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萨瓦帕利·拉达克里希南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拉达克里希南
His Excellency
Dr. Sarvepalli Radhakrishnan
1962年
第二任印度總統
任期
1962年5月14日—1967年5月13日
总理Jawaharlal Nehru
Gulzarilal Nanda (Acting)
Lal Bahadur Shastri
Gulzarilal Nanda (Acting)
Indira Gandhi
副总统扎基尔·侯赛因博士
前任Rajendra Prasad
继任扎基尔·侯赛因博士
第一任印度副總統
任期
26 January 1952—12 May 1962
总统拉金德拉·普拉萨德博士
总理Jawaharlal Nehru
继任扎基尔·侯赛因博士
个人资料
出生(1888-09-05)1888年9月5日
Thiruttani , Madras Presidency, British India[1]
逝世1975年4月17日
Madras, Tamil Nadu, India
政党Independent
配偶Sivakamu
儿女5 (daughters) 1 (Son) Sarvepalli Gopal
母校University of Madras
专业
获奖 Bharat Ratna (1954)
Templeton Prize (1975)

薩瓦帕利·拉達克里希南爵士(泰盧固語సర్వేపల్లి రాధాకృష్ణ羅馬化:Sarvēpalli rādhākr̥ṣṇa,英語:Sir Sarvepalli Radhakrishnan,1888年9月5日—1975年4月17日),傳統譯法爲羅陀奎師那(rādhākṛṣṇa),功绩勋章获得者,印度哲学家,政治家。拉達克里希南爵士曾擔任印度第一任副總統(1952-1962年)和印度第二任總統(1962–1967年)。

拉達克里希南是印度20世紀傑出的宗教比較和哲學研究者,曾擔任牛津大學的斯伯丁東方宗教與倫理學教授(1936-1952年)。拉達克里希南的哲學從吠檀多不二論出發,曾於1926年,1929年和1930年擔任牛津大學曼徹斯特學院的厄普頓講師。拉達克里希南於1931年獲得騎士勳章,1954年獲得印度最高公民獎,於1963年獲得OM。1930年,他被任命為芝加哥大學宗教比較的哈斯克爾講師。

生平

[编辑]

拉達克里希南生於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蒂鲁塔尼。父母是泰卢固族婆罗门,信仰传统的印度教。但他在基督教教会学校接受中学和大学教育,曾担任迈索尔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Mysore加尔各答大学的哲学教授、安得拉大学英语Andhra University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英语Banaras Hindu University的副校长、牛津大学斯波尔丁东方宗教和伦理学讲座教授。

早年

[编辑]

拉達克里希南的碩士論文為《論倫理學及形而上學的假設》。

政治生涯

[编辑]

拉達克里希南在學術生涯後,「寧可晚些」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931年,拉達克里希南被提名為國際聯盟知識產權合作委員會委員。在西方眼中,他是有說服力的印度思想解釋者。1947年,他作爲印度代表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46-1952年)。他還當選為印度製憲議會議員。

印度獨立後,他於1949年至1952年擔任印度駐蘇聯首任大使,在1952年當選為印度首位副總統,並當選為印度第二任總統(1962–1967年)。

哲學典范

[编辑]

他主張宇宙的最高實在是一種無限的、永恆不變的精神實體,稱為“梵”或“絕對”。這種精神實體是宇宙萬物存在的基礎。他強調梵的能動性,認為萬事萬物皆是梵的力量的顯現。與此相一致,他認為人的真正本性就在於內部所具有的與梵相同一的精神性,通過直覺的方式證悟這種精神性乃是人生的目的。宗教的道路能使人認識到自己的真正本性,使人從世俗狀態轉化到超俗狀態。拉達克里希南批評印度社會的不平等現象和惡習,批評西方文明的崇拜物質,主張通過宗教的途徑解決個人和社會生活的各種矛盾。著有《印度哲學》、《印度教的人生觀》、《唯心主義的人生觀》、《東方的宗教和西方的思想》等。

  1. ^ Radhakrishnan of India, Philosopher, Dead at 86. New York Times. 17 April 1975 [2 Sept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