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政體:修订间差异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underconstruction}} |
|||
{{original research|time=2012-11-02T11:54:12+00:00}} |
{{original research|time=2012-11-02T11:54:12+00:00}} |
||
{{Forms of government}} |
{{Forms of government}} |
||
第5行: | 第4行: | ||
它是一個具備多種分歧意義的名詞,很難給與確定的意義。 |
它是一個具備多種分歧意義的名詞,很難給與確定的意義。 |
||
==词源== |
|||
独裁政體({{lang-en|dictatorship}})的英文字根,源自於[[羅馬]][[獨裁官]](Dictator)之詞。它是古羅馬的一個特別職位,在國家遭受特別危機時設立,[[獨裁官]]不受任何法律拘束,可以由他個人決斷國家的一切。 |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国]]在[[30年代]]曾經以“狄克推多”和“狄克”来直接[[音译]]這個英文[[单词]] |
|||
[[日文]]漢譯為獨裁,例如:《{{lang|ja|人民民主統一戰線と人民民主獨裁:民族ブルジョアジーの側面から}},[[福島正夫]],1961年》。<!--看不懂日文,请给出署名的中文翻译-->後來被[[中文]]接受。请参见[[日制汉语列表]]。 |
|||
中文也翻译將它为[[专政]],词源出于《淮南子》:“子罕遂却宋君,而专其政”<!--请给出出处-->。在現代中文中,獨裁通常與[[軍事獨裁]]連結,而專政則是與[[一黨專政]]或[[民主集中制]]相連結。 |
|||
==定義== |
|||
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中,提及[[君主]]、[[寡头]]、[[共和]]及[[僭主]]四种政体,一般认为,其中僭主政体便属于现代所称的独裁政体。至于君主政体由于存在着[[君主立憲制|虚君]]共和的情形,反倒不一定是独裁政体。在[[亞里斯多德]]《政治學》中,提出六種政體,獨裁制與[[君主制]]相同,統治權都集中在一人身上,但是君主制是以公利為出發點,獨裁制則是以統治者自身利益為出發。 |
|||
在現代政治中,獨裁政體通常是由[[軍政府]],或是某個黨派,取得所有的政治權力而產生。獨裁政體被認為是[[民主政體]]的反面:在獨裁政體下,人民缺少平等的[[選舉權]],也沒有[[言論自由]]。 |
|||
有人认为独裁和[[专政]]是有区别的,专政是指绝对权力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而独裁是指绝对权力掌握在统治者一人手中。 |
|||
也有人认为独裁並不必须是绝对权力集中掌握在单一统治者手中;如果一小部分[[寡头政治|寡头]]统治阶级掌握绝对权力,也可以称为独裁。 |
|||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独裁意指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掌握了一个人类社会集团的某些权力,而这个人类社会集团不存在程式性的或者说合法的程序剥夺、收回这些权力,或将这些权力重新赋予他人。 |
|||
独裁政体有以下特点: |
|||
(1).独自裁断;独自决定。《晋书·李绩载记》:“ 慕容恪 欲以 绩 为尚书右僕射, 暐 憾 绩 往言,不许。 恪 屡请,乃谓 恪 曰:‘万机之事委之叔父; 伯阳 ( 李绩 )一人, 暐 请独裁。’ 绩 遂忧死。”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许多同志口里赞成集体领导,实际上十分爱好个人独裁,好像不独裁就不像一个领导者的样子。” |
|||
(2).独揽政权,实行专制统治。 邹韬奋 《奥国的教训》:“ 奥 总理 陶尔斐斯 摧残社会民主党的力量,勾结侵略国 意大利 来支持他的独裁统治。” 毛泽东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蒋介石 要坚持独裁和内战的反动方针,我党曾经及时地指明了这一点。” |
