梅克共和國,境內居民蒙古族與俄羅斯族約各佔一半。

三蒙統一的構想

[編輯]
大蒙古國

隨着冷戰結束,「三蒙統一」又成為一些民族主義政治家新的構想,基本上延續了「泛蒙古主義」的原始構想,放棄了過於遙遠的卡爾梅克共和國地區,在此基礎上宣稱「以蒙古現有版圖為中心,將俄羅斯的布里亞特共和國圖瓦共和國阿爾泰共和國等(圖瓦人阿爾泰人突厥語族群,但在歷史上被蒙古人統治過且文化和宗教上一定程度被蒙古化)與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合併在一起,成立新的『大蒙古國』」。該思想涉及改變自一戰時固定、二戰以來獲得國際承認的俄、蒙、中三國疆界,不僅沒有得到任何有力支持,還遭到俄、中的強烈反對,甚至連蒙古國政府也對其反映平平。

儘管得不到有力支持和反響,各國民間的蒙古族互相交流一直保持相對頻繁,尤其中國內蒙古地區的蒙古族和蒙古國之間,由於文化相近,長期保持着民間的友好聯繫。

1990年後,蒙古國和蒙古族相繼成立了「蒙古根協會」、「成吉思汗世紀」、「布里亞特青年聯盟」、「國際蒙古族協會」。其中有些可能受到「三蒙統一」構想影響,帶有相當的民族主義傾向和政治訴求;有些則是各國蒙古族出於文化角度設立的民間交流協會、並沒有一定的政治訴求。

蒙古語系分佈

然而由於歷史和人口因素,蒙古國政界主流也不贊同搞「三蒙統一」。1990年,蒙古駐日大使雲登就日本眾議院山本重信先生的「現在對建立一個獨立、統一的蒙古國家呼聲很高。大使閣下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的提問答覆說,「我可以談談我個人的看法。我對中國的內蒙古情況不太了解,但對蘇聯布里亞特比較熟悉。我想就人口問題而言,布里亞特人只佔32%,68%的人是俄羅斯及其他民族。如果說『統一』,這部分人怎麼辦?再加上內蒙古的人口,要遠遠超過我們蒙古十幾倍,我們怎麼辦?」因為蒙古語民族在蒙古國之外均不佔多數,如果合併蒙古人有被邊緣化的風險。而且由於蒙古國和中國內蒙古之間存在戈壁沙漠、和俄羅斯遠東之間存在的山脈等天然邊界阻隔,加之各國蒙古民族長期存在的隔閡也不利於「三蒙統一」,更何況蒙古國與俄羅斯聯邦、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存在巨大國力差異,因此除了文化交流之外的政治上的「泛蒙古主義」並無太大影響[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Соловьёв В. Панмонголизм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奉派赴外蒙參觀公民投票之經過》,雷法章
  3. ^ Nohlen, D, Grotz, F & Hartmann, C (2001) Elections in Asia: A data handbook, Volume II, p491 ISBN 978-0-19-924959-6
  4. ^ 國民政府發表公告承認外蒙獨立,中央日報(上海版),第2版
  5. ^ Дэвид Джонсон, 9. Россия-Монголия: Скрытые территориальные вопросы, Центр оборонн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2003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