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西藏社會階層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西藏(主要指噶廈統治的西藏,廣義上為藏區)在1959年之前有三個主要的社會羣體,即普通的平民(藏語:mi ser貴族sger pa)和僧侶[1]普通平民的可以進一步劃分為農民(shing-pa[來源請求]或游牧的牧民(trokpa[來源請求]。 

藏巴王朝(1565-1642年)和甘丹頗章時期(1642-1950年)的西藏法典,區分有三個社會階層:高、中、低。每一階層又進一步分為三級,故總共有九階。這是一種對社會地位的正式分類,以世襲為主,並與法律後果相關:例如,殺害各階層成員所需支付的賠償金不等,最低階是5(sung),而次高階(即貴族家庭成員)是200松(sung)。

貴族、政府官員和行為清淨的僧侶屬於高階層,可能只有達賴喇嘛處於最高階。中階層包含很大一部分人口,政府的小官員、納稅人和自耕農以及佃農都可以是這一階層的一員。中階層內部有社會流動性[2]下階層則包含不同類型的ragyabpa(「不潔的人」,英語:Untouchables),例如鐵匠屠夫。最低階包含劊子手,以及(在藏巴汗法條中)單身漢和間性者(即雌雄同體者)。[3]

就中階層的構成,人類學家提出了不同的劃分。部分原因是他們研究了西藏的特定地區,而階層劃分並非統一。[4][5][6][7]不過,梅爾文·戈爾茨坦(Melvyn Goldstein)和傑夫·柴爾茲(Geoff Childs)都將此階層的人口分為三種主要類型:[8][9]

在中階層中,納稅人家庭可能相當富有。[11]在不同的地區,每個子階層的民衆在稅收和徭役方面的義務不同。[12]這些身份等級主要是世襲的;屬民與他們的土地和地主之間的鏈接都是通過平行世襲(英語:parallel descent)傳遞。納稅人階層雖然在三個子階層中人數最少,但在政治和經濟地位方面處在超然地位。

農奴制(英語:serfdom)是否曾在西藏傳統社會盛行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海蒂·菲爾德書面挪威語Heidi Fjeld主張一種溫的觀點,她承認藏區存在農奴制,但這種情形並不普遍;她認爲,對西藏傳統社會階級制度的更好描述是種姓制度,而非類同歐洲的封建制度

高階層

[編輯]

高階層中的最高階被認為是空置的,或者僅達賴喇嘛可能位於此階[3]

所有土地產權及地契的根源是達賴喇嘛和政府。

貴族

[編輯]

高階層的中間階是實際可達到的最高階,由世襲貴族領導。Yabshi 被認為是達賴喇嘛的後裔, depon 是古代皇室的後裔,midak 處於略低階。 [13]

學者認為,存在「大約 30 個較高地位的家族」和「120 到 170 個較低或『普通』的貴族家族」。 [14]

高級政府官員和僧侶官員

[編輯]

高級政府官員是從貴族中任命的。僧侶官員通常來自拉薩的中間階層、現有僧官的家庭,或者是貴族的次子。他們通常只是名義上的僧侶,在寺院中度過一晚就足以令其取得僧侶資格。 [15]

中階層

[編輯]

納稅人家庭

[編輯]

被稱爲treba的納稅人(亦作tralpakhral-pa)是「集團式家族單位」(英語:corporate family units)的一員。這些家族世襲地擁有從地區當權者(政府、寺院或貴族)處租用的土地,並持有土地所有權。在Goldstein對江孜地區(Gyantse)的研究中,他發現一個納稅人家庭通常擁有20英畝(81,000平方公尺)至300英畝(1,200,000平方公尺)土地。他們的主要義務是納稅tre-bakhral-pa 的字面意思就是「納稅人」),並向地區當權者提供包括人力和畜力在內的徭役服務[9]他們過著舒適的生活。為了確保每一代人只有一個婚姻關係以避免分割土地,他們還經常在婚姻中採取一妻多夫制和其他做法。

自耕農

[編輯]

自耕農(du-jungdud-chung-ba[9]duiqoinduiqion、düchung、dudchhung、duigoindujung)是僅擁有小塊土地的農民。這些土地在法律字面意義上是「個人」財產。這與作為家族集團持有土地的納稅人家族不同。自耕農的土地繼承規則與納稅人家族有很大不同,因為一塊土地是否會由其子繼承是不確定的。地區當權者——無論是政府、寺廟還是貴族——是最終的土地所有者,並能決定繼承權,雖然通常這種繼承十分穩定。不過,相較於納稅人家族,自耕農有更輕的稅收義務,只需服人力徭役。與納稅人家族的義務不同,這些義務是針對個人的,而不是針對家族整體。

佃農

[編輯]

佃農(mi-bo)沒有可繼承的土地所有權。他們仍然以平民(mi-ser)的身份對他們「所屬」土地負有義務[請求校對翻譯]。與納稅人家族和自耕農相比,他們可以自由地去任何他們想去的地方,可以從事貿易或手工藝。[16]在耕種時,他們可能會從納稅人家族租用土地,並爲這些家族工作作為報酬。與自耕農一樣,佃農也以個人身份使用非世襲的資源。

mi-bo身份的相對自由通常是通過向其所屬土地每年繳納一筆費用換取的。如果 mi-bo 較為富裕,費用可能會提高。此外,領主仍然可以要求其服一些特殊的徭役,例如爲特殊事件服務。

土地所有者可以隨意撤銷這一自由。mi-bo的後代不會自動繼承「mi-bo」的身份,他們繼承的是「mi-ser」的身份,並且可以在他們十幾歲的時候被契約服務,或者必須自己支付 mi-bo[請求校對翻譯][2]

下階層

[編輯]

