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巴18線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4.0.168.13留言2021年1月27日 (三) 11:24 →‎新巴18線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新巴18線
New World First Bus Route 18
即使班次疏落,18線仍不乏捧場客
概覽
營運公司新巴
使用車輛不固定
线路信息
起點站上環港澳碼頭永和街
途經上環中環灣仔北銅鑼灣
終點站北角健康中街
线路长度上環開出:6.9公里
北角開出:6.3公里
运行周期25分鐘
起點站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09:55-18:40
终点站运营时间星期一至五:07:45-16:00
班次頻率12-15分鐘一班
票价$5.5
下行分段收费站点永興街往北角(健康中街):$4.3
上行分段收费站点百德新街往上環(港澳碼頭):$4.8
相关路線
服務時間以外
替代线路
新巴18P線
競爭交通紅色公共小巴(北流水)

新巴18線新巴經營的一條香港島巴士路線,來往上環港澳碼頭)及北角健康中街)。

簡介及歷史

18線的前身為中巴的5C、5M、10B及24M線。5C線於1974年4月16日投入服務,來往灣仔碼頭中環。5M線於1980年2月12日配合地鐵修正早期系統全線通車而投入服務,來往堅尼地城中環地鐵站。24M線於1983年8月1日投入服務,往返中環地鐵站及灣仔北。上述3條路線於1984年2月13日合併成5C線,來往灣仔碼頭及堅尼地城[1]。5C線又於1986年5月23日改稱5M線。10B線則於1981年3月2日投入服務,往返北角健康中街及中環港澳碼頭[2]

隨著地鐵港島綫全線通車,加上與其他路線重疊,以致5M及10B線客量都不太高。1988年8月16日,5M及10B線合併成18線。當時18線的路線跟現在大致相同,唯西區總站設於荷蘭街,服務質素也相差甚遠[3]。當時18線只於平日日間服務,星期六下午和假日更不提供服務,班次只有20分鐘,用車是殘破的丹拿珍寶。收費方面,大小同價,令帶著小孩子外出的乘客都放棄乘搭。18線車長亦經常「蛇王」,導致班次經常失準。正因如此,18線的客量是偏低的。[4]

中巴末期只有10和18這兩條西區線。1998年,中巴專營權結束,最賺錢的10號線交由城巴提供服務,新巴的西區線便只有18線。新巴為了和城巴競爭,只好把18線重新包裝。新巴發現18線途經灣仔北,往返北角及西區比10號線快,十分有發展潛力,於是作出以下措施:

  1. 1998年9月22日(接辦後半個月)便提供全日服務。[5]
  2. 新巴在接辦當日,立即在18線提供小童優惠,吸納一些家庭乘客。
  3. 1999年3月29日增派簇新的丹尼士三叉戟空調巴士(編號10xx/11xx)行走,為18主力車款。1999年4月22日更改為全線空調服務,全面採用丹尼士三叉戟巴士(編號10xx/11xx)行走,成為香港島島內專利巴士路線之中,最快由全普通巴士改為普通空調混合再改為全空調服務的路線,前後只有23天。[6]
  4. 新巴在接辦18線後不久,便大幅加密班次至6-7分鐘一班,增幅是中巴時代的3倍。現時18線班次最密3分鐘一班。
  5. 新巴又以「捷徑王」去宣傳18線,在行走的巴士上貼上18路線透視廣告,大力推介18途經灣仔北的優點,更是首個獲運輸署批准巴士公司使用上層兩側玻璃作商業用途的廣告。自此,18線的客量急速上升,成為新巴其中一條皇牌路線。[7]

2003年3月10日,新巴於早上繁忙時間增設特別車18P,由堅尼地城單向往北角健康中街,直接到達灣仔北主要商業區,不在中環區停站,深受乘客歡迎。所以在2004年5月31日的路線重組中,18P線提升至每天早上至黃昏雙向服務,除早上繁忙時間外總站遷往北角碼頭,提供一個往返北角及西區的更快選擇。由2010年8月16日起,為提升晚間由北角往堅尼地城的特快巴士服務,新巴修改了18及18P線的末班車開出時間[8]。18線的末趟車提早至晚上八時開出,而18P的末趟車則延至凌晨零時從北角健康中街開出往堅尼地城。這項安排,形成了晚上八時後,東行「有慢無快」、西行「有快無慢」的情況。

