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
分類 | 傳說生物 |
---|---|
亞分類 | 凱美拉獸 |
國家 | 中國 |
麒麟簡稱麟[1],又作騏驎[2]、麒𪊭[來源請求],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中國古代用麒麟象徵祥瑞,公獸為麒,母獸為麟,據說能活兩千年。性情溫和,平時也不踐踏昆蟲花草,雖然有長角,可以作為攻擊敵人的武器,卻又在角的末端長肉塊,表示擁有武器但實際上不傷害人畜,故稱為仁獸。[3]相傳只在太平盛世或世有聖人時才會出現,所以被稱為瑞獸。
漢許慎《說文解字》:「麒,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春秋感精符》:「麟一角,明海內共一主也。王者不剮胎,不剖卵,則出於郊。」;《文選·劉琨〈進勸表〉》:「一角之獸,連理之木,以為休徵者,蓋有百數。」
傳說麒麟的祖先為毛犢,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而麒麟就是這個建馬的後代,之後麒麟則生了後代-庶獸,最後庶獸生出了凡世間所有毛皮動物。[4]
古代原本認為的麒麟形象,是鹿身牛尾獨角戴肉[5]的「似鹿獨角毛獸」形象。唐宋之前的文獻裡,麒麟沒有鱗片,多是有毛動物的描述,例如《大戴禮記・易本命》記載:「...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為之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有甲之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為之長;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為之長...」,當時把麒麟歸類在「有毛之蟲(有毛動物、毛獸)」,而不是「有鱗之蟲(有鱗動物、鱗獸)」。
到了宋元明之間,麒麟形象就開始從原本的似鹿獨角毛獸,逐漸轉變為龍首馬身長鱗的「似龍馬形鱗獸」形象。大約宋代開始出現麒麟長有鱗片的描述,例如宋朝沈括《夢溪筆談 · 異事》記載:「至和中,交趾獻麟,如牛而大,通身皆大鱗,首有一角。」;《元史·五行志》記載:「至大四年,大同宣寧縣民滅的家,牛生一犢,其質有鱗無毛,其色青黃,類若麟者,以其鞹上之。」。
元明以後,麒麟創作的藝術形象逐漸固定在龍首、馬身(或鹿身)、有鱗,大多為雙角,但也有獨角形象的創作,如明代《三才圖會》中的麒麟畫像。明清乃至民初的創作仍為偶蹄(像鹿蹄、牛蹄),但現代流行文化中的創作多為奇蹄(像馬蹄),基本上已經跟另一種傳說神獸龍馬的形象無異,導致常與龍馬混淆。已少見原本象徵毛獸代表的皮毛外觀,及象徵仁獸代表的角上戴肉。
現代網路流傳所描述的麒麟形象認為,麒麟的首似龍,形比鹿,足如馬,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紋,腹部有黃色毛,口能吐火,聲音如雷。
據香港歷史文化學者葉德平先生說,中國民間信仰中,有所謂「四靈」之說。《禮記・禮運》曰:「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牠格外受客家人的重視,在節日慶典之中,常常看到牠的身影。麒麟與龍、鳳一樣,都是人們虛擬出來的瑞獸,被賦予美麗的想像。傳說的麒麟是十分溫馴和善的,不會傷害生靈,甚至連草木也不會折斷,堪稱「仁獸」(《說文解字・麒》),故格外受到以耕讀為務的客家人所崇拜。[6]
詞源
[編輯]漢語「麒麟」一詞源於已滅絕的吐火羅語「kilyom(o)」一詞(意為「高貴,神聖,天」)[7]。麒麟的形象在先秦時期已傳入中國[7],春秋時期的文獻《管子》中即已見「麒麟」一詞[8]。
《詩經》的麒麟
[編輯]《詩經・周南・麟之趾》描述了這隻瑞獸: 麟之趾,振振公子,於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於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於嗟麟兮。
