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古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37.132.3.6留言2008年12月17日 (三) 02:3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古琴
劃分
中國樂器
名稱
漢字 古琴七絃琴
古名 琴,
異體
別名 國樂之父;聖人之噐
漢語讀音
普通話 漢語拼音 qín, gǔqín, qīxiánqín
威妥瑪拼音 ch'in2, ku3-ch'in2, ch'i1-hsien2-ch'in2
日語讀音
假名 きんこきんしちげんきん
羅馬字 kin, kokin, shichigenkin
朝鮮語讀音
諺文 ),고금구친),칠현금
羅馬字 geum (chin), gogeum (guchin), chilhyeon-geum
别名 琴 (hwigŭm / hwigeum)
英語拼寫
常用拼寫 qin, guqin
不常用
拼寫
Gu Qin, GuQin, Gu-qin, Gu qin, Gu Qing等
對譯名稱 (Fretless) Seven-stringed Zither
其它形式 Lute, Harp, Table-harp

古琴,古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是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其历史几乎和中华文明一样悠久。古琴属于八音中的,或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餘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

古琴历来为文人阶层重视,被尊为“国乐之父”、“聖人之噐”,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文献,并与其他思想和艺术形式相互渗透,交相辉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

乐器

歷史

九霄环佩,伏羲式,唐代名琴,雷威斫1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传说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国上古神话人物伏羲神农黄帝都与古琴的创制有关。20世纪几乎所有已出版的琴书和琴谱都以此传说作为古琴的起源,[2]虽然目前人们将这些说法作为神话故事来看待,但是古琴起源十分久远是确定无疑的。

”字古今字型演变

目前已知的关于古琴的最早文字记载可见於三千多年前的《诗经》,而最早的实物琴是在距今约二千五百年,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中发掘出的五弦琴(五弦)和十弦琴。五弦琴与十弦琴与现代古琴的结构型制和演奏方法类似,五弦琴长度与现代古琴相仿,而十弦琴长度是现代古琴的一半,琴体较高,且琴面不平,无徽位,因此基本上只能演奏散音,演奏泛音和按音都比较困难。战国中期亦有比现代古琴短些的七弦琴出土,由此可以推测出几千年来古琴由多形到定形的过程。

嵇康(223年-262年)的《琴賦》所述,现代古琴的型制於东汉晚期就已确定。现存最早的现代型制古琴保存在中国日本的博物馆里,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这些琴中有一些还可以弹奏,如晚唐琴师雷威所斫的九霄环佩,现保存於故宫博物院内。

结构

從左至右為古琴的琴面、琴腹(內部)和琴底。

古琴长约三尺六寸五分(约122-125厘米),宽约六寸(约20厘米),琴体厚约二寸(约6厘米),由琴体和琴弦构成。 琴体由弧形的面板和平直的底板胶合而成。面板琴首嵌有用于穿弦的“承露”、支撑琴弦的“岳山”,琴尾嵌有支撑琴弦的“龙龈”。 琴面一侧沿琴弦方向嵌有用于标示泛音音位的十三个圆点,称为“徽”。 底板上有用于安放“琴軫”的“軫池”,中部以下嵌有用于支撑琴身和缠弦的“雁足”。 底板有两个出音孔,通常为长方形;靠近中部的一个较大,称为“龙池”;靠近琴尾的较小,称为“凤沼”。 琴面板内部与龙池、凤沼相对有隆起的结构,称为“纳音”,有改善音色的作用。 琴腹内有两个音柱(天柱和地柱),连通琴面和琴底,可以使音量增大,同时也作防塌腰装置。 琴弦共有七根,从外(近徽侧)向内、从低到高,为一弦至七弦,琴弦一端搭在岳山上,用控制弦音高的线绳“绒剅”拴住,绒剅穿过承露上的弦眼系在琴軫上;琴弦的另一端绕过龙龈,缠在雁足上。

型制

落霞式古琴,不易斫制的一种古琴型制
灵峰神韵,仲尼式古琴
灵峰神韵底面

古琴的型制多样,周鲁封的《五知齋琴譜》中就罗列了多种型制和它们的起源。[3]现在已经的型制有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神农式、落霞式、此君式、蕉葉式、凤势式、月型式、师旷式、子期式、霹雳式、列子式、灵机式、亚额式和焦尾式等,其中仲尼式、伏羲式、连珠式最为常见。

古琴有如此多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型制,但斫琴师通常还是更愿意采用常见的型制,原因一方面是制作工艺简单,另一方面是因为简单的型制容易获得较好的音色,因为琴体外的装饰性结构越多,共鸣箱就越小。

