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大禮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座標29°33′52″N 106°32′59″E / 29.56444°N 106.54972°E / 29.56444; 106.54972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點重慶市渝中區
時代1954年
編號1885
登錄2013年3月5日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位於重慶市渝中區上清寺學田灣附近,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築群,重慶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2013年3月5日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歷史[編輯]

建設背景[編輯]

中國共產黨占領西南地區後,1950年7月,西南軍政委員會正式成立,首府設在重慶,但重慶整體市政與北京、上海、天津、武漢、廣州等仍有差距,尤其是作為西南軍政委員會開會場所的原國民黨西南軍政長官公署,顯得十分寒酸[2]

賀龍於1950年3月從成都遷往重慶辦公。在二野召開的歡迎大會上,他表示:「我們解放了重慶這座雄偉的城市,還要把它建設成為一座現代化的城市。」他視察重慶之後說,重慶有220萬人口,有那麼多的黨政機關、群眾團體、工廠和學校,沒有一座像樣的集會場所怎麼行?

於是,西南局鄧小平劉伯承、賀龍三位書記,同軍政委員會副主席熊克武龍雲劉文輝王維舟議定,在重慶市修建供勞動人民集會、運動、娛樂的場所:西南軍政委員會大會堂、勞動人民文化宮、西南博物院、大田灣體育場和體育館、重慶市體委大樓(這些公共設施建成於1953年前後,被稱為重慶的「六大建築」)[2]。 談論設計構想時,鄧小平、劉伯承、賀龍都主張「要搞,就要搞氣派的,既能體現民族風格,又要具備現代化標準,質量要好,不但具備集會功能,還要具備展覽、接待的功能,幾十年後也不失其風采。」

方案篩選[編輯]

大會堂選址就定在軍政委員會會址對面的馬鞍山上。賀龍提出,外觀設計要把天壇、南京中山陵和廣州中山紀念堂的特點「三合一」,要建成遠東第一,西南局和軍政委員會一致贊成。

設計施工任務,交給了西南軍政委員會秘書長孫志遠、財政部部長陳希雲、工業部副部長萬里、西南軍政委員會辦公廳主任段雲和工程處處長張一粟。軍委會組織建築工程師們設計了5個大會堂的候選方案和沙盤模型,與1951年7月完成,開始徵求意見。最終經過西南黨政軍各界領導觀看後,選定了張家德的設計方案。

設計方案中,禮堂屋頂為半球形,直徑46米,為鋼網殼物架,重280噸,由36片經杆、19根線杆和75,000多枚柳釘連接,底部支座還有能適應熱脹冷縮的自然滑動軸承裝置。

設計風格上綜合了明清建築、參照廣州中山堂的風格,設計了禮堂主體,將天壇和祈年殿和天安門城樓的風格綜合在一起,再配以柱廊式的左右兩翼,均以塔樓貫穿始終;內部結構為全鋼架屋頂,外部仿南京中山陵藍色琉璃瓦(後改為藍綠色)做屋頂,朱紅柱廊,白色欄杆,禮堂前廣場上,還設計了金水橋和華表。

動工建設[編輯]

工程種類:大會堂四樓一底RC工程全鋼架屋頂;

工程地址:人民路學田灣以東蒲草田以西;
工程造價:二百億(舊幣);
預定完工期限:一九五四,十月;
業主姓名:西南軍政委員會
建築師:張家德
營造廠:西南軍政會工程處;
請照姓名及住址:西南軍政委員會人民路282號

立項時間:公曆一九五二年九月[3]

1951年6月,西南軍區工兵營200多人,帶20多台推土機、空壓機,10多噸炸藥,削山填溝,處理土石方30餘萬立方米。

工程立項初,冠名「西南軍政委員會大禮堂」,在西南軍政委員會改稱行政委員會後,大會堂亦隨之改為「西南行政委員會大會堂」。適逢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蘇聯開始大規模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援助,經西南中蘇友好協會提議,正在施工的大會堂被命名為中蘇大樓。

大禮堂1954年4月落成。1955年改名「重慶人民大禮堂」至今。重慶人民大禮堂曾被評為全國十大建築,並被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編訂出版的經典著作《比較建築史》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國內43項著名建築的第二位。

建築[編輯]

大禮堂總占地面積6.6萬平方米,分為大禮堂和東樓、南樓、北樓,總建築面積18,500平方米。大禮堂建築總高度為65米,其中禮堂高55米,可容觀眾4206人。

建築中軸線對稱,柱廊式的雙翼,人民大禮堂外觀像放大的北京天壇。以大禮堂為核心聯繫其他三部分。整個建築群為設在巨大的台基之上,利用中國民族建築元素體現宏大、莊重之美。

參考文獻[編輯]

  1. ^ 『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國發〔2013〕13號,2013年3月5日
  2. ^ 2.0 2.1 謝武申. 重庆中苏大楼建造风波始末. 《世紀》. 2011-2 (中文). 
  3. ^ 重庆市人民政府建设局营造请照单 工程编号“1952 营子第73号”. 195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