〈麟之趾〉是《詩經》中的名篇,而《詩經》則是周代的作品,距離現今有二千多年時間。〈麟之趾〉分別描述了麒麟的三個身體部分:「趾」、「定」、「角」。「趾」,即是牠的蹄;「定」,是「頂」的假借字,指是牠的額頭;「角」,即是牠頂上的角。[9]
從〈麟之趾〉對麒麟身體各個部分的書寫,可以推想當時人們對麒麟的想像:牠四肢帶蹄、頂上長有角兒。雖然麒麟此時的形象仍然很模糊,但這些身體特徵卻是日後麒麟必然具有的特徵,是後世麒麟形象的基礎。南宋閩人嚴粲在《詩輯》中進一步發揮想像,把麒麟的形象更具體地描寫為: 「有足者宜踶,唯麟之足,可以踶而不踶,是其仁也」; 「有額者宜抵,唯麟之額,可以抵而不抵,公室子孫,其傳彌遠而信厚不替也」;「有角者宜觸,唯麟之角,可以觸而不觸」 《莊子》「怒則分背相踶」;踶,就是指烈性的馬用後蹄踢擊。根據嚴粲的形容,麒麟跟馬匹一樣,能以後蹄踢擊敵人;不過,他補充道,麒麟天性仁慈,可以「踶」卻不會「踶」他人。同樣地,嚴粲認為麒麟雖然有「額」、有「角」,卻不會去「抵」、「觸」(攻擊)他人。
〈麟之趾〉中的麒麟,擁有一個正面的形象。嚴粲在《詩經・麟之趾》的基礎上,進一步把麒麟的形象具體地描畫出來,而麒麟更被描繪為擁有武備而不會主動攻擊他人,正如後來清代段玉裁所說:「(麒麟)含仁懷義」。[6]
歷史
[編輯]甲骨刻辭的「小臣牆刻辭」[10]內容為戰爭「獲白麟」的記錄。[11]
麒麟最早的記載為《春秋經》哀公十四年的「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漢書·武帝紀》謂:「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獲白麟,作《白麟之歌》。」《晉書·武帝紀》說:「五年,春正月,虜帥樹機能攻陷涼州,乙丑,使討虜護軍武威太守馬隆擊之,二月甲午,白麟見於平原。」
孔子與麒麟密切相關,相傳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現了麒麟,據傳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裏「口吐玉書」,書上寫道「水精之子,係衰周而素王」。[12]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獲麟」,對此孔子為此落淚[13],並表示「吾道窮矣」。[14]孔子曾寫歌:「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15],後世古琴曲中有《獲麟操》,傳為孔子所作以悼念此事。[16]。不久孔子去世,所以亦被視為儒家的象徵。[17]
形象演變
[編輯]- 最早記載的麒麟形象是在周代,有鹿身、牛尾、獨角、長毛等記述:
《詩經・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從《詩經》可以模糊的知道麒麟有趾,有定,有角,看起來誠實仁厚的樣子。
《爾雅・釋獸》:「麐,麕身。牛尾,一角。」
《爾雅》應該是最早具體提到麒麟外型的文獻,其中的「麐」是麟的異體字,「麕」是指獐(一種無角長牙的小型鹿科生物),描述麟有著獐子的身體,牛的尾巴,長著一支角,但沒說明是哪種角。
《大戴禮記・易本命》:「...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為之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有甲之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為之長;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為之長...」 《大戴禮記.曾子天圓》︰「毛蟲之精者曰麟,羽蟲之精者曰鳳,介蟲之精者曰龜,鱗蟲之精者曰龍,裸蟲之精者曰聖人。」
《大戴禮記》將麒麟歸類在「有毛之蟲」、「毛蟲」,即身上長滿毛髮的動物。
- 到了漢代除了有紀錄麒麟形象的文字,也有出土麒麟形象的文物,綜合文字、圖案和雕塑可知,當時的人認為麒麟為鹿形或馬形,長著獨角,角的末端不是尖的而是長有肉球,代表有武備但不訴諸武力,是其作為仁獸的重要象徵。