材质

琴身材质是影响古琴音色的首要因素。古琴的面板一般为木或木制,底板为木或楠木制。“桐”是多种树木的总称,《與古齋琴譜》列出了用于制作古琴的“桐”有梧桐白桐青桐泡桐椅桐南桐,其中梧桐最佳,但泡桐更常用。木材必须风干,否则木质会开裂起翘。桐木需要数十年甚至百年才能符合斫琴的标准,而且风干至少需要二十年。某些斫琴者偏好用陈年古木(古墓败棺或是古宅梁柱),因为此种木材风干彻底,适合斫琴;不过,这类木头并不一定是佳品,因为木质有可能已经被蛀蚀。

还有一种“百衲”琴,是用一百多块碎木拼接粘牢而成,有的是将碎木嵌入古琴。这种琴有个特点是琴音更为通透,不过,由于“百衲”琴是拼接粘牢而成,因此很容易受到不良天气条件的影响而损坏。

古琴的面板和底板以鱼胶胶合[4]

古琴髹4漆之前先要用漆灰在古琴表面作一层灰胎,这样就可以保护木质松软的琴面,又有利于传音。最常用的漆灰是鹿角灰,是用鹿角霜和生漆调和而成的。[5]有时也用瓷器粉末调和生漆制得瓷灰,或者用瓦片粉末调和生漆制得瓦灰代替,不过质量不如鹿角灰。古琴表面涂以中国大漆(生漆),待漆干透後,用油石蘸水细磨古琴表面。

其他附件如岳山、承露、龙龈、雁足、琴轸则用硬木、玉石等坚硬材料制成。

琴徽共13个,多用螺钿石制成,大小基本一致,但其中7徽稍大。

不同粗细的琴弦。从上至下为:〖太古琴絃〗(“中清“规格) 和「絃膠」容器、〖上音牌琴弦〗、〖虎丘古琴絃〗

琴絃

传统的琴弦为絃,现代采用尼龙钢丝弦。

絲絃是将规定数目的丝线扭成一股,然后绕在框架上浸入装有絃膠的缸内,以使絲絃不会再松散。一段时间后取出晾干,然后截成合适的长度。 絲絃共有三种规格,“太古”为标准絃,“中清”最细,“加重”最粗且弦外缠丝。按《與古齋琴譜》所述,“中清”琴絃最佳,因为其音色最为细腻清脆。

丝弦音色古朴独特,但音准不稳定、易断、演奏难度高。尼龙钢丝弦是在钢丝外包裹尼龙层制成的,具有音量大、强度高、音准稳定的优点,逐渐取代了丝线成为了古琴的主流。不过也有人认为钢丝弦金属味过重,而传统絲絃独特的音色是无可取代的。

用传统上弦法上好弦的古琴;一弦至四弦缠绕在远离自己的雁足上,五弦至七弦缠绕在面向自己的雁足上。

上弦

古琴的传统上弦法中,先将琴弦右端用绕在琴轸上的绒剅拴住,向左拉过岳山、面板直至绕过龍齦缠在琴底的两个雁足上。[6]如果要调节音高,则通过旋转琴轸来调节绒剅长度来控制弦的张力实现。有时为了防止琴轸与琴身打滑,会在琴軫与軫池接触位置使用松香

不过现在出现了一种古琴上弦器,可以卡在雁足上,然后用调音扳手拧紧,与古筝的琴钉类似。上弦器对于力气小,拉紧琴弦缠在雁足上有困难的人是很方便的。但是很多人很多还是喜欢传统上弦法,认为琴弦应该牢固的缠绕在雁足上,不然古琴的声音会散而无韵味。上弦器不能用于丝弦,因为絲絃的绕点很容易断。

存放

古琴一般应存放在一个适宜稳定的环境中,环境的突然变化会造成古琴劈损开裂。通常情况下,古琴应存放在温度20-24°C,湿度50-70%的环境下。如果温度过高或湿度过低,古琴面板胶合处就会脱胶开裂,甚至劈损。

古琴存放时一定要竖直放置或挂在墙上,并将弦稍放松,这样可防止古琴“塌腰”。不过古琴以经常弹奏为好,这样可以使古琴的音色越来越通透,而且古琴也不易出现严重的损坏。

古琴不时需要小的修理,因为长期弹奏或是结构老化会引起损坏。

音域音色

古琴的音域

古琴的常用音域为一弦散音C到七弦一徽泛音d3,共四个八度加一个大二度

古琴有散音、泛音和按音三种基本音色,传统琴学中以泛音代表天,散音代表地,按音代表人,象征天地人和

散音(试听),即空弦音,奏法是右手拨弦,左手无动作,可听到较长时间的余音。

泛音(试听)的奏法是用左手一指或多指正对徽位轻点琴弦,一触即起,同时右手拨弦,发出清越的琴音。古琴共有119个常用的泛音音位,音位之多、使用之频繁是乐器之最。

按音(试听《佩兰》),又称走手音、案音、實音、走音,奏法是左手将弦按在琴面上,右手拨弦出音;继而左手揉弦以产生吟音,或移向其他音位产生滑音。绰、注、吟、猱等指法产生的吟音和滑音是古琴重要的最具特色的表情性音色。