服務時間及班次

北角健康中街)開 中環港澳碼頭)開
日期 服務時間 班次(分鐘) 終點站 日期 服務時間 班次(分鐘)
星期一至五 07:45-08:45 12 上環永和街 星期一至五 09:55-18:40 15
09:00
09:15-16:00 15 中環港澳碼頭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不設服務
特別班次(炮台山站→上環(永和街))
  • 星期一至五:08:45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不設服務

收費

全程:$5.5

  • 告士打道(百德新街)往中環(港澳碼頭):$4.8
  • 永興街往北角:$4.3
  • 本線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
  •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或個人八達通(包括「樂悠咭」),以及12歲以下合資格殘疾兒童使用「殘疾人士身份」個人八達通繳付車資,均可享有每程$2.0或半價(以較低者為準)的票價優惠;12至64歲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份」個人八達通,以及60至64歲香港居民使用「樂悠咭」繳付車資,均可享有每程$2.0或全費(以較低者為準)的票價優惠
  • 乘客可以現金或八達通於上車時付款,不設找續。
  • 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攜帶最多兩名4歲以下而不佔座位的兒童乘客乘車,超額之4歲以下小童必須繳付小童車費乘車。
  • 九龍巴士城巴龍運巴士全職員工及家屬(不包括外判職員)可免費乘搭本路線,惟必須拍職員或職員家屬八達通。
  • 乘客亦可使用AlipayHK「易乘碼」、支付寶、 WeChatHK/微信支付「搭車碼」、銀聯雲閃付「乘車碼」及BOC Pay「乘車碼」、具有感應式支付功能的VISA、Mastercard及銀聯卡,以及Apple Pay、Google Pay及Samsung Pay流動支付平台繳付車資。使用此支付方式的乘客可享有中途下車之分段收費,以及與其他城巴獨營路線或聯營線城巴班次之轉乘優惠,惟不適用於與非城巴路線之轉乘優惠。使用此支付方式的乘客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八達通轉乘優惠

乘客登上本線後9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以下路線,或從以下路線登車後9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本線,次程可獲車資折扣優惠:

18←→4/4X、30X、46X,次程可獲$1折扣優惠
  • 18任何方向 → 4/4X往華富邨或30X往數碼港
  • 4/4X或30X往中環 → 18任何方向
  • 18往上環 → 46X往田灣邨
  • 46X往灣仔 → 18往北角
18←→8P、27、722,次程可獲$1折扣優惠
  • 18往北角 → 8P往小西灣、27往寶馬山或722往耀東邨
  • 8P往灣仔碼頭、27往北角碼頭或722往中環碼頭 → 18往上環

使用車輛

18線仍由中巴經營時,主要採用1970年代出廠的丹拿珍寶(LF)巴士行駛。

現時,18線及18P線主要採用丹尼士三叉戟三型12米空調巴士(10xx-11xx、12xx、30xx)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巴士(50xx)行駛,間中亦有富豪奧林比安11米(VA)客串,而早上更有一班來自720的Neoplan Centroliner作加班車行走18P線,此安排随着Neoplan Centroliner撤出720,以及车队退役而取消。

行車路線

北角(健康中街)開經:健康中街英皇道清風街天橋、維園道告士打道杜老誌道天橋、港灣道分域碼頭街、天橋、夏慤道干諾道中港澳碼頭通道

逢星期一至五07:45-09:00由北角開出的班次,不經斜體字之路段。

中環(港澳碼頭)開經:港澳碼頭通道、干諾道中、林士街、德輔道中、畢打街、干諾道中、夏慤道、告士打道、維園道永興街、英皇道、電照街渣華道民康街健康西街百福道及健康中街。