《說苑‧辨物》:「故麒麟麕身、牛尾,圓頂一角。」
西漢劉向《說苑》描述的麒麟跟《爾雅》差不多,只是多了一個圓頂的說法。
《鄭箋》:「麟角末有肉,示有武不用。」
東漢鄭玄所作的《毛詩箋》描述麒麟角的末端有肉,而不是像牛、羊、鹿角那樣純粹的角質、骨質。
《公羊傳. 解詁》:「麟者,仁獸也。何注:『狀如麕,一角而戴肉,設武備而不為害,所以為仁獸也。』」
東漢何休所作的《春秋公羊經傳解詁》描述麟的形狀像麕(獐),長有一支戴著肉的角。」
- 漢代麒麟形象的文物,有馬形,也有鹿形,頭上有獨角,角的末端多呈圓球狀:
東漢繆宇墓石刻拓片上的騏驎(義同麒麟)圖像,馬形,長直的角末端呈圓腫狀。 東漢麒麟碑摹本,馬形,獨角,角末呈圓球狀,背有類似表達雙翼的線條。
《漢書·西域傳》:「烏戈山離國有桃拔、獅子、犀牛。顏師古 注引孟康曰:「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長尾,一角者或為天鹿,兩角或為辟邪。」。 《後漢書·班超傳》:「是歲貢奉珍寶符拔、師子。李賢注引《續漢書》:『符拔,形似麟而無角。』」
唐初顏師古引用三國時代的孟康所說,天鹿和辟邪是角數不同的符拔;唐初的李賢引用西晉司馬彪的《繼漢書》所言,則是符拔似麟無角。也就是說,在三國孟康那時候,出現將「符拔、天鹿、辟邪」三種生物混為一談的說法,但在西晉時又出現「符拔和麒麟是相似的生物」的說法,此後對於麒麟、符拔、天鹿(天祿)、辟邪,漸漸有混淆的狀況。
《北堂書鈔·藝文部七·刊校謬誤二十五·校書麟閣》:「《漢書》:『楊雄校書麟閣之上。』今案陳本同考《漢書·八十七·楊雄傳》,麟閣作天祿閣。」 《後漢書·靈帝紀》:「復修 玉堂殿 ,鑄銅人四,黃鐘四,及天祿、蝦蟆。」 李賢 注:「天祿,獸也……今 鄧州 南陽縣 北有 宗資 碑,旁有兩石獸,鐫其膊一曰天祿,一曰辟邪。據此,即天祿、辟邪并獸名也。 漢有天祿閣 ,亦因獸以立名。」
李賢則在《後漢書》裡的註文提到漢代天祿閣是以獸立名,而在隋代的《北堂書鈔》可知當時《漢書》(陳本)有著「楊雄校書的地方被刊印成『麟閣』而不是『天祿閣』」的謬誤,可見在隋代當時已有把「麟」跟「天祿」兩種生物給混為一談的狀況,所以才認為以「天祿」這種生物為名的閣樓,可以縮寫刊印成「麟閣」作取代。
- 南北朝文物開始出現有著彎曲尖角的麒麟:
河南南陽鄧縣南朝畫像磚墓的騏驎畫像磚,馬形,角彎曲呈鉤狀,有尖。
《夢溪筆談·異事》:「至和中,交趾獻麟,如牛而大,通身皆大鱗,首有一角。考之記傳,與麟不類,當時有謂之山犀者。然犀不言有鱗,莫知其的。回詔欲謂之麟,則慮夷獠見欺;不謂之麟,則未有以質之;止謂之『異獸』,最為慎重有體。今以余觀之,殆天祿也。按《漢書》:『靈帝中平三年,鑄天祿、蝦䗫於平門外。』注云:『天祿,獸名。今鄧州南陽縣北《宗資碑》旁兩獸,鐫其膊,一曰天祿,一曰辟邪。』元豐中,余過鄧境,聞此石獸尚在,使人墨其所刻天祿、辟邪字觀之,似緣似隸。其獸有角鬣,大鱗如手掌。南豐曾阜為南陽令,題宗資碑陰云:『二獸膜之所刻獨在,製作精巧,高七八尺,尾鬣皆鱗甲,莫知何象而名此也。』今詳其形,甚類交趾所獻異獸,知其必天祿也。」
北宋《夢溪筆談·異事》提到當時交趾進貢異獸,如牛有鱗一角,說是麒麟。眾人考證認為這隻異獸似乎與文獻描述的麒麟不太像,但異獸有鱗片所以不是山犀,也就是說當時的人能接受麒麟有鱗片,而且當時的人也不知道要用什麼特徵作依據,才能證明這是不是麒麟。結果是沈括不斷考究,才確認那不是麒麟,並認為這個被稱作「交趾麒麟」的異獸比較符合天祿的描述。
明代《三才圖會》的麒麟畫像,龍頭,波浪狀獨角無肉,鹿身鹿蹄,有鱗,似麈尾。 現代仿清代的麒麟畫像,龍頭,鹿身鹿蹄,有鱗,龍腹,龍尾。
文化
[編輯]- 據傳孔子出生時有麒麟顯現,所以民間認為麒麟會給人們帶來兒子,使家族興旺,因此有麒麟送子之說,也把傑出的兒童稱為「麒麟兒」、「麟兒」。此後,民間慢慢出現「麒麟送子圖」之作。
- 作為木板畫,上刻對聯「天上麒麟子,地上狀元郎」」,以此為佳兆。民間普遍認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
- 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見徐卿二子多絕奇。感應吉夢相追隨。孔子釋氏親抱送,並是天上麒麟兒。」