调式弦式

正调音阶

在古琴音乐调式中,最常用为F宫调式,称为正调,一弦至七弦音名是 C-D-F-G-A-c-d,首调唱名是 sol-la-do-re-mi-sol-la。历史上,以第一弦定为黄钟音,第三弦为宫音,按五声音阶定一弦至七弦音高为“下徵、下羽、宫、商、角、徵、羽”。[8]

为演奏不同调式的作品,古琴可以有不同的定弦,称为弦式,弦式和调式不是一一对应的。对应正调音阶的定弦可称为正调弦式(用十二律命名为"仲吕均"),而在正调弦式上可以“借调”演奏C宫调的作品(如《秋风词》等)。在正调调弦基础上,通过收紧(“紧”)或放松(“慢”)一定的弦数,可以改变宫音位置和弦间关系,成为新调音阶。例如,紧五弦使五弦升高半音,得到C-D-F-G-A(B)-C-D,称为无射均弦式。还有的情况是为演奏方便起见,而在宫调弦式基础上的变化,通常这些弦式有特别的名称(如《广陵散》所用的“慢二弦”,《胡笳》曲的用的“紧五慢一”弦式)。古琴音乐中可见到20多种不同的弦式,常用的有三四种。这些弦式的命名方法不尽相同,有的存在很多别名。有的虽借用十二律名称,但可能异于相应宫调式,例如,“蕤賓调”在古琴中为紧五弦的降B宫调式,十二律中的蕤賓3代表“F”音。

独奏定弦时,通常只要校准七弦间的相对音高即可;与其他乐器合奏时,则将正调的五弦定为A(四徽泛音为a1,440Hz)。古琴的定弦法有多种,其中散音法是弹奏几个散音,然后听辨出不同弦间的音程关系,这种方法需要灵敏的听觉,较难掌握。按音法是在几个正确的位置上弹奏按音,然后对比。这种方法对制作时的徽位安装和弹奏时取音按弦的准确性要求很高,而且不能用于有泛音的作品,因此较难掌握。最佳也是最易掌握的方法是泛音法,只要在正确的位置上弹奏两个泛音,是它们的音高一致即可,是古琴初学者最应掌握的方法。

下列是常见弦式列表:

弦式 定弦法(在正调弦式基础上) 弦序音名 首调唱名 宫音 別稱 典型作品 音階試聽
正調
正調 C-D-F-G-A-c-d 5 6 1 2 3 5 6 F 宮調、仲呂調、黃鐘調、角調、羽調、林鐘調 平沙落鴈》、《梅花三弄》、《流水》、《漁樵問答》、《漁歌》、《神人暢 试听
1-2-4-5-6-1-2 C 借調、商調、徵調、商角調 碣石調幽蘭》、《醉漁唱晚》、《龍翔操》、《憶故人
外調
蕤賓調 緊五絃 C-D-F-G-B-c-d 2-3-5-6-1-2-3 B 金羽、清羽、無射均 瀟湘水雲》、《陽關三曡》、《龍翔操》、《欸乃 试听
慢角調 慢三絃 C D E G A c d 1-2-3-5-6-1-2 C 角調、黃鐘均、林鐘調、黃鐘宮 風雷引》、《鳳求凰 试听
清商調 緊二、五、七絃 C-E-F-G-B-c-e 6-1-2-3-5-6-1 E 商調、夾鐘調、小碧玉調、姑洗調 搗衣》、《秋鴻 试听
慢宮調 慢一、三、六絃 B-D-E-G-A-B-d 3-5-6-1-2-3-5 G 太簇調、夷則均、徵調 挾仙游》、《獲麟 试听
慢商調 慢二絃 C-C-F-G-A-c-d 1-1-4-5-6-1-2 C 廣陵散 试听
無射調 緊五絃、慢一絃 B-D-F-G-B-c-d 1-3-5-6-1-2-3 B 黃鐘宮調 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昭君怨 试听
凄凉調 緊二、五絃 C-E-F-G-B-c-d 2-4-5-6-1-2-3 B 楚商調、外調 離騷》、《澤畔吟》、《屈原問渡 试听
側商調 慢三、四、六絃 C-D-E-F-A-B-d 7-1-2-3-5-6-1 D 古怨 试听
1-2-3-4-6-7-2 C
無媒調 慢三、六絃 C-D-E-G-A-B-d 1-2-3-5-6-7-2 C 孤舘遇神 试听
3-5-7-1-2-3-5 G

