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條目之中立性有爭議。其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 (2014年2月6日) 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討論頁。 |

此條目介紹的是一家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關於其他用法,請見「
京東」。
京東集團(NASDAQ:JD、港交所:9618)是一家總部位於北京的中國電子商務公司。主要為B2C模式的購物網站,前稱360buy和京東商城,由劉強東創辦。2014年,京東集團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
該公司由劉強東於1998年6月18日創立,其零售平台於2004年上線。最初是一家線上磁光商店,但很快變得多樣化,銷售電子產品、手機、電腦和類似商品。2007年6月,公司將域名更名為360buy.com,2013年更名為jd.com。據悉,後者的購買成本為500萬美元。同時,京東公布了新的標誌和吉祥物。它由騰訊部分擁有,騰訊持有該公司20%的股份。
京東商城在2004年由創始人、現任執行長劉強東創辦,名稱源自1998年劉強東和初戀女友龔曉京的「京」和「東」各取一字,在一起就是「京東」[5]。初期稱為「京東多媒體網」,最早銷售電腦產品,後來出現各種商品。
2011年,京東在四川成都成立雲端計算中心[6]。
2013年3月初,京東網站部分域名更換,以JD.COM作為主域名[7]。同年3月30日,京東正式更換域名為JD.COM,並對首頁進行改版,推出新的Logo與吉祥物形象「Joy」(一隻卡通金屬狗)[8]。
商業活動[編輯]
- 2013年2月16日,沙烏地阿拉伯王子阿勒瓦利德的投資旗艦王國控股公司(Kingdom Holding Company)和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宣布入股內地B2C網站京東商城,Kingdom為首的投資者團隊合共以15億沙特里亞爾(約31.2億港元)入股,而Kingdom占股4.7億里亞爾(約9.7億港元)。
- 2014年3月10日騰訊宣布以2.14億美元入股京東,成為京東第三大股東[9]。據港交所公告,騰訊宣布以2.14億美元入股京東並將收購超過3.5億股京東普通股,意味著騰訊已掌握了京東上市前在外流通普通股的15%。至此,騰訊與京東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此外,騰訊總裁劉熾平將加入京東董事會[10]。
- 2014年5月22日,京東集團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為「JD」,發行價19美元。京東本次公開發行共募集17.8億美元。[11]
- 2015年1月9日,京東商城以4億美元現金和約7.5億美元資源入股易車網(BITA)。交易完成後,京東持有25%股權。此外,易車旗下專注汽車金融網際網路平臺的子公司易鑫資本,獲得京東1億美元的現金投資認購新發行A類優先股佔17.7%。
- 2015年8月8日,永輝超市以每股8.93元人民幣向京東商城配股7.17億股,佔完成後公司股本10%,集資64.59億元人民幣。8月8日,牛奶國際以每股8.93元人民幣增持永輝超市1.43億股,交易總代價約為2.1億美元,配股完成後,牛奶公司持有永輝超市的權益將維持於19.99%。
- 2016年1月16日,仍為京東子公司的京東金融(JD Finance)融資人民幣66.5億元,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嘉實投資和中國太平領投,上述A輪投資完成後,京東金融估值提升至人民幣466.5億元。[12][13][14]
- 2016年6月18日,京東商城以1億4500萬新股,涉資14.5億美元,相當於約5%的股權向沃爾瑪公司收購「1號店」(Yihaodian)業務。[15]