- 麒麟一稱為龍之子,屬龍族,瑞獸,與龍鳳龜合稱為四靈[18],因此麒麟圖案常作為吉祥,仁愛之符號,被中國古代各朝朝政常採用。史載漢宣帝在未央宮建有麒麟閣,繪功臣圖像,以表嘉獎和向天下昭示其愛才之心。
- 《明會典》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規定,公、侯、駙馬、伯以麒麟作為補服圖案。故稱一品麒麟。
- 清朝時,武職官員一品的補子徽飾為麒麟。
- 「麟止」是指絕筆,元狩元年(前122年)冬十月漢武帝至雍(今陝西鳳翔)獲白麟,一角而五趾[19],作《白麟之歌》[20],司馬遷作《史記》於此處止筆。
- 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在中國傳統民俗禮儀中,被製成各種飾物送給未成年的兒童佩戴,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 曹雪芹《紅樓夢》一書中的第三十一回和三十二回,大篇幅寫「因麒麟伏白首雙星」,這裡的麒麟不僅是史湘雲的護身符,也是暗示她婚配的一件信物。
- 黃梅戲《女駙馬》中,一對玉麒麟也是代表愛情的見證。女主人翁與男主人翁受阻於女方父母的決定,女主人翁交於男主人翁一隻玉麒麟,發誓「生生死死不變心,清風明月作見證,分開一對玉麒麟,這隻麒麟交於你,這隻麒麟留在身,麒麟成雙人成對,散心兩意天地不容」。等到雙方衝破重重阻撓,有情人終成眷屬,「麒麟成雙人成對,並蒂花開萬年紅」,大喜之夜雙方麒麟終於成對。
麒麟與舞麒麟
[編輯]麒麟是中國傳說中的生物,與鳳、龜、龍並稱「四靈」(《禮記‧禮運》),常與天之四靈一說混淆。傳說的麒麟十分馴良,不傷人畜,堪稱「仁獸」。每當過年過節,客家人總愛舞動麒麟,期望麒麟能為他們帶來福氣。自康熙復界以後,麒麟舞隨原居於粵北、江西一帶的客家人南遷到香港。這一項植根香港逾三百年的非遺項目就是西貢坑口客家麒麟舞。
坑口客家麒麟源自唐代中原地區的「麒麟狂舞」,是慶賀節日、豐年的活動,寄寓了老百姓對盛世祥和的嚮往,故民間有歌謠說道:「百姓愁,麒麟走,天下和,麒麟舞」。[22]
麒麟套
[編輯]香港歷史文化學者葉德平博士指出:「關於麒麟套,有些人認為是麒麟舞音樂的調;但按考證,應該是指麒麟舞的套路。它的伴奏音樂一般是由鼓、鑼、鈸三種樂器合奏而成。客家麒麟舞隨客家人移民坑口後,慢慢結合了本地傳統音樂和武術,發展出極具坑口特色的麒麟舞套路。坑口麒麟舞套路,動作頗為精細,分別有出洞、繞頭、耍尾、尋青、探青、踢青、食青、醉青、吐青、打沙、吐玉書、遊花園、回洞等動作。而其中的「吐玉書」更蘊含「麒麟吐玉書」的寓意 ─ 傳說在孔子降生的那晚,麒麟悄悄降臨孔府,並吐出玉書。自此,「麒麟吐玉書」就代表了早生貴子的祝福。話說回來,麒麟舞套路的設計就是為了演活傳說中麒麟的喜、怒、哀、樂、驚、疑、醉、睡等動靜神態。當然,輾轉流傳至今,各條村落的麒麟套路都略有不同了。」葉德平:〈物阜民豐瑞獸來——漫談客家麒麟舞〉(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麒麟與長頸鹿
[編輯]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鄭和的船隊航行到東非,曾帶兩隻東非進貢的長頸鹿回燕京稱是麒麟。[23]明成祖以此祥瑞之兆,來表示自己施政的功績。
當時碰巧索馬利亞語中長頸鹿叫giri,「麒麟」即作為giri的音譯。時至今日,日本及韓國仍將長頸鹿稱作麒麟,閩南語使用者也將「長頸鹿」稱作「麒麟鹿」(另有呼「長頷鹿」、「長頭鹿仔」)。
有一說古人所說麒麟,實際上就是梅花鹿。雄為麒、雌為麟,合稱麒麟,梅花鹿雌雄差異比較大,雄性體型更大,頭上有角。而古書中描述的「白麟」,就是白化的雌性梅花鹿。
圖片
[編輯]-
刻在鐵影壁上的麒麟
-
北京故宮中延暉殿前的麒麟
注釋
[編輯]-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編). 麒麟.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027. 2016. ISBN 978-7-100-12450-8.