Ragyabpa——不潔的人

[編輯]

ragyabpa(「不潔的人」,英語:Untouchables,有時譯作「賤民」)處於最低層,從事「不潔」的工作。例如漁民、屠夫、劊子手、屍體處理者、鐵匠、金匠和妓女。ragyabpa 也分為三個部分,例如:金匠是是此階中的最高級,而劊子手則處於最低級,更為人所輕視。

他們被看作是被污染者,而又有污染性。ragyabpa 的身份地位是世襲的,無法擺脫。[17]

Nangzan——家僕

[編輯]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消息,nangzan(譯作「郎生」[來源請求],也稱nangzen、nangzan、nangsen)是世襲家僕,占總人口的5%。[18][19]

奴隸制

[編輯]

美國漢、藏學家譚·戈倫夫(A. Tom Grunfeld)認為西藏確實存在一些奴隸。戈倫夫引用了20世紀初駐春比河谷的英國殖民官員暨藏區學者查爾斯·貝爾爵士的話,貝爾爵士寫到,奴隸是自小被偷走或從無力撫養的父母處買來的稚童,他們被撫養長大,然後被保留或出售。[20]這些稚童大多來自藏區東南部及藏區和阿薩姆邦(Assam)之間的部落聚居地。[21]流亡藏人作家嘉央諾布則指出,戈倫夫忽略了貝爾的補充說明,即有「十幾個或二十幾個這樣的(奴隸)」,及這是「一種非常溫和的奴隸制形式」。[22]他認爲,後來訪問西藏的西方人,甚至海因里希·哈勒彼得·奧弗施奈特英語Peter Aufschnaiter黎吉生大衛·麥克唐納法語David Macdonald等長期居藏的外國人的敘述中都沒有提到任何此類情形,這表明十三世達賴喇嘛在其改革中已經消除這種行為。[22]

引用及腳註

[編輯]
  1. ^ Snellgrove & Richardson(1968年),第257–259頁
  2. ^ 2.0 2.1 Goldstein 1986
  3. ^ 3.0 3.1 French(2002年),第114頁
  4. ^ 4.0 4.1 4.2 Goldstein(1971年5月),第524頁
  5. ^ Samuel, Geoffrey (Feb., 1982) Tibet as a Stateless Society and Some Islamic Parallels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41, No. 2, pp. 215–229
  6. ^ Goldstein(1971年),第64–65頁
  7. ^ Childs(2003年),第441–442頁
  8. ^ 8.0 8.1 8.2 8.3 Goldstein(1971年),第65–66頁
  9. ^ 9.0 9.1 9.2 9.3 Childs(2003年),第427–428頁
  10. ^ Childs(2003年),第427-428頁
  11. ^ Goldstein(1971年),第67頁
  12. ^ Laird (2006) p. 319
  13. ^ French(2002年),第113頁
  14. ^ Goldstein(1989年),第6頁
  15. ^ Goldstein(1989年),第6-9頁
  16. ^ Goldstein(1987年)
  17. ^ French(2002年),第111–112頁
  18. ^ Learn Chinese. [2023-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5). 
  19. ^ Tibet's Material Wealth. [2023-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5). 
  20. ^ Grunfeld(1996年),第15頁
  21. ^ Charles Bell, Tibet Past and Present,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 1992, 376 pages, pp. xviii and 78–79: "Slavery was not unknown in the Chumbi Valley during our occupation, but proximity to British India had greatly lessened the numbers of the slaves, so that only a dozen or two remained. Across the frontier in Bhutan there were a great many. / Slaves were sometimes stolen, when small children, from their parents. Or the father and mother being too poor to support their child, would sell it to a man, who paid them sho-ring, 'price of mother's milk', brought up the child and kept it, or sold it, as a slave. These children come mostly from south-eastern Tibet and the territories of the wild tribes who dwell between Tibet and Assam. / Two slaves whom I saw both appeared to have come from this tribal territory. They had been stolen from their parents when five years old, and sold in Lhasa for about seven pounds each. [...] / Slaves received food and clothing from their masters on the same scale as servants, but no pay. [...] / The slavery in the Chumpi valley was of a very mild type. If a slave was not well treated, it was easy for him to escape into Sikkim and British India."
  22. ^ 22.0 22.1 Acme of Obscenity. [2015-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5). 

參考文獻

[編輯]
  • Childs, Geoff, "Polyandry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a Historical Tibetan Society", History of the Family, 2003, 8 (3): 423–444, doi:10.1016/S1081-602X(03)00045-9 
  • French, Rebecca, The Golden Yoke, 2002, ISBN 1-55939-171-5 
  • Goldstein, Melvyn C., Stratification, Polyandry, and Family Structure in Central Tibet, Southwester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1971, 27 (1): 64–74 [2023-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5) 
  • Goldstein, Melvyn C., Serfdom and Mobility: An Examination of the Institution of "Human Lease" in Traditional Tibetan Society (PDF),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May 1971, 30 (3): 521–534 [2023-12-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12-10) 
  • Goldstein, Melvyn C., Tibetan History and Social & Political Structure, 1987 [2023-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 Goldstein, Melvyn C.,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1913–1951: The Demise of the Lamaist Stat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ISBN 978-0-520-06140-8 
    • Goldstein, Melvyn C.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1913–1951: The Demise of the Lamaist State (1989), first Indian edition (1993)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New Delhi, ISBN 81-215-0582-8 Pagination is identical t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dition.
  • Grunfeld, A. Tom, The making of Modern Tibet Revised,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1996, ISBN 1-56324-713-5 
  • Laird, Thomas (2006) The Story of Tibet ISBN 0-8021-1827-5
  • Snellgrove, David; Richardson, Hugh, A Cultural History of Tibet, London: George Weidenfeld & Nicolson Ltd, 1968, ISBN 0-297-76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