- 2016年11月15日,京東董事會同日授權京東探討京東金融重組的可行性,而京東金融重組的主要目標是要將京東金融轉移到一間只由中國投資者作為股東持有的公司,以便取得中國從事金融服務業務所需的牌照。此舉將令京東不再為京東金融的法定持有人,而務求京東能與京東金融保持長期密切策略合作,京東董事長及CEO劉強東有意參與是次交易並收購京東金融小部份股權。[16][17]有內地媒體更稱,雖然京東金融被出售,但劉強東仍是實際控制人。[18]
- 2016年12月31日,沃爾瑪增持京東商城股份至12.1%。[19]
- 2016年,京東開始提供雲服務[20]。
- 2017年3月1日,京東同意出售所持有的全數京東金融68.6%股份,令京東不再法定持有京東金融或有效控制京東金融,京東於有關股份交易完成後將收到約人民幣143億元現金,並包括京東未來保留利潤分成權利的條款(即當京東金融未來累計出現正面稅前收入時,京東可分得京東金融其中40%的稅前盈利的利潤分成權利,並有權將此利潤分成權利在日後監管許可的情況下,將此權利轉換成京東金融的40%權益)。京東稱,劉強東將從今次交易收購近4.3%的京東金融股份,不過,劉強東仍將取得京東金融當中的主要投票權[21][22][23][24],最終京東於2017年第二季度將此142億元收益以額外投入資本(additional paid-in capital)入帳[25];換言之,京東於2017年第二季經已完成是次出售京東金融的股份。而京東金融是次被分拆後的估值逾500億元人民幣。[26][27]
- 2017年6月22日,京東商城與英國高檔時裝購物平台Farfetch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京東向Farfetch投資3.97億美元(約29.4億港元),並成為其主要股東之一。
- 2017年12月18日,京東商城斥資2.59億美元入股唯品會5.5%股權[28]。同月,開設七鮮綫下超市。
- 2018年1月,騰訊、蘇寧、京東及融創中國,相當於418億港元,收購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引入新戰略投資者後,萬達商業將更名為萬達商管集團,1至2年內消化房地産業務,2018年2月14日高瓴資本、紅杉中國、招商局集團、騰訊、中國人壽、國開母基金、國調基金、工銀國際等多家機構以25億美元﹙約195億港元﹚入股京東物流,交易完成後,京東集團仍將持有京東物流81.4%的股權。
- 2018年2月14日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公司股東張海霞、新沃基金與京東簽署股份轉讓協定,以每股17.1元人民幤合共向後者轉讓公司5%股份,涉資7.39億元人民幣,步步高在中國大陸有592家多業態實體零售門市,業務遍及湘、贛、川、渝、桂、滇等省市,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零售實體,是中國大陸第九大零售商。
- 2018年4月27日以每股平均價2.8港元場外認購增持中國物流資産3.21億股新股,占比10.99%,代價8.99億港元。
- 2018年5月8日京東以3億元人民幣入股TCL控股旗下雷烏科技6.67%股權
- 2018年6月18日美國Google宣佈入股內地B2C網站京東商城,合共以5.5億美元(約41.3億港元)入股約2710萬股新發售的京東A類普通股,佔0.93%。
- 2018年7月12日,京東金融宣布簽署B輪融資協定,融資金額約130億元,投資方包括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旗下中金資本、中國銀行旗下中銀投資、中信建設和中信資本等,而京東此前訂立的協定利潤分成條款亦因這次京東金融B輪融資協定而被攤薄,將由原來的條款,可攤分京東金融未來除稅前盈利的40%,減少至分佔36%[29]。而此次融資後,京東金融估值約1,330億元。[30][31][32]
- 2018年8月9日沃爾瑪和京東商城分別向達達-京東到家投資3.19億美元,以及1.81億美元萬達商管今後不再進行房地産開發,成為純粹的商業管理運營企業,各方將推動萬達商管集團盡快上市。