|||
==独裁政体== |
|||
独裁政权可以指具有独裁制度的[[国家]]。与此相对照的是[[寡头统治]]。在独裁制度下,<!--被统治阶级必须绝对服从统治阶级(阶级概念的存在并非世界公认)-->全体人民必须绝对接受独裁者或独裁统治集团的行政司法管理,独裁者或独裁统治集团同样拥有无可置疑的立法权。人民无权利[[游行]]、[[示威]],也无权利公开发表反对独裁者或独裁统治集团的言论,更无权质疑独裁者或独裁统治集团的合法性。独裁者或独裁统治集团可以不受约束地对人民的反抗实行暴力镇压。 |
|||
===古代=== |
|||
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绝大多数国家或政体被现代人认为是独裁政体,因为国王或皇帝一人掌握了绝对的权力。当然也有不同意见,认为当时也存在权力的制衡,国王或皇帝并没有绝对权力。例如,[[中国]][[汉朝]][[汉高祖]][[刘邦]]的权力受到其夫人[[吕雉]]的限制;[[明朝]]皇帝的权力受到整个文官集团的限制;英国自从[[大宪章]]颁布之后,国王权力就一直受到程度不同的制衡。 |
|||
君主專制嚴格上並非建立在絕對[[權力]]而是絕對[[權威]]上,理論上古代人的價值觀和信仰,跟經過科學教育的現代人分別很明顯的,在古典的定義一人絕對權威不是獨裁而是[[君主專制]]。 |
|||
古羅馬共和時期,出現[[獨裁官]],只在戰爭時期,由公民大會授權,不得世襲,並常在戰爭結束時終止。 |
|||
君主專制是建立誠虔的宗教信仰上,常把外族看成是神話的怪物*,而即使是外觀和本族相似的異教徒也是[[魔鬼]]的信徒。所以需要絕對權威的政府和領袖來保護人民免受外族的侵略和奴役,故實踐上推行[[君權神授說]]或[[政教合一]]政體,所以不存在人民主權的判斷。即使是古代的共和政體,公民也以優等種族自居的,有權奴役低等的人種和防止本優等的種族被外族奴役,故很易向君主專制蛻變得,如古希臘和羅馬。所以古代君主或共和的獨裁者,嚴格上只是國家的大父親,而不像近代獨裁般的理性形像。 |
|||
*參見[[種族主義]]。 |
|||
雖然經過啟蒙時代君主專制漸漸衰落,但某些傳統思想如種族主義和[[基本教義派]],流傳到某些現代國家中,形成對後來獨裁的理論基礎。 |
|||
===近代和当代=== |
|||
当今,对于独裁者和独裁政体的判断极具争议。 |
|||
大多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或者其盟国[[侵略]]的国家认为当时[[纳粹德国]]政府属于独裁政体,[[卓别林]]曾经拍摄过电影《[[大独裁者]]》来表现和讽刺当时德国元首[[希特勒]]。 |
|||
西方多数[[资本主义国家]]认为推行[[共产主义]]的国家实行独裁,因为他们认为其统治阶级甚至单一统治者拥有绝对权力。被认为是独裁政体的推行共产主义的国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老挝]]五国,以及已经不复存在的前[[苏联]]、[[南斯拉夫]]、[[蒙古人民共和国]]等。 |
|||
这种说法遭到当事国的否认。比如现今中共的[[总书记]]并不具有绝对权力,从而不是独裁政体,即使以阶级专政的标准来衡量来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少数统治阶级掌握权力,但所掌握的权力还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制衡,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独裁政体。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统治集团的绝对权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上不容挑战。[[1989年]]后,东欧共产国家的共产党倒台,这些国家进入民主化进程后,政府纷纷谴责前执政党实行的是独裁统治,实行多党普选,将国家改变为民主政体。 |
|||
奉行[[政教合一]]的国家往往被认为是独裁国家,这一类政体有[[伊朗]]、[[沙特阿拉伯]]、[[梵蒂冈]]等。 |
|||