演奏

指法

古琴演奏通常用右手拨弦出声,左手按弦取音。右手拨弦有八种基本指法,分成内向指法(向身体一侧拨弦)和外向指法(向琴徽一侧拨弦)两类。内向指法有:勾(中指)、抹(食指)、劈(大指)、打(名指);外向指法有:踢(中指)、挑(食指)、托(大指)、摘(名指);组合及特殊指法繁多,例如:历(连挑两弦)、撮(同时“挑勾”两弦为小撮,“托勾”两弦为大撮)、轮(快速连续“摘踢挑”)、背锁(“踢抹挑”顺次弹奏,扩展为短锁“抹勾踢抹挑”或长锁“抹勾踢抹挑抹勾”)、双弹(快速连踢、连挑相邻两弦)、拨剌(食中名三指同时向内拨相邻两弦为“拨”、反向为“剌”)、滚拂(从高到低连摘数弦称为“滚”,从低到高连抹数弦称为“拂”),等等。左手按音常用大指和名指,低音弦也用中指和食指,按弦走音指法有上、下、绰、注、吟、猱等。此外,左手也可拨弦出声,常见技法有罨(大指击弦出声)、掐起和带起(按弦指撤离出声)等。左右手指法可以进一步组合形成固定节奏型的“掐撮三聲”等。 下列是四种指法的图示:[9]

查阜西的《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所述,古琴共有大约1070种有名或无名的指法。现代大多数指法已经不再使用,但仍有50多种指法在演奏中常用,[10]因此掌握指法仍是学琴的难点。不同的学校和老师所教授的同一指法都是有所不同的。[11]一些出版社发行关于罕用指法和文字谱的古籍,作为古琴文化与研究的资料。[12]

指甲

古琴演奏不需要佩戴假指甲,因为相比需要佩戴假指甲、用较大力度拨弦演奏的琵琶古筝,古琴只需清劲即可演奏,而且佩戴假指甲会影响手指的灵活性,弹出的琴音也会使人不太满意,而用指甲演奏可以使手指更好的感受琴弦,有利于演奏和水平提升,因此演奏者通常留甲,并把指甲修剪成椭圆形。不过指甲的长度是演奏者凭自己喜好而定的,但如果指甲太短,拨弦后手指会大大减弱琴音;如果指甲太长,就会妨碍演奏。因此指甲的最佳长度是从指间起留3 mm-4 mm。通常而右手的指甲要留长些,左手的指甲要剪短,这样就不会影响左手按弦。对于指甲易碎的人,可以在《與古齋琴譜》找到增强指甲硬度的方法。

记谱

《幽蘭》序和曲名《碣石調幽蘭第五》,叙述了作品起源和文字谱。

古琴记谱法有文字谱、减字谱,现代的简谱、五线谱和混合记谱。

最早的记谱法为文字谱。文字谱并不是直接记录作品的音高节奏,而是用文字详细叙述音高、节奏、指法动作、弦序和徽位这些演奏法,因此是一种指法谱。文字谱记录琴曲非常繁琐,难於学习和记忆。现存最早的文字谱是唐代的《碣石调·幽兰》,現收藏于日本东京博物馆。

《神奇秘譜》第3册第1页

为提高记谱效率,晚唐时出现了简化文字谱的减字谱。减字谱仍是一种指法谱,使用减笔字组合来记录琴曲的指法动作、弦序和徽位。清代琴谱开始采用徽分记谱法,将徽间十等分,按音音位记成“几徽几分”[13],提高了准确度。减字谱在传统琴谱中广泛采用,并沿用至今。

减字谱中对节奏的记录非常含糊。不过由于减字谱中有一些关于节奏的暗示,如重复图示、句读或是琴谱编排的说明,可以据此推测出节奏。传统演奏者在演奏时常自如地控制旋律,按照他们的情绪和感觉主观地决定琴曲中的休止符。而一些广为流传的琴曲中的一些段落则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节奏,例如《梅花三弄》中主题,《酒狂》全曲、《广陵散》和《潇湘水云》的中间段落。

《琴學叢書》

纵观历史,古人为了使琴谱记录的更精确做了很多工作,如点等图样来记录节奏。 宋代出现的工尺譜2广泛用于戏曲、古琴音乐等,这种谱可以记录音高和节奏。 成就最大的是杨宗稷编写於1911年至1930年的巨著《琴学丛书》。在《琴镜》部分,他创制了一种精确实用的记谱法。这种记谱法是将减字谱右侧分为三小行旁注,第一行注工尺谱字,第二行注板,每小格为半拍,第三行注弦数或指法(唱弦),学琴者可以阅读唱出,有助於记忆琴曲。

到了现代,琴谱又有了巨大的发展。音乐家王光祈的《翻译琴谱之研究》采用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书写曲谱。古琴演奏家龚一发明了“古琴五线记谱法”,将记录实际音高和节奏的五线谱与提示指法的简化符号结合记录乐曲。计算机科学家闽派古琴演奏家陈长林研发了一套计算机程序,可以把文字谱和减字谱翻译成现代乐谱。[14]

目前,古琴谱现存有150多部,包含着3000多首流传下来的古琴曲。这些琴谱原本大都收藏在中国或者别国的公共图书馆里,而目前市场上的琴谱都是影印本或重新装帧修订的复制品,而且经常是译成五线谱简谱出售。