- 2019年2月12日京東宣布通過旗下的京東尚科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以27億人民幣收購北京老牌五星級酒店翠宮飯店,並於2020年1月更名為「京東科技大廈」。[33][34]
- 2019年3月27日,中銀香港與由劉強東實際控制逾25%股份[35]的京東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前稱「京東金融」[36])全資附屬京東新程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京東新程)及英資企業怡和集團(Jardine Matheson Group)[37]旗下倫敦及新加坡上市公司怡和策略控股全資擁有的JSH Virtual Ventures Holdings Limited(JSHVV)三方所組成的合營公司獲得香港金管局所發出的首批虛擬銀行牌照,預期約半年後(即約2019年9月後)正式推出虛擬銀行相關服務[38][39],以該合營公司將由中銀香港﹑京東新程及怡和策略分別投資44%﹑36%及20%的權益,初始聯合投資總額為25億元來計,京東新程將要出資9億港元。[40]
- 2019年4月17日,京東以12.7億元人民幣入股家電零售商五星電器46%股權
- 2019年6月10日,京東旗下二手商品交易平台「拍拍」將與電子產品回收平台「愛回收」戰略合併,同時京東集團將領投愛回收新一輪超過5億美元的融資。合併後,京東將成為愛回收最大的戰略股東。
- 2019年9月底,京東的關聯公司宿遷京東展銳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與南通機場集團合資成立京東貨運,以南通興東國際機場為基地[41]。
- 2020年6月18日,京東在港交所掛牌上市[42]。
- 2020年10月26日,京東與蕪湖市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協定,包括成立名為「京東航空」的貨運航空公司[43]。
- 2020年12月13日,京東集團公布,訂立正式的優先股購買協定,據此,公司將通過子公司向興盛(Xingsheng Preference Electronic Business)投資約7億美元,預期雙方在低線市場的業務將形成協同效應。[44]
- 2021年年初,京東成立京東科技,業務以京東雲與人工智慧為主[20]。
主要股東[編輯]
(以上市後流通股計算)
- 騰訊旗下黃河投資公司18%,擁有4.4%的投票權
- 劉強東15.5%,擁有79.5%的投票權
- 沃爾瑪10.1%,擁有2.2%的投票權
- 雄牛資本2.2%
- Google0.93%
萬達商管戰略股東持股比例[編輯]
- 騰訊(持股4.12%)
- 蘇寧(持股3.91%)
- 融創中國(持股3.91%)
- 京東(持股2.06%)
- 2014年4月1日,京東因涉嫌做空子公司,侵犯子公司和小股東權益被提起訴訟。[45]
- 2015年5月份央視以專題報導型式發表京東商城販賣大量來路不明蘋果手機事件[46],許多消費者在京東直營自銷網頁上相信京東聲譽而購買的蘋果手機,短則一兩月長則數月就發生大量當機,前往蘋果維修點結果被告知是舊廢品翻新機也可能含有假貨零件,因此被原廠拒絕維修,蘋果公司由於採取一機多條碼稽核制度,可能因此才揭露此次京東事件,任何蘋果機的主機板、外殼、卡托皆有一組條碼,原裝機三碼必須一致。
- 2016年12月10日,有媒體報導[47]大小為12G的疑似京東使用者資料檔案泄漏,其中包括身分證、電話、密碼等敏感資訊。12月11日京東旗下公眾號「京東黑板報」回應稱泄漏的資料來源是2013年Apache伺服器Struts 2的安全漏洞問題,文章中大量說法是在敘述此漏洞有多廣泛,諸多企業和政府部門也中招,換言之透過問題廣泛化卸除自身責任,[原創研究?]文章結論為不打算做出任何賠償[48]。
- 2017年4月,作家六六在微博上發出一條訊息稱,有消費者從京東平台買到了腐爛變質的水果,而京東卻不接受退貨。她表示,消費者通過一次次的失望,已經否定京東的冷鏈能力。
- 2018年3月,作家六六又在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提到她友人在京東上買到假冒商品,京東客服卻辯稱是發錯貨。京東隨後進行道歉,表示對其朋友遇到的消費問題負責到底。劉強東也發布內部信表示,六六事件後,全集團的高管開展了深刻的反思,為此,京東專門推出了全流程更高標準的客戶滿意度準則,並在集團層面成立了客戶卓越體驗部[49]。