绝对[[君主制]]的国家一般被认为是独裁政体,例如[[文莱]]、[[沙特阿拉伯]]等。[[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实行虚君共和,一般不被认为是独裁政体,例如[[英国]]、[[日本]]、[[荷兰]]等。有些君主制国家介于上两种情形之间,君主与其它国家机构分享权力,但是仍然保留最后否决权,例如[[约旦]]、[[摩洛哥]]。对于这些国家政治体制是否独裁的判断意见更不统一。 |
|||
==参见== |
==参见== |
||
*[[政體]] |
|||
*[[民主]] |
*[[民主]] |
||
*[[专政]] |
*[[专政]] |
2013年12月3日 (二) 17:13的版本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12年11月2日) |
政治主題的一部分 | |||||
政体基本形式 | |||||
---|---|---|---|---|---|
权力基础 | |||||
|
|||||
权力思想 | |||||
|
|||||
权力结构 | |||||
|
|||||
政治主題頁 | |||||
独裁政體(英語:dictatorship),又譯為独裁政权、独裁政府、專政、“狄克推多”或“狄克”,為政治學名詞,是一種獨裁形式的政府,在古典意义上是由一个人享有绝对权力的政治制度,统治者称为独裁者。在此一政體下,由一人或少數派閥擁有絕對的權力,而且無任何有效力之限制能夠約束其權力[1]。
它是一個具備多種分歧意義的名詞,很難給與確定的意義。
词源
独裁政體(英語:dictatorship)的英文字根,源自於羅馬獨裁官(Dictator)之詞。它是古羅馬的一個特別職位,在國家遭受特別危機時設立,獨裁官不受任何法律拘束,可以由他個人決斷國家的一切。
中国在30年代曾經以“狄克推多”和“狄克”来直接音译這個英文单词
日文漢譯為獨裁,例如:《人民民主統一戰線と人民民主獨裁:民族ブルジョアジーの側面から,福島正夫,1961年》。後來被中文接受。请参见日制汉语列表。
中文也翻译將它为专政,词源出于《淮南子》:“子罕遂却宋君,而专其政”。在現代中文中,獨裁通常與軍事獨裁連結,而專政則是與一黨專政或民主集中制相連結。
定義
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中,提及君主、寡头、共和及僭主四种政体,一般认为,其中僭主政体便属于现代所称的独裁政体。至于君主政体由于存在着虚君共和的情形,反倒不一定是独裁政体。在亞里斯多德《政治學》中,提出六種政體,獨裁制與君主制相同,統治權都集中在一人身上,但是君主制是以公利為出發點,獨裁制則是以統治者自身利益為出發。
在現代政治中,獨裁政體通常是由軍政府,或是某個黨派,取得所有的政治權力而產生。獨裁政體被認為是民主政體的反面:在獨裁政體下,人民缺少平等的選舉權,也沒有言論自由。
有人认为独裁和专政是有区别的,专政是指绝对权力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而独裁是指绝对权力掌握在统治者一人手中。
也有人认为独裁並不必须是绝对权力集中掌握在单一统治者手中;如果一小部分寡头统治阶级掌握绝对权力,也可以称为独裁。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独裁意指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掌握了一个人类社会集团的某些权力,而这个人类社会集团不存在程式性的或者说合法的程序剥夺、收回这些权力,或将这些权力重新赋予他人。
独裁政体有以下特点:
(1).独自裁断;独自决定。《晋书·李绩载记》:“ 慕容恪 欲以 绩 为尚书右僕射, 暐 憾 绩 往言,不许。 恪 屡请,乃谓 恪 曰:‘万机之事委之叔父; 伯阳 ( 李绩 )一人, 暐 请独裁。’ 绩 遂忧死。”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许多同志口里赞成集体领导,实际上十分爱好个人独裁,好像不独裁就不像一个领导者的样子。”
(2).独揽政权,实行专制统治。 邹韬奋 《奥国的教训》:“ 奥 总理 陶尔斐斯 摧残社会民主党的力量,勾结侵略国 意大利 来支持他的独裁统治。” 毛泽东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蒋介石 要坚持独裁和内战的反动方针,我党曾经及时地指明了这一点。”