沿線車站

本線的走線圖
北角健康中街)開 中環港澳碼頭)開
序號 車站名稱 位置 序號 車站名稱 位置
1 北角健康中街 北角(健康中街)巴士總站 1 中環港澳碼頭 中環(港澳碼頭)巴士總站
2 健威花園 英皇道 2 林士街 德輔道中
3 琴行街 3 恒生銀行總行
4 新都城大廈 4 德忌利士街
5 長康街 5 怡和大廈 干諾道中
6 炮台山站 6 大會堂
7 清風街天橋 7 政府總部 夏慤道
8 百德新街 告士打道 8 香港演藝學院 告士打道
9 灣景中心大廈 港灣道 9 入境事務大樓
10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10 銅鑼灣避風塘 維園道
11 瑞安中心 11 永興街
12 皇后像廣場 干諾道中 12 七海商業中心 英皇道
13 砵典乍街 13 電廠街
14 租庇利街 14 糖水道
15 永和街 15 琴行街
16# 中環(港澳碼頭) 中環(港澳碼頭)巴士總站 16 港運城
17 北角(健康中街) 北角(健康中街)巴士總站
  • 逢星期一至五07:45-09:00由北角開出的班次,不停靠有 # 號之車站。

使用狀況

自從新巴取得巴士專營權後,將本線優化服務和增設特快路線(例如18P18X等)後,令很多東區市民乘搭本路線和特快路線。在西港島綫通車前,載客量有四成半至八成,通車後只有三成至五成以內。

雖然中西區區議會東區區議會與市民提出反對取消18線聲音很大,但新巴初期仍一意孤行將本路線於4月26日取消服務,後來提出將本線改為繁忙時間服務(上午和下午時段)和縮短路線範圍,終在5月11日實施重組計劃。雖然現時的載客率已大升至92%,但新巴仍打算取消其下繁服務,企圖以18X取代服務,終被區議會再次否決[17]。直至2018-2019年度巴士路線計劃才被延長星期一至五服務時間及上午繁忙時間後延長至 中環港澳碼頭)為總站,該項改動已於2019年12月23日實施。

2019年:最繁忙一小時的平均載客率為68%。

參考資料及注釋

  1. ^ 〈中巴五C 調整路綫〉,《華僑日報》,1984年2月13日。
  2. ^ 《二十世紀港島區巴士路線發展史》,容偉釗編著,BSI出版
  3. ^ 〈中巴部份服務明起有所調整〉,《華僑日報》,1988年8月15日。
  4. ^ 《香港島巴士路線與社區發展》,ISBN:9789888310067,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4年11月
  5. ^ 新巴新聞稿:《新巴乘客量上升宣佈延長路線18號服務時間》,1998年9月24日。
  6. ^ 新巴新聞稿:新巴路線18提升空調服務,1999年4月22日。
  7. ^ 〈乘客需準確掌握新巴成功擴大市場〉,L3版,《香港經濟日報》,1999年9月1日。
  8. ^ 新巴18及18P號線調整服務時間,2010年8月10日,城巴/新巴
  9. ^ 新巴18、43X及720A號線實施新服務安排,2011年10月14日,城巴/新巴
  10. ^ 前往添馬的公共交通進一步加強,2011年9月30日,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11. ^ 新巴18、43X、720A及914X號線將繞經夏慤道新政府總部,2012年2月14日,城巴新巴
  12. ^ 新巴新聞稿及乘客通告:《新巴開辦全新18X號線 2,18,720及720A號線服務調整》,2013年7月5日。
  13. ^ 運署擬削新巴18號線 居民炮轟. 東方日報. 2015年4月9日 [2015年5月10日] (中文). 
  14. ^ 新巴乘客通告
  15. ^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為額外11條路線提供實時抵站時間服務〉[新聞稿],2018年8月31日。
  16.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18 北角(健康中街) ⇄ 上環 延長服務時間〉[乘客通告],2019年12月7日。
  17. ^ 公共運輸研究組,〈新巴18X擬再改線 往東區部份時段繞經中環〉,香港獨立媒體網,2017年1月16日。

外部連結

 
Search Wikimedia Commons
Search Wikimedia Commons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新巴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