- 2018年4月2日,北京市網信辦、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就京東涉嫌售賣違法違規商品、出版物及其他印刷品的行為,依法約談網站相關負責人,並責令整改[50]。不久《聖經》被京東、淘寶、噹噹、亞馬遜等網站下架。淘寶、噹噹和亞馬遜只剩下聖經故事、聖經精讀等改編版本,京東則完全屏蔽搜尋結果。此外京東還封鎖了《古蘭經》的搜尋結果。[51]中國法規規定宗教原經類出版物只能在官方註冊通過的宗教組織處購買,較大量購買要有實名登記等管理,禁止私人隨意印刷、隨意販售。
- 2018年5月10日,有多位山東客戶發現購買的「43度飛天茅台500ml」存在無nfc、無mt、標籤印刷出錯等問題,懷疑京東銷售」假茅台「。京東隨後發表聲明,稱該系列酒的供應商為北京糖業菸酒集團京酒銷售有限公司,為正規經銷商。京東初步判定運輸途中可能存在調包情況。京東稱將會對受到影響的客戶進行賠付。[52][53][54]
- 2018年9月3日,《紐約時報》及多份國際新聞報導,京東CEO劉強東(英文名為Richard Liu)在8月31日參加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和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合作工商管理博士專案的暑假實習時,在個人晚宴上因涉嫌不當性行為被捕,第二天被釋放。[55]京東發表有關聲明聲稱,有人指劉強東「涉性侵是失實指控」[56]。9月4日,美國三家律師事務所Rosen、Schall和Pomerantz對京東涉嫌不實資訊披露和證券欺詐問題展開調查,同時邀請投資受損的股民參與調查和可能的集體訴訟[57]。受此影響,9月5日京東股價下跌10.64%,創2017年1月9日以來收盤新低。京東CEO劉強東身家也縮水11.21億美元[58]。
- 2019年7月份杭州1818黃金眼節目披露,杭州張先生花費1.4萬人民幣購買一台蘋果電腦,[59]結果發現桌面垃圾桶中有別人刪除的音樂檔案備份,日期為2017年,且諸多軟體更新時被蘋果網站警示是由他人帳號下載,無法用自己帳號更新,諸多證據明顯是二手電腦,[60]蘋果官方電話客服聽聞後也明確認定是二手機,由於已經找來記者,京東回覆該電腦是蘋果直接供貨會再進行檢測,但現實中確有無法解釋的疑慮發生所以可退換,並提到「可能」可以假一賠三,後續待調查與協商,未當場給出合理解釋和確定方案。[61]
58同城推行996制度的訊息曝光後,網上有郵件截圖表示以電商起家的京東,其專案京東雲的管理層被京東副總裁何剛要求實行996工作制度,以「建設京東雲創業精神」。輿論認為這是京東為搶奪雲端運算市場作出的決定[62]。
2019年3月15日,有疑似京東員工透露,該公司小部分部門將推行996工作制,其他部門推行995工作制,此舉被部分網友認為是變相裁員。後來京東公關發聲,稱「不會強制要求員工加班,但鼓勵大家全情投入,高效產出」[63]。
京東戰略投資[編輯]
參考來源[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
|
---|
| 中資品牌 | |
---|
| 港資品牌 | |
---|
| 中港合資 | |
---|
| 中泰合資 | |
---|
| 中法合資 | |
---|
| 美資品牌 | |
---|
| 法資品牌 |
歐尚(2020年法方撤資,2021年下半年撤出中國,門店陸續更名為大潤發)
|
---|
| 英資控股 | |
---|
| 德資品牌 | |
---|
| 荷資品牌 | |
---|
| 日資品牌 | |
---|
| 韓資品牌 | |
---|
| 線上生鮮電商 | |
---|
|
 恒生神州50指數成份股 (截至2022年4月29日) |
---|
| A股 | |
---|
| H股 | |
---|
| 紅籌股 | |
---|
| 其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