打谱

打谱是古琴家按照减字谱把琴曲还原的过程,正如上面所说,减字谱并没有把琴曲的太多细节叙述清楚,因此需要古琴家进行再创造。 其实把音高和节奏弹出并不是困难的事情,但是由于琴谱在流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因此古琴家不仅需要修正这些错误的乐音、节奏和指法,而且需要有足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高超的演奏技艺,才能把琴曲的原貌和神韵展现给世人。

古琴家张子谦曾说过,打谱需“小曲三月,大曲三年”,这句话一直流传在古琴界,是因为打谱者需要反复进行弹奏、记录和修改的工作,而且打谱者需要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这时就需要打谱者表现出自己的性情、气质、学养、音乐理解力、自身演奏风格和创造力来填补琴谱中的空白,最终使乐曲清晰流畅、结构完整,那么所花费的时间就可能是数月甚至数年。古代并没有版权的概念,打谱者有意追求琴曲的古风,同时又随自己的艺术趣味对原谱润色增删,因而同一首琴曲在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风貌,不同的审美倾向。[15]如果琴谱都是以精确的五线谱来记录,那么一首琴曲就不会流传多个风格迥异的版本,也就不会有多种独特的演奏风格,流派就消失了。

聲像

古代琴书中有对于音乐表现形式的分析,称为聲像,是用来解释琴曲中表现的情绪主题的单字。聲像的数目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只有4种,有人认为是13-16种[16],也有人认为总共超过24种。在某些琴谱中,对每种聲像都有详细的描述。

虞山派的“清”、“微”、“淡”、“遠”是用来描述古琴音乐的代表性聲像。琴学著作《谿山琴况》对24种聲像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17],其中解释了演奏技法、装饰音和音乐本身,并阐述了演奏者和乐器之间的联系,以及演奏者是怎样达到“琴人合一”的境界。

音乐

琴曲

古琴曲长一般是几分钟,而最长的琴曲是《广陵散》(约22分钟)。中型的古琴曲通常遵循中国传统乐曲结构,即由“散-慢-中-快-散”速度的段落连缀而成。除了演奏保留曲目和古代作品外,高水平演奏者也会作曲或是即兴演奏。古琴的曲目中,有很多是所谓标题音乐,而其体裁包括操、弄、引、怨、行、散、吟等,这一点可以从曲名中看出。

下列是部分古已流传的琴曲:

现当代的古琴作品有:

陈洪绶陶渊明归去来图》局部

合奏

古琴的音色,因此极少用于合奏。如果要用于合奏,所用乐器的声音不能淹没琴音。在古代,琴只与琴箫或者合奏,不过瑟的演奏技法在中国已基本失传。琴箫合奏是目前常见的合奏形式,所用的琴箫是一种音域较窄、音量较小的。 当代演奏家和作曲家们进行了许多尝试,现在已经有琵琶笛子等其他民族乐器与古琴合奏的试验性作品出现,也出现了古琴和大民族乐队或管弦乐队的协奏曲。

琴歌

古琴音乐中另外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琴歌,最杰出的代表作包括《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关山月》、《凤求凰》、《古怨》和《秋风词》等,其中现存最早的琴歌曲谱是宋代姜夔的《古怨》。琴歌的歌词大多是唐诗体,因此吟诵起来琅琅上口。琴人在弹唱琴歌时一般不会采用美声或者民歌唱法,而是常用一种较为沉厚的唱腔低声吟唱。

礼乐

古琴是东亚重要的礼乐乐器之一,在礼仪音乐,特别是雅乐中扮演了重要的地位。在清代画作《雍正祭先農壇圖》(1723年-1735年[18])中可以发现古琴的身影,此画上下二卷分别保存在巴黎吉美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中。[19]虽然到了现代,在雅乐的故乡中国,其乐谱中绝大部分已经失传,不过在日本、韩国和越南,雅乐得以较完整地流传下来。至今,韓國國立國樂院仍在用琴瑟演奏仅存下来的1116年宋徽宗时代的两首孔庙雅乐,而越南雅乐亦於2003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文化

鶴舞龍翔,连珠式古琴

地位

古琴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古时文人心中视琴为高雅的代表,古琴古时也常作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是古代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礼记·曲礼下》中一句「士无故不撤琴」,彰显出文人对琴的热爱。伯牙子期因“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古琴臺也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古琴也是孔子办学重要的六艺之一。

象征

古琴乐器本身就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比如,它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弧形,象征“天圆”,琴底为平,象征“地方”。[20]古琴有13个标志泛音位置的徽,代表着一年12个月及闰月。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着“五行”金、木、水、火、土。约公元前1000多年,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文学作品