独裁政体
独裁政权可以指具有独裁制度的国家。与此相对照的是寡头统治。在独裁制度下,全体人民必须绝对接受独裁者或独裁统治集团的行政司法管理,独裁者或独裁统治集团同样拥有无可置疑的立法权。人民无权利游行、示威,也无权利公开发表反对独裁者或独裁统治集团的言论,更无权质疑独裁者或独裁统治集团的合法性。独裁者或独裁统治集团可以不受约束地对人民的反抗实行暴力镇压。
古代
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绝大多数国家或政体被现代人认为是独裁政体,因为国王或皇帝一人掌握了绝对的权力。当然也有不同意见,认为当时也存在权力的制衡,国王或皇帝并没有绝对权力。例如,中国汉朝汉高祖刘邦的权力受到其夫人吕雉的限制;明朝皇帝的权力受到整个文官集团的限制;英国自从大宪章颁布之后,国王权力就一直受到程度不同的制衡。
君主專制嚴格上並非建立在絕對權力而是絕對權威上,理論上古代人的價值觀和信仰,跟經過科學教育的現代人分別很明顯的,在古典的定義一人絕對權威不是獨裁而是君主專制。
古羅馬共和時期,出現獨裁官,只在戰爭時期,由公民大會授權,不得世襲,並常在戰爭結束時終止。
君主專制是建立誠虔的宗教信仰上,常把外族看成是神話的怪物*,而即使是外觀和本族相似的異教徒也是魔鬼的信徒。所以需要絕對權威的政府和領袖來保護人民免受外族的侵略和奴役,故實踐上推行君權神授說或政教合一政體,所以不存在人民主權的判斷。即使是古代的共和政體,公民也以優等種族自居的,有權奴役低等的人種和防止本優等的種族被外族奴役,故很易向君主專制蛻變得,如古希臘和羅馬。所以古代君主或共和的獨裁者,嚴格上只是國家的大父親,而不像近代獨裁般的理性形像。
- 參見種族主義。
雖然經過啟蒙時代君主專制漸漸衰落,但某些傳統思想如種族主義和基本教義派,流傳到某些現代國家中,形成對後來獨裁的理論基礎。
近代和当代
当今,对于独裁者和独裁政体的判断极具争议。
大多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或者其盟国侵略的国家认为当时纳粹德国政府属于独裁政体,卓别林曾经拍摄过电影《大独裁者》来表现和讽刺当时德国元首希特勒。
西方多数资本主义国家认为推行共产主义的国家实行独裁,因为他们认为其统治阶级甚至单一统治者拥有绝对权力。被认为是独裁政体的推行共产主义的国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老挝五国,以及已经不复存在的前苏联、南斯拉夫、蒙古人民共和国等。
这种说法遭到当事国的否认。比如现今中共的总书记并不具有绝对权力,从而不是独裁政体,即使以阶级专政的标准来衡量来认为中国共产党作为少数统治阶级掌握权力,但所掌握的权力还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制衡,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独裁政体。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统治集团的绝对权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上不容挑战。1989年后,东欧共产国家的共产党倒台,这些国家进入民主化进程后,政府纷纷谴责前执政党实行的是独裁统治,实行多党普选,将国家改变为民主政体。
奉行政教合一的国家往往被认为是独裁国家,这一类政体有伊朗、沙特阿拉伯、梵蒂冈等。
绝对君主制的国家一般被认为是独裁政体,例如文莱、沙特阿拉伯等。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实行虚君共和,一般不被认为是独裁政体,例如英国、日本、荷兰等。有些君主制国家介于上两种情形之间,君主与其它国家机构分享权力,但是仍然保留最后否决权,例如约旦、摩洛哥。对于这些国家政治体制是否独裁的判断意见更不统一。
参见
參考資料
-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獨裁政體 於2011 年4 月11 日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