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米怜
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英华书院

威廉·米尔尼(William Milne,1785年4月27日—1822年6月2日),汉名米怜,苏格兰人,是继马礼逊之后第二位来华的基督教宣教士。他们同样属于伦敦传道会

1785年米怜出生于苏格兰阿伯丁亨特利附近的Kennethmont教区。少年时曾为木匠学徒。1804年入教,1809年加入伦敦会。米怜在1813年(嘉庆十八年)来华。原本宣教差会认为他不符合来中国宣教士的资格,觉得派到中国这种文化很深厚的地区的传教士,要像利玛窦马礼逊那样,知识水平很高,受过医学、天文学的训练才可以去。而米怜六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小时候是一个牧童,举止粗野,文化素质,知识水平都很低。所以他们认为像米怜这种人去的话会好像损坏神的面子一样。甚至他们征选委员会里面还有一个人说“你做工人就最合适的”。但是米怜确实有来中国宣教的心志,后来差会终于准许他到中国去。当时他说:“你们如果觉得我没有资格的话,那我去中国我可以作任何的工作”,他说:“我去洗衣服,去烧饭,我来服侍马礼逊博士,让他可以专心地传教,我愿意作任何仆人的工作。”

米怜来华以后,不像马礼逊那样可以用东印度公司翻译的合法身份在广州居留。于是米怜住在马来西亚西边的马六甲。那里有很多的华侨,设备也办得十分好。他的妻子跟他一起来澳门,他一个人到马六甲工作去事奉。他主要是帮助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并成为该校首任校长;他亦办杂志《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印刷出版书籍,他主要做助理的工作。但是他经过这几年的时间认真地服侍跟学习以后,米怜的中文程度非常地好。甚至他去世的时候很多人称他为“米怜博士”。1819年米怜在马六甲发表取材于圣经故事的中文章回体白话小说《张远两友相论》,此后此书在马六甲新加坡上海宁波香港福州汉口等地重印多达30次,广为流传。[1]他在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 离马六甲,9月初抵达中国。1818年(嘉庆二十三年) 返回马六甲。1819年 (嘉庆二十四年) ,妻子死在澳门。1820年,格拉斯哥大学授予他名誉神学博士。他在1822年6月2日去世。

米怜夫妇皆死在马六甲,如今米怜太太的坟墓仍在马六甲一个古坟场内,且附有有名有姓的坟墓石碑,至于米怜的尸体,一般相信是埋葬在马六甲的 ' CHRIST CHURCH MELAKA ' 下面。

米怜曾经接触三合会,并写下记录。马礼逊在他身后将之整理然后在1825年于英国皇家亚洲学会期刊内发表,此文是最早关于三合会的英文著作。

著作[编辑]

  1. 《求世者言行真史记》1814年,广州。
  2. 《进小门走窄路解论》1816年,马六甲。
  3. 《崇真实弃假谎略说》1816年,马六甲。
  4. 《幼学浅解问答》1817年,马六甲。
  5. 《祈祷真法注解》1818年,马六甲。
  6. 《诸国异神论》1818年,马六甲。
  7. 《生意公平聚益法》1818,马六甲。
  8. 《圣书节注十二训》1818年,马六甲。
  9. 《赌博明论略讲》1819年,马六甲
  10. 《张远两友相论》1819年,马六甲。
  11. 《古今圣史记集》1819年,马六甲。
  12. 《受灾学义论说》1819年,马六甲。
  13. 《三宝仁会论》1821年,马六甲。
  14. 《全地万国记略》1822,马六甲。
  15. 《乡训五十二则》1824年,马六甲。
  16. 《上帝圣公会门》1824年,马六甲。
  17. 《灵魂篇大全》1824年,马六甲。
  18. 《神天圣书》1824年,马六甲。
  19. 《圣书节解》1825年,马六甲。
  20.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1821,马六甲。

[2]

参见[编辑]

天主教宣教士来华:
基督教宣教士来华:

参考文献[编辑]

  1. ^ 伟烈亚力:《在华新教传教士纪念录》
  2. ^ MILNE, W.; Morrison, R. Some account of a secret association in China entitled: The Triad Society. By W. Milne. Communicated by the Revd. Robert Morrison..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1825, (1) [2023-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