古人在文学中表达了对古琴高洁品质的赞美。《诗经》中就记载着“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關睢》)、“琴瑟在御, 莫不靜好”(《女曰雞鳴》)、“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鹿鳴》)、“妻子好合, 如鼓琴瑟”(《常棣》)等。唐诗中也有很多刻画弹琴景象的诗作,下面列出部分名篇:

  • 「主人有酒歡今夕, 請奏鳴琴廣陵客, 月照城頭烏半飛, 霜淒萬木風入衣, 銅鑪華燭燭增輝, 初彈淥水後楚妃, 一聲已動物皆靜, 四座無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餘里, 敢告雲山從此始。」——李頎《琴歌》
  • 「泠泠七弦上, 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 今人多不彈。」——劉長卿《彈琴》
  • 「蜀僧抱緑綺, 西下峨嵋峯, 爲我一揮手, 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 餘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 秋雲暗幾重。」——李白《聽蜀僧濬彈琴》
  • 「晚年惟好靜, 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 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 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 漁歌入浦深。」——王維《酬張少府》
  • 「獨坐幽篁裡,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在很多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也经常有弹奏古琴的情节出现,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就有“黛玉論琴”、“妙玉听琴”等场景。[21]

声学和律学

如美国作家罗伯特·邓波尔(Robert K. G. Temple)所说,古琴在中国人理解音乐本质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古琴音色产生的原因而作出的研究,大大加深了中国人对声音的本质是振动这个事实的理解。”[22]这类对音色泛音谐声的研究最终使中国人发明了十二平均律[23]

现世涵义

古琴艺术在清朝之后开始衰落,而由于战乱等原因,民国之后更是几近灭绝。至20世纪50年代,全国能琴者仅约百余人。

五六十年代,查阜西领带的古琴调查小组在全国琴人聚集的地区进行了普查,造访了多位琴人,收集了文字录音资料,整理出版了《存见古琴曲谱辑览》、《琴曲集成》等重要的参考资料。

1977年,现代著名琴家管平湖演奏的《流水》被选入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上载有的旅行者金唱片中,由NASA送入太空。此曲是唱片中最长的曲子。

在当代,古琴则通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出现在古装或古代情节的电影电视艺术中,其中不乏夸张之作。在电影《英雄》中,徐匡华扮演的盲人琴师演奏周代古琴,这张琴是由他自己所斫。[24]古琴配乐是由谭盾作曲,曾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的劉麗演奏現代鋼弦古琴[25],电影中的配乐并未用徐匡华的演奏原音。而《功夫》中所谓“琴”实际上是琴和的混合体,而且影片的配乐也是筝曲,因此并不是真正的古琴。

古琴作为重要乐器出现或用古琴配乐的影视艺术作品举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陳雷激演奏唐代名琴“太古遗音”。

美感

韵律

鹤舞龙翔琴背的篆刻印

古琴音乐具有韵律美。例如,在琴曲《平沙落雁》的第二段中,起始几个小节中左手“猱”以发出轻微的颤音,接着是一个乐句的擦弦音,琴音轻微,难以听清。(《平沙落雁》中的擦弦音。)琴人在演奏这一段音乐时,一般会轻弹琴弦以发出一种静谧的琴音,而少数琴人认为这是不必要的,因为他们认为人应该遵从古琴自然发出的琴音,而不是强迫古琴发音。还有一些琴人认为自然的擦弦音是古琴音乐的一个与众不同的特质。擦弦音能创造出“空”、“虚”之感,希声希形。实际上,当听琴者观看琴人演奏近似无声的擦弦音时,听琴者的心里就好像听到了琴音,这就是琴人、听琴者和古琴之间的联系。当然,这种思想联系在欣赏古琴录音的时候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听琴者无法看到琴人演奏,这样琴人就不能尽量多地把琴音传达给听者。但是实际上,琴音是存在的,这来自手指与琴弦的摩擦。在安静的环境中,弹奏一台絲絃好琴,任何音调都是能听见的。琴人能读懂琴曲,能在心中感受古琴的乐音,这种絲絃发出的乐音可谓是古琴音乐之“”。现代琴人则倾向于将这些音弹出,以避免节奏过于松散。[26]

古琴音乐中常使用同一个音在不同弦上的重复和应和。典型的例子如《梅花三弄》的重复三次的泛音主题“三弄”,起始两个乐句的最后三个同音反复,但是在六弦七徽、三弦九徽、六弦七徽上依次拨弦。这种演奏法使得同音重复保留了余音共鸣,产生谐和的效果,增加演奏情趣。(请注意听《梅花三弄》起始两个乐句的最后三个音。)另一个例子是《神人畅》的第一乐句中,左手在琴左方某处弹奏泛音,接下来的第二乐句中,右手在琴右方某处弹奏音高相同的泛音。这种演奏法在很多琴曲中以不同的形式运用,为古琴音乐增加一种和谐美。

