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米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0年9月24日) |
蓬莱米 | |
---|---|
种 | 稻 O. sativa |
栽培品种 | 蓬莱米 |
起源 | 1921年,台北 |
蓬莱米(台湾话:hông-lâi-bí)是现今在台湾主流食用的杂交种稻米,依时代背景而有不同的定义。现今概称的蓬莱米,为粳米和籼米的混种,初始的蓬莱米品种,系由日本稻作专家矶永吉与末永仁改良成功[1]。 1921年于台北草山(今阳明山)上的竹子湖成功栽种,后逐步推广。
1926年(大正15年)4月24日,由伊泽多喜男总督在台湾铁道饭店召开的日本米榖大会中正式公布命名为“蓬莱米”,以有别于台湾本土品种的“在来米”(另外几个候选名称包括“新台米”、“新高米”),蓬莱米遂逐渐成为这种新品种稻米的概称,包括日后广为种植的“台中六十五号”等品种。
由来
[编辑]台湾种植稻米的历史可追溯至明郑时期中国移民大量迁徙来台,带来籼稻品种的稻种,而成为籼稻农业区域的一环;此种稻米在日治时期被称为在来米(即原有的本地籼稻)。在台湾的环境中,可一年两收,甚至少部分地域内并可有三熟,长期以来成为销往中国地区的重要粮食及经济作物。
但在日治时期,台湾在来米的口感并不合习惯粳米的日本人之口味,台湾总督府农业试验所因此引进日本本土品种粳稻,经过多次试验改良研究后,矶永吉技士于1922年以日本粳稻“龟治”和“神力”杂交培植出成功的新品种,即台中65号。1926年,由伊泽多喜男总督在台北铁道饭店召开的日本米榖大会中正式命名为“蓬莱米”,而矶永吉也被尊称为“蓬莱米之父”,蓬莱米的口味也广为台湾人接受。
蓬莱米的外观,比在来米短而粗,呈椭圆形,米粒较大、黏性强,能适应高温,肥料反应性高,故在多肥的配合下,产量可比在来米高。但也因如此,蓬莱米的栽种也必须使用大量的肥料。
蓬莱米也是台湾外销米种中口碑甚好的一种,曾大量输往日本本土。在台湾,也广被用来酿啤酒。
现代研究
[编辑]台湾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邢禹依团队,于2019年发表论文,经由分析台湾陆稻(俗称旱稻)的基因,发现日本粳稻能在台湾育种成蓬莱米,是因为山地陆稻的花粉飞到了新育种的粳稻上,产生杂交,才形成蓬莱米品种[2]。
参考资料
[编辑]- ^ 人物特寫:男發現失落手稿 修正稻米史. 苹果日报. 2013-11-30 [2013-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4) (中文(台湾)).
- ^ 张容瑱. 山地陸稻很有事!破解臺灣蓬萊米身世,發現南島語族遷徙線索. 中研院《研之有物》. 2019-12-03 [2023-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1)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