- ^ 陳至立 (編). 麒麟. 辞海 7版.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0-08. ISBN 978-7-5326-5325-6.
- ^ 何法《徵祥記》:「麒麟者,牡曰麒,牝曰麟。……許雲仁獸,用公羊說,以其不履生蟲,不折生草也。」;《鄭箋》:「麟角末有肉,示有武不用。」;《公羊傳. 解詁》:「麟者,仁獸也。何註:『狀如麕,一角而戴肉,設武備而不為害,所以為仁獸也。』」
- ^ 《淮南子·墬形訓》:「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麒麟生庶獸,凡毛者生於庶獸。」
- ^ 《說文解字》:「麒,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公羊傳. 解詁》:「麟者,仁獸也。何註:『狀如麕,一角而戴肉,設武備而不為害,所以為仁獸也。』」
- ^ 6.0 6.1 葉德平、邱逸:《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文化》,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頁122-146。
- ^ 7.0 7.1 史有為主編. 麒麟.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 新华外来词词典. 北京: 商務印書館: 915. 2019. ISBN 978-7-100-16091-9.
- ^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編). 麒麟. 汉语大词典 第12卷.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292. 2011-10. ISBN 978-7-5326-2782-0.
- ^ 葉, 德平. 麒麟一舞 福氣到來. 中國文化研究院. January 30, 2023 [January 30,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31).
- ^ 《甲骨文合集》,編號36481正、反
- ^ 殷墟發現的一個刻在牛肋骨上的長篇記事刻辭,後來被稱為小臣牆刻辭。小臣牆刻辭記載征伐危方,抓獲「白麟」。1955年胡厚宣在《甲骨續存》序說:「其時代當屬於帝乙帝辛,在十幾萬片甲骨文字之中,這是最重要的一條殷末戰爭史料,即在周金文中,亦唯有小盂鼎銘可以仿佛似之。」
- ^ 《拾遺記》
- ^ 《孔子家語》卷四:「麒之至,為明君也,出其非時,而害吾,是以傷焉。」
- ^ 《春秋公羊傳》:「麟者,仁獸也。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孔子曰:『孰為來哉!孰為來哉!』反袂試面,涕沾袍。……孔子曰:『吾道窮矣」何休注曰:「麟者,太平之符,聖人之類。時得麟而死,此亦太告夫子將沒之徵。故云爾。」(《春秋公羊傳註疏》卷二八「哀十四年」)
- ^ 《孔叢子》
- ^ 孔門弦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鳳凰國學
- ^ 參見《春秋》,《聖跡圖》。
- ^ 《禮記》禮運:「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 ^ 王充《論衡·講瑞》:「武帝之時,西廵狩得白驎,一角而五趾。」
- ^ 《漢書·武帝紀》
- ^ 一說麟止是指「鑄金」之事,《索隱》服虔云:「武帝至雍獲白麟,而鑄金作麟足形,故云『麟止』。遷作史記止於此,猶春秋終於獲麟然也。」
- ^ 葉德平〈物阜民豐瑞獸來 ─ 漫談客家麒麟舞〉. [2017-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5).
- ^ 《明史·榜葛剌傳》:「永樂六年,其王靄牙思丁遣使來朝,貢方物,齎賜有差。七年,其使凡再至,攜從者二百三十餘人。帝方招徠絕域,頒賜甚厚。自是比年入貢。十年,貢使將至,遣官宴之於鎮江。既將事,使者告其王之喪,遣官往祭,封次子賽勿丁為王。十二年,嗣王遣使奉表來謝,貢麒麟及名馬方物。」
相關影視作品
[編輯]- 日本小說與動畫《十二國記》。
- 2020年電視劇《麒麟來了》。
- 2020年動畫《半妖的夜叉姬》。
- 2021年電影《尚氣與十環幫傳奇》中也有麒麟登場。
- 2022年電影《怪獸與鄧不利多的秘密》
相關條目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