人体

古琴各部分结构协调统一,具有人体美。古琴大小、重量适中,便于携带,而且琴身各部件都以人体和自然事物命名,各部分比例适中。如《琴制尚象论》云:“肩曰仙人肩,取其正齐也。腰曰玉女腰,取其纤细也”,可见古琴就像人体一般完美,正如米开朗基罗所说:“艺术的真正对象是人体。”而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人体美的不同看法,也影响了古琴的外观。如唐宋人以丰满为美,唐宋古琴也较为圆润;明清人以纤弱为美,明清古琴则棱角分明。由此可见,古琴体现了一个时代的人们对美的看法。[27]

雲濤鳴泉琴底龍池铭文

文墨

鹤舞龙翔琴底铭文

古琴上的题词印章也体现了古琴的人文韵味,是为文墨美。一般来说,琴上的铭文包括琴名、题字、诗词、斫成年月、题词者名字等,如“九霄环佩”琴上就有斫琴师雷威黄庭坚苏轼和几位琴主的手迹[27];又如“长天秋水”琴,其上铭文为“月下瑶琴三五弄,清风生处秋水寒”[27],由此可知铭文是扣琴名而作,值得反复回味,呈现出显著的中国传统美学特征。琴的命名也反映出琴的音色,或是某种意境,抑或是斫琴师的理想和哲学趣味。

琴上的印章通常是斫琴师的大方篆刻名字印,有时琴主也会加上自己的名字印。

斷紋

从上至下依次为:流水行雲紋蛇腹斷冰裂紋

琴面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会产生了裂纹,成为形态各异的花纹,称作斷紋。斷紋有很多种,包括“蛇腹斷”、“冰裂紋”、“牛毛斷”、“流水紋”、“行雲紋”、“龜背紋”、“梅花斷”等。木质中的水分不断蒸发,以及长期演奏对木质结构的不断振动,会使漆面产生裂纹。但是断纹与损坏是不同的,古琴鉴赏家非常青睐斷紋,因为斷紋不仅可以表明古琴历经千百年,而且看起来很美观,体现出一种苍古美。不过现代斫琴者会人为的制造斷紋,他们先把漆面加热几个小时,然后包好放进冰块中,这样木质会热胀冷缩从而造成斷紋,不过这种方法制造的斷紋并不美观。这不是什么新奇的方法,近代已经有人采用此法制造斷紋,因此现代单凭斷紋不能判断古琴是否历经岁月。不过,在真正的文物古琴上,斷紋是很美观的。

如果漆面剥落很严重,那么就需要重新髹漆,不过斫琴师会避免斷紋,因为斷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现的,而是要经历数百年。一些斫琴师在髹漆时会使用不同的漆色,大多数情况下用黑色漆,极少用朱色、褐色和紫色。[4]生漆加入礦物化学物质可以调配出彩色漆。[28]

琴人

北魏时代(386年–534年)弹琴石佛像,出土於山西,现收藏在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历史上的著名琴家有伯牙孔子蔡邕蔡文姬李白杜甫郭楚望阮籍赵佶嵇康朱权等。 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琴派

宋徽宗(1082年-1135年)名画《听琴图》

琴派是具有共同艺术风格的琴人所形成的流派。“琴派”之称始自明末的虞山派和清代的广陵派。后世的琴派多以地区划分、命名,虞山派以江苏常熟为中心,广陵派以江苏扬州为中心。

下列是主要琴派:

当今的琴派与五六十年前是大有不同的。现代的“南派”、“北派”指的是两种学院派。

琴社

琴社是琴人以琴会友、谈乐唱酬的古琴社团,常会举办雅集以交流古琴艺术,有时也会携琴於自然美景之处一起弹琴论乐,有时也参加竞赛和研究会。琴社并不是一个规章制度严格的组织,而是有共同趣味的人们自愿结成的,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古琴音乐的发展。琴社亦是人们接触高水平演奏者、互相学习、答疑解惑的平台。

大部分琴派和琴社主要都在北京发展,但是20世纪中很多海外琴社也不断成立。古时琴学研究只是局限于中国境内,不过东亚地区的日本等国也从中国输入了古琴文化,但是其传播规模非常小。而近期成立的东京琴社,为日本古琴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日本也曾出版过1676年东皋心越禅师东渡日本所传《東臯琴譜》。而在北美洲欧洲也有一些规模较小的琴社,如北美琴社和倫敦幽蘭琴社。

雅集

在古代,雅集指的是士大夫阶层的文人聚在一起弹琴赏景、吟诗作画,不过这个词现在专指琴人聚在一起弹琴论乐。过去的雅集只有寥寥数人,参加者是朋友或同僚。现在,雅集参与者可以达到30多人,不论是演奏家,还是古琴爱好者,甚至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参加,而且可以聚餐和讨论其他方面的艺术。很多琴社都会举行雅集,一般两个月一次,不过雅集并不算正式的活动,只是古琴爱好者的交流及娱乐。

琴书

古琴文献是古琴在漫长的历史中所积累的文献,而古琴所拥有的文献数量是其他乐器所不能及的。[29]从古至今,众多琴家创作、整理和收集了大量的古琴资料和乐谱,编撰了大量优秀的古琴文献,使人们可以系统地研究古琴艺术,使古琴艺术与其他哲学和艺术形式相互渗透,交相辉映。

古琴文献包括琴书和琴谱。琴书的主要内容有阐述古琴音乐的特点、乐理、演奏技巧和历史,这些书籍可分为哲学思想类、文艺理论类和演奏技法类。

相关乐器

日本一絃琴ichigenkin)是由古琴发展而来,琴谱《理性元雅》(1618年出版)收录有一些一絃琴的曲子,《五知齋琴譜》有此种乐器的图解。[30]现代日本一絃琴大概就是在这两本书发行之后出现的。不过现在的一絃琴本曲(honkyoku,意为保留曲目)演奏起来更像是弹奏三味线

朝鲜半岛玄琴geomungo)也与古琴有遥远的联系。高丽士大夫文人希望和中国文人一样弹琴,但出于某些原因,他们并没有选用古琴,而是选用玄琴,一种用细棒击奏的有弹击乐器。玄琴主要作为宫廷乐队的一部分来演奏高丽宫廷音乐。不过玄琴与中国古代弦乐器一样是用细棒击奏,因此玄琴是由筑发展而来的可能性更大。

欣赏

点击以下内部链接可观看古琴演奏视频。

  • 《春風》,龚一和许国华1982年作品。
  • 《孤舘遇神》,选自《西麓堂琹統》(1549年),徐永樂打谱、改编。
  • 《鳳求凰》,选自《梅庵琴譜》(1931年),《古琴曲集》中也有此曲。古琴弦的规格是太古琴弦。

以上曲目的演奏者均为徐永樂

參考資料

  1.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List of Masterpieces of Intangible Heritage》(2003年)
  2. ^ 《中国琴史演义》,第1-10页。
  3. ^ 周鲁封《五知齋琴譜》,第1卷,对开本,第1-14张。
  4. ^ 4.0 4.1 裴金宝《古琴修复》,华音网
  5. ^ 中国古琴的漆灰与断纹
  6. ^ 龚一《古琴演奏法》,第11和13页。
  7. ^ 7.0 7.1 Chinese Culture Net 准许使用图像
  8. ^ 李祥霆《古琴实用教程》,第105页。
  9. ^ 张鹤《琴學入門》,清同治年间,第1卷,第39、40、43、47张。
  10. ^ 郭平《古琴丛谈》,第112页,ISBN 7-80713-209-4
  11. ^ 王宾鲁《梅庵琴譜》,第1卷,第18-24张。
  12. ^ 姚丙炎《唐代陳拙論古琴指法》
  13. ^ 成公亮《减字谱徽位、徽分在弹奏时的误差》,成公亮古琴音乐网
  14. ^ Qin music notation web generator (2005) Project Title: Chinese music instrument: 'Qin' notation web generator (http://web.pdx.edu/~candy/qin/index.html)
  15. ^ 成公亮《打谱是什么?》,成公亮古琴音乐网
  16. ^ 李祥霆《唐代古琴演奏美學及音樂思想研究》第1章,第1-13节
  17. ^ 徐青山《大還閣琴譜》,全张
  18. ^ 罗友枝(Evelyn Rawski)作,Jessica Rawson修订,《CHINA:The Three Emperors》,1662年—1795年,第117、126和127页
  19. ^ 乾隆书法失踪百年重现 系先农坛流失国宝》,千龙网
  20. ^ 周鲁封《五知斋琴谱·上古琴论》
  21. ^ 孔令源《〈红楼梦〉的琴棋书画
  22. ^ 原话“the Chines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sound as vibration was much increased by studying the production of timbre on the strings of the ch'in.”
  23. ^ Robert Temple《The Genius of China: 3000 years of science, discovery and invention》,第206-213页。
  24. ^ China Info Travel,2002年,《Guqin Master Xu Kuanghua
  25. ^ 古琴之來源》(Origins of the Qin),金秋雨譯
  26. ^ 伦敦幽兰琴社2004年9月5日雅集(2006年7月29日
  27. ^ 27.0 27.1 27.2 刘承华《古琴四美》,华音网
  28. ^ 祝凤喈《與古齋琴譜》,第3卷,第7章。
  29. ^ 李孔元《古琴音樂的新視野》,人文新視野藝文講座(三)
  30. ^ 周鲁封《五知齋琴譜》,第1卷,对开本,第10张。

注释

注:以下均为国语/普通话读音。

  • ^ 注解1: 音“卓”。
  • ^ 注解2: 音“扯”
  • ^ 注解3: 古字“蕤賔”,“蕤”音 ruí 。
  • ^ 注解4: 音同“休”,意为“以漆漆物”。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